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生物測試卷

生物測試卷

發布時間: 2021-07-30 00:56:07

『壹』 生物什麼測試卷好

課本是最好的老師,要是能把課本吃透就行了,不過最好選點不重復的題做,幫助了解課本

『貳』 生物測試卷

那啥,第幾題?看不太清

『叄』 八年級生物測試題

八年級生物試題溫馨提示: 1.本試題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4頁。第一卷為選擇題;第二卷為非選題。 2.在做第一卷時,請將選出的答案填在答案欄中。 3.第二卷答題時,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第Ⅰ卷 (選擇題)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1、地球上原始的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 )A.在一定條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氣中各種成分是能夠轉變為有機小分子的;B.伴隨原始地球上自然條件的演變,地球上的有機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漸積累,通過長期的相互作用,最後演變成具有能夠生長、生殖、遺傳的原始生命;C.原始生命進一步形成單細胞生物,地球上的生物從此生機勃勃,不斷進化發展; D.由有機小分子合成蛋白質、核酸等有機大分子。2、在歐美流行一種生態球,其中有綠藻、2~3條小魚、泥沙等,在這個處於平衡狀態的封閉生態系統中,要使小魚長時間存活必須要提供( )A.氧氣 B.二氧化碳 C.太陽能 D.足夠的有機物3、在沒有被破壞的地層中,有關化石分布情況,下列不正確的是( )A.古老地層中的生物化石簡單低等B.在極古老的地層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C.新近地層中的生物化石復雜高等D.新近的地層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4、三峽大壩蓄水後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脅,為了挽救這些生物,最好採取下列哪一種措施?( )A.建立自然保護區B.將受到威脅的生物易地保護C.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D.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和政策5、下圖中,能正確反映酵母菌發酵產酒量隨環境條件不同而變化的曲線是()
6.右圖中的牛沒有「吹牛」,它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鐵蛋白,下列有關此牛的敘述錯誤的是()A.它是仿生技術的產物 B.它的這一特異性狀能夠遺傳C.它具有乳房生物反應器 D.它是轉基因牛7、各種生物由於食物關系而形成的聯系,叫做食物鏈,食物鏈相互交錯,形成網狀,又構成了 。 常伴隨食物鏈而發生。( )A.食物鏈、生物富營養化 B.食物網、生物富營養化C.食物網、生物富集 D.食物鏈和食物網,生物聚集8、下列生態系統中,調節能力最強的是( )A.農田生態系統 B.池塘生態系統 C.草原生態系統 D.森林生態系統9、下列不是我國野生生物資源具有的特點是( )A.物種豐富 B.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種多 C.經濟物種豐富 D.沒有特有物種10、使牛奶變成酸奶,使蔬菜變成有酸味的泡菜的細菌是( )A.酵母菌 B.黴菌 C.乳酸菌 D.醋酸菌11、生產者為消費者和分解者提供了( ) A.有機物和能量 B.水分和無機鹽 C.氧氣和無機鹽 D.二氧化碳和能量12、下列哪一項不是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原因( ) A.森林面積減少 B.環境污染 C.生物進化 D.生物入侵13、科學家們公認,引發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是( )A.蒸汽機 B.計算機和網路 C.現代生物技術 D.信息技術14、右圖是自然界碳循環的簡圖,圖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甲為生產者,乙為分解者,丙為消費者B.甲為消費者,乙為分解者,丙為生產者C.甲為分解者,乙為生產者,丙為消費者D.甲是生產者,乙是消費者,丙是分解者15、下列反映植物與人類的關系是( )A.植物是自然界中的生產者,為人類提供食物B.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為人類提供呼吸的氧氣C.植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植物D.以上都正確16、下列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是( )A.水杉、紅檜 B.龍棕、珙桐 C.桫欏、棕櫚 D.珙桐、水杉17、具有高度適應水生生活的特徵,身體多呈流線型,身體兩側大多有側線的脊椎動物是( )A.爬行類 B.魚類 C.兩棲類 D.哺乳類18、下列選項中屬於生態系統的是( )A.大興安嶺林區 B.池塘中所有的魚和水草C.蓮花湖中所有的生物 D.草原上的羊19、目前人們尚不能完全接受轉基因食品的主要原因是()A. 轉基因食品的質量差B. 轉基因食品的味道不好C. 人們不習慣轉基因食品D. 擔心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20、下圖中表示在一個食物鏈中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比例,每個圖的最下一層表示生產者,哪一個圖表示這個食物鏈:草→粘蟲→山雀→鷹( )

第Ⅰ卷答案欄 (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第Ⅱ卷 (非選題)二、非選題1. 是生命活動的主要體現者, 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2.在探究生物進化奧秘的過程中,英國學者 的工作最為傑出,他提出了生物進化的 學說,被恩格斯贊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3.細胞色素C是由104種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經過對其化學結構的測定,發現各生物的細胞色素C之間存在差異。下表是以人的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為序列作標准,與其他生物的細胞色素C相比較:生物名稱氨基酸差別生物名稱氨基酸差別黑猩猩0響尾蛇14獼猴1鯊魚21袋鼠10小麥35馬12天蠶蛾31金槍魚21酵母菌44分析回答: (1)以上生物都含有細胞色素C,這一事實從分子水平說明生物起源於共同的___。(2)表中的數據是_____的證據。細胞色素C的差別越小,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_____,差別越大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_____。可以推測,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是_____。(3)按照與人類的親緣關系從近到遠的順序,寫出與人類親緣關系最遠的三種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97年2月,英國《自然》雜志公布了一個重大的研究成果——7個月前,英國的一個研究所成功地無性繁殖了一隻雌性小綿羊,它就是被命名為「多利」的克隆羊。這個消息引起了世人的普遍關注。右圖是克隆綿羊「多利」的培育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A、B所指的細胞工程名稱:a ,b 。(2)繼植物組織培養成功之後,克隆綿羊培育成功,證明動物細胞也具有 性。(3)「多利」在相貌、性別方面與 更接近。5、由於人類對鳥類資源的破壞,致使某處松林體色各異的松毛蟲大量繁殖,對松林造成了毀滅性影響,為此,人們向該松林投放大量人工飼養的喜鵲,使松毛蟲的數量很快得到了控制,拯救了松林。根據以上事實回答:(1)鳥類減少引起松毛蟲增多,松林受害,是因為人類活動破壞了原有的 。投放喜鵲後的松林恢復了生機,這是 得到了恢復。(2)樹林內的松毛蟲體色各異,說明松毛蟲的體色存在著 。投放喜鵲後,體色與松樹顏色相近的松毛蟲有更多的生存機會,這叫 。松毛蟲和喜鵲間進行著 。(3)影響松樹生長的生物因素有 _________ ;非生物因素有 _____ 。(4)該題所描述的生態事實,其食物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選取學校附近魚塘中5種不同的生物(A、B、C、D、E)進行了研究:一是對它們消化道內食物的組成進行分析;二是請專家對這5種生物體內的兩種主要污染物含量進行了測定。其結果見下表:生物種類消化道內食物組成千克體重污染物含量/mg汞某種殺蟲劑A大魚小魚7896B河蚌水蚤、小球藻2557C小球藻/35D小魚水蚤1031E水蚤小球藻515(1)根據表中提供的信息,其中千克體重污染物含量最低的動物是 。(2)寫出該食物網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 。(3)魚是人們的美味佳餚,原來愛吃大魚的人較多,現在很多人更喜歡吃小魚了。由表中信息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圖19是我國某地的一個人工農業生態系統模式圖,它利用鴨旺盛的雜食性,吃掉稻田裡的雜草和害蟲,用水稻養豬、養鴨,水稻的秸稈可以培育蘑菇、生產沼氣,豬鴨糞、沼渣肥田。請據圖分析回答: (l)雜草在該生態系統中屬於。(2)蘑菇在該生態系統中屬於。(3)鴨在該生態系統中屬於第營養級。(4)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______________;碳在生物體與無機環境之間以 的形式進行循環。

『肆』 生物測試

八年級生物試題溫馨提示: 1.本試題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4頁。第一卷為選擇題;第二卷為非選題。 2.在做第一卷時,請將選出的答案填在答案欄中。 3.第二卷答題時,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第Ⅰ卷 (選擇題)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1、地球上原始的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 )A.在一定條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氣中各種成分是能夠轉變為有機小分子的;B.伴隨原始地球上自然條件的演變,地球上的有機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漸積累,通過長期的相互作用,最後演變成具有能夠生長、生殖、遺傳的原始生命;C.原始生命進一步形成單細胞生物,地球上的生物從此生機勃勃,不斷進化發展; D.由有機小分子合成蛋白質、核酸等有機大分子。2、在歐美流行一種生態球,其中有綠藻、2~3條小魚、泥沙等,在這個處於平衡狀態的封閉生態系統中,要使小魚長時間存活必須要提供( )A.氧氣 B.二氧化碳 C.太陽能 D.足夠的有機物3、在沒有被破壞的地層中,有關化石分布情況,下列不正確的是( )A.古老地層中的生物化石簡單低等B.在極古老的地層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C.新近地層中的生物化石復雜高等D.新近的地層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4、三峽大壩蓄水後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脅,為了挽救這些生物,最好採取下列哪一種措施?( )A.建立自然保護區B.將受到威脅的生物易地保護C.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D.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和政策5、下圖中,能正確反映酵母菌發酵產酒量隨環境條件不同而變化的曲線是()

『伍』 生物、測試卷。

一、你會選(每空2分,共50分)下列各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造成這一差異的環境因素是
A、光B、水C、溫度D、濕度
2、魚必須生活在水中,離開水一段時間就會死亡。對此最恰當的解釋是
A、生物影響環境B、生物適應環境C、生物改變環境D、生物依賴環境
3、我們在養花的過程中,經常給花澆水、施肥、鬆土、放在陽光下,天氣冷了,我們還要把花放在屋裡,而且一般一個花盆只栽一株植物,這體現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條件,與上述順序相對應,分別是
①營養物質②空氣③陽光④適宜的溫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間⑥水
A、①③②⑤⑥④B、⑥①②③④⑤C、④⑤③⑥①②D、③⑥④⑤②①
4、下列食物鏈正確的是
A、草蚱蜢食蟲鳥蛇鷹B、蚱蜢草食草子的鳥鷹狐C、狐鷹食蟲鳥蚱蜢草D、草蚱蜢食蟲鳥鷹蛇
5、下列不屬於生物的是
A、蘑菇B、珊瑚C、珊瑚蟲D、海帶
6、除下列哪項外,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A、棉花B、水稻C、玉米D、病毒
7、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是
A、溫度和空氣B、生物因素和水C、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D、光和水
8、下列不屬於生態系統的是
A、一塊草地B、生物圈C、一條河中的所有的魚D、一片農田
9、克隆羊多莉長得像
A、供無核卵的母羊B、代孕母羊C、供細胞核的母羊D、A、B、C三種羊的一部分
10、下列環境中動植物種類繁多的是
A、沙漠B、熱帶雨林C、農田D、河流
11、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是
A、司馬遷B、達爾文C、袁隆平D、李時珍
12、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固定的太陽能沿著食物鏈的單向傳遞叫做
A、能量輸出B、能量流動C、能量交換D、能量輸入
13、在綠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體色往往是
A、綠色B、黃色C、褐色D、灰色
14、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把大小兩個品種的草履蟲分開培養,它們都能正常生長,可是把兩者放在一起培養的時候,經過16天,其中的一種正常生長,另一種卻全部死亡,這個現象說明這兩種草履蟲之間存在著什麼關系
A、捕食B、競爭C、合作D、寄生
15、指出下列哪項屬於生物
A、會踢球的機器人B、正在生長的鍾乳石C、美麗的珊瑚D、水池中的綠苔
16、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的細胞結構是
A、細胞壁B、細胞膜C、液泡D、葉綠體
17、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為西瓜的什麼含有大量的糖分
A、細胞膜B、細胞液C、細胞核D、細胞壁
18、當你發現顯微鏡鏡頭不清潔時,除去污物的正確方法是
A、用手擦B、用餐巾紙擦C、用擦鏡紙擦D、用紗布擦
19、染色體存在於
A、細胞膜B、細胞核C、液泡D、細胞質
20、下列結構不屬於組織的是
A、洋蔥表皮B、玉米種子C、黃瓜葉表皮D、番茄果肉
21、動物中的能量轉換器是
A、染色體B、線粒體C、葉綠體D、液泡
22、已知四台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的倍數如下,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視野中細胞數目最少的顯微鏡可能是
A、20X、35XB、10X、40XC、5X、10XD、5X、5X
23、某生物體細胞中含有12對染色體,在細胞分裂後形成的子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是
A、12對B、6對C、24對D、4對
24、要將顯微鏡視野中右上方的物象移到視野中央,應向什麼方向移動裝片或切片
A、右下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左下方
25、愛滋病是由什麼引起的
A、真菌B、黴菌C、病毒D、細菌
二、你會分析(共18分)
1、仔細辨認下面圖中的操作,指出錯誤的原因並說出正確的操作方法。(8分)
錯誤的原因:
正確的操作方法:
錯誤的原因:

正確的操作方法:
2、李潔如此製作並觀察洋蔥的表皮細胞:取一塊清潔的載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0.7%的生理鹽水,用手從洋蔥鱗片葉內側撕下一小塊表皮,平展在生理鹽水中,然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問:
⑴他的操作有不正確的地方嗎?請糾正:(6分)

⑵為了看清楚細胞的結構,可以用 給細胞染色。(2分)
⑶在高倍鏡下,李潔發現細胞核中有一些結構被鹼性染料染成了深色,這些結構的名稱是 。(2分)
三、你會連線(7分)請將左右兩列中相關聯的內容用線段連接在一起
1、A、動物的取食 a應激性 2、A、老虎吃野豬 a合作關系
B、向日葵向太陽 b生長 B、許多蜜蜂在釀蜜 b競爭關系
C、植物的開花結果 c營養 C、田裡的水稻與雜草 c捕食關系
D、蘑菇由小長大 d繁殖
四、你會製作(每空2分,共10分)
事先准備豆漿、煮熟的蛋黃、小塑料袋、線等物品,然後將豆漿倒入塑料袋,再放入煮熟的蛋黃,用線紮好袋口,這樣一個細胞膜型就做好了。
⑴你所做的模型中,塑料袋相當於 ,蛋黃相當於 ,豆漿相當於 ,此模型相當於 (動物或植物)細胞。
⑵細胞是平面還是立體的? 。
五、你會探究(15)
李想在家裡栽了一盆韭菜,放在陽台上綠油油的,可媽媽從市場買回的韭菜黃是黃色的,李想思考著,韭菜的綠色與黃色可能與
附答案:
一、你會選
1、C 2、D 3、B 4、A 5、B 6、D 7、C 8、C 9、C 10、B 11、C 12、B 13、A 14、B 15、D 16、B 17、B 18、C 19、B 20、B 21、B 22、A 23、A 24、C 25、C
二、你會分析
1、右眼注視目鏡 應左眼觀察,右眼睜開 用手拿蓋玻片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緩緩地放下
2、(1)①滴清水 ②用鑷子撕下內表皮 ③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的水滴,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 (2)稀碘液 (3)染色體
三、你會連線
1、A —c B—a C—d D—b
2、A —c B—a C—b
四、你會製作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動物細胞 立體的
五、按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分步計分

18

『陸』 高考綜合能力滾動測試卷(一),生物

全國現行的高考試卷中大部分版本的試卷的總分都是750.其中數學150分,語文150分,英語150,理/文科綜合300.總分300分,(其中各單科所佔分數各省標准不一,全國理綜卷為物理佔110分、化學佔100分、生物佔90分。) 理科綜合試題,簡稱「理綜」,指的是在高考中,物理、化學、生物三科的合卷。近年來生物在理綜的比例越來越大,幾乎接近物理化學分值,其他每年有時有細微變。即「3+X(綜合)」考試中的「3」是指語數英,「X」是指由政治、歷史地理組成的文綜或由物理、化學、生物組成的理綜,分數是語數英三大科的二倍(文綜或理綜300分、語數英均為150分),由考生自己選擇學習文科或理科,若選擇學理科是由物理、化學、生物組成的理綜,則「綜合」是「理科綜合」。與其相對應的是「文科綜合」。這樣的高考科目設置改革方案,意在引導中學生既要均衡發展,又能突出個性與特長,並藉此緩解中學當中普遍存在的偏科弊病。高考理科綜合能力測試與其它高考科目相比,具有兩大特點:第一、時間緊、分值高。150分鍾,總分300分。選擇題每小題6分,非選擇題每空最高3分。第二、學科間的轉換與答題順序的選擇。考生在答理綜試題過程中,既面臨著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知識的轉換,同時還面臨著答題順序的選擇。高考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的答題戰略:根據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的特點,提出下列答題戰略:第一、高考理綜試卷到手後,用5~10分鍾時間(一般從發卷到正式答題鈴響之前的時間)「通覽」一遍所有試題,找出你比較「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試題,進而確定各科試題中,哪些題先答,哪些題後答的答題順序。第二、確定學科的答題順序。雖然理綜試卷中,按選擇題「生、化、物」、非選擇題「物、化、生」的順序排定,但答題時,未必按此順序進行。你可以根據你平時哪個學科學的更扎實一些、實力更強一些或試題中哪個學科的題目更容易一些,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來確定學科的答題順序。但盡量減少答題中間的學科轉換次數。第三、先答選擇題,後答非選擇題。這是因為選擇題的難度一般比非選擇題小。第四、理綜試題的時間分配非常重要。許多同學由於答題戰略上的錯誤,最後題沒答完,難題沒答上,容易得分的題目沒時間答。因此,有關專家曾經提出「制定得分計劃」的觀點。也有的專家認為「高考與其說是考能力,不如說是考時間。」對於某些同學,甚至要敢於舍棄一部分題目。要「動筆就有分,有效答題。」因此提高答題效率,合理分配時間,確是理綜考試成敗的關鍵。

『柒』 七年級上冊生物測試題

七年級生物上冊期末模擬試題
一、選一選(每題2分,共40分)
1.下列哪項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特徵( )
A..呼吸 B.需要營養 C.由細胞構成 D.生長和繁殖
2.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 )
A.液泡 B.葉綠體 C.細胞壁 D.線粒體
3.下列食物鏈正確的是( )
A.草→鼠→蛇→鷹 B.鷹→蛇→鼠→草
C.草←鼠←蛇←鷹 D.鷹←蛇←鼠←草
4.如果在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的像位於視野的右下方,怎樣移動載玻片,才可以使像位於視野的中央?( )
A.向左上方移動載玻片 B.向右下方移動載玻片
C.向左下方移動載玻片 D.向右上方移動載玻片
5.下列不屬於生態系統的是( )
A.一片農田 B.一個池塘 C.嘉陵江里所有的魚 D.生物圈
6.下列哪種生物可以監測空氣的污染程度( )
A.海帶 B.葫蘆蘚 C.貫眾 D.滿江紅
7.下列不屬於單細胞生物的是( )
A.衣藻 B.水綿 C.草履蟲 D.變形蟲
8.種子植物的幼苗是由什麼發育而來的。( )
A.種皮 B.子葉 C.胚 D.胚乳
9.下列哪組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最少( )
A.10×、4× B.10×、10× C.16×、10× D.16×、40×
10.不屬於保護組織的是 ( )
A.洋蔥表皮 B.番茄果皮 C.葉表皮 D.葉脈
11.光合作用進行的場所是( )
A.線粒體 B.葉綠體 C.細胞壁 D.液泡
12.人的耳朵、眼睛、心臟都屬於( )
A.組織 B.器官 C.系統 D.新細胞
13.絲瓜的花有些不結果是因為缺少花的哪個結構( )
A.雄蕊 B.雌蕊 C.萼片 D.花瓣
14.在「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的實驗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 )
A.消耗葉片中的水分 B. 消耗葉片中的有機物
C.消耗葉片中的葉綠素 D.消耗葉片中的無機鹽
15.有些不法分子盜剝名貴植物杜仲的樹皮作葯材,致使樹木死亡,這主要是因為樹皮中的什麼結構遭到了破壞 ( )
A.篩管 B.導管 C.髓 D.形成層
16.在下列植被類型中植物種類最豐富的應該是( )
A.草原 B.熱帶雨林 C.常綠闊葉林 D.落葉闊葉林
17.下列生物中,必須寄生生活在活細胞體內的是( )
A.真菌 B.細菌 C.病毒 D.酵母菌
18.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了( )
A.組織 B.器官 C.系統 D.個體
19.變色龍能隨著周圍環境而改變自己的體色,這說明( )
A.生物能改變環境 B.生物能適應環境
C.生物依賴環境 D.生物能影響環境
20.養魚時在魚缸的底部種上水草主要是為了( )
A.使魚缸好看 B.增加魚缸內的生物數量
C.增加魚缸內的氧 D.增加魚缸內的養料
二、 填填看(每空1分,共20分)
1.在植物的根尖和芽中存在的主要是 組織;葉的表皮主要由 組織構成。
2.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種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的、含 的和含 的無機鹽。
3.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活細胞的 內完成的;光合作用是在 完成的。
4.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這個區域生有大量的 。根尖生長最快的區域是 。
5.我們依據生物的生活環境的不同,可以將生物分為 和 。
6.我們吃西瓜時,會看到有許多的汁液流出,這些汁液來自於細胞結構中的 ;對植物細胞起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結構是 。
7.細胞核中遺傳信息的載體是 。
8.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是由 組成的外殼和內部的 組成。
9.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
10.生物體由小長大是因為 和 。
三、辨是非(共10分)
1.在植物體的根、莖和葉中都有導管。( )
2.病毒對人類只有害處沒有益處。( )
3.一朵花的結構必須包括雄蕊和雌蕊。( )
4.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改變環境。( )
5.植物的綠色部分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
6.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晚上進行。( )
7.綠色開花植物的植物體是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的。( )
8.一塊完整的骨屬於組織。( )
9.生態系統是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的。( )
10.有毒物質會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傳遞。( )
四、認認圖(共10分)

1.(請將圖中對應結構的數字填在橫線上。共5分)
①玉米種子的胚是由 構成的;菜豆種子的胚是由 構成的。
②胚乳是 ;果皮和種皮是 ;種皮是 。
2.請將下圖中各數字所表示的結構填在橫線上。(共5分)

在葉片的結構圖中,12是 ,13是 ,14是 ,15是 ,16是 。
五、說說看(5分)
1884年,原產於南美洲委內瑞拉的風眼蓮(又名水葫蘆)被送到了美國新奧爾良的博覽會上,來自世界各國的人見其花朵艷麗無比,便將其作為觀賞植物帶回了各自的國家,殊不知繁殖力極強的鳳眼蓮便從此成為各國人們大傷腦筋的有害植物。在非洲,鳳眼蓮遍布尼羅河;在泰國,鳳眼蓮布滿湄南河;而美國南部沿墨而哥灣內陸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層層的鳳眼蓮堵得水泄不通,不僅導致船隻無法通行,還導致魚蝦絕跡,河水臭氣熏天;而我國的雲南滇池,也曾因為水葫蘆的瘋狂蔓延而被專家指稱患上了「生態癌症」。
閱讀上述材料,請你用自己所學知識分析此材料中的現象。
六、歸歸類(共5分)

上圖是小明在自己周圍所調查到的生物,請你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將它們歸類。
七、做一做(共10分)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吃到蒜黃,它之所以呈現黃白色,是因為蒜黃在黑暗環境中生長的,葉片細胞中缺少葉綠素。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探究葉綠素形成的條件。
實驗材料:蒜黃
提出問題: (1分)
做出假設: (1分)
制定計劃:實驗中的變數是 。(1分)
方法步驟(2分)
條件 實驗結果
實驗組
對照組
實驗結論: (1分)

熱點內容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
淺談師德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03:09:46 瀏覽:807
怎麼瀏覽谷歌 發布:2025-07-18 02:29:49 瀏覽:51
之女教師 發布:2025-07-18 01:03:04 瀏覽:369
奧數物理 發布:2025-07-17 23:41:12 瀏覽:318
中西方歷史 發布:2025-07-17 21:55:02 瀏覽:867
師生倫理關系電影 發布:2025-07-17 21:35:16 瀏覽:481
趙縣中學官網 發布:2025-07-17 21:35:08 瀏覽:260
三姓家奴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7 21:04:53 瀏覽:846
初中歷史必考 發布:2025-07-17 18:06:27 瀏覽: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