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包括
生物質是指通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質能則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儲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特點: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廣泛分布性。資源豐富。碳中性。
生物質的主要成分
1、糖類:常見的糖類生物質有纖維素、澱粉、麥芽糖和葡萄糖。兩個葡萄糖分子之間脫水後,它們的分子就會連到一起,成為澱粉,有利於貯存;更多的葡萄糖分子脫水後聚集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更大的集團——纖維素,這個物質就相對比較穩定了,自然界中只有某些細菌類(如沼氣菌)能把它分解成為澱粉或葡萄糖。有的葡萄糖則被細胞轉化為其他物質,參與各種生命活動,在不同的條件下與不同的物質組成為不同的碳框架物質。
2、醛類:生物質內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氫基(-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一個新的基團,叫醛基(CHO)基團,有這個基團的物質叫醛,我們相當熟悉的甲醛,碳框架中只有一個碳的醛類,甲醛的重要特點就是它能使蛋白質穩定,具有防腐作用。
3、酸::生物質內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羥基(-O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羧基(COOH)基團,有這個基團的物質叫酸,甲酸、乙酸、丙酸、脂肪酸、氨基酸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關系的「酸」。甲酸又稱蟻酸,蜜蜂蜇人時,會向人體注入了一點蟻酸,會引起局部皮膚紅腫和疼痛。乙酸就是醋酸,用糧食做的,因為糧食中的澱粉可分解成為葡萄糖,再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成食醋。它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是兩個,所以食醋學名叫乙酸;如果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為三個,叫丙酸,人們熟悉的乳酸就是一種丙酸,葡萄糖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乳酸。如果碳框架中的碳的個數是多個,並且是首尾相接的排成一列的,就統稱為脂肪酸;如果再結合一個氨基,就成為大家熟悉的氨基酸。
4、醇:葡萄糖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變成醇,醇是碳框架中含有羥基(-OH)的物質,如乙醇,就是酒精,在自然界中,熟透的水果可能有酒精的味道,就是葡萄糖變成了乙醇的原因,釀酒就是利用了這一變化。自然界中很多醇都有特殊的香味,現在人們常說的植物精油,有些就是醇。
5、酯:生物體內的酸和醇會生成酯,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例如乙酸和乙醇可以生成乙酸乙酯,在酒、食醋和某些水果中就有這種特殊的香味的物質,所以陳年的老酒和老醋都十分香;乙酸異戊酯存在於香蕉、梨等水果中;苯甲酸甲酯存在於丁香油中;水楊酸甲酯存在於冬青油中。脂肪酸的甘油酯是動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酯是蠟的主要成分。
三條脂肪酸鏈與甘油組合,形成甘油三酸脂,就是一種脂肪類物質,我們平時食用的油,它們的成份都是甘油三酸脂。膽固醇、維生素D和生物體內的很多激素如性激素都是脂肪類物質。
6、苯:還有一種叫「苯」的物質也廣泛存在於生物體內,它的碳框架結構為六個碳圍成一個環,叫「苯環」,含有這種「苯環」的物質,大多有特殊的香味,被稱為「芳香族」物質,在脂肪酸一類物質中,碳沒有形成環狀,被稱為「脂肪族」物質。
7、酚:植物體內的「苯環」如果和一個羥基(-OH)集團組合起來,那就不是醇,而是「酚」了,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於植物的樹皮和果實,是單寧的主要組分,它能使植物的花和果實顯示各種不同的顏色,也是許多染料的主要組成成份。酚類物質能和氨基結合,使蛋白質穩定,適量的酚類物質對人體有利。
8、胺:胺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其中大多數是由氨基酸脫羧生成的。工業制備胺類的方法多是由氨與醇或鹵代烷反應製得,產物為各級胺的混合物,分餾後得到純品。由醛、酮在氨存在下催化還原也可得到相應的胺。
❷ 生物質包括哪些
生物質包括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機物(如植物、動物及其排泄物)、垃圾及有機廢水等幾大類。生物質的能源來源於太陽,所以生物質能是太陽能的一種。生物質是是太陽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儲存器,生物質通過光合作用能夠把太陽能積聚起來,儲存於有機物中,這些能量是人類發展所需能源的源泉和基礎。
生物質是地球上最廣泛存在的物質,它包括所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這些有生命物質派生、排泄和代謝的許多有機質。各種生物質都具有一定能量。以生物質為載體、由生物質產生的能量便是生物質能。生物質能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中的一種能量形式,直接或間接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
地球上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消費的能量,占太陽照射到地球總輻射量的0.2%。這個比例雖不大,但絕對值很驚人:經由光合作用轉化的太陽能是目前人類能源消費總量的40倍。可見,生物質能是一個巨大的能源。生物質能的主要來源有薪柴、木質廢棄物、農業秸稈、牲畜糞便、製糖作物廢渣、城市垃圾和污水、水生植物等。
利用現狀
中國對生物質能源利用極為重視,己連續在四個國家五年計劃將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列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開展了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如戶用沼氣池、節柴炕灶、薪炭林、大中型沼氣工程、生物質壓塊成型、氣化與氣化發電、生物質液體燃料等,取得了多項優秀成果。
政策方面,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已經正式實施,並於2006年陸續出台了相應的配套措施。這表明中國政府已在法律上明確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質能在現代能源中的地位,並在政策上給予了巨大優惠支持。
2007年,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制訂的《中國對應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確認,2010年後每年將通過發展生物質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0.3億噸CO2當量。因此,中國生物質能發展前景和投資前景極為廣闊。
中國已經開發出多種固態填充床和流化床氣化爐,以秸稈、木屑、稻殼、樹枝為原料生產燃氣。2006年用於木材和農副產品烘乾的有800多台,村鎮級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系統近600處,年生產生物質燃氣2,000萬立方米。
近年來,中國生物油技術的開發取得較大進展。2013年4月24日,中國成功地進行了首次1號生物航空煤油飛機試飛。 這使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和芬蘭之後,第四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該技術以生物質或廢棄食用油為原料,通過轉化和提純製造航空煤油等高附加值產品。它不僅在技術上可行,也為解決所謂「地溝油」迴流餐桌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目前面臨的成本問題有望在大規模量產時逐步解決。
總體而言,中國生物質能源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發育還不夠完善,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整體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市場亟需規范。但隨著環保立法的加強和技術進步,生物質能源行業將會得到快速發展。
❸ 什麼是生物質
生物質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機物,它包括植物、動物及其排泄物、垃圾及有機廢水等幾大類。生物質的能源來源於太陽,所以生物質能是太陽能的一種。生物質是太陽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儲存器,生物質通過光合作用能夠把太陽能富集起來,儲存於有機物中,這些能量是人類發展所需能源的源泉和基礎。生物質是地球上最廣泛存在的物質,它包括所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這些有生命物質派生、排泄和代謝的許多有機質。各種生物質都具有一定能量。以生物質為載體,由生物質產生的能量便是生物質能。生物質能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中的一種能量形式,直接或間接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消費的能量,占太陽照射到地球總輻射量的0.2%,這個比例雖不大,但絕對值很驚人:光合作用消費的能量是目前人類能源消費總量的40倍。可見,生物質能是一個巨大的能源。生物質能的主要來源有薪柴、牲畜糞便、製糖作物、城市垃圾和污水、水生植物等。
❹ 生物質的種類
生物質包括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機物(如植物、動物及其排泄物)、垃圾及有機廢水等幾大類。生物質的能源來源於太陽,所以生物質能是太陽能的一種。生物質是是太陽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儲存器,生物質通過光合作用能夠把太陽能積聚起來,儲存於有機物中,這些能量是人類發展所需能源的源泉和基礎。
生物質是地球上最廣泛存在的物質,它包括所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這些有生命物質派生、排泄和代謝的許多有機質。各種生物質都具有一定能量。以生物質為載體、由生物質產生的能量便是生物質能。生物質能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中的一種能量形式,直接或間接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消費的能量,占太陽照射到地球總輻射量的0.2%。這個比例雖不大,但絕對值很驚人:經由光合作用轉化的太陽能是目前人類能源消費總量的40倍。可見,生物質能是一個巨大的能源。生物質能的主要來源有薪柴、木質廢棄物、農業秸稈、牲畜糞便、製糖作物廢渣、城市垃圾和污水、水生植物等。
生物質——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
我們知道綠色植物利用葉綠素通過光合作用,把CO2和H2O轉化為葡萄糖,並把光能儲存在其中,然後進一步把葡萄糖聚合澱粉、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構成植物本身的物質。所謂生物質可以理解為,由光合作用產生的所有生物有機體的總稱,包括植物、農作物、林產物、海產物(各種海草)和城市垃圾(紙張、天然纖維)等。據估計,作為植物生物質的主要成份——木質素和纖維素每年以約1640億噸的速度再生,如以能量換算相當於石油產量的15-20倍。如果這部份資源得到好的利用,人類相當於擁有一個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而且,由生物質來源於空氣中的CO2,燃燒後再生成CO2,所以不會增加空氣中的CO2的含量。CO2是最主要的溫室效應氣體(Greenhouse Effect Gas),它對全部溫室效應的貢獻為26%,對大氣中除水蒸氣外各種氣體引起的溫室效應的貢獻約為65%。鑒於利用生物質作為能源不會增加大氣中CO2的含量,即碳中性(carbon neutral),生物質與礦物質能源相比更為清潔。
❺ 生物質包括哪些有機物質
糖類:
常見的糖類有纖維素、澱粉、麥芽糖和葡萄糖。兩個葡萄糖分子之間脫水後,它們的分子就會連到一起,成為澱粉,有利於貯存;更多的葡萄糖分子脫水後聚集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更大的集團——纖維素,這個物質就相對比較穩定了,自然界中只有某些細菌類(如沼氣菌)能把它分解成為澱粉或葡萄糖。有的葡萄糖則被細胞轉化為其他物質,參與各種生命活動,在不同的條件下與不同的物質組成為不同的碳框架物質。
纖維素是分子量最大的糖類,人的消化系統不能將它分解,所以它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是現代人們研究發現,它有利於腸內有益細菌的生存,能促進腸胃的蠕動,對人體健康有利。自然界中有的細菌能夠將它分解成為簡單的葡萄糖。
澱粉是比纖維素簡單的糖類,是人類重要的食物和原材料,它在人的口腔里在唾液澱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為麥芽糖,所以人在多次咀嚼米粉時,感覺有點甜。它可分解為簡單的葡萄糖供人體吸收利用。
麥芽糖在我們常見的啤酒中含有,它是澱粉分解後的比葡萄糖復雜一些的糖類。
葡萄糖是最簡單的糖類,能夠直接為人體細胞所用,在生物體內,和氧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同時,也參與構成細胞,如核糖。
醛類
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氫基(-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一個新的基團,叫醛基(CHO)基團,有這個集團的物質叫醛,我們相當熟悉的甲醛,碳框架中只有一個碳的醛類,甲醛的重要特點就是它能使蛋白質穩定,具有防腐作用。又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於工業和化妝品行業,同時,過量的非天然甲醛可以致癌。自然界中的甲醛對人體是有益的,如西紅柿是很好的抗衰老食品,它裡面就含有微量甲醛,這個含量就決定了它清除自由基的特性。植物燃燒不充分時發出的煙中也有甲醛,所以用煙熏過的肉,能夠長久保存。在人工心臟瓣膜移植手術中,把牛的心臟瓣膜經過一種醛(叫戊二醛)的處理後,再移植到人的心臟中,可以使人獲得健康。甲醛給人類帶來的傷害也不少。據美國有關部門統計,全世界每年生產了五十億磅甲醛。裝修材料中超標,化妝品中超標,非法用於食品防腐等事件也常有報導。
酸:
一個羰基(C=O)基團和一個羥基(-OH)基團,可以組合成為羧基(COOH)基團,有這個基團的物質叫酸,甲酸、乙酸、丙酸、脂肪酸、氨基酸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關系的「酸」。甲酸又稱蟻酸,蜜蜂蜇人時,會向人體注入了一點蟻酸,會引起局部皮膚紅腫和疼痛。乙酸就是醋酸,用糧食做的,因為糧食中的澱粉可分解成為葡萄糖,再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成食醋。它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是兩個,所以食醋學名叫乙酸;如果連在一起的碳框架碳的個數為三個,叫丙酸,人們熟悉的乳酸就是一種丙酸,葡萄糖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乳酸,如人體運動時,由於供氧不足,葡萄糖分解不完全,肌肉處會產生大量乳酸,使肌肉感到酸痛;人體對酸都是比較敏感的,會產生不舒服的反映。只有胃中有鹽酸,保持強酸性。如果碳框架中的碳的個數是多個,並且是首尾相接的排成一列的,就統稱為脂肪酸;如果再結合一個氨基,就成為大家熟悉的氨基酸。這些酸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從人體對酸的反應可以知道,現代人們通過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人體攝入了大量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就形成了酸性體質。
醇
葡萄糖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變成醇,醇是碳框架中含有羥基(-OH)的物質,如乙醇,就是酒精,在自然界中,熟透的水果可能有酒精的味道,就是葡萄糖變成了乙醇的原因,釀酒就是利用了這一變化。自然界中很多醇都有特殊的香味,現在人們常說的植物精油,有些就是醇。
陸地上的動植物都要保持水分,保持水分離不開一種物質,叫「甘油」,它與酒精乙醇是同一個家族的,叫丙三醇,都有(OH)集團,只是甘油碳框架的每個碳原子上都有三個集團,所以才叫「丙三醇」。甘油是食品加工業中通常使用的甜味劑和保濕劑,大多出現在運動食品和代乳品中。由於甘油可以增加人體組織中的水分含量,所以可以增加高熱環境下人體的運動能力。也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和硝酸可以變成「硝酸甘油」,是一種烈性能炸葯,同時,也是一種良葯,硝酸甘油還常用作強心劑和抗心絞痛葯。
曾經報導的齊二葯事件中,就涉及了一種醇,叫二甘醇,它與丙三醇(甘油)一樣能保持水份,曾在牙膏和化妝品和工業中廣泛代替甘油使用,齊二葯事件後,說明這兩種醇在人體內的代謝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國家也禁止了在牙膏中用「二甘醇」代替「丙三醇」。那些腎衰竭而去世的受害者,是他們的犧牲,讓更多的人們免受了「二甘醇」的危害。
❻ 生物質是什麼意思
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它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廣義概念:生物質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為食物的動物及其生產的廢棄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質如農作物、農作物廢棄物、木材、木材廢棄物和動物糞便。
狹義概念:生物質主要是指農林業生產過程中除糧食、果實以外的秸稈、樹木等木質纖維素、農產品加工業下腳料、農林廢棄物及畜牧業生產過程中的禽畜糞便和廢棄物等物質。特點: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廣泛分布性。
❼ 生物質分類標准都有哪些
生物質分類標准都有哪些
培養基的類型 根據原料來源不同,可將培養基分版為合成培養基、半權合成培養基與天然培養基.
合成培養基:由化學成分已知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配製而成.成分精確,重復性強.但營養局限,微生物生長緩慢.適用於菌種分離、選育、遺傳分析及生物測定等.如培養放線菌的高氏培養基、培養黴菌的察氏培養基以及各種化能自養菌培養基等.
半合成培養基:由某些天然物質與少量已知成分的化學物質配製而成.營養全面,能有效地滿足微生物對營養的需求.廣泛應用於微生物的培養.如培養細菌用的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培養黴菌的土豆葡萄糖培養基,工業生產中常用的玉米粉等天然物質加無機鹽配製的各種發酵培養基等.
❽ 常見的生物質能源有哪些
一、森林能源
森林能源是森林生長和林業生產過程提供的生物質能源,主要是薪材,也包括森林工業的一些殘留物等。森林能源在我國農村能源中佔有重要地位,1980年前後全國農村消費森林能源約1億噸標煤,占農村能源總消費量的30%以上,而在丘陵、山區、林區,農村生活用能的50%以上靠森林能源。 薪材來源於樹木生長過程中修剪的枝杈,木材加工的邊角余料,以及專門提供薪材的薪炭林。1979年全國合理提供薪材量8885萬噸,實際消耗量18100萬噸,薪材過樵1倍以上;1995年合理可提供森林能源14322.9萬噸,其中薪炭林可供薪材2000萬噸以上,全國農村消耗21339萬噸,供需缺口約7000萬噸。
二、農作物秸稈
農作物秸稈是農業生產的副產品,也是我國農村的傳統燃料。秸稈資源與農業主要是種植業生產關系十分密切。根據1995年的統計數據計算,我國農作物秸稈年產出量為6.04億噸,其中造肥還田及其收集損失約佔15%,剩餘5.134億噸。可獲得的農作物秸稈5.134億噸除了作為飼料、工業原料之外,其餘大部分還可作為農戶炊事、取暖燃料,目前全國農村作為能源的秸稈消費量約2.862億噸,但大多處於低效利用方式即直接在柴灶上燃燒,其轉換效率僅為10%一20%左右。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增加,地區差異正在逐步擴大,農村生活用能中商品能源的比例正以較快的速度增加。事實上,農民收入的增加與商品能源獲得的難易程度都能成為他們轉向使用商品能源的契機與動力。在較為接近商品能源產區的農村地區或富裕的農村地區,商品能源(如煤、液化石油氣等)已成為其主要的炊事用能。以傳統方式利用的秸稈首先成為被替代的對象,致使被棄於地頭田間直接燃燒的秸稈量逐年增大,許多地區廢棄秸稈量已佔總秸稈量的60%以上,既危害環境,又浪費資源。因此,加快秸稈的優質化轉換利用勢在必行。
三、 禽畜糞便
禽畜糞便也是一種重要的生物質能源。除在牧區有少量的直接燃燒外,禽畜糞便主要是作為沼氣的發酵原料。中國主要的禽畜是雞、豬和牛,根據這些禽畜品種、體重、糞便排泄量等因素,可以估算出糞便資源量。根據計算,目前我國禽畜糞便資源總量約8.5億噸,摺合7840多萬噸標煤,其中牛糞5.78億噸,4890萬噸標煤,豬糞2.59億噸,2230萬噸標煤,雞糞0.14億噸,717萬噸標煤。 在糞便資源中,大中型養殖場的糞便是更便於集中開發、規模化利用的。我國目前大中型牛、豬、雞場約6000多家,每天排出糞尿及沖洗污水80多萬噸,全國每年糞便污水資源量1.6億噸,摺合1157.5萬噸標煤。
四、 生活垃圾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中國城鎮垃圾的產生量和堆積量逐年增加。1991和1995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分別為5.88億噸和6.45億噸,同期城鎮生活垃圾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遞增。1995年中國城市總數達640座,垃圾清運量10750萬噸。 城鎮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居民生活垃圾,商業、服務業垃圾和少量建築垃圾等廢棄物所構成的混合物,成分比較復雜,其構成主要受居民生活水平、能源結構、城市建設、綠化面積以及季節變化的影響。中國大城市的垃圾構成已呈現向現代化城市過渡的趨勢,有以下特點:一是垃圾中有機物含量接近1/3甚至更高;二是食品類廢棄物是有機物的主要組成部分;三是易降解有機物含量高。目前中國城鎮垃圾熱值在4.18兆焦/千克(1000千卡/千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