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優點
利用天敵生物、微生物及其衍生物來防治病蟲害稱作生物防治。主要內容:
(1)利用昆蟲天敵。
如利用赤眼蜂防治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菜螟、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草蛉可捕食蚜蟲、粉虱、葉蟎以及多種鱗翅目害蟲卵和初孵幼蟲;小繭蜂防治蚜蟲,麗蚜小蜂防治蟎類,瓢蟲、食蚜蠅、獵蝽等。對於這些捕食性昆蟲天敵,應注意保護利用。
(2)微生物防治。
菜蛾特(廣西南寧天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蘇雲金桿菌(Bt)、白僵菌、綠僵菌可防治小菜蛾、菜青蟲;昆蟲病毒如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可防治甜菜夜蛾;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可防治棉鈴蟲和煙青蟲;小菜蛾和菜青蟲顆粒病毒可分別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蟲;阿維菌素、微孢子蟲等原生動物可防治多種害蟲。
(3)生物葯劑。
農用抗生素如農抗120和多抗黴素可防治猝倒病、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黑斑病和疫病;井岡黴素防治立枯病、白絹病、紋枯病等;黃連素、慶大黴素、小諾黴素防治軟腐病、潰瘍病、青枯病和細菌斑點病等細菌性病害;慶豐黴素防治軟腐病和細菌斑點病;慶豐黴素、武夷菌素、多抗黴素及新植黴素等農用抗菌素可防治多種病害;黃瓜花葉病毒衛星疫苗S32和煙草花葉病毒弱毒疫苗N14防治病毒病;植物源農葯如印楝素、黎蘆鹼醇溶液可減輕小菜蛾、甜菜夜蛾、煙粉虱為害;苦參鹼、苦楝、煙鹼等對多種蔬菜害蟲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米滿、卡死克、抑太保等昆蟲激素也能防治蔬菜害蟲;各種食心蟲的性誘激素能誘捕其雄性成蟲和預測預報成蟲羽化規律。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具有不污染環境、對作物安全、對人畜安全、對食品安全的優點,化學防治具有能有效及時控制突發性、暴發性病害的優點。
❸ 生物防治害蟲比農葯防治害蟲的優缺點
生物防治害蟲不容易殺死一些益蟲,效果會更好些。農葯防治害蟲的缺點殺死害蟲的同時,也可能會把益蟲也殺死
❹ 請你探究生物防治有什麼好處
無化學殘留
❺ 生物防治法與傳統的方法相比的優點是 速來。。
生物防治法的優點是對於環境污染很小,初期投資不大.
這種方法其實就是我們道家思想中的"一物剋一物", 利用自然界中各種生物/動物的相生相剋特性來防治各種危害/危險/危機.
這種方法的風險很小,但是並不是說完全沒有風險,就像美國引進南美黃蜂防治植物病蟲害,由於該種黃蜂在當地沒有天敵,後來泛濫成災一樣.
❻ 了解生物的相關知識,說說什麼是生物防治,它有什麼優點,並寫出一到兩個你所知
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就是利用一種生物對付另外一種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為以蟲治蟲、以鳥治蟲和以菌治蟲三大類。它是降低雜草和害蟲等有害生物種群密度的一種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它的最大優點是不污染環境,是農葯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來抑制或消滅有害生物的一種防治方法。內容包括:(
1)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見的有應用真菌、細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質的抗生菌,如應用白僵菌防治馬尾松毛蟲(真菌),蘇雲金桿菌各種變種制劑防治多種林業害蟲(細菌),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蟲、泡桐大袋蛾等(病毒),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放線菌)微孢子蟲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蟲(原生動物),泰山1號防治天牛(線蟲)。
(2)利用寄生性天敵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蠅,最常見有赤眼蜂、寄生蠅防治松毛蟲等多種害蟲,腫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圓蚧。
(3)利用捕食性天敵防治。這類天敵很多,主要為食蟲、食鼠的脊椎動物和捕食性節肢動物兩大類。鳥類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鳥等捕食害蟲的不同蟲態。鼠類天敵如黃鼬、貓頭鷹、蛇等,節肢動物中捕食性天敵有瓢蟲、螳螂、螞蟻等昆蟲外,還有蜘蛛和蟎類。[5] [4] [3]
3防治方法
利用天敵
利用天敵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應用最為普遍。每種害蟲都有一種或幾種天敵,能有效地抑制害蟲的大量繁殖。這種抑製作用是生態系統反饋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這一生態學現象,可以建立新的生物種群之間的平衡關系。
用於生物防治的生物可分為三類:
①捕食性生物,包括草蛉、瓢蟲、步行蟲、畸螯蟎、鈍綏蟎、蜘蛛、蛙、蟾蜍、食蚊魚、叉尾魚以及許多食蟲益鳥等
②寄生性生物,包括寄生蜂、寄生蠅等
③病原微生物,包括蘇芸金桿菌、白僵菌等。在中國,利用大紅瓢蟲防治柑桔吹綿蚧,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蟲和玉米螟,利用金小蜂防治越冬紅鈴蟲,利用赤小蜂防治蔗螟等都獲得成功。[2] [1]
抗性作物
即選育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種防治病蟲害,如選育抗馬鈴薯晚疫病的馬鈴薯品種、抗花葉病的甘蔗品種,抗鐮刀菌枯萎病的亞麻品種、抗麥桿蠅的小麥品種,都已經取得成果。作物的抗蟲性表現為忍耐性、抗生性和無嗜愛性。忍耐性是作物雖受有害生物侵襲,仍能保持正常產量;抗生性是作物能對有害生物的生長發育或生理機能產生影響,抑制它們的生活力和發育速度,使雌性成蟲的生殖能力減退;無嗜愛性是作物對有害生物不具有吸引能力。
耕作防治
耕作防治就是改變農業環境,減少有害生物的發生。不育昆蟲防治是搜集或培養大量有害昆蟲,用γ射線或化學不育劑使它們成為不育個體,再把它們釋放出去與野生害蟲交配,使其後代失去繁殖能力。美國佛羅里達州應用這種方法消滅了羊旋皮蠅。遺傳防治是通過改變有害昆蟲的基因成分,使它們後代的活力降低,生殖力減弱或出現遺傳不育。此外,利用一些生物激素或其他代謝產物,使某些有害昆蟲失去繁殖能力,也是生物防治的有效措施。利用生物防治病蟲害,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人類健廉,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4] [5]
4史料記載編輯
據《南方草木狀》記載,在南方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手提著一種口袋上街叫賣,這種口袋是用席子做成的,口袋中放有許多樹枝樹葉,枝葉上掛著蟲繭,蟲繭看上去就象薄絮,裡面裹著一種蟲蟻,這種蟲蟻顏色為赤黃色,比普通的螞蟻要大一些,賣的時候連同薄絮一起賣掉。南方盛產柑桔,柑桔樹上有一種害蟲,專門為害果實,買這種蟲蟻就是為了防治這種柑桔害蟲,如果沒有這種蟲蟻的話,桔子會被害蟲吃得無一完好。這種利用蟲蟻防治柑桔害蟲的記載,就是已知最早的生物防治。
明代陳經綸《治蝗筆記》中詳細地記載了自己發明養鴨治蟲的經過。陳經綸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曾從菲律賓的呂宋島把甘薯引種到福建進行試種,以後他和他的子孫們又積極致力於在各地推廣甘薯種植,甘薯成為普通大眾的食糧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陳經綸和他們一家。
養鴨治蝗便是他在推廣甘薯種植的過程中發明的。有一年,陳經綸在教人種甘薯時,看到天邊飛來了一群蝗蟲,把薯葉全給吃光了,一會兒又飛來了幾十隻鷺鳥,把蝗蟲又給吃掉了。他從中受到啟發,認為鴨和鷺的食性差不多,於是便養了幾只鴨子,放在鷺鳥活動的地方,結果發現,鴨子吃起蝗蟲來,比鷺鳥又多又快,於是就號召當地老百姓大量養鴨。每當春夏之間,便將鴨子趕到田地里去吃蝗蟲。後來,這種方法果然成為江南地區治蝗的重要辦法之一,不少的治蝗專書中也都提到了這種治蝗辦法。
明清時期,養鴨還不僅用來治蝗,同時還用來防治蟛蜞。蟛蜞,是螃蟹的一種,它以谷芽為食,因此,成為稻田害蟲之一。明代,珠江流域地區的人們已開始養鴨來防治蟛蜞對水稻的為害。
養鴨治蟲,是中國歷史上利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生物防治技術,它不僅可以消滅害蟲,保護莊稼,同時還能促進養殖業的發展,起到化害為利的效果,是中國生物防治史上一項了不起的發明。[5] [1]
5主要案例
在美國,利用蘇雲金桿菌防治落葉松葉蜂、舞毒蛾、雲杉芽卷葉蛾;在蘇聯,利用核型多角體病毒和顆粒體病毒防治美國白蛾等,也獲得成功。
設在馬尼拉的國際水稻研究所組織的一個科學家小組,研究了使用農葯對菲律賓水稻和水稻種植者的影響。
國際研究人員有對付小菜蛾的強大武器——比它還小的蜂。小菜蛾在日本是對農作物破壞性最大的害蟲。它的幼蟲吞食莖椰菜、結球甘藍、花椰菜、小蘿卜和抱子甘藍。小菜蛾已適應化學殺蟲劑。
小菜蛾的天敵蜂很小很小,不用放大鏡是難以看見它的。它在產卵時,會把卵下在小菜蛾的幼蟲體內。當蜂卵孵化成幼蜂時,幼蜂便會吃掉小菜蛾的幼蟲,如果把一種常用的不污染環境的天然殺蟲劑與這種以蟲治蟲的方法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參見網路:
http://ke..com/link?url=hjXdhPFjtuJ7tFIb8YxmzQC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