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生物知識
A. 一則生物趣味性知識
【貓的趣味小知識】
貓有230根骨頭。
貓的聽覺比人和狗靈敏。
相對身體尺寸而言,貓有比任何哺乳動物都有大的眼睛。
貓正常的脈搏每分鍾大約在110至170次之間。
貓正常的身體溫度大約是39度 。
貓的垂直跳躍高度能達到自己身體高度的5倍。
貓的鼻紋是唯一的,沒有任何兩只貓的鼻紋是一樣的。
貓尋女人的反應高於男人,原因是女人聲音的頻率比男人更高。
家貓的奔跑速度每小時大約是55至60公里。
貓是最愛睡的哺乳動物,一天中大約有16個小時在睡覺。
【鳥類趣味小知識】
什麼鳥不易被人察覺?
當你在森林裡經過一棵停有山鷸的樹時,可能會察覺不到樹上有山鷸,山鷸並不是一隻很小的鳥,而是一種大鳥,可是它那一身漂亮的羽毛,看起來就像秋天的落葉一般,加上它靜止不動的假裝,才使人不易察覺。山鷸站在樹上,隨時注意四周的情況,即使是它背後的一點動靜,它也能立刻察覺的到。這是因這它的眼睛位於頭頂偏後的地方,所以任何敵人都不能逃過它的視線。當然,很少有昆蟲能倖免被它獵食。
松雞住在哪裡?
松雞住在南北半球的冷原地帶,是寒帶地區少數鳥類中的一種。 冬天時,鳥棲息在松樹或杉樹上。為了抵禦寒冷的氣候,它必須要吃大量的針葉才能產生能量。在極地附近,冬季時晝短夜長,所以松雞幾乎要花整個白晝的時間來進食。春天來臨時,松雞就紛紛展開求偶的行動。它們通常是由雌鳥來選擇雄鳥,必須在比武招親獲勝,才能得到雌鳥的親睞。
鸚鵡之間會不會聊天?
"寶寶起床!"有些鸚鵡會說話,但它們並不會真正交談。鸚鵡的主人很有耐心的教它們說些很簡單的字句,雖然它們能夠照念,可是卻一點不懂其中的意思。動物能用它們自己的方式互相交談,而不是用我們所懂的字句。它們的叫聲可能代表:"我害怕";"請摸我一下";"我找到食物了"或者是"危險哦!快逃!"顏色、動作和氣味也能作為動物之間溝通的工具。獵人可以模仿它們的叫聲、氣味等設置陷井,讓它們自投羅網。
企鵝不會築巢?
事實上企鵝不會築巢。企鵝媽媽到海中找食物的時候,企鵝爸爸則在陸地上,把蛋放在雙腳間,再用充滿脂肪的大肚子蓋在上面,站著孵蛋。企鵝每年都在相同的地點孵蛋,它們用喙和振翅,來對付可能進犯的敵人,保護它們的後代。初出世的小企鵝會到爸爸媽媽的嘴裡找食物。 企鵝是以魚.蝦和貝殼為食物的。在食物豐富的夏季,它們把時間全部花在補充營養上,通常可以潛到幾百米深的海中去尋找食物。
企鵝會不會飛
企鵝是一種很奇特的動物,不靈活卻很可愛。它們的雙腳就像穿進同一隻褲管里,走起路來扭扭捏捏,十分困難。企鵝為了保持平衡,所以老上張著萎縮的翅膀。雖然它們不會飛,不過它們還是屬於鳥類。它們厚重的衣上面長滿了十分緊密的小羽毛,小羽毛中充滿了油脂。企鵝在水中鼓動著翅膀前進,好像裝上發動機似有非常敏捷。企鵝性情活潑,十分喜歡潛水和在水中玩耍。它們在逃避天敵時,常常露出水面,可以在空中滑翔1米多。
哪一種鳥巢最漂亮?
在天空中飛翔的鳥,種類很多,每一種鳥所築的巢都不一樣。蜂鳥的巢比湯匙還小,有些老鷹的巢比汽車還大。鳥類用絨毛、小樹枝、唾液或蜘蛛的網作為築巢的原料。鳥巢的形狀,有的像碗,有的像球;有些像搖籃一樣懸吊著,有些則像木筏一樣地漂浮在水面上百非洲有一種織布鳥,它的巢築的很復雜。有的鳥還會在巢上塗顏色,來吸引雌鳥的注意。世上還有許多種的鳥巢,至於哪一種最漂亮還是你自己挑選吧!
鳥類如何進行長途飛行?
鳥兒在長途旅行時,都是成群結隊的,一連飛行好幾天。例如燕鷗,就是這樣飛完從北極到南極,約2萬千米的路程。 鳥類的長途飛行其實是很艱苦的。在飛行中,有很多鳥會因為彼勞而死亡,有些則會因為天氣惡劣而迷路,還有些會不小心撞到高壓電線或燈塔而傷亡。雖然有許多的困難,最後還是有許多鳥兒可以到達目的地。經過幾個月以後,再不辭辛勞的返回出發地。它們怎麼認識路呢?可能是利用山脈或島嶼等地形的特徵來認路,或是借著太陽及星星的位置,來做指標吧!
【你知道么?】
Δ一個人一天平均走兩萬步,一年要走七百萬步。人活七十歲的話,加起來要走五億步,即三十八萬四千公里。這個數字,正好是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Δ我們所穿的衣服每天把成千上萬個表皮細胞揩掉。人們其實每27天就換上一層新的表皮。
Δ人眼的直徑總是大致相等的——24毫米,而且幾乎不因人們的年齡而改變,所以,孩子們的眼睛看起來似乎大些。
Δ1977年6月25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特德·聖馬田,在一次籃球表演賽中,站在罰球線上投籃,連續命中2036次。
Δ中指的指甲比其他指甲長得快。
Δ通過顯微鏡,我們可以看出:蚊子有22隻牙齒。
Δ鯨的心臟每小時只跳540次。
Δ海獅的鬍子比耳朵還靈,能辨別幾十海里外的聲音。
Δ長頸鹿打架時,就只會把長頸搖來晃去,用它們瘦骨嶙峋的頭部拍擊對方。
Δ駱駝喝了含鹽的水也能解渴。
Δ義大利西西里島埃特納火山每日朝天噴出大量氣體,其中含銀9克、金2.4克。
Δ鐵片薄到只有0.001毫米厚時,就會像玻璃一樣透明。
Δ把一掬鹽放入一杯水中,水平面不僅不會升高,反而會降低些。
Δ據測定,地球上晝夜平均溫差不超過20℃;而月亮對著太陽一面溫度為110℃,背著的那一面為-170℃,二者相差280℃。
Δ你身體的幾乎一半熱量是通過頭頂失掉的。
Δ在16世紀時,英國的男人是允許在晚上10時前毆打太太的。
Δ在古希臘,象徵婚姻幸福的標志是一個三角形。
Δ在英國,當現代接骨手術還未發現之前,接骨的工作是由鐵匠負責的。
Δ在本世紀之前,索羅門群島的土著都是用狗牙來作錢幣的。
Δ早期的高爾夫球其實是一個塞滿羽毛的皮袋。
Δ原來頭痛是產生於腦子周圍的肌肉及神經而不是腦子本身;因腦子是不能夠感受痛楚的。
Δ從含鹽的多少來看,與人血最接近的物質是海水。
Δ每一個人平均每年要消耗一噸的食物和飲料。
Δ在我們吸入的氧氣之中,有1/5是被腦細胞消耗的。
Δ嬰兒可以同時地呼吸和吞咽,但成人卻不可以。
Δ飛蛾是不會吃東西的,因為它沒有口和胃。
Δ大象是唯一能夠做頭手倒立的動物。
Δ由於豬身有厚脂肪層的保護,令它不受蛇類的毒液影響,因此它不但能將蛇踏死,還會把它吃下
Δ並不是所有的蚊子都吸人血的,只有雌蚊才這樣做,雄蚊只吸植物的汁液。
Δ在家貓的一生中,只有1/3的時間是清醒的。這跟它們的主人——人類——只花生命中的1/3時間來睡眠,有著明顯的不同。
Δ愛斯基摩人用電冰箱的目的是防止食物結冰。
△很多鳥類總把它生下來時第一個看到的活動物認作是它的媽媽。
△讓某人解算問題時,他的瞳孔會擴大起來,直到問題解答完為止。
△30億年以前,地球上共有5億種不同的動物和植物,現在還活著的只有約200萬種,滅絕率99.6%。1,600年以來,滅絕了130種動物,其中7 5%是人為的。
△北半球海洋中的水都是順時針流動,南半球則都是逆時針流動。
△魚和昆蟲是利用太陽作指南針,為短距離游動導游。
△眼睛沿著每行字移動時,每一隻眼睛只能攝入1至2.7個字。
△催眠術在減輕口部的疼痛上,比針刺療法更為有效。
△世界上所有河水沉積物的重量加在一起,每年要超過18萬億噸。
△美國的能源消耗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受傷的鯉魚能分泌一種腺液,使同夥及早逃避。
△宇宙的年齡大約在100億年——200億年之間。
△在美國,每年工廠所排放的煙塵每個人都分攤到136公斤。
△有一次龍卷風把一節83噸重的鐵路車廂卷到空中,帶了24米遠,然後完整地放在一條溝里,車廂里的117位旅客無一人死亡。
△龍卷風的方向總是朝向東北面。
△在宇外空間還能探測到酒精的分子。
△在法庭上,證人認錯人是構成錯判的主要原因之一。
△七克拉腸毒桿菌的毒素可以毒死全世界的所有人。
△地球的旋轉速度正在變慢;古代的潮汐比現在高;一晝夜比現在短;一年的日數比現在多。
△4億年以前,一年有400天。
△地球在冬天轉得慢,夏天轉得快。
△每次下雨,五光十色的熱帶鳥杜拉克就要脫毛。
△蒼蠅、海星、蝸牛都是聾子。
△在所有巨大的猛獸中,獅子的心臟最小。
△蜘蛛的血壓和人一樣高。
△海豚有96隻牙,但總把食物整個吞下。
△蛇脫皮時,眼睛軟皮也脫一層。
△抹香鯨潛水前總要先作60—70次「深呼吸」。
△地球上有約450種食肉植物。
△動物的脂肪大都呈蛋黃色,唯獨鱷魚脂肪是綠色。
△麻雀雖小,但它頸上的骨頭數目幾乎比長頸鹿多一倍。
△水中蝌蚪一旦缺碘就不能變成青蛙。
△蝙蝠善飛,它能作圓形轉彎、急剎車和快速變換飛行速度等多種「特技飛行」。
△候鳥做距離最遠的不著陸飛行是從阿留申群島到夏威夷群島。全程4500公里,要不歇氣地飛行48—72小時。
△亞馬孫河流域產生世界上40%的氧氣和全世界25%的清水。
△一隻北極熊,可以在30里外嗅到你的氣味。
△左撇子男人比左撇子女人多一倍。
△阿拉伯人對駱駝,有差不多1000種不同的叫法。
△美國第一封空郵信件,是喬治·華盛頓寫的,這封信由一個法國汽球飛行家從費城帶到新澤西去
△在美國,綁架付出的贖金,可以作為一種支出,減收你每年的入息稅。 睡覺的房子越冷,做惡夢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一個人一年呼吸約一千萬次。
△指甲生長速度夏天比冬天快1/5,白天比晚間快一倍。中指指甲生長速度最快。
△肺是人體唯一不消耗任何能量而起作用的器官。空氣的呼出和吸入是由膈膜和胸部的肌肉進行的
△世界上因突然噎食窒息而死亡的人數比被槍暗殺、飛機失事、觸電、遭雷擊致死的人數加起來還要多。
△男子的大腦重量平均為四十九盎司。女子的腦重平均為四十四盎司。但至今還沒有證明腦的重量與人的聰明與否有必然聯系。
△耳朵是一個敏銳的感覺器官,不僅能夠聽到飛機起飛時的發動聲音,而且也能夠聽到強度小到一百億分之一的呼吸聲。
△為了檢查婦女是否懷孕,古代埃及人把婦女的尿加入大麥中。如果大麥發芽生長,檢查的結果是懷孕了。這是因為孕婦尿中含激素,有促進植物生長作用。
△美國國家航空和空間博物館的飛行器館里,立著這樣的字牌:「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重慶市現有人口1370多萬,在世界上它名列第三,僅次於紐約和墨西哥城。
△鋸子的發明者不是魯班,1973年在陝西藍田挖掘出了西周時期的銅鋸,使鋸的發明史提前了六百多年。
△1883年英國出版的《退報》,是由一些向報社投稿而未被錄用的人辦的。它專門刊登各種退稿
△人們說話耗掉的能量極少,即使滔滔不絕地說上一年,釋放的能量連一杯水也燒不開。
△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一般說來,男人的指紋「斗」型的多,女人「簸箕」型的多。
△一隻小小的甲蟲,能拖動比它重一百八十二倍的玩具車。
△剪掉胡須的貓,到了生疏地方就弄不清方向、遠近。
△海獅的鬍子比耳朵靈,能辨別幾十海里外的聲音。
△倫敦的貓比挪威的人還多。
△1884年英國工程師勃里斯曾著文建議,功的測量單位為「驢力」。他指出,1驢力=2/3馬力。
△大象是唯一有四個膝蓋的動物。
△蠍子沾上一滴威士忌酒,就會把自己螫死。
△英文RUN一詞有832個意思。
△為嚼碎食物,一晝夜間綿羊的顎骨總計要活動97,023次。
△近百年,世界海面約升高10~15厘米。
△如今世界上,約有4×10的8次方頭馬、牛、驢、騾、駱駝、象、美洲駝等役畜在為人類辛勤勞動
△母鯨魚哺乳期內每天產奶430升,比產奶量最多的奶牛多5倍。
△心理學家認為:養貓者都很孤僻,不愛交際;養鳥者則很健談,好廣交朋友;養狗者總希望別人服從他;養烏龜者對任何單調工作都有條有理;喜蛇者易猜度,善應變,能迅速對付意外困境。 <
△在世界商船中,65%航行不到10年,只有5%已超過25年,瑞典船隊的船舶更新更快,87%的船舶只航行7年。
△人每天脫落約45根頭發,多的可達60根。但是,每人平均有125,000根頭發,每天脫落這些頭發算不了什麼。一個人一生將脫落1.5百萬根頭發以上。
△人類的大腦有100億個神經細胞,其組合的密度為人體任何其他組織所不及。大腦每天能記錄86,000,000條信息。
△如果把大腦的新陳代謝轉換成能量,它能點亮一隻20瓦的燈泡。
△咽喉是人體最繁忙的通道,在一生中,將有40噸食物和38萬立方米空氣通過它。
△一個強有力的噴嚏所噴出的微粒的射速是每小時103.6英里。
△人的眼睛在黑暗處1分鍾後,對光的敏感度將增長10倍;20分鍾以後,增長6,000倍;40分鍾後,增長25,000倍,這時,人眼對光的敏感度達到了極點。
△大腦內每秒鍾發生100,000種不同的化學反應。
△假如全世界46億人同時說話,所產生的聲能等於一個小型發電廠所發生的能量。
△我們五官不斷接受到的感覺信息中有1%被大腦分析處理,而另外99%的信息則因無價值而被篩除。
△人體皮膚表面平均每平方英寸內有32,000,000個細菌,全身共有1,000億個細菌,其總數是全世界人口的22倍。
△人眼相當敏感,在夜裡而且環境理想時,人眼能從山頂上發現50英里以外的火柴光。
△在一平方英寸的皮膚上——2片大姆指指甲大小,小於2個硬幣的厚度——有645個汗腺,77英尺神經纖維,1,000個神經末梢,65個毛囊,7 5個皮脂腺和19英尺血管。
△在大腦中,最快的神經脈沖從一個神經細胞到另一個神經細胞的速度是每小時250英里。
B. 生物學趣味故事
1、例如在導入高二生物"遺傳和變異"一章時,我的開場白是:"曾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惑著我,為什麼劉德華長得那麼帥,而我卻長得這么寒磣?今天我終於明白了,這不是我的錯,全是遺傳惹的禍!"聽了我這略顯誇張的自嘲,學生朗朗地笑開了,上課的興趣也來了。
2、形象生動、豐富而幽默的教學語言,不僅有助於學生的思考、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內容,而且還可以起到打動學生的心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比如:講到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時可引用成語「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講到遺傳時可以引用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講到變異時,可引用古語「橘生淮北而為枳」;講到食物鏈時,可引用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講到條件反射時,可引用成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談虎色變」、「望梅止渴」等。這些詞語既簡潔形象,又通俗易懂,同時還能引起學生思考的興趣。
3、難道舉手回答問題也與性染色體有關?
在上《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時,發現班上的女生比較積極。每逢問題,頻頻舉手的都是那些女同學,而男同學舉手發言的少之又少。我靈機一動,說:「女同學發言積極,男生到現在為止動靜太小。難道舉手回答問題也與性染色體有關?是因為女生多了一條X染色體而更積極,還是因為男生有了一條Y而更拘謹呢?」學生聽了哈哈大笑起來。我接著說:「在科學研究尚未結論時,希望男同學們多家努力哦!」
隨後,課堂上那種「女男失調」的情況果然大有好轉。
4、請把你的汽車開回去
還是在教初中生物的時候,在一節初一年級的生物課上,我注意到任偉一直在埋頭倒弄著一樣東西,全然沒顧得上聽講。借同學們自學閱讀教材的時候,我走近任偉邊一看,原來他在全神貫注地玩輛玩具汽車。
我拍拍任偉的肩,說:「任偉,認真上課!你的汽車先放到我口袋裡,下了課再還給你。好嗎?」
任偉紅著臉,很不好意思地把汽車給了我。
接下來,課堂教學在原有的和諧節奏進行。等到下課的時候,我把任偉的汽車從口袋裡拿了出來,說:「任偉,請你上來把你的汽車開回去!」學生們一看,樂得哈哈大笑起來,任偉滿臉通紅得走上講台。待任偉拿著玩具汽車回到座位,我說:「任偉同學上課時間開汽車,既違反了交通規則,也違反了課堂紀律。所以一定要提出批評。但考慮到任偉同學開車時的認真專注,汽車就不沒收了,歸還任偉。希望任偉同學好好反省自己,以後千萬注意:學習時專心學習,開車時痛快開車!同學們說說,好不好?」
5、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蒙古(Mn)的牧民(Mu)用銅(Cu)和鐵(Fe)製造了新(Zn)的棚子(B),裡面裝著CHONPS,然後加(K)上蓋(Ca),看著就很美了。
第一句是微量元素,第二句是大量元素。很容易記住,效果很好。
6、三角戀情
在講到三倍體無子西瓜形成的時候,減數分裂回出現聯會紊亂現象而不能形成正常配子,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句話,將三條同源染色體比喻成三角戀情,出亂子。
7、高三生物第五章的《微生物的代謝》。
在「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中,講到「初級代謝產物」和「次級代謝產物」。
「初級代謝產物是微生物自身生長和繁殖所需要的,不同的微生物,初級代謝產物的種類基本相同,初級代謝產物的合成發生障礙會影響微生物的正常的生命活動,甚至導致死亡;而次級代謝產物是微生物生長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並非微生物生長和繁殖所需要的,而且不同的微生物所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不同。」
講到這里,我打了個比方,想給課堂帶來一點輕松。我說:「如果把『微生物』比著是『家』, 居家過日子的有些東西就是『初級代謝產物』,比如柴、米、油、鹽、錢,是維持一個家一直需要的東西,而且不同的家庭都一樣需要,一旦沒有了,就會影響到家庭的正常生活。」
學生一聽,笑了。我接著說:「而居家過日子的有些東西就象是『次級代謝產物』,是一個家庭到了一定時候才產生的,比如……」
我還沒說完,一位男同學突然接上話頭,說:「比如家裡的孩子!」同學們一聽,鬨堂大笑起來。
待同學們笑聲慢慢平靜下來,我笑著說:「說得有點道理,孩子確實是一個家庭形成後,到了一定階段才產生的!」同學們又笑了。我接著說:「但我相信,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孩子絕對不是家裡的『次級代謝產物』,而是『初級代謝產物』,是維持一個家溫馨和穩定所一直必須的!對一個家來說,對父母來說,一旦沒有了孩子,很有可能等於失去了家!」
同學們一聽,突然顯得特別安靜。我接著說:「所以,我認為,為了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自己的家,我們每一位『初級代謝產物』,一方面要好好珍惜自己,另一方面要好好愛護父母!」
掌聲……
C. 如何打造趣味生物課堂51
1、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演示課件、教學光碟、網路手段等設備,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如在學習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的結構和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時,應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其過程,讓學生對氨基酸的結構式(在學習新課時,學生還沒有學到化學中的結構式,學生對化學結構式的理解存在較大的困難)和脫水縮合過程就一目瞭然,既提高興趣又降低難度。又如在做一些實驗時,教師若先讓學生看光碟演示過程,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實驗,就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於一些科學前沿的知識或生物技術,教學生如何通過網路了解,效果絕然不同。
2、教學中適當地引入競爭機制,可以增加課堂氣氛的活躍性,提高學生注意力,使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實現。如進行「課堂搶答積分制」,(以學生的自然分組或自願組合為單位,課堂提問或復習提問以每組輪流及搶答的形式展開,答對的為該組記分並當堂公布每組得分結果。)、「課堂紀律打分制」(對每小組每節課的紀律、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鑽研精神進行打分,得出好壞)「學習方法評比制」(對每小組的學習方法進行自我介紹,結合學習效果,大家討論評比,教師再加以點評)。激發了學生展示自我、爭強好勝的意識,人人積極思考,競相作答,課堂氣氛顯得非常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淋漓盡致的呈現,不僅有利於學習方法的改進,而且有利於學習知識的鞏固和提高。
3、在課堂上適當地開展探究活動,特別是對某些實驗進行探究,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對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興趣可帶來不可預計的效果。如「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若進行驗證性實驗,其效果只能是促進學生的理解,幫助學生記憶。若進行探究,還可以在此基本上對全體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都能展示出來,特別是對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
4、利用數字進行教學和說明問題。如利用DNA控制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氨基酸、mRNA上的鹼基、基因上的鹼基記為「136」, 核酸中的五碳糖、鹼基、核苷酸種類記為「258」。對人的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的面積展開為200m,對一克菠菜葉的葉經綠體類囊體展開面積為60 m來說明它們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問題。
D. 如何構建高中生物趣味課堂
如何構建高中生物有趣課堂
摘 要:在我國「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學的模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其中,生物課堂更加註重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學習的環境更加輕松愉快。要想讓生物課堂更加有趣,就必須對教學的各個環節認真思考,找到合適的方法。本文旨在分析構建高中生物有趣課堂的策略,希望可以給同行朋友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高中生物不同於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它的趣味因素很多。生物教學比較重視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對一些理論、公式、概念等涉及很少,常常受到學生們的歡迎。相比較之下,它比理化的難度要小了很多,原因在於它有很多有趣的圖表、插圖,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筆者根據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學經驗,對創新趣味性課堂教學的方法有一些淺見。
一、注重導入藝術,增強整堂課的趣味性
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語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是決定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就要用好的導入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導入需要教師在一定的教學經驗前提下,善於發現生活中有趣的現象,並聯系教材,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構建趣味性、知識性、啟發性有機融合的課堂。比如在「光合作用」的教學中,大部分學生會對第一節課的理論知識感到厭倦,原理性的知識不能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倘若新課的理論知識沒有掌握好,會對以後課程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困難,實驗操作也不能掌握有關的技能。對此,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導入:上課鈴響後,教師可以拿著一盆綠葉植物緩緩走進教室,在學生面前進行展示,這樣就可以引起學生的關注,此時教師要提問:「綠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那麼這一過程是如何進行?」看到實物後,學生就會懷著極大的興致去探索光合作用的原理。教師要讓學生進行討論,在活躍的氛圍中積極尋找答案。有的學生會答出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水源、土壤、空氣、陽光、溫度等。再通過教師的講解,總結出光合作用反應式:6CO2+12H2O=6O2+6H2O+C6H12O6,這樣的導入可以讓學生聽得樂此不疲,教師也可以興致高漲,全身心投入到講課中去。
二、強調實驗課的趣味性
高中生物比較重視實驗,趣味性的實驗教學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信息,使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1)實驗的提問環節。問題設置是否具有趣味性,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實驗效果。對此,教師在實驗開始前,可以提出一個趣味性很濃的問題,讓學生進行一些猜測。當然,這些問題要源於生活,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教師應對學生的創新性想法多加贊成,進一步培養學生查找有效信息的能力,整理出合理的實驗結論。比如對「青蛙效應」的教學,教師先講一段有關的故事,讓同學們思考「為什麼青蛙在沸水中毫無反應呢?」這時,同學們通過實驗會發現適應外界能力的強弱與環境變化之間的關系。可見,趣味性的設問是實驗教學的基礎。
(2)實驗的設計環節。第一,要建立趣味實驗的框架,使學生了解此次實驗的最終目的。比如在「研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查找有關的資料,設想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與結果。第二,要抓住重點。在具體的實驗設計方案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比較法參照其他實驗進行分析,從而讓學生利用生物實驗材料和道具,設計出合理、操作性強的實驗方案。
(3)實驗的組織環節。對於書本里的自主探究實驗課程,學生可以通過自習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師要予以必要的指導。具體的方法可以採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可以提供有趣的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等信息,會對實驗的全過程進行補充和完善,深化學生的思維過程與方式,讓學生在趣味實驗中受益。在實驗課上運用多媒體是高中生物教學提高趣味性的重大舉措。
總而言之,高中生物趣味教學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引起他們聽課的注意力,進而增強課堂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善於在課堂上發掘學生的潛力,在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中融入趣味性的因素,並不斷創新教學的方法。只有這樣,才會使高中生物教學有更大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郭宇光.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學教學的優化策略[D].重慶:西南大學,2011.
[2]胡桂芳.淺談改善高中生物備課方式的幾種重要途徑[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6).
(作者單位:山西省陽泉市第十五中學校)
E. 生物 趣味題
一條蠕蟲在橡皮繩的一端。橡皮繩長一公里,可均勻拉伸。蠕蟲以每秒1厘米的穩定速度沿橡皮繩爬行。在1秒末,橡皮繩就像橡皮筋一樣拉長為2公里。2秒末,它又拉長為3公里,這種拉伸是均勻而瞬時的。如此下去。蠕蟲最後究竟會不會達到終點呢?
F. 初一生物趣味知識報
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召開了有113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討論了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並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以後,每逢世界環境日,世界各國都開展群眾性的環境保護宣傳紀念活動,喚起全界人民都來注意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自覺採取行動參與環境保護的共同努力,同時要求各國政府和聯合國系統為推進保護進程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