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競賽輔導
第一復類:常見銜接教材制,是從高中出發到競賽入門階段。
其中我們推薦兩本書,第一本是《高中物理學》,沈克琦老師寫的,由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第二本是《新概念物理讀本》,趙凱華老師寫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二類:常見競賽教材,競賽教材指的是有競賽內容講解、且配合一部分練習的書本。
這也是我們最主要用的書,《力學篇》和《電學篇》是程稼夫老師寫的、由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是目前最經典的教材。《高中物理競賽培優教程》是舒幼生老師寫的、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
第三類:常見競賽題集,就是一本題釘在一起講解,並不是特別多。
所以這類書是適合大家放在第二本或者第三本的來看,它會在你掌握了一定知識的基礎上面將練習做的更加細致一點。《更高更妙的物理》是沈晨老師寫的,《物理競賽專題精編》和《物理競賽解題方法漫談》都是江四喜老師寫的,這兩本書絕對是業界良心,寫的非常非常的仔細。
前面幾本書當中,最難的是《難題集萃》和《奧賽題選》,其次是《更高更妙的物理》和《專題精編》以及《方法漫談》,《高中物理奧賽實用題典》是最簡單的。
❷ 求高中物理競賽輔導材料
首先我建議你把物理競賽的章程和大綱了解一下
本人高中時候就是吃競賽的飯的,不過是數學競賽一等獎保送的,物理僅僅2等。
奧賽每年都有,但是一般都是高二高三參加。有初賽,復賽,全國決賽。前兩個等級都是在省內進行,最後才是全國統一進行.
首先初賽是選拔賽,基本都可以參加,每個省200名進入省會的一個綜合大學參加復賽,復賽一等獎可以保送或者加10分,其餘基本都不可以加分,北京上海可能例外。也就是說你想通過競賽幫助上大學 只有復賽一等獎可以,大概30到45個名額全省。這個的官方名稱是「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應該就是你指的「奧賽」,因為能夠保送加分的只有這一個,
至於准備的問題,我覺得閣下應該給自己定位,我的建議是要參加就要爭取復賽省一等獎,保送大學。否則其餘的獎基本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全省就三四十個,你也要衡量自己的水平。
復賽有考試大綱《金牌之路》上有,網上也有查的。至於怎麼准備還是得看你的目標,所以也很難告訴你看什麼書。
因為我們這些專門搞競賽的人真的很瘋野,走的路也不同,如果你真的想拿好成績,建議把高等數學的大一上內容和少學時的大學物理看一下,對物理競賽很很有幫助。當然這個是從高的起點上來說。
至於競賽輔導書,我覺得(不僅僅是我覺得,許多金牌關冠軍也這樣說)書只要有就可以,從一而終就行了,因為同類型的書都是互相抄的。
具體的信息你可以通過qq181518137向我咨詢。
❸ 想參加高中物理競賽,應該怎麼學習啊,
高中物理怎麼樣?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
現在還有很多的小夥伴,都說對於高中物理這是難度比較大的學科,這就讓物理成了很多的高中生成了心裡的一種痛處,其實吧學習高中物理也是很簡單的,只要你掌握好思路,培養好自己的學習習慣,讓自己喜歡上這個學科,其實這還是比較簡單的.
高中物理試卷
讀好每一本教材,看好每一個單元,學會每一個小題,對於高中物理每一個練習都有關鍵的洞察力以及他的解決辦法,可能他們所用的知識都是一樣的,只要你記住一個定理就可以做很多類似的題.
❹ 高中物理競賽輔導書
我是物理競賽保送的,陝西的,聽說江蘇那裡競賽水平很高啊,自學真的版不一定好,因為很多東西還是得權聽老師講,因為自己不一定能搞懂,尤其是剛開始時候,很容易因為知識不到位看不懂書而失去了對物理的興趣,所以,如果學校的競賽班沒選上可以考慮參加省物理競賽學會的培訓班,那個也挺不錯。至於競賽書,就說下我用過的吧,按時間順序:范小輝《新編高中物理奧賽指導》、《新編高中物理奧賽實用題典》、程稼夫《中學奧林匹克競賽物理教程/力學篇》、《中學奧林匹克競賽物理教程/電磁學篇》、《中學奧林匹克競賽物理講座》、《大學物理》課本、《實戰演練》上下、《更高更妙的物理》。。。差不多就這些吧,其他還有挺不錯的比如舒幼生《物理學難題集萃》、鄭永令《國際物理奧賽的培訓與選拔》。。。不過聽說好像比較高深,沒看過,可以考慮最後再啃。。。
希望能幫到你
❺ 高中物理競賽怎麼輔導
這個可復雜了。我給你提供點簡單指導。
如果教練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在第一輪以知識為主,同時輔以練習題,練習題以緊扣知識的為主,再加上少量綜合題,第二輪再進行綜合性比較強題目的輔導。考前注意模擬。
如果教練水平不算高,可以讓學生做題為主,前提是教練得把知識串講一遍(可以參照參考書)了,教練對照參考答案把題目弄明白了再講給學生,這種方法想要出成績,得需要很大量的訓練。題目可以由教練從各種參考書上找。
❻ 高中物理競賽 什麼輔導資料最好
高一生首先要把基礎課程學完,當時我們都是一年結束高中三年的物理課的,這裡面龍門專題就要跟上你自學(或者是學校競賽輔導講的基礎課)的進度。 一般到了你高二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學習和做競賽書了。如果你的龍門專題完成的比較快,那麼早一點學習競賽理論知識也是可以的。微積分用不上,但是小量分析必須會做!(其實就是微積分的推導過程)為什麼說不要依賴於微積分呢?因為在IPHO以前的物理競賽題解題思路與大學物理題是不一樣的,如果你依靠微積分,那麼高中物理競賽書的思路你永遠都學不會!所以,去學小量分析吧~當你弄明白了競賽題的思路,可以適當的學一下微積分。 2.競賽書首先是金牌之路,你要看的是講解和例題,這些理論知識與高中課本非常不一樣。如果你能看懂其中的80%,那就可以做後面的練習題了。當書後習題的80%你都會做的情況下,你可以同時進行下一本書。 4.還有一本綠皮,我當年後做的,印象比較深刻。 6.難題集萃,恩,基本上你不進省隊就不要看了,是一本又厚又難的書……如果你前面的書都看懂都做完了,閑暇時間可以做做難題集萃消遣下~但如果你的水平可以進入省隊,那麼在高三的時候就可以用很大塊的時間來做難題集萃。想要進省隊並且在全國決賽中取得好成績,難題集萃是必須的——當然要不要努力進省隊可以等到你高三再決定。 給你說下能進省隊的一個衡量標准:你在高二時就要去報名參加物理競賽,如果能進入復賽【決一等獎的,有實驗考試】,就意味著你有機會進入省隊。如果你在高二時你的分數就能獲得一等獎【但正常情況下還是要給你算作二等將的,因為涉及到高三學生的保送前途】,那麼你一定要向著省隊努力。 還有很多書很多卷子我都不記得了,總之,理論部分做題是基礎。我們當時金牌之路和白皮是必做書目,綠皮好像也是。歷年競賽題要最後做,掐時間,打分。屬於模擬考試了~
❼ 求推薦高中物理競賽輔導書
我當年也參加過物理競賽,進了省隊保送了。基本上所有的物理競賽書共二十多種都做了個遍。賽後才感覺其實進省隊甚至拿全國獎都不用看特別多書。由於你時間比較緊,推薦幾套書。1.范小輝編寫的兩本高中物理競賽教程,一本黑皮一本白皮。講解解法都比較詳細,如果能全都弄懂,其實就能省一等獎水平。2.《更高更妙的物理》這本有很多物理競賽裡面常用的巧妙思想,建議在范小輝那兩本的基礎上看。3.《金牌教程》高一高二高三分冊,4。如果能進決賽的話,推薦《物理學難題集萃》《國際物理競賽培訓與解答》這個基本上算是國內競賽的巔峰了。5.考前可以做《1-20屆物理競賽》是物理競賽命題組編的,用來熟悉題型。不過後來我和許多拿省一等獎和省隊同學探討,大家都感覺,其實有1.2.3就完全足夠了,關鍵是把做過的書都吃透,別貪多。時間特別緊的話也得把1做完,否則基本沒戲
❽ 高中物理競賽入門輔導書(推薦)
輔導書的問題其實不大,因為書上講一般都講的不細,但參考書還是要買,推薦你買范小輝的書,如下圖,有兩冊,是配套的。一冊是講解,一冊是習題答案(主要是有過程)。最重要的是有個好老師,
在就是,高中物理奧賽是高中所有奧賽中,我認為是最難的,不是像初中競賽那麼容易的。
第一數學功底要極度扎實,一個計算結果可能會5、6十個字母和符號,計算要求比數學高考的難度都不低,而且用到的化簡技巧,與數學學習中常用的還不一樣,很難掌握!有的也要用到高等數學的知識,就是大學數學知識。
第二物理知識要透徹啊,多做題就行。還要能熱愛物理。
第三,我覺得是最重要的有兩點,一就是堅韌的意志品質,物理奧賽就是折磨人,如經常會很多題做不出一道的。如果有得全國一等獎的雄心,因為二、三等獎意義不大,這和初中競賽的難度可不是一個檔次的啊。一定要始終堅持下去,找個同學一起學習互相鼓勵就不錯,而且要佔用大量時間的,本來高中空餘時間就少,學奧賽,就幾乎是沒時間玩了(高二階段,想當年我就是學得要發瘋了,受不了了,逃課去打球,結果荒廢了,就全國三等獎,哎)
還有很重要一點就是個好老師,教科書其實都次要的,奧賽方面老師能帶你有條理的去學奧賽的各個知識點。
祝你能搞個好成績啊。
❾ 高中物理競賽考哪幾本書
物理競賽沒有官方指定用書,只有一個范圍大綱。
個人很難把握大綱中的知識,所以建議購買,物理競賽教程、中學奧林匹克物理競賽教程之類的書籍。
如果是要進競賽的考場,顯然高中三年的知識要學會。大學知識也是需要一些,建議去買些競賽輔導資料,裡面有對所需要的知識的講解,淺嘗輒止就好。
(9)高中物理競賽輔導擴展閱讀:
競賽分為預賽、復賽和決賽。預賽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命題,採取筆試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學生都可以報名參加。在預賽中成績優秀的學生由地、市、縣推薦,如以參加復賽。
復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理論部分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題,滿分為320分;實驗部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命題,滿分為80分。根據復賽中理論和實驗的總成績,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推薦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決賽。
決賽由全國競賽委員會命題和評獎。每屆決賽設一等獎50名左右,二等獎150名左右,三等獎200名左右。此外,還設總成績最佳獎、理論成績最佳獎、實驗成績最佳獎和女同學成績最佳獎等單項特別獎。
❿ 高中物理競賽培訓機構哪家最好
我自己推薦學為教育,擁有線下輔導線上鞏固雙保險的授課模式。而且做競賽培訓已經屬於行業的標桿教育機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