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酸鹼鹽視頻
⑴ 初三化學酸鹼鹽講解
酸: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酸
鹼: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鹼
鹽:酸根離子與金屬離子的化合物,叫鹽
常見的物質
酸:H2SO4(硫酸),HCL(鹽酸),HNO3(硝酸)
鹼:NaOH(氫氧化鈉),KOH(氫氧化鉀),NH4OH(氨水)
鹽:Na2CO3(碳酸鈉),CuSO4(硫酸銅)
⑵ 請問誰有初中化學視頻,學而思的,特別是酸鹼鹽的。
酸,由酸根離子和氫離子構成的物質
減,由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物質
鹽,含有金屬陽離子或酸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物質
⑶ 跪求初三化學粵教版酸鹼鹽實驗的視頻
在優酷、網路、土豆里都可以找到的
⑷ 初三化學酸鹼鹽
氯化鐵 FeCL2 Fe+HCL=FeCL+H2↑
第一題氯化銅和鹽酸不反應,只有鐵粉和鹽酸反應
(1)若C溶液為藍色,B為水,則A可能是無水CuSO4 ;若C溶液為藍色,B為酸,則A可能是CuCL2
(2)若C溶液為黃色,B為水,則A可能是___;若C溶液為黃色,B為酸,則A可能是三氧化二鐵.
那個空不知道了```你再想想
⑸ 初中化學酸鹼鹽的講解 要細 越細越好 最好要原創
一、酸鹼指示劑
定義:能跟酸或鹼的溶液起作用而顯示不同顏色的物質叫做酸鹼指示劑。
常見的酸鹼指示劑有紫色石蕊溶液和無色酚酞溶液。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實(如牽牛花、月季花、紫捲心菜等)也可用作酸鹼指示劑。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的溶液)變紅,遇鹼溶液(含OH-的溶液)變藍,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變色,在中性溶液中不變色,遇鹼溶液變紅。
並非所有的鹽溶液都是中性的。
二、酸
(一)酸的定義和分類
酸:物質溶於水時,形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由於酸、鹼、鹽溶於水時會電離出陰、陽離子,所以酸、鹼、鹽的水溶液具有導電性。
酸的電離:HCl=H++Cl-,H2SO4=2H++SO42
(二)常見的酸
鹽酸(氫氯酸) 硫酸
化學式 HCl H2SO4
形成 H2+Cl2 HCl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酸雨形成的原理)
狀態 無色液體、具有酸味、刺激性氣味 (濃硫酸)無色粘稠的油狀液體
(稀硫酸)無色液體
特點 濃鹽酸具有強揮發性 ①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質)
② 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化學性質)
③ 濃硫酸溶於水時會放出大量熱
用途 重要化工產品,用於金屬表面除銹、制葯
人體胃液中含有鹽酸,可以幫助消化 重要化工原料,用於生產化肥、農葯、火葯、染料以及冶煉金屬、精煉石油和金屬除銹等
在實驗室中常用濃硫酸作乾燥劑
敞口放置的變化 質量減小,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揮發性) 質量變大,溶質質量分數減小(吸水性)
注意事項 ① 工業生產的鹽酸偏黃,是因為含有Fe3 +,可用蒸餾法提純。
② 打開濃鹽酸的瓶塞,會有白霧出現,是因為:揮發的氯化氫氣體極易溶於水,揮發時溶解的氯化氫與水蒸氣形成了鹽酸的小液滴。 ① 濃硫酸的稀釋: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並不斷用玻璃棒攪拌(目的:加快溶解、散熱)。
② 如果把水倒進濃硫酸里,由於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上面,硫酸溶解時放出的熱不易散失,使水暴沸,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導致危險。
濃硫酸能將紙張、木材、布料、皮膚中的氫、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這種作用通常叫做脫水作用。
鹽酸、硝酸、醋酸具有揮發性;碳酸不穩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硝酸、硝酸銀見光易分解,所以它們要放在棕色試劑瓶中。
濃硫酸的稀釋操作
(三)酸的化學性質
酸有相同的化學性質是因為酸在水中都能電離出H+,有不同的化學性質是因為能電離出的酸根離子不同。
1. 酸溶液能使酸鹼指示劑變色: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2. 酸+活潑金屬 → 鹽+氫氣(置換反應)
a) 這里不包括濃硫酸和硝酸。
b) 示例:Fe+2HCl=FeCl2+H2↑ 和 Fe+H2SO4=FeSO4+H2↑
【現象】鐵表面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為淺綠色(Fe2+的鹽溶液呈淺綠色)。
3. 酸+金屬氧化物 → 鹽+水(復分解反應)
a) 金屬氧化物可以是活潑金屬的氧化物和不活潑金屬的氧化物。因為生成物有水,符合復分解反應的發生條件,所以反應一定發生。
b) 示例1:Fe2O3+6HCl=2FeCl3+3H2O 和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現象】鐵銹逐漸溶解消失;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黃色(Fe3+的鹽溶液呈黃色)。
c) 示例2:CuO+2HCl=CuCl2+H2O 和 CuO+H2SO4=CuSO4+H2O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溶解消失;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藍色(Cu2+的鹽溶液呈藍色)
4. 酸+鹼 → 鹽+水(復分解反應、中和反應)
5. 酸+鹽 → 新酸+新鹽(復分解反應)
a) 反應發生的條件:① 新酸是碳酸; ② 如果新酸不是碳酸,新鹽必須是沉澱。
b) 碳酸鹽都能與酸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
c) 除硫酸鋇以外的鋇鹽都能與硫酸反應:BaCl2+H2SO4=BaSO4↓+ 2HCl(注意:HCl是稀鹽酸,不寫↑)
硝酸銀能與鹽酸反應:AgNO3+HCl=HNO3+AgCl↓
三、鹼
(一)鹼的定義和分類
鹼:物質溶於水時,形成的陽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四大強鹼都可以溶於水,但弱鹼不能溶於水。氨水是氨氣溶於水形成的液體。
在初中化學范圍內,只有氫氧化銅是藍色沉澱,氫氧化鐵是紅褐色沉澱。
氨水的電離是NH3•H2O=NH4++ OH-,所以氨水也是鹼。
鉀、鈉、鈣的氧化物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鹼。如:CaO+H2O=Ca(OH)2
二、常見的鹼
氫氧化鈉(燒鹼、火鹼、苛性鈉) 氫氧化鈣(消石灰、熟石灰)
化學式 NaOH Ca(OH)2
工業製法 Na2CO3+Ca(OH)2=2NaOH+CaCO3↓ CaCO3 CaO+CO2↑,CaO+H2O=Ca(OH)2
狀態 白色塊狀固體 白色粉末狀固體
腐蝕性 強腐蝕性 較強腐蝕性
特點 極易溶於水,溶於水時放出大量的熱。
氫氧化鈉固體易吸水而潮解。 微溶於水,溶於水時放熱不明顯。
用途 用於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行業(除玻璃方面外,用途與純鹼類似)。
氫氧化鈉能與油脂反應,所以可以除油污。 漂白粉、建築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和河流、配製波爾多液
在實驗室中可以證明二氧化碳。
酸、鹼包括其溶液都要密封。
澄清的石灰水就是氫氧化鈣的水溶液。
氫氧化鈉必須密封有兩個原因:① 吸水性;② 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2NaOH+CO2=Na2CO3+H2O。
(三)鹼的化學性質
鹼有相同的化學性質是因為不同的鹼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1. 鹼溶液(四大強鹼的溶液、氨水)能使指示劑變色: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由於弱鹼不溶於水,所以弱鹼不能使指示劑變色。
2. 鹼+非金屬氧化物 → 鹽+水(復分解反應)
a) 反應發生的條件:① 鹼是四大強鹼; ② 非金屬氧化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b) 根據條件我們可以寫出十二個化學方程式,但必須掌握的四個化學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2NaOH+SO2=Na2SO3+H2O
2NaOH+SO3=Na2SO4+H2O
Ca(OH)2+CO2=CaCO3↓+ H2O(檢驗二氧化碳;石灰牆「出汗」)
3. 鹼+酸 → 鹽+水(復分解反應、中和反應)
在鹼的通性中,弱鹼只有該性質。
4. 鹼+鹽 → 新鹼+新鹽(復分解反應)
a) 反應發生的條件:① 反應物能溶於水(包括氫氧化鈣,不包括其他微溶於水的物質); ② 新鹼是氨水; ③ 若新鹼不是氨水,新鹼和新鹽中至少有一個沉澱。
b) 銨鹽一定能與四大強鹼反應。
c) 新鹼是沉澱:
藍色沉澱 – 2NaOH+CuSO4=Na2SO4+Cu(OH)2↓
紅褐色沉澱 – 3NaOH+FeCl3=3NaCl+Fe(OH)3↓
白色沉澱 – 2NaOH+MgSO4=Na2SO4+Mg(OH)2↓
d) 新鹽是沉澱:
Ba(OH)2+Na2SO4=BaSO4↓+ 2NaOH
Ca(OH)2+Na2CO3=CaCO3↓+2NaOH
e) 藍白沉澱:Ba(OH)2+CuSO4=BaSO4↓+ Cu(OH)2↓
f) 紅白沉澱:3Ba(OH)2+Fe2(SO4)3=3BaSO4↓+ 2Fe(OH)3↓
g) 波爾多液(註:波爾多液不是溶液):Ca(OH)2+CuSO4=CaSO4+Cu(OH)2↓
弱鹼在加熱的條件下會分解成金屬氧化物和水。如Cu(OH)2 CuO+H2O。
但需要注意的是,強鹼沒有該性質,該性質不屬於鹼的通性。
(四)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變質
1. 氫氧化鈉變質:氫氧化鈉變質是因為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
證明方法:
a) 取樣,加過量的稀鹽酸,如果有氣泡產生,說明氫氧化鈉已經變質:
NaOH+HCl=NaCl+H2O 和 Na2CO3+2HCl=2NaCl+H2O+CO2↑
b) 取樣,加氫氧化鈣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澱產生,說明氫氧化鈉已經變質:
Na2CO3+Ca(OH)2=2NaOH+CaCO3↓
c) 取樣,加氯化鈣(或硝酸鈣)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澱產生,說明NaOH已經變質:
Na2CO3+CaCl2=2NaCl+CaCO3↓ 或 Na2CO3+Ca(NO3)2=2NaNO3+CaCO3↓
2. 氫氧化鈣變質
氫氧化鈣變質是因為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
證明方法:取樣,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如果有氣泡產生,說明氫氧化鈣已經變質:
Ca(OH)2+2HCl=CaCl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3. 氫氧化鈉固體和氫氧化鈣固體變質時,固體質量都會增加。
(五)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部分變質
1. 氫氧化鈉部分變質的證明方法:
① 取樣,(如果是固體,就需要加適量水,使固體完全溶解),加過量的氯化鈣(或硝酸鈣)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澱產生,說明碳酸鈉存在:
Na2CO3+CaCl2=2NaCl+CaCO3↓ 或 Na2CO3+Ca(NO3)2=2NaNO3+CaCO3↓
② 過濾,向濾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濾液變紅,說明氫氧化鈉存在,氫氧化鈉部分變質。
氫氧化鈣固體部分變質的證明方法:
① 取樣,加適量水使固體完全溶解,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如果有氣泡產生,說明碳酸鈣存在: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 另取少量固體,加氯化銨(或硫酸銨)研磨,如果聞到刺激性氨味,說明氫氧化鈣存在,氫氧化鈣部分變質: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或 Ca(OH)2+(NH4)2SO4=CaSO4+2NH3↑+2H2O
(六)中和反應
定義:酸和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配平時要注意H2O的化學計量數。如:2NaOH+H2SO4=Na2SO4+2H2O
強酸和強鹼反應,一般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沉澱、氣泡、不溶物溶解消失、溶液顏色變化),所以為了觀察反應是否發生,需要藉助酸鹼指示劑。
在所有的復分解反應中,中和反應優先發生,並且反應可以瞬時完成。
中和反應是放熱的反應。
中和反應的應用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在缺少熟石灰的情況下,用生石灰也可以)。
熟石灰改良酸性河流(處理硫酸廠的污水:H2SO4+Ca(OH)2=CaSO4+2H2O)。
鐵粉、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也可改良酸性河流,但它們不屬於中和反應。
碳酸水改良鹼性土壤。
用含氫氧化鋁或氫氧化鎂的葯物中和過多的胃酸:
Al(OH)3+3HCl=AlCl3+3H2O Mg(OH)2+2HCl=MgCl2+2H2O
小蘇打、墨魚骨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也可以治療胃酸過多,但它們不屬於中和反應。
被蚊蟲叮咬時塗含氨水(或者是牙膏、肥皂水)的葯物。
中和反應同氧化反應、還原反應一樣,是特徵反應,不屬於四大基本反應類型。
(七)酸鹼度
溶液的酸鹼度用pH表示。pH的范圍通常在0~14之間。
酸性溶液的pH < 7,中性溶液的pH = 7,鹼性溶液的pH > 7。
H+的濃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強,pH越小;OH-的濃度越大,溶液的鹼性越強,pH越大。
溶液中H+或OH-的濃度改變,則pH會相應改變。
測定pH的最簡單方法是使用pH試紙。
pH試紙的使用步驟: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玻璃棒將待測液體滴到pH試紙上,將pH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准比色卡比較。
使用pH試紙時的注意事項:
不能把pH試紙浸在待測液體中。
pH試紙不能用水潤濕。
pH試紙測出的pH值是整數。
在做習題時,使用pH試紙和使用酸鹼指示劑是同一種方法。
了解溶液的酸鹼度有重要的意義
化工生產中許多反應必須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進行
在農業生產中,農作物一般適宜在pH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長。
測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CO2,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酸雨的pH小於5.6),可以了解空氣的污染情況。
測定人體內或排出的液體的pH,可以了解人體的健康狀況。
⑹ 初三化學酸鹼鹽課程
鑒定物質的注意點:
鑒定是根據物質的特性,用化學方法對它的組成成分加以確認、證實。
若待檢驗物質為酸、鹼、鹽溶液,則對陰、陽離子都要加以鑒定。
⑺ 初三化學酸鹼鹽是什麼啊
酸鹼鹽:酸指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鹼指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鹽指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可以簡記為:氫頭酸、氫氧根結尾鹼、金屬開頭酸根結尾的是鹽。酸、鹼、鹽是化學學習中的重要知識點。
主要區分酸鹼鹽是根據他們的組成。
酸是由氫元素與酸根組成的。例如硝酸是由氫元素和硝酸根組成的 所以為HNO₃。
鹼是由金屬元素和氫氧根組成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鹼為一水合氨。例如氫氧化鎂是由鎂元素與氫氧根組成的,所以為Mg(OH)₂。
鹽是酸鹼中和的產物,所以是由金屬元素(或銨根)與酸根組成的。硫酸銅是由銅元素與硫酸根組成的,CuSO₄。氯化物也屬於鹽類,因為它們是鹽酸與鹼的產物,又稱鹽酸鹽。
其中結晶水合物屬於鹽類。
(7)初三化學酸鹼鹽視頻擴展閱讀:
僅由氫離子和酸根離子、非金屬單質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酸。
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鹼。
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鹽,不一定都是如此。例子如CU₂(OH)₂CO₃鹼式碳酸銅,有氫氧根酸鹼鹽類化合物一定含有非金屬元素。
關於鹽呈酸性鹼性的口訣:"誰強顯誰性"
比如強酸弱鹼鹽顯酸性,強鹼弱酸鹽顯鹼性,
但如果是強酸強鹼鹽或弱酸弱鹼鹽就顯中性。
說明:強酸性的物質(或化合根)有: Cl (氯) (硝酸根) (硫酸根)等;
弱酸性的物質(或化合根)有: (碳酸根)等;
強鹼類的物質(或化合根)有:Na(鈉)、K(鉀)等;
弱鹼類的物質(或化合根)有:NH₄ (銨根)、Cu(銅)等;
強酸強鹼鹽:中性(pH=7)(如:NaCl,KNO₃);
強酸弱鹼鹽:酸性(pH<7)(如:NH₄Cl,CuSO₄);
弱酸強鹼鹽:鹼性(pH>7)(如:Na₂CO₃)。
⑻ 化學九年級的酸鹼鹽,我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誰能推薦好一點的教學視頻幫幫我
首先,第一句抄話跟①說明D是硫酸鋇,C中含有鋇離子,則根據③E中也有鋇離子。此外還有氯離子,那麼E是氯化鋇。 然後①是典型的酸鹼反應產生水鹽 ③說明C有硝酸根。那麼很明顯的A是硝酸,B是氫氧化鋇,C是硝酸鋇。
⑼ 初三化學酸鹼鹽一課;
你講的沒有錯
稀硫酸可以像鹽酸一樣除去金屬氧化物
除去鐵銹的方程式是:Fe2O3
+
3H2SO4
==
Fe2(SO4)3
+
6H2O
還有的性質就是可以和碳酸鹽、亞硫酸鹽反應生成對應的CO2、SO2氣體。
初中掌握這么多就好,你想了解高中的就追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