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氏的歷史
❶ 閆姓的來源
一、皆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後裔,當代《姓譜》載,分閆、閻二姓。閆姓是皇帝族的後代,在當代《百家姓》里,經過後世篡改以後,尤其是滿清燒書、篡改古籍以後,閆字被解釋成所謂閻字的簡化字。
二、源於羋姓,出自楚國王族伯玙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支系王族熊伯玙,他被封於閆邑(今湖北麻城),其後有大夫閆敖。在楚國滅權國之後,閆敖被封尹權,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閆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荊楚閆氏。
三、蒙古族閻氏在1955年以後多有訛寫為閆氏者。
四、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土家族、壯族、苗族、傣族、高山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閆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閆氏,世代相傳至今,在1955年以後訛寫為閆氏。
(1)閆氏的歷史擴展閱讀:
閆姓名人:
1、閆立本,唐朝畫家。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隋將作少監閻毗第三子。少時好讀書。
2、閆錫山,(1883年~1960年),字百川、伯川,號龍池,漢族,山西五台縣河邊村人。
3、閆海旺,男,漢族,1939年9月生,河南鄭州人。曾任第十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共甘肅省委書記[8],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長。
4、閆才源,河南焦作人,2005年4月25日中國姓名權第一案原告,中國姓名權第一人。
5、閆學晶,1972年2月7日生於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畢業於吉林省戲曲學校,二人轉表演藝術家,海軍政治部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
❷ 「閆」姓的由來姓閆的歷史名人,閆姓的祖先!!!
根據考證,應該為當今的山西省一帶,古姓姬(周武王封吳大伯的曾孫仲突在閻鄉,後代子孫遂以閻為氏,稱閻氏。秋時,晉成公之子懿,受封於閻,他的後世子孫以其封地名為氏,亦為閻氏)。
在東漢四大外戚家族,漢安帝劉祜的皇後閻姬便曾任過皇後與皇太後,與閻顯曾稱霸朝廷一時,不過後來全部被斬殺(該閻家便出身山西)。
閻姓自得姓以後,主要在河南、山西、湖北一帶活動。秦漢時,開始向四周遷徙,向西至陝西、甘肅、四川,向東則抵達山東,向北至河北、內蒙古。但直到唐宋以後,閻姓才向江南遷徙。唐朝時,閻姓在山西發展迅速,成為太原郡十大望族之一。
東漢末年時,張魯的幕僚有閻圃。在五胡十九國時,也有姓閻的外族。一直到19世紀後半,閻氏在山西都還有知名人士,如慈禧年間主管財政的閻敬銘。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的唐朝閻立本,其祖父乃北周上柱國(武官頂點)之一,來自於內蒙古。
在湖北省大冶一帶,也有經過遷徙的閻家。並在附近有閻家村。根據傳說,明末李自成曾經經過閻家村,認為該村乃閻羅王有關,故又稱為「閻家在」。該閻家,後來也輾轉到台灣,台灣也有閻氏。
歷史上還有其他非漢族,集體改名閻姓的例子:如河南湯陰的閻氏,其祖先就是鮮卑族,而清代滿洲八旗的布雅穆齊氏則集體改為閻姓。
(2)閆氏的歷史擴展閱讀
相傳黃帝裔孫後稷,承襲姬姓,被周人尊為始祖。傳至十二世孫古公亶父,因由邠州(今陝西省彬縣東北)遷岐山下的周原(今陝西省岐山北)改國號周,稱周族,古公亶父也因此稱太王。太王有三子:太伯、仲雍和季歷。
季歷頗有才幹,生一子姬昌。姬昌出生時有聖瑞出現,太王興奮地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太伯和仲雍見狀,明白父親是想讓季歷繼位,以便將來再傳給姬昌,就主動讓賢,他們隨後由岐山南下於荊蠻的今江蘇省無錫一帶,依照當地風俗,成為那裡的君長。
其後建立吳國,建都今江蘇吳縣。季歷之後,姬昌繼位,移都豐邑(今陝西省西安灃水西岸)。姬昌即周文王。周成王時,封太伯的曾孫仲奕於閆鄉,仲奕的後裔以封地為姓氏,稱閆姓。
❸ 閆氏的起源
閆(Yán 閆)姓皆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後裔,源出有三: 序:閆姓為閻姓的別支。據《姓譜》載,分閆、閻二姓。又據《五音集韻》載,閆「同閻義,俗用」。因閆、閻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黃帝族的後代,龍的傳人,故閆姓和閻姓人家的堂號都是太原,古代他們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一說閆姓望族居天水)。由於閻姓被「俗用」成閆,就產生了閻、閆二姓,所以在《百家姓》里,兩姓並存。 1、相傳太伯的曾孫仲弈,被周武王姬發封在閆鄉,他的子孫因此就用閆作為自己的姓氏,從此姓閆,稱閆氏。 2、相傳周昭王姬瑕的小兒子生下來時,手上就有一個閆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釗封在閆城,他的子孫也姓閆,稱閆氏。 3、出自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唐叔虞,建立了晉國,到晉成公的時候,晉成公封自己的兒子懿在閆,晉朝滅亡以後,他的子孫就有人用閆作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閆。 歷史名人 閆亨:晉代遼西郡郡長,因屢次規勸苟晞,苟晞把他誅殺。參謀指揮官(從事中郎)明預(明,姓)在家卧病,馬上坐轎晉見進諫。苟晞暴跳如雷說:「我殺閻亨,跟別人什麼相干?你卻帶病進來罵我!」明預說:「閣下對我禮遇,所以我盡心報答。而今,你對我這么憤怒,比起遠近對你的憤怒,又算什麼?姒履癸(桀)身為天子,還因為驕傲凶暴而滅亡,何況做一個人臣?希望你暫時息怒,思考我的話。」苟晞不理。因此,人心怨恨離散,再加上飢饉、瘟疫。正巧,漢趙帝國鎮東大將軍石勒,攻陷陽夏(河南省太康縣),乘勝襲擊蒙城(河南省商丘市)生擒苟晞跟豫章王司馬端。後人對閻亨氣節甚為稱頌。
❹ 大中華族譜閆姓歷史
閻(Yán)姓,源出有六:
源流一
皆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後裔,當代《姓譜》載,分閆、閻二姓。又據《五音集韻》載,閆「同閻義,俗用」。閻姓是黃帝族的後代,龍的傳人。由於閻姓被「俗用」成閆,就產生了閻、閆二姓,所以在當代《百家姓》里,兩姓並存。
1、相傳太伯的曾孫仲弈,被周武王姬發封在閻鄉(河北易水一帶),他的子孫因此就用閻作為自己的姓氏,從此姓閻,稱閻氏。
2、相傳周昭王姬瑕的小兒子生下來時,手上就有一個閻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釗封在閻城,他的子孫也姓閻,稱閻氏。
3、出自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唐叔虞,建立了晉國,到晉成公的時候,晉成公封自己的兒子懿在閻邑(山西夏縣一帶),晉朝滅亡以後,他的子孫就有人用閻作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閻。
源流二
源於羋姓,出自楚國王族伯玙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支系王族熊伯玙,他被封於閻邑(今湖北麻城),其後有大夫閻敖。在楚國滅權國之後,閻敖被封尹權,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閻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荊楚閻氏。
源流三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岳諾特氏,亦稱岳諾托氏、亦日呼德氏、閻忽德氏,世居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Yono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閻氏、伊氏、門氏等。
蒙古族閻氏在1955年以後多有訛寫為閆氏者。
源流四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
⑴.滿族巴克桑氏,滿語為Baksang Hala,漢義「六十斛」,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今北京市滿族有此姓,後改漢字單姓為閻氏。
⑵.滿族布雅穆齊氏,亦稱布雅齊氏,滿語為Buyamuci Hala,世居噶哈里(今吉林延吉)、黑龍江沿岸地區,後改漢姓為閻氏。
⑶.滿族閻佳氏,亦稱嚴佳氏、雅佳氏,滿語為Yagiya Hala,世居輝發(今吉林省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後多冠漢姓為閻氏、顏氏。
⑷.滿族閻拉扎氏,亦稱顏扎氏、燕札氏、顏查氏、顏之哈拉氏,庫雅拉彥札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顏盞部,以姓為氏,滿語為Yanja Hala,世居雅蘭西楞(今俄羅斯濱海地區蘇城)、葉赫(今吉林梨樹)、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民間多冠漢姓為顏氏、為官者多冠漢姓為閻氏、張氏等。
⑸.滿族顏珠氏,亦稱顏之氏,滿語為Yanju Hala,世居雅達琿春村(今吉林琿春海蘭河流域),後多冠漢姓為閻氏、顏氏。
⑹.滿族顏濟哩氏,亦稱楊吉哩氏、焉哲勒氏,滿語為Yangiri Hala,世居沈陽、伯都訥(今吉林松源)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閻氏、楊氏、韓氏、沈氏等。
源流五
源於達斡爾族,出自清朝時期達斡爾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達斡爾族敖拉氏,亦稱鄂拉氏、傲雷氏,通古斯語「Aora」,漢義「山」,世居烏拉(今吉林永吉)、黑龍江多金(今黑龍江上游俄羅斯境阿爾巴津)、拉夫凱(雅克薩城以西)、呼倫貝爾(今內蒙古海拉爾)、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興安嶺)等地。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ora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閻氏、單氏、敖氏、山氏、蘇氏、鄂氏等。
⑵.達斡爾族索多哩氏,亦稱索都爾氏、索羅貢氏、敖勒多爾氏,滿語為Sodoli Hala,為敖拉氏部落的分支,世居黑龍江。後有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閻氏、索氏、敖氏等。
⑶.達斡爾族亞爾茲氏,滿語為Yarci Hala。為達斡爾族脫譜姓氏之一,世居黑龍江北岸,清末民初改漢字單姓為閻氏。
源流六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回族、土家族、壯族、苗族、傣族、高山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閆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閻氏,世代相傳至今,在1955年以後訛寫為閆氏。
❺ 閆姓歷史
1、據《姓譜》載,分閆、閻二 姓。又據《五音集韻》載,閆「同閻 義,俗用」。 所以在《百家姓》里, 兩姓並存。 相傳太伯的曾孫仲弈,被周武王 姬發封在閆鄉,他的子孫因此就用閆 作為自己的姓氏,從此姓閆,稱閆 氏。相傳周昭王
姬瑕的小兒子生下來時,手上就有一 個閆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釗封在閆 城,他的子孫也姓閆,稱閆氏。出自 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唐叔虞,建立了晉 國,到晉成公的時候,晉成公封自己 的兒子懿在閆,晉朝滅亡以後,他的 子孫就有人用閆作為自己的姓氏,因 此也姓閆。
❻ 「閆」氏的由來
姓氏源流
閆(Yán 閆)姓皆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後裔,源出有三:
序:閆姓為閻姓的別支。據《姓譜》載,分閆、閻二姓。又據《五音集韻》載,閆「同閻義,俗用」。因閆、閻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黃帝族的後代,龍的傳人,故閆姓和閻姓人家的堂號都是太原,古代他們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一說閆姓望族居天水)。由於閻姓被「俗用」成閆,就產生了閻、閆二姓,所以在《百家姓》里,兩姓並存。
1、相傳太伯的曾孫仲弈,被周武王姬發封在閆鄉,他的子孫因此就用閆作為自己的姓氏,從此姓閆,稱閆氏。
2、相傳周昭王姬瑕的小兒子生下來時,手上就有一個閆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釗封在閆城,他的子孫也姓閆,稱閆氏。
3、出自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唐叔虞,建立了晉國,到晉成公的時候,晉成公封自己的兒子懿在閆,晉朝滅亡以後,他的子孫就有人用閆作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閆。
我就姓閆,所以我積極回答此問題喔~~~~^O^
❼ 姓閆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閆姓,中文姓氏之一。一般認為,閆姓是閻姓的簡化寫法。閻姓為《百家姓》收錄。閻氏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七十五位的大姓,人口約三百八十一萬五千餘,佔全國人口的0.24%。如今,閻氏族人分布廣泛,尤以河南、山東、河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閻氏約佔全國漢族閻氏人口的57%。
閆 閻姓
姓,現行較常見姓氏。今上海松江,河北景縣、雞澤,山東魚台、平度,內蒙古烏海,湖北監利,貴州從江,雲南河口,四川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姓氏。山西、陝西多此姓。晉代有閆亨,懷帝時人;明代閻 姬:(公元98~126年),女,河南滎陽子,著名東漢安帝皇後。 閻 亨:(生卒年待考),著名晉朝大臣。 唐 閻立本 古帝王圖卷
閻元明:(生卒年待考),安邑人(今山西夏縣),著名南北朝時期北魏隨郡太守。 閻立德:(公元?~656年待考),名讓,字立德;雍州萬年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唐朝建築學家、畫家。歷官至將作大匠、工部尚書。曾主持修建高祖獻陵、太宗昭陵。又於驪山建溫泉宮,於銅川建玉華宮,二宮在中國建築工藝史上有極高的價值。繪畫作品有《文成公主降蕃圖》等。 閻立本:(公元?~673年待考),閻立德之弟;雍州萬年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唐朝畫家。閻立本繼承家學,顯慶中任將作大臣;曾任主爵郎中、工部尚書、右相和中書令,時有「右相馳譽丹青「之譽。工書法,擅畫人物、車馬、台閣。其父閻毗,其兄立德,既有畫名,又以擅長工藝、建築工程著稱。閻立本繪畫師承隋代的楊契丹、鄭法士、董伯仁、展子虔與其父,並上溯張僧繇而「變古象今「,代表了初唐中原地區的風格。閻立本善畫台閣、車馬、肖像,尤長於重大題材的歷史人物畫和風格畫。據史料記載,其畫跡見之於《歷代名畫記》、《唐朝名畫錄》、《宣和畫譜》中的有六七十件,其代表作有《凌煙閣功臣圖》、《秦府十八學士圖》、《歷代帝王圖》、《蕭翼賺蘭亭圖》、《異國來朝圖》、《職貢圖》和《步輦圖》等。其中留傳至今較為可靠的有《步輦圖》、《職貢圖》、《歷代帝王圖》和《蕭翼賺蘭亭圖》。 閻次平:(生卒年待考),河東人(今山西永濟)。著名宋朝畫家。有《山村歸騎圖》冊頁,現藏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秋山煙靄圖》冊頁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閻承翰:(生卒年待考),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著名宋朝大臣。曾鑿渠引唐河水百餘里,既通航運輸,又灌溉農田,利國利民。 閻爾梅:(生卒年待考),江蘇沛縣人。著名明朝末年大臣。明亡後積極參加抗清復明活動,工詩詞,其詩多感懷時事,格調蒼涼,有《白耷山人集》。 閻錫山
閻 諫:(公元1590~1635年),字介石;青州府昌樂縣邑南關巷人(今山東昌樂)。著名明朝末期文學家。 閻若璩:(公元1638~1704年),字百詩,號潛丘;山西太原人。著名清朝學者、考據家。閻若璩僑居江蘇淮安府山陽縣。清初著名學者,清朝漢學(或考據學)發軔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閻世繩:(公元1633~1706年),字寶貽,號朴齋又號丹崖,閻介石第三子;昌樂城邑人(今昌樂城裡人)。著名清朝大臣。 閻 愉:(公元1654~1725年),字敬生,閻世繩長子;昌樂城裡人。著名清朝大臣。 閻廷佶:(公元1675~1748年),字汝貞,閻愉之子。著名清朝大臣。 閻敬銘:(公元1817~1892年),字丹初;陝西朝邑人。著名清朝大臣。 閻書勤:(公元1860~1900年),山東冠縣梨園屯村人(今河北威縣)。著名義和團首領,人稱「大刀閻書勤」。 閻國華:(公元1885~1947年),字拂塵。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閻錫山:(公元1883~年),字百川(伯川),號龍池;山西五台河邊村人(今山西定襄河邊鎮)。著名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山西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部長。1935年4月2日授予最高軍銜。 閻紅彥:(公元1909~1967年),陝西安定人(今陝西子長)。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有閆肅,嘉靖舉人;又有閆三聘,元氏縣知縣
❽ 閆姓氏的由來
1、出自姬姓
閆姓是皇帝族的後代,在當代《百家姓》里,經過後世篡改以後,尤其是滿清燒書、篡改古籍以後,閆字被解釋成所謂閻字的簡化字。
在商朝,閆姓曾被神化 是超越統治階級的族群,閆姓第17代族長曾封下五姓賜予周王,後周王將五姓賜予其五名後代 是為趙、陳、劉、張、王五姓並流傳後世。
2、源於羋姓
出自楚國王族伯玙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支系王族熊伯玙,他被封於閆邑(今湖北麻城),其後有大夫閆敖。在楚國滅權國之後,閆敖被封尹權,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閆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荊楚閆氏。
3、源於其他少數民族
今回族、土家族、壯族、苗族、傣族、高山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閆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閆氏,世代相傳至今,在1955年以後訛寫為閆氏。
4、源於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敖拉氏,亦稱鄂拉氏、傲雷氏,通古斯語"Aora",漢義"山",世居烏拉(今吉林永吉)、黑龍江多金(今黑龍江上游俄羅斯境阿爾巴津)、拉夫凱(雅克薩城以西)、呼倫貝爾(今內蒙古海拉爾)、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興安嶺)等地。
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ora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閻氏、單氏、敖氏、山氏、蘇氏、鄂氏等。
5、源於其他少數民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土家族、壯族、苗族、傣族、高山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閆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閻氏,世代相傳至今,在1955年以後訛寫為閆氏。
❾ 歷史上的閆姓名人
閆姓,中文姓氏之一。一般認為,閆姓是閻姓的簡化寫法。
閻立德
(公元?~656年待考),名讓,字立德;雍州萬年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唐朝建築學家、畫家。歷官至將作大匠、工部尚書。曾主持修建高祖獻陵、太宗昭陵。又於驪山建溫泉宮,於銅川建玉華宮,二宮在中國建築工藝史上有極高的價值。繪畫作品有《文成公主降蕃圖》等。
閻立本
(公元?~673年待考),閻立德之弟;雍州萬年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唐朝畫家。閻立本繼承家學,顯慶中任將作大臣;曾任主爵郎中、工部尚書、右相和中書令,時有「右相馳譽丹青「之譽。工書法,擅畫人物、車馬、台閣。其父閻毗,其兄立德,既有畫名,又以擅長工藝、建築工程著稱。閻立本繪畫師承隋代的楊契丹、鄭法士、董伯仁、展子虔與其父,並上溯張僧繇而「變古象今「,代表了初唐中原地區的風格。閻立本善畫台閣、車馬、肖像,尤長於重大題材的歷史人物畫和風格畫。
閻次平
(生卒年待考),河東人(今山西永濟)。著名宋朝畫家。有《山村歸騎圖》冊頁,現藏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秋山煙靄圖》冊頁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閻國華
(公元1885~1947年),字拂塵。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閻錫山
閻錫山(公元1883~年),字百川(伯川),號龍池;山西五台河邊村人(今山西定襄河邊鎮)。著名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山西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部長。1935年4月2日授予最高軍銜。
閻紅彥
(公元1909~1967年),陝西安定人(今陝西子長)。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❿ 閆氏的來歷
閆(Yán 閆)姓皆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後裔,源出有三:
序:閆姓為閻姓的別支。據《姓譜》載,分閆、閻二姓。又據《五音集韻》載,閆「同閻義,俗用」。因閆、閻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黃帝族的後代,龍的傳人,故閆姓和閻姓人家的堂號都是太原,古代他們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一說閆姓望族居天水)。
1、相傳太伯的曾孫仲弈,被周武王姬發封在閆鄉,他的子孫因此就用閆作為自己的姓氏,從此姓閆,稱閆氏。
2、相傳周昭王姬瑕的小兒子生下來時,手上就有一個閆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釗封在閆城,他的子孫也姓閆,稱閆氏。
3、出自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唐叔虞,建立了晉國,到晉成公的時候,晉成公封自己的兒子懿在閆,晉朝滅亡以後,他的子孫就有人用閆作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