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永定土樓的歷史

永定土樓的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2 06:17:32

A. 永定土樓有多久歷史

永定土樓位於龍岩地區,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是我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方形和圓形兩種。龍岩地區共有圓樓360座,方樓4000多座。
永定土樓從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衛防禦的堅固樓堡,土樓用土石夯築,不用鋼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樓的大門是用十厘米厚的雜木製成,外釘鐵板,有的樓門上還裝有防火水槽。圓形土樓一、二層不開窗戶,有雙層的外層開窗,除用於通風納光外,也便於狙擊入侵之敵。土樓最高層處設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敵情。土樓除防範外.還有防火、防震、防獸和通風採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涼,是一種特獨的建築。
圓形土樓是客家人居住的典範民居。圓形一般由二、三圈組成,由內到外,環環相套。外圈高約10多米,高三至四層,共有一二百個房間。底層是廚房和餐房,二層是倉庫,三、四層是居室。二圈兩層,均有30~50個房間。中間是祖堂。是婚喪喜慶的公用場所。樓內有水井、浴室、磨坊等設施。
比較典型的土樓有振成樓、承啟樓和遺經樓。振成土樓位於永定縣湖坑鄉洪坑村,建於1912年,佔地約5000平方米,分內外兩圈。外圈4層,每層48間,按八卦圖形設計,每卦6間,一梯樓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築有防火牆,以拱門相通。祖堂為一舞台,台前立有4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間圈成內圈,二層廊道有精緻的鐵鑄欄桿。1986年4月,在美國洛杉礬舉辦的世界建築模型展覽會上,中國的振成土樓與雍和宮、長城並列為三大建築而名聞於世。目前振成土樓已對外開放,設有客房、餐館、浴室及衛生設備。汽車可直達該樓。
承啟土樓位於永定縣古竹鄉高頭村,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全樓直徑73米,走廊周長229.3米,全樓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層,高11.4米,每層設72個房間;第二圈二層,每層設40個房間;第三圈為單層,設32個房間。中心為祖堂,全樓共計400個房間。整個建築面積為5376.17平方米。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組中國民居系列郵票,其中就有承啟樓為圖案的郵票。
遺經土樓位於永定縣高陂鄉上洋村,建於清咸豐元年(1851年)。屬於方形土樓。外牆東西寬136米,南北長76米,佔地10336平方米,其後座主樓高17米,5.5層,是永定縣現有土樓中最高的樓房。主樓左右兩端分別垂直連接一座四層樓房,並與同主樓平行的四層「中廳樓」相連,合成一個巨大的方樓。遺經土樓共有280個房間,51個人小廳堂,整個建築布局規整。顯示了我國古代高超的建築藝術水平。

B. 土樓有幾年的歷史

漳州土樓研究專家、歲的曾五嶽先生認為福建圓土樓發源於九龍江中下游及比鄰地區,是漳州先民抗倭的產物。土樓是明代九龍江下游及比鄰地區的漳州人在抗擊倭寇的血雨腥風中創造出來的,它最早出現的時間應是明嘉靖年間。這可從諸多史料得到證實。在明嘉靖六年(1527年),龍溪知縣劉天授修篡的《龍溪縣志》里並沒有任何關於「土樓」的隻字記載,但是明崇禎六年(1623年),《海澄縣志》卻記載了嘉靖丙辰三十五年(1556年)進士、廣東廉州知府、海澄人黃文豪的一首《詠土樓》詩,這是有史可查最早一首詠土樓的詩,在此之前,全國所有史籍中都沒有出現「土樓」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專有名詞。明萬曆元年(1573年)的《漳州府志》記載:「漳州土堡舊時尚少,……嘉靖四十等年以來,各處盜賊生發,民間團築土圍、土樓日眾,沿海地方尤多。」並一一列出了龍溪、漳浦、詔安、海澄的土堡、土樓數量。這是正式文獻中第一次出現「土樓」這一名詞,而當時漳州府所屬的平和、龍岩、漳平都沒有關於土樓的記載,可見在嘉靖年間,土樓僅分布於九龍江下游兩岸。 明天啟元年間(1621-1627年),龍溪進士陳天定寫給漳州知府施邦曜的《北溪紀勝》說當時「煙火稠密,樓堡相望」,龍嶺(今華安縣城華豐鎮)以下諸村「連山築堡」,可見當時九龍江中下游樓堡之多。如今在九龍江中下游的天寶、上坪、仙都等地仍保留明嘉靖至清初的土寨圓樓,就是實證。土樓之所以首先出現在九龍江下游,源於民眾為了應付突如其來的倭患而採取的自衛措施。當時倭寇從海上登陸,沿九龍江迅速向內地流動,官兵猝不及防,自身難保,百姓只好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地取材,建造土堡、土樓以抵禦。這可從黃文豪寫作《詠土樓》的時間得到映證。黃文豪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中舉,次年登進士第,而倭寇恰恰是在嘉靖丙辰同年開始對漳州進行大規模騷擾,當時民間爭相建造樓堡,黃文豪可謂土樓誕生的歷史見證人。這首《詠土樓》真實地記錄了土樓誕生的原因,「倚山為城,斬木為兵」,指的是土樓的地理環境和建樓原由,「接空樓閣兮跨層層」,說明閩南低矮的堂屋已難抵擋倭寇進犯,只有多層樓閣才能保護生命安全。清康熙《漳浦縣志》也明確指出:「土堡之置,多因明季,民罹饒賊、倭寇之苦,於是有力者率里人依險築堡,以防賊害耳。」土樓原型是官方海防衛城。南靖的懷遠樓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華僑匯資白銀萬兩締造,龍岩適中鎮現存260多幢土樓,是福建土樓最為密集的地方,也是清代「煙商大款」構建的。由於南靖、永定土樓數量密集,恢宏壯觀。

C. 介紹一下福建的土樓歷史及人文風俗!

福建土樓歷史:
福建土樓最早建於唐代,而現存的還是以清朝康熙年間至上世紀70年代所建的土樓為主。永定是土樓的發源地,後建的南靖土樓群,據說也是永定的師傅所建。
永定的土樓主要以圓寨和方樓為主,而圓寨在建築學上是最具代表性、造型藝術最富魅力的一種。在崇山峻嶺之間,圓寨宛如一天外來物,突兀眼前。巨大的圓形恍惚與天穹呼應,朴實的黃土牆又如此貼近大地。建築上圓寨巧妙地利用其圓筒狀結構均勻傳遞載荷,牆體之中埋有竹片木條等韌性物料,因此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至今仍未有土樓因地震而倒塌的記錄。圓寨土樓還利用其厚達一米的土牆體,在圓寨內部形成一個小氣候帶,既能保證冬暖夏涼,又能保持寨內的濕度。
當然圓寨最重要的作用還數抵禦外敵,在歷史的長河裡,這里曾屬於贛閩粵三不管的地帶,客家人經常遭到土匪、倭寇的襲擊,且不同姓氏間的家族武裝沖突也經常發生。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客家人要建造一座易守難攻的堡壘,聚族而居,以保性命,客家土樓也因此誕生。因此一談起抵禦外敵,老人們總有說不完的「敵人久攻不下,土樓安然無恙」之類的故事。
除此之外,老人們最為自豪的就是客家人自創的在紅土壤中加入紅糖、蛋清和煮熟的糯米飯作建築材料建造厚實的土牆,據說這是為進一步加強泥土的黏性,以加固牆體。
人文風俗:
福建土樓人家的婚姻、喜慶風俗——土樓人家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主要仍以傳宗接代為目的。土樓人家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土樓人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系是一種「嫁娶婚」,招贅之風並不盛行。
土樓人家雖不免亦存在重男輕女的成見,但總體上,男女關系還是較平等的。如,土樓人家婦女與男子在家中同樣力作。因此,女子在娘家時,與兄弟平等;出嫁時, 父母重視其婚嫁,夫家也必須按傳統禮節,循規蹈矩,才能娶得好媳婦。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禮」。隨著社會的變遷,雖有更改,但大致上還是參照舊制辦理。六祀儀式:「說親,送定,報日子和送聘金,盤嫁妝,接親與送親,拜堂與吃面碗雞」。和古之"六禮"大同小異。婚禮儀式中,仍有鬧房,圓房等舊俗。
新娘出嫁後第三天,娘家宴請女兒,女婿,謂之「請三朝」。這天,女兒不能在娘家住宿,一定得趕回夫家。有些鄉間,娘家過幾天請一些婦女親友到女兒家中做客;或娘家請女兒回家做滿月酒(結婚滿月時)。男女親家各擇日期,設宴互請,謂「上門」,以求加強兩親家間的往來。
結婚宴請賓客,俗稱「喜酒」,禮節甚為隆重,過去

D. 永定土樓的傳說

西晉永嘉年間即公元4世紀,北方戰禍頻仍,天災肆虐,當地民眾大舉南遷,拉開了千百年來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的序幕。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閩南話為特徵的福佬民系;輾轉遷徙後經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的中原漢人則構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特徵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樓所在的閩西南山區,正是福佬與客家民系的交匯處,地勢險峻,人煙稀少,一度野獸出沒,盜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傳統觀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敵的現實需要使然。

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

這些獨一無二的山區民居建築,將源遠流長的生土夯築技術推向極致。 客家是漢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族祖是中原人,因戰亂和災害曾有五次較大規模的南遷歷史。一部分輾轉到了福建,形成客家民系。

(4)永定土樓的歷史擴展閱讀

趣聞

20世紀八十年代初,美國的衛星發現中國福建的西部布滿了無數個大小不一,成圓或方的不明建築物,可能是核反應堆,也可能是導彈發射井,而且規模龐大,數量驚人,引起該國當局的高度重視,於是派遣特工人員以遊人的身份前來探個究竟,結果探明是一座座土樓古民居建築。

E. 永定土樓的人文歷史

永定土樓,最古老的是馥馨樓,位於湖雷鎮下寨村,是福建現存最早的土樓。建於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是福建客家土樓群中最古老的一座。
其中福建土樓王,承啟樓據傳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間竣工,歷世3代,閱時半個世紀,其規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 承啟樓以它高大、厚重、粗獷、雄偉的建築風格和庭園院落端莊麗脫的造型藝術,融與如詩的山鄉神韻,讓無數參觀者嘆為觀止,深圳錦綉中華都有承啟樓模型。1981年被收入中國名勝辭典,號稱「土樓王」,與北京天壇、敦煌莫高窟等中國名勝一起競放異彩,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組中國民居系列郵票,其中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該郵票在日本評為當年最佳郵票。 福建土樓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西晉永嘉年間即公元4世紀,北方戰禍頻仍,天災肆虐,當地民眾大舉南遷,拉開了千百年來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的序幕。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閩南話為特徵的福佬民系;輾轉遷徙後經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的中原漢人則構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特徵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樓所在的閩西南山區,正是福佬與客家民系的交匯處,地勢險峻,人煙稀少,一度野獸出沒,盜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傳統觀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敵的現實需要使然。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這些獨一無二的山區民居建築,將源遠流長的生土夯築技術推向極致。 客家是漢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族祖是中原人,因戰亂和災害曾有五次較大規模的南遷歷史。一部分輾轉到了福建,形成客家民系。
永定客家土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建築藝術、建築風格都積淀了獨具特色的模式和內涵。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2萬多座土樓,其中有三層以上的大型建築近5000座,圓樓360多座。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異、高大雄偉的方圓土樓,以自然村落為單位,錯落有致、和諧協調地與藍天大地、青山綠水融為一體,組合成氣勢磅礴、壯麗非凡的土樓群體,形成讓人「消魂奪魄」的奇特景觀。
面對一座座有漫長歲月的土樓發出一聲聲驚嘆之後,人們對於「客家人如何創造神奇的土樓?」「土樓又如何孕育繁衍一代代土樓人」等問題,表現出更為為濃厚的興趣。是的,永定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傑出代表,它不僅全面展示了客家文化,而且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根緊緊相連。從西晉時期起,部分中原漢人為逃避戰亂、洪荒先後五次逐漸南遷到閩粵贛交界山區,孕育了一支漢民族中充滿活力的民系——客家。永定則成了純客家縣。
起先,他們沿用中原古老的生土建築技術,利用當地竹、木、泥、石等原料,從建造簡便的木屋土屋發展到泥牆瓦頂的土樓。為聚族而居,又逐步建成系統成熟的大型多層生土建築。清康熙、乾隆年間,永定廣種煙草,被稱為「煙魁」的條絲煙大發展,暢銷大江南北、南洋各地,大批煙商大發其財,又因重視教育,培養人才,仕官輩出,使永定的豪門富翁和部分民眾有了大興土木、建造規模宏偉的土樓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基礎,永定客家土樓建築出現了其他客家地區望塵莫及的鼎盛時期。這些高大土樓因取材方便,在技術和功能上臻於完善,在造型上有高度審美價值,而輻射周邊客家地區。永定土樓作為客家土樓中最優秀的作品有極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全面展示了客家文化。 「土樓是原始的生態型的綠色建築。」黃漢民說,土樓冬暖夏涼,就地取材,循環利用,以最原始的形態全面體現了人們今天所追求的綠色建築的「最新理念與最高境界」,「建造新一代綠色土樓,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在眾多的土樓形狀中,圓土樓是最為神奇和最有魅力的,因為中國的遠古時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圓和方代表天和地,崇拜有加。尤其認為圓具有無窮的神力,給人帶來萬事和合、子孫團圓。福建作家洗懷中說:「土樓是個句號,卻引出無數的問號和感嘆號」。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茂木一郎說:「土樓象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象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美國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師克勞得說:「土樓是客家人大膽、別具一格的力作,它閃爍這客家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動不已」。
一座土樓就是一個藝術殿堂。每一座土樓,又如同一個「大家族,小社會」。土樓內,居住在同一屋頂下的幾十戶幾百人同祖同宗同血緣同家族,過著共門戶、共廳堂、共樓梯、共庭院、共水井的和睦生活。這種聚族同樓而居的生活模式,典型地反映了客家人的傳統家族倫理和家族的親和力。而且,樓內的客家人,住著層數相同、開間面積相等、無明顯朝向差別、更無貴賤等級之分的均等居室。平等聚居,反映了客家人融洽和睦的家風和平等團結的傳統。
聚族而居的福建土樓是個豐富多彩的小社會。永定承啟樓擁有384個房間,最多時曾住過800多人。「土樓對建設和諧社會最有用。」徐松生說,住在土樓里,有事情大家會互相幫忙,鄰里和睦。「孩子孝不孝,會有口碑,好的學習,壞的批評,起到教育約束的作用。
厚重的福建土樓,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發人深省的楹聯匾額,與樓共存的私塾學堂,教化育人的壁畫彩繪,無不激盪著歷朝歷代土樓人家「修身齊家」的理想和「止於至善」的追求。振成樓有副名聯備受稱道:振作哪有閑時,少時壯時老年時,時時須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心。 洪坑村已開辟為中國土樓文化旅遊村。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振成樓外,還有五鳳樓、福裕樓、宮殿式的奎聚樓、直徑最小的如升樓等一批頗具特色的土樓。奇特的方圓土樓,秀麗的八景風光,古樸的民俗風情,融合成一幅絢麗的畫、一首動人的詩,一曲優美的歌,使人如醉如痴,心曠神怡。

F. 永定最古老的土樓

永定最老的土樓在永定縣西城外,名叫西溪。方形。面積一千平方。現己倒塌,至今一千多年歷史。是土樓中最老的土樓。我家是永定縣。湖坑鎮,南江村。西成樓。現己三百多年。住了十五代的人。

G. 客家土樓的故事或歷史

客家土樓的故事或歷史:

土樓居民以種姓聚族而群居特點和它的建造特色都與客家人的歷史有密切相關。

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帶漢民,因戰亂、飢荒等各種原因被迫南遷,至南宋時歷近千年,輾轉萬里,在閩粵贛三省邊區形成客家民系。在他們被迫離鄉背井,流離他鄉的過程中,經歷了千辛萬苦,他們都有深切的體會,不論是長途跋涉的流離失所,還是新到一處人生地不熟的居地,

許多困難都得依靠自己人團結互助、同心協力去解決,共度難關。因此,他們每到一處,本姓本家人總要聚居在一起。這樣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獨特的建築形式——土樓。

由於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區或深山密大之中,當時不但建築材料蕢乏,豺狼虎豹、盜賊嘈雜,加上懼怕當地人的襲擾,客家人便營造「抵禦性」的城堡式建築住宅——土樓。

土樓很注重防禦要求。閩、粵、贛3省交界地區早先是一片莽荒,遲至20年代初,仍存留有多處原始森林,蟲蛇出沒,野獸甚多。在歷史上很長時間內,這里不但是「天高皇帝遠」,朝廷鞭長莫及,就連福州、廣州、南昌這3省都城,也因相處極端、隘堅路險而奈何不得。

客家人除了常常遭遇民風強悍的土著襲擊外,先後遷移姓氏不同的家族之間也不斷發生殊死的械鬥。 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家客家人極其重視防禦,他們將住宅建造成一座易守難攻的設防城市,聚族而居。土樓內水井、糧倉、畜圈等生活初級火器時代,土樓使客家人獲得了足夠的安全保障。

在客家人中間,流傳著很多在敵人久攻不下,「大樓安然無恙」的故事。

(7)永定土樓的歷史擴展閱讀:

客家土樓的結構分類:

客家土樓主要有3種典型,就是五鳳樓、方樓、圓寨。

1、五鳳樓,從整體看,以三堂屋為中心的五鳳樓含有明確的主次卑意識,可以肯定,它是客家文化發源地的黃河中游域古老院落式布局的延續發展,在其群體組合中,只有軸線末端的上堂屋(主廳)採用了堅厚的夯土承重牆。

2、方樓:方樓的布局同五鳳樓相近,但其堅厚土牆從上堂屋擴大到整體外圍,十分明顯的是,防禦性大大加強。

3、圓寨,在圓形建築物中,三堂屋已經隱藏,尊卑主次嚴重削弱;寨是堡壘,防禦功能上升到首位,儼然成為極有效的准軍事工程。

4、圓樓是當地土樓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築,一般以一個圓心出發,依不同的半徑,一層層向外展開,如同湖中的水波,環環相套,非常壯觀。其最中心處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為祖堂,圍廊,最外一環住人。整個土樓房間大小一致,面積約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樓梯,各家幾乎無秘密可言。

土樓結構有許多種類型,其中一種是內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軸線縱深排列的三堂制,在這樣的土樓內,一般下堂為出入口,放在最前邊;中堂居於中心,是家族聚會、迎賓待客的地方;上堂居於最里邊,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除了結構上的獨特外,土樓內部窗檯、門廊、檐角等也極盡華麗精巧,實為中國民居建築中的奇葩。

H. 土樓的由來.....

福建土樓主要分布在閩西、閩南的永定、南靖一帶。多年前,中原一帶歷經變亂內,舉族南遷的客家人幾容經輾轉,來到閩西南一帶的山區。為避免外來沖擊,他們不得不恃山經營,聚族而居,用生土、砂石、木片壘起厚重封閉的土樓。樓內鑿有水井,備有糧倉,如遇戰亂、匪盜,大門一關,自成一體,萬一被圍也可長時間糧水不斷。加上冬暖夏涼、防震抗風的特點,土樓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

I. 永定土樓的資料

永定土樓,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岩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方形和圓形兩種。龍岩地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著名的方樓4000多座。

熱點內容
六年級語文補充答案 發布:2025-07-09 06:19:21 瀏覽:21
保證書寫給班主任100字 發布:2025-07-09 06:00:31 瀏覽:240
南科生物 發布:2025-07-09 04:15:57 瀏覽:993
蹲踞式跳遠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09 03:09:33 瀏覽:84
高中歷史嶽麓 發布:2025-07-09 02:45:51 瀏覽:353
新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01:27:47 瀏覽:276
物理實驗教師 發布:2025-07-09 00:46:01 瀏覽:21
怎麼刪除朋友圈 發布:2025-07-09 00:19:21 瀏覽:154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