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歷史
1. 想了解雅虎的歷史
雅虎歷史及概況 正如計算機時代的很多新事物一樣,Yahoo!起源於一個想法,隨後變成一種業余愛好,最終成了使人全身心投入的一項事業。Yahoo!的兩位創始人大衛·費羅(David Filo) 和楊致遠(Jerry Yang),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的博士生,於1994年4月建立了自己的網路指南信息庫,將其作為記錄他們個人對互聯網的興趣的一種方式。但是不久,他們就發現他們自己編寫的列表變得很長,不便於處理。於是他們開始在Yahoo!身上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
1994年,他們將Yahoo!變成了一個可定製的資料庫,旨在滿足成千上萬的、剛剛開始通過互聯網社區使用網路服務的用戶的需要。他們開發了可定製的軟體,幫助他們有效地查找、識別和編輯互聯網上存儲的資料。
Yahoo!的含義是「另一個層次化的、非正式的預言」,但是大衛·費羅和楊致遠更願意說,他們之所以選擇這個名稱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yahoo(野蠻人)。最初Yahoo!存放在楊致遠的學生工作站「akebono」上,而搜索引擎存放在Filo的計算機「konishiki」上。(這些計算機的名稱都來自於一些具有傳奇色彩的夏威夷摔交手)
1995年初,Netscape Communications 公司(位於加州Mountain View)的聯合創始人之一Marc Andreessen邀請大衛·費羅和楊致遠將他們的文件轉移到Netscape公司提供的更大的計算上。這一做法不僅使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網路恢復了正常,而且令雙方都有所受益。
今天,Yahoo!含有鏈接到互聯網上的成千上萬台計算機中存儲的信息。San Jose Mercury新聞最近指出:「其實Yahoo!的貢獻最近乎於Linnaeus的工作,Linnaeus是一位18世紀的植物學家,他所創建的分類系統有效地劃分了整個自然界。」
雅虎公司概況
雅虎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聯網通訊、商貿及媒體公司。其網路每月為全球超過一億八千萬用戶提供多元化的網上服務。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聯網導航服務的網站,不論在瀏覽量、網上廣告、家庭或商業用戶接觸面上,www.yahoo.com都居於領導地位,也是最為人熟悉及最有價值的互聯網品牌之一,在全球消費者品牌排名中位居第38位。雅虎還在網站上提供各種商務及企業服務,以幫助客戶提高生產力及網路使用率,其中包括廣受歡迎的為企業提供定製化網站解決方案的雅虎企業內部網;影音播放、商店網站存儲和管理;以及其他網站工具及服務等。雅虎在全球共有24個網站,其總部設在美國加州聖克拉克市,在歐洲、亞太區、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國均設有辦事處。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045395.html
2. 雅虎公司的歷史
雅虎歷史及概況 正如計算機時代的很多新事物一樣,Yahoo!起源於一個想法,隨後變成一種業余愛好,最終成了使人全身心投入的一項事業。Yahoo!的兩位創始人大衛·費羅(David Filo) 和楊致遠(Jerry Yang),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的博士生,於1994年4月建立了自己的網路指南信息庫,將其作為記錄他們個人對互聯網的興趣的一種方式。但是不久,他們就發現他們自己編寫的列表變得很長,不便於處理。於是他們開始在Yahoo!身上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
1994年,他們將Yahoo!變成了一個可定製的資料庫,旨在滿足成千上萬的、剛剛開始通過互聯網社區使用網路服務的用戶的需要。他們開發了可定製的軟體,幫助他們有效地查找、識別和編輯互聯網上存儲的資料。
Yahoo!的含義是「另一個層次化的、非正式的預言」,但是大衛·費羅和楊致遠更願意說,他們之所以選擇這個名稱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yahoo(野蠻人)。最初Yahoo!存放在楊致遠的學生工作站「akebono」上,而搜索引擎存放在Filo的計算機「konishiki」上。(這些計算機的名稱都來自於一些具有傳奇色彩的夏威夷摔交手)
1995年初,Netscape Communications 公司(位於加州Mountain View)的聯合創始人之一Marc Andreessen邀請大衛·費羅和楊致遠將他們的文件轉移到Netscape公司提供的更大的計算上。這一做法不僅使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網路恢復了正常,而且令雙方都有所受益。
今天,Yahoo!含有鏈接到互聯網上的成千上萬台計算機中存儲的信息。San Jose Mercury新聞最近指出:「其實Yahoo!的貢獻最近乎於Linnaeus的工作,Linnaeus是一位18世紀的植物學家,他所創建的分類系統有效地劃分了整個自然界。」
雅虎公司概況
雅虎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聯網通訊、商貿及媒體公司。其網路每月為全球超過一億八千萬用戶提供多元化的網上服務。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聯網導航服務的網站,不論在瀏覽量、網上廣告、家庭或商業用戶接觸面上,www.yahoo.com都居於領導地位,也是最為人熟悉及最有價值的互聯網品牌之一,在全球消費者品牌排名中位居第38位。雅虎還在網站上提供各種商務及企業服務,以幫助客戶提高生產力及網路使用率,其中包括廣受歡迎的為企業提供定製化網站解決方案的雅虎企業內部網;影音播放、商店網站存儲和管理;以及其他網站工具及服務等。雅虎在全球共有24個網站,其總部設在美國加州聖克拉克市,在歐洲、亞太區、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國均設有辦事處。
3. 雅虎的創始人是誰及其他的發展歷程
楊致遠。
對整個互聯網產業來說,雅虎曾經是一面旗幟,如今,它正在從充滿激情的青春期走向穩重的成年期,對現實的冷靜判斷讓它一步步重新回到了原來的領先地位。
雅虎出世
雅虎公司的成立充滿了戲劇性。1993年底,在斯坦福法學電機研究所攻讀電機工程博士學位的楊致遠和同學費羅迷上了網路,每天,他們有數小時泡在網上,分別將自己喜歡的信息鏈接在一起,上面有各種東西,如科研項目、網球比賽信息等。雅虎就從這里發展起來。開始時他們各自獨立地建立自己的網頁,只是偶爾對彼此的內容感興趣才互相參考,漸漸地他們鏈接的信息越來越廣,他們倆的網頁也就放在了一起,統稱為「傑里和大衛的萬維網向導」(Jerry & David'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共享這一資源。
他們利用學校的工作站在網上發布了自己編寫的網路搜索軟體。網民們很快發現了這個網站,由於許多網友紛紛進入斯坦福大學電機系的工作站使用這套軟體,校方大感困擾地把他們的伺服器「請」出了校園。
當時,網上有許多競爭者,如WebCrawler、Lycos、Worm、Infoseek等,這些網站都靠軟體自動搜索起家,雖然范圍廣泛,但不準確。而雅虎則純粹是手工製品,搜索准確,更加實用。實際上到1994年底,雅虎已成為搜索引擎的領導者。
雅虎非常走運的是,網景公司的馬克•安德森當時非常喜歡雅虎的網站目錄,1995年1月,他把網景瀏覽器一個最重要的按鈕——網上搜索指向了雅虎。當網景瀏覽器的用戶按那個按鈕時,他會被自動地帶到雅虎的網站。網景瀏覽器的成功使得雅虎迅速名震互聯網。
這時,美國在線找到楊致遠和費羅,希望收購雅虎。兩人經過慎重考慮,回絕了美國在線。他們怕一旦被收購,雅虎會面臨死掉的危險。隨後,MCI、微軟、CNET等也找上門來。網景還提出正式的合作方案:動用公司股票將雅虎納入網景之中。但他們還是回絕了。
95年,楊致遠開始尋找潛在的投資者。他們第一個找到的是矽谷企業家、國際購物網路的創始人亞當斯。亞當斯不但幫助雅虎出世,還將「雅虎」介紹給矽谷的風險投資公司Sequoia Capital,由這家公司幫助「雅虎」計劃上市。
至今,莫里茲回憶起1995年1月走訪「辦公室」的情景,還津津樂道:「那裡真的可以說是一片狼籍。比薩餅盒扔得滿地都是,高爾夫球棒隨隨便便地擱在角落裡,電話機扔在地板上,整個屋子裡連張椅子都沒有,滿屋子黑乎乎的。我覺得楊致遠和費羅大概連白天黑夜都分不清了。」
不過,莫里茲並沒有被嚇跑,楊致遠和費羅最終使他相信,「這幾個小子的確有眼力,搶先佔據了網上的有利位置,如果發展順利,其戰略優勢十分明顯。」 1995年4月Sequoia投資雅虎近200萬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風險資本投資者,也是唯一的風險資本投資者。在Sequoia的資助下,雅虎公司正式成立。
雅虎名字的由來也很有意思。95年的一個夜晚,楊致遠和費羅翻著韋氏詞典,為他們的「產品」編造名字。其中"Ya"取自楊致遠的姓,他們曾設想過 Yauld,Yammer,Yardage,Yang,Yapok,Yardbird,Yataghan,Yawn,Yaxis等一系列可能的名字,突然間,他們想到了Yahoo這種字母組合,然後迅速翻開手邊的韋氏英語詞典,發現此詞出自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記》,指一種粗俗、低級的人形動物,它具有人的種種惡習。
這個詞顯然不太雅,但仔細一琢磨,「反其義而用之」。在強調平權的互聯網上大家都是鄉吧佬。為了增加褒義色彩,後面加上了一個感嘆號,於是就有了「Yahoo!」。「沒錯,太好了,就是它了,這簡直是神諭(oracle)!」
成功上市
公司成立後,Sequoia還找來了一位合適的總經理人選——蒂姆•庫格,也是斯坦福的校友。由庫格來負責管理事務,費羅負責技術開發,楊致遠負責對外公關。
庫格上任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讓公司「像個賺錢的公司」,於是擴充了廣告版面。開始幾天他們收到了不少責罵的郵件。但不久人們就接受了,畢竟大家都要吃飯。同時雅虎還與路透社合作,推出新聞在線服務,將網站的功能推向一個全新境界。
1995年8月,公司出現資金短缺,他們開始了4000萬美元的集資活動,看起來好像是獅子大開口。但應征者卻連眼皮都不眨一下。路透社和軟銀成了夥伴。其中軟銀買下5%的股權,使雅虎走向了新階段,並開始共建雅虎日本網的計劃。
有了充裕的資金,雅虎開始招兵買馬,大幹快上。這時,一向在「網路指南」中指向雅虎的網景,突然於聖誕節前宣布由雅虎的對手Excite取代了雅虎的位置。因為網景意識到雅虎的網站是一棵搖錢樹。
4. 雅虎是在什麼時候上市的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
1994年1月:在斯坦福大學上學的楊致遠和大衛·費羅開發了「楊致遠的WWW指南」(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網站。
1994年4月:「楊致遠的WWW指南」改名為雅虎(Yahoo)。
1995年3月:雅虎公司成立。
1996年4月:雅虎上市,首日收盤價為33美元。
1997年至1999年:雅虎收購了Four11、Viaweb、Yoyodyne Entertainment、Geocities和Broadcast.com等一系列公司。
2000年1月:雅虎股價創下475美元的歷史最高價。
2001年1月:雅虎斥資4.36億美元收購招聘網站Hotjobs。
2001年3月:CEO蒂姆·庫格(Tim Koogle)下課。
2001年4月:特里·席梅爾(Terry Semel)被任命為CEO。
2002年12月:雅虎收購互聯網搜索引擎Inktomi。
2003年7月:雅虎收購搜索引擎Overture。
2004年3月:雅虎發布自主搜索引擎。
2005年3月:雅虎收購照片分享服務Flickr。
2005年8月:雅虎以10億美元收購阿里巴巴40%股份。
2007年6月:楊致遠二度出山,取代西梅爾出任CEO。
2008年2月:微軟出價446億美元收購雅虎。
2009年1月: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出任雅虎CEO。
2011年9月:巴茨下課。
雅虎(Yahoo!,NASDAQ:YHOO)是美國著名的互聯網門戶網站,也是20世紀末互聯網奇跡的創造者之一。其服務包括搜索引擎、電郵、新聞等,業務遍及24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超過5億的獨立用戶提供多元化的網路服務。同時也是一家全球性的網際網路通訊、商貿及媒體公司。2012年4月4日美國雅虎公司宣布將裁員2000人,約相當於雅虎全球員工數量的14%。2013年5月,雅虎宣布將收購微博服務Tumblr。
基於2012年阿里巴巴集團和雅虎美國的協議,中國雅虎將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於2013年9月1日零時起,不再提供資訊及社區服務。原有團隊將專注於阿里巴巴集團公益事業的傳播。
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網際網路導航服務的網站,總部設在美國加州聖克拉克市,在歐洲、亞太區、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國均設有辦事處。
雅虎是最老的「分類目錄」搜索資料庫,也是最重要的搜索服務網站之一[1] ,在全部互聯網搜索應用中所佔份額達36%左右。所收錄的網站全部被人工編輯按照類目分類。其資料庫中的注冊網站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質量都非常高。2003年3月,雅虎完成對Inktomi的收購,成為Google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有英、中 、日、韓、法、德、意、西班牙、丹麥等 12種語言版本,各版本的內容互不相同。提供目錄、網站及全文檢索功能。目錄分類比較合理,層次深,類目設置好,網站提要嚴格清楚,網站收錄豐富,檢索結果精確度較高。[2]
2015年雅虎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廣告公司」。
5. 雅虎發展史 要簡潔
雅虎。隨著阿里巴巴收購了雅虎中國,依託阿里巴巴強大的BtoB和BtoC平台,雅虎在中國的搜索引擎市場開始翻開了新的一頁,相信阿里巴巴要把淘寶、支付寶、阿里巴巴、阿里媽媽這些商業王國運營好,怎能少了自己的搜索引擎?相信雅虎市場會有更大的市場空間,這點從雅虎市場份額達到9%以及可見端倪了。在由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評選的2009「全球十大著名中文搜索引擎」排行榜中,雅虎排行第三!
2007年9月7日
中國雅虎正式推出了有史以來第一款「終生郵箱」。這個郵箱容量無限,採用
@的全新域名,並於10日凌晨向全體網民開放ID的搶注
2007年6月5日
在中國雅虎推出全球首個實現了「一頁到位」全新體驗的搜索平台OmniSearch,開始向著智能化的搜索領域前進
2007年5月15日
雅虎中國宣布,從即日起正式更名為中國雅虎。同時,中國雅虎全新的業務體系也調整完畢,形成了「三駕馬車」式的事業部制架構。
2006年11月28日
原阿里巴巴集團參謀部資深副總裁曾鳴正式出任雅虎中國總裁,同時兼任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
2006年9月28日
阿里巴巴雅虎舉辦「2006雅虎搜索創意盛典三導廣告片首映禮」,三位國內著名導演——陳凱歌、馮小剛、張紀中拍攝的三支「雅虎搜索廣告片」舉行了全球首映。
2006年9月19日
阿里巴巴雅虎宣布在雅虎搜索啟動為期一個月的搜索質量大檢——雅虎「搜蟲」行動,旨在藉助全國1.23億互聯網用戶的智慧進一步提升搜索質量。
2006年8月15日
雅虎搜索新產品正式推出,新產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雅虎首頁圍繞社區化搜索進行調整,另一方面雅虎專業的搜索引擎獨立域名正式啟用,滿足個人化搜索的需求。
2006年7月13日
雅虎和微軟開始在包括中國市場的全球局部范圍內,進行雙方即時通訊工具之間互聯互通的公開測試。雙方將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個人用戶即時通訊社區,其用戶數超過3.5億。
2006年5月18日
阿里巴巴雅虎推出全球首個專門針對世界盃的垂直搜索項目雅虎世界盃搜索,據悉這是搜索技術首次引入體育領域。
2006年5月9日
阿里巴巴雅虎推出3.5G大容量郵箱,同時用戶還可獲得20M超大附件服務。
2006年1月16日
阿里巴巴雅虎推出其知識搜索產品——「知識堂」公測版。
2006年1月4日
阿里巴巴雅虎宣布,啟動「2006雅虎搜索創意盛典」,投資三千萬人民幣,盛邀陳凱歌、馮小剛、張紀中三大國內著名導演圍繞「雅虎搜索」的主題,各自創作一支時長不短於2分鍾的視頻廣告短片。
2005年11月
阿里巴巴宣布未來阿里巴巴雅虎的業務重點全面轉向搜索領域。
2005年8月
阿里巴巴和雅虎全球達成戰略合作,全資收購雅虎中國,並更名為阿里巴巴雅虎。
2004年11月
Yahoo&3721發布搜索競價產品線,雅虎中國成為中國最大、最綜合的搜索營銷服務提供商。
2004年7月
雅虎中國率先推出1G電子郵箱,開創中國電子郵箱G時代。
2003年11月
雅虎中國出資1.2億美金全資收購提供中文上網服務領導公司3721公司(ww該公司占據中文上網服務市場90%以上市場份額。
1999年9月
雅虎網正式開通。
6. 雅虎統計的發展歷程
2007-7-11 雅虎統計系統Alpha版上線
2007-8-2 雅虎統計圖標樣式徵集活動開始
2007-9-25 雅虎統計Beta版於今日10點正式上線
2008-4-16 雅虎統計beta版升到新系統,增加新功能
2008-7-29 雅虎統計增加換膚功能,與阿里媽媽實現數據互通
2008-9-19 雅虎統計進行系統,新增三大新功能:2008年9月18日訪客粘度指標、實時訪客、訪客地區分析更精準
2008-10-10 雅虎統計上線「白名單」功能防盜用
2009-1-5 量子恆道統計店鋪版內測上線
2009-1-9 量子恆道網站注冊、登錄系統開發完成
2009-1-22 雅虎統計全新推出「訪客網購興趣」模塊。
2009-2-12 淘寶旺鋪商戶平台系統開始開發、調試
2009-3-13 量子恆道網站上線
2009-5-31 雅虎統計向量子恆道遷移
7. 雅虎的創史人
雅虎酋長——雅虎公司創始人楊致遠 在當今IT業,有3位沒有上完大學就跑出去開公司、最後變成著名的億萬富翁的人,他們就是比爾·蓋茨、邁克·戴爾和楊致遠。 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IT業的頭面人物,但他已經40多歲了,在這個行業可以說是廉頗老矣。讓比爾萌生英雄老去之嘆的至少有兩個人----戴爾與楊致遠。 戴爾現在是美國年齡在40歲以下的首富,有趣的是在任何一個相同的年齡上,戴爾都比歷史上的比爾更成功;楊致遠似乎更可怕,他在此年之中完成了一個億萬富翁的炮製過程,他的身份完全不顧地心引力,火箭一般地飆升---眼下楊致遠是美國華人首富。 比起洛克菲勒、卡內基、福特這些花上一輩子才完成原始積累的故事,戴爾和楊致遠的經歷真算得上神話,他們聚攏財富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更重要的是,他們是新的價值的代言人。----他們年輕,富有創造力,他們穿著牛仔褲和T恤上班,光著腳在工作間工作,從不喜歡發號施令,厭惡權力階層。這使他們成為時尚,瘋狂地出現在大小雜志的封面。 這次財富全球論壇上海年會,比爾·蓋茨沒有來,戴爾楊致遠則應邀而至。在循規蹈矩溫文爾雅的總裁中間,他們顯得與眾不同。 楊致遠仍然穿著牛仔褲和T恤出沒在衣著體面的人群中,完全是一個鄰家男孩的打扮。戴爾雖然西裝革履,但在央視的演播間里,不像另外的總裁們那樣正襟危坐,他一上台就蹺起了二郎腿,他的身體語言告訴別人----他只不過是和你在街頭聊天,談一些有趣的話題而已。 楊致遠顯然擁有更高的注意力,這個年輕人受到了同胞的格外照顧,他告訴記者,從北京來上海他買的是經濟艙,上了飛機之後不知道怎麼變成了頭等艙,他很開心。創造新媒體: 有人說,搜遍一部計算機的發展史,上面只有4個華人---前面是王安,中間站著王嘉廉和施振榮,新人就是楊致遠。與王安諸人的慘淡經營苦心孤詣不同,楊致遠的成功被視為偶然。 評論者將這種偶然視為互聯網時代的必然,他們引用楊致遠的一句話:人人都說美國機會多,但當時沒有人能想到機會的降臨,猶如雅虎一般。 但楊致遠告訴記者,機會是偶然的,但取得成功並非如此,你把一種嗜好變成了一個事業,這需要巨大的努力。 楊致遠1968年出生在台灣,2歲時死了父親,10歲時隨母親舉家遷到美國加州。當時他惟一知道的英文單詞是shoe(鞋子)。他一邊上學,一邊當報童,憶及此般往事,楊致遠說,那種生活簡直像在地獄。度過了這般黑暗,楊致遠以優異成績進入斯坦福大學。熟悉他的人認為楊並不特別勤奮,甚至還有點懶,但思想活躍,善於交際,是大學社團的領袖----這無疑訓練了他日後作為企業領導者的組織才能。 當上網瀏覽器問世後,楊致遠整天泡在網上,連博士論文都放在了一邊。他和另外一個夥伴都設計了自己的網址,覺得什麼網好玩,就將其收入囊中。 過了一段時間,他們開始為自己的網站起名字。由於楊致遠的第一個拼音字母是y,就從y查字典,看中了好幾個詞----yammer,美國口語,意思是哭泣,yama,意為閻羅王;yawn,意為打呵欠 ;yaws,為中熱帶傳染病。最後他們選中了yahoo這個詞兒,即 雅虎。 這是《格列佛游記》中格列佛遇到的一群野人的名字,他們在yahoo後面加上了一個字驚嘆號,以強調發現野人的吃驚。 我們當時並未當真,只是好玩,楊致遠說,格列佛遇到那群叫yahoo的人是沒有受過教育、沒有文化的野人。我就在斯坦福不務正業,游手好閑,於是我們也自嘲為yahoo! 楊致遠和他的夥伴將yahoo!網址告訴了朋友,結果一傳十、十傳百 ,到斯坦福大學工作站訪問yahoo的人越來越多,使校方大感困擾,抱怨這個東西影響了學校電腦的正常運作。 雅虎成為一個類似電話號碼簿的搜索引擎,它將全球網址分成新聞、娛樂、科學、教育等14個門類,然後下面再細分。上網者可以使原來茫茫然不得其門而入的上網變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商機顯現。 1995年上半年,楊致遠開始與風險投資公司接觸。矽谷是一個風險投資的樂園,在那裡平均每天就有一家公司上市,平均每天有62個人被送入百萬富翁的行列。 馬上成為百萬富翁的途徑很多,當時微軟、美國在線等都想收購yahoo!,但楊致遠和他的合作夥伴並不想簽下賣身契,他們想做一番事業。 看中他們的風險投資商還記得他第一次訪問yahoo!工作間的情景: 楊致遠與他的夥伴坐在狹小的房間里,伺服器不停地散發熱量,電話應答機每隔一分鍾響一下,地板上堆著比薩餅盒,到處是臟衣服。但這位投資者並不在乎,楊致遠很快幫他認識到了yahoo!的巨大商機。 楊致遠經過幾個月的思考,認為yahoo!不僅僅是一個提供分類目錄的網站,而是一種新媒體。成千上萬的人通過yahoo!進入信息高速公路,這是一個必經的門戶,你看到首都機場那條大道兩旁密集的廣告牌了嗎? 1990年4月12日,yahoo!上市,當天股價由13美元提高至43美元,收盤價是33美元,yahoo!的市值達到8·5億美元,是一年前准備收購者估價的200倍。這是美好的一天,楊致遠與他的身價都超過了一億美金。 楊致遠的商業潛能開始爆發。他決定在傳統媒體上大做宣傳,他要建立一個品牌。這一想法比他的競爭對手提前了6個月,在網路時代,6個月足夠干任何事情了。 yahoo!的廣告語是Douyouyahoo!,簡直與耐克的justdoit媲美。這一廣告語在電台、電視台、雜志、報紙上輪番轟炸,無論你上網與否,都能見到yahoo!的醒目標志。 yahoo!非常酷,它不是一個技術公司,而是一種品牌、一種文化,這使yahoo!與眾不同的酷。華爾街的分析家如是評論。 也有人說:yahoo!酷主要是楊致遠和他的夥伴酷,他們白手起家的傳奇是無數傳媒的焦點,yahoo!是按他的意願建立的---獨立、年輕、富有創造力,還有謙遜。 yahoo!的真正實力是它擁有一支超過100人的聯合體,他們年輕,全部受過大學教育,他們給站點進行分類,精確細致,對手很難模仿。一般門戶的分層只有兩到三層,而yahoo!有十幾層。 廣告客戶蜂擁而至。新聞、電話黃頁、分類廣告、網上商場,yahoo!的服務創造了新一代的媒體。 我喜歡現在的工作,最令我激動的是能將傳統世界融入新時代。楊致遠說,經營yahoo!的感覺好像被人從直升機上扔下去、然後在山上滑雪的那個人,他不知道哪兒有樹,哪兒是懸崖。我不會失去任何東西,我是白手起家,即使再一次兩手空空,我也不在乎
8. 中國雅虎的歷史
雅虎( www.yahoo.com )是全球第一門戶搜索網站,業務遍及24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超過5億的獨立用戶提供多元化的網路服務。1999年9月,中國雅虎網站開通。2005年8月,中國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團全資收購。中國雅虎( www.yahoo.com.cn )開創性地將全球領先的互聯網技術與中國本地運營相結合,成為中國互聯網界位居前列的搜索引擎社區與資訊服務提供商。中國雅虎一直致力於以創新、人性、全面的網路應用,為億萬中文用戶帶來最大價值的生活體驗,成為中國互聯網的「生活引擎」。2005年、2006年,中國雅虎分獲由IT風雲榜評出的「搜索引擎年度風雲獎」和第五屆互聯網搜索大賽「搜索產品用戶最高滿意度獎」等殊榮。
麻煩採納,謝謝!
9. 關於yahoo!的興衰
YAHOO衰敗了嗎?他好象還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吧,只是現在也興起了一些其他的新生力量,比如GOOGLE,但這並不代表YAHOO沒落了。YAHOO公司這幾年落後我個人認為,管理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是google公司創造了另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為全世界的網民提供了更加方便有價值的服務,所以microsoft的MSN.com也無情的被市場冷落了,比爾蓋茨曾經說,他沒有搜索有足夠的重視,是他犯的最大的錯誤之一,好象楊致遠也這么說過,但是楊致遠認為門戶網站是未來的趨勢,難道你也要我說一個關於microsoft公司管理的問題嗎?這樣比較可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