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考證

歷史考證

發布時間: 2021-08-02 06:57:31

『壹』 幾萬年前的歷史怎麼考證的

人類出現比那早的多。最早的原某人距今170萬年,那時還不是現在的人,是猿與人之間的過度,那是的生物還沒有完全進化成今天的樣子。但也有了一些簡單的生活方式,如蓋房子等。在公元前3~4萬年間,那時的人就有了今天人的智慧了。比如,把那時的嬰兒拿到現在叫育,和我們是一樣的。只是那時的科學學平不是很高。先人用的生活用品,住的房子,在沒有破壞時,由於一些自然原因被掩蓋了,或一直沒有被大自然風化掉,保存至今,考古的人,將其發現。

『貳』 中國歷史劇是怎樣進行歷史考證的

大部分歷史劇,除了關鍵的歷史節點不弄錯,剩下的敞開胡編亂造,歷史考證?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都想賺快錢,誰還搞歷史考證?楊家將你知道吧?電影電視里拍的那是世代忠烈保咱漢人的朝廷,實際上是北宋時期後漢這個偽政權的一個軍閥,被北宋打敗後投降了,可你看電影電視里演的,康熙雍正乾隆你看電影電視里演的,多關心民生絕壁是明主,可文字獄沒人提,高壓政策沒人提,揚州十日記除了日本有,中國大陸這邊一本也沒留下來,好像清朝亡國就是因為慈禧和八國聯軍造成的。歷史考證?要看歷史考證還不如去看歷史書。

『叄』 曹野那的歷史考證

著名文史專家葛承雍先生經過研究發現,楊貴妃外,唐玄宗的姬妾中,還有一個來自中亞的「洋貴妃」。懷疑是中亞粟特人進貢的「胡人女子」或「胡旋女」。
「曹野那姬的名字無疑是漢文轉寫,曹是以曹國為姓氏的粟特人通例稱呼,『野那』二字明顯是一個粟特人常見的名字,其粟特語原意是『最喜歡的人』,俊男靚女都可用此名,無非是男的長相精神,女的長相漂亮。」葛承雍說。
葛曹野那的名字沒有改變胡音,說明她漢化尚不深。一般說來,如果外來粟特人在取名習尚上多用漢名,則說明漢化已經很長很深,那就很難判斷她是不是粟特人。

『肆』 中國可考證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開始,有明確文字記載時間的歷史。此前的歷史多是傳說和人口相傳以及一些沒有明確編年的文字記載。 1996年5月16日,國家啟動「夏商周斷代工程」該工程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相結合,設置9個課題44個專題,組織來自歷史學、考古學、文獻學、古文字學、歷史地理學、天文學和測年技術學等領域的170名科學家進行聯合攻關,旨在研究和排定中國夏商周時期的確切年代,——為研究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創造條件。 夏商周斷代工程 是一個以 自然科學 與 人文社會科學 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 中國 歷史上 夏 、 商 、 周 三個歷史時期的年代劃分。以學科交叉方式研究,將中國明確可考的人文歷史推前至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從此,中國在三皇五帝時代之後,即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歷史,皆為可考證的歷史。

『伍』 歷史考證的意義或作用

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歷史
世紀中國歷史考證學成就輝煌,名家輩出,研究方法多樣而新穎,發展階段清楚,高峰迭現。本書系首次對於這一重要學術領域作系統的梳理、深層次的開掘,並從中西學術交流的高度予以科學的說明和理論的總結,標志著對20世紀學術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作者認真地紬繹了數以百計的有關20世紀考證學者有價值的論著,重新審視了大量的有關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學術史等領域的研究課題。在此基礎上,全面分析了20世紀歷史考證學形成的條件;分別探討了王國維、陳寅恪、陳垣、胡適、顧頡剛、傅斯年,以及孟森、呂思勉、岑仲勉、錢穆、湯用彤、徐旭生、陳夢家、徐中舒、譚其驤、唐長孺等考證名家的成就,評價他們在20世紀學術史上的地位;同時,首次做到將1949年以後中國台灣、香港歷史考證學名家置於20世紀中國史學研究的總題目下進行考察,評述了勞干、嚴耕望、饒宗頤、張光直的貢獻;最後,從方法論的角度對新歷史考證學的學術內涵和時代特徵進行闡釋,並論述在唯物史觀指導下歷史考證學達到的新境界。

『陸』 什麼叫歷史考證

研究歷史語言等的一種方法。根據事實的考核和例證的歸納,提供可信的材料,作出一定的結論,考據的方法主要是訓詁、校勘和資料蒐輯整理。 考據的范圍與內容主要有二:一是考訂古書;二是考證史事。此外,文字校勘與注釋,其中也有年訂內容。所謂考訂古15,主要是指考證古書的作者、年代、卷次以及文字的異向;至於古書的真偽,將出辨偽學去專門進行。古人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清朝學者土嗚盛在大量的史料中考證出<楚漢春秋)一書的作者與卷冊(《十七史商榷》);清朝學者趙買通過眾多的典籍考證出新舊《唐書》中若:F的文字互異之外(《防余叢考》)。所謂考證史事,主要指考證史事的是非、有無,以及時間的先後等等。例如在《咳余叢考》一書中,作者考證了左右袒是否始於周勃一事。趙冀以諸多史實證實廠《史記》中記載的周動人北軍,令為呂氏者右袒,為劉氏者左但,並非由漢初周勃首創.它本為古制,實早於周勃之先。
[考據的方法3 陳垣先生在《遏鑒A6注表微·考認篇》里,按照考據中證據形式的不同分其為三種:理證。肋E、物證。不論哪種方法,都要具有確實與豐富的材料。所謂考據,就是拿出證據,這與淪述有本質的區別。
理證 有些史料,從道理上講值得懷疑,但是又元確鑿的證據,只得根據邏輯推理來判斷其正誤.這便是理證。運用理證時,必須多講道理,最好還能擺一些事實,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論點站得住腳。比如《資治通鑒>中記載了這樣一條史事:晉孝武帝太元七年.。是歲,秦大熟,上田畝收七L石,下者三十石。蝗不出幽州之境,4;食席克,上田畝收百石,下者五十『石。」南宋學者胡三省為之作注時,以理證的方法指出了這條史料的虛妄:第一* 「蝗之為火尚矣v蝗生而不食五穀,妖之大者也。」胡三省指出蝗蟲不吃糧食是一個極為反常的現象v他石敢相信有這樣的事情v他稱其為「妖」c第二, 「自古以來,未有鹵收百石、七十石之理;而百收五十石、二十石,亦未之聞也。」他憑借事實說話,認為這如此之高的畝產數字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胡三省最終總結道:「使其誠有之,又豈非反常之大者平!使其元之,則州縣與誣飾以閣亡.亦不樣之考也。秦亡宜矣I」這就是以常理來證實史實的虜假、以邏輯推斷出史事記載錯誤的一個例子。
理證是一種難度較大的考據方法,要想掌握好它,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基本功外,還要有卓越的識別與判斷能力,正如陳垣先生所說: 「考證貴能疑*疑而後能致其思,思而後能得期。」(《通監胡注表敝·考證篇》)否則,不是發現不了問題,就是會犯主觀武斷的錯誤。因此,動用理證方法時必須要小心謹慎。

『柒』 石決明的歷史考證

出自《名醫別錄》
①《唐本草》:「石決明是鰒魚甲也,附石,狀如蛤,惟一片無對,七孔者良。今俗用者紫貝,全別,非此類也。」
②《蜀本草》:「石決明,今出萊州即墨縣南海內,三月、四月采之。」
③《開寶本草》:「石決明生廣州海畔,殼大者如手,小者如三兩指;其肉南人皆啖之。亦取其殼,以水漬洗眼。七孔、九孔者良,十孔以上者不佳。」
④《本草衍義》:「石決明,《經》雲味咸,即是肉也。人采肉以供饌,及干致都下,北人遂為珍味。肉與殼兩可用,方家宜審用之。然皆治目,殼研,水飛點磨外障翳,登、萊州甚多。」

『捌』 刀的歷史考證

大刀本亦為車戰時代之利器,其法初止斫砍劈勒而已,初無制敵之種種神化也,與丈八蛇矛,殆同其功用。迨夫後代,戰爭變法,易車而馬而步,用大刀之將士,知成法之不足制勝,乃各本其戰之經驗,而想出種種利用大刀之法,俾為殺敵制果之助,於是乎有種種變化矣。大刀之最著者,為關王刀,蓋即關羽之刀法也;三國志載關王刀,重八十二斤,長一丈二尺;古之度制,較今為短,合之今度制,長僅八尺有奇耳;今世之大刀,蓋皆彷此,即刀法亦本此而變化之也。考大刀之種類,亦正不止關王刀一種,如撥風刀、大斫刀、九環刀、兩刃刀等,皆大刀也,其式樣不同,而名亦因之而異。至其用法,則殊途同歸,初無若何之大區別也;故關王刀。可謂之為大刀之祖,其他各刀,皆自此脫胎而出者,雖各有變化,要皆未能及其精密神化,足征完善也。我今即以此刀編為講義,以公同好,抑亦遵古法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其末曰鋒,言若蜂刺之毒利也。其本曰環,形似環也。其室曰削,削,峭也。其形峭殺,裹刀體也。室口之飾曰棒,棒,捧束口也。下末之飾曰埤,埤,卑也,在下之言也。短刀曰拍髀,帶時拍髀旁也;又曰露拍,言露見也。」埤玉+卑 郭子橫《洞冥記》:「黃帝采首山之金,始鑄為刀。」(《初學記·武部·刀》) 《初學記·武部·刀》:歷代有吳刀、赤刀、容刀、鸞刀、鄭刀、孟勞、西戎利刀、昆吾割玉刀、鳴鴻刀、百辟寶刀、百鏈、青犢、漏影三刀。 曹丕《典論》:「魏太子丕造百辟寶刀,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又作露陌刀,一名龍鱗刀。」 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收入《漢魏叢書》中)p747。 《初學記·武部·劍》:《春秋繁露》:「禮之所興也,劍之在左,青龍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有刀形而無刃,備儀容而已。」 刀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劃、刮,或割獸皮之用。殷商的銅刀就脫胎於原始的石刀,並出現了大型的戰刀。周代所用的環首長刀,不僅漢代亦用,而且傳至日本、朝鮮。漢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復佩劍,可見刀之作用在漢代尤為突出。 《三才圖會·器用》卷六:「關王偃月刀,刀勢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無不屈者。刀類中以此為第一。」 唐代漸改為無環的裝柄刀,刀在軍事上的應用,已超了過劍。 《唐書·杜伏威傳》:「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兩刃刀,其長丈,名曰拍刀,一揮殺數人,前無堅對。」 宋代,承襲三國、兩晉、隋、唐之制,傳統單刀只一色,刀形笨重,鐵刃也寬。其餘大刀則廣用之,有屈刀、掩(揠)月刀、眉尖刀、鳳嘴刀、筆刀等。 滾雙寶刀(滾雙寶刀) ,明末著名女將軍秦良玉所用。 少數民族刀,鋒利無比,沉重,非常人所能使用。 明代多仿日本刀式,作雙手握柄砍殺的長刀,可以削斷或砍損對手的長兵之柄。戚繼光《紀效新書》:「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倭善躍,一進足則丈余,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身多兩斷。」武術家們常用「刀如猛虎」來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大刀屬於長兵器,俗雲「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斬、刺、壓、掛、格等工夫。單刀、雙刀都是短兵器,語謂「單刀看手,雙刀看走」,所以單刀講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攔、截等刀式,而雙刀則講究兩手用力均勻,刀式清楚,步點靈活,上下協調,以顯出「葉里藏花,雙蝶飛舞」的姿態。如今流行的有朴刀、三尖兩刃、雙環刀、長刀(雙手刀)等。

『玖』 蒂瓦納科的歷史及考證

蒂瓦納科古城是公元400年玻利維亞人在的的喀喀湖邊建造的。很快居民聚居中心就繁榮發展起來,成為一座繁忙的城市。在這片土地上,修建了許多梯形金字塔、法庭和城市中心建築。今天的艾馬拉印第安人聚居的小村落就很靠近西班牙征服前的蒂瓦納科遺址。
考古學家對這一地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築上,蒂瓦納科遺址的梯形金字塔和城牆上還緊密排列著大量的雕刻十分精美的石頭。據估計,曾經有3萬到4萬人口居住在往日這座生機勃勃的古城內外。但不幸的是,現代人類對蒂瓦納科古城當時的手工業、食品貯藏系統、美洲駝隊和蒂瓦納科人創造的蒂瓦納科式捕魚法所知甚少。
有考古學家描述蒂瓦納科古城中心和城周圍的壕溝更象是為儀式慶典服務的,而不是用於戰爭中的進攻防禦。而且由於常年降雨量很達,壕溝還起到了將雨水分流到城中其他下水道中,引流入蒂瓦納科河的作用。阿卡帕那是最大的梯形金字塔,曾被認為是一座人工堆建的小山。經過考察,人們後來發現阿卡帕那的地基是由一塊一塊經過完美切割的石頭嚴絲合縫地壘砌起來的,成為蒂瓦納科的標志性建築。蒂瓦納庫古城中心還有六個帶有垂直石柱的「T」形台地,是蒂瓦納科的另一個顯著標志。台地的地面滿是灰土,極有可能是從周圍的壕溝中挖出來的。
考拉塔在法庭遺址周圍挖掘出一些遺骸和大量的手工藝品顯然是城中的能工巧匠的傑作。這些遺骸的姿勢是坐著的,其中一人拿著一件陶器,上面描繪著代表蒂瓦納科的神物美洲豹和美洲獅的圖案。在周圍當地居民還發現了祭祀用的美洲駝、陶器、銅器、銀器和黑曜岩。從發掘出來的東西看,蒂瓦納科主要敬奉著一位帶著有翅膀隨從的門神。這個有人形的有翼形象在許多發現的陶器上很常見,是保佑蒂瓦納科日常生活中農業豐收、漁牧業富足的神明。
蒂瓦納科有著自己獨特的與當地土壤條件和氣候條件相適宜的農業耕作,他們的祖先充分利用了這一地區的濕地。蒂瓦納科人挖出多條相距16到30英尺寬的渠(有些地方長達650英尺),渠和渠之間用於耕種,渠中養魚和種植水生植物,用於使用和肥料。渠中的水還可以調節土壤的溫度,保證作物不被凍壞。實際上,這種被證明為非常成功的耕作方式一直被艾馬拉人沿用至今。
蒂瓦納科人一直統治著南部河谷,在公元400年到500年間,他們控制了的的喀喀湖的西部和北部地區,也把他們的貨物和耕種方式帶到了這些新的地方。在這段時間內,蒂瓦納科人和周圍地區貿易往來頻繁,載滿貨物的美洲駝隊穿梭在城市之間,整個經濟網路覆蓋了安第斯南部的大部分地區。

熱點內容
六年級語文補充答案 發布:2025-07-09 06:19:21 瀏覽:21
保證書寫給班主任100字 發布:2025-07-09 06:00:31 瀏覽:240
南科生物 發布:2025-07-09 04:15:57 瀏覽:993
蹲踞式跳遠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09 03:09:33 瀏覽:84
高中歷史嶽麓 發布:2025-07-09 02:45:51 瀏覽:353
新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01:27:47 瀏覽:276
物理實驗教師 發布:2025-07-09 00:46:01 瀏覽:21
怎麼刪除朋友圈 發布:2025-07-09 00:19:21 瀏覽:154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