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四川成都地理位置

四川成都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8-02 07:25:40

⑴ 成都在中國的什麼地理位置

西南地區。
成都,簡稱蓉,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1],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2]。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成都下轄1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截至2015年末,成都總面積14312平方千米,全市建成區面積100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72.8萬,城鎮人口640萬,城鎮化率70.3%[3],是西部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
成都是中國五大戰區之一的西部戰區司令部駐地[4],是西部地區設立外國領事館數量、開通國際航線數量最多的城市[5],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世界美食之都[6]。
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和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十大古都」之一[7],約在公元前5世紀築城,西漢時已成為中國六大都市之一,三國時期為蜀漢國都。北宋年間成都人聯合發行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成都設立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26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眾多名勝古跡。

⑵ 成都的地理位置和氣候.飲食

四川省會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川西平原腹地,東界龍泉山脈,南臨雲貴高原,西靠邛崍山,北依秦嶺山脈,轄區總面積1.26萬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萬,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現化化城市。

成都是四川省會,又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成都旅遊資源豐富,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博大精深的古蜀文化、久負盛名的餐飲、悠閑散淡的民風民俗、豐富的土特產品以及四通八達的交通,使這座「休閑之都」成為中國西部口岸旅遊城市和最具魅力的旅遊勝地之一。成都是一座現代都市風情與古蜀文明和傳統文化交融生輝的城市,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成都平均海拔500米,具有典型的盆地氣候特徵。在亞熱帶季風氣候作用下,這里春早、夏熱、秋涼、冬暖,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氣候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多雲霧,日照時間短;二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卻顯得悶熱;二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卻顯得悶熱;冬天平均氣溫雖在5℃以上,但陰天多,空氣潮,卻顯得很陰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兩個月,冬春兩季乾旱少雨,極少冰雪。每年3至6月、9至11月是來成都旅遊的最佳季節。

成都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陸路和空中交通樞紐,交通四通八達,極為便利。以成都火車站為起點的成渝、寶成、成昆、成達等多條鐵路線分別通往重慶、貴州、雲南、甘肅、陝西、河南、湖北等省市;川藏、川滇、川陝、川青、成渝等公路干線通往西南、西北各省;省內公路發達,有多條干線或高速公路通往省內主要城市,聯結各鄉縣公路,形成了成都平原上的密集交通網。

飲食:川菜的魅力

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這是什麼?這是川菜的特點。吃在中國,味在四川。但這決不是說,其他地方菜系沒味或者味少,不是的,我們祖國地大物博,吃精遍地,隨便哪個地方都有自己豐富的味,獨特的味,值得自豪的味。而川菜的味是祖國菜系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川菜的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是什麼呢?三香乃蔥、姜、蒜,三椒乃辣椒、胡椒、花椒,三料乃醋、郫縣豆瓣醬、醪糟。炒菜需有蔥姜蒜,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是三椒卻是真理之上的翻新,是味的進一步擴充,四川人尤其把這三椒的花樣弄得別出心裁,產生了七滋八味,創造了世界聞名的川味。七滋是指:酸、甜、苦、辣、麻、辣、香、咸。八味是指:魚香、麻辣、酸辣、干燒、辣子、紅油、怪味、椒麻。九雜是指用料之雜。四川古稱巴蜀之地,號稱"天府之國",位於長江上游,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群山環抱,江河縱橫,盛產糧油,蔬菜瓜果四季不斷,家畜家禽品種齊全,山嶽深丘特產熊、鹿、獐、狍、銀耳、蟲草、竹筍等山珍野味,江河湖泊又有江團、雅魚、岩鯉、中華鱘。優越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特產資源,都為四川菜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川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首,四川火鍋名聞遐邇。麻婆豆腐、回鍋肉、宮保肉丁是享譽世界的川菜名菜。

川菜是中國四大菜系(川、粵、京、蘇)之一,以其麻辣味聞名於海外,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鮮明個性著稱於世。四川歷來享有「烹飪天國」之譽。

川菜常有的家常味型有魚香味型、怪味型、麻辣味型等20多種,花色品種4000種以上。著名菜餚有八味冷碟、九色攢盒、樟茶鴨子、蔥燒乳鴿、魚香鳳爪、鍋巴肉片、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小煎雞、家常海參、酸辣蹄筋、抄手肉片、回鍋肉、螞蟻上樹、玉筍鴨舌、水煮牛肉、東坡肘子、粉蒸牛肉、酸菜魚等。

⑶ 四川成都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地城文化,氣候狀況

地理位置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東南與資陽毗鄰,南面與眉山相連,西南與雅安、西北與阿壩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飲食

川菜,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稱號,成都出產的郫縣豆瓣被譽為「川菜之魂」,是川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氣候

一是東西兩部分之間氣候不同。由於成都市東、西高低懸殊,熱量隨海拔高度急增而銳減,所以出現東暖西涼兩種氣候類型並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時間的氣溫可以相差好幾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現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等多種氣候類型。這種熱量的垂直變化,為成都市發展農業特別是多種經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二是冬濕冷、春早、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熱量豐富。

⑷ 重慶在成都的什麼方向

按照中國地圖上的方位,重慶在成都的東南方。

一、重慶的地理位置

重慶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 轄區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千米。

二、成都的地理位置

成都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東緣,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南面與眉山市相連,西南與雅安市、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2°54′~104°53′、北緯30°05~31°26′之間。

(4)四川成都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重慶和成都的歷史沿革:

一、重慶

1949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重慶,隨後成為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為西南大區代管的中央直轄市,駐地亦設在重慶。1954年7月,重慶直轄市被撤銷,重慶與四川合並,重慶從直轄市降為副省級市。

1992年,重慶辟為沿江開放城市。1997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政府機構正式掛牌。重慶至此在歷史上第三次成為直轄市。

二、成都

1949年12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成都,撤銷四川省,成都成為川西行署區的駐地。1952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各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後,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989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成為全國14個計劃單列市之一。

1994年5月,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通過,將計劃單列市確定為副省級市,成都加強了省級機構統籌規劃和協調的地位和作用,成為全國15個副省級市之一。

⑸ 成都地址

如果開車:
1. 沿成樂高速公路行駛86.2公里,朝新津方向,稍向右轉進入成雅高速公路
部分路段收費
2. 沿成雅高速公路行駛40.2公里,直行進入創業路
全路段收費
3. 沿創業路行駛1.5公里,直行進入永豐路
4. 沿永豐路行駛1.2公里,直行進入洗面橋街
5. 沿洗面橋街行駛870米,直行進入漿洗街
6. 沿漿洗街行駛830米,直行進入下南大街
7. 沿下南大街行駛230米,直行進入中南大街
8. 沿中南大街行駛180米,直行進入上南大街
9. 沿上南大街行駛130米,過右側的吉祥大廈(成都)約60米後,左前方轉彎
10. 行駛10米,左前方轉彎進入金盾路
11. 沿金盾路行駛260米,過右側的國棟 中央商務大廈(成都)約100米後,稍向右轉進入隧道
12. 沿隧道行駛510米,直行進入東城根上街
13. 沿東城根上街行駛260米,過右側的建設大廈(成都)約220米後,直行進入東城根中街
14. 沿東城根中街行駛150米,稍向右轉進入隧道
15. 沿隧道行駛410米,直行進入東城根下街
16. 沿東城根下街行駛240米,過右側的國信廣場(成都)約130米後,直行進入萬和路
17. 沿萬和路行駛200米,過右側的天象大廈(成都),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

如果趕車:
1. 做樂山到成都的長途客車,在石羊場車站下車
2. 乘坐93路(或者93A路),經過24站, 到達寧夏街站,沿公共汽車路線向前走到路口,右轉彎(基本上180度),走一段就到了(下車後,差不多走500米)

⑹ 成都地理位置

成都的地理位置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介於東經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緯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間。境內海拔387-5364米,東界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 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市中心位於北緯30.67度,東經104.06度, 平均海拔約500米。 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市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98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

⑺ 四川成都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地城文化,氣候狀況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東南與資陽毗鄰,南面與眉山相連,西南與雅安、西北與阿壩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地質
成都地質悠久,地層出露較全,全市地勢差異顯著,西北
成都平原
高,東南低,西部屬於四川盆地邊緣地區,以深丘和山地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間,最高處大邑縣雙河鄉海拔為5353米,相對高度在1000米左右;東部屬於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主要由第四系沖擊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組成,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開發歷史悠久,墾殖指數高,地勢平坦,海拔一般在500米上下,最低處金堂縣雲台鄉僅海拔387米。成都市東、西兩個部分之間高差懸殊達4966米。由於地表海拔高度差異顯著,直接造成水、熱等氣候要素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同,不僅西部山地氣溫、水溫、地溫大大低於東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間還呈現出明顯的不同熱量差異的垂直氣候帶,因而在成都市域范圍內生物資源種類繁多,門類齊全,分布又相對集中。

地貌
成都按地貌類型可分為平原、丘陵和山地;按土壤類型可分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黃壤、黃棕壤等11類;按土地利用現狀類型可分為耕地、園林地、牧草地等8類。平原面積比重大,達4971.4平方公里,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40.1%,遠遠高於全國佔12%和四川省佔2.54%的水平;丘陵面積佔27.6%,山地面積佔32.3%。土地墾殖指數高,,可利用面積的比重可達94.2%,全市平均土地墾殖指數達38.22%,其中平原地區高達60%以上,遠遠高於全國10.4%和四川省11.5%的水平。

氣候
成都位於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交接地帶,具有自己特有的氣候資源:一是東西兩部分之間氣候不同。由於成都市東、西高低懸殊,熱量隨海拔高度急增而銳減,所以出現東暖西涼兩種氣候類型並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時間的氣溫可以相差好幾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現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等多種氣候類型。這種熱量的垂直變化,為成都市發展農業特別是多種經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二是冬濕冷、春早、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在16°C左右,≥10°C的年平均活動積溫為4700~5300°C,全年無霜期為278天,初霜期一般出現在11月底,終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5°C左右,最低氣溫在0°C以下的天氣集中出現在12月中下旬和1月上旬,少部分出現在1月中下旬,平均氣溫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1~2°C,提前半個月入春。三是冬春雨少,夏秋多雨,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900~1300毫米,而且降水的年際變化不大,最大年降水量與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為2:1左右。四是光、熱、水基本同季,氣候資源的組合合理,很有利於生物繁衍。五是風速小, 廣大平原、丘陵地區風速為1~1.5米/秒;晴天少,日照率在24~32%之間,年平均日照時數為 1042~1412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為83.0~94.9千米/平方厘米。
成都極端最低氣溫為-5.9℃,大部分區市縣出現在12月,少部分出現在1月。據成都市氣象局網站公布的《成都市常年各月風向、風速、降水氣候資料》顯示:成都市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成都市常年最多風向是靜風;次多風向:6、7、8月為北風,其餘各月為東北偏北風。
人口
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65.8萬人(含簡陽1572.8萬人),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228.1萬人(含簡陽1376.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65‰。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94.3%。

民族
成都是一個多民族散居的城市,境內除漢族外,有54個少數民族成份。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成都市少數民族人口為60538人,還有大量的暫住和流動少數民族同胞。人數上1000人的有回族、藏族、滿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羌族、壯族、朝鮮族等十個民族。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3920686人,佔99.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6939人,佔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少數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0.36個百分點。

⑻ 成都的地理位置

成都
經緯度位置:經度 102°54′E~104°53′E;緯度30°05 ′N~31°26′N
地理位置:位於四川內省中容部,四川盆地西部
東西最大橫距192km,南北最大縱距166km,幅員面積12390k㎡,耕地面積4320k㎡。成都東與德陽、資陽毗鄰,西與雅安、眉山、阿壩接壤;距離東海1852km,距離南海1090km。

成都別稱蓉城、副省級城市,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西南),國家新一線城市,位於長江流域上游,西南地區最大平原—成都平原東部。

成都是西南地區的經濟、金融、交通、商業、貿易、文化、科教、物流中心,亞洲首個國際「美食之都」。

成都是水旱從人 、不知飢謹的天府之國,是歷史悠久、飽經滄桑的七朝之都,是青山碧水、生態宜居的濱江之城,是商貿繁榮、百業昌隆的現代都市。

⑼ 成都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來成都
經緯度位源置:經度 102°54′E~104°53′E;緯度30°05 ′N~31°26′N
地理位置: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
東西最大橫距192km,南北最大縱距166km,幅員面積12390k㎡,耕地面積4320k㎡。成都東與德陽、資陽毗鄰,西與雅安、眉山、阿壩接壤;距離東海1852km,距離南海1090km。

成都別稱蓉城、副省級城市,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西南),國家新一線城市,位於長江流域上游,西南地區最大平原—成都平原東部。

成都是西南地區的經濟、金融、交通、商業、貿易、文化、科教、物流中心,亞洲首個國際「美食之都」。

成都是水旱從人 、不知飢謹的天府之國,是歷史悠久、飽經滄桑的七朝之都,是青山碧水、生態宜居的濱江之城,是商貿繁榮、百業昌隆的現代都市。

⑽ 成都的地理位置大概是多少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介於東經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緯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間。境內海拔387-5364米,東界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 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市中心位於北緯30.67度,東經104.06度, 平均海拔約500米。 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市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98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

熱點內容
保證書寫給班主任100字 發布:2025-07-09 06:00:31 瀏覽:240
南科生物 發布:2025-07-09 04:15:57 瀏覽:993
蹲踞式跳遠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09 03:09:33 瀏覽:84
高中歷史嶽麓 發布:2025-07-09 02:45:51 瀏覽:353
新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01:27:47 瀏覽:276
物理實驗教師 發布:2025-07-09 00:46:01 瀏覽:21
怎麼刪除朋友圈 發布:2025-07-09 00:19:21 瀏覽:154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
化學鍵復習 發布:2025-07-08 20:42:29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