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顯微鏡使用
㈠ 初一生物顯微鏡的使用步驟七個
1、取鏡和安來放 1.右手握住鏡源臂,左手托住鏡座。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台距邊緣7 cm左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2、對光 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物鏡前端與載物台要保持2 cm距離)。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准通光孔。一隻眼注視目鏡內,另一隻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3、觀察(低倍鏡下觀察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 4、調焦一隻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高倍鏡下觀察 6將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的物像,移到視野的中央。 7轉動轉換器,用高倍鏡觀察,並請輕輕轉動細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物像為止。
㈡ 初中生物顯微鏡的使用
初中生物顯微鏡的使用可以分三步。
一,取鏡和安放。
右手握住鏡臂,
左手托住鏡座,
放在實驗台上,
距離邊緣七厘米。
二,對光。
三,觀察。
㈢ 顯微鏡的作用及用途
顯微鏡作用:
光學顯微鏡是精密的光學儀器,用於微觀物質的觀察(包括精密零件、動植物細胞、細菌等)。
主要用途
顯微鏡被用來放大微小物體的圖像。一般應用於生物、醫葯、微觀粒子等觀測。
(1)利用微微動載物台之移動,配全目鏡之十字座標線,作長度量測。
(2)利用旋轉載物台與目鏡下端之游標微分角度盤,配全合目鏡之址字座標線,作角度量測,令待測角一端對准十字線與之重合,然再讓另一端也重合。
(3)利用標准檢測螺紋的節距、節徑、外徑、牙角及牙形等尺寸或外形。
(4)檢驗金相表面的晶粒狀況。
(5)檢驗工件加工表面的情況。
(6)檢測微小工件的尺寸或輪廓是否與標准片相符。
(3)生物顯微鏡使用擴展閱讀:
顯微鏡的維護
(1)防潮如果室內潮濕,光學鏡片就容易生霉、生霧。鏡片一旦生霉,很難除去。顯微鏡內部的鏡片由於不便擦拭,潮濕對其危害性更大。
機械零件受潮後,容易生銹。為了防潮,存放顯微鏡時,除了選擇乾燥的房間外,存放地點也應離牆、離地、遠離濕源。顯微鏡箱內應放置1~2袋硅膠作乾燥劑。並經常對硅膠進行烘烤。在其顏色變粉紅後,應及時烘烤,烘烤後再繼續使用。
(2)防塵光學元件表面落入灰塵,不僅影響光線通過,而且經光學系統放大後,會生成很大的污斑,影響觀察。灰塵、砂粒落入機械部分,還會增加磨損,引起運動受阻,危害同樣很大。因此,必須經常保持顯微鏡的清潔。
(3)防腐蝕 顯微鏡不能和具有腐蝕性的化學試劑放在一起。如硫酸、鹽酸、強鹼等。
(4)防熱 防熱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避免熱脹冷縮引起鏡片的開膠與脫落。
(5)請勿觸碰尖銳的物品,如鐵釘、針等。
(6)非相關人員請勿隨意動用。
㈣ 高一生物顯微鏡的具體使用步驟及注意事項
1.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台上,略偏左(顯微鏡放在距實驗台邊緣7厘米左右處)。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二、對光
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物鏡的前端與載物台要保持2厘
米的距離)。
4.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准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同時畫圖)。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視野。
三、觀察
5.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紙片製成)放在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6.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
7.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方向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項: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乾凈。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並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最後把顯微鏡放進鏡箱里,送回原處。
㈤ 生物顯微鏡怎麼用啊,描述詳細一點。
1.把顯微鏡放在桌子上。
2.使物鏡對准通光孔,遮光器(載物台下面的轉盤內)的光圈容(就是轉盤上的孔)對准通光孔。
3.眼睛瞧著目鏡,轉動反光鏡,對好光。(對好光後,目鏡里能看到明亮光)
4.如果你有裝片,把裝片放到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壓住裝片。
5.轉動粗准焦螺旋,讓鏡筒下降,直到物鏡距離裝片1毫米左右。
6.眼睛注視目鏡,反向轉粗准焦螺旋,讓鏡筒上升,直到看到標本的像為止。
如果你還不熟練,可以多反復幾次,總會成功的。如果還不會,可以網路HI我
㈥ 詳細介紹下生物顯微鏡的用法
1.開箱與安裝
顯微鏡用乾燥的白色泡沫塑料盒裝箱,目鏡筒與主機分別裝入塑料袋,物鏡放在透明塑料盒內,目鏡用塑料袋包裝,安裝時應仔細小心,注意清潔。取出顯微鏡主機及雙目鏡筒後,將雙筒目鏡圖例所示,松開彎臂上部側面螺釘將其裝入主機彎臂上部,然後擰緊螺釘,雙目鏡筒可繞物鏡光軸旋轉任意位置定位。
2.顯微鏡的調整:
(1) 電源插頭插入220V/50HZ的插座,打開儀器基座後面的電源開關。基座側面調光手輪,使儀器的透射光連續可調。
(2) 裝上10×物鏡,從目鏡管中觀察並調整位於工作台下的聚光鏡孔徑光闌,使孔徑光闌光斑的大小與物鏡後端的通光口徑相同。
(3) 將標本放在移動工作台上,用標本夾板夾緊。
(4) 裝上10×目鏡,通過雙目鏡筒觀察,調節粗微動調焦手輪使右目鏡成像清晰,然後轉動左目鏡管上的視度調節圈使左目鏡像清晰。這種設計,適應了不同操作者或左、右眼的視力差異。
(5) 當轉換到其他倍率物鏡時,視場中仍有輪廓成像,微調調焦手輪使之成像清晰。
(6) 調節孔徑光闌,使成像獲得更好的對比度。(裝有帶升降聚光鏡裝置的機型,升降聚光鏡,將使成像效果更好)。
3.顯微鏡的使用:
顯微鏡高倍物鏡(40×和100×)為彈簧載入設計,可避免物鏡與標本因調焦不當相碰而損壞,但使用時仍應避免兩者相碰。調焦過程中,用粗動調焦使工作台快速上升,將接近標本時,用微動調焦,並兼顧視場及物鏡與標本的碰撞,緩慢地把像調清晰。
為彌補空氣媒介對高倍率的吸收,使用100×油浸物鏡時,須在標本片表面滴上一小滴合成浸油,使物鏡與標本間形成浸油增透,使用完畢即用二甲苯揩試干凈,以免日久合成浸油凝固而不易清除,影響使用。
移動工作台縱橫均有刻尺,游標的讀數值為0.1毫米,操作時可確定標本的移動量。工作台下的聚光鏡座還裝有濾色片托架,平移托架,放入濾色片,以適應不同的標本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