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初中物理晶體

初中物理晶體

發布時間: 2021-08-02 09:52:35

⑴ 初二物理:晶體和非晶體物質的定義

1、晶體:有規則結構的固體,如食鹽

海波
許多礦石和各種金屬,這些固體都屬於晶體
非晶體:沒有規則結構的固體,如松香
蜂蠟
瀝青等,它們都是非晶體
2、凍肉出冷庫時比進冷庫時重,為什麼?水蒸氣凝華在肉上,多了些霜,所以重了
3、對金屬來講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對酸、鹼、鹽的水溶液來講,(離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⑵ 初中物理的晶體和非晶體如何區別

晶體有固定的熔點
也就是說晶體加熱中只有在達到熔點時溫度才是不變的,其他時間也是上升的
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也就是說非晶體只要加熱溫度就上升

⑶ 初二物理的晶體有哪些非晶體呢

晶體;海波、冰、食鹽、水晶、明礬、各種金屬、金剛石、石墨、石英、雲母、硫酸銅、糖、味精我們吃的鹽是氯化鈉的結晶,味精是谷氨酸鈉的結晶,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和天上飄下的雪花,是水的結晶。每家廚房中常見的砂糖、鹼是晶體,每個人身上的牙齒、骨骼是晶體,工業中的礦物岩石是晶體,日常見到的各種金屬及合金製品也屬晶體,就連地上的泥土砂石都是晶體。
非晶體;玻璃、蜂蠟、松香、瀝青、橡膠、石蠟、琥珀、珍珠。

⑷ 初中物理:晶體和非晶體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晶體和非晶體的本質區別在於結構不同,構成晶體的微觀粒子在空間排列上有高度的周期性,體現出短程有序,長程也有序的結構特徵,而非晶體則有所不同,微觀粒子的空間排列有序性是小范圍的,總體上則表現出短程有序,長程無序的結構特徵。

⑸ 初二物理中「晶體」的定義是什麼

晶體有固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溫度始終保持不變

⑹ 列舉初中物理中晶體常見的幾種(最好超過10種)

固態物質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從宏觀上看,晶體都有自己獨特的、呈對稱性的形狀,如食鹽呈立方體;冰呈六角稜柱體;明礬呈八面體等。而非晶體的外形則是不規則的。晶體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如機械強度、導熱性、熱膨脹、導電性等,稱為各向異性。而非晶體的物理性質卻表現為各向同性。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熔點(或凝固點),而非晶體則是隨溫度的升高逐漸由硬變軟,而熔化。
晶體和非晶體所以含有不同的物理性質,主要是由於它的微觀結構不同。組成晶體的微粒——原子是對稱排列的,形成很規則的幾何空間點陣。空間點陣排列成不同的形狀,就在宏觀上呈現為晶體不同的獨特幾何形狀。組成點陣的各個原子之間,都相互作用著,它們的作用主要是靜電力。對每一個原子來說,其他原子對它作用的總效果,使它們都處在勢能最低的狀態,因此很穩定,宏觀上就表現為形狀固定,且不易改變。晶體內部原子有規則的排列,引起了晶體各向不同的物理性質。例如原子的規則排列可以使晶體內部出現若干個晶面,立方體的食鹽就有三組與其邊面平行的平面。如果外力沿平行晶面的方向作用,則晶體就很容易滑動(變形),這種變形還不易恢復,稱為晶體的范性。從這里可以看出沿晶面的方向,其彈性限度小,只要稍加力,就超出了其彈性限度,使其不能復原;而沿其他方向則彈性限度很大,能承受較大的壓力、拉力而仍滿足虎克定律。當晶體吸收熱量時,由於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疏密不同,間距不同,吸收的熱量多少也不同,於是表現為有不同的傳熱系數和膨脹系數。非晶體的內部組成是原子無規則的均勻排列,沒有一個方向比另一個方向特殊,如同液體內的分子排列一樣,形不成空間點陣,故表現為各向同性。當晶體從外界吸收熱量時,其內部分子、原子的平均動能增大,溫度也開始升高,但並不破壞其空間點陣,仍保持有規則排列。繼續吸熱達到一定的溫度——熔點時,其分子、原子運動的劇烈程度可以破壞其有規則的排列,空間點陣也開始解體,於是晶體開始變成液體。在晶體從固體向液體的轉化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用來一部分一部分地破壞晶體的空間點陣,所以固液混合物的溫度並不升高。當晶體完全熔化後,隨著從外界吸收熱量,溫度又開始升高。石英、海波、石墨、食鹽、萘、冰、乾冰、糖、各種金屬就是常見的晶體。而非晶體由於分子、原子的排列不規則,吸收熱量後不需要破壞其空間點陣,只用來提高平均動能,所以當從外界吸收熱量時,便由硬變軟,最後變成液體。玻璃、松香、瀝青和橡膠就是常見的非晶體。
多數的固體晶體屬於多晶體(也叫復晶體),它是由單晶體組成的。這種組成方式是無規則的,每個單晶體的取向不同。雖然每個單晶體仍保持原來的特性,但多晶體除有固定的熔點外,其他宏觀物理特性就不再存在。這是因為組成多晶體的單晶體仍保持著分子、原子有規則的排列,溫度達不到熔解溫度時不會破壞其空間點陣,故仍存在熔解溫度。而其他方面的宏觀性質,則因為多晶體是由大量單晶體無規則排列成的,單晶體各方向上的特性平均後,沒有一個方向比另一個方向上更占優勢,故成為各向同性。各種金屬就屬於多晶體。它們沒有固定的獨特形狀,表現為各向同性.有固定熔點的物質是晶體,沒有固定熔點的物質是非晶體。

⑺ 求列出初中物理中常見的晶體與非晶體

晶體:石英、雲母、明礬、食鹽、硫酸銅、味精。

非晶體:玻璃、石蠟、松香、瀝青、塑料。

晶體擁有固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始終保持不變。單晶體有各向異性的特點。晶體可以使X光發生有規律的衍射。宏觀上能否產生X光衍射現象,是實驗上判定某物質是不是晶體的主要方法。晶體相對應的晶面角相等,稱為晶面角守恆。

(7)初中物理晶體擴展閱讀:

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

本質區別:

晶體有自范性,非晶體無自范性。

物理性質:

晶體是內部質點在三維空間成周期性重復排列的固體,具有長程有序,並成周期性重復排列。

非晶體是內部質點在三維空間不成周期性重復排列的固體,具有近程有序,但不具有長程有序。外形為無規則形狀的固體。

晶體有各向異性,非晶體多數是各向同性。晶體有固定的熔點,非晶體無固定的熔點,它的熔化過程中溫度隨加熱不斷升高。

微觀結構:

晶體和非晶體所以含有不同的物理性質,主要是由於它的微觀結構不同。

⑻ 初二物理 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晶體有凝固點,在凝固過程溫度保持不變。
而非晶體沒有凝固點,所以凝固過程溫度繼續降低

⑼ 初三物理.....晶體與非晶體

晶體:海波.食鹽.白糖.
非晶體:銅塊.玻璃.松香.塑料

⑽ 初中物理和化學中的晶體有什麼區別或聯

這是一個好問題,難的有思考的這種層次問題的孩子
初中物理的晶體主要針對的是有沒有明確的熔點,這個是初中對於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劃分。
而化學初中階段主要討論的是鹽類物質,比如碳酸鈣,什麼氯化物,什麼硫酸鹽,而且正好這些鹽類物質都是金屬化合物,包括氯化銨,這種鹽類物質都有比較明確的熔沸點,因此都是晶體。
因此,有沒有什麼聯系你應該能夠考慮明白了吧。

熱點內容
南科生物 發布:2025-07-09 04:15:57 瀏覽:993
蹲踞式跳遠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09 03:09:33 瀏覽:84
高中歷史嶽麓 發布:2025-07-09 02:45:51 瀏覽:353
新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01:27:47 瀏覽:276
物理實驗教師 發布:2025-07-09 00:46:01 瀏覽:21
怎麼刪除朋友圈 發布:2025-07-09 00:19:21 瀏覽:154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
化學鍵復習 發布:2025-07-08 20:42:29 瀏覽:831
北京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8 19:38:24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