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地理
A. 長江三峽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中國四川
景區特色: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
適游季節:全年
出遊貼士:
景區介紹
長江,我國的第一大河,全長6300餘公里。它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沖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三峽地跨兩省。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隨著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
三峽旅遊區優美景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宏偉的三峽工程,大寧河小三峽等。
B. 三峽特有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合
長江三峽又名峽江或大三峽,位於中國重慶市、恩施州、宜昌市地區境內的長江幹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千米,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跨重慶奉節、重慶巫山、湖北巴東、湖北秭歸、湖北宜昌。除了著名的長江三峽外,全國各地多條河流上都有名為三峽的景點。另有以三峽為題材的詩作。
著名工程有:三峽大壩、三峽水電站、三峽水庫。
C. 三峽的地理概述
長江流過四川宜賓之後,經重慶江津到湖北宜昌段被俗稱為「川江」,是歷史上巴蜀、黔(通過烏江在重慶涪陵注入長江)通往中國東部唯一的水上通道。川江下游江水穿越中國大陸第二階梯巫山山脈,形成了長江上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大峽谷,因而該區域被合稱為「三峽」。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南大學教授袁道先領銜的「長江三峽河谷發育與環境演變研究」課題組經過4年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建立了完整的三峽地區長江階地年代序列,並認定長江三峽形成於200萬年前。
研究指出,長江東流是由於青藏高原的抬升,三峽河段的貫通是長江演化歷史中的一個重大地質事件。
該課題的研究重點是三峽地區的地貌演化和特殊的堆積物「江北礫岩」的成因。在大量的野外考察的基礎上,課題組對大批實驗樣品進行了孢粉、重礦組合、磁化率等測試,應用地質學、地理學、年代學等測試,並綜合應用地質學等多種理論與方法對該地區的河谷地貌、各種堆積物進行研究,初步明確了三峽地區層狀地貌面的分布、特徵、年代和「江北礫岩」的成因及環境意義,也由此首次建立了完整的三峽地區長江階地年代序列。
D. 三峽的地理位置和簡介急用,誰快給誰
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地跨兩省。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隨著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三峽旅遊區優美景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宏偉的三峽工程,大寧河小三峽等。游三峽有三條路線可選:1、從重慶順江而下快節奏地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2、從上海、南京、武漢逆流而上游覽長江沿途美景;3、從三峽的東口宜昌出發飽覽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風光。關於三峽工程:三峽水利樞紐是綜合治理與開發長江的關鍵性工程。長江自奉節至宜昌近200公里的江段,穿越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等三段大峽谷,長江三峽為該三段大峽谷的總稱。位於西陵峽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斗坪(距下游的葛洲壩水利樞紐38公里),江谷開闊,花崗岩岩基堅硬、完整,並可控制上游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近5000億立方米。經過數十年的艱辛勘測、規劃、論證、審定後,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工程特選址於該地—三斗坪。長江三峽工程竣工後,將發揮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遊、保護生態、凈化環境、開發性移民、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電站都無法比擬的
E. 長江三峽的地理特點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的奉節縣,東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長204千米.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F. 三峽的地理位置和簡介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長193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長江三峽」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長江三峽---夔門」是第五套人民幣1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
2018年2月19日,長江三峽工程南線船閘啟動實施至3月24日8時為期33天的停航檢修,三峽工程北線船閘將採取單向通過、定時換向方式運行。
(6)三峽地理擴展閱讀
三峽地跨重慶、湖北兩省市。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隨著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
三峽旅遊區景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宏偉的三峽工程,大寧河小三峽等。
長江三峽每年1至4月為枯水期,5至10月為豐水期。
G. 三峽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點
長江三峽又名峽江或大三峽,位於中國重慶市、恩施州、宜昌市地區境內的長江幹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經過恩施,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千米,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跨重慶奉節、重慶巫山、湖北巴東、湖北秭歸、湖北夷陵。除了著名的長江三峽外,全國各地多條河流上都有名為三峽的景點。另有以三峽為題材的詩作。
特點:長江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沖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即長江三峽。四百里的險峻通道和三個動聽的名字,容納了無盡的旖旎風光,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
(7)三峽地理擴展閱讀
瞿塘峽氣勢磅礴,兩側險峻,是三峽最小的峽谷,但卻是最為險惡的一個。瞿塘峽號稱天下雄關。峽中波濤洶涌,濤聲轟鳴。瞿塘峽特點是懸崖陡峭,兩邊的山崖如被刀斧劈砍出來的一樣,最高處峰高有1500米。夾江峭壁,致使江寬不過百米,最窄處僅有幾十米。
這里不僅山勢雄偉,水勢也很是壯觀,瞿塘峽的山水險峻。在北岸邊的的陡峭的崖壁上,有在古時候建造的棧道的痕跡,頭頂上是懸崖,腳下是洶涌的江水,這是古時重要道路。
崖壁棧道的石壁上有清人所刻的紀念這一偉大工程的碑文。瞿塘峽的棧道是在明清時在長江北面懸崖上建造出的一條官道。
巫峽也是三峽中最為曲折的峽谷了,它以深幽俊俏聞名於天下。在峽谷的兩岸,山上都是綠植鋪蓋不斷,群峰林立,船行駛在峽谷之中,突然大山當前,看起來沒有了路;忽然又峰迴路轉,別有天地,就像一條曲折不斷的的畫廊。巫峽兩岸群峰聳立,有十二座山峰最為出眾。
它們都獨樹一幟,特別是神女峰纖細俊俏。就像翠綠的寶石一樣。這險峻的巫峽,深沉而又肅穆,在下雨過後,彩虹會貫穿整個峽谷,把峽谷裝扮得多姿多彩!巫峽比較狹長,太陽照射的時間較少,峽谷中的濕氣環繞很不容易散去,雲霧繚繞的,千姿百態,在陽光的照耀下,形成了七彩的光線。
西陵峽是三個峽谷中最長的一個峽谷了,它的特點是淺灘多且水流比較急。其中的有名的三個灘有泄灘、青灘和崆嶺灘,這是三峽出來名的的三大險灘。在以前船隻行駛在其中,險象迭生,不經意間就舟毀人亡。
H. 長江三峽大壩的地理位置
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
I. 三峽的地理位置和簡介
地理位置: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長193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和湖北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
簡介:
1、氣候條件
長江三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2001年度(2000年12月~2001年11月)三峽庫區氣候總體特徵為偏旱偏暖。各地年度降水量普遍偏少,氣溫普遍偏高。與常年相比,庫區冬季降水偏多,春、夏、秋季降水持續偏少。
年內氣溫變化較大,與常年相比,冬季、秋季及初春、盛夏氣溫偏高,仲春、初夏及夏末氣溫偏低。庫區平均風速略小於常年且季節變化不大。
2、水質情況
(1)枯水期:水質較好,Ⅰ、Ⅱ類水質斷面占監測斷面總數的87%,Ⅲ類水質斷面占監測斷面總數的13%。
(2)平水期:水質較好,Ⅱ類水質斷面數占庫區監測斷面總數的67%,Ⅲ類水質斷面占監測斷面總數的33%。
(3)豐水期:水質尚可,Ⅱ類水質斷面數占庫區監測斷面總數的40%,Ⅲ類水質斷面占監測斷面總數的46.7%,僅有一個斷面的水質為Ⅳ類水質。
生物資源:
三峽庫區資源植物類別齊全,種類繁多,約4500多種。其中葯用植物3500多種,食用植物610種,油脂植物566種,觀賞植物500多種,纖維植物250多種,用材樹種300多種,防護林、綠肥植物136種,染料植物50多種,橡膠植物41種,其它用途(如芳香油、栲膠、果類等)植物480種。
對庫區古樹的跟蹤監測結果表明,古樹的總體狀況基本穩定。僅發現巴東縣鐵廠荒林場的一株巴山松(高33.5米,胸徑1.6米),因雷擊、蟲害瀕臨死亡,重慶市北碚區歇馬鎮大磨灘河邊有1株百年以上的黃角樹,因周圍環境污染,瀕臨死亡。
庫區珍稀植物篦子三尖杉、福建柏、銀杉、金錢松、黃杉、穗花杉、巴山榧等19種保護狀況良好。在興山縣龍門河林場發現了已絕跡近百年的國家二級珍稀瀕危樹種小勾兒茶。在巫山縣五里坡林場發現野生珍稀植物紅豆杉群落的新分布點。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三峽
J. 三峽的的地理位置
宜昌和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