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小報
1. 歷史手抄報
什麼是歷史手抄報
歷史手抄報是以歷史知識為基本內容的手寫報紙,它有顯眼的報頭、報名並設有一定的欄目,以文字書寫為主,也配有一定的圖畫、圖案。手抄報的題目可自擬,如:《歷史手抄報》《輝煌X朝》《華夏的歷史》等,要點名主題,不可含含糊糊。 歷史手抄報的選材 主要以歷史故事為主,客觀上允許找尋一些歷史的未解之謎。當然歷史資料要古今中外的一些好故事。不要庸俗(如一些比較亂的故事和讓人一見就沒了讀下去的慾望的故事慎選!)如果是好故事,而沒有好標題的故事上加上一個顯眼的副標題為宜。切記手抄報的主題是什麼一定要在內容上得以看出。並且要點明主題,不能含含糊糊。 配圖的講究 在故事旁邊往往畫一些象徵性的東西。不要盲目的畫畫。圖畫的比例在三分之一為宜,還有,如果找不到手抄報的內容可以把畫適當的畫大一點,可以佔位。 關於邊框的設計 歷史手抄報寫的是過去的事情,因此邊框不宜過於艷麗。以淺色系為好。當然也可根據自己對手抄報內容圖畫來設定。 最好用A4或A3紙
2. 關於中國歷史朝代順序的手抄報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
三皇五帝時期
夏
商
周:西周 東周(東周又版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權
秦
漢(西漢 東漢)
三國(魏 蜀 吳)
晉(西晉 東晉 )
【 東晉末年有五胡十六國,簡稱十六國:前涼 、南涼、北涼、西涼、後涼、前燕、南燕、後燕、北燕、前秦、後秦、西秦、漢趙 、後趙、成漢、胡夏、代、西燕、冉魏、西蜀、翟魏】
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 北朝:北魏、西魏、東魏、北齊、北周)
隋
唐
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南吳、南唐 、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 閩國、荊南(南平)、北漢】
宋(北宋 南宋)
【與宋朝同時還有遼(契丹)、西夏(夏、大夏)、金等幾個少數民族政權】
元
明
清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3. 五年級,做關於歷史故事小報。
史載,晉代名將陶侃在任期間,派人找來了一百塊沉重的大磚.每天清晨,陶侃把磚頭一塊塊搬出室外,傍晚又一塊塊搬回室內,每一次都搬得滿頭大汗.有人想幫他,陶侃也總是笑笑地拒絕了.部屬們議論紛紛,卻始終猜不出陶侃這樣做的用意.有一位部屬終於忍不住好奇心,鼓起勇氣去問他.陶侃沉重地說:"北方多事,國土淪喪,我輩立志要致力中原,收復失地,如果終日耽於安樂之中,就會將意志消磨.我這樣做,正是為了磨煉自己,不要有一刻忘記自己的使命."
4. 關於歷史的手抄報題目,
你這中國文化歷來史實在涉自及的太廣了。
如果做思想史,那就起個問道、尋道之類的,然後扯扯先秦百家、宋明理學、陸王心學搞定。
如果做詩詞史,那就起個詩韻、吟音之類的,然後扯扯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搞定
如果做文字史,那就起個揮毫、硯情之類的,然後扯扯甲骨大纂小纂隸書行書草書搞定。
如果做文物史,那就起個瓊樓、文玩之類的,然後大可扯長城故宮,小可扯字畫瓷器。
時間所限,就說這么多吧。。。。一手抄報想寫「中國文化歷史」,手會寫腫的,建議縮小范圍
5. 歷史小報
A版
中國古代史
為了防衛蒙古騎兵的南下騷擾,早在明太祖時候(洪武二年,1369年),就修築了從山海關到居庸關的長城.明成祖時候,修築了宣化一帶的長城.遼東長城分別修築於永樂,正統,成化年間.永樂時築北鎮至開原遼河流域長城;正統七年(1442年),築山海關至北鎮遼西長城;成化十五年(1479年),築開原至鴨綠江遼東邊牆,這段邊牆長880多公里.15世紀後半期,韃靼佔有河套以後,明政府又大規模地修築長城.成化十年(1474年),延綏巡撫餘子俊率領將士4萬人,"依山形,隨地勢,或鏟削,或壘築,或挑塹"(《明史》卷178,《餘子俊傳》),修築了東起清水營(陝西府谷西北)西至花馬池(寧夏鹽池西)長885公里的長城.15世紀70年代,明朝軍民又修築了花馬池以西到黃河的長城和山西北部的一段長城.16世紀初,修築了甘肅境內黃河沿岸的一段長城(南至靖遠),修築了嘉峪關及其附近的長城.16世紀中期,修築了山西,河北境內的內外兩條長城和沿太行山南下的內三關長城,又修築了一次山海關到居庸關的長城,修築了蘭州一帶的長城.此外,小規模的修築,隨時隨地都在進行,一直沒有停止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6,000多公里.是明朝北方勞動人民前後花了將近200年的時間陸續修築起來的.明朝時候,諱稱"長城",叫作"邊牆".山海關以西的明長城,大都用磚石砌築,工程堅固,保存比較完好;山海關,嘉峪關東西對峙,氣魄雄偉.山海關以東的遼東長城,分別用土築,石壘,木柱,木板或利用自然地形築成,工程比較簡單,毀壞嚴重,現在僅存一些遺跡.
明
長
城
位於陝西黃陵縣城北的橋山上.陵高3.6米,周長48米.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有郭沫若題"黃帝陵"三個大字.祭亭後面又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四字.再後面便是黃帝陵,簡稱黃陵.黃帝陵位於橋山頂正中,面向南.陵前數十米處有一座高台,台旁石碑書"漢武仙台".相傳,是漢武帝征朔方回來時所築的祈仙台,在這里祭祀黃帝.黃帝陵在甘肅,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但據史書記載"黃帝崩,葬橋山."
黃
帝
陵
屈 原
我國古代的大詩人.他運用楚國方言
和民歌形式,創造出新的詩歌體裁
——"楚辭"體.他留給後人的20多篇
詩歌中,最有名的是抒情長詩《離騷》
屈原的詩歌想像豐富,感情真摯,表
達了他對楚國和人民的熱愛.他的詩
為後代傳誦,還被譯成多種外國文字,
在中國和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歷史小報
1938年12月13日,日軍攻佔南京.在日軍華中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略軍進行了長達六周之久的燒殺搶掠,對中國軍民犯 下滔天罪行.根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調查報告:無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被集體殺害,並焚屍滅跡的有19萬多人;被零散屠殺,屍體經慈善團體掩埋的有15萬多人,總共有30多萬人喪生.在南京城郊,侵略軍大肆洗劫機關,倉庫,商店,民宅,村舍,古玩文物,雞鴨豬牛,糧食蔬菜,無所不搶.全市約有1/3的建築物被日軍燒毀.這就是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
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
由於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採取變中國為美國殖民地的政策,發動內戰的政策和加強法西斯獨裁統治的政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1947年5月,爆發了震撼全國的學生運動.
____這次運動的口號是:"要飯吃,要和平,要自由,亦即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
____全國各地學生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5月15日,南京中大,劇專,音專,東方語專四校學生3000餘人,唱著"我們要餓死了"的歌詞,舉起"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旗幟,沖入國民黨教育部請願.16日,北京大學院系聯合會提出"立即停止內戰"等六項要求.17日,清華,北大學生為反飢餓,反內戰宣布罷課.燕京,朝陽,中法等校相繼響應.18日,清華,北大學生走上街頭宣傳,唱著:"這個年頭,怎麼得了,一百元的鈔票無人要",遭到國民黨的鎮壓.當晚,清華,北大,南開學生代表在北大召開緊急會議,成立了"華北學生反飢餓,反內戰聯合會."准備迎接更大的斗爭.當各地的學生運動由分散的斗爭向全國性斗爭匯合起來的時候,國民黨反動派十分恐慌,企圖扼殺學生運動.
____5月18日,蔣介石公布了"維持社會秩序臨時辦法".規定對於一切越級的或十人以上的請願,罷工,罷課,罷業,遊行示威等,"採取緊急處置,作有效的制裁",即對人民的愛國運動"格殺勿論".
____但是,學生的正義行動是反動派的武力和反動政府的法令所嚇不倒的.第二天,上海七個國立大專學校的7000多學生,在黨的領導下舉行了"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示威行.學生們高喊"向炮口要飯吃"的口號.20日,華北,京滬等地的學生分別在北平和南京等地舉行"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大示威,匯成了全國性學生運動的高潮
B版
1945年11月底,在中共領導下,昆明3萬學生罷課,要求停止內戰,撤退在中國的美國侵略軍,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保障人民民主權利.12月1日,國民黨出動軍警鎮壓,炸死愛國學生和教師4人.傷20多人,這就是"一二·一"血案.此後,反內戰運動席捲了國民黨統治區.
"一二·一慘案"
1946年6月23日,上海5萬群眾集會遊行反對內戰,抗議美國干涉中國內政,"要求駐華美軍立即撤退","停止對國民黨的一切軍事援助".並選派上海工,學,商等各界人民團體代表馬敘倫,閻寶航,林漢達,盛丕華,張絅伯,雷潔瓊,包達三,陳震中等十餘人赴南京請願.當請願代錶行至南京下關車站時,遭國民黨特務凶毆,馬敘倫,閻寶航等多人受傷.這就是"下關慘案".
下關慘案
中國近代史
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化
C版
歷史小報
從"東亞病夫"到亞洲體育強國
1959年6月,蘇聯片面撕毀中,蘇雙方在1957年10月簽訂的關於國防新技術的協定,拒絕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樣品和生產原子彈的技術資料.1961年7月16日,中央作出《關於加強原子能工業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決定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術.1962年11月,中央決定成立以周恩來為首的專門機構,領導核武器的試制和核工業建設工作.經過全國各地區,各部門以及參加核試驗的廣大指戰員,科技人員,職工的通力協作,艱苦奮斗,進行了上千次科學實驗,攻克了技術難關,研製了2萬多台關鍵設備,終於在1964年10月16日在中國西部地區成功地爆炸了我國自行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它是我國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一項重大成就,標志著我國國防現代化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同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指出:中國進行核試驗,發展核武器,是被迫而為的.中國掌握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禦,打破核訛詐,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先使用核武器
1967年6月17日,我國在西部地區,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從爆炸原子彈到爆炸氫彈,我國只用了2年3個月的時間,這比美國和蘇聯快得多.
現代科學技術
返回式衛星技術,是衛星脫離原來的運行軌道進入地球大氣層並安全著陸地面的技術.我國研究航天器返回技術,自1959年起研究火箭返回技術開始的,在取得重要進展後,1975年11月26日,我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衛星按計劃正常飛行3天後,安全返回地面.1976年,1978年,1982年,1983年,1984年,又接連5次發射返回式衛星成功,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式技術的國家.本插圖是1986年10月第八次發射的返回式衛星回到地面回收時情況.
我國回收第八顆衛星
"銀河"巨型計算機研製成功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爆炸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在美國投入使用.我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103型小型電子管機)是1958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製成功的,運算速度為每秒2000次.從70年代初開始,世界上出現了第四代電子計算機,即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83年12月,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台每秒向量運算1億次的巨型計算機系統研製成功,在長沙通過了國家鑒定.該巨型計算機系統命名為"銀河",主機是由國防科技大學從1978年開始研製的."銀河"巨型計算機系統的研製成功,使我國跨入了世界研製巨型機的行列,標志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歷史小報
D版
世界古代史
印度佛塔在中國義稱為窣堵波.圖中佛塔位於印度中央邦博帕爾東北郊的桑奇村,1818年發現,大約建於阿育王死後.塔身呈半球形,狀似扣著的大碗,用磚砌成,直徑約30米,高約12米,頂端立著一把傘蓋,象徵寶塔,周圍環以圍牆.石制的大門上精緻地雕刻著釋迦牟尼生前的故事,信徒群像和不同的花紋.桑奇共有三座這樣的佛塔,它們是古代印度有代表性的佛教建築.
印度佛塔
羅馬
廣場遺址
日本法隆寺
獅身人面像希臘人稱它為"斯芬克斯".它是古代埃及國王威嚴的象徵.在埃及吉薩附近哈佛拉金字塔旁的一座獅身人面像是最著名的.石像的面部是按哈佛拉的相貌塑造的,它面向東方,高達20米,長約57米,一隻耳朵就有2米長,下額的胡須長達5米,除獅爪是用石塊砌成之外,整個獅身人面像是用建築金字塔時留下的一塊天然巨石雕成的.1798年拿破崙率軍遠征埃及時,曾用大炮轟擊獅身人面像,希望打開通往內部的入口,破壞了雕像的面部,鼻子崩落,眉目模糊,形成一種奇特的"笑容",每當風沙彌漫,日影昏暗的時候,出現一種朦朧的神秘感.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歷史.
獅身人面像
法隆寺在日本奈良縣,包括一組建築群,始建於7世紀初,670年毀於火災,780年左右重建.重建時保留了原來的主要建築,即彩圖中間部分的中庭.中庭包括周圍封閉式的迴廊,左側的五重塔,右側雙重屋檐的金堂(大殿)和通入中庭的中門等建築.金堂內飾有壁畫,供奉著釋迦牟尼像.1949年,金堂曾遭火災,下層大部分壁畫被焚.法隆寺的布局,結構,形式體現了中國南北朝建築的影響.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到戰後,法隆寺經過較大的修理,但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結構佛教建築之一.
羅馬廣場是羅馬城的核心,原為沼澤地帶,大約公元前6世紀加以整修,成為市場和集會之地.歷代統治者在這里修建廟宇,宮殿,會議場所,政府機構;帝國時期添置尤多,而且規模宏大,石築工程精細,十分壯觀.廣場上還有店鋪和攤棚.它是政治,宗教,商業和公眾活動的中心.4世紀羅馬已衰落,大規模的建設停止.5世紀,西哥特人(410年)和汪達爾人(455年)先後攻入羅馬,廣場遭到破壞,以後長期頹損.圖中左側前方是農神薩騰的神廟遺址,這所神廟大約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末或5世紀初,以後幾經重修.後面有白色圓柱的建築是安托尼努斯皇帝在其皇後福斯提娜死後為她所建(約141年),後來成為供奉他們兩人的廟宇.這兩所廟宇之間的前方,高台上面立著幾根4世紀初修建的紀念柱,現已斷損.右側前方為卡斯托爾和波盧克斯神廟,約建於公元前484年,現在只剩三根柱子和頂上的一段殘壁.後面的拱門是提圖斯門,是為"紀念"提圖斯(79-81年在位)在公元70年鎮壓巴勒斯坦的反抗,洗劫耶路撒冷而建立的.廣場上原來有凱撒廟,講壇等其他建築,現已只存地面殘跡.遠方為圓形大劇場.塔形建築為後世所建.廣場雖然只剩斷垣殘柱,仍能從中看到當年的宏偉景象.這些建築是統治階級橫征暴斂,奴役各族人民的見證,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羅馬建築術的代表作.
歷史小報
E版
世界近代史
1858年,林肯作為共和黨提名的候選人,同民主黨北方黨黨魁斯蒂芬·道格拉斯競選伊利諾伊州參議員.在競選演說中,林肯以"一幢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為主題,指出:"不是反對奴隸制的人制止奴隸制度的進一步擴展,……就是擁護奴隸制的人把它向前推進".這篇演說很快傳播開來.8—10月間,他同道格拉斯展開了大辯論,他們在伊利諾伊州七個不同地區的城市講台上對壘.每次辯論會的聽眾少則數千,多則幾萬,更有數百萬人通過報紙了解了辯論的主要內容.道格拉斯在辯論中聲稱:"讓每一個州各管各的事而不要干涉它的鄰居.……我們的共和國可以分成自由州和蓄奴州兩部分而永遠存在下去."在辯論中,林肯表示:"我始終痛恨奴隸制度,我想,這和任何一個廢奴派一樣."盡管在後來的參議員競選中,林肯失敗了,但他的演說已經深入人心,得到了全國大多數群眾的擁護,為他兩年後競選美國總統准備了條件.這幅畫反映了辯論時的情景,站著講演的人是林肯,坐在林肯右側(畫面左側)的是道格拉斯.
林肯
萊特兄弟的早期飛機
國民公會判處路易十六死刑的決定,於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執行,圖為行刑時場景,地點在革命廣場.那天早晨,路易十六從被囚的丹普爾監獄押赴廣場,道路兩旁共有4000多名士兵警戒.斷頭台周圍布滿軍隊,後面是圍觀的群眾.路易到達刑場,下了馬車,步上斷頭台,跪著領受了神甫的禱告.就在這時,鼓聲大作,三個行刑手架著他上了斷頭台,結束了他的生命.斷頭台前,行刑手桑松正提著路易的頭示眾.
處死
路易十六
頂部平坦,建有神廟.圖中的金字塔位於尤卡坦半島北部的奇欽·伊查.奇欽·伊查原來是一個重要的瑪雅城市,瑪雅人在這里建築了神廟.10世紀左右,印第安人中的托爾特克人侵入尤卡坦半島,控制奇欽·伊查,在瑪雅廟宇的原址上建起了這座金字塔.塔高約30米,上下九層,四邊各有梯道通向塔頂.上面的神廟是奉祀托爾特克人的戰神的.據推測,祭祀時,只有祭司可以拾級而上,觀眾只能待在下面的場地上.金字塔歷經風雨,石級多已剝落,現已局部修復,供遊人攀登參觀.
萊特兄弟是美國飛機發明者.奧維爾·萊特(1871—1948年)和威爾伯·萊特(1867—1912年)1903年成功地駕駛了第一架可操縱的動力飛機飛行.他們早年主要靠自學設計和製造印刷機械和自行車.威爾伯觀察了鷹在空中保持平衡的情況,認識到飛機要能飛行,必須能繞3個軸轉動,即能向兩側傾斜,能升降,能向左右轉彎.為了實現動力飛行,他們決定先掌握滑翔飛行技術.1900—1902年他們先後製造了3架雙翼滑翔機,並作了飛行.最後一架滑翔機已有了升降舵,方向舵和用於操縱飛機滾轉的扭曲機翼.他們還設計,製造了實現動力飛行所必需的螺旋槳和輕型發動機.1903年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有動力裝置的飛機製造成功.12月17日凌晨飛機從平地起飛.第一次飛行12秒,最後一次59秒.1905年他們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實用的飛機,能轉彎,傾斜,做圓圈飛行和8字飛行,續航時間超過半小時.人類的航空事業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華盛頓——出生於美國弗吉利亞的大種植園主家庭,他積極參加反英斗爭,北美獨立戰爭時任大陸軍總司令,1 7 8 9年,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華盛頓
歷史小報
世界現代史
F版
~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美國總統威爾遜和會期間,他們在嚴守秘密的情況下碰頭開會,決定和會的一切重大問題.他們中的克里孟梭,還被選為和會的主席.克里孟梭(1841-1929年)是法國頑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已有50年的從政歷史.他站在本國的立場上,堅持自己提出的要求,拒絕做出任何讓步.他要求確保法國免遭德國侵略.他說他一生中已經歷過兩次入侵,不要讓他的國家再遭受第三次侵略.在防止侵略的旗號下,他要求以最嚴厲的手段處分德國,盡可能地肢解這一強大的鄰國,以確立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勞合·喬治(1863-1945年)是英國自由黨首領,有30年從政經驗,原是一位威爾士律師.他矮小,精明,圓滑.就在和會召開的頭一年,他還在自己的競選綱領中提出"絞死德皇"的蠱惑人心的口號,以迎合群眾對德國的激憤情緒.但在和會上,卻常與威爾遜一唱一和,對法國極力削弱德國的要求加以批評和抵制,似乎在某些問題上成為德國利益的維護者,以致引起克里孟梭極大的反感,實際上勞合·喬治是維護歐洲大陸的均勢,讓法德兩國相互牽制.威爾遜(1856-1924年)是連任兩屆的美國總統.他是一個固執己見的資產階級理想主義者,民主黨人.當過教授和普林斯敦大學校長.1918年1月,大戰即將結束前,他就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儼然以世界領袖自居.他打破美國總統不離開本國的一貫作法,親自跑到巴黎參加和會.他反對過多削弱德國,要利用德國來同英法相抗衡.
1945年初,德國即將最後崩潰,如何最後迅速擊潰德國法西斯,如何處理投降後的德國,如何對待解放後的歐洲……等諸多問題迫在眉睫.為了商討這些問題,1945年2月,以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為首的蘇,美,英三國代表在蘇聯克里木半島的雅爾塔舉行會議.
____會議制訂了徹底擊潰法西斯德國的作戰計劃,決定迫使德國無條件投降,會議通過了《關於被解放的歐洲的宣言》.
____會議還通過了三國《關於日本的協定(雅爾塔協定)》,蘇聯同意在歐洲戰爭結束後三個月內有條件地參加對日作戰.
____會議決定成立聯合國.
本圖是會議期間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的合影,右為斯大林,中為羅斯,左為丘吉爾.
由於美軍加緊了進攻,原子彈爆炸,蘇軍參戰以及中國等國抗日軍民的反攻,8月14日,日本天皇在御前會議上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次日中午,天皇向全國廣播,正式宣布投降.
____8月28日,美軍先遣部隊佔領厚木機場,開始登陸並佔領日本.9月2日,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了日本投降書簽字儀式.首先在投降書上簽字的是日本代表外務大臣重光葵和總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其次簽字的是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和美,中,英,蘇,澳,加,法,荷,新九國的代表.遠東和太平洋戰區的戰爭以及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
圖中著西服,拄手仗者為日本代表重光葵,背立者是盟國方面簽字代表,兩旁及炮塔上站立著圍觀的美軍官兵和各國記者.
只有內容,但是沒有圖片啊!!
6. 有沒有關於歷史的手抄報
看來你也喜歡柯南,做為柯南粉絲團我來棒棒的吧
祖國在我心中:
一把黃土塑成千萬個你我,靜脈是長城,動脈是黃河。祖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是生生不息的脈搏,壯麗秀美的山川,歷史悠久的文化,傳遍祖國的每一個地方。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上,涌現出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英雄人物,也留下了一篇又一篇充滿愛國激情的詩歌。你們可見過我國的四大發明。指南針,它促進了中國航海事業的發展,為祖國嵌上摘不掉的榮光;黑火葯的發明,讓人們點火變得十分快捷;造紙術和印刷術,更是讓中華文明更進一步,讓中華萬民更加方便、節約。四大發明,是祖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大禹治洪水,安天下,三過家門而不入是為了她;屈原憂憤滿腔,投身汨羅江,是為了她;人民解放軍浴血奮戰、拋頭顱、撒熱血是為了她;無數的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毫不保留地獻出自己的智慧、才華,艱辛地勞動是為了她!其實,愛國,不僅僅是對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它更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啊。所以,同學們,我們要從小樹立愛國精神。例如:在升國旗時,要行注目禮;團員同學日常生活中要愛護團徽、團證;平時要積極參加校內外開展的一切利於青少年成長的活動。雖然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卻充分的體現出了自己的愛國意識。此外,還要確立一個遠大的志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要立志為祖國的未來而努力奮斗,把祖國建設成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國家。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珍惜和抓緊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抓緊鍛煉身體,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豐富的知識,要培養創造意識,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做准備。
中國,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讓世界震撼的名字;一個讓無數華夏兒女為之感到驕傲與自豪的名字。這就是我的祖國。這是一個沸騰上升的祖國;這是一個如日中天的祖國。
一把黃土塑成千萬個你我,靜脈是長城,動脈是黃河。祖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是生生不息的脈搏,壯麗秀美的山川,歷史悠久的文化,傳遍祖國的每一個地方。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上,涌現出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英雄人物,也留下了一篇又一篇充滿愛國激情的詩歌。你們可見過我國的四大發明。指南針,它促進了中國航海事業的發展,為祖國嵌上摘不掉的榮光;黑火葯的發明,讓人們點火變得十分快捷;造紙術和印刷術,更是讓中華文明更進一步,讓中華萬民更加方便、節約。四大發明,是祖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大禹治洪水,安天下,三過家門而不入是為了她;屈原憂憤滿腔,投身汨羅江,是為了她;人民解放軍浴血奮戰、拋頭顱、撒熱血是為了她;無數的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毫不保留地獻出自己的智慧、才華,艱辛地勞動是為了她!其實,愛國,不僅僅是對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它更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啊。所以,同學們,我們要從小樹立愛國精神。例如:在升國旗時,要行注目禮;團員同學日常生活中要愛護團徽、團證;平時要積極參加校內外開展的一切利於青少年成長的活動。雖然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卻充分的體現出了自己的愛國意識。此外,還要確立一個遠大的志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要立志為祖國的未來而努力奮斗,把祖國建設成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國家。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珍惜和抓緊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抓緊鍛煉身體,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豐富的知識,要培養創造意識,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做准備。
中國,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讓世界震撼的名字;一個讓無數華夏兒女為之感到驕傲與自豪的名字。這就是我的祖國。這是一個沸騰上升的祖國;這是一個如日中天的祖國。
(希望可以幫到Lz)
7. 歷史小報資料!急需!!!
歷史學 以歷史為認識對象所形成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用「歷史」一詞代表。歷史學的本質其實是把實際發生的事件轉換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歷史的過程和方法。關於歷史學的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探討,在西方屬於歷史哲學的范疇,歷史哲學的出現和發展,意味著歷史學從單純的歷史紀錄發展成為對歷史的解釋和對歷史規律的探求階段。一開始,歷史哲學僅僅關心如何改進歷史研究的方法,但認為被研究和記錄的歷史就是真實的歷史。在新康德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的影響下,人們對自身的認識過程有了重新的理解,哲學家開始重新定義歷史學。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提出「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的命題,認為往事只有在當代人生活中發揮作用才成為歷史,否則是「死的歷史」,即編年史。因此,同樣的歷史在不同的時期會被不斷的改寫。英國哲學家柯林武德又進一步認為「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即歷史是歷史學家思想的反映,不僅因時代而異,也因人而異。而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認為歷史事件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則是歷史學家主觀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由於人主觀的局限性,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是有限的,主觀的認識不能完全符合客觀的歷史,因此只有不斷改進逐漸逼近,這一過程同自然科學的過程一致。這種歷史學稱為「歷史科學」。
西漢時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撰寫了《史記》,創建了紀傳體的歷史記錄體裁,《史記》的規模在當時世界范圍內是空前的,之後東漢時班固著《漢書》,延續發展了《史記》的體例,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這兩部歷史著作,奠定了中國古典史學的基礎,後來的歷史學家沿用《史記》和《漢書》的體裁,將各個朝代的歷史匯編成書,組成了「二十四史」。除斷代史之外,唐宋期間中國還出現了通史,如唐末杜佑的《通典》,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其中《資治通鑒》是敘事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編年體通史,是中國史學史上的奇葩。
西方的歷史學開始於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在《歷史》(又名《希波戰爭史》)一書中記錄了希臘與波斯之間的希波戰爭,歷史從此自神話和文學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學科。希羅多德也因此被羅馬哲學家西塞洛(Cicero)稱為「史學之父」。但希羅多德的記錄中真實事件與虛構事件混雜,並不是純粹的歷史。20多年後古希臘人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治學態度嚴謹,歷史記載翔實,才是西方第一部「信史」。前2世紀,希臘歷史學家波里比阿在《通史》(又名《羅馬史》)中記錄了前218年至前146年73年間羅馬帝國周圍地中海沿岸各國、各民族的歷史,是第一部「世界」通史。
望採納
8. 歷史小報資料
三十年,風雨兼程;三十年,闊步前行;三十年,見證輝煌。過去三十改革開放,如同海浪,把無數新意湧上了時代的海灘,卻也帶走了許多溫情和往事,這一變革的海浪捲走的東西當中赫然有一座老屋。它,必將在歲月的沉澱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題記
老屋不老,建於1982年。因其是在祖屋的基礎上翻建的,習慣上稱其為老屋。
想起老屋,就會讓人想起和老屋連在一起的人,想起屋裡屋外的故事,想起老屋代表的歷史時代以及那個時代老屋和人的命運。
上世紀70年代初,奶奶一家窮得叮當響,連稱鹽打油的錢都沒有,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了下頓。全家住著三間小茅屋,一個籬笆牆環繞的院子空盪盪的。
上世紀80年代初,伴隨著改革開放,農村實行了家庭承包責任制,生活漸漸有了起色。1982年,父母靠省吃儉用、辛勤勞動積攢了一些錢,拆掉了茅屋,建造了老屋的正房、東房。聽父親說當時的建造過程很艱辛,特別是材料的來源——砌牆的石頭是從父親從大山裡採回來的,磚瓦是姑姑和媽媽在鄰村一擔擔挑回來的,檁條和房梁是爺爺託人從外地買回來的。這在當時也稱得上是「高檔」的房子了,因為那時好多人家都還住著土坯房、草房。幾年後父親開起了拖拉機,生活更見寬裕,等攢了些余錢,在家鄉的磚場買到了上好的紅磚,於是請來四周的鄰居幫忙蓋起了西屋、南屋,後又重新翻蓋了朱紅色的石柱大門,歷經近十年的時間,終於建成了現如今寬敞大方、清秀雅緻的四合院。雖經歷了後期兩度改造,但終究未脫離老屋的主體是泥磚牆、瓦梁結構,尤其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生活的殷實,家鄉好多人都將原來的瓦房推掉,重新起過樓房,而老屋依舊巋然不動,相比之下,大家都更習慣叫它老屋了。「農村人一輩子都為一間屋」的老話在父母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可以說他們大半輩子都是為老屋「折騰」的。
老屋坐落在村莊西頭,出了院子就是田野了。一年四季,這片有如桃花源的聖地點綴著不同的景色——春天裡的茵茵綠草,夏季里的滾滾麥浪,秋天黃澄澄的玉米,冬日銀裝素裹的棉柴,還有那些忙碌的大人和四處玩耍的孩子,那場景就像梵高油畫里的農舍,簡直美極了。老屋像一位有底蘊有內涵的老人,雖歷經滄桑,但仍不失它的威武氣派;它是一本厚重的大書,記錄下屋檐下老屋主人和房客們的生活,演繹出一代又一代人生的悲歡離合,承載著時代的變遷。
母親說,老屋是在我出生那年——1988年迎來第一位位房客的,之前並不是沒有閑房可供租賃,而是因為租房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當時,作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產物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在全國如火如荼地展開,它發揮了集體統一經營的優越性,又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是適應當時農業特點和農村生產發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種較好的經濟形式。各地農民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紛紛在自家村落搞承包忙生產,樂享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很少有人走出村莊。
到了90年代初,老屋的房客開始多了起來,四間閑房再也不「閑」了。我們村莊緊鄰城區,房租又比城區便宜,很多租房的人便在這里「安營紮寨」,老屋的房客便也絡繹不絕。九十年代的農村開始實行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經營,不僅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有所提高,而且廣大農民也從有限的耕地上解放了出來,在得到土地收入的同時,還可以更好的發展其他產業或外出務工經商增加收入。許多房客便是從農村走出來的農民。在農閑時節,他們便到城裡攬活,做泥瓦工、修房頂、鋪地板,有的還常年在外做些買賣。農民收入的渠道著實多了起來,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每每夏天的夜晚,老屋諾大的庭院里總會充盈著忙碌了一天的房客們淳樸的笑罵、大聲的講話以及老樹下噼啪的棋子聲。
進入21世紀,當我們姐妹都已進入高中、大學,老屋的房檐下卻又多了幾個學齡的孩童——他們是新的房客。時代在變,老屋下的房客也在變。為了孩子的教育而舉家搬遷的家長們也加入了房客的行列。這些孩子多是剛入小學或剛讀初中,這些家長多半是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在家全職照顧孩子上學,為了能就近讀一所較好的學校,為了有一個以知識為依託的更好的明天,他們都在付出努力著。當一家人無需疲命奔波於日常的生計,當改革開放給人們帶去物質上的富足時,精神上的追求、對教育的渴望就成為了另一番憧憬。老屋下又響起了曾經的歌謠和讀書聲。
……
今年暑假回家,便聽說了老屋要拆遷的消息。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決策。幾年來,家鄉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從實際出發,掀起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改革大潮。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交錯貫通,整齊有序的居民樓拔地而起,小村莊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屋便是在這樣的「舊村改造新村,村村統一規劃」的農村改革大潮中接受拆遷的命運的。
老屋是這個變幻時代里一座無字的豐碑,它見證了過去歲月的貧寒和昏暗,改革開放的好政策,芝麻開花的美日子,整潔和諧的新農村……。老屋在時代變遷的腳步聲中即將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即將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但我知道無論我走到哪裡,那個貯存了我童年少年每一點點滴滴快樂時光的的老屋永遠會留在我的心間,我的夢中再也不會走出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走不出這座青磚石瓦的農家小院和院里院外的故事。
當老屋成為一堆瓦礫,在它的原址上會重新起來一座紅瓦彩牆的新樓房;當昨天今天已成為歷史,一個嶄新的明天又將繼續——在那裡,天很藍,空氣很清新,環境很優美,吸引世人的目光;在那裡,勤勞、和諧、整潔、文明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習俗、一種風氣;在那裡,人們用聰明才智和辛勤的汗水創造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美好前景。
……
2008年8月8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夜晚,滿天星斗,金蟬吟唱。房客小張把新買的電腦支在老屋門前的石凳上,屏幕上08奧運的精彩視頻正在播放。老屋的主人和房客們凝心聚神地欣賞觀看,激情、超越、夢想、自豪在每個人心中升騰,為中國加油,為北京加油,為奧運加油成為我們共同的祝福。我分明聞見穿過老屋走廊的風帶著陣陣甜意,那大概是歷經滄桑的老屋對年輕北京、澎湃奧運的深情祈禱吧!
即將消失的老屋、如火如荼的奧運、日漸強盛的中國;過去、現在、將來;在這一刻無限交融!
從老屋和房客們的變遷中,你看!這改革開放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