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A. 化學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元素的金屬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電子能力,判斷元素金屬性強弱,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判斷。
一、依金屬活動順序表判斷
金屬活動順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後的金屬,金屬性越弱,原子的還原性越弱。
例外:金屬活動性:Sn>Pb,但元素的金屬性: Pb > Sn。
二、依元素周期表判斷
1.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原子的還原性逐漸減弱,氧化性逐漸增強;其對應的離子的氧化性逐漸增強,還原性逐漸減弱。
2.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原子的還原性逐漸增強,氧化性逐漸減弱;其對應的離子的氧化性逐漸減弱,還原性逐漸增強。
(1)化學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擴展閱讀:
金屬活動性的發現:
1865年,貝開托夫在實驗的基礎上,根據金屬和金屬離子間相互置換能力的大小,以及金屬跟酸、跟水等反應的劇烈程度,首先確定了金屬活動性順序,在這個順序里已包括了氫。因為氫可以被位於它前面的金屬從稀酸里置換出來,而氫後面的金屬不能從酸中置換出氫。
在電化學得到發展後,金屬活動性的衡量尺度變為金屬的標准電極電勢,電勢越負者還原性越強,金屬活動性也越強。
由此可以看出,金屬活動性與金屬性是不同的概念,不可混為一談。金屬在水中的活動性也不能體現金屬在所有情況下的性質,例如鉀的金屬活動性強於鈉,但鈉可以置換出熔融氯化鉀中的鉀。
B. 求初中化學金屬活動順序表
初中化學金屬活動順序:k鉀 Ca鈣 Na鈉 Mg鎂 Al鋁 Zn鋅 Fe鐵 Sn錫 pb鉛 H氫 Cu銅 Hg汞 Ag銀 pt鉑 Au金。
金屬活動性和內反應的劇烈程度無容關。大多數人認為銫與水反應會爆炸,而鋰與水反應很平和,誤以為銫比鋰活潑,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金屬活動性只和其電極電勢有關,和劇烈程度無關。因此,鋰是活動性最強的金屬。
元素周期表裡金屬性越是左下方越強,越是右上方越弱。惰性氣體(惰性氣體為舊稱,現稱為稀有氣體)不算。各種金屬的金屬性從左到右遞減,對應金屬的簡單的,一般正價的離子氧化性從左到右遞增。
(2)化學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擴展閱讀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
周期表能夠准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C. 化學金屬活動性順序及意義
Li、 CS、 Rb、 K、 Ra 、Ba 、Sr、 Ca、 Na 、Ac、 La、 Ce、 Pr 、Nd 、Pm
鋰、銫、銣、鉀、鐳、鋇、鍶、鈣、鈉、錒、鑭、鈰、鐠、釹、鉕、
Sm 、Eu、 Gd 、Tb 、Y 、Mg 、Am、 Dy 、Ho、 Er 、Tm 、Yb、 Lu 、(H)、 Sc、 Pu 、Th 、Np 、Be
釤、銪、釓、鋱、釔、鎂、鎇、鏑、鈥、鉺、銩、鐿、鑥、(氫)、鈧、鈈、釷、鎿、鈹、
Uv、 Hf 、Al 、Ti 、Zr 、V 、Mn、 Sm、 Nb、 Zn、 Cr 、Ga 、Fe 、Cd 、In 、Tl 、Co
鈾、 鉿、 鋁、 鈦、 鋯、釩、錳、釤、鈮、鋅、鉻、鎵、鐵、鎘、銦、鉈、鈷、
Ni、 Mo、 Sn 、Tm 、Pb 、(D2)、 (H2)、 Cu、 Tc、 Po、 Hg 、Ag、 Rh 、Pd 、Pt 、Au
鎳、鉬、錫、銩、鉛、(氘分子)、(氫分子)、銅、鍀、釙、汞、銀、銠、鈀、鉑、金
上面是化學符號,下面是金屬名稱,以上依次是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化學金屬活動性順序有如下三方面的意義:
①可判斷金屬的化學活動性。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②可判斷金屬能否與酸發生置換反應而產生氫氣。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後面的金屬不能置換酸里的氫。
③可判斷金屬能否跟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根據金屬單質和鹽中金屬離子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的位置,即可判斷金屬單質能否跟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
D. 高中化學-關於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
金屬活動性順序是歷年來中考命題的熱點,題目的難易不同,題型各異。因此對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正確理解和靈活運用十分重要。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進行理解。
1. 金屬與酸發生反應
(1)金屬應是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屬。
(2)單質鐵與酸發生置換反應時生成亞鐵鹽。
(3)K、Ca、Na除與酸反應外,還能與水在常溫下發生置換反應生成 ,其餘金屬則不能。
2. 金屬與鹽發生置換反應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而與H的位置無關。但K、Ca、Na等金屬例外,由於它們過於活潑,與鹽溶液不發生置換反應,而是先與溶液中的水發生反應。
(2)鐵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時,只生成二價亞鐵鹽。
(3)用同種金屬置換不同的鹽溶液,鹽中金屬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較後的金屬首先被置換出來。用不同的金屬置換同種鹽溶液,鹽中金屬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較前的金屬先被置換出來。
縱觀2005年各省市中考試題,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判斷金屬與酸(或鹽溶液)能否發生反應
例1 (連雲港市)5角硬幣的外觀呈金黃色,它是銅和鋅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製成假金元寶行騙,小明同學用一種試劑揭穿了他。小明一定不會用的試劑是( )
A. 硫酸銅溶液 B. 硝酸銀溶液
C. 鹽酸 D. 硝酸鈉溶液
解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金排在氫的後面,不與鹽酸反應:銅鋅合金中的鋅能置換出鹽酸中的氫,會有氣泡產生。銅和鋅都比銀活潑,能置換出硝酸銀溶液中的銀,金屬表面的顏色發生變化;鋅也能置換也硫酸銅溶液中的銅,溶液的顏色會發生變化。故不能與銅鋅合金發生反應的為硝酸鈉,因此一定不會用D。
二、判斷未知金屬的活動性大小
例2 (南京市)小穎同學為探究X、Y、Z三種金屬(都不是銀)的活動性順序,做了以下實驗:(1)把X和Y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並產生氫氣,Y不反應;(2)把Y和Z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在Y表面有銀析出,而Z沒有變化。根據以上實驗事實,下列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排列正確的是( )
A.
B.
C.
D.
解析:由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屬(K、Ca、Na除外)能把排在它後面的金屬從其溶液中置換出來;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據此由(1)推知:X排在H的前面,Y排在H的後面,即活動性:X>Y;由(2)知Y的活動性比Ag強,Ag比Z強,即Y>Ag>Z;綜上則有X>H>Y>Ag>Z,故正確答案為B、D。
三、判斷金屬與混合鹽溶液反應的產物
例3 (柳州市)向含有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Zn粉,完全反應後過濾。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 若濾紙上只有Ag,則濾液中必有
B. 若濾紙上有Ag和Cu,則濾液中必有 ,可能有
C. 若濾紙上有Ag、Cu和Zn,則濾液中必有 ,可能有
D. 若濾紙上有Ag、Cu和Zn,則濾液中有
解析:若用同種金屬置換不同的鹽溶液,鹽中金屬排在後面的首先被置換出來。故Zn首先應與 溶液發生反應,反應完後若Zn有剩餘才與 溶液發生反應。綜上所述,可判斷B符合題意。
四、判斷金屬與酸反應速率
例4 (天津市)用質量相等的鋅粉和鐵粉,分別與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等質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和反應所用時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曲線a、b分別表示鋅、鐵的反應情況
B. 鹽酸均反應完,鋅、鐵有剩餘
C. 鹽酸均反應完,鋅恰好完全反應,鐵有剩餘
D. 鋅、鐵都反應完,鹽酸有剩餘
解析:金屬的活潑性越強,越容易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的速率越大。同價態的不同金屬與酸反應產生等質量的氫氣時,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越大,消耗金屬的質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由圖象可知a比b反應速率快,a、b產生的氫氣質量相等。由於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鋅比鐵活潑,故a為鋅,b為鐵;由於等質量的鋅和鐵產生的氫氣質量相等,故鹽酸都已反應完全,再鋅的相對原子質量大於鐵,故消耗鋅的質量比鐵多,鋅有可能恰好完全反應,也可能有剩餘,但鐵肯定有剩餘。故應選D。
五、設計實驗驗證金屬的活動性
例5 (上海市)為探究鐵和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請根據實驗室現有的儀器和葯品條件,通過填寫表1,完成對實驗方案的構思。
〔實驗儀器〕試管、膠頭滴管、鑷子
〔實驗葯品〕鐵釘、銅片、稀硫酸、硫酸鋅溶液、硫酸亞鐵溶液、硫酸銅溶液
表1
方案 所選葯品 有關化學方程式
1
2
解析:由於鐵是活潑金屬,而銅是不活潑金屬,因此可讓其與稀硫酸反應觀察現象,也可利用鐵、銅與硫酸銅溶液反應觀察現象的方法來驗證。
方案一:將鐵、銅片分別放入稀硫酸中,鐵和稀硫酸反應有氣泡產生,而銅則無現象,有關方程式為 。
方案二:將鐵、銅片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有紅色的銅覆蓋在鐵的表面,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銅則不反應,有關方程式為 。
六、評價實驗方案
例6 (河南省)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 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四種方案,每種方案所用試劑如下,其中你認為不可行的是( )
A. 溶液
B. 溶液
C. 、稀鹽酸、 溶液
D. 溶液、 溶液
解析:(A)中 都不能與 溶液反應,只能說明 沒有Fe活潑,但Cu和Ag的活潑性無法判斷。(B)中Fe能置換出 溶液中的Cu,而Ag則不能,說明Fe比Cu活潑,Cu比Ag活潑。(C)中Fe能和稀鹽酸反應,Cu則不能,但Cu能置換出 溶液中的Ag,說明Fe比Cu活潑,Cu比Ag活潑。(D)中Cu不與 溶液反應,但能和 溶液發生置換反應,說明Cu不如Fe活潑,但比Ag活潑。因此方案(A)不可行。
七、進行實驗探究
例7 (四川省)甲同學為了探究鋁、鐵和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他用銅絲、鐵絲、鋁絲和稀鹽酸四種物質,設計了以下只用一支試管,取一次鹽酸的探究方案。
(1)請你幫助甲同學完善表2中的探究方案。
實驗步驟 觀察到的現象
①在試管中取少量鹽酸,插入鐵絲,充分反應 ___________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反應 無明顯現象
③在②所得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反應 ___________
結論:金屬活動性 。寫出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將鋁絲插入溶液前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2)乙同學看到甲同學的方案後,認識只要再補充一個實驗,還能得出活動性 的結論,乙同學要補充的實驗是________。
(3)丙同學認為要得到活動性 的結論,不必補做實驗,只需將甲同學方案中插入金屬的順序調整即可,調整後的金屬插入順序為_________。
解析:根據金屬活動性,可知鐵能和稀鹽酸反應,可觀察到溶液中有氣泡出現,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方程式為 。反應後①中得到 溶液,由題給信息甲同學步驟②中無明顯現象,說明插入的金屬沒有鐵活潑,即為銅絲。由步驟②中沒有反應,故②所得溶液仍是 溶液,在步驟③中插入鋁絲,發生反應 ,溶液由淺綠色變為無色。由於金屬鋁表面容易形成緻密的氧化膜,具有較強的抗腐蝕性,因此將鋁絲插入溶液前應用砂紙除去鋁絲表面的氧化鋁,以便於能充分反應。由於甲同學已證明了活動性 和 ,因此乙同學要得出活動性 的結論,只需再做一個把銅絲插入鹽酸中的實驗即可。丙同學應先在鹽酸中插入銅絲,無明顯現象,說明活潑性 ;再將鐵絲插入①所得溶液即鹽酸中反應,說明活動性 ,最後把鋁絲插入②所得溶液即 中反應,說明活動性 ,綜上調整插入金屬的順序即可得出活動性 的結論。
E. 初三化學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是什麼
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屬位置越靠前的活動性越強,越易失去電子變為離子,反應速率越快。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酸里的氫,排在氫後的金屬不能置換酸里的氫,跟酸不反應。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鹽溶液里置換出來。排在後面的金屬跟排在前面的金屬的鹽溶液不反應。
(5)化學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銅、硫酸亞鐵溶液和硝酸銀溶液,一次性得出結果,操作及現象為把銅分別放入硫酸亞鐵溶液和硝酸銀溶液中,硫酸亞鐵溶液沒有現象,而在硝酸銀溶液中,銅表面會附著一層白色物質,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為藍色。
選用試劑時,要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將三種金屬排序,然後將排在中間的金屬變成鹽溶液,或者將排在兩邊的金屬變成鹽溶液,這樣才能一次性得出結果。
F. 為什麼金屬活動順序表只有15種金屬元素
1、金屬順序表為 k鉀 Ca鈣 Na鈉 Mg鎂 Al鋁 Zn鋅 Fe鐵 Sn錫 pb鉛 H氫 Cu銅 Hg汞 Ag銀 pt鉑 Au金 ,這是最常用的金屬,需要背過的,位於H氫前的金屬是較活潑的金屬,能和鹽酸硫酸反應,氫後面 的是不活潑金屬 。
2、金屬活動順序表的應用常見金屬活動順序表為: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金屬單質的活動性減弱,元素的金屬性也減弱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後的金屬,金屬性越弱,原子的還原性越弱。
3、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和元素周期表的區別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是指在通常狀況下金屬之間的由強到弱順序。而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的遞增順序,把電子層數相同的放在一橫行(周期)里,把價電子數相同的放在一個縱行(族)里,得到的一個表叫元素周期表。
聯系: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里核電荷數的遞增,金屬性逐漸減弱;在同一族裡,核電荷數的遞增,金屬性逐漸增強。
(6)化學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擴展閱讀: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
由於周期表能夠准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G. 初三化學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通過橫向和縱向的排列,以及經驗來知道。
初三第一學期化學筆記整理
第一章化學的魅力
1.1化學使世界更美好
化學: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變化、性質、製法的自然科學。
化學促進社會發展
》古代:火葯、造紙、冶煉青銅(商)、冶煉剛體(春秋戰國)、瓷器、釀酒、制葯
》近代:煉鋼、煉鋁、建築、聯合制鹼法(侯垂德榜)、人工合成蛋白質
》現代:塑料、合成纖維(光纖)、半導體(電腦)、葯物
》未來:綠色化學、多學科應用
物質的變化
1、物理變化——沒有其它物質生成的變化(形狀、狀態的變化,例如:水的三態變化、折紙)
2、化學變化——有其它物質生成的變化(例如:呼吸作用、食物的變質、燃燒》
3、兩種變化的區別與聯系
》聯系:化學變化中往往伴隨著物理變化,而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區別(判斷依據):有無新物質生成
·判斷以下變化屬於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吹制玻璃器皿、蠟燭燃燒、鐵在2000攝氏度時化成鐵水、鐵生銹、電燈通電變亮、煤氣燃燒、火葯
爆炸、輪胎爆炸、植物的光合作用、橡膠老化
物理變化:1、3、5、8
化學變化:2、4、6、7、9、10
·爆炸可為物理/化學變化
三、體驗化學變化
》實驗一
·步驟: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l-2mL)的澄清石灰水,通過吸管向石灰水吹氣。
·現象:石灰水變渾濁(產生了白色的沉澱)
化學反應式
·註解:Ca(OH)2俗稱熟石灰、消石灰:碳酸鈣俗稱大理石、石灰石
》實驗二
·步驟:取一支試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塊,逐滴滴入鹽酸溶液。
·現象:大理石表面產生大量氣泡,大理石逐漸溶解。
·文字表達式:碳酸鈣+鹽酸→二氧化碳+水+氯化鈣
·化學反應式(復分解反應)
》實驗三
步驟:取一小段鎂帶,用砂紙擦亮,再用墈塌帽夾住放在酒精燈上點燃。
現象:鎂帶劇烈燃燒,發現耀眼白光,產生白色固體。
文字表達式:鎂+氧氣一氧化鎂
化學反應式
1、物理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的性質
e.g.顏色、狀態、氣味、熔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揮發性、吸附性等
2、化學性質——只有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的性質
e.g.可燃性、助燃性、酸鹼性、氧化還原性、(不)穩定性等
3.18.2010
1.2走進化學實驗室
一、實驗室守則
二、實驗室安全要求
》不能用手接觸葯品
》點燃氣體前先要驗純
》著小火用濕布/沙土覆蓋
》滴瓶內膠頭滴管不可洗
三、傷害處理
》割傷:酒精棉球→紅葯水
》燙燒傷:75%酒精→藍油烴
》化學灼傷
·濃酸:干抹布輕輕拭乾一大量水沖洗→塗上3%~5%小蘇打(鹼性)
·鹼:大量水沖洗一2%砸酸、酷酸(弱酸性)
·眼:蒸餾水→5%小蘇打
四、實驗操作
1、儀器加熱
》直接:試管、蒸發皿、燃燒匙
》墊石棉網:燒杯、燒瓶、錐形瓶
2、過濾
》原理:分離難溶性固體與液體
》儀器:漏斗、鐵架台、燒杯、玻璃棒
》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
二低:濾紙低於漏斗、液面低於濾紙
三靠:小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靠三層濾紙、漏斗尖嘴靠大燒杯壁
3、氣密性檢查
五、葯品取用
1、固體
》粉末:葯匙、紙槽
》塊狀:鑷子
一橫二放三慢豎:粉末送至管底,塊狀送在管口即可
2、液體
>傾倒法
(l)瓶塞倒放
(2)標簽對手心
滴加法:滴管豎直懸空
如沒有說明具體用量
液體:l_2ml
塊狀、顆粒狀:l——2粒
粉末: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
六、實驗器材
1、量筒
》無零刻度
》用法、操作
(1)放水平
(2)用傾倒法倒入液體至接近刻度(標簽對手心、瓶塞倒放)
(3)改用滴加法
誤差分析
讀數
仰視:V偏小
俯視:V偏大
量取:V偏大
俯視:V偏小
七、體驗實驗操作
實驗一
現象: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結論:酚酞遇鹼變紅。酸鹼中和,酚酞在中性溶液呈無色。
文字表達式:氫氧化鈉+鹽酸→氯化鈉+水
·化學反應式:NaOH+HCI→NaCI+H2O
實驗二
現象:產生藍色沉澱。沉澱消失,溶液變回藍色。
文字表達式
硫酸銅+氫氧化鈉→氫氧化銅+硫酸鈉
氫氧化銅+硫酸→硫酸銅+水
化學反應式
CuSO4+NaOH→Cu(OH)2l+Na2SO:
Cu(OH)2+H2SO→CuSO2+H2O
實驗三
·現象:固體變為黑褐色,生成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
·文字表達式: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化學反應式:2KMnO4(△→)K2MnO+MnO2+O21
錳酸鉀可溶,二氧化錳難溶
實驗四
·現象:固體溶解,放出大量熱
·文字表達式:氧化鈣+水→氫氧化鈣
化學反應式:CaO+H2O→Ca(OH)
1.3物質的提純
一、物質的分類
1、混合物——兩種或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體系(例如:空氣、海水)
2、純凈物——只有一種物質的物質體系(例如:蒸餾水、氧氣)
身邊絕大多數的物質處於混合狀態中
判斷下列物質屬於純凈物的有
甲二些
消毒酒精、石油、汽水、蒸餾水、礦泉水、潔凈的空氣、冰水混合物、液氧、牛奶、碘酒、澄清石灰水、鎂帶燃
燒後的殘留物(填編號)
純凈物:4、7、8、l2關於鎂帶燃燒後的殘留物可能含有C,2Mg+CO2(點燃)→2MgO+C
<2008年上海高考倒數第3題中考查了這一知識點>)
3、純凈物的相對性:世界上沒有絕對純凈的物質
二、物質的純度
1、定義:混合物中某一成份的含量的高低
2、公式:純度=某一成份的質量/總物質的質量xl00%
H. 化學元素周期表全體金屬元素的活動性順序
這個問題問得好。先看每一縱向,就是主族。金屬類的越往下,活動性越強。每一橫向,越在前,活動性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