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中考物理復習方法

中考物理復習方法

發布時間: 2021-08-02 12:43:20

㈠ 中考物理復習策略

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情況
學生情況分析
1.雖然有優秀的同學,但是數量太少。一小部分同學在平常授課時表現能完成作業、認真聽講,但本次考試成績較低。分析其原因,這些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較扎實,但是靈活性較差,無法應對變化較大的試題。
2.B級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智力尚可,習慣欠佳,沒有學習主動性,總是在教師逼迫下學習。
3.C級率較大,說明這個段的學生數較多。
4.D級率較差,這些學生日常學習習慣差,態度上對成績無任何要求,導致成績上都是個位數。
根據以上情況,計劃分步進行備考工作:
一、抓好課堂教學,知識落實在課堂
抓課堂聽課習慣的培養,加強知識的課堂落實,充分利用課堂45分鍾,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記筆記的習慣,培養課堂積極思考的習慣,提高課堂檢測的達標率。
二、具體措施
1、夯實基礎
根據教學計劃,整合知識。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了新課堂同步作為在課堂階段的主要練習資料,因為這本書有知識點的歸納,而且練習題的題量較少,比較基礎,適用於初學的學生。當然,在此過程中,必須參考其它的復習資料,根據實際,選擇適量的練習題加以補充;每一章根據考點精選少量的題目,以課堂小測試的方式,鞏固各個知識點,盡可能的把知識點落實到位。
2、提高能力
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對各種題型的特點,解題的一些技巧,在平時的課堂教學、測試中不斷的灌輸。對綜合能力題,在平時的測試和專題復習時,盡可能多的練習不同形式的題型,加強答題方法、技巧的指導,盡量減少對綜合能力題的恐懼感。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目的的進行指導:重點高中目標生,在平時的測試中要求其解題的速度要快、正確率要高、解題過程要規范;普通高中目標生,在平時的測試中要求,解基礎題目的正確率要高,盡量不要落下一些題目不做,解題過程要規范;普通高中邊緣生,在平時的測試中要求其能做的基礎題目不能錯過、解題過程要規范。定準目標生,對他們實施面批面改,盯上、靠上,爭取在較短的時間里有較大的進步。
3.注重單元檢測和單元知識結構整理
充分利用集備成果,按照統一的要求和程序進行單元檢測,並且切實做好閱卷和講評工作,力求知識落實在單元,查缺補漏在檢測。狠抓落實,對目標生做到常抓不懈,通過早自習、課間檢查他們的作業、筆記、錯題本的情況,要求每天問一個問題,作業做到全批全改。爭取讓目標生不落後。通過單元知識結構整理,讓學生的知識形成體系,明確自己的問題所在,能有的放矢的進行復習,爭取A級率提高2-5個百分點,D級率 爭取降低到2%。
總之,我們將狠抓基礎知識的課堂落實,通過單元檢測及時准確的掌握學生的信息,提高學生的能力,為在總復習前有一個良好的基礎的目標而努力。

㈡ 中考物理如何復習

要重視基礎練習(忌重難題、偏題)
很多同學在物理復習中,把主要精力、時間用在解題上,特別是用在解難題上,忽視了對課本中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復習,其結果是:難題解不對,基 礎題解不好,概念混淆不清。適量的做題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做題後,要學會反思,善於總結,尤其是做錯了題,要去尋找,分析做錯的原因。同時還要嘗試對各 種題目進行歸類,要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逐步掌握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切記不要稀里糊塗做題,更不要在復習中注重做繁難的計算 題。
要重視解題規范(忌輕視「過程」用語)
很多同學把物理當作數學來學,只重視計算能力的培養,忽視規范解題訓練,認為只要答案對了就可以了。近幾年杭州市中考,不少同學考後都表示物理 很容易,但為什麼不難的試卷,卻沒有考出滿意的分數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平時訓練解題中不規范。例如:解計算題時不書寫必要的物理公式,或只寫公式不代 入必要的數據,直接寫出答案,再者計算單位不統一,漏寫結果的物理量單位等;做作圖題時,要麼不標力的方向,不取力的標度,或者該用虛線的卻畫成實線;簡 答問題時,不知道如何應用物理學科語言表達,只說結果不說原因的大有人在,有的同學怕麻煩,回答問題時極為簡單,這些問題,在平時訓練時必須高度重視。
要重視理解分析(忌呆板機械記憶)
部分同學在物理總復習中,無論是物理概念、規律、實驗一律要求自己死記硬背,其結果使自己學習物理味同嚼蠟,沒有興趣。從杭州市近三年中考試題 中,可以看到以往那種靠死記實驗步驟和實驗原理的程式化試題,如今已很難看到,取而代之的是富有特色、注重考查學生能力的試題。
要重視心態調整(忌上考場手腳忙)
不少同學每逢月考心裡就緊張,更不要說是中考。走進考場面對試卷頭腦中就出現一片空白,手心出汗,就連很多平時非常熟悉的概念,公式定律也記不 清楚,但一旦走出考場情況又恢復,那麼如何克服這種怯場心理狀態呢?老師認為,在平時的模擬考試時及早進入應試狀態,把每一次模擬考試當成中考。其次要求 同學們能正視自己,相信自己,對自己的知識水平有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保持良好的心態,輕松上陣,考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要重視課堂學習(忌課外題海練習)
現在書店復習資料有很多,實際上不少都是習題集,部分同學不加選擇地購買,對老師上復習課幾乎沒有認真聽過,頭腦中沒有形成較為系統的知識網 絡。根據近三年杭州市中考試題的分析可知,其中源於課本或略有改動的試題約佔75%,在填空題,部分選擇題,作圖題,實驗題中幾乎都可見到這類題目。當 然,我們不反對在復習好課本基礎知識後,適當地做一些針對性較強的習題。

㈢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方法

中考物理一輪的復習方法,應該是抓基礎,把課本的知識點統一系統的復習一下,按章節復習,把物理概念,定義公式,以及公式的變形,系統總結復習。主要是抓基礎。

㈣ 中考物理復習策略,復習方法

2010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名師精品導學--光學專題

本知識板塊分為兩個單元。第一單元介紹了光的傳播、反射、折射的規律和紅外線、紫外線的應用等;第二單元介紹了透鏡及其應用、眼睛和眼鏡等。
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規律、折射規律、凸透鏡成像規律是本知識板塊的重點,並且在中考中占較大比例,大家在復習時要通過實驗來加深理解,通過畫圖來提高熟練程度。

第1節光的直線傳播

一、重點考點
本知識點的重點是:會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知道光在真空和某些介質中的速度。其中考查較多的是光的直線傳播,多在選擇題或填空題中出現。
二、中考常見題型
"光沿直線傳播"的典型應用是:解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自然現象。
例1(2009年株洲)晴天的正午時分,走在株洲長江北路茂密的樟樹林下,你會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而在地上留下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這是光的_____現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思路分析:地上留下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現象,小孔是樹葉的縫隙,光屏是大地,光斑是太陽的像。形成的原理是"光在同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但是,像的大小跟物距和像距有關,物距一定時,光屏到小孔的距離越大像越大。
答案:直線傳播(小孔成像)樹葉縫隙到地面的距離不同

第2節光的反射和平面鏡成像

一、重點考點
本知識點的重點是:通過探究實驗知道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鏡成像規律,會畫簡單的光路圖。
這部分知識為必考內容,主要在選擇、畫圖和探究實驗中出現,同學們在復習時要通過實驗來加深理解,並且還要總結光路圖的畫法。
二、中考常見題型
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根據反射定律作圖時,要首先確定法線。
例2(2009年聊城)如圖1所示,一束光線斜射到兩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上,光線與平面鏡A的夾角為60°。請在圖中完成光路圖,並標明由平面鏡B反射後的光線與鏡面夾角的大小。

思路分析:根據光的反射定律作圖的主要依據是反射角等於入射角,所以先畫法線(經過入射點且垂直於鏡面)才能畫出反射光線。因為兩個平面鏡垂直,所以最後的反射光線和最初的入射光線平行(同學們可以用數學知識證明),這個特點的主要應用是自行車尾燈。
答案:如圖2。

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的主要依據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匯聚於像點,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作圖時要特別注意光線的方向和線的虛實,另外還應該保留作圖痕跡。
例3(2009年威海)在圖3中作出人看到小球的光路圖。

思路分析:人能夠看到小球,說明小球的反射光線進入了人的眼睛。作圖時首先找到球的像(像和球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平分),再畫反射光線,反射光線進入眼睛且其反向延長線經過像點,最後連接球和入射點作出入射光線。
答案:如圖4。

三、易錯易混題型
關於平面鏡成像規律的探究實驗可以挖掘很多"出題點",大家可以通過如下的例題進行總結。
例4(2008年昆明)圖5是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關於這個實驗:(1)應選擇______(填"平面鏡"或"平板玻璃")來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2)觀察像時,會發現兩個幾乎重疊的像,這是_____造成的。(3)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個光屏,在光屏上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A',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____像。(4)如果將蠟燭向靠近鏡面的方向移動,那麼像的大小將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圖6是小軍本人,他在進行實驗時,從鏡中也觀察到了自己的像。那麼他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應是圖7中的____(填序號)。


思路分析:在這個實驗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因為既可以利用玻璃板反射成像又可以透過玻璃板看到後面的物體,便於確定像的位置。(2)因為玻璃板的前後兩個面都會反射成像,所以能觀察到兩個像。玻璃越薄,兩個像的距離越近,感覺玻璃板後的像位置偏離越小,所以玻璃板越薄越好。(3)因為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所以用光屏承接不到。(4)因為像與物體始終等大,所以像的大小不變。(5)因為像和物體等大且關於平面鏡對稱,所以像與人的左右相反,上下不反,A是小軍的像。
答案:(1)平板玻璃(2)折射和反射(玻璃的兩個面對光線反射形成兩個像)(3)不能虛(4)不變(5)A
關於探究實驗中各個器材的作用,近年來已經成為考查的亮點,但是同學們感覺較難的是語言文字的組織,大家在復習時應該加強練習。
例5(2009年濰坊)小明同學用如圖8所示的裝置,研究光的反射規律,其中有一個可折轉的光屏,光屏在實驗中的作用是(寫出兩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光通過純凈物質的傳播路徑觀察不到,只有當光線通過煙霧(或濁液)發生了漫反射,或光線照射到粗糙物體表面發生了漫反射,並且有反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時,人才能感知到光的傳播路徑。本實驗利用光屏是為了顯示光的傳播路徑,若把光屏的一側向後(或向前)折轉,則承接不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共面。
答案:①顯示光的傳播路徑②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共面

第3節光的折射

一、重點考點
本知識點的重點是:通過探究實驗來掌握光的折射規律,並認識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
根據光的折射規律作光路圖和解釋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是中考的重點。
二、中考常見題型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其偏折程度是由光在兩種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決定的。其規律是:無論是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還是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光在空氣中的部分與法線的夾角總是較大。
例6(2009年煙台)一束光線AO以與水面成30°的角斜射到水面。試在圖9中畫出光線AO經過水面後的光路圖。

思路分析:凡是根據反射規律或折射規律作圖,都是把法線作為參照物,所以都需要先畫法線。然後根據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畫出反射光線,根據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
答案:如圖10所示。

三、易錯易混題型
如果光線穿過玻璃板,則最終出來的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平行。當光線經過三棱鏡或透鏡時,光線都是向透鏡較厚的一側偏折。
例7(2008年成都)如圖11所示,一束單色光從空氣射到玻璃三棱鏡的AB面,請畫出從AC面出射的折射光線。

思路分析:入射光線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時,折射光線靠近法線,即折射角小於入射角。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即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答案:如圖12所示。


第4節光的色散和看不見的光

一、重點考點
本知識點的重點是:知道白光的組成和色光的組合規律,了解紅外線和紫外線在生活中的應用。有關本知識點的考查大多是選擇題或填空題。
二、中考常見題型
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透過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白光由各種色光組成,白色物體可以反射各種色光,當某物體對各種色光都不反射時它將呈黑色。
例8(2009年太原)在無其他任何光源的情況下,舞台追光燈發出的紅光,照在穿白上衣、綠裙子的演員身上,觀眾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色,裙子是____色。
思路分析:白色物體可以反射各種色光,所以白上衣可以反射紅光呈現紅色;綠裙子只能反射綠光,不能反射紅光,所以呈現黑色。
答案:紅黑
三、綜合應用題型
光學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大家要多收集實例且加強理解,掌握課本上介紹的例子也是復習的捷徑。
例9(2009年臨沂)如圖13所示,對下列光學現象的描述或解釋錯誤的是()

A.圖a中漫反射的光線盡管雜亂無章,但每條光線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圖b中木工師傅觀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特點
C.圖c所示為海市蜃樓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現象造成的
D.圖d所示是太陽光經過三棱鏡色散後的色光排列情況
思路分析:所有的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是因入射點不在同一平面所致,所以A正確;如果木板面或棱不在一條直線上,能看到某處較暗或較亮,這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B正確;太陽光經過三棱鏡色散時紅光的折射程度最小,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D正確;海市蜃樓(如馬路上好像有水)屬於光的折射現象。選C。

第5節透鏡

一、重點考點
本知識點的重點是:知道透鏡有關的概念(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等),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折射規律。考查最多的是凸透鏡(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的畫法。
二、中考常見題型
復習時要重點總結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特殊光線的傳播規律:若入射光線通過光心,則傳播方向不變;若透鏡一側的光線平行於主光軸,另一側的光線(的延長線或反向延長線)經過焦點。
例10(2009年泉州)請你完成圖14的光路圖。

思路分析:光線經過透鏡時,都是向較厚的一側偏折,凸透鏡的中間厚,光線向中間會聚。若入射光線平行於主光軸,則折射光線經過焦點;若入射光線經過焦點時,則折射光線平行於主光軸。其實這兩條光線的折射原理相同,可以用光路可逆來解釋。
答案:如圖15所示。

三、易錯易混題型
有些題為了考查同學們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往往列舉一些實例,要求找出其中共同的道理。分析時一定要首先把這些現象中的物理模型概括出來。
例11請看下面三個材料,如圖16所示:

(1)塑料大棚上積水會燒壞棚內的蔬菜。
(2)為了防止森林火災,在森林裡不允許隨地丟棄透明的裝飲料的塑料瓶。
(3)我們的祖先用冰透鏡向日取火。
請問:以上三個材料都蘊涵了一個什麼物理道理?
思路分析:由於塑料薄膜上的積水形成一個大凸透鏡,對太陽光有會聚作用,會聚後的陽光強度增加,會燒壞棚內的蔬菜;飲料瓶內存有雨水後其作用相當於凸透鏡,晴天時這些盛水的飲料瓶對太陽光有會聚作用,易導致局部高溫而引起森林火災;我們的祖先用冰凸透鏡會聚太陽光來取火。
答案: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第6節凸透鏡成像規律和生活中的透鏡

一、重點考點
本知識點的重點是:通過實驗知道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知道凸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這部分是中招考試必考內容,也是難點,大家應該在實驗的基礎上加深理解並能熟練運用。
二、中考常見題型
考查凸透鏡成像的題型多種多樣,但是所有題型都要根據以下成像規律解答。
物距u 像距v 像的倒正像的大小像的虛實應用 u>2f f<V<u2f 倒立放大實像投影儀 u

(1)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
(2)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應把蠟燭向____(填"上"或"下")調;調節好蠟燭的高度後,她把蠟燭移到A點,此時光屏上的像很模糊,為了得到清晰的像,應把光屏向____(填"左"或"右")移動。
(3)若想從光屏一側透過透鏡看到蠟燭正立的像,可將物體放在____(填字母符號)點。
思路分析:(1)為了清晰觀察燭焰完整的像,要求像成在光屏中央,為此要使燭焰中心、透鏡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線上。(2)因為凸透鏡所成的實像上下左右都顛倒,像在光屏上偏高,可以向上移動蠟燭或向下移動透鏡;如果f<u<2f,則v>2f,所以物體在A點時像應在H點右側。(3)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答案:(1)燭焰中心、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線上(2)上右(3)B
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作圖歷來都是同學們認為的難點,大家在作圖時應該首先考慮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例13(2009年南昌)如圖18所示,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請你在圖上大致畫出其所對應的物體。

思路分析:我們見到較多的是由物體畫出物體的像的位置,但本題打破了常規。畫圖時要首先找特殊光線;若折射光線過焦點,則入射光線平行於主光軸;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所以可以根據這兩條特殊光線確定物體的位置。畫圖時要注意光線的傳播方向。
答案:如圖19所示。


第7節眼睛和眼鏡

一、重點考點
本知識點的重點是: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知道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措施。
這部分內容因為和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中招試題中出現的概率也很高。
二、中考常見題型
近視眼是由於眼睛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變強,或者眼球太長,使來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前;遠視眼是由於眼睛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太短,使來自近處某點的光線沒有會聚成一點就達到視網膜。這兩種情況下,光線都不是在視網膜上會聚,所以視網膜上都不能成清晰的像。
例14(2009年莆田)如圖20,所列情形中與近視眼矯正相符的是()

思路分析:A圖顯示光在視網膜前會聚,所以是近視眼,應該戴適應度的凹透鏡,讓光線先發散再經過晶狀體,使像剛好成在視網膜上,所以B是矯正近視眼的光路。C圖顯示光線在視網膜後會聚,所以是遠視眼,應該戴適度的凸透鏡,讓光線先會聚再經過晶狀體,使像剛好成在視網膜上,所以D是矯正遠視眼的光路。選B。
現在的試題注重對同學們能力的考查,其中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的考查是要求較高的試題。
三、綜合應用題型
眼睛的晶狀體本身是一個凸透鏡,遵循凸透鏡成像規律。凸透鏡的凸度越大,其折光能力越強;凸度越小,折光能力越弱。近視和遠視的成因之一就是晶狀體的凸度的變化。
例15(2009年貴陽)在探究近視眼的形成原因和矯正方法是,冰蓉同學選擇了如下器材:蠟燭(模擬所視物)、水凸透鏡(模擬人眼晶狀體,並與注射器相連)、光屏(模擬人眼視網膜)、光具座等。(註:水凸透鏡的凸起程度可以通過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來調節)

(1)她安裝並調整好實驗裝置,如圖21所示,將點燃的蠟燭置於透鏡前某一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當向水透鏡內注入水,使透鏡更凸後,發現光屏上已無燭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應在水凸透鏡前放置一塊____透鏡;若撤去放置的透鏡,應將光屏_____(填"靠近"或"遠離")水凸透鏡,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據此實驗,可知近視眼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思路分析:當向水凸透鏡注水時,其凸度變大,折光能力變強,像向靠近透鏡方向移動。若把水透鏡前放一個凹透鏡使光發散一下,讓光線"會聚"和"發散"的程度相互抵消,則像剛好成在光屏上。因為像向靠近透鏡方向移動了,讓光屏靠近透鏡也能得到清晰的像。根據以上實驗可知近視眼是因晶狀體的凸度變大、折光能力變強所致。
答案:(1)凹靠近(2)晶狀體較正常人更凸,晶狀體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強
例16(2009年自貢)如圖22所示,東東在探究光的色散現象時,看到白光經三棱鏡後,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東東對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思考,受此啟發,在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時,東東想:如果分別用紅光和紫光平行於同一個凸透鏡的主光軸射入,紅光、紫光對凸透鏡的焦距是否相同呢?你的推斷:____色光對凸透鏡的焦距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不同顏色的光在玻璃和空氣界面發生的偏折程度不同,紅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凸透鏡相當於兩個三棱鏡的組合,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經過凸透鏡時偏折程度越小,會聚點距光心的距離越遠,那麼透鏡的焦距越大。
答案:紅凸透鏡(或三棱鏡)對紅光的偏折(或折射)程度小

㈤ 初三物理怎樣復習

物理學的特點就是概念多、現象多、規律多,初二更是如此。有些同學在學習時光背概念,而沒有記其所對應的現象,這樣基本概念都會但不會做題,就是如此。比如講聲音的產生是由物體的振動,現象有音叉的振動把小球彈起,在水中激起水花,鼓面振動把上面的紙片彈起。這樣能夠看到生活中常見物理現象所蘊含的物理知識,並用所學的物理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就能把初二物理上學期的學好了,對於電學和力學也得在理解的基礎上多做些題,並多復習保證自己做過的每道題都會就可以了,最好有個自主學習的作業本,把自己不會的都整理下來,並至少一個月內復習一次,你會發現學好物理其實很簡單。如果你是女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的話,建議學習一下擰魔方,效果很好的,我的一個女學生一開始也是這樣,後來學習擰魔方後,物理成績直線提高,試試吧。祝你物理學習進步!

㈥ 中考前怎樣有效復習物理

現在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復習,復習好了,成績自然就提高了,我可以說說我的經驗,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人到最後關頭的心態往往都是很急的,恨不得最後幾十天提高兩三百分,但是這種著急的心態是無助於我們取得進步的,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冷靜下來,才能在最後幾十天裡面做到不驕不躁、穩步前進,最後取得進步。第二,鞏固基礎知識:1.看課本,最後的幾十天,一定要回到課本,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對知識點進行系統的復習和梳理。。要對著課本看,把知識點看細,看明白。看課本是一項基本功,一定要爭取考前再把課本看一遍;2.整理知識思路,在看課本的同時,要對各個科目的知識體系做一次最後的整理,梳理知識框架,把握好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如果平時就有整理知識體系習慣的同學,這個時候只需要看一下自己畫的思維導圖或者框架結構就可以了,關於這方面還可以網上搜曉鵬學習新浪博客,這裡面有很詳細的整理好的框架結構圖,這就使我大大提高了復習效率,成績也很快提高了,我也才能考到我們的省重點,你可以去看看,肯定對你有幫助的;3.復習中,要輔助的做一些中低難度的題目,這類題目是中高考中所佔分數最多的題目,也是我們保證自己中考能發揮正常水平的關鍵。4.看錯題,找自己以前做錯的題目,對於以前做錯的題目,要再多鞏固幾次,徹底弄透弄熟。如果錯題很多,重點可以放在以前做過的歷年中考真題上面多做幾遍。另外關於考試的方法你可以在考前看看我剛說的那個博客,裡面有這方面的指導與講解。我的一點點經驗,希望可以幫到你!加油!

㈦ 中考物理怎麼復習

中考物理復習,需要根據自己的學情制定適合自己的復習計劃,提升自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綜合運用能力。一般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搞清基本概念。對每一個基本概念要能正確理解。比如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受力大小,運動快慢等無關。
二、理解基本規律。初中物理規律有定性和定量的理解。比如材料的導電性與材料長度、粗細、材料種類和溫度關系屬於定性理解。一段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歐姆定律)屬於定量理解。對於定量理解的規律,由文字描述轉換成數學公式,由公式推出單位。
三、重視物理實驗。物理離不開實驗,中考實驗考察分值比重也很大。復習時,要搞清每個實驗的原理、器材(主要測量器材)、方法、步驟、結論及簡單的誤差分析。
四、適當的綜合訓練,提升自己對物理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比如力學的浮力問題,往往結合壓強、密度、物重與質量關系及桿桿機械功等。

㈧ 中考物理該怎麼復習

1、明確考試要求,把握復習方向明確考試要求, 中考試題的顯著特點是緊扣大綱、源於教材、異於教材,並堅持「重點知識重點考、一般知識一般考,邊角知識覆蓋考」的原則,而且每年的中考說明特別強調了教學大綱和教材 在中考中的作用,要求中考所考查的內容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緊密聯系教材,因此,同學們 要認真學習中考說明,對大綱中 158 個知識點的層次要求 (99 個知道、37 個理解、22 個會, 各知識點的具體要求可從大綱中找到)同學們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復習時就能把握方向、分清主次,少走彎路,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認真梳理知識,注重適當分類認真梳理知識, 盡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試題在歷年中考占整卷的 70%之多,但許多同學在這里失 分還是相當嚴重的,因此,認真梳理知識是十分必要的,梳理知識就是要作好對基本概念的 理解、基本公式的應用、基本規律的應用這三大環節。
3、抓住主線,知識連網初中物理可分為五條主線:力學、熱學、電學、聲學、光學。這五條主線都是由點、線 連成的知識網路。
4、同類知識,歸納成線對同一類的知識要善於比較歸納、分析,起到復習一個知識點,掌握一個知識面的效果。 如復習物質的密度時,可總結出如下規律:
(1)通常固體的密度最大,液體的密度次之(水銀除外),氣體的密度最小,固體中,金 屬的密度一般比非金屬的密度大。
(2)同一種物質,由於狀態不同,密度也會不同。
(3)每種物質在一定狀態下都有一定大小的密度,但有的物質的密度值是相等的,如鋁和 大理石等,鑒別這些物質時,僅憑比較物質的密度是不行的,要結合物質的其它特性來進行 判別。
(4)物質密度的大小與其溫度的高低有關。固體、液體的密度均以已指明是在常溫下測得 的結果,而氣體的密度均已指明是在常溫下測得的結果,而氣體的密度除與氣體的溫度的高 低有關外,還跟氣體的壓強有關。
(5)表中所列均為物質的密度,不是物體的密度,兩者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6)密度的單位是復合單位,有 kg/m 、g/cm ,要知道通過這樣的歸納小結,可加強對密度概念的理解,提高應用與計算能力。物質的比熱、晶體 的熔點、燃料的熱值、液體的沸點都可用類似的方法歸納、總結。
5、相似知識,分析比較對於相似的知識,可以進行分析比較,找出它們的區別,尤其是名稱相近的概念,如壓力和 重力、內能和熱量、像和影……,同學們極易混淆,區別它們的關鍵不是分別進行復習,而 是應進行比較,只有這樣的比較,才更准確、更深刻。
6、相反知識,對比復習對於相反的知識,可放到一起進行對比復習,如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上浮和下沉等都 是一對互逆的過程,只要你掌握了其中一個過程的性質,就會通過對比掌握另一個過程的性 質。
7、關聯知識,前後綜合對於關聯知識,可以前後綜合,連成一體。物理課本中,有不少描述同一物質性質的知識分 散在不同的地方,如能將這些內容前後加以綜合,對於全面地掌握知識是極為必要的,如關 於水位應掌握下列系統知識:
(1)水是液體,密度為 ;
(2)水的比熱容為 ;比一般物質的比熱大;
(3)水的凝固點為 0℃,冰的熔點也是 0℃ 3 3
(4)1 標准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 100℃;
(5)水是熱的不良導體,水導熱主要是靠對流;
(6)純水是絕緣體,普通水則是導體;
(7)水是透明體,能透過各種色光;水可用來製作水透鏡;
(8)流水具有機械能,水力發電站就是利用流水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
(9)水蒸氣能推動活塞做功,如蒸汽機;
(10)「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就是浮沉條件的應用;
(11)自然界中的降水過程均是水發生各種物態變化的結果。
8、分析解題方法,歸納解題規律分析解題方法, 解題是物理學習過程及中考復習的重要環節,不解題只看書是學不好物理的;當前應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應付各種考試,導致「題海泛濫」,認為做題越多見識越廣,越能應付中考, 這是很偏面的。其實,平時每位同學都做了大量的習題,復習階段主要不是重復做多少道題, 重點放在多分析、多思考,認真分析解題思路和方法、總結解題規律上。

熱點內容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
化學鍵復習 發布:2025-07-08 20:42:29 瀏覽:831
北京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8 19:38:24 瀏覽:58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老師 發布:2025-07-08 19:00:24 瀏覽:284
七年級上冊英語期末 發布:2025-07-08 18:59:48 瀏覽:141
陽西教育 發布:2025-07-08 18:31:56 瀏覽:479
王瑞娜老師 發布:2025-07-08 18:31:53 瀏覽:456
莘縣教師考試 發布:2025-07-08 17:50:59 瀏覽:944
赤峰教師資格證報名 發布:2025-07-08 17:50:19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