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努比亞歷史

努比亞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2 16:17:22

① 用過努比亞的回答

Hi!
您好,2012年10月31日,作為手機行業的新興力量,nubia智能手機品牌全新發布,中文名稱為努比亞,倪飛任nubia品牌總經理。nubia品牌由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組建的nubia團隊獨立運作,採用全新運作機制,是中興通訊旗下高端智能手機品牌,從理念、設計、個性化服務、渠道模式等方面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從一個嶄新的角度突破消費市場格局。在渠道布局上,nubia新品牌發布後,重點發力公開市場,採用在線商城與實體體驗店銷售相結合的方式,除大力發展電商渠道外,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大力布局實體體驗店。nubia品牌在中國區域推廣使用後,也已經逐步拓展到全球市場。nubia品牌,源於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蘊義深刻豐富。在拉丁和部分語系中,nubia一詞有「雲彩」的語義,象徵美好;nubia品牌賦予其新的釋義和活力,預示著從古代文明向人類現代科技發展的跨越,見證nubia人對推動科技文明發展肩負的責任和努力。nubia Logo採用對稱結構設計,以特有字體和飽滿圓潤修飾,構建核心品牌形象,傳遞強烈的親和力和輕松活潑的年輕氣息。其Logo設計理念來源於人類文明起源點,幾何圓點象徵人類源點,圓和圓點延伸為發現智慧、用智慧之眼去探索,尋找無限可能;進一步延伸為科技創新,不斷銳變升級創造高品質生活。如今nubia的這個「圈點」文化已經貫穿到整個品牌之中。從nubia 手機產品的圈點設計,到nubia UI圈點元素的融入,再到nubia在拍照領域中的探索精神,無一不體現「發現、創造、無限」的圈點理念。同時,nubia品牌將更加註重用戶體驗提升與功能創新,並強調自然交互、快速分享等交互體驗。值得關注的是,nubia品牌下首款智能手機Z5由義大利頂級設計師斯蒂凡諾•喬凡諾尼 (Stefano Giovannoni) 傾力打造,完美的將「輕、薄、窄、圓、潤」展現在Z5身上,以實現將全新工藝設計和消費電子產品的完美結合。自nubia品牌發布至今,nubia團隊已經推出Z5、X6、Z7和Z9多個系列產品。其中,Z系列擁有眾多努比亞領先行業的尖端科技,旨在用最符合人體握持感的設計打造有品位、有溫度的產品。 通過Max和min的補充實現了中高端的全覆蓋並滿足用戶差異化的需求。結合了努比亞專業手機攝影和全網通的優勢。X系列定位大屏,跨界,是擁有強勁硬體配置的平板手機系列。同樣擁有強大的攝影功能和全網通優勢
感謝您對努比亞產品的關注與支持,祝您生活愉快,謝謝

② 非洲歷史上的上、下努比亞的具體地理位置在哪裡

努比亞為東北非古代地區名,幾千年前,古埃及人把蘇丹稱為努比亞。按照現在的地理和國家分布,努比亞大體上北起尼羅河第一瀑布(也就是現在的阿斯旺大壩所在地),東至紅海之濱,南達喀土穆,西接利比亞沙漠。
一般從阿斯旺到瓦迪哈勒法被稱為下努比亞(即現在的埃及南部),從瓦迪哈勒法到庫賴邁(現蘇丹北部)被稱為上努比亞。

③ 歷史愛好者們,努比亞就是衣索比亞嗎

不是、、、、

④ 努比亞人的民族歷史

古代努比亞人生活在非洲東北部的一個地區,這個地區包括現今的埃及南部和蘇丹北部。努比亞境內一邊是尼羅河和撒哈拉沙漠,另一邊則是紅海。尼羅河由蘇丹流入埃及。「尼羅,尼羅,長比天河」,是蘇丹人贊美尼羅河的諺語。
努比亞為東北非古代地區名,幾千年前,古埃及人把蘇丹稱為努比亞。努比亞大體上北起尼羅河第一瀑布,東至紅海之濱,南達喀土穆,西接利比亞沙漠。其南半部一直延伸到尼羅河第二瀑布的南端,在古代埃及第18王朝法老的統治時期稱為庫施。公元前6000年,在廣大的努比亞地區,已經存在著相同或相似的社會組織形式、生活方式,包括狩獵、捕魚、畜牧和相關的原始農業。千年之後的今天,雖然這一地區有的地方已被努比亞沙漠覆蓋,但是在古代,努比亞是眾多古代文化的故鄉。因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向東,努比亞人同阿拉伯人相互交往;向北,他們同古埃及人和地中海地區的人民相互往來;往南,他們則同非洲民族互通有無。因此,在埃及與非洲熱帶內陸之間繁榮活躍的貿易往來之中,一代又一代的努比亞人都在做著中間商的生意。非洲熱帶內陸擁有多種天然財富:黃金以及其他貴重金屬、象牙、紫水晶、黑檀木、薰香、鴕鳥蛋和鴕鳥毛、野生動物及其皮毛等。
埃及統一(約公元前3100年)後,由於位於尼羅河上游的蘇丹一直是古埃及擴張的主要對象之一,所以,努比亞與埃及的往來是伴隨著戰爭和掠奪進行的。從埃及第一王朝的法老起,就開始採掘努比亞的礦產。約公元前2613年,法老斯奈夫魯大肆劫掠努比亞,把當地文化破壞無遺。第5和第6王朝時期,埃及阿斯旺省的總督們開始在努比亞進行遠程貿易,但這種貿易在很多的時候是伴隨著武裝掠奪進行的。
尼羅河發源於與東非大裂谷相接的高原,從蘇丹的喀土穆往北至阿斯旺水壩,尼羅河打了幾個彎,形成一個「S」形的大彎道,從埃及的阿斯旺到蘇丹首都喀土穆之間,由北向南,尼羅河著名的第一瀑布至第六瀑布就順序分布在這個河段上。而處於第三瀑布和第四瀑布之間的棟古拉地區,這里水量充沛,耕地遍布,所以,這一地帶曾是庫施王國的中心地帶。喀土穆以北的第六瀑布形成了努比亞的南北邊界,再往北,幾乎一直延伸到第五瀑布,其間是寬闊的尚迪平原,也是後來努比亞人的麥羅埃王國所在地。
大約在公元前1920年,埃及國王塞努斯萊特率兵向尼羅河上游進發,入侵了黑皮膚的努比亞人的土地。埃及人將這一地區稱為庫施,對埃及人來說,他們對這里早已垂涎三尺。一是這里地下富藏著珍貴的金屬和礦產資源,特別是黃金;二是他們還能在這一地區捕獲到很多牛和奴隸;三是埃及人明白,通過庫施他們就可以深入非洲,同那裡的人民進行貿易以換取烏木、象牙和香料。
幾百年來,這兩大王國展開了一系列的侵襲,庫施人也搶奪了很多埃及財寶並把它們帶回自己的首都科爾馬。科爾馬建在尼羅河上的第三瀑布附近,位於今天的蘇丹境內。
雖然從很早的時候,人們就將這片綿延近1000英里(從第一瀑布直至第六瀑布)的廣闊地域稱為古埃及文化的源泉,但人們對努比亞一直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直到19世紀才逐漸有所改變。肯亞生活著很多努比亞人,75年前從蘇丹來到這里的努比亞人仍舊保持著自己的傳統,但也在逐漸與現代社會融合,音樂人雷非加是一位嘻哈藝術家,他的音樂融合了傳統的努比亞旋律以及非洲嘻哈風格, 藝人尤尼克擅長用阿拉伯語和斯瓦希里語演唱,他希望讓更多的年輕人接受努比亞文化。當夜幕降臨,霓虹燈亮起,尤尼克和其他努比亞人就會聚集在一起,盡情歌舞,感受獨特的努比亞文化。

⑤ 努比亞的歷史沿革

(從左到右:敘利亞人、努比亞人、利比亞人、埃及人)
史前史
史前的努比亞(尤其下努比亞)被分為數個文化期,這些文化期被用字母來標致。古埃及稱努比亞為古實(Kush)。文化期A與埃及的史前史以及到第四王朝的古王朝時期相應(約前36世紀至前25世紀)。文化期B按最新的研究實際上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文化期。
文化期C與埃及古王朝時期晚期和中王朝時期相應(約前22世紀至前16世紀),第十二王朝時期埃及逐漸將尼羅河第二瀑布以北的地區占為己有。在此期間在今天的上努比亞建立了今天所知的第一個黑色非洲國家。埃及中王朝時期末(約前1750年左右)這個國家甚至佔領了下努比亞,其邊境一直延伸到埃及本土邊上。約前1500年新王朝時期的法老佔領了努比亞,一直到尼羅河第五瀑布。一直到約前11世紀埃及人佔領努比亞。當地的居民的文化被同化。
古實王國約前750年(也可能已經在前1000年)庫賴邁地區的努比亞貴族建立了一個國家,它恢復了古實這個古老的名字並開始迅速發展。約前700年古實佔領了埃及。在埃及努比亞統治者建立了第二十五王朝,約前660年埃及人在亞述的幫助下解放了埃及,但努比亞依然統治著埃及南部,其首都在今天的庫賴邁附近。約前300年首都被移到今天喀土穆以北的麥羅埃。在這段時間里努比亞的文化漸漸獨立,他們開始使用自己的文字,當地的語言也漸漸成為官方語言。至晚300年古實王國垮台,其原因有可能是因為氣候變化或者因為與衣索比亞的戰爭失利。十九王朝的努比亞奴隸
中世紀的努比亞
6世紀努比亞基督化,在這里出現了多個王國。中世紀的努比亞一般使用希臘字母來書寫努比亞的當地語言。16世紀努比亞採用伊斯蘭教。努比亞語與阿拉伯語同時被使用。
19世紀的努比亞
1821年埃及人使用先進的歐洲武器再次佔領努比亞以及其南部的白尼羅河。1882年蘇丹的阿拉伯人起義反抗埃及人的統治並佔領了喀土穆。多個由英國軍官領導的埃及軍隊被擊敗。1898年英軍終於戰勝了起義者。為了解決這次遠征的供給問題英國人沿尼羅河建造了努比亞的第一條鐵路。此後蘇丹(和努比亞)成為英國的勢力范圍。
20世紀和今天
1955年全民公投反對與埃及合並。1956年蘇丹獨立。瓦迪哈勒法成為兩國的邊境,努比亞被分給了兩個國家。1960年代中埃及開始建造阿斯旺大壩。1971年大壩建成。此後下努比亞幾乎完全被水淹沒。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領導下當地的文化建築被轉移到高一些的地區被保存下來。下努比亞的居民大多數被移居到上埃及的南部,在當地形成了許多說努比亞語的地區。今天努比亞人基本上採納了阿拉伯文化,努比亞語依然存在,書寫時使用的是阿拉伯字母。
消失
公元250年,努比亞王國卻已面目全非,叫人認不出來了。巴拉那(Ballana)國王的龐大陵寢取代了金字塔,陪葬的包括家臣們、馬匹、駱駝與驢子。公元7世紀時,努比亞改信基督教。到了公元1400年,努比亞最終改信現今的伊斯蘭教。努比亞的消失若不是因為文明的衰亡,可能就是因為遷徙至尼羅河河谷的新移民,但也可能兩者皆非。幾世紀以來,考古學家都認為努比亞的衰亡是個難解謎題。最大的原因是非洲缺乏道路,無法穿過大漠。另外,缺乏文字記錄、即便是有文字也難以讀懂。因此,我們所知道的努比亞大多是來自其他古文記載里的道聽途說。不過,關於努比亞的衰亡,那些古人們卻是異常的沉默。

⑥ 努比亞自帶瀏覽器瀏覽過的歷史刪了又有

可能就是系統的回事吧。別用自帶的瀏覽器了啊,就自己下載個白。都說自帶的不怎麼好用呢。我一直用的都是手機QQ瀏覽器的,感覺比較實用一點的。這個界面操作起來簡單清楚的。一打開就能看見好多網站,就可以直接點進去了。然後那些瀏覽記錄啊都有顯示。但是都能刪除了啊。運行起來速度也很快的。打開很多個網頁也么事。你可以去用用啊,占的內存也比較小

⑦ 努比亞古代遺址的遺址遷移

努比亞地區最雄偉的建築是阿布辛拜勒兩座寺廟,位於埃及最南端尼羅河岸,是古埃及十九世王朝著名法老拉姆西斯二世於公元前8世紀建造。大廟坐西朝東,依山開鑿,正面高31米,門前有4尊法老坐像,高20米,氣勢雄偉。60米進深的廟內石樑柱廳和神像壁畫,栩栩如生。王後寺廟規模稍小,又稱小阿布辛拜勒廟。1964年遷移時,聯合國大力支持,瑞典專家提出切割拆卸重新裝配的方案,將神廟後移180米,比原址高65米。整個工程於1968年9月竣工,耗資3600萬美元。為紀念這一拆遷工程,在新址地下埋放了一本古蘭經、二張埃及報紙和一些埃及硬幣以及搬遷過程的文件。切割拆卸大廟時,要求石塊盡量地大,接縫盡可能地小。每塊重量一般為20至30噸。大廟被切成807塊,小廟被切成235塊。這些石塊用起重機謹慎吊起,運至貯石場按編號存放。然後再運至新址按原樣重新裝配。神廟的裝配工作,正面的接縫全部用與石頭同樣顏色的灰漿補嚴,幾乎未留下任何切割過的痕跡,但廟內裝飾面卻故意接縫明顯,讓遊客與後人聯想起神廟的搬遷。
遷移後的大廟成功地保持了其建造時的方位,即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時節,太陽光線可以穿過開鑿在岩石裡面深達63米的祭台間,然後照在太陽神鵰像上,大神廟是供奉太陽神的。
獻給女神艾西絲和哈索爾的菲萊神廟是唯一一座融埃及法老時代的建築風格和希臘-羅馬建築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性建築,現已被轉移到靠近阿吉基亞的小島上。
其他大的寺廟分別重建在四個精心挑選的地點:羅馬時代的卡拉布舍寺、卡塔西亭和飾有反映非洲黑人生活浮雕的貝瓦里寺現已聳立在高壩附近;達克卡寺、馬拉拉加寺和瓦蒂塞布阿寺被集中在瓦蒂塞布阿;建於公元前15世紀圖特摩斯三世和阿美諾菲斯二世執政時期的努比亞地區最古老的寺廟馬達寺廟群和彭努特小陵墓現移至阿馬達;阿布·奧達祭台和普薩墓龕被送到阿布辛拜勒的尼羅河對岸。
此外,努比亞露天博物館同時還包括從阿斯旺地區搜集到的古代建築,因為阿斯旺地區是古埃及人入侵努比亞時的墓地,無論從文化角度還是從歷史角度看,它同努比亞都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博物館也包括下列地點和古跡:埃列芬蒂諾島、古王國和中王國時代的庫貝特-哈瓦墓地、法老採石場以及未完工的方尖石碑、科普特教的聖·西米恩大修道院和法特米時期的伊斯蘭墓地。

⑧ 努比亞人的探索發現

公元2000年,多倫多大學的茱莉·安德森(JulieAnderson)與國立卡土穆古物機構與博物館的色拉·穆哈默德·阿赫默德(SalahMo?hamedAhmed)前往蘇丹。他們的任務是挖掘失落的努比亞城市丹格爾(Dangeil)。這個城市在美羅威時代的後期有人進駐佔領,然後卻又神秘地被遺棄。這個地方正面臨著一個村莊擴張即將侵入的迫切危機,現在也是他們挖出謎底的最後機會。而考古學家及時地發現,有助於重寫努比亞文化中美羅威時期的文化意涵,此時期從公元前3世紀一直延續到公元第3世紀。
被遺棄的伊甸園
當今的蘇丹給人的聯想是肚皮脹大的孩子、旱災蹂躪的大地與極度的貧窮。但在過去,它非但與貧窮沾不上邊,還曾經是最富裕的古文明之一(縱使不是最富裕),它就是努比亞。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00年以前,努比亞是地球上第一個黑人文化,並且很多人相信他們是地球上第一個人種。努比亞也有可能是生命的起源,也就是傳說中的伊甸園。世世代代,努比亞一直在文化與經濟上綻放光芒。但卻突然謎樣地沒落然後被遺忘,無人問津。直到最近,一位年輕加拿大考古學家與她的非洲同事的重要發現才重新引起大家對這個被遺棄的伊甸園的興趣。
挖到寶
努比亞供奉黃金
第一天,安德森的隊伍就挖到寶。他們敲到一個異常巨大、兩千年來保存完好的阿蒙神廟大門。阿蒙神是羊頭人身的國神,授予王位給美羅威的統治者。也許是由於人為縱火,這座廟似乎是在匆忙中被遺棄。一段記載阿克頌(Axumite)國王的文字里,他自稱位於丹格爾以南90里的美羅威首都是被他拿下的。所有的跡象顯示丹格爾城可能也遭遇到相同的命運。安德森期待在未來20年裡,每年至少有4個月的時間能在丹格爾附近挖掘。這個相當於24座足球場大的遺跡絕對會讓她忙得很,當然灰頭土臉是免不了的了。
一共有9個國家,共30個的探險隊抵達蘇丹加入安德森的行列,然而考古學家和學者對於她的團隊有一天可能挖出美羅威版的「羅瑟塔石」並不抱希望;若有這塊石碑的存在,上面的雙語文獻便有可能是解讀美羅威難解語言的關鍵。總之,有美羅威文字的文物不虞匱乏。安德森團隊已經找出無數的石板與銘刻在廟牆上的銘文。但是沒有那塊解密石碑,它們依然是謎樣的天書。等到人們會說努比亞語的時候,也許就可以解開他們的秘密了。
努比亞的消失
到了公元250年,努比亞王國卻已面目全非,叫人認不出來了。巴拉那(Ballana)國王的龐大陵寢取代了金字塔,陪葬的包括家臣們、馬匹、駱駝與驢子。公元7世紀時,努比亞改信基督教。到了公元1400年,努比亞最終改信現今的伊斯蘭教。努比亞的消失若不是因為文明的衰亡,可能就是因為遷徙至尼羅河河谷的新移民,但也可能兩者皆非。幾世紀以來,考古學家都認為努比亞的衰亡是個難解謎題。最大的原因是非洲缺乏道路,無法穿過大漠。另外,缺乏文字記錄、即便是有文字也難以讀懂。因此,我們所知道的努比亞大多是來自其他古文記載里的道聽途說。不過,關於努比亞的衰亡,那些古人們卻是異常的沉默。

⑨ 努比亞的文明古跡

努比亞有很多重要的古跡。如24座神廟、各種堡壘、墳墓等,這些古跡都因阿斯旺大壩而受到洪水的威脅,其中有丹多爾、艾里西亞、阿馬達、瓦迪·塞伯瓦。其中一些已被遷走。值得指出的是菲萊、卡拉布沙和阿布·辛貝等幾座神廟的搶修工程仍在繼續。阿斯旺附近正在建造努比亞博物館。
十八王朝新王國的法老們與努比亞的國土
人們常認為,埃及對努比亞的控制並沒有什麼困難,事實並非如此。在他們獲得成功以前,從十八王朝的開國法老阿赫摩斯到十九王朝的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新王國的每一個法老都曾經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戰役。
努比亞位於埃及南部,向來是黑人居住的地方。埃及人經常把努比亞居民描寫成比他們自己的膚色黑得多的人。從遠古時代以來努比亞就以盛產黃金、香料、象牙、烏木、油類、半寶石和其它奢侈品而為埃及人所嚮往。不僅礦物,努比亞還是埃及人力和牲畜的來源地,以箭術聞名的努比亞人在埃及軍隊里佔有重要的地位。為了控制這塊土地上的貿易和經濟資源,埃及人作了不懈的努力。努比亞的歷史和埃及的歷史彼此糾纏,幾乎無法分開。努比亞人對埃及的抵抗主要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反抗埃及對他們國家的控制;另一種是大量放棄其土地,逃往南方。
新王國時期,埃及對努比亞的征服,可謂是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新王國時,埃及在努比亞的行政頭領是努比亞總督。努比亞總督的一項重要職責是把努比亞貢品親自准時送交在底比斯的宰相。此外,努比亞總督也是這個國家的宗教首腦。
努比亞被完全征服是在圖特摩斯一世(1530BC-1520BC)。努比亞歷史上一個不平凡的時代就此開始,這個時代給它以後幾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生活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努比亞的阿馬達神廟內部
圖特摩斯一世死後,努比亞發生過一次暴動,圖特摩斯二世派去了一支遠征軍隊,叛亂分子被鎮壓下去。這次懲罰性行動之後,努比亞恢復了和平,其後幾年一直平靜無事。圖特摩斯二世的繼任者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圖特摩斯三世和阿蒙霍特普二世在位時期一片和平景象,努比亞貢賦源源不斷地流入國王的金庫。
阿蒙霍特普二世執政的第三年,他在父親圖特摩斯三世開始建造的努比亞阿馬達寺院(由他完成)里豎立了一塊石碑,上面記載了他從亞洲戰役凱旋的事跡:帶著「他用自己的大棒打死的」七位王公的屍體。他下令把其中六個王公的屍體吊在首都底比斯的城牆前面。第七個王公的屍體「用戰船送到努比亞,吊在納帕塔的城牆上,目的是使人們永遠看到國王陛下的神威。」
繼阿蒙霍特普二世即位的圖特摩斯四世在位第八年,為平定努比亞的叛亂,進行了一次成功的遠征。他的兒子,阿蒙霍特普三世在執政第五年時帶兵攻打了努比亞,一直打到卡雷。他在索利卜(Soleb)為自己建立了一座在整個努比亞最雄偉的寺院,同時還為他的王後Tiye建造了一座寺院。
阿赫那頓的宗教革命在埃及造成政治動亂,國勢日漸衰微,但是並沒有影響努比亞的和平與穩定。直到十八王朝解體,努比亞一直都在和平的環境中發展。
在圖坦卡蒙在位時期,一位名叫霍連海布的將軍在舊政權恢復以後,到努比亞去了一次。後來他篡奪埃及王位,又一次到了努比亞,他聲稱此行是一次軍事遠征,其實卻是為了解他在努比亞的地位是否穩固而進行的視察。霍連海布贏得了努比亞對埃及政府的忠順。
索利卜神廟
第十九王朝的真正創始人拉美西斯一世(1320BC-1318BC)繼承了霍連海布的王位,他在努比亞的神廟增加祭司和奴隸的人數,增建了新建築物。
拉美西斯一世死後,他的兒子塞提一世(1318BC-1298BC)繼承王位。他開采努比亞的金礦充實國庫,以支付他龐大的建築計劃。在他統治時期,沒有發動重大的軍事遠征,但向努比亞派去過執行懲罰任務的小部隊。
到拉美西斯二世(1298BC-1232BC),這位統治了很長時期的法老在努比亞採取軍事行動,並在努比亞全境大興土木。
拉美西斯二世在執政第三年時曾在孟菲斯同他的官員們,商討開辟瓦迪阿拉基地區開采當地金礦的可能性。他的父親塞提一世曾作嘗試,但沒有成功。當時在場的努比亞庫施總督向國王說明這件事的困難,講述了他父親曾如何設法為給這條道路供水而終於一無所成。但國王下令再作努力。這一次成功了,在他父親塞提一世挖過的深度以下僅僅12腕尺的地方挖出了水。
在努比亞,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大量神廟和寺院中,最著名的就是「阿布辛貝」神廟,它是在尼羅河左岸一塊巨大的沙岩上開鑿而成,是全世界同類建築中規模最大者之一,他的建築藝術無疑也是舉世無雙的。神廟會選擇在這個地方,大概是因為很久以前這個地方就被認為是聖地。這座廟宇是奉獻給初升的太陽之神賴-哈拉赫提神的。
努比亞陵墓內的壁畫
新王國時期,努比亞人在被佔領初期曾起來抵抗。但不久就在埃及政府的統治下安定下來,和平建設他們的國家,建設的規模是空前的。
埃及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改造了努比亞,建立了一個純屬埃及式的行政體系,大批的埃及書吏、祭司、軍人和工匠來到了努比亞;終於使努比亞完全埃及化了。當地人皈依埃及的宗教,崇拜埃及的神祗。古老的埋葬習慣為埃及的葬禮習俗所代替。努比亞人也採用了埃及在藝術和建築方面的技術。
努比亞人在文化上被埃及生活方式所同化,首要的因素是新王國時期埃及的官方政策贏得了當地酋長們的忠誠和支持。他們的子弟是在埃及的宮廷中受教育,「他們在那裡聽慣了國王侍從中埃及人的談吐,這使他們忘記了自己的語言」。這樣,他們就大大地埃及化了,從而有助於確保努比亞王公們對埃及和埃及文化的忠誠。首領本人轉而信仰一種外來的宗教,他的臣民自然也會效法他的榜樣。當地上層人物的埃及化,為努比亞淳樸的普通人的迅速埃及化鋪平了道路。
新王國時期,埃及人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加緊在努比亞采礦,礦物中的主要物產是黃金。圖特摩斯三世在位時期,僅「瓦瓦特」一地每年進貢的黃金便達550磅。阿蒙霍特普三世為保持北方附屬國和同盟國對埃及的依附,曾慷慨贈予努比亞生產的黃金。
努比亞王子進貢黃金
拉美西斯二世漫長的統治結束時,他的後繼者發現自己面臨著嚴峻的局勢。當時埃及國內秩序混亂,國力削弱,政治腐敗。而努比亞由於擁有大量的財富和舉足輕重的軍隊,開始在埃及本土的內部政治事物中起重要作用。
拉美西斯-西普塔登基之後頭一年,就為任命努比亞總督一事親自去了努比亞,還常常派出代表給努比亞高級官員送禮。最後一個法老西普塔甚至被迫派一名官員去努比亞索取貢品;在法老握有實權、真正控制著帝國時,送貢品原是努比亞總督的職責。
新王國解體後,埃及進入衰微時期。到公元前720年左右,努比亞興起的庫施帝國轉而統治了埃及,史稱「第二十五王朝」。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一個諷刺。

⑩ 努比亞手機發展歷程

Hi!

您好、您可以點擊這里查看http://ke..com/link?url=--1oy7pY5ZEFiOZO

2012年10月31日,nubia品牌由深圳市中興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組建的nubia團隊獨立運作,採用全新運作機制,是中興通訊旗下高端智能手機品牌,從理念、設計、個性化服務、渠道模式等方面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從一個嶄新的角度突破消費市場格局。在渠道布局上,nubia新品牌發布後,重點發力公開市場,採用在線商城與實體體驗店銷售相結合的方式,除大力發展電商渠道外,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大力布局實體體驗店。nubia品牌在中國區域推廣使用後,也已經逐步拓展到全球市場。

目前努比亞已經推出全新系列手機--Z7系列和Z9系列,擁有雙卡雙待雙4G,支持2G/3G/4G全網通。並且在之前對焦測光分離、獨立白平衡的基礎上增加了電子光圈、慢門、手動調焦等更多單反相機的拍照功能,長達20分鍾的超長曝光時間的加入使得努比亞手機拍攝星軌、星雲成為現實。

您可以進入努比亞官網查看詳情,祝您生活愉快,謝謝。

感謝您對努比亞產品的關注與支持,祝您生活愉快,謝謝

熱點內容
幼兒園老師安全責任書 發布:2025-07-08 15:51:12 瀏覽:85
班主任推薦語 發布:2025-07-08 15:40:04 瀏覽:547
舞蹈老師小蕊 發布:2025-07-08 15:33:13 瀏覽:470
護膚老師菲菲 發布:2025-07-08 15:21:12 瀏覽:720
優秀班主任和優秀教師誰最優秀 發布:2025-07-08 15:12:29 瀏覽:490
英語日記例文 發布:2025-07-08 14:54:10 瀏覽:973
全國卷英語2017年 發布:2025-07-08 14:44:12 瀏覽:921
與老師聊什麼 發布:2025-07-08 14:31:26 瀏覽:134
漣水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8 14:30:17 瀏覽:157
初中科學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8 14:24:10 瀏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