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的難點
1. 化學實驗的一些難點
加稀硝酸是為了使溶液酸化
而ba2+除了能和硫酸根化合形成沉澱外
還能與碳酸根等形成沉澱
但只有硫酸鋇不溶於酸
所以酸性條件下加入鋇離子有沉澱生成是檢驗硫酸根的方法
而向溶液加入鋇離子只是為了檢驗硫酸根
而並不能除去硫酸根
若要除去硫酸根
必須滴加氯化鋇直至沉澱不再增加
2. 初三化學重點難點有哪些
第1章 開啟化學之門 第一節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 知識導學 化學和生活的聯系非常密切。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可以從化學的角度進行解讀。
水、鋼鐵、空氣、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都是我們生活中主要的資源。鋼鐵的腐蝕,水源、大氣的污染、礦石資源的過度開采,使得人類面臨嚴峻的環境危機、資源匱乏等嚴重問題。」化學與前沿科學密不可分。
第二節 化學研究些什麼 知識導學 物理性質是從物質的密度、熔點、沸點、硬度等角度描述物質的基本性質;而化學性質則從物質生成新物質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性質中描述物質的基本性質的。有些物質只由一種元素組成,有些物質不同但組成元素卻相同,多數物質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
本實驗成功的關鍵:
①裝置不漏氣。因為若裝置漏氣,雖然裝置內氣體壓強減小,但是從外界又進入一些氣體,並不能使壓強減小很明顯,因而水並不能上升到集氣瓶中。
②燃燒匙里要放入過量的紅磷,目的是使紅磷燃燒,盡可能消耗盡鍾罩內的氧氣。
根據氮氣的性質得知其用途廣泛,
有: a.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b.用作保護氣,如焊接金屬時常用氮氣作保護氣,燈泡中充氮氣以延長使用壽命,食品包裝里充氮氣用來防腐;
c.醫療上用液氮治療一些皮膚病和在液氮冷凍麻醉條件下做手術;
d.超導材料在液氮的低溫環境下能顯示超導性能。緩慢氧化也可以向劇烈氧化反應轉化。
利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注意問題:
①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葯品中的水分受熱後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②增強大自然的自凈能力,如大力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森林等。這地方比較容易出錯。冬天,到了0 ℃就要結冰。各物質都有一定的爆炸極限(能引起爆炸的濃度范圍)。
參考資料: 初中化學三年級上冊-精英音像電器發展有限公司日誌-網易博客。化學實驗中,手上不小心沾上濃硫酸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後塗上3%~5%的NaHCO3;不小心沾上燒鹼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後塗上硼酸溶液;灑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燒,應立即用濕抹布或沙土撲蓋;水銀灑在桌面上,可灑上硫粉進行回收;誤食重金屬離子,可服用大量雞蛋、牛奶等含蛋白質的食物進行解毒;誤食鋇鹽溶液,可服用Na2SO4(不可用Na2CO3)解毒。
實驗中要做到「五防」:防爆炸,防倒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有毒、有腐蝕性的葯品取用時做到「三不」,即不能用手接觸葯品、不能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葯品的氣味、不能嘗葯品的味道。把混合物中的各組分開的操作叫混合物的分離,把某物質中所含雜質除去的操作叫提純。使用的裝置叫過濾裝置。它常由漏斗、燒杯、玻璃棒、鐵架台、濾紙組裝而成。
應注意:加入蒸發皿的液體不應超過蒸發皿容積的2/3;在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膠棒,防止由於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接近蒸干前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把溶劑蒸發完。寫出裝置中各儀器的名稱(編號和名稱要對應):①酒精燈、②蒸餾燒瓶、③鐵架台、④溫度計、⑤冷凝管、⑥尾接管(牛角管)、⑦錐形瓶、⑧石棉網。簡稱摩,符號為mol。
4.相同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數,這個規律叫做阿伏加德羅定律。在上述步驟中,洗滌液應轉移到轉移到容量瓶中;混勻後發現液面低於刻度線,該不該再加水至刻度線?_________。霧是液-氣分散系;煙是是固-氣分散系。放電影時,放映室射到銀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就是丁達爾現象。一般說來,按上述順序,金屬性越來越強,反應得越來越激烈。
我國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銅,常見的銅合金還有黃銅,商代後期製作的司母戊鼎是青銅製品。二氧化硅具有空間網狀結構。在自然界中氯元素以化合態存在。關閉活塞a,打開活塞b,裝置左邊集氣瓶中的有色布條不褪色。
3. 化學學習的難點是什麼
初中說不上難點,高中化學平衡跟酸鹼中和滴定難點。化學難點其實還是需要記很多東西
4. 初中化學的難點
初中化學的難點,一是微觀的學習,二是溶液部分的學習,三是酸鹼鹽部分,這是學習化學過程中學生分化的最大兩個點,
5. 初三化學的難點是什麼
化學(chemistry)是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以及物質間相互作用關系的科學。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初中的化學都比較簡單【但我覺得要注重化學試驗和試驗的現象,上到高中就知道這很重要的!】
以下是我個人總結的一些初中的重點,請不要嫌長篇大論。畢竟初中化學要記的東西和概念很多。
首先區別清楚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
物質發生變化時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伴隨著形狀,狀態,顏色的變化)
發生物理變化時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發生物理變化。
化學反應的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被破壞分解成原子,而原子卻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組合成其他分子。
其次分清原子,分子,離子的區別。
物質微觀上——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的。
分子的特點:1.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的。3.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間隙發生改變就是物質「三態」變化】4.物質不同,化學性質不同,同種物質分子性質不同;不同性質的分子性質不同。
原子的特點:1.原子體積和質量很小,肉眼看不見。2.原子在不斷運動。3.原子之間有間隙。4.同種原子性質相同,不同原子性質不同。5.原子在化學中不能再分。
分子定義: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原子概念:化學變化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離子定義: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原子失去電子變成陽離子,陽離子得到電子變成原子
原子得到電子變成陰離子,陰離子失去電子變成原子
電離:(定義):物質溶解於水後,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離子過程
(條件):必須有自由移動的帶電荷的微粒的物質才能導電。
酸【定義】:電離是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H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鹼【定義】: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OH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鹼。
鹽【定義】: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酸的化學性質:1.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酚酞遇酸不變色。2.金屬+酸==鹽+氫氣。3.金屬氧化物+酸==鹽+水。4.酸+鹼==鹽+水。5.酸+鹽==新酸+新鹽
鹼的化學性質:1.跟酸鹼指示劑反應,是是瑞士也變藍色,是酚酞變紅。2.跟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3.鹼+酸==鹽+水。4.鹼+某些鹽==新鹼+新鹽
復分解反應:由2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2種化合物的反應。【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參加反應物質要「溶」,多指溶於水,生成物要有水,或者沉澱,或者氣體】
氯離子的檢驗:在被檢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AgNO3),如果出現白色沉澱,再加入稀硝酸(HNO3),沉澱不消失,則證明被檢物中含有氯離子。
硫酸根離子的檢驗:在被檢溶液中加入氯化鋇(BaCl2)溶液,如果出現白色沉澱,再加入稀硝酸(HNO3),沉澱不消失,則證明被檢物中含有硫酸根離子。
初中化學知識順口溜:
高價無亞,低價有亞
鉀鈉銀氫正一價
鈣鎂鋇鋅正二價
氟氯溴碘負一價
通常氧是負二價
銅汞一二鋁正三
鐵有正二和正三
碳有正二和正四
硫有負二正四六
氫、硝、氯根負一價
硫、碳酸根負二價
磷酸根為負三價
還有銨根正一價
高錳根和錳酸根前負一來後負二
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鹼鹽溶解性順口溜:
鹼除鉀鈉鋇和鈣,其餘都不溶於水;
硝酸鹽都溶於水;
氯化物除氯化銀,其餘都可溶於水;
硫酸鹽除硫酸鋇,其餘都可溶於水;
碳磷鹽除鉀鈉銨,其餘都不溶於水。
溶液pH值的測定順口溜:
紫色石蕊試液酸紅鹼藍,無色酚酞試液酸無鹼紅。
以下是初中常見常考的化學反應的類型,本人在每種類型提供3—4個化學方程式作例子。
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分解反應: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
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 ==== 2KCl + 3O2 ↑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氧化還原反應: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高溫 3Fe + 2CO2↑
氧化還原反應: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高溫 3Fe + 2CO2↑
鋁和稀鹽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 CuCl2 + H2O
酸性氧化物 +鹼 -------- 鹽 + 水
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5)酸 + 鹼 -------- 鹽 + 水
鹽酸和燒鹼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Cl + KOH ==== KCl +H2O
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6)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7)鹼 + 鹽 -------- 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氫氧化鈉與氯化鐵: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471004
6. 化學學科的難點
真的不好說啊 嘿嘿 本人今年高中畢業 從初中開始說吧
初中 化學很簡單 和高中的知識點銜接不大 講到簡單的無機物反應 重點和難點是酸 鹼 鹽的性質 反映類型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 還有一部分是溶液和溶質的計算的問題 比較簡單的
高中 化學難點集中在
1.無機化合物的性質的學習 知識點多 零碎 不好記憶 要反復的看 還有一個就是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 這裡面還涉及離子反應
2.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這一部分相對簡單 題型集中在物質推斷和無機化學有一定的聯系 掌握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3.化學平衡 這部分是重點 也是難點 化學平衡分類多 有反應平衡 溶解平衡等 其中化學平衡部分涉及化學反應速率 為計算內容不是很難 化學平衡內容較多 樓主在高中學習可慢慢掌握
4.原電池和電解池 這也是高中重點和難點 考察頻率很高 在這里做簡單介紹 原電池 在溶液中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 有電子的移動和電流的產生 電解池是在溶液中 在外加電流的作用下 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 發生電子轉移 題型多集中在電子轉移數目的判斷 電極的正負 以及原電池的設計 反應式的書寫 原點次和電解池還涉及到氧化還原反應的內容 這也是高一的重點 判斷氧化劑 還原劑是重要的考察對象 樓主要好好掌握啊
5.有機化學部分 這部分題型單一 但是很難 為推斷題 包括同分異構體的書寫 反映類型的判斷 方程式書寫 大部分反應圍繞官能團的變化進行 所以在學習是掌握好官能團的性質
樓主沒有具體說明是初中部分還是高中 中高中一塊給樓主講解了一下 且還有其他部分知識 不算是重點和難點 在這里沒有列舉 希望對樓主有些幫助 如果樓主採納 不勝感激
7. 化學重難點有哪些
1.氧化還原(包括:反應配平;
原電池化學;電解池。。。)
2.
元素周期表(普通元素物理,化學性質。。。)
3.
化合物類型(離子,
分子,
金屬,
共價。。。)
4.
有機化學(命名,
反應。。。)
5.
化學計算。。。
8. 化學難點
第二句你打錯了。
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的關系:氧化反應(不一定 )是化合反應;
化合反應也( 不一定是)是氧化反應;有( 氧)參加的化合反應,同時也是氧化反應;
9. 初三的化學難點在哪裡
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哦中考化學復習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重聯系實際生活,要求會解決與化學有關的實際問題、綜合性問題。王雲巧老師針對考生在化學復習中容易出現的幾個錯誤傾向進行了分析。誤區一:只重題型不重源頭新課程標准要求考生注重利用化學知識聯系實際生活,培養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復習過程中,解決問題要追根溯源,不僅注重本學科的前後聯系,同時要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系。在復習中除形成知識網路進行歸納外,還應多運用化學視角去觀察生活、生產和社會中的化學問題,如家中的食鹽、食醋、蘇打等經常在試題中遇到。尤其是蘇打即純鹼的用途、變質、發生反應等問題幾乎年年都會考到。誤區二:只重聽講不重參與「很多同學在復習過程中出現只重聽講不重參與的錯誤傾向,認為只要上課聽講就夠了,沒必要花費時間去尋找並提出問題,其實這是不對的。」王雲巧說,考生在構建知識網路、尋找問題方面做得很差,這樣就會造成知識零碎,不能形成有效的體系。王雲巧總結了考生在構建知識網路時應該遵循的順序:閱讀回顧→建立網路→提出問題→交流與共享→反思評價→鞏固練習→矯正提高。誤區三: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王雲巧說,在解答問題時,部分考生將答案直接寫出來,忽略了解題過程的詳細描述。實際上,考查一個知識點,就是要考查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要結果,必要的語言敘述和重要的解題步驟,在中考閱卷中佔有很大分值。誤區四:只重做題不重基礎「有的同學認為,復習就應該大量做題,恨不得把歷年中考題一網打盡,這樣中考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其實這樣的想法根本不現實。」王雲巧說,復習時的大容量,不等於完全掌握了知識,考生還是要從基礎抓起,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陷入題海戰術中,浪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轉貼於:考試大_初中升學考試化學一.結構原子離子分子原子的結構《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包括中子和質子〉離子原子得到或者失去電子後就成了離子分子由2個或者2個以上的原子夠成的叫分子元素一種物質裡面含有的原子的種類例如水〈H2O〉是水分子構成的又是氧元素和氫元素構成的施來恩和施汪發現原子的原子之所以不同是因為質子數不同〈氧8個氫1個碳6個〉所以圍繞中子的多少我門又發現了同位素質子相同種子數不同物質的分類①單質和化合物單質是一個物體全部都是一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是由2種或者2種以上的元素夠成的②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是只有一種分子或者只有一種原子構成的不含有他的的分子例如空氣中有氧有氮他們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了但是蒸餾水是純凈物哦二.化學式先我們要了解裡面的數字的含義H20或者C02那個2在字母的右下方〈小寫的〉表示這個分子裡面有2個氫原子後面的表示有2個氧原子2CO表示有2個一氧化碳在化學式前面的〈大寫的〉數字表示該原子〈或分子〉的個數CL``表示一個離子在字母的右上角的2—或者2+表示他的電荷數2+表示失去2個電子因為電子帶負電化合價常見的金屬一般顯正價鐵Fe正3或者正2Al鋁正3H氫正1錳Mn正4氧O負2銅Cu正2硫S正6碳C+4或者+2鎂Mg+2鉀K正1Ca鈣正2鋅Zn正2硫酸根SO4負2Cl氯酸根負1氫氧根OH負1CO3碳酸根負2NO3硝酸根負1NH4氨根正一寫法把正價的都寫在前面把負價的寫在後面例如H2O「H是正價的O的負價的」讀法從後面向前面讀例如Na2SO4「前面的Na是鈉後面的是硫酸根後向前讀讀做硫酸鈉」還有建議你去背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前40個要知道常見的物質的符號別把Au(金)當作是鐵(Fe)就可以了不用背他門的相對分子質量考試的時候會給的判斷這種東西是不是存在靠化合價化合價為0這東西存在例如H20氧是負2個氫是正1的2*1+-2=0存在CO2C正4O負2一起還是0存在三.化學方程式表示一種化學變化的式子叫化學方程式2H2+02燃燒=2H20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後變成H20水↑左邊是反應物右邊的是生成物而等號上面的是反應的條件化學變化的鑒別方式是看是否有新的物質生成實驗室裡面的化學反應2KmnO4加熱=K2Mn04+Mn02+02↑製取氧氣的式子2KCl03加熱=2KCl+3O2↑同上2Na+2H20=2NaOH+H2↑製取氫氣的CaO+H2O=Ca(OH)2生石灰+水生成熟石灰〈石灰水〉2H202=2H20+02↑雙氧水製取氧氣〈連接:雙氧水有消毒功能〉Ca(OH)2+CO2=CaCO3↓+H2O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Fe+H2SO4=FeSO4+H2↑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Fe2O3+3H2SO4=Fe2(SO4)3+3H2O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3價的鐵才叫鐵+2價的鐵就叫亞鐵哦如上面的2條式子)2H2+O2=2H20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2H20=2H2↑+O2↑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Fe2O3+3CO2=2Fe+CO2高爐練鐵又叫還原氧化鐵CuO+H2=Cu+H2O實驗室裡面的還原氧化銅BaCl2+H2SO4=BaSO4↓+2HCl氯化鋇和硫反應生成白色沉澱(BaSO4)所以氯化鋇可以用來檢驗該物質是不是含有硫酸根AgNO3+HCl=AgCl↓+HNO3硝酸銀和鹽酸反應生成白色沉澱(AgCl)所以硝酸銀可以用來檢驗該物質是不是含有氯酸根以上就是基本來反應了列方程式方法的①在等號左右各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②配平就是左邊有什麼原子有多少個都等於右邊的全部原子1.知道了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後2.列出式子H2+O2=H2O很明顯左邊有2個O但是右邊只有一個3.配平在H2前面加2在後面生成的H2O前也加2變成2H20=2H2+O24.注意還沒完如果反應物裡面沒氣體的而後面有氣體的話要加↑哦所以最後的式子應該是2H20=2H2↑+O2↑四.反應了類型最基本的四個類型化合分解置換復分解①化合2種物質作者2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例子如下CaO+H2O=Ca(OH)22H2+O2=2H20②分解剛剛好和化合相反是一種物質反應生成2種或者2種以上物質2KmnO4加熱=K2Mn04+Mn02+02↑2KCl03加熱=2KCl+3O2↑2H202=2H20+02↑③置換一種單質把其他物質里的單質置換出來Fe+H2SO4=FeSO4+H2↑④復分解2種化合物交換成分(AB+CD=AC+BD)BaCl2+H2SO4=BaSO4↓+2HClAgNO3+HCl=AgCl↓+HNO3還有一些也是不是基本的還原反應把氧置換出來的反應氧化反應得到氧的的反應中和反應酸和鹼的反應五.計算①設你要求的東西為X②列已經配平的方程式③在要求的和已經知道的化學式下面寫不他門的相對分子質量④給出實際的已經知道的⑤列出方程求出結果⑥答例子題目有4g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後生成多少g的水?解:設生成Xg的水①要求水所以設水為X2H2+O2=2H20②已經配平的方程式436③因為要求水和已知氫就只列水和氫的就好了4gX④把知道的氫和未知數列進去4/4g=36/X⑤列出方程X=36g⑥求出結果答:生成36g的水⑦完美六.酸鹼鹽①酸裡面一定要有H離子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酸根加上氫而已硫酸根SO4負2Cl氯酸根負1CO3碳酸根負2NO3硝酸根負1加上氫就成了HClH2CO3H2SO4HNO3都是酸②鹼都有OH並且有一個金屬離子就可以了金屬離子Na鈉AL鋁Cu銅總之有金字旁的就好了所以有NaOHCuOHALOH很多很多這就是要你背前40個的原因了③鹽有鹼的特點也有酸的特點叫做鹽鹼的特點金屬離子酸的特點酸根就可以了有CuSO4AgClNaCl自己想想我可能全部列出來嗎?七.酸鹼鹽反應鹼可以和以下的反應(判斷成立與否要看有沒氣體沉澱或水生成)①酸HCl+NaOH=H2O+NaCl②非金屬氧化物(SO2CO2等)Ca(OH)2+CO2=CaCO3+H2O③鹽CuSO4+2NaOH=Cu(OH)2↓+NaSO4酸可以和以下的反應①鹼NaOH+H2SO4=Na2SO4+H2O②金屬單質Fe+H2SO4=FeSO4+H2↑③金屬氧化物Fe2O3+3H2SO4=Fe2(SO4)3+3H2O④鹽BaCl2+H2SO4=BaSO4↓+2HCl鹽可以和以下的反應①鹼CuSO4+2NaOH=Cu(OH)2↓+NaSO4②酸BaCl2+H2SO4=BaSO4↓+2HCl③還可以很鹽反應不過他門都要可以容在水中AgNO3+NaCl=AgCl↓+NaNO3隻要你細心點努力背好以上的相信你可以成功的一.近年中考化學趨勢分析分析近年的我省的中考命題,試題表現出四多三少:即大綱規定的重點內容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聯系進行命題增多;有利於檢查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主觀性、開放性命題增多;與實驗考查有關的命題增多;跨學科的知識聯系來解決綜合性化學問題的命題增多。但對於化學知識死記硬背的命題大大減少;偏題、怪題和繁瑣的溶解度計算題也大大減少;難題和試題的總數量有所減少。二.重點、難點、熱點1.考查的重點(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2)純凈物、混合物、單質、化合物及其辨析(3)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正誤辨析(4)化合價的推斷及其與原子的結構的關系(5)元素符號周圍小數字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意義(6)金屬活動性和溶液的酸鹼性(7)酸、鹼、鹽和氧化物的概念和識別(8)四種基本反應類型(9)O2、H2、C、CO、CO2、H2O的性質(氧化性、還原性、可燃性、穩定性等)及其比較與鑒別(10)常見氣體(H2、O2、CO2)的製取、收集、檢驗和提純(11)物質的製取、除雜、乾燥、轉化檢驗、尾氣的處理等綜合實驗(12)常見酸、鹼、鹽的性質和除雜、轉化、鑒別(13)化學式、化學方程式、溶解度的理解和質量百分比濃度的有關計算2.考查的難點(1)從考點的內容上看:①多種物質間可能發生反應的判斷;②物質(離子)的鑒別、提純和除雜;③用規律或原理解釋或說明問題;④綜合實驗;⑤質量百分比濃度、化學方程式的綜合計算。這類難點難在各知識的本質區別與內在聯系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比較、類推、解釋或計算,難在缺乏清晰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上。(2)從題型上看:有注重能力的討論題、推斷題、實驗設計題、開放性問答題、探究性的綜合題、綜合計算題,以及一些理論聯系實際問題的求解。3.考查的熱點(1)環境與化學,(2)能源與化學,(3)生命與化學,(4)材料與化學,(5)綜合與化學①探究性的綜合題,②學科之間綜合,③情景信息綜合題,④開放性綜合題。根據近年中考化學趨勢我們在總復習中重點抓好的以下幾個問題:一、以「綱」為綱,以「本」為本和《考試說明》為依據在深入鑽研教材,了解學生實際,傾聽學生的意見,了解他們對知識的需求,結合學生實際,在知識點、重點、難點上狠下功夫,啟迪學生幫助他們對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學知識進行加工、歸類、整理,使知識規律化,系統化、網路化。對照近三年的中考試題和課本上的重點知識引導學生自己抓知識點和考點,牢固掌握把課本知識深化提高,即自我歸納小結,抓准知識點和考點的內在聯系。二、根據該科的復習特點,解決復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幾年的化學教學和復習課中,我發現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在存在著突出問題:一聽就會、一做就錯。我在教學中運用了方法:制訂計劃→課前自學小結→專心上課→及時復習反饋→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課外學習,通過實踐效果較好。三、採用的復習過程是「三輪一沖刺」第一輪復習---分章復習。按章節順序對每章節重、難點、知識點進行整理,分類,鋪開知識網。第二輪分塊復習。這一過程是按照初中化學內容分為基本概念和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化學實驗,化學計算四大塊進行專題復習,即在第一輪分章復習(橫向發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知識塊復習(即縱向深入),用關系圖,列表等形式將四大塊知識歸納,整理,並進行重點講解和分析,以元素化合物知識為基點,通過對具體物質的研究帶動對概念的理解,從化學計算入手,通過逆向思維訓練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練習學會各種基本操作,通過綜合實驗提高實驗技能。第三輪復習---綜合訓練,通過適量的練習題,提高學生的做題速率,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如選擇題、填空題,推斷題,實驗題等題型的解題方法,思路和技巧。最後沖刺---借鑒前三年升學試題,框化當年試題量,搞模擬測試,對易記易忘的知識點,考點和考前應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加深理解,查漏補缺,從而牢固掌握知識。四、做好備考工作,提高應變能力1.加強審題訓練。不在審題上下功夫,就難以做到既快又准。我們提出:審題要慢,解題適當加快。通過審題訓練,提高分析、判斷、推理、聯想的能力。特別是一些分步解決的問題,須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較好成績。審題是解好題的前奏,"磨刀不誤砍柴工"。2.提高表達能力。不少學生會算知思路,就是說不清,邏輯混亂;書寫潦草、丟三漏四。改變這些習慣,必須從解題規范和書寫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跡清晰,書寫整齊,語言簡練、准確、嚴密;計算準確,文字、符號、表達符合課本規范,養成嚴謹治學的好學風。3.發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學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緒、學習方法、記憶方法等對學習有很大影響。因此在傳授知識和教會方法的同時,要加強思想工作,全面關心學生成長,幫助學生端正態度,改進方法,克服畏難情緒,激勵學習熱情,使其聰明才智充分發揮。4.注意心理訓練。在激烈競爭的條件下,在炎熱的環境中,要連續進行二天超負荷的嚴格考試,毅力不堅,缺乏鬥志,則難以堅持。因此,考前要減壓,減輕思想壓力和心理負擔,使學生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考出水平。總之,這些都是我在具體的教學中的點滴體會,對於如何更好地搞好化學總復習,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還只是一個初探,希望大家多提保貴意見。
10. 化學難點是什麼
③
最最重要的就是化學方程式了;、元素周期表裡面的原子半徑和氧化性還原性以及對角線原則;碳碳叄鍵>、炔烴<、…………等等。
②
有機裡面要注意烷烴<、烯烴<碳碳雙鍵>;碳碳單鍵>,化學其實並不難;、醇羥基、醛基、各種常見物質的名稱以及俗稱,因為很多題目都是以化學方程式進行相關的知識點的考查的。
最後①
無機裡面要注意:物質的量;化學性質>、羧基、酚羥基以及它們的特徵反應…………等等、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各主族的元素的物性<物理性質>和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