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選修32知識點總結
㈠ 物理選修3-2知識提綱
高中物理知識點梳理電磁學部分:1、 基本概念:電場、電荷、點電荷、電荷量、電場力(靜電力、庫侖力)、電場強度、電場線、勻強電場、電勢、電勢差、電勢能、電功、等勢面、靜電屏蔽、電容器、電容、電流強度、電壓、電阻、電阻率、電熱、電功率、熱功率、純電阻電路、非純電阻電路、電動勢、內電壓、路端電壓、內電阻、磁場、磁感應強度、安培力、洛倫茲力、磁感線、電磁感應現象、磁通量、感應電動勢、自感現象、自感電動勢、正弦交流電的周期、頻率、瞬時值、最大值、有效值、感抗、容抗、電磁場、電磁波的周期、頻率、波長、波速2、 基本規律:電量平分原理(電荷守恆)庫倫定律(注意條件、比較-兩個近距離的帶電球體間的電場力)電場強度的三個表達式及其適用條件(定義式、點電荷電場、勻強電場)電場力做功的特點及與電勢能變化的關系電容的定義式及平行板電容器的決定式部分電路歐姆定律(適用條件)電阻定律串並聯電路的基本特點(總電阻;電流、電壓、電功率及其分配關系)焦耳定律、電功(電功率)三個表達式的適用范圍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基本電路的動態分析(串反並同)電場線(磁感線)的特點等量同種(異種)電荷連線及中垂線上的場強和電勢的分布特點常見電場(磁場)的電場線(磁感線)形狀(點電荷電場、等量同種電荷電場、等量異種電荷電場、點電荷與帶電金屬板間的電場、勻強電場、條形磁鐵、蹄形磁鐵、通電直導線、環形電流、通電螺線管)電源的三個功率(總功率、損耗功率、輸出功率;電源輸出功率的最大值、效率)電動機的三個功率(輸入功率、損耗功率、輸出功率)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電源的伏安特性曲線(圖像及其應用;注意點、線、面、斜率、截距的物理意義)安培定則、左手定則、楞次定律(三條表述)、右手定則電磁感應想像的判定條件感應電動勢大小的計算: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導線垂直切割磁感線通電自感現象和斷電自感現象正弦交流電的產生原理電阻、感抗、容抗對交變電流的作用變壓器原理(變壓比、變流比、功率關系、多股線圈問題、原線圈串、並聯用電器問題)3、 常見儀器:示波器、示波管、電流計、電流表(磁電式電流表的工作原理)、電壓表、定值電阻、電阻箱、滑動變阻器、電動機、電解槽、多用電表、速度選擇器、質普儀、迴旋加速器、磁流體發電機、電磁流量計、日光燈、變壓器、自耦變壓器。4、 實驗部分:(1)描繪電場中的等勢線:各種靜電場的模擬;各點電勢高低的判定;(2)電阻的測量:①分類:定值電阻的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的測量;電表內阻的測量;②方法:伏安法(電流表的內接、外接;接法的判定;誤差分析);歐姆表測電阻(歐姆表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驟、讀數);半偏法(並聯半偏、串聯半偏、誤差分析);替代法;*電橋法(橋為電阻、靈敏電流計、電容器的情況分析);(3)測定金屬的電阻率(電流表外接、滑動變阻器限流式接法、螺旋測微器、游標卡尺的讀數);(4)小燈泡伏安特性曲線的測定(電流表外接、滑動變阻器分壓式接法、注意曲線的變化);(5)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電流表內接、數據處理:解析法、圖像法);(6)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改裝(分流電阻、分壓電阻阻值的計算、刻度的修改);(7)用多用電表測電阻及黑箱問題;(8)練習使用示波器;(9)儀器及連接方式的選擇:①電流表、電壓表:主要看量程(電路中可能提供的最大電流和最大電壓);②滑動變阻器:沒特殊要求按限流式接法,如有下列情況則用分壓式接法:要求測量范圍大、多測幾組數據、滑動變阻器總阻值太小、測伏安特性曲線;(10)感測器的應用(光敏電阻:阻值隨光照而減小、熱敏電阻: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5、 常見題型:電場中移動電荷時的功能關系;一條直線上三個點電荷的平衡問題;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加速和偏轉(示波器問題);全電路中一部分電路電阻發生變化時的電路分析(應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歐姆定律;或應用「串反並同」;若兩部分電路阻值發生變化,可考慮用極值法);電路中連接有電容器的問題(注意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電路變化時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通電導線在各種磁場中在磁場力作用下的運動問題;(注意磁感線的分布及磁場力的變化);通電導線在勻強磁場中的平衡問題;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周期;在有界勻強磁場中的一段圓弧運動:找圓心-畫軌跡-確定半徑-作輔助線-應用幾何知識求解;在有界磁場中的運動時間);閉合電路中的金屬棒在水平導軌或斜面導軌上切割磁感線時的運動問題;兩根金屬棒在導軌上垂直切割磁感線的情況(左右手定則及楞次定律的應用、動量觀點的應用);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正交、平行兩種情況):①. 重力場、勻強電場的復合場;②. 重力場、勻強磁場的復合場;③. 勻強電場、勻強磁場的復合場;④. 三場合一;復合場中的擺類問題(利用等效法處理:類單擺、類豎直面內圓周運動);LC振盪電路的有關問題;
㈡ 高二物理選修3-2知識點總結
這里有三章內容
第一章靜電場
太煩,太多,算了,還是自己來吧
㈢ 求高二物理選修3-2知識點總結(歸納)
56.電磁感應現象Ⅰ
只要穿過閉合迴路中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閉合迴路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如果電路不閉合只會產生感應電動勢。
這種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現象叫電磁感應,是1831年法拉第發現的。
57.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Ⅱ
1、迴路中產生感應電動勢和感應電流的條件是迴路所圍面積中的磁通量變化,因此研究磁通量的變化是關鍵,由磁通量的廣義公式中 ( 是B與S的夾角)看,磁通量的變化 可由面積的變化 引起;可由磁感應強度B的變化 引起;可由B與S的夾角 的變化 引起;也可由B、S、 中的兩個量的變化,或三個量的同時變化引起。
2、閉合迴路中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可以產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這是初中學過的,其本質也是閉合迴路中磁通量發生變化。
3、產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的條件:導體在磁場里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內就產生感應電動勢;穿過線圈的磁量發生變化時,線圈裡就產生感應電動勢。如果導體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或者線圈是閉合的,就產生感應電流。從本質上講,上述兩種說法是一致的,所以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可歸結為: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
58.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楞次定律Ⅱ
①電磁感應規律: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確定。
——當長L的導線,以速度 ,在勻強磁場B中,垂直切割磁感線,其兩端間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為 。
如圖所示。設產生的感應電流強度為I,MN間電動勢為 ,則MN受向左的安培力 ,要保持MN以 勻速向右運動,所施外力 ,當行進位移為S時,外力功 。 為所用時間。
而在 時間內,電流做功 ,據能量轉化關系, ,則 。
∴ ,M點電勢高,N點電勢低。
此公式使用條件是 方向相互垂直,如不垂直,則向垂直方向作投影。
,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個電路的磁通變化率成正比——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如上圖中分析所用電路圖,在 迴路中面積變化 ,而迴路跌磁通變化量 ,又知 。
∴
如果迴路是 匝串聯,則 。
公式 。注意: 1)該式普遍適用於求平均感應電動勢。2) 只與穿過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 有關, 而與磁通的產生、磁通的大小及變化方式、電路是否閉合、電路的結構與材料等因素無關。公式二: 。要注意: 1)該式通常用於導體切割磁感線時, 且導線與磁感線互相垂直(l^B )。2) 為v與B的夾角。l為導體切割磁感線的有效長度(即l為導體實際長度在垂直於B方向上的投影)。公式三: 。注意: 1)該公式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推出。適用於自感現象。2) 與電流的變化率 成正比。
公式 中涉及到磁通量的變化量 的計算, 對 的計算, 一般遇到有兩種情況: 1)迴路與磁場垂直的面積S不變, 磁感應強度發生變化, 由 , 此時 , 此式中的 叫磁感應強度的變化率, 若 是恆定的, 即磁場變化是均勻的, 那麼產生的感應電動勢是恆定電動勢。2)磁感應強度B 不變, 迴路與磁場垂直的面積發生變化, 則 , 線圈繞垂直於勻強磁場的軸勻速轉動產生交變電動勢就屬這種情況。
嚴格區別磁通量 , 磁通量的變化量 磁通量的變化率 , 磁通量 , 表示穿過研究平面的磁感線的條數, 磁通量的變化量 , 表示磁通量變化的多少, 磁通量的變化率 表示磁通量變化的快慢, , 大, 不一定大; 大, 也不一定大, 它們的區別類似於力學中的v, 的區別, 另外I、 也有類似的區別。
公式 一般用於導體各部分切割磁感線的速度相同, 對有些導體各部分切割磁感線的速度不相同的情況, 如何求感應電動勢?如圖1所示, 一長為l的導體桿AC繞A點在紙面內以角速度 勻速轉動, 轉動的區域的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 磁感應強度為B, 求AC產生的感應電動勢, 顯然, AC各部分切割磁感線的速度不相等, , 且AC上各點的線速度大小與半徑成正比, 所以AC切割的速度可用其平均切割速度, 即 , 故 。
——當長為L的導線,以其一端為軸,在垂直勻強磁場B的平面內,以角速度 勻速轉動時,其兩端感應電動勢為 。
如圖所示,AO導線長L,以O端為軸,以 角速度勻速轉動一周,所用時間 ,描過面積 ,(認為面積變化由0增到 )則磁通變化 。
在AO間產生的感應電動勢 且用右手定則制定A端電勢高,O端電勢低。
——面積為S的紙圈,共 匝,在勻強磁場B中,以角速度 勻速轉坳,其轉軸與磁場方向垂直,則當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平行時,線圈兩端有最大有感應電動勢 。
如圖所示,設線框長為L,寬為d,以 轉到圖示位置時, 邊垂直磁場方向向紙外運動,切割磁感線,速度為 (圓運動半徑為寬邊d的一半)產生感應電動勢
, 端電勢高於 端電勢。
邊垂直磁場方向切割磁感線向紙里運動,同理產生感應電動熱勢 。 端電勢高於 端電勢。
邊, 邊不切割,不產生感應電動勢, . 兩端等電勢,則輸出端M.N電動勢為 。
如果線圈 匝,則 ,M端電勢高,N端電勢低。
參照俯示圖,這位置由於線圈長邊是垂直切割磁感線,所以有感應電動勢最大值 ,如從圖示位置轉過一個角度 ,則圓運動線速度 ,在垂直磁場方向的分量應為 ,則此時線圈的產生感應電動勢的瞬時值即作最大值 .即作最大值方向的投影, ( 是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的夾角)。
當線圈平面垂直磁場方向時,線速度方向與磁場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線,感應電動勢為零。
總結:計算感應電動勢公式:
㈣ 物理選修3-2梳理知識要點!
十三、電磁感應
1.[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計算公式]
1)E=nΔΦ/Δt(普適公式){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感應電動勢(V),n:感應線圈匝數,ΔΦ/Δt:磁通量的變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線運動)
{L:有效長度(m)}
3)Em=nBSω(交流發電機最大的感應電動勢){Em:感應電動勢峰值}
4)E=BL2ω/2(導體一端固定以ω旋轉切割)
{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T),S:正對面積(m2)}
3.感應電動勢的正負極可利用感應電流方向判定{電源內部的電流方向:由負極流向正極}
*4.自感電動勢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數(H)(線圈L有鐵芯比無鐵芯時要大),ΔI:變化電流,?t:所用時間,ΔI/Δt:自感電流變化率(變化的快慢)}
注:(1)感應電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則判定,楞次定律應用要點〔見第二冊P173〕;(2)自感電流總是阻礙引起自感電動勢的電流的變化;(3)單位換算:1H=103mH=106μH。(4)其它相關內容:自感〔見第二冊P178〕/日光燈〔見第二冊P180〕。
十四、交變電流(正弦式交變電流)
1.電壓瞬時值e=Emsinωt
電流瞬時值i=Imsinωt;(ω=2πf)
2.電動勢峰值Em=nBSω=2BLv
電流峰值(純電阻電路中)Im=Em/R總
3.正(余)弦式交變電流有效值:E=Em/(2)1/2;U=Um/(2)1/2
;I=Im/(2)1/2
4.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中的電壓與電流及功率關系
U1/U2=n1/n2;
I1/I2=n2/n2;
P入=P出
5.在遠距離輸電中,採用高壓輸送電能可以減少電能在輸電線上的損失損′=(P/U)2R;(P損′: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P:輸送電能的總功率,U:輸送電壓,R:輸電線電阻)〔見第二冊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單位:ω:角頻率(rad/s);t:時間(s);n:線圈匝數;B:磁感強度(T);
S:線圈的面積(m2);U輸出)電壓(V);I:電流強度(A);P:功率(W)。
注:
(1)交變電流的變化頻率與發電機中線圈的轉動的頻率相同即:ω電=ω線,f電=f線;
(2)發電機中,線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應電動勢為零,過中性面電流方向就改變;
(3)有效值是根據電流熱效應定義的,沒有特別說明的交流數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變壓器的匝數比一定時,輸出電壓由輸入電壓決定,輸入電流由輸出電流決定,輸入功率等於輸出功率,當負載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時輸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決定P入;
(5)其它相關內容:正弦交流電圖象〔見第二冊P190〕/電阻、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作用〔見第二冊P193〕。
普適式)
{U:電壓(V),I:電流(A),t:通電時間(s)}
㈤ 高中物理選修3-2知識點(完整的)
56.電磁感應現象Ⅰ
只要穿過閉合迴路中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閉合迴路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如果電路不閉合只會產生感應電動勢。
這種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現象叫電磁感應,是1831年法拉第發現的。
57.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Ⅱ
1、迴路中產生感應電動勢和感應電流的條件是迴路所圍面積中的磁通量變化,因此研究磁通量的變化是關鍵,由磁通量的廣義公式中 ( 是B與S的夾角)看,磁通量的變化 可由面積的變化 引起;可由磁感應強度B的變化 引起;可由B與S的夾角 的變化 引起;也可由B、S、 中的兩個量的變化,或三個量的同時變化引起。
2、閉合迴路中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可以產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這是初中學過的,其本質也是閉合迴路中磁通量發生變化。
3、產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的條件: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
58.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楞次定律Ⅱ
①電磁感應規律: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確定。
——當長L的導線,以速度 ,在勻強磁場B中,垂直切割磁感線,其兩端間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為 。
如圖所示。設產生的感應電流強度為I,MN間電動勢為 ,則MN受向左的安培力 ,要保持MN以 勻速向右運動,所施外力 ,當行進位移為S時,外力功 。 為所用時間。
而在 時間內,電流做功 ,據能量轉化關系, ,則 。
∴ ,M點電勢高,N點電勢低。
此公式使用條件是 方向相互垂直,如不垂直,則向垂直方向作投影。
,
公式 。注意: 1)該式普遍適用於求平均感應電動勢。2) 只與穿過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 有關, 而與磁通的產生、磁通的大小及變化方式、電路是否閉合、電路的結構與材料等因素無關。
公式二: 。要注意: 1)該式通常用於導體切割磁感線時, 且導線與磁感線互相垂直(lB )。2) 為v與B的夾角。l為導體切割磁感線的有效長度(即l為導體實際長度在垂直於B方向上的投影)。 公式 中涉及到磁通量的變化量 的計算, 對 的計算, 一般遇到有兩種情況: 1)迴路與磁場垂直的面積S不變, 磁感應強度發生變化, 由 , 此時 , 此式中的 叫磁感應強度的變化率, 若 是恆定的, 即磁場變化是均勻的, 那麼產生的感應電動勢是恆定電動勢。2)磁感應強度B 不變, 迴路與磁場垂直的面積發生變化, 則 , 線圈繞垂直於勻強磁場的軸勻速轉動產生交變電動勢就屬這種情況。
嚴格區別磁通量 , 磁通量的變化量 磁通量的變化率 , 磁通量 , 表示穿過研究平面的磁感線的條數, 磁通量的變化量 , 表示磁通量變化的多少, 磁通量的變化率 表示磁通量變化的快慢,
公式 一般用於導體各部分切割磁感線的速度相同, 對有些導體各部分切割磁感線的速度不相同的情況, 如何求感應電動勢?
如圖1所示, 一長為l的導體桿AC繞A點在紙面內以角速度 勻速轉動, 轉動的區域的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 磁感應強度為B, 求AC產生的感應電動勢, 顯然, AC各部分切割磁感線的速度不相等, , 且AC上各點的線速度大小與半徑成正比, 所以AC切割的速度可用其平均切割速 , 故 。
(超經典的,我們有次考試考到過關於這個、)
——當長為L的導線,以其一端為軸,在垂直勻強磁場B的平面內,以角速度 勻速轉動時,其兩端感應電動勢為 。
如圖所示,AO導線長L,以O端為軸,以 角速度勻速轉動一周,所用時間 ,描過面積 ,(認為面積變化由0增到 )則磁通變化 。
在AO間產生的感應電動勢 且用右手定則制定A端電勢高,O端電勢低。
——面積為S的紙圈,共 匝,在勻強磁場B中,以角速度 勻速轉坳,其轉軸與磁場方向垂直,則當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平行時,線圈兩端有最大有感應電動勢 。
如圖所示,設線框長為L,寬為d,以 轉到圖示位置時, 邊垂直磁場方向向紙外運動,切割磁感線,速度為 (圓運動半徑為寬邊d的一半)產生感應電動勢
, 端電勢高於 端電勢。
邊垂直磁場方向切割磁感線向紙里運動,同理產生感應電動熱勢 。 端電勢高於 端電勢。
邊, 邊不切割,不產生感應電動勢, . 兩端等電勢,則輸出端M.N電動勢為 。
如果線圈 匝,則 ,M端電勢高,N端電勢低。
參照俯示圖,這位置由於線圈長邊是垂直切割磁感線,所以有感應電動勢最大值 ,如從圖示位置轉過一個角度 ,則圓運動線速度 ,在垂直磁場方向的分量應為 ,則此時線圈的產生感應電動勢的瞬時值即作最大值 .即作最大值方向的投影, ( 是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的夾角)。
當線圈平面垂直磁場方向時,線速度方向與磁場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線,感應電動勢為零。
總結:計算感應電動勢公式:
( 是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的夾角)。
注意:公式中字母的含義,公式的適用條件及使用圖景。
區分感應電量與感應電流, 迴路中發生磁通變化時, 由於感應電場的作用使電荷發生定向移動而形成感應電流, 在 內遷移的電量(感應電量)為
, 僅由迴路電阻和磁通量的變化量決定, 與發生磁通量變化的時間無關。因此, 當用一磁棒先後兩次從同一處用不同速度插至線圈中同一位置時, 線圈裡聚積的感應電量相等, 但快插與慢插時產生的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不同, 外力做功也不同。
②楞次定律:
1、1834年德國物理學家楞次通過實驗總結出:感應電流的方向總是要使感應電流的磁場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即磁通量變化 感應電流 感應電流磁場 磁通量變化。
2、當閉合電路中的磁通量發生變化引起感應電流時,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楞次定律的內容: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為磁通量變化。
楞次定律是判斷感應電動勢方向的定律,但它是通過感應電流方向來表述的。通過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和原磁通的方向的相同或相反,來達到「阻礙」原磁通的「變化」即減或增。。這樣一個復雜的過程,可以用圖表理順如下:
(這個不太好理解、不過很好用 口訣:增縮減擴,來拒去留)
楞次定律也可以理解為: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要反抗(或阻礙)產生感應電流的原因,即只要有某種可能的過程使磁通量的變化受到阻礙,閉合電路就會努力實現這種過程:
(1)阻礙原磁通的變化(原始表述);
(2)阻礙相對運動,可理解為「來拒去留」,具體表現為:若產生感應電流的迴路或其某些部分可以自由運動,則它會以它的運動來阻礙穿過路的磁通的變化;若引起原磁通變化為磁體與產生感應電流的可動迴路發生相對運動,而迴路的面積又不可變,則迴路得以它的運動來阻礙磁體與迴路的相對運動,而迴路將發生與磁體同方向的運動;
(3)使線圈面積有擴大或縮小的趨勢;
(4)阻礙原電流的變化(自感現象)。
利用上述規律分析問題可獨辟蹊徑,達到快速准確的效果。如圖1所示,在O點懸掛一輕質導線環,拿一條形磁鐵沿導線環的軸線方向突然向環內插入,判斷在插入過程中導環如何運動。若按常規方法,應先由楞次定律 判斷出環內感應電流的方向,再由安培定則確定環形電流對應的磁極,由磁極的相互作用確定導線環的運動方向。若直接從感應電流的效果來分析:條形磁鐵向環內插入過程中,環內磁通量增加,環內感應電流的效果將阻礙磁通量的增加,由磁通量減小的方向運動。因此環將向右擺動。顯然,用第二種方法判斷更簡捷。
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具體步驟:
(1)查明原磁場的方向及磁通量的變化情況;
(2)根據楞次定律中的「阻礙」確定感應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
(3)由感應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用安培表判斷出感應電流的方向。
3、當閉合電路中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用右手定則可判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運動切割產生感應電流是磁通量發生變化引起感應電流的特例,所以判定電流方向的右手定則也是楞次定律的特例。用右手定則能判定的,一定也能用楞次定律判定,只是不少情況下,不如用右手定則判定的方便簡單。反過來,用楞次定律能判定的,並不是用右手定則都能判定出來。如圖2所示,閉合圖形導線中的磁場逐漸增強,因為看不到切割,用右手定則就難以判定感應電流的方向,而用楞次定律就很容易判定。
(「因電而動」用左手,「因動而電」用右手)
59.互感 自感 渦流Ⅰ
互感:由於線圈A中電流的變化,它產生的磁通量發生變化,磁通量的變化在線圈B中激發了感應電動勢。這種現象叫互感。
自感現象是指由於導體本身的電流發生變化而產生的電磁感應現象。所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叫做自感電動勢。自感系數簡稱自感或電感, 它是反映線圈特性的物理量。線圈越長, 單位長度上的匝數越多, 截面積越大, 它的自感系數就越大。另外, 有鐵心的線圈的自感系數比沒有鐵心時要大得多。
自感現象分通電自感和斷電自感兩種, 其中斷電自感中「小燈泡在熄滅之前是否要閃亮一下」的問題, 如圖2所示, 原來電路閉合處於穩定狀態, L與 並聯, 其電流分別為 , 方向都是從左到右。在斷開S的瞬間, 燈A中原來的從左向右的電流 立即消失, 但是燈A與線圈L構成一閉合迴路, 由於L的自感作用, 其中的電流
不會立即消失, 而是在迴路中逐斷減弱維持暫短的時間, 在這個時間內燈A中有從右向左的電流通過, 此時通過燈A的電流是從 開始減弱的, 如果原來 , 則在燈A熄滅之前要閃亮一下; 如果原來 , 則燈A是逐斷熄滅不再閃亮一下。原來 哪一個大, 要由L的直流電阻 和A的電阻 的大小來決定, 如果 , 如果 。
2、由於線圈(導體)本身電流的變化而產生的電磁感應現象叫自感現象。在自感現象中產生感應電動勢叫自感電動勢。
由上例分析可知:自感電動勢總量阻礙線圈(導體)中原電流的變化。
3、自感電動勢的大小跟電流變化率成正比。
L是線圈的自感系數,是線圈自身性質,線圈越長,單位長度上的匝數越多,截面積越大,有鐵芯則線圈的自感系數L越大。單位是亨利(H)。
如是線圈的電流每秒鍾變化1A,在線圈可以產生1V 的自感電動勢,則線圈的自感系數為1H。還有毫亨(mH),微亨( H)。
渦流及其應用
1.變壓器在工作時,除了在原、副線圈產生感應電動勢外,變化的磁通量也會在鐵芯中產生感應電流。一般來說,只要空間有變化的磁通量,其中的導體就會產生感應電流,我們把這種感應電流叫做渦流
2.應用:
(1)新型爐灶——電磁爐。
(2)金屬探測器:飛機場、火車站安全檢查、掃雷、探礦。
60.交變電流 描述交變電流的物理量和圖象Ⅰ
一、交流電的產生及變化規律:
(1)產生:強度和方向都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的電流叫交流電。
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繞垂直於勻強磁場的線圈的對稱軸作勻速轉動時,如圖5—1所示,產生正弦(或餘弦)交流電動勢。當外電路閉合時形成正弦(或餘弦)交流電流。
圖5—1
(2)變化規律:
(1)中性面:與磁力線垂直的平面叫中性面。
線圈平面位於中性面位置時,如圖5—2(A)所示,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變化率為零。因此,感應電動勢為零 。
圖5—2
當線圈平面勻速轉到垂直於中性面的位置時(即線圈平面與磁力線平行時)如圖5—2(C)所示,穿過線圈的磁通量雖然為零,但線圈平面內磁通量變化率最大。因此,感應電動勢值最大。
(伏) (N為匝數)
(2)感應電動勢瞬時值表達式:
若從中性面開始,感應電動勢的瞬時值表達式: (伏)如圖5—2(B)所示。
感應電流瞬時值表達式: (安)
若從線圈平面與磁力線平行開始計時,則感應電動勢瞬時值表達式為: (伏)如圖5—2(D)所示。
感應電流瞬時值表達式: (安)
二、表徵交流電的物理量:
(1)瞬時值、最大值和有效值:
交流電在任一時刻的值叫瞬時值。
瞬時值中最大的值叫最大值又稱峰值。
交流電的有效值是根據電流的熱效應規定的:讓交流電和恆定直流分別通過同樣阻值的電阻,如果二者熱效應相等(即在相同時間內產生相等的熱量)則此等效的直流電壓,電流值叫做該交流電的電壓,電流有效值。
正弦(或餘弦)交流電電動勢的有效值 和最大值 的關系為:
交流電壓有效值 ; 交流電流有效值 。
注意:通常交流電表測出的值就是交流電的有效值。用電器上標明的額定值等都是指有效值。用電器上說明的耐壓值是指最大值。
(2)周期、頻率和角頻率
交流電完成一次周期性變化所需的時間叫周期。以T表示,單位是秒。
交流電在1秒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叫頻率。以f表示,單位是赫茲。
周期和頻率互為倒數,即 。
我國市電頻率為50赫茲,周期為0.02秒。
角頻率 : 單位:弧度/秒
交流電的圖象:
圖象如圖5—3所示。
圖象如圖5—4所示。
61。正弦交變電流的函數表達式Ⅰ
u=Umsinωt
i=Imsinωt
62.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Ⅰ
①電感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阻礙作用大小用感抗表示。
低頻扼流圈,線圈的自感系數L很大,作用是「通直流,阻交流」;
高頻扼流圈,線圈的自感系數L很小,作用是「通低頻,阻高頻」.
②電容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阻礙作用大小用容抗表示
耦合電容,容量較大,隔直流、通交流
高頻旁路電容,容量很小,隔直流、阻低頻、通高頻
63.變壓器Ⅰ
變壓器是可以用來改變交流電壓和電流的大小的設備。
理想變壓器的效率為1,即輸入功率等於輸出功率。對於原、副線圈各一組的變壓器來說(如圖5—6),原、副線圈上的電壓與它們的匝數成正。
即
因為有 ,因而通過原、副線圈的電流強度與它們的匝數成反比。
即
注意:1.理想變壓器各物理量的決定因素
輸入電壓U1決定輸出電壓U2,輸出電流I2決定輸入電流I1,輸入功率隨輸出功率的變化而變化直到達到變壓器的最大功率(負載電阻減小,輸入功率增大;負載電阻增大,輸入功率減小)。
2.一個原線圈多個副線圈的理想變壓器的電壓、電流的關系
U1:U2:U3:…=n1:n2:n3:… I1n1=I2n2+I3n3+…
因為 ,即 ,所以變壓器中高壓線圈電流小,繞制的導線較細,低電壓的線圈電流大,繞制的導線較粗。
上述各公式中的I、U、P均指有效值,不能用瞬時值。
(3)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
電壓互感器是將高電壓變為低電壓,故其原線圈並聯在待測高壓電路中;電流互感器是將大電流變為小電流,故其原線圈串聯在待測的高電流電路中。
(二)解決變壓器問題的常用方法
思路1 電壓思路。變壓器原、副線圈的電壓之比為U1/U2=n1/n2;當變壓器有多個副繞組時U1/n1=U2/n2=U3/n3=……
思路2 功率思路。理想變壓器的輸入、輸出功率為P入=P出,即P1=P2;當變壓器有多個副繞組時P1=P2+P3+……
思路3 電流思路。由I=P/U知,對只有一個副繞組的變壓器有I1/I2=n2/n1;當變壓器有多個副繞組時n1I1=n2I2+n3I3+……
思路4 (變壓器動態問題)制約思路。
(1)電壓制約:當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n1/n2)一定時,輸出電壓U2由輸入電壓決定,即U2=n2U1/n1,可簡述為「原制約副」.
(2)電流制約:當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n1/n2)一定,且輸入電壓U1確定時,原線圈中的電流I1由副線圈中的輸出電流I2決定,即I1=n2I2/n1,可簡述為「副制約原」.
(3)負載制約:①變壓器副線圈中的功率P2由用戶負載決定,P2=P負1+P負2+…;②變壓器副線圈中的電流I2由用戶負載及電壓U2確定,I2=P2/U2;③總功率P總=P線+P2.
動態分析問題的思路程序可表示為:
U1 P1
思路5 原理思路。變壓器原線圈中磁通量發生變化,鐵芯中ΔΦ/Δt相等;當遇到「 」型變壓器時有
ΔΦ1/Δt=ΔΦ2/Δt+ΔΦ3/Δt,
此式適用於交流電或電壓(電流)變化的直流電,但不適用於穩壓或恆定電流的情況.
64.電能的輸送Ⅰ
由於送電的導線有電阻,遠距離送電時,線路上損失電能較多。
在輸送的電功率和送電導線電阻一定的條件下,提高送電電壓,減小送電電流強度可以達到減少線路上電能損失的目的。
線路中電流強度I和損失電功率計算式如下:
注意:送電導線上損失的電功率,不能用 求,因為 不是全部降落在導線上。
65.感測器的及其工作原理Ⅰ
有一些元件它能夠感受諸如力、溫度、光、聲、化學成分等非電學量,並能把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為電壓、電流等電學量,或轉換為電路的通斷。我們把這種元件叫做感測器。它的優點是:把非電學量轉換為電學量以後,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測量、傳輸、處理和控制了。
光敏電阻在光照射下電阻變化的原因:有些物質,例如硫化鎘,是一種半導體材料,無光照時,載流子極少,導電性能不好;隨著光照的增強,載流子增多,導電性變好。光照越強,光敏電阻阻值越小。
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且阻值隨溫度變化非常明顯。
金屬熱電阻與熱敏電阻都能夠把溫度這個熱學量轉換為電阻這個電學量,金屬熱電阻的化學穩定性好,測溫范圍大,但靈敏度較差。
66.感測器的應用Ⅰ
1.光敏電阻
2.熱敏電阻和金屬熱電阻
3.電容式位移感測器
4.力感測器————將力信號轉化為電流信號的元件。
5.霍爾元件
霍爾元件是將電磁感應這個磁學量轉化為電壓這個電學量的元件。
外部磁場使運動的載流子受到洛倫茲力,在導體板的一側聚集,在導體板的另一側會出現多餘的另一種電荷,從而形成橫向電場;橫向電場對電子施加與洛倫茲力方向相反的靜電力,當靜電力與洛倫茲力達到平衡時,導體板左右兩例會形成穩定的電壓,被稱為霍爾電勢差或霍爾電壓 .
1.感測器應用的一般模式
2.感測器應用:
力感測器的應用——電子秤
聲感測器的應用——話筒
溫度感測器的應用——電熨斗、電飯鍋、測溫儀
光感測器的應用——滑鼠器、火災報警器
感測器的應用實例:1.光控開關2.溫度報警器
㈥ 高中物理選修3-2復習重點
高考的考試大綱上有,基本上每年都差不多http://www.docin.com/p-668278006.html
㈦ 求高中物理選修3-2知識點總結
物理選修3-2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電磁感應現象
1.電磁感應現象Ⅰ
只要穿過閉合迴路中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閉合迴路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如果電路不閉合只會產生感應電動勢。
這種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現象叫電磁感應,是1831年法拉第發現的。
2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Ⅱ
1、迴路中產生感應電動勢和感應電流的條件是迴路所圍面積中的磁通量變化,因此研究磁通量的變化是關鍵,由磁通量的廣義公式中 ( 是B與S的夾角)看,磁通量的變化 可由面積的變化 引起;可由磁感應強度B的變化 引起;可由B與S的夾角 的變化 引起;也可由B、S、 中的兩個量的變化,或三個量的同時變化引起。
2、閉合迴路中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可以產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這是初中學過的,其本質也是閉合迴路中磁通量發生變化。
3、產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的條件:導體在磁場里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內就產生感應電動勢;穿過線圈的磁量發生變化時,線圈裡就產生感應電動勢。如果導體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或者線圈是閉合的,就產生感應電流。從本質上講,上述兩種說法是一致的,所以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可歸結為: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
3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1、電磁感應規律: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確定。
——當長L的導線,以速度 ,在勻強磁場B中,垂直切割磁感線,其兩端間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為 。
如圖所示。設產生的感應電流強度為I,MN間電動勢為 ,則MN受向左的安培力 ,要保持MN以 勻速向右運動,所施外力 ,當行進位移為S時,外力功 。 為所用時間。
而在 時間內,電流做功 ,據能量轉化關系, ,則 。
∴ ,M點電勢高,N點電勢低。
此公式使用條件是 方向相互垂直,如不垂直,則向垂直方向作投影。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個電路的磁通變化率成正比——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如上圖中分析所用電路圖,在 迴路中面積變化 ,而迴路跌磁通變化量 ,又知 。
如果迴路是 匝串聯,則 。
公式 。注意: 1)該式普遍適用於求平均感應電動勢。2) 只與穿過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 有關, 而與磁通的產生、磁通的大小及變化方式、電路是否閉合、電路的結構與材料等因素無關。公式二: 。要注意: 1)該式通常用於導體切割磁感線時, 且導線與磁感線互相垂直(l^B )。2) 為v與B的夾角。l為導體切割磁感線的有效長度(即l為導體實際長度在垂直於B方向上的投影)。公式三: 。注意: 1)該公式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推出。適用於自感現象。2) 與電流的變化率 成正比。
公式 中涉及到磁通量的變化量 的計算, 對 的計算, 一般遇到有兩種情況: 1)迴路與磁場垂直的面積S不變, 磁感應強度發生變化, 由 , 此時 , 此式中的 叫磁感應強度的變化率, 若 是恆定的, 即磁場變化是均勻的, 那麼產生的感應電動勢是恆定電動勢。2)磁感應強度B 不變, 迴路與磁場垂直的面積發生變化, 則 , 線圈繞垂直於勻強磁場的軸勻速轉動產生交變電動勢就屬這種情況。
嚴格區別磁通量 , 磁通量的變化量 磁通量的變化率 , 磁通量 , 表示穿過研究平面的磁感線的條數, 磁通量的變化量 , 表示磁通量變化的多少, 磁通量的變化率 表示磁通量變化的快慢, , 大, 不一定大; 大, 也不一定大, 它們的區別類似於力學中的v, 的區別, 另外I、 也有類似的區別。
公式 一般用於導體各部分切割磁感線的速度相同, 對有些導體各部分切割磁感線的速度不相同的情況, 如何求感應電動勢?如圖1所示, 一長為l的導體桿AC繞A點在紙面內以角速度 勻速轉動, 轉動的區域的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 磁感應強度為B, 求AC產生的感應電動勢, 顯然, AC各部分切割磁感線的速度不相等, , 且AC上各點的線速度大小與半徑成正比, 所以AC切割的速度可用其平均切割速度, 故 ——當長為L的導線,以其一端為軸,在垂直勻強磁場B的平面內,以角速度 勻速轉動時,其兩端感應電動勢為 。
如圖所示,AO導線長L,以O端為軸,以 角速度勻速轉動一周,所用時間 ,描過面積 ,(認為面積變化由0增到 )則磁通變化 。
在AO間產生的感應電動勢 且用右手定則制定A端電勢高,O端電勢低。
——面積為S的紙圈,共 匝,在勻強磁場B中,以角速度 勻速轉坳,其轉軸與磁場方向垂直,則當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平行時,線圈兩端有最大有感應電動勢 。
如圖所示,設線框長為L,寬為d,以 轉到圖示位置時, 邊垂直磁場方向向紙外運動,切割磁感線,速度為 (圓運動半徑為寬邊d的一半)產生感應電動勢
, 端電勢高於 端電勢。
邊垂直磁場方向切割磁感線向紙里運動,同理產生感應電動熱勢 。 端電勢高於 端電勢。
邊, 邊不切割,不產生感應電動勢, . 兩端等電勢,則輸出端M.N電動勢為 。 如果線圈 匝,則 ,M端電勢高,N端電勢低。
參照俯示圖,這位置由於線圈長邊是垂直切割磁感線,所以有感應電動勢最大值 ,如從圖示位置轉過一個角度 ,則圓運動線速度 ,在垂直磁場方向的分量應為 ,則此時線圈的產生感應電動勢的瞬時值即作最大值 .即作最大值方向的投影, ( 是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的夾角)。
當線圈平面垂直磁場方向時,線速度方向與磁場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線,感應電動勢為零。
總結:計算感應電動勢公式:
( 是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的夾角)。
注意:公式中字母的含義,公式的適用條件及使用圖景。
區分感應電量與感應電流, 迴路中發生磁通變化時, 由於感應電場的作用使電荷發生定向移動而形成感應電流, 在 內遷移的電量(感應電量)為
, 僅由迴路電阻和磁通量的變化量決定, 與發生磁通量變化的時間無關。因此, 當用一磁棒先後兩次從同一處用不同速度插至線圈中同一位置時, 線圈裡聚積的感應電量相等, 但快插與慢插時產生的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不同, 外力做功也不同。
4、楞次定律:
1、1834年德國物理學家楞次通過實驗總結出:感應電流的方向總是要使感應電流的磁場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即磁通量變化 感應電流 感應電流磁場 磁通量變化。
2、當閉合電路中的磁通量發生變化引起感應電流時,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楞次定律的內容: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為磁通量變化。
楞次定律是判斷感應電動勢方向的定律,但它是通過感應電流方向來表述的。按照這個定律,感應電流只能採取這樣一個方向,在這個方向下的感應電流所產生的磁場一定是阻礙引起這個感應電流的那個變化的磁通量的變化。我們把「引起感應電流的那個變化的磁通量」叫做「原磁軌」。因此楞次定律可以簡單表達為: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原磁通的變化。所謂阻礙原磁通的變化是指:當原磁通增加時,感應電流的磁場(或磁通)與原磁通方向相反,阻礙它的增加;當原磁通減少時,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原磁通方向相同,阻礙它的減少。從這里可以看出,正確理解感應電流的磁場和原磁通的關系是理解楞次定律的關鍵。要注意理解「阻礙」和「變化」這四個字,不能把「阻礙」理解為「阻止」,原磁通如果增加,感應電流的磁場只能阻礙它的增加,而不能阻止它的增加,而原磁通還是要增加的。更不能感應電流的「磁場」阻礙「原磁通」,尤其不能把阻礙理解為感應電流的磁場和原磁軌方向相反。正確的理解應該是:通過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和原磁通的方向的相同或相反,來達到「阻礙」原磁通的「變化」即減或增。楞次定律所反映提這樣一個物理過程:原磁通變化時( 原變),產生感應電流(I感),這是屬於電磁感應的條件問題;感應電流一經產生就在其周圍空間激發磁場( 感),這就是電流的磁效應問題;而且I感的方向就決定了 感的方向(用安培右手螺旋定則判定); 感阻礙 原的變化——這正是楞次定律所解決的問題。這樣一個復雜的過程,可以用圖表理順如下:
楞次定律也可以理解為: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要反抗(或阻礙)產生感應電流的原因,即只要有某種可能的過程使磁通量的變化受到阻礙,閉合電路就會努力實現這種過程:
(1)阻礙原磁通的變化(原始表述);
(2)阻礙相對運動,可理解為「來拒去留」,具體表現為:若產生感應電流的迴路或其某些部分可以自由運動,則它會以它的運動來阻礙穿過路的磁通的變化;若引起原磁通變化為磁體與產生感應電流的可動迴路發生相對運動,而迴路的面積又不可變,則迴路得以它的運動來阻礙磁體與迴路的相對運動,而迴路將發生與磁體同方向的運動;
(3)使線圈面積有擴大或縮小的趨勢;
(4)阻礙原電流的變化(自感現象)。
利用上述規律分析問題可獨辟蹊徑,達到快速准確的效果。如圖1所示,在O點懸掛一輕質導線環,拿一條形磁鐵沿導線環的軸線方向突然向環內插入,判斷在插入過程中導環如何運動。若按常規方法,應先由楞次定律 判斷出環內感應電流的方向,再由安培定則確定環形電流對應的磁極,由磁極的相互作用確定導線環的運動方向。若直接從感應電流的效果來分析:條形磁鐵向環內插入過程中,環內磁通量增加,環內感應電流的效果將阻礙磁通量的增加,由磁通量減小的方向運動。因此環將向右擺動。顯然,用第二種方法判斷更簡捷。
(5)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具體步驟:
①查明原磁場的方向及磁通量的變化情況;
②根據楞次定律中的「阻礙」確定感應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
③由感應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用安培表判斷出感應電流的方向。
3、當閉合電路中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用右手定則可判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運動切割產生感應電流是磁通量發生變化引起感應電流的特例,所以判定電流方向的右手定則也是楞次定律的特例。用右手定則能判定的,一定也能用楞次定律判定,只是不少情況下,不如用右手定則判定的方便簡單。反過來,用楞次定律能判定的,並不是用右手定則都能判定出來。如圖2所示,閉合圖形導線中的磁場逐漸增強,因為看不到切割,用右手定則就難以判定感應電流的方向,而用楞次定律就很容易判定。
要注意左手定則與右手定則應用的區別,兩個定則的應用可簡單總結為:「因電而動」用左手,「因動而電」用右手,因果關系不可混淆。
5、互感、 自感
互感:由於線圈A中電流的變化,它產生的磁通量發生變化,磁通量的變化在線圈B中激發了感應電動勢。這種現象叫互感。
自感現象是指由於導體本身的電流發生變化而產生的電磁感應現象。所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叫做自感電動勢。自感系數簡稱自感或電感, 它是反映線圈特性的物理量。線圈越長, 單位長度上的匝數越多, 截面積越大, 它的自感系數就越大。另外, 有鐵心的線圈的自感系數比沒有鐵心時要大得多。
1、自感現象分通電自感和斷電自感兩種, 其中斷電自感中「小燈泡在熄滅之前是否要閃亮一下」的問題, 如圖2所示, 原來電路閉合處於穩定狀態, L與 並聯, 其電流分別為 , 方向都是從左到右。在斷開S的瞬間, 燈A中原來的從左向右的電流 立即消失, 但是燈A與線圈L構成一閉合迴路, 由於L的自感作用, 其中的電流
不會立即消失, 而是在迴路中逐斷減弱維持暫短的時間, 在這個時間內燈A中有從右向左的電流通過, 此時通過燈A的電流是從 開始減弱的, 如果原來 , 則在燈A熄滅之前要閃亮一下; 如果原來 , 則燈A是逐斷熄滅不再閃亮一下。原來 哪一個大, 要由L的直流電阻 和A的電阻 的大小來決定, 如果 , 如果 。
2、由於線圈(導體)本身電流的變化而產生的電磁感應現象叫自感現象。在自感現象中產生感應電動勢叫自感電動勢。
由上例分析可知:自感電動勢總量阻礙線圈(導體)中原電流的變化。
3、自感電動勢的大小跟電流變化率成正比。
L是線圈的自感系數,是線圈自身性質,線圈越長,單位長度上的匝數越多,截面積越大,有鐵芯則線圈的自感系數L越大。單位是亨利(H)。
如是線圈的電流每秒鍾變化1A,在線圈可以產生1V 的自感電動勢,則線圈的自感系數為1H。還有毫亨(mH),微亨( H)。
6、渦流及其應用
1.變壓器在工作時,除了在原、副線圈產生感應電動勢外,變化的磁通量也會在鐵芯中產生感應電流。一般來說,只要空間有變化的磁通量,其中的導體就會產生感應電流,我們把這種感應電流叫做渦流
2.應用:
(1)新型爐灶——電磁爐。
(2)金屬探測器:飛機場、火車站安全檢查、掃雷、探礦。
第二章、交變電流
1、交流電的產生及變化規律:
(1)產生:強度和方向都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的電流叫交流電。
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繞垂直於勻強磁場的線圈的對稱軸作勻速轉動時,產生正弦(或餘弦)交流電動勢。當外電路閉合時形成正弦(或餘弦)交流電流。
(2)變化規律:
線圈平面位於中性面位置時,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變化率為零。因此,感應電動勢為零
當線圈平面勻速轉到垂直於中性面的位置時(即線圈平面與磁力線平行時),穿過線圈的磁通量雖然為零,但線圈平面內磁通量變化率最大。因此,感應電動勢值最大。
V(伏) n(N為匝數)
2、表徵交流電的物理量:
(1)瞬時值、最大值和有效值:
交流電在任一時刻的值叫瞬時值。
瞬時值中最大的值叫最大值又稱峰值。
交流電的有效值是根據電流的熱效應規定的:讓交流電和恆定直流分別通過同樣阻值的電阻,如果二者熱效應相等(即在相同時間內產生相等的熱量)則此等效的直流電壓,電流值叫做該交流電的電壓,電流有效值。
正弦(或餘弦)交流電電動勢的有效值和最大值的關系為:
交流電壓有效值:
交流電流有效值 :
注意:通常交流電表測出的值就是交流電的有效值。用電器上標明的額定值等都是指有效值。用電器上說明的耐壓值是指最大值。
(2)周期、頻率和角頻率
交流電完成一次周期性變化所需的時間叫周期。以T表示,單位是秒。
交流電在1秒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叫頻率。以f表示,單位是赫茲。
周期和頻率互為倒數,即 。
我國市電頻率為50赫茲,周期為0.02秒。
角頻率 : 單位:弧度/秒
3、 交流電的圖象:
4、 正弦交變電流的函數表達式Ⅰ
u=Umsinωt
i=Imsinωt
5、 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Ⅰ
①電感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阻礙作用大小用感抗表示。
低頻扼流圈,線圈的自感系數L很大,作用是「通直流,阻交流」;
高頻扼流圈,線圈的自感系數L很小,作用是「通低頻,阻高頻」.
②電容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阻礙作用大小用容抗表示
耦合電容,容量較大,隔直流、通交流
高頻旁路電容,容量很小,隔直流、阻低頻、通高頻
6、 變壓器
(1)、變壓器是可以用來改變交流電壓和電流的大小的設備。
理想變壓器的效率為1,即輸入功率等於輸出功率。對於原、副線圈各一組的變壓器來說(如圖5—6),原、副線圈上的電壓與它們的匝數成正。 即
因為有 ,因而通過原、副線圈的電流強度與它們的匝數成反比。
注意:①.理想變壓器各物理量的決定因素
輸入電壓U1決定輸出電壓U2,輸出電流I2決定輸入電流I1,輸入功率隨輸出功率的變化而變化直到達到變壓器的最大功率(負載電阻減小,輸入功率增大;負載電阻增大,輸入功率減小)。
②.一個原線圈多個副線圈的理想變壓器的電壓、電流的關系U1:U2:U3:…=n1:n2:n3:… I1n1=I2n2+I3n3+…
因為 ,即 ,所以變壓器中高壓線圈電流小,繞制的導線較細,低電壓的線圈電流大,繞制的導線較粗。
上述各公式中的I、U、P均指有效值,不能用瞬時值。
(2)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
電壓互感器是將高電壓變為低電壓,故其原線圈並聯在待測高壓電路中;電流互感器是將大電流變為小電流,故其原線圈串聯在待測的高電流電路中。
(3)、解決變壓器問題的常用方法
思路1 電壓思路。變壓器原、副線圈的電壓之比為U1/U2=n1/n2;當變壓器有多個副繞組時U1/n1=U2/n2=U3/n3=……
思路2 功率思路。理想變壓器的輸入、輸出功率為P入=P出,即P1=P2;當變壓器有多個副繞組時P1=P2+P3+……
思路3 電流思路。由I=P/U知,對只有一個副繞組的變壓器有I1/I2=n2/n1;當變壓器有多個副繞組時n1I1=n2I2+n3I3+……
思路4 (變壓器動態問題)制約思路。
(1)電壓制約:當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n1/n2)一定時,輸出電壓U2由輸入電壓決定,即U2=n2U1/n1,可簡述為「原制約副」.
(2)電流制約:當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n1/n2)一定,且輸入電壓U1確定時,原線圈中的電流I1由副線圈中的輸出電流I2決定,即I1=n2I2/n1,可簡述為「副制約原」.
(3)負載制約:①變壓器副線圈中的功率P2由用戶負載決定,P2=P負1+P負2+…;②變壓器副線圈中的電流I2由用戶負載及電壓U2確定,I2=P2/U2;③總功率P總=P線+P2.
7、電能的輸送
由於送電的導線有電阻,遠距離送電時,線路上損失電能較多。在輸送的電功率和送電導線電阻一定的條件下,提高送電電壓,減小送電電流強度可以達到減少線路上電能損失的目的。
線路中電流強度I和損失電功率計算式如下:
注意:送電導線上損失的電功率,不能用 求,因為 不是全部降落在導線上。
第三章.感測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感測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有一些元件它能夠感受諸如力、溫度、光、聲、化學成分等非電學量,並能把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為電壓、電流等電學量,或轉換為電路的通斷。我們把這種元件叫做感測器。它的優點是:把非電學量轉換為電學量以後,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測量、傳輸、處理和控制了。
光敏電阻在光照射下電阻變化的原因:有些物質,例如硫化鎘,是一種半導體材料,無光照時,載流子極少,導電性能不好;隨著光照的增強,載流子增多,導電性變好。光照越強,光敏電阻阻值越小。
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且阻值隨溫度變化非常明顯。
金屬熱電阻與熱敏電阻都能夠把溫度這個熱學量轉換為電阻這個電學量,金屬熱電阻的化學穩定性好,測溫范圍大,但靈敏度較差。
2、感測器的應用
1.光敏電阻
2.熱敏電阻和金屬熱電阻
3.電容式位移感測器
4.力感測器————將力信號轉化為電流信號的元件。
5.霍爾元件
霍爾元件是將電磁感應這個磁學量轉化為電壓這個電學量的元件。
外部磁場使運動的載流子受到洛倫茲力,在導體板的一側聚集,在導體板的另一側會出現多餘的另一種電荷,從而形成橫向電場;橫向電場對電子施加與洛倫茲力方向相反的靜電力,當靜電力與洛倫茲力達到平衡時,導體板左右兩例會形成穩定的電壓,被稱為霍爾電勢差或霍爾電壓 .
3、感測器應用:
力感測器的應用——電子秤
聲感測器的應用——話筒
溫度感測器的應用——電熨斗、電飯鍋、測溫儀
光感測器的應用——滑鼠器、火災報警器
感測器的應用實例:1.光控開關2.溫度報警器
——這里僅僅提供了一個藍本,根據教材自己進行完善和總結
㈧ 求高中物理 選修3-2 電磁感應 知識點總結。 謝謝了。
http://wenku..com/view/3b7c5c0003d8ce2f006623f2.html
希望可以幫到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