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燈歷史
隨著LED照明燈具的逐步發展,在亮化工程輔助等公共場合,LED漸漸替代了一些傳統光源產品。2009年,LED開始在發達國家進入主照明普及。在電費較高,使用時間較長的商業應用場所,LED燈具迅速成為市場的新寵。作為LED照明燈具的用途,LED市場發展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LED燈具實用新型階段。在上一階段的基礎上,市場對LED燈具產品有了一定的認可和接受。LED燈具的環保,體積小,高可靠性等其他特徵逐漸凸顯出來。由此而開發的一系列完全有別於傳統光源應用的產品會大行其道。照明行業會出現更大更廣的一個發展空間。光源不再是僅僅起到照明作用,它的多變使得更貼切人們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個廠商拼的是設計應用優勢。
第二階段,LED燈具智能控制階段。隨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LED作為半導體產業,也將搭上這趟高速列車,發揮出其高可控性特點。從家庭到辦公樓,從道路到隧道,從汽車到步行,從輔助照明到主照明,具備智能控制的LED照明燈具系統將給人類帶來更高等級的服務。LED燈具產業也將由做產品,到設計產品,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歷程。
第三階段,LED燈具替代接受階段。這一階段指的是LED燈具在發展初期,主要體現出其光效高(能耗小),壽命長的特點。因為售價高,所以在這一階段主要為商照市場。客戶有一個接受的過程,首先是使用習慣和外觀上的過渡與接受。在與傳統光源一致的使用情況下,LED燈具體現出的節電,長壽等特點使得市場容易接受它的相對高價。尤其是在商用場合。各廠商拼的是質量價格優勢。
2. 智能LED燈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從93年第一顆藍光LED誕生到現在,智能LED照明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使用壽命趨於合理化,但與傳統光源相比仍有相當的優勢;可靠性大幅度提升和散熱材料的發展,讓LED廠商開始從研究如何降低死燈率開始轉向如何提高智能LED出光的質量;封裝技術及晶元技術的發展讓智能LED不停刷新著光效的同時價格也越來越接近傳統光源;針對智能LED照明制定的一系列生產標准及認證也逐步出台。這一切都預示著LED照明不再是一個綠色節能的環保概念,而是已一步步地取代傳統光源登上舞台。
3. LED燈是哪年開始用於照明的
LED燈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使用了。但LED燈照明在國內,估計08年才開始慢慢的進入商業行業。想要進入家庭,還要1-3年。。目前還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LED呢。
4. led節能燈的歷史發展
56年前人們已經了解半導體材料可產生光線的基本知識,第一個商用二極體產生於1960年。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的縮寫,它的基本結構是一塊電致發光的半導體材料,置於一個有引線的架子上,然後四周用環氧樹脂密封,起到保護內部芯線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發光二極體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組成的晶片,在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之間有一個過渡層,稱為p-n結。在某些半導體材料的PN結中,注入的少數載流子與多數載流子復合時會把多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從而把電能直接轉換為光能。PN結加反向電壓,少數載流子難以注入,故不發光。這種利用注入式電致發光原理製作的二極體叫發光二極體,通稱LED。 當它處於正向工作狀態時(即兩端加上正向電壓),電流從LED陽極流向陰極時,半導體晶體就發出從紫外到紅外不同顏色的光線,光的強弱與電流有關。
最初LED用作儀器儀表的指示光源,後來各種光色的LED在交通信號燈和大面積顯示屏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12英寸的紅色交通信號燈為例,在美國本來是採用長壽命,低光效的140瓦白熾燈作為光源,它產生2000流明的白光。經紅色濾光片後,光損失90%,只剩下200流明的紅光。而在新設計的燈中,Lumileds公司採用了18個紅色LED光源,包括電路損失在內,共耗電14瓦,即可產生同樣的光效。汽車信號燈也是LED光源應用的重要領域。
對於一般照明而言,人們更需要白色光源。1989年發白光的LED開發成功。這種LED是將GaN晶元和釔鋁石榴石(YAG)封裝在一起做成。GaN晶元發藍光(λp=465nm,Wd=30nm),高溫燒結製成的含Ce3+的YAG熒光粉受此藍光激發後發出黃色光射,峰值550nm。藍光LED基片安裝在碗形反射腔中,覆蓋以混有YAG的樹脂薄層,約200-500nm。 LED基片發出的藍光部分被熒光粉吸收,另一部分藍光與熒光粉發出的黃光混合,可以得到得白光。對於InGaN/YAG白色LED,通過改變YAG熒光粉的化學組成和調節熒光粉層的厚度,可以獲得色溫3500-10000K的各色白光。這種通過藍光LED得到白光的方法,構造簡單、成本低廉、技術成熟度高,因此運用最多。
上個世紀60年代,科技工作者利用半導體PN結發光的原理,研製成了LED發光二極體。當時研製的LED,所用的材料是GaASP,其發光顏色為紅色。經過近30年的發展,大家十分熟悉的LED,已能發出紅、橙、黃、綠、藍等多種色光。然而照明需用的白色光LED僅在近兩年才發展起來,這里向讀者介紹有關照明用白光LED。
5. 燈的演變史
遠古時代,原始人沒有照明的器具,也沒有火種。惡劣黑暗的環境,遠古時代的人們在其中艱難的度日。黑夜桎梏著先人們原本低級的生存活動,黑夜也給了野獸肆虐和侵襲人類製造了可乘之機。隨著社會的進步,先人們對火的廣泛使用,他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狀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火,驅趕了猛禽和野獸,人們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憂患也隨著火的出現而減少。漸漸的人們會有意識的將火源保存起來,而這些用來保存火源的輔助器具經過不斷地改進和演變,就形成了專用照明的器物:燈具。
燈具的發展過程,從先人們製造各種保存火源的設備,到1897年愛迪生發明的電燈泡,燈具經過了漫長的演變,經歷了動物油燈、植物油燈、煤油燈、白熾燈、日光燈到現在廣泛應用的LED燈這樣一個過程,以後OLED技術的成熟及普及,燈具又會出現一種新的形態。
史書記載,在電還有被發現前,燈僅僅是照明的工具。燈使用的時期大致可分為兩個不同時期:前電力時代和後電力時代。我國古代燈具的發展,按時間分,大致可分為以下六個時間段:
第一階段:戰國時期,這個時候的人們,已經將金屬工藝推到了一個更新的歷史階段,青銅器文化盛行,銅燈具在上層社會已經普遍使用,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照明器具。
第二階段:秦漢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全盛時期,經濟與文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那個時代陶器已經很發達,陶器替代了青銅器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用品。銅器的製造工藝也的到了很大的提升,漢代的銅燈具從鑄造工藝上更加精緻,造型更多元。
第三階段: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燈具的造型變化多樣,動物、人物形狀的燈具大規模流行開來。燈燭不僅作為照明用具,祭祀和喜慶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用品。
第四階段:隋唐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繁榮昌盛的時代。政治、經濟、文化都十分繁榮。那個時期的瓷器發展非常迅猛,這也促進了陶瓷燈具的快速發展。
第五階段:宋元時期,這個時期有個特點,從燈具功能上分:實用燈和隨葬用燈,主要從燈的裝飾藝術上表現出來。宋代燈具裝飾的表現手法發展得更加成熟和多樣化,從工藝材料上劃分:坯體裝飾、彩繪裝飾和釉色裝飾;從工藝技法上劃分:雕刻、劃紋、貼塑和彩繪等不同工藝。
第六階段: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燈具發展最輝煌的時期,在材質和種類方面變現的尤為突出,那個時期的燈具品類就已經足夠豐富多彩了。從材質上劃分:有金屬、陶瓷、貴重石器、玻璃、琺琅等。花樣不斷的被更新,各種造型宮燈的興起,開辟了燈具史上的新篇章。
6. LED燈的歷史
上個世紀60年代,科技工作者利用半導體PN結發光的原理,研製成了LED發光二極體。當時研製的LED,所用的材料是GaASP,其發光顏色為紅色。經過近30年的發展,大家十分熟悉的LED,已能發出紅、橙、黃、綠、藍等多種色光。然而照明需用的白色光LED僅在2000年以後才發展起來,這里向讀者介紹有關照明用白光LED。
最早應用半導體P-N結發光原理製成的LED光源問世於20世紀60年代初。當時所用的材料是GaAsP,發紅光(λp=650nm),在驅動電流為20毫安時,光通量只有千分之幾個流明,相應的光視效能約0.1流明/瓦。 70年代中期,引入元素In和N,使LED產生綠光(λp=555nm),黃光(λp=590nm)和橙光(λp=610nm),光視效能也提高到1流明/瓦。
到了80年代初,出現了GaAlAs的LED光源,使得紅色LED的光視效能達到10流明/瓦。
90年代初,發紅光、黃光的GaAlInP和發綠、藍光的GaInN兩種新材料的開發成功,使LED的光視效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2000年,前者做成的LED在紅、橙區(λp=615nm)的光效達到100流明/瓦,而後者製成的LED在綠色區域(λp=530nm)的光視效能可以達到50流明/瓦。
7. LED等是誰發明的
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1954年5月22日出生於日本伊方町,畢業於日本德島大學,日裔美籍電子工程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學院材料系教授。
中村修二於1993年在日本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職期間,基於GaN開發了高亮度藍色LED,從而廣為人知。當時,開發一種藍色LED被認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間只有紅色和綠色LED。
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發明「高效藍色發光二極體」而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7)led燈歷史擴展閱讀
中村修二教授的創新使得LED生產商能夠生產三原色(紅、綠和藍)LED,從而使實現1600萬色成為可能。或許最為重要的是,LED行業利用這種新技術來開始白色LED(半導體生態光源)的商業化生產。
1989年,中村教授開始研究基於三族氮材料的藍光LED。由於在藍光LED方面的傑出成就,中村教授獲得了一系列榮譽,包括仁科紀念獎(1996),IEEE Jack A.莫頓獎,英國頂級科學獎。
富蘭克林獎章(2002),2003年中村教授入選美國國家工程院(NAE)院士,2006年獲得千禧技術獎。 2000年,中村教授加入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他獲得100多項專利,並發表了200多篇論文。
8. LED燈的發展史
隨著LED照明燈具的逐步發展,在亮化工程輔助等公共場合,LED漸漸替代了一些傳統光源產品。2009年,LED開始在發達國家進入主照明普及。在電費較高,使用時間較長的商業應用場所,LED燈具迅速成為市場的新寵。作為LED照明燈具的用途,LED市場發展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LED燈具實用新型階段。
在上一階段的基礎上,市場對LED燈具產品有了一定的認可和接受。LED燈具的環保,體積小,高可靠性等其他特徵逐漸凸顯出來。由此而開發的一系列完全有別於傳統光源應用的產品會大行其道。照明行業會出現更大更廣的一個發展空間。光源不再是僅僅起到照明作用,它的多變使得更貼切人們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個廠商拼的是設計應用優勢。
第二階段,LED燈具智能控制階段。
隨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LED作為半導體產業,也將搭上這趟高速列車,發揮出其高可控性特點。從家庭到辦公樓,從道路到隧道,從汽車到步行,從輔助照明到主照明,具備智能控制的LED照明燈具系統將給人類帶來更高等級的服務。LED燈具產業也將由做產品,到設計產品,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歷程。
第三階段,LED燈具替代接受階段。
這一階段指的是LED燈具在發展初期,主要體現出其光效高(能耗小),壽命長的特點。因為售價高,所以在這一階段主要為商照市場。客戶有一個接受的過程,首先是使用習慣和外觀上的過渡與接受。在與傳統光源一致的使用情況下,LED燈具體現出的節電,長壽等特點使得市場容易接受它的相對高價。尤其是在商用場合。各廠商拼的是質量價格優勢。
9. 照明燈的發展史
最早實用的電燈是白熾燈,但早在白熾燈誕生之前,英國人漢弗萊·戴維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了弧光燈,但這種弧光燈亮度太強產熱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場所根本無法使用。
1854年,移民美國的德國鍾表匠亨利·戈貝爾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絲,製成了首個有實際效用的電燈,持續亮了400個小時,不過他並沒及時申請專利。
1860年,英國人約瑟夫·斯旺也製成了碳絲電燈,但他未能獲得使碳絲保持長時間工作的良好真空環境。
1878年,英國的真空技術發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發明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並且獲得英國專利。斯旺自己的屋子是英國用電照明的第一所私人住宅。
1874年,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申請了一項電燈專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氣,以通電的碳桿發光,但他們沒有足夠財力繼續完善這項發明,
在1875年把專利賣給了愛迪生。愛迪生購入專利後嘗試改良燈絲,終於在1880年製造出能持續亮1200個小時的碳化竹絲燈。
不過,美國專利局判愛迪生的碳絲白熾燈發明落於人後,專利無效。打了多年的官司後,亨利·戈培爾贏得專利,最後愛迪生從戈培爾貧困的遺孀手上買下專利。
在英國,斯旺控告愛迪生侵犯專利,後來他們在法庭之外和解,於1883年在英國建立一家聯合公司。斯旺後來把他的股權及專利都賣給了愛迪生。
20世紀初,碳化燈絲被鎢絲取代,鎢絲白熾燈沿用至今。
1938年,熒光燈誕生。1998年白光LED燈誕生。
(9)led燈歷史擴展閱讀:
最初電燈的發明者不是愛迪生,愛迪生是改進了電燈。早在1801年,英國一位名叫漢弗里·戴維的化學家就在實驗室中用鉑絲通電發光;
1810年,他又發明了用兩根通電碳棒之間發生的電弧而照明的「電燭」,這算是是電燈的最早雛形。另一位英國電技工程師約瑟夫·斯旺經過近30年的研究,於1878年12月製成了以碳絲通電發光的真空燈泡。
當年有關斯旺的電燈泡的報道給了愛迪生以很大啟發。1879年10月,愛迪生終於成功製成了以碳化纖維作為燈絲的白熾燈泡,稱之為「碳化棉絲白熾燈」,隨後大量投產,並成立公司設立發電站和輸電網等相應基礎設施,很快使電燈在美國被普遍使用。
期間,他不斷改進技術,最終確定以鎢絲作為燈絲,稱之為「鎢絲燈」,並定型使用至今,愛迪生也由此成為公認的電燈發明者。
參考資料:
電燈--網路
10. LED晶元的歷史
50年前人們已經了解半導體材料可產生光線的基本知識,1962年,通用電氣公司的尼克·何倫專亞克(Nick HolonyakJr.)開發出第屬一種實際應用的可見光發光二極體。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的縮寫,它的基本結構是一塊電致發光的半導體材料,置於一個有引線的架子上,然後四周用環氧樹脂密封,即固體封裝,所以能起到保護內部芯線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最初LED用作儀器儀表的指示光源,後來各種光色的LED在交通信號燈和大面積顯示屏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12英寸的紅色交通信號燈為例,在美國本來是採用長壽命、低光效的140瓦白熾燈作為光源,它產生2000流明的白光。經紅色濾光片後,光損失90%,只剩下200流明的紅光。而在新設計的燈中,Lumileds公司採用了18個紅色LED光源,包括電路損失在內,共耗電14瓦,即可產生同樣的光效。汽車信號燈也是LED光源應用的重要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