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概念
系統是指能夠完成一種或者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的結構。
如口、食管、胃、腸及各種消化腺,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消化系統。高等動物體(或人體)內有許多系統,如皮膚系統、骨骼系統、肌肉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排泄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和生殖系統。
這些系統又主要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控制下,彼此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地執行其不同的生理機能。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個有機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和維持體內外環境的協調,完成整個的生命活動,使生命得以生存和延續。
(1)生物學概念擴展閱讀
系統功能:
1、運動系統:運動系統由骨、軟骨、關節和骨骼肌等構成。起支架、保護和運動的作用。
2、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由神經元組成,是由中樞神經系統和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系統而組成。在體內起主導作用;一方面它控制和調節個器官、系統的活動;另一方面通過神經系統的分析與綜合,使人體對環境變化的刺激作出相應的反應,達到人體環境的統一。
3、內分泌系統:內分泌系統由多種腺體組成。通過分泌不同的激素(雄性、雌性激素、胰島素、腎上腺素)對整個人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和生殖起到調節作用。
4、循環系統: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淋巴管組成。它將消化系統的吸收的營養物質和肺吸收的氧送到全身器官的組織和細胞,同時將他們的代謝產物及CO2運送到腎、肺、皮膚排出體外。以保證人體的新陳代謝不斷。
5、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吸入新鮮空氣,通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使血液得到氧並排除Co2。
6、消化系統:有口腔、咽、食管、小腸、大腸等組成。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供人體所需要的食物和能量。
7、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組成。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及代謝產物或毒素。
8、生殖系統:產生生殖細胞,繁殖後代。
B. 《生物學課程標准》中五十個核心概念是指哪些
一、凸顯重要概念的傳遞
二、共同學習十個主題中的50個重要生物學概念
三、「課標」中關於凸顯重要概念傳遞的教學建議
(一)精選重要的生物學概念
1.在十個主題的113項具體內容標准中精選了50個生物學重要概念。
2.按要求平均每1.5周(3~5課時)學習一個生物學重要概念。在兩個學年的學習中,平均每3周(6~9課時)學習兩個生物學重要概念。(二)進一步明確什麼是概念、生物學概念、生物學重要概念
1.概念是對事物的抽象或概括。
2.生物學概念是生物學課程內容的基本組成。
3.生物學重要概念處於學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對生命基本現象、規律、理論等的理解和解釋,對學生學習生物學及相關科學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C. 生物學的概念是什麼
生物學定義: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物活動規律的科學。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各個層次的種類、結構、發育和起源進化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的學科。人是生物的一種,也是生物學研究的對象。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門類。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的規律。根據研究對象,分為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等;根據研究內容,分為分類學、解剖學、生理學、遺傳學、生態學等。是研究生物各個層次的種類、結構、功能、行為、發育和起源進化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等的科學。
D. 生物學概念
樓主,你真是善於思考。
不能算是不同的物種。首先要弄清「物種」、「生活史(生活周期)」和「世代交替」的概念。
物種:是生物分類學的基本單位。物種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體,與其他相似群體在生殖上相互隔離,並在自然界占據一定的生態位。
生活史(生活周期):某一物種,從其生命活動的某一階段開始(如孢子、合子等),經過一系列的生長、發育、分化、成熟和生殖等,直到又重新出現其開始階段的全過程。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世代交替指的是在生物的生活史中,產生孢子的孢子體世代(無性世代)與產生配子的配子體世代(有性世代)有規律地交替出現的現象。
孢子體世代和配子體世代,只不過是該物種生活史中不同時期的不同形態。這種單一的某一個形態不會一直延續下去。也就是說它必然要進入到另一個世代中,才能完成生活史的全過程。
而對於一個物種來說,它必須能夠完成完整的生活史。顯然,單單的孢子體世代或單單的配子體世代都是不能完成生活史的全過程。它們必然要向對方轉化。除非它們能夠穩定地停留在它們所處的這一個世代,不斷繁衍後代,並且後代能夠保持與它們一樣的狀態,才能稱之為一個不同的物種。很顯然,單單某一個世代做不到。
所以,對於具有世代交替的藻類來說,它們孢子體世代和配子體世代不能分別稱之為不同的物種。只是一個物種而已。是一個物種生活史中不同階段的不同狀態。
E. 醫學生物學的概念
著重闡明了生命科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以及基本技術,在此基礎上對當前生命科學中的重大問題作簡要介紹,特別是醫學各專業所需要的生命科學知識要點闡述,以有別於普通生物學,並對生命科學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作一概括
F. 生物學的概念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之間相互聯系和生命發生、發展的規律。
G. 為什麼要區分生物學事實和生物學概念
區分生物學事實和概念,是生物學教學中的一種技巧,一種手段,這種手段有利於提高我們教學的質量,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隨著問題研討的深入,老師們慢慢的把握到「事實是可觀察測量的,概念是思維加工的」原則後,自然就想到為什麼要區分事實和概念呢?在以往的教學中,我並沒有刻意去區分事實和概念,不也教得很好嗎?事實和概念對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有什麼不同的作用嗎?
(1)人的生物學素養反映了生物學核心概念的掌握和應用水平
高中生物學課程標准指出,「生物科學素養是指公民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知識、探究能力以及相關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反映了一個人對生物科學領域中核心的基礎內容的掌握和應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能力。」 對於一個合格的高中畢業生,一個具備較高科學素養的公民來說,理解生物學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在課程標準的表述中,我們認為「核心的基礎內容」接近於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是生物學科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識,包含了生物學概念、原理、規律、理論、模型等等。科學素養反映了一個人對「核心概念」的掌握和應用水平,因此我們說,為什麼要區分生物學事實和概念,最重要的一點理由就是:在科學素養的構成中,對概念性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占據了十分獨特的地位和價值。
(2)區分事實和概念有助於我們明確教學目標和確定教學重點
高中課程標准把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作為第一條重要理念,標准指出提高每個高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本課程標准實施中的核心任務。在高中生物課程總目標中明確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生物新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在知識性目標中指出要求學生「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規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高中新課程依然重視知識教育,不存在輕視知識的問題。這裡麵包含了生物學基本事實,所謂基本的也就是對後續的概念、原理、規律和模型理解最有價值的,而不是把紛繁復雜的生物學事實都要求學生記憶掌握,基礎知識教育主要是概念、原理、規律和模型等方面的概念性知識。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會很清楚課堂教學目標中,概念性知識目標應該佔有很大的比重,理應成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了解生物學事實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生物學概念的前提。通過教師的教學活動,不僅僅是讓學生記住一些生物學事實,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事實抽提出生物學本質的東西,建立正確的生物學概念,進而在學生的頭腦中建構出合理的概念體系,並能利用這個體系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每節課我們都會有知識目標,其中有一些是教學重點,那麼您在確定這些教學重點時,以什麼作為依據呢?顯然,我們在確定每節課知識目標時,都是要以生物學核心概念作為教學重點的。
根據本研究中的界定,概念是相對於事實來說的。因此對老師們來說,在備課時學會區分概念和事實就是十分重要的。
(3)區分事實和概念,有助於我們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
事實性知識由感官可以直接得出,事實之間往往是相互獨立的而少有聯系的,因此在教學中事實性知識主要依靠實驗觀察測量等手段,由於技術和時間限制不能直接觀察測量的,往往只能是被告知。這就決定了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直接經驗,動手做,動手觀測也許是最好的學習策略。現實中,事實性知識更多的則是採取講授告知的策略進行教學的。
概念性知識需要思維得出,因此有關概念性知識的教學更應該重視思維的訓練。由實驗現象如何歸納實驗結果,由實驗結果如何推理得出結論,一個實驗的結論如何被推廣應用在其他的情境中,等都離不開思維。概念是由眾多事實歸納推理分析得出的,因此概念教學離不開事實,眾多事實的支撐方可得出概念。所以,概念教學也應該是建立在事實感知的基礎上的。
既然,事實性知識的教學和概念性知識的教學都離不開事實的感知,那為什麼還要提出要求教師學會區分事實和概念呢?新課程標准從內容上看,很多內容被刪減了,但是從提高學生生物學素養的角度看,對很多概念、原理、規律的理解要求則加深了!因此,區分事實和概念不僅幫助我們更好的確定教學重點,而且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只是類型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4)區分事實和概念,有助於改變學習者的學習結果評價
新課程的試驗與推行,廣大教師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測量評價學生的學業水平的問題。很多老師擔心,如果我們的教學中師了核心概念的教學,重視了學生的理解和應用,如果會考、高考仍然側重學生對生物學事實的記憶,怎麼辦?這種擔心是非常普遍的。
學會了區分事實和概念,明白了教學重點是概念的理解,對學生學業評價就應該向考察學生的理解力和推理能力的方向傾斜。其實,無論是從高考試題的編制還是各省市會考命題的編制都可以看出,那種單純的生物學事實記憶的考試方法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都是給定一個新的情境,學生要運用已經學習的概念原理來分析解決問題。
為什麼考試評價已經悄悄地由事實性知識的記憶轉向對核心概念的理解呢?這一點,在生物科學中體現的十分明顯。近幾十年來,特別是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破譯以來,生物學的研究進入到分子生物學水平,生物科學知識呈現出爆炸性的增長,面對如此繁多的知識,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如果仍然要求學生記憶生物學事實,哪怕是一些經典的生物學事實,恐怕也很難做到。最基本的概念、原理、規律等卻不太可能發生巨大的變化,創設新的情境,要求學生應用已學的概念、原理、規律等來分析解決問題,以此來評價學生的學習,就成為評價學生學業的主流方向了。
生物學事實往往是相互孤立的,難以建立合理的聯系,組成一個合理的結構,因此對生物學事實的考查往往是檢查學習者是否記住,是否記得清楚。而生物學概念主要是在運用中得到鞏固,概念的運用是把已經概括化的一般屬性應用到特定場合。其運用的過程也是概念的具體化過程。一般而言,概念的應用有兩種途徑:一是引證具體實例來說明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二是運用概念來解決實際問題。
其實,在高中生物課程標准中對核心概念的評價已經很清楚的提出了建議:新課程標准提出,要善於利用紙筆測驗,檢測學生知識性目標的達成。紙筆測驗仍然是教學過程中最常見的評價方式之一。在提倡多元化評價的同時,要充分利用好傳統的紙筆測驗。在製作紙筆測驗試題時,應注意實現以下轉變。
H. 生物學的基本定義是什麼
是有生命的個體。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徵在於生物進行新陳代謝及遺傳。所有生物一定會具備合成代謝以及分解代謝這是互相相反的兩個過程並且可以繁殖下去,
這是生命現象的基礎..
I. 生物學基本系統概念是什麼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內的科學。自然科學的一個部分容。目的在於闡明和控制生命活動,改造自然,為農業、工業和醫學等實踐服務。
幾千年來,我國在農、林、牧、副、漁和醫葯等實踐中,積累了有關植物、動物、微生物和人體的豐富知識。1859年,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發表,確立了唯物主義生物進化觀點,推動了生物學的迅速發展。
(9)生物學概念擴展閱讀
研究意義
生物與人類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生物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傳統上一直是農學和醫學的基礎,涉及種植業、畜牧業、漁業、醫療、制葯、衛生等等方面。
隨著生物學理論與方法的不斷發展,它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生物學的影響已突破上述傳統的領域,而擴展到食品、化工、環境保護、能源和冶金工業等等方面。如果考慮到仿生學,它還影響到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