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保山歷史文化

保山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 2021-08-14 10:37:16

1. 保山有些什麼旅遊景點

我是保山本地人,雖然如此,但還是無奈的說一句,保山市區里沒啥地方好玩的,如果有朋友那另當別論,兩天一夜,時間有些短,周邊縣區中旅遊景點最多的要數騰沖了,火山群、熱海、濕地、和順古鎮等等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再者就是昌寧千年茶鄉,龍陵巴臘掌地熱溫泉,施甸也有石瓢溫泉;這些周邊縣區距離隆陽區也不遠,百來公里,幾小時的車程,如果樓主喜歡攝影,建議您多待幾天,到騰沖一些村落里轉轉,有很多幾百年歷史的古建築,象大宅院、四合院、古寺廟等等,我曾去采訪過,感觸很深,電視電影里才見得到的建築物呈現在眼前……。

2. 雲南保山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最詳細點,謝謝……

保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皆宜旅遊,每年的3-5月,保山春暖花開,綠意盎然,景色很美。

3. 雲南保山的習俗

雲南省是一個具有特色的美麗地方,有多個少數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省內的各個市區也有著不同的風俗與文化。保山就是一個異彩紛呈的美麗城市,一個不一樣的特色地方。特色齊聚,多彩多姿,悠久的民族民間文化,搖曳的本土風情,訴說著這個城市的源遠流長。

一、「趕」花街
說起特色,那不得不說說傳統習俗:齊「趕」花街。雲南保山端陽花市素有「滿城皆花,如錦如雲」的美譽,至今已有130多年歷史。在每年五月端午,保山人包粽子、逛花街、郊遊遠足、走親訪友。我們市區將傳統的民間文化節日賦予了新內涵,成為了集節慶、旅遊、文化、商貿為一體的大型盛會,已成為雲南省商貿旅遊文化較有影響的品牌。過去百姓民間習俗的趕花街,如今已成為文化、旅遊、商貿同唱大戲的舞台,特別是隨著「橋頭堡」戰略的實施,「百年花市」還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端午時節,「趕」花街是最隆重最盛行的事情。花街前夕,人們就在准備著慶祝節日,布置花街。家家戶戶喜氣洋洋,鞭炮聲、喜悅聲凝聚一堂,洋溢在每一處氣息中。一條條的花街上,擺滿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生活用品,服裝,花,葯等等。平時可以見到的,見不到的,應有盡有。走進梨園路東段,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民族民間文化氣息:琳琅滿目的竹篾製品、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式樣各異的民族樂器、別致典雅的工藝精品、庄嚴威武的民族圖騰等等。五縣區的這些展品,實在讓人驚嘆叫絕。
1.民族藝術

隆陽區展出了苗、彝、傣、傈僳四個民族的服飾以及樂器、日常用品:長號、吹號、二胡、三弦、四弦,弩子、長刀,動物頭骨,還有木製手工紡織機、600公斤的大香爐等,把個民族文化擺弄得風情搖曳。龍陵的黃龍玉精品依然熾手可熱,成為遊客們的「鍾愛」;還有原生態產品草包土雞蛋,也十分暢銷。昌寧的苗族服飾作為保山市第一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自然成為外地遊客們首選參觀和合影的對象。施甸的腌臘展台前擠滿了前來咨詢的家庭主婦,她們一一記錄著腌制醬菜的原料、流程。騰沖的葯品、茶葉也非常搶手,果脯成為外地遊客帶回去饋贈親友的佳品。

永昌古樂端陽夜,在燈火輝煌的易羅池內,端陽期間每天晚上8點半以後,由陶祖武醫生發動組織起來的團隊都會傾力為觀眾演奏出經典的保山洞經古曲。洞經是流傳久遠的傳統古樂,經文精深、音律莊重、優美動聽,是高尚、吉祥的象徵。8年前,陶醫生邀約十多個古樂愛好者,借市歌舞團的場地組建了博南藝術團,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有了50多名團員,他們當中,年紀最小的50歲,最大的已經68歲了。這其中有文工團退休的專業演員,更多的卻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業余愛好者。他們自己花錢定製服裝、買樂器、維持團隊日常消費,條件是艱苦了點,但平日里卻是嚴格的專業水準訓練。工夫不負有心人,這支團隊多次參加省級比賽、赴大理等地演出,獲得了省內外遊客的好評,聽眾們親切的稱他們為「紅夕陽」、「俏夕陽」。

2.特色藝術

另外,端陽花街上的了另一大特色就是葯業的豐富。保山端陽花街,舊時俗稱「葯街」。「葯市」之上,各種草葯在保山天津中學附近的四條大街上,琳琅滿目,爭奇斗艷,盡顯「葯王」風流。被稱為「植物王國」的雲南省,中草葯的種類達6000多種,保山葯市上的草葯種類絕不會低於4000多種,其品種之繁多讓人們大開眼界。街上,不僅賣中草葯的人增多,買中草葯的人也增多。買葯人有買葯人的「說法」,賣葯人有賣葯人的「道理」,因此形成了花街上葯市極為繁榮的景象。

除此之外,在這條街上,還可以領略保山戲劇演出團演出的端陽大戲:民族舞蹈、古典舞蹈,滇戲、花燈、京劇等,都是名舞名劇,是一場正宗的「視聽大宴」。當然,百米長的大街上展品自是數不勝數,唯有親自觀光一趟,才能感受到保山豐富多彩的民樂、飲食、陶器、古道、服飾等民族民間「瑰寶」!

4. 雲南省保山市起源於哪個年代

保山市
襟滄江而帶怒水的保山地區是雲南省開發極早歷史文化積淀也極為豐富的一個邊疆多民族地區,迄今所見的考古成果及史書記載足以表明,以今保山市為中心的怒江中游流域約8000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大量考古材料表明,至遲在戰國中期,「哀牢夷」已形成了具有統治機制的部落聯盟,繼而又建立了興盛一時的奴隸制國家——哀牢國。

保山地區位於雲南省西部,全區轄1市4縣(保山市及騰沖、龍陵、施甸、昌寧四縣),大部分地方為熱帶、亞熱帶,總面積19,040平方公里,東與臨滄地區接壤,北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為鄰正南與西北接緬甸,擁有國境線167.78公里,距昆明593公里。1990年人口74 萬,漢族為主,有彝、白、傣、苗等少數民族。西漢時設不韋縣。 東漢永平十二年 ( 69 ) 設永昌郡 。明嘉靖三年(1524)設保山縣。1983年改縣為市。年均溫15.5℃,年均降水量966.5 毫米。地形復雜多樣, 怒江縱貫境內。農產品主要有稻、玉米、小麥、棉花、油菜、甘蔗,並產咖啡、橡膠、胡椒等。工業有食品、電力、煤炭、農機等。特產有食糖、八寶菜、紅茶等。名勝古跡有太保山、易羅池、霽虹橋等。

保山市古稱永昌,是著名的「西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是「西南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的最後一段,有著頻繁的商貿活動;而在抗戰時期,這里又是滇西戰役的主戰場,著名的「滇緬公路」即由此通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可見一斑。如果你有興趣於文化考察旅遊,可以循著那條蹄窩深深的千年古道去探詢古絲道馬幫的足跡;您還可以從那被歲月磨蝕的車轍感受到抗戰的慘烈。

從秦漢起,這里就居住著哀牢夷諸部族。在這兒你可以領略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這塊土地上的14個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日暮西山之時,有深山村寨的裊裊炊煙引路,您徐徐邁入哀牢山寨,又能感受到另一番韻致。

保山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21,適宜於發展糧、煙、糖、茶、林、畜等產業,境內盛產的烤煙、糖、茶、香料煙、咖啡、芒果、胡椒、香蕉、荔枝、龍眼等高價值經濟作物,品質上乘,享有盛譽。

保山有豐富的礦藏、水利、森林資源。其中尤以鈦鐵、鉛鋅、硅藻土、硅灰石儲量豐富,正在開發的天然氣儲量在10億立方米以上。保山境內瀾滄江、怒江兩大水系水能資源可利用量280萬千瓦,是雲南西部水能資源開發的重點地區。保山還有豐富的地熱資源, 6600多平方公里的熱氣里, 每年熱水、熱氣攜出量約 84000億千焦耳。境內森林資源豐富,擁有木材蓄積量7700萬立方米,是理想的林產品加工基地。

保山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橫斷山余脈獨特的地質結構,派生出世界上少見的地熱群和火山地貌。以騰沖地熱帶為中心的熱泉群共有 180餘處熱泉,除具有熱能開發價值外,還具有奇特的浴療效果,尤以騰沖熱海、龍陵幫臘掌馳名。騰沖火山是世界上最年輕的新生代死火山群,共有60餘個火山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神奇的高黎貢山,有高等植物1500多種,野生動物 140多種,其中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有26種、珍稀動物30種,內有世界馳名的大樹杜鵑、植物活化石樹蕨、雲南山茶的原生種紅花油茶。高黎貢山被子國內外專家、科學家譽為「物種基因庫」、「自然博物館」、「南北動植物交匯的走廊」,具有很高的旅遊和科學考察價值。舉世聞名的滇西抗戰,勤勞勇敢的保山人民精神,使保山及保山人風靡全世界,抗戰期間的遺址、遺物,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旅遊的理想場所。

保山還有華僑華人、港澳台胞及其眷屬28萬,華僑華人分布在22個國家,是雲南著名的僑鄉。

從昆明乘汽車延滇緬公路西行571公里或乘飛機約45分鍾可達保山市。如果你時間充足,選擇乘車,途經楚雄、大理等地,可順路游覽。

5. 求雲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錄!

大理州 漾濞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劍川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2003年12月 省政府

賓川縣州城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洱源縣鳳羽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雲龍縣諾鄧村歷史文化名村 省級 2002年1月 省政府

劍川縣沙溪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2年1月 省政府

祥雲縣雲南驛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3年12月 省政府

洱源縣雙廊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3年12月 省政府

楚雄州 大姚縣石羊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1995年8月 省政府

祿豐縣黑井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1995年8月 省政府

祿豐縣煉象關歷史文化名村 省級 2002年1月 省政府

保山市 保山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93年1月 省政府

騰沖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87年7月 省政府

保山市板橋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迪慶州 香格里拉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2002年1月 省政府

維西縣葉枝鄉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曲靖市 會澤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95年6月 省政府

會澤縣娜姑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1995年8月 省政府

文山州 廣南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99年1月 省政府

廣南縣舊莫鄉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紅河州 石屏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99年1月 省政府

石屏縣鄭營村歷史文化名村 省級 1999年1月 省政府

思茅地區 孟連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昭通市 威信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87年7月 省政府

合計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0座,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鎮)14座

雲南省劍川縣城、洱源縣雙廊鎮和祥雲縣雲南驛村等3個城(鎮、村)正式被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村)。
通海縣城、姚安縣光祿鎮和鹽津縣豆沙鎮3個城鎮,被定為雲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

6. 雲南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哪幾個

國家級的有6個:

1、昆明歷史文化名城

2、大理歷史文化名城

3、麗江歷史文化名城

4、建水歷史文化名城

5、巍山歷史文化名城

6、會澤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9個:

1、騰沖歷史文化名城

2、威信歷史文化名城

3、保山歷史文化名城

4、廣南歷史文化名城

5、石屏歷史文化名城

6、漾濞歷史文化名城

7、香格里拉歷史文化名城

8、劍川歷史文化名城

9、通海歷史文化名城

(6)保山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從1988年開始,省建設廳、省文化廳分別在建水、巍山、騰沖、威信、保山、會澤召開了六次雲南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座談會,及時總結名城保護中的經驗得失,為各名城搭建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

昆明城市規劃委員會由一位分管副省長出任主任,重大建設項目須經規劃委員會論證確定,為保護城鄉文化遺產提供了決策依據;麗江成立了古城保護管理委員會和麗江古城世界文化遺產管局,積極開展行之有效的保護工作;

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紅河、會澤等城市,相繼經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制定了名城保護條例,逐步做到了有法可依。2002年10月28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頒布;

2007年11月29日《雲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條例》由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2008年4月,國務院頒布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這使我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管理有法可依。

7. 保山的歷史沿革

保山是古人類發源地之一。境內出土的「蒲縹人」遺址,挖掘出大量房屋遺跡、用火遺跡、勞作工具、動物化石等各類可資鑒定的實物標本2300餘件,構成一部內容翔實厚重、形象鮮明生動的無字史書,經鑒定至少有八千多年的歷史。
至少在三千多年前,保山就已經存在部落國家。在漢朝勢力觸及保山這片領土之前,傣族先民已經在保山盆地建立部落國家「勐掌」(傣語「勐」意為「地方、國家」,「掌」意為「象」,「勐掌」即「象之地」或「象之國」); 漢朝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中將「勐掌」記述為「乘象國」。

公元前425年,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的傣族部落小國以「勐掌」為中心組建聯盟國家,「勐掌」被其它小國稱作「勐達光」(傣語意為「中央之國」;「勐」意為「地方、城邦、國家」,「達光」意為「目光焦聚的地方」,延伸為「中央、中心」或「老大」、「大哥」),「勐掌」首領成為整個聯盟國家的共主、各國百姓稱其為「詔隆」(意為「大王」)、各國首領稱其為「哀隆」(意為「大哥」);《華陽國志》、《後漢書》[5] 等漢文典籍將這個聯盟國家記述為「哀牢國」(「哀牢」即傣語「哀隆」的變音), 後期的傣文典籍將這個聯盟國家記述為「達光國」。
公元前109年,漢朝征服「勐達光」(哀牢國)東面的雟(洱海周邊)、昆明(洱海以東)、滇(滇池周邊)等部族和國家設「益州郡」,將勢力延伸入「勐達光」(哀牢國)境內設不韋(今隆陽)、嶲唐(今雲龍漕澗)、比蘇(今雲龍)、邪龍(今巍山)等縣(據點);之後,「勐達光」將王城由怒江以東的「勐掌」(保山盆地)遷至怒江以西的「勐緬」(騰沖盆地)、以此避開漢朝的威脅。
公元47年,「詔達光」(哀牢王)賢栗遣使拜訪漢朝越雟郡太守,請越雟郡太守向漢朝皇帝轉達歸附之意;同年,「勐達光」(哀牢國)成為漢朝的附屬國。
公元69年,「詔達光」(哀牢王)柳貌攜所屬77個邑王、5萬余戶、55萬多人徹底並入漢朝,漢朝將前期佔領設縣的哀牢地(怒江以東至洱海一帶)劃出、與後期歸順的哀牢地(怒江以西)合設永昌郡;永昌郡轄哀牢縣(怒江以西地區)、不韋縣(保山盆地)、嶲唐縣(漕澗盆地)、比蘇縣(雲龍河河谷平地)、邪龍縣(巍山盆地)、葉榆縣(洱海盆地)、雲南縣(祥雲盆地)、博南縣(永平盆地)等8個縣及數十個屬邑,在「勐達光」控制的怒江以西地區設置哀牢縣, 共8縣合起來在「勐掌」(保山盆地)的中心城「允掌」成立永昌郡(「永昌」為「允掌」的另一種寫法,意為「象城」)、歸「詔達光」(哀牢王)與永昌郡守共同治理。
永昌郡的建制歷經東漢、蜀漢、西晉、東晉、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等王朝;但在西晉滅亡後,永昌郡的建制形同虛設、朝廷任命的官員無法到任;陳(南朝)代梁(南朝)後,中國內地王朝徹底放棄永昌郡,永昌境內各土目統轄自治。從公元69年東漢設置永昌郡、到公元557年陳朝放棄永昌郡,永昌郡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488年。
公元738年,「蒙舍」(漢朝邪龍縣、今巍山縣)傣族(哀牢人)入主洱海盆地建立「蒙舍龍」(漢譯「南詔國」);公元762年,「蒙舍龍」(南詔國)統一瀾滄江以西各部、設永昌節度。
公元902年,「蒙舍龍」(南詔國)漢裔權臣鄭買嗣殺死南詔王及南詔貴族八百餘人,建立「大長和國」,洱海盆地陷入亂局; 公元937年,前南詔國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平定洱海地區亂局,建立「大理國」,繼承南詔國的政治遺產,仍設永昌節度(後改永昌府)。
公元1253年,蒙古可汗忽必烈率軍沿川藏邊界南下滅大理國,先後平定大理國的八府、四郡、四鎮、三十七部,在保山設永昌三千戶,隸屬大理上萬戶;公元1274年,元朝建雲南等處行中書省(雲南行省),撤萬戶、千戶、百戶等軍政合一轄區,設路、府、州、縣等行政區,永昌三千戶改為永昌州(後升級為府),隸屬大理路; 公元1286年,大理等處宣撫司、鎮康茫施柔遠等路宣撫司、鎮西平緬麓川等路宣撫司合並為大理金齒等處宣撫司,治地在大理路永昌府; 公元1291年,大理金齒等處宣撫司升為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代雲南行省管轄雲南西部地區,治地仍在大理路永昌府。
公元1312年,「勐卯」(瑞麗江河谷盆地)的傣族頭人思汗法兼並周邊地區、建立「勐卯弄」(麓川國); 公元1316年,「勐卯弄」(麓川國)向東擴張、佔領永昌地;保山成為「勐卯弄」(麓川國)領土。
公元1355年,「勐卯弄」(麓川國)歸附元朝、其控制區域置平緬宣慰司;保山屬平緬宣慰司「勐掌」地。
公元1382年,明朝擊垮雲南的元朝勢力置雲南都指揮使司(軍事機構),進入「勐卯弄」(平緬宣慰司)怒江以東領地設金齒衛指揮使司(軍事機構)與永昌府(行政機構);公元1384年,「勐卯弄」迫於壓力歸附明朝、其控制區域置麓川平緬宣慰司;公元1390年,明朝裁金齒衛指揮使司與永昌府,設金齒軍民指揮使司、統轄金齒地(註:「金齒」為大擺夷,「銀齒」為小擺夷,今為傣族)軍政事務;今保山境屬金齒軍民指揮使司。
公元1399年以後,明朝逐步「析麓川地」(使麓川平緬宣慰司僅剩今梁河南部、芒市、隴川、瑞麗及緬甸木姐、南坎等地);公元1428年,麓川平緬宣慰司脫離明朝、恢復「勐卯弄」(麓川國)向周邊擴張;公元1439年,「勐卯弄」(麓川國)擊敗明軍,佔領金齒軍民指揮使司;今保山境屬「勐卯弄」(麓川國)。
公元1441年、公元1442年、公元1448年,明朝傾半國之力三征麓川,數十萬內地漢族軍民進入金齒地;麓川之戰結束後, 大部分內地漢族軍民留在金齒地屯守,同時分金齒軍民指揮使司轄地增設騰沖軍民指揮使司、轄高黎貢山以西地區,金齒軍民指揮使司轄高黎貢山以東地區;今保山境分屬金齒軍民指揮使司、騰沖軍民指揮使司。
公元1522年,明朝裁金齒軍民指揮使司和騰沖軍民指揮使司,原金齒軍民指揮使司和騰沖軍民指揮使司轄地合設永昌軍民府、所屬軍事衛所,潞江安撫司、鎮道安撫司、楊塘安撫司、瓦甸安撫司、鳳溪長官司、施甸長官司、茶山長官司等劃入永昌軍民府;公元1524年,原金齒軍民指揮使司直轄地設保山縣, 原騰沖軍民指揮使司直轄地設騰越州;永昌軍民府領瀾滄江以西所有土司、土府、土州、州、縣以及瀾滄江以東的永平縣。
公元1659年5月,滿清征南將軍趙布泰、提督線國安率軍攻入保山,在保山等地進行大規模屠城(史稱「永昌之屠」),清繳南明殘余勢力。清朝在保山設永昌府,領土府一,廳、縣、土州、長官司各二及安撫司三,宣撫司五,是雲南省領州縣級政區最多、設治也最復雜的府。
公元1913年,民國政府在全國推行省、道、縣三級管理體制,永昌府被裁撤、所屬行政區由上一級的滇西道(後改騰越道)直轄;公元1930年,裁騰越道(原滇西道)、設第一殖邊督辦,轄雲南西部12個縣、10個行政區;公元1938年,裁第一殖邊督辦、所屬縣一級行政區由省府派出的行政督察專員管轄; 今保山境先後歸滇西道(騰越道)、第一殖邊督辦、省府派出的行政督察專員管轄。

公元1950年,共產黨領導的政府設保山專區,轄保山縣、昌寧縣、雙江縣、鎮康縣、騰沖縣、龍陵縣、潞西縣、耿馬設治局、瀘水設治局、瑞麗設治局、隴川設治局、蓮山設治局、盈江設治局、梁河設治局等14個縣級行政區 。
公元1952年,鎮康縣、雙江縣、耿馬縣(前耿馬設治局)由保山專區劃入新設立的緬寧專區;公元1953年,潞西縣、瑞麗縣(前瑞麗設治局)、隴川縣(前隴川設治局)、蓮山縣(前蓮山設治局)、盈江縣(前盈江設治局)、梁河縣(前梁河設治局)、縣級畹町鎮(由潞西縣析設)由保山專區劃入新設立的德宏泰族𠎠頗族自治區; 公元1954年,瀘水縣(前瀘水設治局)由保山專區劃入新設立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區。
公元1956年,保山專區撤銷, 所轄保山縣、昌寧縣、騰沖縣、龍陵縣劃入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原德宏泰族𠎠頗族自治區)。
公元1963年,保山專區恢復,轄保山縣、昌寧縣、騰沖縣、龍陵縣、施甸縣(分保山縣西南部太平、由旺、施甸、姚關、酒房5個區設)等5個縣。
公元1970年,保山專區改稱保山地區。
公元1983年,保山地區所轄保山縣改為縣級保山市;保山地區轄保山市、騰沖縣、昌寧縣、施甸縣、龍陵縣。
公元2000年, 保山地區改為地級保山市,原保山地區所轄縣級保山市改為縣級隆陽區;保山市轄1個縣級區(隆陽區),4個縣(施甸縣、騰沖縣、龍陵縣、昌寧縣)。
公元2014年,隆陽區所轄潞江鎮與芒寬彝族傣族鄉部分區域劃出、設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直屬地級保山市;保山市轄2個縣級區(隆陽區、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4個縣(騰沖縣、施甸縣、龍陵縣、昌寧縣)。
公元2015年,地級保山市所轄騰沖縣改為縣級騰沖市;保山市轄2個縣級區(隆陽區、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1個縣級市(騰沖市),3個縣(施甸縣、龍陵縣、昌寧縣)。

8. 雲南保山的經濟文化如何

雲南大理地區歷史悠久,文化深厚,但經濟較差,主要靠旅遊業、農業,幾乎沒有什麼現代工業,加上大理地區生活方式休閑,所以經濟是不行的,但生活很不錯。

9. 保山有哪些名勝

太保山 上面的武侯寺據說是諸葛亮來過修的 山下有龍泉門 和文筆塔
卧佛寺 保定寺

10. 隆陽的五:歷史文化

保山歷史文化極為悠遠深厚。早在距今800萬年至400萬年間的混沌歲月,這方水土就已是尚在進化中的人類祖先賴以生存的一個家園,而至遲在七八干年前的人類童蒙時期,保山的先民就作為後來崛起的中華民族的一個原始支系在這里生息和奮斗,並創造了璀璨奪目且獨具區域特色的史前人類文明「塘子溝文化」—迄今所見的考古成果尤其是「保山古猿」化石和「蒲縹人」化石的發現充分表明:保山既是人類重要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人類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打開典籍,保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三世紀的周郝王時—這里是一度興盛的哀牢古國的發祥之地和立國之基,其開國之君便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起源神話之一的九隆神話中沙壹「觸沉木若有感」而生的「龍的傳人」九隆。在哀牢古國存續的數百年歷史歲月里,保山先民不僅卓有成效地開發了「三江」流域「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熱土,還創造了輝煌奪目、獨步一方的青銅文明。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開疆拓土,在今保山壩東北的金雞鄉設縣置吏,並遷中原文化望族呂氏後裔「實之」。這是中原王朝在瀾滄江以西立足揚威的最初據點,也是業已精熟的漢文化消解、吸納直至最終反客為主取代哀牢本土文化的最初的發端。「漢德廣,開不賓。度博南,越蘭津。渡蘭滄,為他人。」這首有典可考的雲南歷史上最早的詩歌,便是兩種文化碰撞出的最初的精神火花。至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內屬,歷史名郡—永昌郡宣告成立,中原文化再度大舉西漸。至三國初期,諸葛亮南征,「攻心為上」,當然得雙管齊下:既要「揚武」,又須「揚文」。漢文化更是「隨軍南下」。而這時節的保山也已頗有些「修齊治平」的人才。
當然,這還是古代保山主流文化的「發蒙」期,其成熟期或日黃金時期當出現在明代。
明成化至正統年間(15世紀末葉),保山出了個「布衣奇人」楊元,他滿腹詩書,甘守清貧,開館辦學,倍養出了一批拔尖人才。接著,名滿天下的新都狀元楊慎謫戍保山,滄怒之間更是魁星高照,文氣大熾。此後,保山「決科登仕者代不乏人」,並有大量著述相繼問世。出其類而拔其萃的既有「韻著千秋」的張氏父子,也有身歷三部尚書人稱「永半朝」的王宏祚……尤其是與楊升庵惺惺相惜的詩人張含,其大量詩文「上獵漢魏,下汲李杜」,極大地豐富了地方文庫,於滇省亦堪稱大家。到了近代多事之秋,激烈震盪的政治風雲為保山造就了一大批叱吒風雲的著名人物:回民起義領袖杜文秀、辛亥革命永昌起義組織者楊振鴻、愛國僑領梁金山……真是龍騰虎躍,盛極一時。
源遠流長的哀牢—永昌一保山文化,經歷了數千年時光洗磨,而今已成為邊地珠鏈般璀璨奪目的永恆風景,並以其突出的豐富性、多樣性特徵,為行將拉開大幕的保山民族文化大區建設釀制了無比豐厚的人文底蘊。
一、歷史文化聚寶盆
「襟滄江而帶怒水」的保山是中國版圖上開發極早、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邊疆地區。戰國中期,這里就建立了統一興盛的奴隸制國家---哀牢國,公元69年,哀牢國內附歸漢,東漢在保山設永昌郡,時為東漢第二大郡,其後的保山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山踞「八關九隘」之威勢,扼「三宣六慰」之咽喉,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保山市毗鄰緬甸,國境線長167.78千米,南方絲綢古道、滇緬公路、中印公路都從這里通過,是國家級邊貿口岸和中國西部重要的國際大通道,同時還是中國面向南亞和西進中東的重要橋頭堡。
保山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哀牢歸漢、永昌建郡、鄧子龍戎邊、滇西抗戰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這里曾留下永曆帝、徐霞客、徐悲鴻、馬可波羅等人的足跡;這里曾養育了「九隆傳人」柳貌、蜀漢名將呂凱、「永半朝」王宏祚、回民領袖杜文秀等著名人物。
久遠歷史刻下的歲月鉻印,便利交通串起的多彩風情,重大事件留下的厚重沉澱,傑出人物撒下的智慧結晶……使保山成了一個文化的聚寶盆。在這里,從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民族文化,中原文化、抗戰文化到邊地文化、異域文化、僑鄉文化、蘭花文化、翡翠文化……都得到了多元的融合和貫通,從而形成了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保山文化。
二、境內南方絲綢古道
古道,古稱「蜀身毒道(蜀:四種;身毒:今印度),蜀、楚、粵商賈在西南地活動.中乏走身毒之徒」。據史料記載:「蜀身毒道」不僅早於南方海上的「絲路」而且比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後所出現的南北「絲綢之路」還要早兩個多世紀。「開通中印經濟交通,始於公元前四世紀中葉以前」.它的具體路線是:l、北起成都,南經宜賓、昭通、昆明到達大理的洱海地區,史稱「五尺道」;2、從成都西南行往西昌,過金沙江到達大理的洱海地區,史稱「靈關道」。兩條道路在洱海地區會合後,西行過瀾滄江到保山。從保山西去緬甸,又可分為三條道路:一條是從保山西過怒江經龍陵、芒市出緬甸;另一條是從保山過怒江經騰沖出緬甸;再一條是從保山南面,經姚關、鎮康出緬甸。這三條道路中出緬甸的商旅最為頻繁。三條道路均經緬甸到達印度。史書稱大理以西為「永昌道」全長約二千公里。
南方絲路永昌道西越蘭津渡霽虹橋後,經平坡、水寨、天井鋪、牛角關、官坡、板橋進入今保山城區,然後分南北兩路出境。北路走瓦房、西亞、登灰坡梁子過北齋公房抵騰沖界頭,或經青崗壩、楊柳、怒江雙虹橋、白花嶺過南齋公房抵騰沖曲石。過芒寬境內南、北齋公房的古驛道均為馬邦通道。
南齋公房古道從古道之巔南齋公房到雙虹橋,一路有:一碗水、門樓樹、斷命崖、懶板凳、鬼器箐、大范場、老地塘望鄉台、黃竹河、崗房、大風包、舊街、大塘子(魚塘杜)、大尖山、大坪子、雙虹橋等隘I:1與驛站。其中大范場、崗房、舊街、大塘子、雙虹橋街為驛站,專為方便來往客人的。
往日繁華喧囂的古道成了一部永恆的無言的歷史。如今游覽古道,踏著爬滿翠綠苔蘚的石板,摩娑腳板的是不知飄零了幾千年的落葉,苔蘚與落葉掩蓋了古道昔日的傳說。偶爾能看到石板上嵌人的半圓形馬蹄印或問能拾到的銹跡斑斑的馬掌,似乎還能觸摸到古道厚重歷史的一頁。
古道由於山高箐深,土木草石形態各異,常使人浮想翩翩。古道上的門樓樹(又叫大門樓)是兩棵巨大的古樹,兩樹之間僅容一人走過。老樹蒼虯的枝稈上,長滿了一百多種寄生植物,五顏六色,奇形怪狀。寄生植物被風一吹,在裊裊的薄霧中若隱若現,使人聯想翩至。
失去繁華喧囂的古道就給人一種「古道西風瘦馬」的凄涼。幸而有偉岸的大樹,零散的野花,鳥類的清啼給古道舔幾分生氣。游古道,集探險、獵奇、訪幽、搜勝、健身於一體.使你在歷史的氛圍中去品昧古道昔日的風采。
三、滇西抗戰大史詩
1942年2月至1945年1月,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前期,在我國西南邊地的保山、德宏和怒江、臨滄等地,爆發了一場以保衛滇緬國際通道,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為目的的抗日愛國戰爭,這就是聞名於世的滇西抗戰。這場血戰,以日本軍隊對我國西南後方出海通道——緬甸和 滇西的進攻為肇端,前後延續約3年時間。
戰爭進程大致分三個階段:從1942年2月至5月上旬為日本軍隊進攻時期。這期間,日軍從東南亞一路北上,攻入緬甸,中國政府為保衛滇緬國際通道和西南後方安全,派遣10萬遠征軍出國抗日。但因盟國各方的指揮協調失當,緬英軍隊不戰而逃,致使日軍先得利,切斷我遠征後路,我10萬將士有心殺敵,無力回天,聲 勢浩大的援緬行動以失敗告終,緬甸全境和我滇西德宏、龍陵、騰沖等大片國土相繼淪入敵手;從 1942年5月中旬至1944年5月上旬為敵我相持階段。這期間,我國滇西守軍為扼制日軍進犯攻勢,及時炸毀滇緬公路惠通橋,阻敵於怒江之西,同時派部隊深入騰沖、龍陵等地,組織淪陷區人民掀起聲勢浩大的敵後游擊戰爭,極大地消耗了敵人的有生力量; 從1944年5月中旬至1945年1月下旬為中美盟軍大反攻時期。這期間中國政府為打破日軍封鎖,重開滇緬國際運輸線,重組的衛立煌上將為首的20萬中國遠征軍,利用國際反法西戰爭發生轉 、折的有利時機,在美國盟軍和滇西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下適時強渡怒江,向盤據滇西的數萬 、日寇發起全面反攻,經過8個多月的浴血奮戰,斃敵21000多人,最終於1945年1月20日將侵略 都趕出國門,取得了滇西抗戰的最後勝利。
滇西抗戰是我國八年抗戰中最早向日寇發起的戰略性反攻,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抗日戰場從失敗走向勝的轉折性戰役之一。這場戰爭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日軍對我國實施 東西突擊,最終稱霸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夢想。在這場事關中華民族存亡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敗大局的戰略決戰中,中國遠征軍、美國盟軍、愛國華僑和滇西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英勇奮戰,以傷亡二十多萬軍民的代價,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大史詩。

熱點內容
語文沖刺100分答案 發布:2025-05-28 11:32:54 瀏覽:907
權利英語 發布:2025-05-28 11:26:41 瀏覽:442
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發布:2025-05-28 11:25:14 瀏覽:886
杜冷丁多少錢 發布:2025-05-28 11:00:17 瀏覽:134
一加手機多少錢 發布:2025-05-28 10:30:26 瀏覽:806
天刀真武pk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28 10:01:45 瀏覽:981
美甲彩繪教學 發布:2025-05-28 09:27:25 瀏覽:418
美女吉他教學 發布:2025-05-28 09:17:44 瀏覽:464
精忠報國舞蹈教學 發布:2025-05-28 07:43:12 瀏覽:369
高中數學題型全歸納 發布:2025-05-28 06:25:28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