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歷史神話
① 洪荒的歷史史料由來
洪荒,指混沌蒙昧的狀態,特指遠古時代,洪荒世界;大荒。如:謝靈運《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詳觀記牒,洪荒莫傳。」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的早期狀態,是50億年以前(太陽系形成),那時地球的地殼很薄,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了洪水,洪字的本義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說的。
《山海經·海內篇》記載:「洪水滔天,鯀竊息壤以湮洪水。」
《孟子·滕文公》記載:「當饒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水逆行,泛濫於中國。」
《淮南子·覽冥訓》曰:「望古之際,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泱泱而不息。」
有關那次大洪水的過程,《聖經》中有所描述。雖然《聖經》是一本宗教書籍,但很多學者認為《聖經》描述的是真實的人類歷史。以下為《聖經》中關於那次大洪水的摘要:「洪水泛濫地上40晝夜,水往上漲,把方舟從地上漂起」;「水勢在地上極其浩大,山嶺都淹了」;「5個月後,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又過4個月後,諾亞離開了方舟,地已全乾了。」那次洪水同時伴隨著大陸的變遷完全摧毀了當時整個地球的人類文明,只有極少數人活下來了。近代考古學家發現的許多史前遺跡,如亞特蘭第斯大陸、希臘文明及海底建築物等等均可能因那次洪水而消失。
② 洪荒歷史 詳 細 版
一開始是虛無,什麼都沒有。無中生有,第一個 「有」便是「道」。後來虛無演化鴻蒙,鴻蒙演化混沌(或者說鴻蒙破碎,混沌出),大道出。混沌中誕生了三千魔神(盤古正是其中之一)。
混沌中生一青蓮,其三十六品,有葉五片,開花二十四瓣,正是這混沌青蓮孕育了盤古。盤古手執開天斧、頭頂造化玉碟出世。盤古為證得大道聖人,遂開天闢地,意欲以力證道,過程中斬殺三千魔神,開天後身化萬物,元神化為三清,十二道精血分為十二祖巫。
洪荒世界誕生後,大道隱遁,天道出。
盤古開天後,凶獸作亂洪荒。此時龍,鳳,麒麟三族出世並得以大興,龍族居四海,為鱗甲之首,鳳凰翱翔九天,為飛禽之首,麒麟居大地,為走獸之首。三族為爭氣運(同時魔祖羅睺暗中挑撥)大打出手,後三敗俱傷,三族族長分別立誓以贖罪孽。
隨後道祖鴻鈞、魔祖羅睺為爭奪天道代言人大戰,鴻鈞勝出,自此玄門大興。
鴻鈞得破損的造化玉牒成聖,後於紫霄宮中開講大道,收三清、女媧、接引、准提為徒,賜下鴻蒙紫氣。
巫族為盤古一脈,天生能掌控各洪荒元素,巫族之人期盼能如盤古大神一般以力成聖,故只煉肉身,不修元神。巫族以十二祖巫為首,十二祖巫,乃盤古精血所化,為肉身最強存在,每人皆有準聖境界,合煉一陣名為十二天都煞神大陣,乃是洪荒第一凶陣,無人敢擋其鋒!盤古左目所化太陽星中,帝俊裹先天靈寶河圖洛書出世,太一執先天至寶混沌鍾而生,帝俊與太一曾於紫宵宮中聽鴻鈞講道,修煉得一身超凡入聖的本領。帝俊與太一於三十三天外建立妖族天庭,帝俊自號妖帝、太一自號東皇,拜同在紫宵宮中聽道的妖族大神鯤鵬為妖師,統領天下妖族,一時風頭無兩,妖族有著和巫族十二天都煞神大陣相媲美的周天星斗大陣。巫妖兩族是天生冤家,互斗幾百萬年,死傷無數,後鴻鈞聖人命令妖管天、巫管地,兩者才稍稍平和!期間女媧造人成聖,三清立教引動開天功德成聖,接引准提立教並發四十八宏願成聖,洪荒進入聖人博弈的時代。
妖族和巫族為了爭奪天地主角,展開生死決戰,戰爭持續一元會之久。雙方都用上了威力最強大的招式,把整個洪荒大陸打破成四大部洲,其它大陸碎片分散,它被之稱為海外,其中有十三島最為出名。大戰過後,祖巫後土化身六道輪回,巫族只剩下大巫蚩尤。妖族則只剩下三足金烏陸壓(第十個太陽)。最終,巫族退隱幽冥地府,妖族退守北俱蘆洲(鯤鵬在此建立妖師宮)。巫妖大戰,兩族俱傷,退出洪荒歷史舞台。
鴻鈞以門下童子昊天、瑤池為玉帝、王母,重立天庭。
然後是人族崛起(三皇五帝),封神之戰(從此聖人不問世事),鴻鈞合道,西遊量劫,這些不必細說了。
③ 中國洪荒神話傳說
1、盤古開天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沉睡著個叫盤古的巨人。
有一天,盤古突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天和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盤古也隨著越長越高。這樣不知過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盤古倒下後,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雲;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2、女媧補天
傳說當人類繁衍起來後,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來,敗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頭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山林燒起了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湧出來,龍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民。人類面臨著空前大災難。
女媧目睹人類遭到如此奇禍,感到無比痛苦,決心補天,以終止這場災難。她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將它們熔化成漿,用這種石漿將殘缺的天窟窿填好,隨後又斬下一隻大龜的四腳,當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起來。擒殺了殘害人民的黑龍收集了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埋塞向四處鋪開的洪流.
經過女媧一番辛勞整治,天總算補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龍蛇猛獸僉欠跡了,人民又重新過著安樂的生活。
3、後裔射日
傳說古時候,天空曾有十個太陽,十個太陽每天一換,輪流當值,秩序井然,天地萬物一片和諧。人們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有一天,十個太陽一起升了起來。他們一起放出的熱量烤焦了大地,河流乾枯了,大海也面臨乾涸。
有個叫後羿的年輕人,他是個神箭手,箭法超群,百發百中。不忍人們生活在火難中,決心射掉那多餘的九個太陽,幫助人們脫離苦海。
於是,後羿來到了東海邊,登上了一座大山,拉開了弓弩,搭上利箭,瞄準天上火辣辣的太陽,射掉了九個太陽。中了箭的九個太陽一個接一個地死去。直到最後剩下一個太陽,他怕極了,就按照後羿的吩咐,老老實實地為大地和萬物繼續貢獻光和熱。
從此,這個太陽每天從東方的海邊升起,晚上從西邊山上落下,溫暖著人間,保持萬物生存,人們安居樂業。
4、精衛填海
相傳精衛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自己。
5、嫦娥奔月
後羿得到長生不老葯不願意離開嫦娥,沒有吃,讓嫦娥將仙葯藏了起來。被徒弟逢蒙知道了,一心想把後羿的仙葯弄到手。八月十五這天,逢蒙趁後羿出門闖進後羿家裡威逼嫦娥把仙葯交出來。嫦娥趁逢蒙不注意取出仙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葯,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一直朝著月亮飛去。
④ 洪荒歷史到底有沒用。還是只不過是古人筆下的神話
我們沒有資格去說它不存在,前人寫下的東西,都是留給我們的財富,在現在這個崇洋媚外的年代顯得彌足珍貴。我個人認為是有的。我們的義務是把我們民族的東西去發揚光大,而不是否定,質疑。想我泱泱中華,在歷史上群星璀璨,萬國來朝。八方四夷,盡皆臣服。何等的榮耀。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當秉承前人之志,揚我中華之威。但是現在,我們有很多同胞,我們的兄弟、姐妹忘記了我們的頭發是黑的,忘記了我們的皮膚是黃的,忘記了我們的血液是龍的血液,忘記了我們姓氏的前面是中華二字。 中國古典神話,在世界上都是有著崇高地位的,洪荒、封神、西遊這一系列的經典都是我們挖掘不盡的精神財富,什麼北歐、希臘,抑或是瑪雅、伊斯蘭哪有我們如此深厚的文化積淀?他們有如此深厚的內涵嗎?他們學了中文就可以看的懂么?蠻夷之輩,只知好勇鬥狠,腦子都比我們缺根弦。 洪荒存在,封神存在,西遊存在,中國的、最好的。中國的可以代表世界的。民族的崛起,文化的傳播,我們任重而道遠,團結一心,我們披荊斬棘。我們的兄弟,我們的姐妹,我們都是一奶同胞。我們要依戀母親,千萬不要有奶就是娘啊!
⑤ 洪荒時代的神話故事,求詳細故事,詳細解說,
旱神女魃的故事:
女魃是五大魔獸中唯一一位女性,它被人們稱為旱神,從這個名字可以看出這位女魔是跟火有關,沒錯,她之所以能夠成為女英雄就是因為她的火。
相傳在黃帝對戰蚩尤的時候,凶神蚩尤請來了一路下雨刮風的神仙,想要用水淹死黃帝部落的群眾。就在眾人束手無策的時候,女魃出現了,她用自身散發的熱量和火球抑制了水和風的來襲,將地面的水馬上烤幹了,雨神風伯也被她打跑了,蚩尤戰敗。
(5)洪荒歷史神話擴展閱讀
關於女魃人物的猜測:
1、天女
山海經中的女魃衣青衣,是天女,後來被逐於赤水之北(一說弱水之北),許多人認為女魃是黃帝的女兒,但在實際上彼時黃帝並不一定等於天,所謂的天女也不是一定指黃帝之女。
2、巫女
某些文獻里魃的形象不算好。但據考證,《山海經》可能展現了更原始的一面。女魃也許跟祓除風雨的巫術儀式有關,是跟巫女相關的女神。因為本身帶有巫文化,進入主流文化後難免會被排斥。
3、旱魃
有人認為女魃很有可能是赤水女子獻。巫術的祭祀是以焚燒女魃替身的女體,來幫助女魃回歸天上世界,進而解除人間旱象,沉祭則受到卜辭河神有妾與沉珏祭河的影響,逐漸嬗變固定成以女嫁河的女體獻祭。
⑥ 關於中國古代洪荒時期的神話
盤古:最厲害地的混沌魔神,力之法則掌控,法寶盤古斧,後盤古斬殺三千魔神並開天力竭而死,盤古斧碎成開天三寶混沌鍾、盤古幡、太極圖
鴻鈞:天地間第一對蜉蝣中的一隻/盤古真靈/盤古善念,教化洪荒,殺死羅睺,法寶造化玉牒,可溝通天道,最後融入天道
羅睺:天地間第一對蜉蝣中的一隻/盤古惡念/三千魔神殘魂聚集,挑動龍、鳳、麒麟三族大戰,最後被鴻鈞殺死,死前創下魔界,法寶誅仙劍陣,三位與鴻鈞、羅睺同級之大神通者殉陣後被鴻鈞破開,被鴻鈞收走賜給通天
三清:盤古元神所化居於昆侖,後分家,拜師鴻鈞,聽從鴻鈞旨意教化天地
老子:三清老大,形象是一老者,代表盤古老年時的穩重,與鴻鈞最像,觀念是無為,法寶太極圖,可定地風水火四大元素,建立人教
原始:三清之二,形象是一個中年男子,代表盤古中年時的意氣風發,觀念順應天道,法寶盤古幡可切開混沌,建立闡教
通天:三清最末,形象是一個青年,代表盤古青年時的叛逆,觀念截取天道一線生機,法寶誅仙劍陣,可以同時挑戰三位同級,建立截教
女媧:人首蛇身,造人族,補天,法寶紅綉球,通過牽紅線來獲得功德,山河社稷圖,可演化一方天地
伏羲:女媧的哥哥,巫妖大戰時身死,轉世人族為三皇之天皇,法寶龜甲,推演天機,河圖洛書,參悟大陣,了解天機
⑦ 中國遠古洪荒時期都有些什麼神
咳咳,我真無語了。中國沒有所謂的「遠古洪荒」時期。不要拿小說里的劇情來當中國神話。從古史辨的角度來看,我可以肯定樓上說的所有神,都不屬於上古神。
伏羲,最早見於楚帛書,《莊子》《易·系辭下》
女媧,最早見於《山海經》楚帛書和《天問》。補天見於《淮南子·天文》《淮南子·覽冥》,造人傳說最早見於《風俗通》
嫦娥最早見於《淮南子》。三皇五帝說出現在戰國時期,《山海經》里是沒有記載的。沒看過就不要亂說。
題主對中國神話感興趣,如果要讀點簡單的神話故事可以去買袁珂先生的系列著作。《中國神話傳說》《古神話選釋》等等。中國古典神話古籍可以去看看先秦諸子的著作,《詩經》《山海經》《淮南子》《風俗通》《白虎通義》《太平廣記》《述異記》《神異經》《搜神記》太多了,就說這些。
另外我再給你簡單介紹下中國神話。中國神話大致上可以分為:古典神話,宗教神話,民間信仰體系和神魔小說體系。古典神話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先秦神話,按照地域分可以分為:南方楚地神話,東方蓬萊神話,西方昆侖神話,中原神話和西南巴蜀神話。。
差不多就這些了,歡迎追問
⑧ 洪荒神話故事,要詳細。我想知道那時發生了什麼傳說。
中國洪荒神話在先秦及漢以後的書中,並沒有像希臘荷馬史詩那樣成系統的被錄入下來,也就是說,包括像山海經這樣的早期神話書籍,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記載。
後人大多遵循了像封神演義這種故事的架構,將中國的洪荒神話順出了一個順序,近代的袁珂寫過一本中國神話史,將中國各朝代的神話傳說做出了一個順序。這個比封神演義來的靠譜點
【其一】開天闢地。關於開天闢地就有多種說法,而至於開天闢地的時間,有說是造人之後,亦有說是造人之前,不成正論。
混沌造天地。語出莊子(應帝王)篇。關於這位混沌,有帝鴻、帝江之說,也就是後世的黃帝。這個就是所謂的黃帝造人說。(基本框架和上帝七日開天闢地兼造人差不多)
陰陽二神創天地說;
巨靈創天地說(所謂巨靈,疑為盤古,男神也。另有元氣所生女神,無作為)
樸父夫婦開創天地,出自』神異經(東荒南經),這個牽扯到了原始圖騰膜拜,也就是所謂的生殖崇拜,認為天地交感,HIGH出了天地……
鬼母創造天地,出自任窻(字窗)(述異記),這位鬼母,就是傳說的九子鬼母(見九十九鬼子母或鬼子母)
燭龍說,形象與女媧近似,男身。(有疑說女媧因此而來,因為燭龍出現時間比女媧早)
盤古開天地,這個是最常見的,多見於苗瑤傳說。我國在建國後出現了相關影視作品及畫本。
【其二】造人
陰陽二神說(傳統漢族儒教相關傳說)
盤古造人說(盤瓠),到這里就很混亂了,有說血肉化人,有說為地母神天人交感,有說犬人(盤瓠)因功得天女交合,造人傳世。這些根據民族歷史的不同,傳說也不盡相同。
盤古夫妻說(見開天闢地第三種巨靈創天地說)
諸神共同造人,這里指出,黃帝為諸神首領,與諸神共造人之(見《淮南子》)
女媧摶土造人。
女媧與伏羲共同造人。這里盛傳,女媧伏羲為兄妹,洪水後兄妹得天神指引,交合後女媧產肉球,伏羲怒劍斬球,肉碎,化人也。
這是我所知曉的在我國文學史上各本書籍上傳下的各種開天闢地以及造人的神話,之後有三皇五帝之治天下,以及大禹治水降九妖十八怪,都是後人補充完善的一些說法了
=============
至於近代「洪荒」這種混淆了民間傳說人物(尤其是《封神演義》的)
現下一般是將陰陽二神化作了清濁二氣,清化鴻鈞,濁生盤古,盤古開天地,身化山川湖海及世間萬物後,嗯,眼珠子變成太陽月亮。元氣(也就是靈魂,精氣神、一說三魂七魄中的三魂)化為三,也就是所謂的一氣化三清,分別是太清、玉清、上清。
鴻鈞有感盤古不易,於是收三清為徒,傳下大道(造化玉蝶和其他弟子基本都是後加的)。同時,見三皇五帝治亂天下,三清有成,遂成三教(其他基本巫妖天庭什麼的都是後加的)。
而三皇五帝中最後一位,也就是大禹,治水成功欲禪讓時,其後人啟不孝,遂有家天下,這就是夏朝。
實際上,在老子創道德經離函谷關後,守關的那位,他後人,也就是現在的天師教掌教前人,在春秋末期才創建了五斗米教(道教前身),而另一派,也就是黃巾軍中的張角張梁張寶這仨,據說是這個張姓掌教的旁支,因戰亂而分。
然後三國後,也就是魏晉之後,五斗米教改成了現在的道教,最出名的就是現在的天師教了。
上述很多說法,基本上都是為了傳教編造出來的。就像而今的邪教「一貫道」會虛構麻姑、鴻鈞、呂洞賓等民間神話傳說故事一樣。
至於玉帝,實際上就是漢朝那個發明豆腐的劉姓王爺,關於他還有一句成語,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後來宋朝覺得不是滋味,便將這個劉姓王爺變成了趙姓。
==\\\\\\=============
實際上按我自己的思路,大致是這樣,按第三種巨靈開天地說。
男神盤古開天地,身化萬物,女神女媧或燭龍喪偶,於是造先民存世。後有盤古化萬物中的妖神(現在所說的巫族大拿共工祝融)爭斗撞不周山塌,天裂,洪水不止,女媧補天力竭而死。
先民伏羲女媧兄妹受女神女媧種子,種下得巨葫(蘆),洪水中為舟得以苟存,後又因女媧夢中指引(這也就是我前面懷疑那個女神女媧可能叫燭龍的主要原因,難道那會女媧這名字很流行?)兄妹交合,女媧產肉團於石後,伏羲怒,斬肉團為糜,糜化人,是為遺民。
遺民受萬物騷擾,苦不得生,遂推五帝治亂,即炎黃與堯舜禹,另外,前有神農嘗百草、燧人氏造火、有巢氏築巢,是為三皇,共為三皇五帝之治天下。
按我現在接觸到的神話傳說,也就是這么個順序了。妖怪頻發的恐怕只有女媧造人那會,還有大禹治水那會寫的比較多了
==========================
秦朝之前就沒有完整的關於鳳凰的神話傳說,龍鳳之爭這個故事是神話,但不屬於洪荒類
我看到龍鳳這個詞,最早出現的中國書籍是《南史》(當初在網路翻到,不信去查,真有)
《南史·王僧虔傳》:「於時王家門中,優者龍鳳,劣者虎豹。」(那會我王氏家族裡,優秀的青年俊彥可謂龍鳳,不怎麼優秀的,那也是如同虎豹一般)
而其他說法也基本都在舊唐書什麼的裡面,之前沒聽過說誰,歷史名人也沒有以鳳出現的,漢代劉邦皇後叫呂雉。雉,就是錦雞、野雞,你想想吧……
羅嗜沒聽過,羅睺計都倒是知道。羅睺是從印度隨佛教傳過來的,唐朝之前就沒有過記載,你所謂的羅睺之亂,那是印度的,跟中國沒關系 。
中國自清代之前,沒出現過羅喉計都的神話傳說,否則西遊記里的九曜就沒那麼水了(羅睺、計都,都是西遊記中的九曜之一)
⑨ 上古洪荒的神話傳說,要完整一點的,
一、女媧造人
有一位聖人叫做女媧,在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嶺起伏,江河奔流,叢林茂密,草木爭輝,天上百鳥飛鳴,地上群獸賓士,水中魚兒嬉戲,草中蟲之豸跳躍,這世界按說也點綴得相當美麗了。
但是她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煩,孤寂感越來越強烈,連自己也弄不清楚這是為什麼。
與山川草木訴說心中的煩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話;對蟲魚鳥獸傾吐心事,蟲魚鳥獸哪能能了解她的苦惱。她頹然坐在一個池塘旁邊,茫然對池塘中自己的影子。
忽然一片樹葉飄落池中,靜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漣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動起來。她突然覺得心頭的死結解開了,是啊!為什麼她會有那種說不出的孤寂感?原來是世界是缺少一種像她一樣的生物。
想到這兒,她馬上用手在池邊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著自己的影子捏了起來。他感到好高興。捏著捏著,捏成了一個小小的東西,模樣與女媧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竅,雙手兩腳。
捏好後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來。女媧一見,滿心歡喜,接著又捏了許多。她把這些小東西叫作「人」。
二、誇父逐日
久遠之前,有一個非常高大的人,他的名字叫誇父。誇父的腿很長,一步可以跨過一條大河。他看見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來,又從西方落下去,就想要把太陽抓住,不讓它落山,這樣可以讓光明永遠照耀大地,因為有了這個想法,誇父拿起一根手杖,邁開兩條長腿去追太陽。
太陽爬上了山頂,誇父就追上山頂;太陽落到峽谷,誇父就追到峽谷。誇父跑過無數座大山,跨過無數條大河,一直追了七天七夜,太陽有點害怕了,跑得越來越快,眼看就要落山了。誇父追了很久,也跑了很遠,大陽這個大火球烤得他嗓子都快要冒煙了,他越來越渴,越來越累,感覺自己快要倒下去了。
誇父跑到黃河邊,一頭扎進水裡,很快就把黃河水喝乾了;可是他仍然很渴,就來到渭水邊,又把渭水喝光了。誇父繼續追趕太陽,但是他實在太累太渴了,終於倒在地上,再也沒有站起來。
誇父死後,他的高大身軀變成了山脈,頭發變成了樹木,血液變成了河流,扔出去的那根手杖,變成了一片桃林,桃樹結出了又甜又解渴的大桃子。 誇父將一片桃林留給了那些熱愛光明又很勇敢的人。人們路過這里的時候,可以在樹蔭下歇歇腳,還能摘個桃子解渴。
神農一犯思想,聽懂了,就把左胳膊一抬,說:「你要是我的外甥,就落到我的手脖上!」那小鳥真的撲楞楞飛下來,落在神農的左手脖上。神農細看這小鳥,渾身翠綠,透明,連肚裡的腸肚物什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神農一出嘴,這小鳥接過量口唾沫星兒咽了。嘿,這唾沫是咋咽到肚裡的也看的清清楚楚。神農高興透了。神農托著這只玲瓏剔透的小鳥回到家,家裡人一看,嚇得連連回退,說:「快扳了,妖怪,快扳了……」
神農笑哈哈地說:「這不是妖怪,是寶貝喲!就叫它花蕊鳥吧!」神農又把花蕊公主吃過的十二味葯分開在鍋里熬。熬一味,喂小鳥一味,一邊喂,一邊看,看這味葯到小鳥肚裡往哪走,有啥變化。自各兒再親口嘗一嘗,體會這味葯在自己肚裡是啥滋味。
十二味葯喂完了,嘗妥了,一共走了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
神農托著這只鳥上大山,鑽老林,採摘各種草根、樹皮、種子、果實;捕捉各種飛禽走獸、魚鱉蝦蟲;挖掘各種石頭礦物,一樣一樣的喂小鳥,一樣一樣的親口嘗。觀察體會它們在身子里各走哪一經,各是何性,各治何病。
可哪一味都只在十二經脈里打圈圈,超不出。天長日久,神農就制定了人體的十二經脈和《本草經》。
神農想想,還不放心,就手托這只鳥繼續驗證,他來到太行山,轉遊了九九八十一天,來到小北頂(神農壇),捉全冠蟲喂小鳥,沒想到這蟲毒氣太大,一下把小鳥的腸打斷,死了。
神農真後悔,極悲痛,大哭一聲。哭過,就選上好木料,照樣刻了一隻鳥,走哪帶哪。後來,神農在小北頂兩邊的百草窪,誤嘗了斷腸草而死。在百草窪西北的山頂上,還有一塊像彎腰摟肚的人一樣的石頭,都說是神農變的。
為了紀念神農創中醫,制本草,人們把小北頂改名為神農壇,並在神農壇上修建神農廟。廟里塑了神農像,左手托著花蕊鳥,右手拿著葯正往嘴裡送。每天都有很多人觀看神農壇風光,瞻仰神農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