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生物反應堆

生物反應堆

發布時間: 2021-08-15 02:21:59

❶ 秸稈生物反應堆的植物疫苗

植物疫苗是一種利用植物免疫功能防止植物病害的生物技術。植物疫苗防病機理是通過接種進入植物體內,激活植物機體免疫功能,實現防治病害的目的。它是生物反應堆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技術現已在山東、遼寧、河北等10幾個省,100多個縣(市、區)果樹、蔬菜、中葯材、豆科植物、茶葉、煙草等作物上大面積示範應用,防治效果達到了80%—100%,平均成本降低60%,平均增產30%以上。植物疫苗對解決農產品化肥污染和農葯殘留問題,實現農作物有機栽培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植物疫苗的生物學特性1、感染期的升溫效應:植物疫苗接種後進入植物機體,有3—4天劇烈升溫期。此期如遇高溫天氣,疫苗則易失活,所以在高溫季節接種關鍵是用水降溫和疫苗放熱處理。高溫期接種後2—3天內應澆水降溫。
2、感染傳導的緩慢性:植物具有細胞壁,所以植物汁液流速要慢得多。因此,植物從根部接種疫苗後,總是緩慢地從下部器官往上部器官傳導。一般從根傳導至全株各部位,草本植物需要30天左右;木本植物需要45—55天,有的植物更長。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接種成功,接種時間要在病發前30天進行。生產中一般在育苗和定植期接種。
3、好氧性:植物疫苗萌發、活化需要大量的氧,缺氧會影響疫苗活性,造成接種失敗。所以在植物接種疫苗時,注意打孔通氣,提高接種成功率。
4、恆溫恆濕性:植物疫苗活力和感染速度受溫度和濕度變化的制約。在土壤晝夜溫差不超過2℃,相對濕度75-80%的條件下活度高。因為土壤溫度和濕度相對恆定,所以一般植物疫苗應從根區周圍接種,才容易成功。而地上溫度、濕度變化較大,不能從莖、葉上接種。
5、側向運輸性:植物根系吸收營養是通過每一條韌皮部和木質部導管,側向運輸到各個器官,這就是哪一部位根為哪一部位器官供給營養。植物自身這一特點也決定了疫苗傳導具有側向性。因此接種疫苗時特別注意均勻性,使植物根系各部分盡可能都要接觸到疫苗。尤其是定植後、生長期間接種,必須繞植株四周起土扒穴,使各部位根系露出,並有輕度破傷和毛細根斷損,再將疫苗環繞四周均勻撒接。
二、防治對象1、線蟲、刺吸式害蟲(蚜蟲、飛虱、葉蟬)、夜蛾科幼蟲。
2、由線蟲引起的植物真菌、細菌和病毒病。
三、接種方法1、疫苗用量:根據作物種類不同,其用量也有一定區別。每畝大田果樹3—4公斤,大棚果樹和密植園4—5公斤,大棚瓜菜4—5公斤,露地瓜菜3—4公斤,大田作物3—4公斤,中葯材3—4公斤,綠化樹木6—8公斤;草本植物花卉每100—130盆用1公斤。
2、操作方法:(1)植物疫苗的處理配方。配方一:1公斤疫苗 :20公斤麥麩 :20公斤餅肥(豆餅、菜籽餅、棉餅等) :60公斤秸稈粉(玉米秸、稻草、麥秸、豆秸等):160公斤水五者摻合拌勻;配方二:1公斤疫苗 :20公斤麥麩: 50公斤餅肥 :75公斤秸稈粉:210公斤水五者拌合摻勻。(2)堆積發酵放熱處理:堆積成高50厘米的方型堆,並在上面按20厘米見方打孔,孔徑為5厘米,孔深以打透為准,接著蓋膜保濕使其升溫;待堆溫升至55-60℃時,及時翻堆,並摻入一倍大田土,重新堆積打孔蓋膜,當溫度再次升至55—60℃時,開堆攤薄至10厘米厚,兩天後即可使用。低溫期不必放熱處理,只需堆積4—24小時就可接種。方法有穴接、溝接和環根區接3種。接種應在育苗、移栽或播種前10—15天進行,將疫苗撒接於定植穴(溝、行),蓋土5—10厘米,穴上打孔標記,等待定植或點種。定植時一棵澆一碗水,隔3—4天澆大水,促使疫苗快速進入植物機體或避免因高溫造成的失活。如當天接種不完,攤放於陰暗處,厚度5厘米,第2天繼續使用。
四.注意事項1、澆水:植物疫苗接種後,高溫季節第2天一定要澆水,隔4天再澆1次;中溫季節4—5天一定要澆水,隔7—8天再澆1次;低溫季節7天一定要澆水,隔10天再澆一次水。
2、通氣:接種後一般要延遲7-10天蓋地膜。下雨或澆水後,應及時耙鋤或用筷子打孔透氣,避免疫苗失活。
3、斷根:為提高接種成功率,果樹接種應使部分根系破傷、毛細根斷損,以利於疫苗進入植物體內。
五、植物疫苗適於作物的種類1.瓜菜類:黃瓜、西紅柿、甜瓜、西葫蘆、茄子、甜椒、葫蘆、西瓜、冬瓜、絲瓜、芸豆、豇豆、苦瓜、佛手瓜、草莓、韭菜、芹菜、馬鈴薯、蓮藕、蘆筍、山葯、地瓜、魔芋、芋頭、牛蒡、黃姜、蘿卜等。
2、中葯材類:桔梗、丹參、三七、黨參、西洋參、人參、栝樓等。
3、果樹類:蘋果、櫻桃、冬棗、杏、桃、梨、葡萄、油桃、荔枝、板栗、柑橘、李子、香蕉等。
4、豆科類:花生、大豆、蠶豆、豌豆、扁豆等。
六、植物疫苗種類1.果樹疫苗:桃樹疫苗、櫻桃疫苗、杏樹疫苗、棗樹疫苗、蘋果疫苗、梨樹疫苗、茶樹疫苗、
柑桔疫苗、荔枝疫苗、葡萄疫苗、柿樹疫苗、李子樹疫苗等。
2.瓜菜疫苗:黃瓜疫苗、西瓜疫苗、甜瓜疫苗、西葫蘆疫苗、冬瓜疫苗、洋香瓜疫苗、西紅柿疫苗、茄子疫苗、辣椒疫苗、葉菜類疫苗、大姜疫苗、蘑芋疫苗、土豆疫苗、蓮藕疫苗、蘆筍疫苗、豇豆疫苗、芸豆疫苗等。
3.大田作物疫苗:花生疫苗、大豆疫苗、地瓜疫苗、棉花疫苗等。
4.花卉疫苗有24種:中葯材疫苗30種;綠化樹木疫苗有12種。

❷ 秸稈生物反應堆的問題解決

秸稈反應堆技術因其具有提高棚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地溫、生物抗重茬和提升土壤有機質的四大效應,平均增產30%左右,在我國北方棚室區得到了迅速推廣,有效地提高了棚室作物產量,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並促進了土壤的可持續利用。但也有一些用戶反映使用該技術後存在效果不明顯等現象,筆者通過兩年來對秸稈反應堆的研究,把應用該技術後易出現的問題及其起因總結如下,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1、效果不明顯
起因一:所用菌種質量低劣。
解決措施:購買優質菌種,不要聽廠商忽悠,要專菌專用。由於微生物肥料產品需要到農業部進行產品登記後才能進行生產和銷售,因此建議購買有微生物肥料登記標識的菌種產品,如豐農秸稈反應堆菌種。有部分產品短期內使用效果不錯,但由於其所用菌種沒有經過農業部微生物肥料登記部門進行的菌種檢驗、產品毒性檢測及質量檢測,存在產品質量不穩定,施用不安全等原因,建議慎重購買和使用。
起因二:未進行碳氮比調節。
解決措施:畝用15公斤左右的尿素或200公斤豆粕來調節碳氮比,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撒菌種後,將尿素或豆粕均勻撒在秸稈上。也可將菌種和豆粕混勻後撒施,切忌尿素和菌種混合撒施。
起因三:打孔不足或孔被堵塞。
解決措施:增加打孔密度。一般可按下述操作進行:定植期在距離作物苗根莖5公分處與前後左右各打一孔;生長期可按25~30公分見方均勻打孔;結果期按20公分見方打孔。一般茄果類作物一季打四次孔即可,葉菜類兩次即可。
2、打孔後有白色小蟲爬出
起因:玉米秸稈中有玉米螟,秸稈收割後,玉米螟在秸稈中休眠。當秸稈反應堆澆水打孔後,溫度升高,玉米螟解除了休眠就從孔中爬出來了。
解決措施:噴灑殺蟲葯劑即可,切忌噴灑殺菌劑。
3、植株顏色發黃,莖細葉薄
起因:由於在秸稈反應堆建造時沒有添加尿素調節碳氮比或尿素添加較少,在秸稈分解過程中微生物與植物爭氮,導致作物缺氮失綠。
解決措施:沖施氮肥。
4、植株下部葉色變黃
起因:沖施氮肥時圖方便,直接將沖施肥澆進了孔中。由於孔中微生物作用幾種,溫度較高,導致氮肥分解成了氨氣溢出,導致了下部葉片受熏。
解決措施:首先要排風放氣,降低室內氨濃度;其次要澆水,降低肥料濃度;三要在葉片背部噴施1%食用醋溶液,可有效緩解危害。
5、病害比未用前嚴重
起因:未使用專用菌種或使用量不足或使用了劣質菌種。由於秸稈中本身帶有病菌,如果菌種使用不當,會導致秸稈所帶病菌在棚室中蔓延,產生新病害。
解決措施:使用經農業部登記的秸稈反應堆菌種產品;使用相應殺菌劑進行葉面噴施,切忌灌根。

❸ 美麗水世界生物反應堆作用說明 subnautica生物反應堆怎麼

  1. 自動檢索附近一定范復圍內的指定製資源。(掃描時,要現在控制界面選擇指定資源類型)

  2. 2.附帶2枚無人機攝像頭,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偵查。

  3. P.S.你也可以造在利危坦附近把他撞死

  4. 3、升級模塊里一個是信號,可以裝到人物的左上角,獲取掃描信息,超有用

  5. 4、升級模塊另外兩個是安裝在升級模版上的,一個是增加速度,一個是增加行程,(建議1速度2行程),可以偵查半徑500米,然後你可以在每個分基地做一個

❹ 生物反應堆有什麼

生物反應堆的作用
1.CO2效應
一般可使作物群體內CO2濃度提高4-6倍,光合效率提高50%以上,飢餓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生長加快,開花坐果率提高,標准化操作平均增產30%一50%,農產品品質顯著提高。
2.熱量效應
在嚴寒冬天裡大棚內20厘米地溫提高4-6℃,氣溫提高2-3℃,顯著改善植物生長環境,提高了作物抗禦低溫的能力,有效地保護作物正常生長,生育期提前10-15天。
3.生物防治效應
菌種在轉化秸稈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抗病孢子,對病蟲害產生較強拮抗、抑制和致死作用,植物發病率降低90%以上,農葯用量減少90%以上,標准規范化操作可基本上不用農葯。
4.有機改良土壤效應
在秸稈生物反應堆種植層內,20厘米耕作層土壤孔隙度提高1倍以上,有益微生物群體增多,水、肥、氣、熱適中,各種礦質元素被定向釋放出來,有機質含量增加10倍以上,為根系生長創造了優良的環境。
5.酶切處理殘留效應
秸稈在反應過程中,菌群代謝產生大量高活性的生物酶,與化肥、農葯接觸反應,使無效肥料變有效,使有害物質變有益,最終使農葯殘毒變為植物需要的二氧化碳。經測定:一年應用該技術植物根系周圍的農葯殘留減少95%以上,二年應用該技術可全部消除。
6.自然資源綜合利用效應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在加快秸稈利用的同時,提高了微生物、光、水、空氣游離氮等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據測定:在CO2濃度提高4倍時,光利用率提高2.5倍,水利用率提高3.3倍,豆科植物固氮活性提高 1.9倍。由此可見,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體系是一堆多效應。

❺ 2015年哪裡在用秸稈生物反應堆的哪個省哪個市哪個鎮哪個村具體地址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以秸稈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替代農葯,密切結合農村實際,促進資源循環增值利用和多種生產要素有效轉化,使生態改良、環境保護與農作物高產、優質、無公害生產相結合,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食品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技術支撐,開辟了新的途徑。
秸稈反應堆技術需要准備的原料和應用方法
行間內置式反應堆一般在定植後至開花結果前進行建造。應用該技術,只需挖條線溝、鋪放秸稈、撒施菌種、覆土、澆水、腹膜、打孔即可,操作簡單,農民朋友一看就懂,一學就會。行間內置式反應堆每畝大棚用料量:秸稈2500~3000千克、農盛樂種植em菌液5~6千克、麥麩100~120千克,餅肥50千克。
具體應用方法是:
1、開溝:一般離開苗375px,在大行內開溝起土,開溝深15~500px,寬60~80 cm,長度與行長相等,開挖的土按等量分放溝兩邊。
2、鋪秸稈:鋪放秸稈20~625px厚,兩頭露出秸稈250px,踏實找平。
3、撒菌液:按每行菌液用量,均勻撒接一層菌液,用鐵杴拍震一遍,使菌液與秸稈均勻接觸。
4、覆土:將所起土回填於秸稈上,厚度250px,並將土整平。
5、澆水:在大行間澆水濕潤秸稈。以後澆水在小行間進行。
6、打孔:澆水4天後,離開苗250px,用12#鋼筋打孔,按750px一行,500px一個,孔深以穿透秸稈層為准。農盛樂提供專業的秸稈反應菌種,提供技術
應用此項技術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是一定要使用足夠量的菌液。在使用此項技術中,發現有的菜農使用的農盛樂種植em菌液數量少,導致作物秸稈不宜降解,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二是使用秸稈反應堆技術要注意防治玉米螟危害。主要是玉米秸稈內的玉米螟殘蟲,隨著棚內溫度的升高,從秸稈內爬出危害。防治方法是配製2.0%阿維菌素2000-3000倍液均勻對秸稈噴霧,提前處理一下,防治效果很好。
目前該項技術在我縣玉皇廟鎮李河溝村和喬家村彩椒大棚推廣以來,可以說是取得了非常顯著的增產效果。應用生物反應堆技術,利用秸稈種大棚果菜,一畝大棚,一年最少可以消化10畝地玉米秸稈,而且大棚的地還會越種越肥。這可真是變廢為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既解決了秸稈處置的難題,又增加收入,減少了開支,還大幅度減少了農葯化肥的使用。這樣,咱們農民也可以為國家節能減排出把力了不是。

❻ 生物反應堆的氣體和沼氣有什麼區別

主要成分是甲烷其他成分會有一些差別

❼ 好養生物反應堆技術封垃圾填埋場還會有滲透嗎

建設部關於發布行業標准《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的公告(建設部公告第212號)現批准《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為行業標准,編號為CJJ17-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3.0.2、4.0.2、6.0.1、8.0.1、8.0.3、8.0.5、8.0.6、10.0.5、11.0.3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原行業標准《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1同時廢止。本規范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二○○四年二月十九日《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主要條文介紹作者:佚名轉貼自:上海生活垃圾處理網點擊數:808《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共有條文90條,其中強制性條文有9條,主要是有關安全和環保方面的。強制性條文介紹(9條):3.0.2填埋物中嚴禁混入危險廢物和放射性廢物。4.0.2填埋場不應設在下列地區:1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補給區;2洪泛區和泄洪道;3填埋庫區與污水處理區邊界距居民居住區或人畜供水點500m以內的地區;4填埋區與污水處理區邊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內的地區;5填埋庫區與污水處理區邊界距民用機場3km以內的地區;6活動的坍塌地帶,尚未開採的地下蘊礦區、灰岩坑及溶岩洞區;7珍貴動植物保護區和國家、地方自然保護區;8公園,風景、游覽區,文物古跡區,考古學、歷史學、生物學研究考察區;9軍事要地、基地,軍工基地和國家保密地區。6.0.1填埋場必須進行防滲處理,防止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同時還應防止地下水進入填埋區。8.0.1填埋場必須設置有效的填埋氣體導排設施,填埋氣體嚴禁自然聚集、遷移等,防止引起火災和爆炸。填埋場不具備填埋氣體利用條件時,應主動導出並採用水炬法集中燃燒處理。未達到安全穩定的舊填埋場應設置有效的填埋氣體導排和處理設施。8.0.3填埋庫區除應按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中戊類防火區採取防火措施外,還應在填埋場設消防貯水池,配備灑水車,儲備乾粉滅火劑和滅沙土。方興未艾配置填埋氣體監測及安全報警儀器。8.0.5填埋場達到穩定安全期前的填埋庫區及防火隔離帶范圍內嚴禁設置封閉式建(構)築物,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嚴禁將火種帶入填埋庫區。8.0.6填埋場上方甲烷氣體含量必須小於5%;建(構)築物內,甲烷氣體含量嚴禁超過1.25%。10.0.5填埋場封場後的土地使用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填埋作業達到設計封場條件要求時,確需關閉的,必須經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鑒定、核准;2填埋堆體達到穩定安全期後方可進行土地使用,使用前必須做出場地鑒定和使用規劃;3未經環衛、岩土、環保專業技術鑒定之前,填埋場地嚴禁作為永久性建(構)築物用地。11.0.3填埋場環境污染控制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准》(GB16889)的要求。其它主要條文介紹(20條):3.0.3填埋物應按重量噸位進行計量、統計與校核。3.0.4填埋物含水量、有機成分、外形尺寸應符合具體填埋工藝設計的要求。4.0.3.3庫容應保證填埋場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特殊情況下不應低於8年。5.0.3填埋場總圖中的主體設施布置內容包括:計量設計,基礎處理與防滲系統,地表水及地下水導排系統,場區道路,垃圾壩,滲瀝液導流系統,滲瀝液處理系統,填埋場氣體導排及處理系統,封場工程及監測設施等。5.0.4填埋場配套工程及輔助設施和設備應包括:進場道路,備料場,供配電,給排水設施,生活和管理設施,設備維修、消防和安全衛生設施,車輛沖洗、通信、監控等附屬設施或設備。填埋場宜設置環境監測室、停車場,並宜設置應急設施(包括垃圾臨時存放、緊急照明等設施)。5.0.5生活和管理設施宜集中布置並處於夏季主導風向的上風向,與填埋庫區之間宜設綠化隔離帶。生活、管理及其他附屬建(構)築物的組成及其面積,應根據填埋場的規模、工藝等條件確定。6.0.2天然粘土類襯里及改性粘土類襯里的滲透系數不應大於1.0×10-7cm/s,且場底及四壁襯里厚度不應小於2m。6.0.3在填埋庫區底部及四壁鋪設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作為防滲襯里時,膜厚度不應小於1.5mm,並應符合填埋場防滲的材料性能和現行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6.0.4.1人工合成襯里的防滲系統應採用復合襯里防滲系統,位於地下水貧乏地區的防滲系統也可採用單層襯里防滲系統,在特殊地質和環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區,庫區底部應採用雙層襯里防滲系統。7.0.8滲瀝液應處理達標後排放。應優先選擇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方案,排放標准達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准》(GB16899)中的三級指標。不具備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條件時應建設配套完善的污水處理設施。8.0.2填埋氣體導排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填埋氣體導排設施宜採用豎井(管),也可採用橫管(溝)或橫豎相連的導排設施。2豎井可採用穿孔管居中的石籠,穿孔管外宜用級配石料等料狀物填充。豎井宜按填埋作業層的升高分段設置和連接;豎井設置的水平間距不應大於50m;管口應高出場地1m以上。應考慮垃圾分解和沉降過程中堆體的變化對氣體導排設施的影響,嚴禁設施阻塞、斷裂而失去導排功能。3填埋深度大於20m採用主動導氣時,宜設置橫管。4有條件進行填埋氣體回收利用時,宜設置填埋氣體利用設施。8.0.8填埋場應防止填埋氣體在局部聚集。填埋庫區底部及邊坡的土層10m深范圍內的裂隙、溶洞及其他腔型結構均應予以充填密實。填埋體中不均勻沉降造成的裂隙應及時予以充填密實。9.1.1填埋場作業人員應經過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熟悉填埋作業要求及填埋氣體安全知識。運行管理人員應熟悉填埋作業工藝、技術指標及填埋氣體的安全管理。9.2.2填埋應採用單元、分層作業,填埋單元作業工序應為卸車、分層攤鋪、壓實,達到規定高度後應進行覆蓋、再壓實。9.2.3每層垃圾攤鋪厚度應根據填埋作業設備的壓宵性能、壓實次數及垃圾的可壓縮性確定,厚度不宜超過60cm,且宜從作業單元的邊坡底部到頂部攤鋪;垃圾壓實密度應大於600kg/m3。9.2.4每一單元的垃圾高度宜為2-4m,最高不得超過6m。單元作業寬度按填埋作業設備的寬度及高峰期同時進行作業的車輛數確定,最小寬度不宜小於6m。單元的坡度不宜大於1:3。9.2.5每一單元作業完成後,應進行覆蓋,覆蓋層厚度宜根據覆蓋材料確定,大覆蓋層厚度宜為20–25cm;每一作業區完成階段性高度後,暫時不在其上繼續進行填埋時,應進行中間覆蓋,覆蓋層厚度宜根據覆蓋材料確定,土覆蓋層厚度宜大於30cm。9.2.6填埋場填埋作業達到設計標高後,應及時進行封場和生態環境恢復。10.0.4填埋場封場後應繼續進行填埋氣體、滲瀝液處理及環境與安全監測等運行管理,直至填埋堆體穩定。11.0.2填埋場應設置地下水本底監測井、污染擴散監測井、污染監測井。填埋場應進行水、氣、土壤及雜訊的本底監測及作業監測,封場後應進行跟蹤監測直至填埋穩定。監測井和采樣點的布設、監測項目、頻率及分析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准》(GB16889)和《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監測技術要求》(GB/T18772)執行。《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運行維護技術規程》(CJJ93—2003)共有條文147條,其中強制性條文有18條,同樣都是涉及安全和環保方面的。2.1.5電源電壓超出額定電壓正負10%時,不得啟動電機設備。2.1.8填埋場不得接收處理危險廢物。2.3.5控制室、化驗室、變電室、填埋區等生產作業區嚴禁吸煙,嚴禁酒後作業。2.3.9維修機械設備時,不得隨意搭接臨時動力線。因確實需要,必須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可臨時搭接動力線;使用過程中應有專職電工在現場管理,使用完畢應立即拆除。2.3.10皮帶傳動、鏈傳動、聯軸器等傳動部件必須有機罩,不得裸露運轉。機罩安裝應牢固、可靠。2.3.14場區內封閉、半封閉場所,必須保持通風、除塵、除臭設施和設備完好。2.3.16嚴禁帶火種車輛進入場區,填埋區嚴禁煙火,場區內應設置明顯防火標志。3.1.7操作人員應隨機抽查進場垃圾成分,發現生活垃圾中混有違禁物料時,嚴禁其進場。4.3.1填埋場場區內嚴禁撿拾廢品。4.3.3填埋區必須按規定配備消防器材,並應保持完好。4.3.6填埋作業區內不得搭建封閉式建築物、構築物。5.1.1填埋場應按照設計要求設置運行、保養氣體收集系統。5.3.3場區內甲烷氣體濃度大於1.25%時,應立即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6.1.1填埋區外地表水不得流入填埋區。6.1.5填埋區地下水收集系統應保持完好,地下水應順暢排出場外。8.1.4填埋區及其他蚊蠅密集區應定期進行消殺,每月應對全場的蚊蠅、鼠類等情況進行檢查,並對其危險程度和消殺效率進行評估,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消殺方案。8.3.1滅蠅、滅鼠消殺葯物應安危險品規定管理。9.1.3填埋場環境監測項目應包括滲瀝液、大氣、臭氣、填埋氣體、地下水、地表水、雜訊、蒼蠅密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准(GB16889—1997)--------------------------------------------------------------------------------前言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防止生活垃圾填埋處置造成的二次污染,特製定本標准。本標准此次為首次發布,於1998年01月01日起開始實施。本標准由國家環境保護局提出。本標准由國家環境保護局負責解釋。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准從保護環境的需要規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場選址要求,工程設計要求,填埋場入場要求,填埋作業要求,封場要求和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環境監測等要求。本標准適用於生活垃圾填埋處置場所;不適用於工業固體廢物及危險物的處置場所。2引用標准GB3097—82海水水質標准GB3838—88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標准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T14843—93地下水質量標准GB14554—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GB/T14675—93空氣質量惡臭的測定期三點比較式臭袋法GB/T14679—93空氣質量氨的測定次氯酸鈉-水楊酸分光光度GB/T14678—93空氣質量硫化氫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的測定期氣相色譜法GB/T15432—1995環境空氣總懸浮物的測定質量法GB11901—89水質懸浮物的測定重量法GB11914—89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鹽法GB7488—87水質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稀釋與接種法GB7478—87水質銨的測定蒸餾和滴定法GB7959—87大腸菌值測定多管發酵法3生活垃圾填埋場選址環境保護要求(1).生活垃圾填埋場選址應符合當地城鄉建設總體規劃要求,應與當地的大氣污染防治、水資源保護、自然保護相一致。(2).生活垃圾填埋場應設在當地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在在畜居棲點500米以外。(3).生活垃圾填埋場不得建在下列地區:a.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活飲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b.居民密集居住區。c.直接與航道相通的地區。f.活動的坍塌地帶、斷裂帶、地下蘊礦帶、石灰坑及溶岩洞區。4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設計環境保護要求(1).生活垃圾填埋場設計應包含防滲工程,垃圾滲濾液輸導、收集和處理系統。(2).生活垃圾填埋場的防滲層的滲透系數K<=10cm/s。(3).防滲工程應採用水平防滲和垂直防滲相結合的工藝。(4).填埋場基底為抗壓的平穩層,不應因垃圾分解沉陷而使場底變形。(5).填埋底最低處應設有集液池(並),其內應設有總管通向地面,並高出地面100厘米,以便抽出垃圾滲濾液。(6).垃圾填埋場設計應包含氣體輸導、收集和排放處理系統。(7).氣體輸導系統應設置橫豎相通的排氣管,排氣總管應高出地面100厘米,以采氣和處理氣體用。(8).對填埋場產生的可燃氣體達到燃燒值的要收集作用;對不能收集利用的可燃氣體要燒掉排空,防止火災及爆炸,填埋場設計時,應設有相應設施。(9).建築物應保持良好通風,防止可燃氣體集聚遇明火爆炸。(10).填埋場設計時,應設有導流壩和順水溝,將自然降水排出場外或進入蓄水池。5填埋物入場要求(1)進入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填埋物應是生活垃圾。(2)嚴禁將生活垃圾和危險性廢棄物混合一起;嚴禁爆炸性、易燃性、浸出毒性、腐蝕性、傳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廢棄物進入生活填埋場。6生活垃圾填埋場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項目及其限值(1)生活垃圾填埋場大氣污染物控制項目:顆粒物(TSP)、氨、硫化氫、甲硫醇、臭氣濃度。(2)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生活垃圾填埋場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是對無組織排放源的]控制。顆粒物場界排放限值<=1.0毫克/立方米。氨、硫化氫、甲硫醇、臭氣濃度場界排放限值:根據生活垃圾填埋場所在區域,分別按照GB14554—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表1相應級別的指標值執行。7生活垃圾填埋場垃圾滲濾液排放控制項目及其限值(1)生活垃圾填埋場垃圾滲濾液排放控制項目為:懸浮物(SS)、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和大腸菌值。(2)其他項目,視各地垃圾成分,由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確定。(3)生活垃圾滲濾液排放限值7.2.1生活垃圾滲濾液不得排入GB3838—88中規定的Ⅰ、Ⅱ類水域和Ⅲ類水域的飲用水源保護區及GB3097—82一類海域。7.2.2對排入GB3838—88三類水域或GB3097—82二類海域的生活垃圾滲濾液,其排放限值執行表1中的二級指標值。7.2.3對排入GB3838-88Ⅳ、Ⅴ類水域或GB3097-82三類海域的生活垃圾滲濾液,其排放限值執行表1中的二級旨標值。表1生活垃圾滲濾液排放限值mg/L(大腸菌值除外)一級二級三級懸浮物70200400生化需氧量(BOD5)30150600化學需氧量(CODcr)1003001000氨氮1525——大腸菌值10-1-10-210-1-10-27.2.4排入設置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的生活垃圾滲濾液,其排放限值執行表1中的三級指標值。具體限度還可以與環保部門、市政部門協商。7.2.5排入未設置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污系統的生活垃圾滲濾液,必須根據排水系統出水受納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別執行7。2。2和7。2。3的規定。7.2.6由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其他項目,其排放限值按照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的有關規定執行。8生活垃圾填埋場蓄水池廢水的排放要求蓄水池的廢水應進入滲濾液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後方可排放。若單獨排放,應做適當處理後方可排放。排放控制項目及其限值按照滲濾液的排放要求執行。9生活垃圾填埋場雜訊控制限植生活垃圾填埋場雜訊控制限值,根據生活垃圾填埋場所在區域,分別按照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標准相應級別的指標值執行執行。10生活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污染評價標准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不應對地下水造成污染。生活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污染評價指標及其限值按照GB/T14848-93地下水質量標准執行。對於因地質化學結構而造成地下水本底含量較高的特殊項目,應以場區地下水上游觀測井水質指標作為參考指標。11填埋作業及封場的環境保護要求a.填埋施工應實行單元填埋,隨倒隨壓、層層壓實,當日覆蓋,填入的垃圾厚度應以當地的實際情況確定。b.當作業場所降塵過高時,應灑水降塵,或將蓄水池內凈化的水回噴到填埋場表層。c.填埋場封場時,應做好地表面處理,並在其表面覆30厘米厚的自然土,其上再覆15~20厘米厚的粘土,並壓實,防止降水滲入填體內。d.封場時終場表面應有一定的坡度傾向一方,以排出降水。e.在填埋場未達到安定化前不準作為建築用地。12監測12.1大氣監測1.采樣顆粒物采樣點數目和采樣點設置按照GB16297-196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附錄C的規定執行。惡臭污染物采樣點、采樣頻率按GB14554-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中的6.2的規定執行。2.監測項目與分析方法監測項目與分析方法按表2執行表2大氣污染物監測項目與分析方法項目分析方法方法來源顆粒物重量法GB/T15432-1995臭氣強度三點比較式臭袋法GB/T14675-93氨次氯酸鹽-水楊酸分光光度法GB/T14697-93硫化氫氣相色譜法GB/T14678-93甲硫醇氣相色譜法GB/T14678-933.雜訊監測生活垃圾填埋場界雜訊監測按GB12349-90《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測量方法》規定執行。4.地下水監測a.采樣點的布設填埋場地下水采樣點應布設五點:本底井一眼:設在填埋場地下水流向上游30~50米處。污染擴散井兩眼:設在填埋場兩旁各30~50米。污染監視井兩眼:設在填埋場地下水流向下游30米處、50米處各一眼井。b.采樣方法用特製的小水桶提取水樣,嚴禁用水泵抽吸水樣,每個樣品採集2000毫升,特殊項目的采樣量和固定方法按其所監測項目的分析方法要求進行。c.采樣頻率在填埋場投入使用前監測一次本底水平;在使用過程中每年按枯、豐、平水期各監測一次,直到填埋場達到安定化為止。d.監測項目與分析方法12.3.4.1填埋場投入使用前的地下水本底水平監測項目,按照GB/T14848-93地下水質量標准規定的項目進行,使用過程中的監測,可根據當地垃圾成分選擇監測項目。12.3.4.2分析方法按國家有關水質測定方法進行。12.4垃圾滲濾液排放監測12.4.1采樣點的布設采樣點設在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設施排放口(即填埋場廢水外排口)。12.4.2監測項目及分析方法(見表3)。表3垃圾滲濾液排放監測項目和分析方法項目分析方法方法來源懸浮物重量法GB11901-89化學需氧量(CODcr)重鉻酸鉀法GB11914-89生化需氧量(BOD5)稀釋與接種法GB7488-87氨氮蒸餾和滴定法GB7478-87大腸菌值多管發酵法GB7959-8712.5蓄水池排放監測(單獨排放時)12.5.1采樣點的布設采樣點設在蓄水池的排放口。12.5.2監測項目及分析方法同表3,但應增加溶解氧的監測(DO-碘量法,GB7489-87)。13標准實施監督本標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實施。

❽ 怎樣利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種草莓

朋友,秸稈生物反應堆菌種是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專用的生物菌種。使用它可以將秸稈發酵,產生二氧化碳,提高地溫,抗重茬,促早熟並增產增收。你可以問問農盛樂,他們是專業做這個的。

❾ 秸稈生物反應堆西紅柿種植畝產多少

秸稈產量豐富,大部分秸稈沒能合理利用,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可以將這些秸稈合理利用,從而變廢為寶。
一、秸稈反應堆技術
「秸稈生物反應堆」 技術是一項科學利用秸稈資源,大幅度提高瓜果菜產量,改善品質的現代農業生物工程創新技術。該技術在反應堆專用微生物菌種(比如農盛樂種植em菌液)、催化劑和凈化劑的作用下,將秸稈定向、快速地轉化為植物生長所需要的二氧化碳(CO2)、熱量、抗病微生物和有機無機養料。在每畝大棚應用秸稈不少於4000公斤的情況下,可使大棚內CO2濃度提高4-6倍,在寒冷冬季能使20厘米地溫提高4-6℃,氣溫提高2-3℃,使病害大大減輕,用葯量減少60%以上,第一年就可減少化肥用量50%以上,連續應用三年,可基本不用化肥而能保持作物高產。應用該技術,以秸稈代替大部分化肥,改良土壤生態環境;抗病微生物有效減少農葯用量;可使大棚瓜果菜提高產量30%以上,提前上市10-15天,大棚菜結果期延長30天以上;效益明顯提高。
二、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產生的功效
首先是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的大棚,CO2的濃度低的在900ppm,高的可達1900ppm,CO2濃度比普通大棚提高4~6倍。CO2濃度提高了,在同樣光照強度的情況下,光合效率就會提高,也就必然會使大棚瓜果菜的產量提高。
二是放出大量的熱。秸稈在分解過程中除釋放CO2外,一千克秸稈還放出3037千卡的熱量,特別是應用內置式反應堆形式,據專家們測定,20厘米地溫能提高4-6℃。
第三是生物防治病蟲害。秸稈生物反應堆所用農盛樂種植em菌液有80多種有益微生物,它們在分解秸稈的同時,能繁殖產生大量抗病微生物及其孢子,這些微生物及其孢子分布在土壤中、葉片上,它們有的能抑制病菌生長,有的能殺滅病菌,防治效果在60%以上,採用了這項技術,有的棚能達到基本不打農葯。
第四是有機改良土壤作用。秸稈分解總要剩下一些殘渣,大體上是秸稈總量的13%,這些殘渣裡面含有大量的有機質,會使土壤變得肥沃而且松軟,為根系生長創造了優良的環境。除此之外,裡面還含有大量抗病微生物和礦質營養,這些礦質營養又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而且比例配得很好,這樣很好地改善了土壤的營養狀況。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後,第一年可減少化肥用量50%以上,第二年減少化肥用量80%以上,第三年可不施用化肥。
第五是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應。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還能提高作物對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據測定:在CO2濃度提高4倍時,作物光利用率提高2.5倍,水利用率提高3.3倍。
也就是說,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就能解決大棚瓜果菜因缺CO2不能繼續提高產量、冬天地溫提不上來、土壤板結鹽漬化、病蟲害越來越重,影響食品安全的問題。

三、秸稈反應堆技術需要准備的原料和應用方法
行間內置式反應堆一般在定植後至開花結果前進行建造。應用該技術,只需挖條線溝、鋪放秸稈、撒施菌種、覆土、澆水、腹膜、打孔即可,操作簡單,農民朋友一看就懂,一學就會。行間內置式反應堆每畝大棚用料量:秸稈2500~3000千克、農盛樂種植em菌液5~6千克、麥麩100~120千克,餅肥50千克。
具體應用方法是:
1、開溝:一般離開苗375px,在大行內開溝起土,開溝深15~500px,寬60~80 cm,長度與行長相等,開挖的土按等量分放溝兩邊。
2、鋪秸稈:鋪放秸稈20~625px厚,兩頭露出秸稈250px,踏實找平。
3、撒菌液:按每行菌液用量,均勻撒接一層菌液,用鐵杴拍震一遍,使菌液與秸稈均勻接觸。
4、覆土:將所起土回填於秸稈上,厚度250px,並將土整平。
5、澆水:在大行間澆水濕潤秸稈。以後澆水在小行間進行。
6、打孔:澆水4天後,離開苗250px,用12#鋼筋打孔,按750px一行,500px一個,孔深以穿透秸稈層為准。農盛樂提供專業的秸稈反應堆em菌液,提供技術。


四、應用此項技術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是一定要使用足夠量的菌液菌種。在使用此項技術中,發現有的菜農使用的農盛樂種植em菌液數量少,導致作物秸稈不宜降解,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二是使用秸稈反應堆技術要注意防治玉米螟危害。主要是玉米秸稈內的玉米螟殘蟲,隨著棚內溫度的升高,從秸稈內爬出危害。防治方法是配製2.0%阿維菌素2000-3000倍液均勻對秸稈噴霧,提前處理一下,防治效果很好。
目前該項技術在我縣玉皇廟鎮李河溝村和喬家村彩椒大棚推廣以來,可以說是取得了非常顯著的增產效果。應用生物反應堆技術,利用秸稈種大棚果菜,一畝大棚,一年最少可以消化10畝地玉米秸稈,而且大棚的地還會越種越肥。這可真是變廢為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既解決了秸稈處置的難題,又增加收入,減少了開支,還大幅度減少了農葯化肥的使用。這樣,咱們農民也可以為國家節能減排出把力了不是。
希望能幫您哦!!如果還不明白可繼續問我哦!!

❿ 深海迷航我的生物反應堆激活了為什麼還是沒電

多往裡面放點各種生物和蘑菇再激活 如果還是沒電可能你的基地有漏水的地方 去修理下吧 修了就好了。

熱點內容
金蝶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24 08:18:25 瀏覽:958
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自評報告 發布:2025-05-24 07:26:30 瀏覽:558
師德師風知識競賽 發布:2025-05-24 06:49:19 瀏覽:759
生物實驗高中 發布:2025-05-24 03:14:39 瀏覽:908
一年級上冊數學算式題 發布:2025-05-24 02:46:10 瀏覽:378
歐美教師誘惑 發布:2025-05-24 01:59:43 瀏覽:581
化學畫圖 發布:2025-05-24 01:46:17 瀏覽:338
徵文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發布:2025-05-24 01:36:07 瀏覽:783
精雕軟體教學 發布:2025-05-24 01:04:43 瀏覽:707
兒童劈叉教學 發布:2025-05-24 00:25:52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