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趙高
被子嬰設計殺的。
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於望夷宮,閻樂向趙高報告了胡亥已死的消息,趙高匆匆趕到現場,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璽佩上,大步走上殿去,仰仗著自己也有著嬴姓趙氏的血統,准備宣布登基。
但是文武百官皆低頭不從,以無聲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夢。趙高頓覺天旋地轉,他這才感到自己的罪惡達到了「天弗與,群臣弗與」的程度,只得臨時改變主意,將玉璽傳給了王室成員子嬰。由於秦的力量已大為削弱,子嬰只得取消帝號,復稱秦王。
子嬰早在當公子期間,就已耳聞目睹了趙高的種種罪行。被趙高推上王位,知道自己不過乃是一個傀儡而已。子嬰不願再重蹈胡亥的覆轍,便與自己的貼身宦官韓談商定了斬除趙高的計劃。
原來趙高要子嬰齋戒五日後正式即王位。等到期限到了,趙高便派人來請子嬰接受王印,正式登基。可子嬰推說有病,不肯前往。趙高無奈,只得親自去請。
等趙高一到,宦官韓談眼疾手快,一刀就將他砍死了。子嬰隨即召群臣進宮,歷數了趙高的罪孽,並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1)歷史上的趙高擴展閱讀:
趙高生平重大事件:
1、沙丘之變
沙丘之變,又稱沙丘之謀,秦始皇在沙丘宮(今河北省廣宗縣)去世後,趙高與李斯殺害公子扶蘇,擁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生平最後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樣,李斯、胡亥、趙高從行,去疾留守。巡遊時在途中突然去世,遺詔令公子扶蘇主持葬禮,意即使之返都即位。
此時扶蘇正在上郡監督蒙恬的軍隊,管理詔書的趙高卻發動了陰謀,威脅丞相李斯,矯詔處死扶蘇與蒙恬。隱瞞秦始皇死訊,以咸魚放到秦始皇車上,遮擋秦始皇屍體發出的臭味。回到咸陽後,他們擁立公子胡亥為皇帝,就是秦二世。
不料始皇於沙丘暴卒,宦官趙高脅迫左相李斯發動「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廢太子扶蘇,改立胡亥為新帝,為秦二世。
2、指鹿為馬
趙高想要叛亂篡奪秦朝的政權,恐怕各位大臣不聽從他,就先設下圈套設法試探。於是帶來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您把鹿說成是馬。」
問身邊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傷或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後,大臣們都畏懼趙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趙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沙丘之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指鹿為馬
B. 趙高是誰 歷史上的趙高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很多歷史劇中,趙高都被塑造成一個太監的模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趙高宦官的身份;趙高第一次出現,就是以宦官的身份服侍秦始皇起家,後來憑借自身的勤奮和機敏而得到秦始皇的賞識,開始平步青雲,直至成為中車府令;這中車府令的官職或許不是很高,但卻是很重要,因為中車府令是皇帝的侍從車馬班長,不僅駕馭車馬的能力要高超,而且還要保護皇帝的安全。
在秦朝的史書中有一句是這么說的「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秦朝總不至於有七十餘萬太監吧?而且更明確的記載應該是「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這意思就很明確了,趙高出生於一個罪犯的聚集地(類似流放之地);後來趙高憑借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掌握秦朝至高權力的大臣。
雖然趙高是一個大奸大惡之人,但有時候不得不說,趙高的一生也是極為勵志的;按照秦律,罪犯之子世世卑賤,但趙高卻成為秦始皇最信任的中車府令,這要通過什麼樣的努力才行?但趙高的內心仍然是扭曲的,他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為了滅亡秦朝,因為他在「隱宮」時,看到了太多太多的「黑暗」,秦朝的律法太嚴苛了,嚴苛到不近人情,雖然他最終被秦三世子嬰夷滅三族,但他的目的完成了。
C. 歷史上,趙高,這個人的的簡介、事跡、評價!
想必大家都知道「指鹿為馬」這個成語了,說的就是一手遮天的趙高,而現代的各種影視和小說又為趙高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比如在電視劇《神話》中,趙高是穿越人...
歷史上真實的趙高是很有心機很會算謀的,在秦始皇在位之時,趙高唯唯諾諾,秦始皇駕崩之後,卻立馬搞出那麼大的動靜,由此可見,趙高是密謀已久的,並且將李斯跟自己綁在了一起,共同幫助胡亥篡位,而後又將胡亥害死,其心可見一斑。
D. 秦朝歷史上的趙高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說法一:就如正史上說的趙高無比奸詐,壞的不能再壞了!
說法二:趙高本為趙國公子,因痛惜自己國家被秦國所滅,不惜殘害自己的身體自宮後進入秦宮引發秦朝內部一系列爭斗,殺盡秦朝宗室,滅亡秦朝,趙高的所作所為志在復仇,並指出此段資料來源於司馬貞的《史記索隱》。根據此段資料多有詩歌贊美趙高為國復仇之舉:屈大均有詩贊美趙高:可憐百萬死秦孤,只有趙高能雪恥。趙高生長趙王家,淚灑長平作血死。報趙盡傾秦縣郡,報韓只得博浪沙。呂星垣有詩贊趙高:趙高趙國諸王孫,求為秦賊肢體殘。趙高名在列仙傳,何得仙家濫其選?索引戔言頗辯冤,鹿馬計勝長平戰。日中白虹匿無跡,王孫本是邯鄲客。頗死牧廢無英雄,山河西吞惜無策。顛覆咸陽志已酬,組糸子嬰爾力。《詠趙高》一詩贊美趙高:當年舉世欲誅秦,那計為名與殺身!先去扶蘇後胡亥,趙高功冠漢諸臣。大賈滅嬴憑女子,奇謀興漢詎蕭曹。留侯椎鐵荊卿匕,不及秦宮一趙高。
趙高是第一位書法家、文字學家,也是精通法律的專才。他體魄高大強壯,騎術車技精湛,武藝非同尋常,是秦帝國宮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人材。東漢以後,趙高被醜化為宦閹,其家族也被醜化為宦閹家族,不實的成見一直延續到今。
個人感覺:趙高從一個小小的宦官做起,在秦王朝最後的幾年統治中翻雲覆雨,整個天下曾離他不過一步之遙。他一手將秦帝國千秋萬代的帝國春夢引向破滅,也將自己一並埋葬在了滾滾的歷史洪流之中。有他的厲害之處,而且他還是趙高還是秦漢時期的書法大家。但是此人異常狠辣對秦王子嗣(除胡核)害人無數!總而言之趙高是個很厲害的惡毒之人。
E. 歷史上趙高是被誰殺的呀
歷史上趙高是被誰殺的呀?公元前208年趙高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秦始皇大兒子扶蘇的兒子)為秦王。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
拓展資料
趙高生年不詳,嬴姓,趙氏,中國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著名宦官(此說法還有爭議,有說趙高並非宦官)。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入秦宮為宦官,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
直到秦始皇死後,趙高的人生才開始有了轉機。秦始皇駕崩,趙高便藉此發動政變,與李斯合謀篡改秦始皇遺詔,逼迫公子扶蘇自殺、擁立胡亥為帝。其陰謀達成之後過河拆橋,將合謀的李斯除掉,便「獨霸天下」了。
後人都說是趙高吧秦朝推向滅亡的,要不是趙高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頂峰,從而加速了它的滅亡。這個害群之馬最後會有怎樣的下場呢?
胡亥死後,趙高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璽佩上,大步走上殿去,仰仗著自己也有著嬴姓趙氏的血統,准備宣布登基。但是文武百官皆低頭不從,以無聲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夢。趙高頓覺天旋地轉,他這才感到自己的罪惡達到了「天弗與,群臣弗與」的程度,只得臨時改變主意,將玉璽傳給了子嬰。由於秦的力量已大為削弱,子嬰只得取消帝號,復稱秦王。
子嬰早在當公子期間,就已耳聞目睹了趙高的種種罪行。被趙高推上王位,知道自己不過乃是一個傀儡而已。子嬰不願再重蹈胡亥的覆轍,便與自己的貼身宦官韓談商定了斬除趙高的計劃。
趙高要子嬰齋戒五日後正式即王位,而子嬰已經盤算好,所以遲遲不肯前往,謊稱抱病在身,於是趙高只有自己前往,等到了子嬰宮殿,子嬰的手下立馬把趙高殺死了。最後,子嬰召集文武百官,數落了趙高的各種罪行,並夷其三族。
這就是趙高的下場,罪孽滔天的人自然逃不過王法,所謂一物剋一物,趙高篡改了遺詔,害死了胡亥,自然也有人來收拾他。
F. 歷史上有趙高嗎
趙高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寵信的宦官。一般認為他直接導致了秦朝的覆滅。他最後被秦三世殺死。
關於他的身世,有很多種說法:
司馬遷在《史記·蒙恬列傳》中說:「趙高者,諸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秦王聞高強力,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
趙翼在《陔余叢考》卷四十一《趙高志在復仇》條雲:「高本趙諸公子,痛其國為秦所滅,誓欲報仇……卒至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則高以勾踐事吳之心,為張良報韓之舉,此又世論所及者也。」
G. 歷史上趙高其人
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1](一說趙國宗室遠親),入秦宮為宦官(一說趙高為「宦官」乃後世曲解),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贏政[2][3]死後,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國丞相。第二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不久被子嬰殺掉,誅夷三族。
另外,趙高還是秦漢時期的書法大家,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雲:「趙高作《愛歷篇》,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漢、吳三朝書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趙高。南朝宋·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謂趙高「善大篆」。唐·張懷罐《書斷》卷上《大篆》日:「趙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女書。」著有《愛歷篇》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