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是多少
A. 納稅的標準是多少
公式:
應交個所得稅額=(工資薪金-個人交四險一金金額-個人所得稅扣除額2000元)*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X人X月工資薪金6875元,月獎金1000元,個人交四險一金金額500元,應交個人所得稅額多少?
應交個人所得稅額=(工資薪金7875元-個人交四險一金金額500元-個人所得稅扣除額2000元)*20%-速算扣除數375=700(元)。
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1)納稅是多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新個稅法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免徵額和稅率。
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B. 交稅標準是多少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每月5000元。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C. 個人納稅比例分別是多少
具體比例是:
1.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2.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拓展資料】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英國是開征個人所得稅最早的國家,1799年英國開始試行差別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到了1874年才成為英國一個固定的稅種。1994年1月28日國務院配套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基本減除費用標准調至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2022年1月1日起,個人年終獎並入綜合所得繳個稅。
多項支出可抵稅。今後計算個稅,在扣除基本減除費用標准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新個稅法規定: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新個稅法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D. 一般納稅人納稅標準是多少
【法律分析】
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年應稅銷售額,包括一個公歷年度內的全部應稅銷售額)超過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納稅人。在計算納稅人的應納增值稅稅額時,可以按照稅法規定的范圍憑進貨發票註明的稅額,從當期的銷項稅額中抵扣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已繳納的增值稅稅額(即進項稅額)。其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一當期進項稅額
【法律依據】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發票管理等有關事項的公告》 第五條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其他個人除外)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以自願使用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自行開具。選擇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小規模納稅人,稅務機關不再為其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應當就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銷售額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並在規定的納稅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在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將當期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銷售額,按照3%和5%的徵收率,分別填寫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第2欄和第5欄「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含稅銷售額」的「本期數」相應欄次中。
E. 工資納稅稅率是多少
個人所得稅稅率標准:(一)、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二)、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三)、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四)、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五)、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六)、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七)、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八)、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F. 納稅一般是多少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繳納稅率,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G. 交稅的標準是多少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6、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7、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8、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H. 我國交稅比例是多少
在我國,現行核定的稅種包括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土地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房產稅、契稅、車船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等。而主流稅種是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
1、基本稅種和稅率:
(1)增值稅一般按銷售額繳17%繳納;
(2)城建稅一般按繳納的增值稅7%繳納;
(3)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增值稅3%繳納;
(4)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增值稅2%繳納;
(5)印花稅一般按購銷合同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
(6)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繳納;
(7)房產稅按自有房產原值的70%×1.2%繳納;
(8)車船使用稅按車輛繳納(各地規定不一,不同車型稅額不同);
(9)企業所得稅稅率基本稅率25%,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稅率為20%。
(10)個人所得稅按發放工資獎金進行扣繳。
2、交稅起征點是多少
(1)增值稅起征點
銷售貨物的:月銷售額為5000-20000元;銷售應稅勞務、服務的:月銷售額為5000-20000元;按次納稅的:每次銷售額300-500元
註:增值稅的起征點的適用范圍限於個人;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和國家稅務局應當在規定的幅度內,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本市區適用的起征點,並報財政廳和國家稅務局進行備案。
(2)個稅起征點
工資范圍在1-5k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工資范圍在5k-8k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工資范圍在8k-17k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工資范圍在30k-40k萬元之間的,包括4萬元: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工資范圍在40k-60k元之間的,包括6萬元: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工資范圍在60k-85k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
工資范圍在85k元以上的 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