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西是哪裡
⑴ 請問西塘和塘西分別在哪裡
西塘: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
塘西:杭州莫邪塘西村(汽車南站、老四季青附近 )
⑵ 塘棲在哪裡
塘棲歷朝歷代以來均為杭州的水上門戶,位於京杭運河的最南端,一個千年古鎮。塘棲在明清時富甲一時,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
⑶ 浙江溫州塘西舒氏是起源哪裡
我是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塘下鎮雙橋村人氏,可在我們村裡,就我們一家姓舒,聽爺爺說,是我的曾祖父們,在以前遷移到這里生活的,我們本來是在塘西的。也是,我高中在塘西讀的時候,那全是姓舒的!可就不知道我們起源於哪裡,還是那就是我們的根!
⑷ 汀洲塘西村祖先哪裡過來的什麼年代
陳甲江公是明朝永樂年間從陸豐水墘鄉遷往海豐塘西村,與我一世祖月江公是親兄弟。
⑸ 浙江西塘古鎮和塘西古鎮是不是同一個地方
不是一個地方。
⑹ 塘棲古鎮好玩嗎,餘杭塘棲古鎮景點怎麼樣
浙江本身就地處江南,在這里擁有較多數量的古鎮,不論你去哪裡,都會讓遊客感覺到舒適與愜意。如果一直想要尋找靜謐的古鎮,但是又不想去西塘或者烏鎮遊玩時,此時距離杭州市僅需40分鍾車程的地方,藏著一個讓遊客無比嚮往的古鎮。這座古鎮就是位於杭州餘杭區里的塘棲古鎮,而且它被譽為杭州城郊出現的一大良心古鎮。
古鎮兩側的建築物,都是依河而建,其中包括民居跟商鋪,為了讓人們在走累的情況下,能夠找個歇腳的地方,所以就在靠河位置處,修建了一條長長的美人靠。即使在下雨天,在此避雨,也是完全不會擔心會被雨水淋濕的,設計風格惟妙惟肖。直到現在仍能看到遊客們在美人靠上賞景,一面在這里歇息,一面還能體會一下,古代時,商人在此來來往往忙碌的身影,似乎還能豐富遊客們的想像力,會讓你多一份對於古鎮的熱愛之情。
當然如此玩累了,就可以找家特色小吃店,品嘗一下這里地道且正宗的美食。
杭州有一冷門古鎮,絲毫不輸烏鎮,自駕車前往會更便捷
⑺ 西塘和塘西古鎮到底是不是一個地方
不是一個地方 西塘比較有名 塘西是杭州臨平北面的一個小鎮 也是古鎮 比較小
⑻ 寧波市鄞州區石契塘西前明堂新村在哪裡
你到輕紡城
往西700米左右就是前明堂村了。。。沒公交車。走走進去吧!!
⑼ 浙江西塘古鎮和塘西古鎮到底是不是一個地方
不是一個地方。
⑽ 塘棲 傳說故事
據現存的史籍記載,早在北宋以前,塘棲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打漁村,漁民們三三兩兩在此散居,在此曬網休息。直到元朝張士誠拓寬了官塘運河以後,人們沿塘而棲,小鎮才初現雛形。到了明代弘治年間,廣濟橋的構築使鎮區兩岸連成一片,這才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集鎮。
光緒《唐棲志》中有著這樣的記載:「迨元以後,河開矣,橋築矣,市聚矣。」又雲:「唐棲官道所由,風帆梭織,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少休;自嘉秀而來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陸輻輳,商家鱗集,臨河兩岸,市肆萃焉。」由此可見,是秀麗的京杭古運河哺育了塘棲。
(10)塘西是哪裡擴展閱讀
塘棲鎮的景點
姚致和堂
位於北小河街的致和堂弄內,創辦於明末清初,五開間門。致和堂之匾,由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書寫。櫃台懸掛著:「修合無人見,誠信有無知。丹丸無認識,出門不退換。」的店規。大廳走廊掛有「博世濟民」的金底花匾。
兩樁抱聯:「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世間百年舊家無非積德。」是清代塘棲人兵部侍郎夏同善所書。堂內有清代浙江巡撫彭玉麟所書「真實不虛」一匾。 塘棲姚氏祖籍浙江餘姚,家傳秘方,所制神效痧氣丸(紫金錠)名聞天下,痧葯「宛似紫金,尤稱神效。
遠近商賈以及海外,無不珍佩於身,為棲水著名之品。」(《光緒唐棲志》)嘉慶道光年間時,浙西水災,疫後姚致和堂所制痧葯救人無數。連清朝的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寶鋆舟過塘棲時,也連連感嘆道:「買姚致和痧氣等葯,貨此非止一家,不知誰為真偽也。」
(《文靖公詩鈔》卷二)近代以後,致和堂到上海市開設分號,並在廣告紙上刊明:「自造真正塘棲痧葯」。民國年間名紳勞少麟從北平返里時,為了表彰其母姚氏(致和堂之女),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書寫了「誦芬傳世」一匾,後被懸掛在致和堂葯店的大堂之內。
勞鼎昌
全稱是「鼎昌綢緞呢絨冬夏布匹抄庄」,創辦於民國三年(1914年)正月。座落於市東街葡萄灣斜對面。座東朝西,二樓二底,磚牆結構,西式門面,水泥地坪,為當時塘棲鎮上唯一的新式店鋪。鼎昌綢布莊專營棉麻布匹、綢緞、紗羅、呢絨,批零兼營,貨源充沛。
櫃台盡頭,立有「經綸是裕,真不二價」二塊黑底金字招牌。商品大多直接從滬、蘇、杭、紹、湖等產區進貨,廣銷於臨平、瓶窯、德清、上柏、東塘、丁河等地。鼎昌綢布莊開張時資金4萬元,從業人員20餘人。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一分為二,開設了「鼎昌」與「榮興」二家綢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