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 2022-04-09 12:24:21

① 文化包括哪幾方面

文化包括是個方面:

一是物態文化層,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它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范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

三是行為文化層,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見之於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心態文化層,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1)文化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文化與文明

1、從內容上看,文化是人類征服自然、社會及人類自身的活動、過程、成果等多方面內容的總和,而文明則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華部分。

2、從時間上看,文化存在於人類生存的始終,人類在文明社會之前便已產生原始文化,文明則是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定階段。

3、從表現形態上看,文化是動態的漸進的不間斷的發展過程,文明則是相對穩定的靜態的跳躍式發展過程。

4、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義概念。人類征服自然和社會過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動、過程和結果是一種客觀存在,其中既包括優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於人類的內容,也有不利於人類的因素,它們都是文化。文明則和某種價值觀相聯系,它是指文化的積極成果和進步方面,作為一種價值判斷,它是一個褒義概念。

② 文化包括哪幾個方面

文化是隨著人類文明的出現和發展而存在的,因此,文化的發展成果也會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隨之增加。根據不同的劃分標准,可以分化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主文化、亞文化和反文化
主文化是在一個社會中處於支配地位的正統文化,也可以稱之為主流文化。比如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儒家文化就是那一時期占統治地位的主流文化,統治者依靠儒家文化的傳播來統一民眾的思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一個社會的主文化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
亞文化則是在一個社會中處於次要地位的一種文化。就像在中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占人口比例大多數的漢族的文化就是主流文化,而其他五十五個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就是所謂的亞文化。
通常,在一個社會中除了主文化和亞文化以外,還有一種文化叫做反文化。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反文化也是亞文化的一種,但是,反文化並不是一個貶義詞,當一個社會的主流文化已經走向畸形或者衰落的時候,反文化所帶來的沖擊往往可以使這個社會的文化重新振興。就像當年的新文化運動一樣,它雖然是一種反文化,但它的興起與發展為當時被封建腐朽文化所籠罩的中國帶來了光明與希望。
(二)民族文化、區域文化和階層文化
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各個不同的民族在其各自的發展歷程中所創造出來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類型。可以說,一個民族的文化是這個民族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該民族歷史傳承的紐帶。
區域文化主要是偏向於地理環境特徵而言,由於不同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的差異,因而不同的地區所形成的文化也會因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而有所不同,從而形成了特定的區域文化。
由於各社會階層所從事的職業和社會分工的不同,因而不同階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動也會因為各自的社會地位的不同而產生各種各樣的階層文化。

(三)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

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物質產品,包括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以及創造物質產品的技術。物質文化來源於技術並與社會經濟活動的組織方式直接相關。它通過經濟、社會、金融和市場的基礎設施顯示出來。物質文化是人類發明創造的技術和物質產品的顯示存在和組合,不同物質文化狀況反映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以及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水平。物質文化不單指「物質」,更重要的是強調一種文化或文明狀態。

精神文化是人類在從事物質文化基礎生產上產生的一種人類所特有的意識形態,它是人類各種意識觀念形態的集合。精神文化的優越性在於一是具人類文化基因的繼承性,還有在實踐當中可以不斷豐富完善的待完成性。這也是人類文化精神不斷推進物質文化的內在動力。

擴展內容:


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實體功能是人類為滿足自身需求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生產活動,而文化的根本功能則是實現作為主體的人的擴大再生產。
(一)生理需求功能
人類創造出文化,首先是要為了滿足人類自身的生理需求。因此,就這一方面來說,物質文化的出現主要是用來滿足人類的生理需求的。
生理需求是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生存的最基本需求,為了滿足這一需求,人類開始進行勞動生產,種植作物,製作禦寒的衣服,建造避風的住所,隨之而來的,便出現了飲食文化、服飾文化、住宅文化等。可以說,文化在其形成之初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滿足人類生理需求的功能。
(二)心理需求功能
文化的心理需求功能的出現,正是人類在滿足了自己的物質需求之後,為了得到心靈上的慰藉和追求精神上的歸宿而創造出的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文化的這種功能可以幫助人們在無助或者是遇到在物質方面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能夠獲得一種精神上的寄託,是支撐人類心靈的精神支柱。
(三)社會需求功能
就像人類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一樣,社會的發展也需要文化提供相應的幫助來滿足其自身的發展需求。文化的社會需求功能對於維系整個社會的穩定,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1.整合功能 。文化通過整合,可以協調文化內部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比如風俗、道德、信仰、制度、生產等,使之形成一個和諧一致又聯系緊密的整體。文化的整合功能還表現在可以規范同一個國家或同一個民族成員的觀念、制度、意識和行為,使這個國家或民族的成員能夠對自己的國家或民族有一種共同的歸屬感。通過文化對一個社會的不斷整合,可以出現 「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文化也可以互相融會貫通,從而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整個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2.導向功能。文化在社會中的導向功能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導向,可以使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從懵懂無知到慢慢地開始在家長的教導下掌握語言的能力,從而完成在兒童時期的社會化,可以正常地參與社會生活。
3.規范功能
文化出現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形成各種各樣的制度規范來約束人們的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以保證一個社會能夠進行有序的運轉和穩定的發展。

參考資料:

精神文化_網路

物質文化_網路

文化(廣泛的知識並將之活學活用與根植內心的修養)_網路

③ 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哲學家、 社會學家、 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據統計,有關 「文化」 的各種不同的定義至少有二百多種。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④ 文化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文化建設包含發展教育、科學、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衛生體育、圖書館、博物館等各項文化事業的活動。它既是建設物質文明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條件。

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就是用當代最新科學技術成就提高人民群眾的知識水平,通過合理和進步的教育制度培養社會主義一代新人,並用最能反映時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學藝術和生動活潑的群眾文化活動來陶冶人們的情操,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

為此中央開展了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⑤ 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文化是一個來非常廣泛的源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哲學家、 社會學家、 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據統計,有關 「文化」 的各種不同的定義至少有二百多種。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⑥ 一個國家的文化包括哪些內容

飲食文化,民俗文化,歷史文化,文字文化(漢字文化),史前文化,地理文化,宗教文化,節日文化,宮室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交通文化,工商文化,貨幣文化,科學技術,哲學文化,經學文化,宗教文化,音樂文化等。

一、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中國飲食不但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養、補」的特點。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菜式越來越豐富,吃法也是越來越多樣。吃還是人們聯系感情、社交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交際應酬活動多在餐桌上完成。俗話說就是填飽肚子,就是一個「吃」字。形式比較原始,只解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⑦ 文化的內容包含那些內容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文化的內涵:
文化大致可以表述為:1.廣泛的知識並能將之活學活用;2.內心的精神和修養。
傳統的觀念認為: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它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的內容。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
狹義的文化就是在歷史上一定的物質生產方式的基礎上發生和發展的社會精神生活形式的總和。

⑧ 文化教育包括哪些方面

文化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勞動創造過程中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確切地說,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的統稱。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

⑨ 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文化包括:

一、物態文化層

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它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二、制度文化層

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范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

三、行為文化層

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見之於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心態文化層

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五、物質文化

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

⑩ 文化產業都包括哪些內容

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內容包括:

1、以文化為核心內容,為直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而進行的創作、製造、傳播、展示等文化產品(包括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

2、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必需的輔助生產活動;

3、作為文化產品實物載體或製作(使用、傳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4、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需專用設備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文化產業,這一術語產生於二十世紀初。最初出現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之中。它的英語名稱為Culture Instry,可以譯為文化工業,也可以譯為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影響了人民對文化產業的本質把握,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看文化產業有不同的理解。

(10)文化包括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趨勢:

一是我國文化資源進入到大調整、大整合的時期。文化資源的行政化配置體制已經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嚴重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不僅造成了地區的封鎖,還造成了行業的壟斷,最終對文化企業非常不利,表現為現文化企業非常弱小、同構化非常嚴重。

二是行業界限越來越模糊,出現了行業融合的趨勢。

三是文化與旅遊以及製造業的結合越來越明顯。

四是文化產業發展已經從自發轉向自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化產業

熱點內容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
小學教師學習筆記 發布:2025-09-17 15:10:22 瀏覽:380
2014年小學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9-17 14:19:55 瀏覽:129
教師1對1 發布:2025-09-17 13:05:38 瀏覽:317
粵菜教學 發布:2025-09-17 12:15:54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