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岳飛怎麼死的

岳飛怎麼死的

發布時間: 2022-04-17 04:58:32

㈠ 岳飛怎麼死的

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據說是在臨安大理寺獄中被獄卒拉肋(猛擊胸肋)而死,還有兩種說法為「賜毒酒」而死和被弔死,不過正史中對岳飛之死沒有詳細記載。

㈡ 岳飛怎麼死的

大家都知道,當年的岳飛是以「莫須有」的罪名被秘密處死的,但岳飛到底是怎樣被害死的,近千年來一直是個謎。有「毒死」說,有「拉肋而死」說,也有「勒死」說。

岳飛出生在北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的一戶佃農家裡。青年時代的他,正遇上金女真貴族對宋發動大規模掠奪戰爭。20歲那年,岳飛投軍抗金。公元1127年,岳飛帶領300鐵騎,大敗金兵,還跟隨其他兄弟部隊解了東京汴梁(今開封)之圍。公元1127年4月,金滅北宋,擄徽宗趙佶、欽宗趙桓及皇家宗室;同年5月,康王趙構(即宋高宗)在南京繼位,史稱南宋。

楊中村現有人口1500多人,其中嶽姓為村中大姓,總人口佔全村的6成左右。據該村年長的岳姓村民介紹,發現古石碑的地方原是村中嶽氏家族的墓地,這些古石碑原來是立在地面上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為怕造反派把它們毀掉,村中幾位老人連夜把它們悄悄埋在地下,一直保存至今。一些年長的岳姓村民介紹,在他們岳姓村民家裡世代傳說,他們是岳飛的後人。這兩塊石碑,一個名為《岳氏受姓圖》,保存基本完整,文字比較清晰;另一個名為《岳氏族譜》,部分字跡已模糊不清,根據上面的文字、圖案可以判斷,缺失部分大致有20%。兩塊石碑落款處,均有「同治七年」字樣。

在《岳氏族譜》碑上,起首一句是「吾族原湯陰人也」,緊接著是關於岳飛身世、事跡、死因的介紹。上面還記載朝廷連發12道「金牌」令岳飛退兵等事實,岳飛回到南宋都城臨安死在獄中。至於死因,其中有「十二月二十九日將王勒死」字樣。

許昌市文化局工作人員介紹,經過多方考證,這兩通石碑確為清代所立。岳飛戰功卓著,被封為鄂王,根據史料記載,岳飛確實是在公元1141年12月29日(農歷)被害死的,這與歷史事實相一致。《岳氏族譜》的發現,推出岳飛是「被人勒死」的新說,這個有望推翻之前傳說中的被毒酒毒死的,和被打斷肋骨死的兩種說法。

㈢ 岳飛的怎麼死的

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

他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所向披靡,「位至將相」。

1140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

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1141年(紹興十一年),金國在無力攻滅南宋的情況下,准備重新與宋議和。宋廷乘機開始打壓手握重兵的將領,尤其是堅決主張抗金的岳飛、韓世忠二人。完顏兀術在給秦檜的書信中說「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

四月,張俊、韓世忠、岳飛三大將被調離軍隊,到臨安樞密院供職。

五月,張俊在和岳飛巡視楚州韓世忠的軍隊時,暗中挑唆岳飛,欲一同分解此軍,卻遭飛嚴肅回絕。秦檜又欲陷害韓世忠,飛再次保全了韓。岳飛回朝後,即遭秦檜黨羽萬俟卨、羅汝楫的彈劾,誣蔑飛援淮西「逗留不進」、主張「棄守楚州」,要求免除岳飛樞密副使之職。八月九日,岳飛被罷樞密副使,充「萬壽觀使」的閑職,飛自請回到江州廬山舊居賦閑。

岳飛此時已無兵無權,但對他的迫害卻仍在步步緊逼。在秦檜授意下,張俊利用岳家軍內部矛盾,威逼利誘都統制王貴、副統制王俊先出面首告張憲「謀反」,繼而牽連岳飛。

張俊私設公堂,向張憲嚴刑逼供,毫無結果之下,竟捏造張憲口供「為收岳飛處文字謀反」。岳飛在江州居留,為時甚短,就接到宋廷命令,召他回「行在」臨安府。十月十三日,岳飛被投入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車橋附近)獄中,此前其長子岳雲也已下獄。

岳飛義正詞嚴地面對審訊,並袒露出背上舊刺「盡忠報國」四大字,主審官何鑄見此,亦為之動容。何鑄查得岳案冤情,如實稟告秦檜。秦檜卻說:「此上(高宗)意也!」改命萬俟卨主審此案。

卨用盡手段,也無法使岳飛三人屈招一字。飛寧死不自誣,乃至以絕食抗爭,經其子岳雷照顧,才勉強支撐下來。

十一月初七日,宋金「紹興和議」達成:由宋向金稱臣,將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劃歸金國,並每年向金貢奉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

和議雖已達成,但岳飛始終未能被釋放。萬俟卨等逼供不成,為了坐實冤獄,又為岳飛羅織搜剔了所謂「指斥乘輿」、「坐觀勝負」等數條罪名,欲將飛一舉定為死罪。

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彥猷以飛為無罪,與萬俟卨竭力爭議,均遭罷官處分。布衣劉允升上書為飛申冤,被下大理寺處死。已賦閑的韓世忠因岳飛入獄之事質問秦檜,檜回答:「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達命令:

「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

岳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宋代史料並無「風波亭」的記載),時年39歲;岳雲和張憲被斬首。岳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飛的死訊傳出,百姓們都為之哭泣;消息傳到金國,金國大臣們為此酌酒慶賀,並說:「和議自此堅矣!」

岳飛被害後,獄卒隗順冒險將岳飛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隗順臨終前,始將此事告知其子。1162年(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岳飛冤獄終於平反。隗順之子告以前情,乃將飛以禮改葬在西湖棲霞嶺。1178年,宋廷為岳飛追贈謚號「武穆」,宋寧宗時追封為鄂王,理宗時改謚忠武。

岳飛雖然被殺害了,但他的業績不可磨滅。岳飛表達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堅持了抗金的正義斗爭,為漢民族的文明綿延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岳飛聯合抗金軍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國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展的中國經濟和文化,並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

拓展資料:

岳飛的軍事思想:

岳飛是中國古代治軍的楷模,「岳家軍」成為一時的典範。他雖然沒有軍事論著傳世,但從其散見於史書篇牘中的論述和軍事實踐,可看出岳飛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前人在總結岳飛的治軍思想時指出有六個方面:貴精不貴多;謹訓習;賞罰公正;號令嚴明;嚴肅紀律;同甘苦。這六方面的核心便是以嚴治軍。

由於岳飛嚴於治軍、善於治軍,故「岳家軍」戰鬥力強,「皆可以一當百」,金人也贊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家軍」為當時一些將帥所嘆服,也為後世一些名將所效法。如明代名將戚繼光亦以岳飛為榜樣,練就了抗倭勁旅「戚家軍」。

岳飛在作戰中不僅強調要有勇敢的精神,而且更為重視謀略的作用。早在岳飛為張所部下時,張所素聞岳飛「勇冠三軍」,便問他:「汝能敵幾何?」岳飛回答說:「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謀」。他列舉春秋時「欒枝曳柴以敗荊(楚),莫敖采樵以致絞」為例,認為此「皆謀定也」。所以,岳飛進一步肯定了謀略在作戰中的作用。他說:「謀者勝負之機也。故為將之道,不患其無勇,而患其無謀。」這就明確指出了謀略是決定作戰勝負的關鍵。

岳飛注意靈活用兵。宋王朝實行「將從中御」,將帥作戰必須依事先准備的陣圖行事,不得擅自改變。岳飛認為,陣圖有一定的局限,而作戰是千變萬化的,「古今異宜,夷險異地」,不能照搬陣圖。他說:「兵家之要,在於出奇,不可測識,始能取勝,若平原曠野,猝與敵遇,何暇整陣?」因此,他提出「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思想。另外,岳飛還提出「善觀敵者逆知其所始,善制敵者當先去其所恃」的思想

㈣ 岳飛因何而死呢

中國歷史上一大軍事奇才—岳飛。他的岳家軍從幾千人發展到十餘萬人,強大的軍事實力另金人聞風喪膽,岳飛更是在歷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

戰功赫赫的岳飛卻被宋高宗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造就千古冤案。其實當時高宗對岳飛不是很信任,雖然岳家軍強大的戰力是抵禦金人的鋼鐵屏障,但當後來岳飛打得金人大敗、高宗掌握的力量可以跟金人對抗的時候,他便開始動了殺害岳飛的念頭。

岳飛在戰場上的勝利,讓金國元氣大傷,於是金國便想與南宋政府講和。南宋聽金國有交朋友的意向,立即舉手足贊同。然而岳飛不識時局,力主抗金,有意破壞宋金同盟,有意破壞和平環境,置國家安危於不顧,置黎民百姓於水火之中,理應罪該當誅。

㈤ 岳飛怎麼死的

1、岳飛是被宋高宗殺害。經過三次北伐,岳飛率大軍連克蔡州、鄭州、洛陽等地,正要乘勝渡黃河消滅金朝之時。

2、宋高宗、秦檜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最後以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

㈥ 岳飛是怎麼死的

在臨安大理寺獄中被獄卒拉肋(猛擊胸肋)而死,還有兩種說法為「賜毒酒」而死和被弔死。正史中對岳飛之死沒有詳細記載。

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他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所向披靡,「位至將相」。

(6)岳飛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高宗與宋太祖不同:太祖有大智慧,很少耍小聰明;在沖鋒陷陣中形成了威望、自信與才幹,對再能乾的文臣武將基本能夠收發如意、擺布自如;或者換句話說,他本人就是一個大軍閥,因此並不懼怕那些小軍閥。

高宗雖號稱「中興之主」,但還是憑著皇家正宗子孫的血脈登上的皇位,意志與毅力相當脆弱,遠遠說不上強悍;特別是由於缺少軍事才幹,沒有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廝殺的經驗與閱歷,沒有由此建立起來的威望與自信,於是,在內心深處,對軍人可能的尾大不掉、擁兵自重充滿恐懼。

八年前護衛親軍的叛亂,眼前的淮西兵變,都在提醒他,杯酒釋兵權的道理。以史為鑒的南宋君臣恐怕也知道,像他們這樣跑到江南去「中興」的政權此前也有一個——東晉,當年無論是篡位失敗的桓溫還是成功禪代的劉裕,都以北伐作為積累政治資本的手段。

如果岳飛真要收復失地,那可是再造宋室的不賞之功。

史書記載,岳飛蒙冤時,韓世忠闖進相府見秦檜:「岳飛到底有什麼罪,你要害他。」秦檜回答:「其事莫須有。」人們想像中,韓世忠拍著桌子問秦檜:「你這么做自毀長城,過得去嗎?」秦檜哆哆嗦嗦地說:「可能有吧。」

實際上,此時的秦檜聖眷正隆、大權在握、有恃無恐,懶得跟韓世忠廢話,他以反問、詰問口氣說「難道沒有嗎?」一句話就把韓世忠給打發了。

㈦ 岳飛是怎麼死的

潁昌之戰後不久,兀術秘密寫信給秦檜說:「你一天到晚請求講和,而岳飛卻正想進攻河北,還殺死我女婿,此仇非報不可,必須殺了岳飛,才可以議和。」他向秦檜明確提出以害死岳飛為議和的條件。

秦檜接到主子的密信,就向岳飛下毒手了。

為了置岳飛於死地,秦檜等人千方百計地羅織岳飛的「罪狀」。

張俊在秦檜的授意下,先是利用岳家軍的內部矛盾,對岳飛的部下王貴進行威脅和利誘,要他誣陷岳飛,王貴終於屈從。接著,他們又收買張憲的前軍副統制王俊。此人過去在軍中做過劊子手,有一次,他的同僚中有一個名叫呼千的人得罪了他,他便捏造罪名加以陷害,致使呼千受到懲罰,而他卻因此升為都頭。此後,他專門告發別人,以致官運亨通,步步高升,人們因此稱他為「王雕兒」。但是自從他被編入岳家軍後,五六年來卻寸功未立,一官不升,而且每每因奸貪而遭到張憲的制裁,所以一直懷恨在心。張俊得到這樣一個無賴小人,當然喜出望外,便立即命人代他寫好一份《告首狀》,唆使他出面誣告岳飛的部將張憲,說張憲為了迫使朝廷將軍權交還給岳飛,陰謀裹挾大軍開往襄陽。

王雕兒接受這項任務後,便乘張憲去京口(今江蘇鎮江)樞密行府參見張俊的機會,向王貴投送那份《告首狀》。王貴明知這是徹頭徹尾的誣陷,卻屈從於秦檜、張俊的壓力,違心地將此《告首狀》送交秦檜的心腹林大聲,林大聲又急忙轉遞到京口樞密行府張俊手中。九月初八,張俊收到王俊的《告首狀》,立即組織樞密院的官吏審查此案,嚴刑逼供,企圖將張憲屈打成招。然而,無論經受怎樣的折磨,張憲始終咬緊牙關,決不讓他們的陰謀得逞。張俊等一不做,二不休,又捏造岳飛兒子岳雲曾寫信給張憲,唆使張憲陰謀製造兵變,以威脅朝廷。因此,張俊又立即逮捕了與張憲同來京口的岳雲,把他打得死去活來,但仍然得不到張俊所要的口供,只得將二人一並解往臨安。

張憲、岳雲的囚車到達臨安,秦檜命將二人暫時看押在大理寺中,自己則上朝奏報皇上。宋高宗聽到此事,大吃一驚,因為他事前並未知悉詳情,感到非常突然。

秦檜奏請宋高宗下詔,把岳飛抓來,與張憲、岳雲當面對質,將案情弄清,從而定罪嚴懲。宋高宗答應讓秦檜全權處理此案。

秦檜派人把岳飛抓來後,立刻在大理寺對他進行了審訊。負責審訊這一案件的,是御史中丞何鑄與大理寺卿周三畏。

何鑄懾於秦檜的淫威,兩個月前曾彈劾了岳飛。

這次他又奉命主持審訊。

何鑄問:「有人投書密告,說你擢任樞密副使以後,心懷不滿,想恢復兵權,陰謀叛亂。可有此事?」岳飛回答說:「如欲叛變,我早已去向鄂州,何必隻身來到臨安!」

何鑄又問:「你指使岳雲寫信給張憲,叫他虛報邊警,恐嚇朝廷,企圖恢復你的兵權,是否屬實?」

岳飛反問說:「書信在何處?」

何鑄說:「密告人說,張憲、岳雲畏罪,已將書信焚毀。」

岳飛再反問:「張憲、岳雲有無口供?」

何鑄說:「沒有。」

岳飛憤怒地說:「既無口供,又無物證,這如何能構成罪狀!」何鑄理屈詞窮,但又不願就此罷休。他向岳飛提出王俊的《告首狀》可作為證據,說:「岳少保,大理寺奉旨開庭審訊,這些事情,你應從實招認。」

岳飛強壓住滿腔怒火,沉著地為自己和張憲、岳雲辯白冤情。他將王俊《告首狀》中的矛盾,一一指陳,痛加駁斥,講得有理有據。他反問何鑄:「王俊既然早已跟張憲反目成仇,那麼張憲如有謀反之意,這樣的機密大事,怎麼會毫無顧慮地向王俊傾吐?更何況我原先的親衛軍的頭領們,怎麼都會一無所知呢?」

岳飛慷慨陳詞,列舉金兵歷次南侵,他都親書奏章,請纓抗戰,而每次作戰,他又都親冒矢石,出生入死。他披肝瀝膽,畢生致力於報效國家,何曾有一言一行背叛過祖國!他越講越激動,最後解開了上身的衣衫,袒露出背部所刺的「盡忠報國」四個大字。何鑄等人看了,都為之動容。

良心還沒有泯滅的何鑄,又一次審查了所有的案卷,發現王俊所提供的材料,實在是自相矛盾,漏洞百出,明顯是誣陷之詞。他想強敵未滅,就這樣無故地陷害一員大將,朝廷必然會失去軍心,對於社稷的長治久安非常不利,於是便如實向秦檜說了自己的想法。秦檜理屈詞窮,但為了實現既定的陰謀,又改派萬俟卨(萬俟是姓,卨是名)來審訊岳飛。

萬俟卨把王俊等人捏造的物證擺在面前,向岳飛大聲呵斥道:「國家有哪點虧負了你們,你們父子卻要與張憲共同謀反?」

岳飛怒火填膺,大聲說道:「我可以對天發誓,我絕對沒有半點負國的行為!你們既主持國法,就不該陷害忠良!」萬俟卨冷笑了幾聲,問:「你說你沒有反意,那麼你可記得,游天竺寺時,你曾在牆壁上題過『寒門何載富貴』那句話嗎!」陪審的官吏立即隨聲附和說:「既然寫下那樣的話,豈不是要造反嗎?」

岳飛望瞭望高高在上的萬俟卨之流,望瞭望周圍陰森森的大堂,感到自己的命運已經完全掌握在這些奸佞小人的手裡,一任他們擺布,任何爭辯也不能洗刷自己的不白之冤了!於是他長嘆一聲,說道:「想不到我竟落在秦檜這個賣國賊手中,使我十幾年來的報國忠心,全部付諸東流了!」說罷,他閉上眼睛,任憑獄卒百般拷打,再也不說一句話。

岳飛的冤獄震動了朝野。百姓們一批又一批湧向大理寺「鼓噪」,要求釋放岳飛;朝廷上的一些正義之士,也紛紛上書,為岳飛仗義執言。韓世忠雖已罷去樞密使官職,仍前往質問秦檜:「要定岳飛罪,究竟有何證據?」秦檜含糊其詞地回答說:「岳飛給張憲的書信,內容雖不清楚,但這樣的事情,莫須有(就是『也許有』的意思)!」韓世忠氣憤地對秦檜說:「相公,你這『莫須有』三字,怎麼能使天下人心服呢!」

1141年11月,宋廷終於和金簽訂了辱國喪權的「盟書」。岳飛的案子,由於朝野的反對,一直久拖未決。

時間推移,不覺到了臘月二十九,眼看新的一年就要來臨。秦檜一個人悶悶不樂地坐在書房裡,手裡拿著剛吃剩下的柑子皮,下意識地用指甲在上面來回畫個不停。殺岳飛吧,沒有證據,民情洶洶,難以平服;不殺岳飛吧,金方又不答應,萬一兀術借口翻臉,那更不得了!正在這時,他的老婆王氏警告他說:「你做事真是太不果斷!你豈不知道,捉虎容易放虎難啊!」秦檜在他老婆的提示下,恍然大悟,立即寫了一張紙條,命親信送到大理寺。

萬俟卨等奉命匆匆上書,奏請將岳飛處以斬刑,張憲、岳雲處以絞刑。

宋高宗接到奏章,當時就提起朱筆,批道:「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楊沂中監斬。」

臨刑前,萬俟卨等最後一次提審岳飛,企圖逼岳飛在他們炮製的「供狀」上畫押。岳飛知道自己已面臨最後時刻,卻視死如歸,昂然轉過身來,取過筆,在供狀上寫了8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除夕之夜,北風呼嘯,漫天大雪。

屢建奇功的岳飛,終於在監獄里的風波亭中被迫喝下了宋高宗「御賜」的毒酒!張憲、岳雲同時也被押赴刑場。

岳飛死後,各地紛紛立廟紀念岳飛,除了鄂州、臨安以外,岳飛的故鄉湯陰縣城和岳飛大破金兵的朱仙鎮也都相繼修建了岳飛廟。

今天,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廟已煥然一新:巍峨的大門上,高懸著「岳王廟」三字金匾;雄偉的大殿里,彩塑著岳飛的戎裝坐像;塑像頂端有岳飛手書的「還我河山」匾額。後園是岳飛的墳墓,墓前有兩個鐵柵欄分放左右,內有反綁雙手、赤身跪地的秦檜、王氏、張俊、萬俟卨四個鐵像,使人見而掩鼻。

這四個奸臣鐵像,歷來被人們戳指唾面,百般咒罵,受到了歷史的無情懲罰。

而岳飛則百世流芳,受到人民的紀念和尊敬。

㈧ 歷史上真實的岳飛怎麼死的

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相關信息: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斗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

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㈨ 岳飛怎麼死的簡單介紹

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版是年岳飛僅三十九歲。權

岳飛回臨安後,即被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紹興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金兀術要求「必先殺岳飛,方可議和」。秦檜乃誣岳飛謀反,將其下獄。


(9)岳飛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莫須有。也許有。形容無中生有,羅織罪名。

語出《宋史·岳飛傳》:「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後用以表示憑空誣陷。

清孔尚任《桃花扇·辭院》:「這也是莫須有之事,況阮老先生罷閑之人,國家大事也不可亂講。」

㈩ 岳飛怎麼死的具體方式

岳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宋代史料並無「風波亭」的記載)。

在宋金議內和過程中,容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

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10)岳飛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1、岳飛的軍事成就

岳家軍曾經有神武右副軍、神武副軍、神武後軍、行營後護軍等正式軍號,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些軍號也退出了歷史舞台,而「岳家軍」卻一直被人們傳誦。

岳飛是中國古代治軍的楷模,「岳家軍」成為一時的典範。他雖然沒有軍事論著傳世,但從其散見於史書篇牘中的論述和軍事實踐,可看出岳飛嚴於治軍的主要內容。

2、岳飛的文學成就

傳世書跡有《書謝朓詩》《前後出師表》《弔古戰場文》等。

律詩《題翠岩寺》《寄浮圖慧海》,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題記《五嶽祠盟記》《廣德軍金沙寺壁題記》《東松寺題記》《永州祁陽縣大營驛題記》。

熱點內容
生物理論 發布:2025-09-16 02:01:48 瀏覽:37
奉化學古箏 發布:2025-09-16 00:20:13 瀏覽:386
人大美術學 發布:2025-09-15 22:07:45 瀏覽:651
校園青春電影2017 發布:2025-09-15 20:50:11 瀏覽:763
教學創新論文 發布:2025-09-15 14:31:43 瀏覽:118
新班主任古麗君電視劇 發布:2025-09-15 14:15:39 瀏覽:771
佛太極拳教學 發布:2025-09-15 11:23:27 瀏覽:712
小學二年級奧數學 發布:2025-09-15 10:26:29 瀏覽:594
文綜地理題 發布:2025-09-15 08:45:41 瀏覽:3
美女日本老師 發布:2025-09-15 06:42:10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