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及笄怎麼讀

及笄怎麼讀

發布時間: 2022-05-31 19:48:35

❶ 及笄怎麼

及笄拼音:

[jí jī]
來自網路詞典|報錯

及笄_網路詞典

[釋義] [be old enough to marry;girl's coming of age] 指女子到了可以許配或出嫁的年齡(笄:束發用的簪子。

❷ 及笄怎麼讀

ji一聲ji二聲
及笄,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滿15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❸ 及笄怎麼讀

及笄的拼音是[jí jī] 。

拼音:[jí jī]

釋義:漢語詞語。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滿16周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6周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出處:《禮記·內則》「女子……十有六年而笄」。

造句:

1、如果,我早出世八年,圖璧四年的大年初一,當你及笄之時,四國之內,最與你般配的人,其實不是姬嬰,而應該是我——不是嗎?

2、及笄年華:及到,笄,古代盤頭發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訂婚者15而笄,未訂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結婚的年齡。

3、本來自及笄起上門提親的人就快把門檻踩爛,但近水樓台先得月,還是讓她青梅竹馬的大將軍唯亦八抬大轎娶回家,並諾之:一生一世一雙人。

4、聞仙姑謫在嶺南,年未及笄,遍歷海外,走蠻煙瘴雨之鄉,受駭浪驚濤之險,以應前誓,以贖前愆,即日就要下凡。

❹ 及笄怎麼讀

及笄[jí jī]

基本解釋
網路釋義

[be old enough to marry;girl's coming of age] 指女子到了可以許配或出嫁的年齡(笄:束發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發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發戴上簪子)
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儀禮.士昏禮》
年已及笄

❺ 女子十五及笄怎麼讀

及笄的拼音是[jí jī] 。

及聲母j,韻母i,聲調二聲。

笄聲母j,韻母i,聲調一聲。

拼音:[jí jī]

釋義:漢語詞語。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滿16周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6周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出處:《禮記·內則》「女子……十有六年而笄」。女孩子15歲16歲就要結發。

其他詞彙

1、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2、垂髫:三四歲至七歲(女)、八歲(男)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頂自然下垂的短發)。

3、及笄:古時稱女子年在十五為"及笄",也稱"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齡了。

4、豆蔻:十三四歲,是指女孩的年齡段,文學作品中的豆蔻:詩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5、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所以主以"弱冠"代稱20歲,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還要舉行大禮。

❻ 及笄怎麼讀

拼音:jí jī

解釋:笄:古代盤頭發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訂婚者十五而笄;未訂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

❼ 及笄怎麼讀


及(jí)、笄(jí)。及笄,漢語詞語。又叫「既笄」。詳細釋義:《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鄭玄註:「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笄,發簪。後因稱女子年滿十五為及笄。
基礎釋義:古代女子滿十五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十五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
引證解釋:
《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發而用笄貫之,鄭玄註:「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笄,發簪。後因稱女子年滿十五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儀禮·士昏禮》: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
《舊唐書·後妃傳下·女學士尚宮宋氏》:「﹝庭芬﹞生五女,皆聰惠……年未及笄,皆能屬文」。

❽ 及笄怎麼讀

及笄讀音為jíjī。據《禮記·內則》記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齡。指古代漢族女子滿15周歲結發,用笄貫之。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❾ 及笄怎麼讀

讀作:[ jí jī ]。

及,拼音:jí,聲母是j,韻母是í,讀作第2聲。

笄,拼音:jī,聲母是j,韻母是ī,讀作第1聲。

釋義:古代女子滿十五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十五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

(9)及笄怎麼讀擴展閱讀:

相關年齡另稱:

1、總角:幼年的兒童,頭發上綰成小髻髻。

2、垂髫:也指兒童幼年。古時兒童未成年時,不戴帽子,頭發下垂,所以「垂髫」代稱兒童的幼年。

3、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齡段(十三四歲),文學作品中的豆蔻:詩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為十三四歲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這個比喻十分確切生動。

4、弱冠:古代漢族男子20歲行冠禮。所以主以「弱冠」代稱20歲,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還要舉行大禮。

❿ 及笄 怎麼念

笄,簪也。――《說文》

皮弁笄。爵弁笄。――《儀禮·士冠禮》

中國冠笄。――《淮南子·齊俗》

玉笄綦會此冤弁之笄也。――張衡《東京賦》

節縱笄總。――《禮記·內則》

櫛設笄。――《儀禮·士冠禮》

折委笄,此男子安發之笄也。――《國語·晉語》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犢

設笄珥,衣阿錫。――《列子·周穆王》

又如:笄珈(原指婦人首飾。亦代指婦女);笄珥(古代婦女常用以裝飾發耳的飾件);笄導(即簪導。一種首飾。用以束發)

笄 <動>

指女

笄jī〈古〉盤頭發或別住帽子用的簪子:金~。玉~。
參考資料:http://hz.4kiki.net/hz/2415.html

熱點內容
老師被虐漫畫 發布:2025-05-16 14:44:27 瀏覽:702
生物中規律 發布:2025-05-16 10:58:44 瀏覽:154
班主任種子 發布:2025-05-16 09:59:57 瀏覽:333
財富地理博客 發布:2025-05-16 08:15:18 瀏覽:567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
生物醫葯峰會 發布:2025-05-16 01:03:54 瀏覽:210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
徐老師來巡山投稿 發布:2025-05-16 00:26:18 瀏覽: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