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信息安全包括哪些內容

信息安全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 2022-06-04 13:37:19

什麼是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是指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信息受到保護,並持續正常地運行和服務。信息安全的實質是保護信息系統和信息資源免受各種威脅、干擾和破壞,即保證信息的安全性。主要目標是防止信息被非授權泄露、更改、破壞或被非法的系統辨識與控制,確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審查性(信息安全5大特徵)。視頻

在《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指出,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應當保障計算機及其相關的配套設備、設施(含網路)的安全,運行環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計算機功能的正常發揮,以維護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運行。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對於信息安全給出的定義是: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採取的技術及管理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不因偶然及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和泄漏。

⑵ 什麼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有什麼意義

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內容及發展趨勢是什麼 一、信息系統安全管理內容 通過以前的章節的學習,我們知道信息系統主要由三個要素構成,即:人、信息和信息技術。那麼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也無外乎對這三個要素的管理和對三者關系的協調。人是信息系統安全管理的主導,管理的對象要從兩個角度來看,從信息角度來說就是信息自身的安全,我們要防止信息的丟失和免遭破壞;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就是整個系統的安全,我們要防止系統的癱瘓和免遭破壞。和在在當今的信息數字時代,人類通過信息系統獲得財富和利益的同時,也面臨著信息系統所帶來的威脅。 信息系統經常面臨的安全威脅:(這些威脅小則干擾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或者帶來經濟損失,大則對一個國家的安全構成威脅) 1、未經授權使用、復制和傳播電腦軟體。(在全球,軟體公司每年因盜版和非法復制遭受的損失達數百億,其中大多數在發展中國家,我國尤為突出) 2、員工擅自從企業資料庫中搜索或復制資料。(所謂的家賊難防,員工的目的可能各有不同,有的為了金錢,有的為了報復,有的為了人情等等,不管是什麼目的,都會給所在單位帶來直接或間接的損失) 3、病毒、木馬程序的傳播,對信息系統造成損害(我們現代人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的信息,一些病毒和黑客也會混跡其中,稍有不慎,數據就會遭到破壞,甚至是系統癱瘓。而且都是先有新的病毒出現,產生不良的影響之後,才會有針對其的殺毒軟體,好比矛盾之爭,先有銳利的矛而後才有堅韌的盾,所以預防病毒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 4、非法入侵計算機系統,竊取密碼、資料或進行破壞人為或其它原因造成系統數據丟失,不滿的員工或合作夥伴惡意破壞(五一放假之前,北郵主頁是不是被黑了,黑客還把QQ留在上面,對我們學校影響很不好,看看我們學校的網路安全,再看看上網的網速,還自稱通訊領域黃浦呢) 5、因施工或設備維護保養不當或其它原因導致信息系統癱瘓(比如說施工挖斷光纜;路由器、交換機等網路設備維護不當造成網路癱瘓) 針對信息系統所面臨的安全威脅,我們在管理上還是以預防為主,管理的主要內容應包括: 1、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無論在信息系統的建設、應用和管理方面,都要有一套科學的標准(避雷系統施工的教訓) 2、經常備份數據,異地存放數據(911案例) 經常備份數據,可以在你的信息系統數據遭受破壞時,快速的恢復系統,使損失最低;異地存放數據,可以使信息系統在遭受毀滅性打擊的時候,仍然可以保全數據。美國911那場空前的災難,世貿大樓被夷平,許多公司的信息系統被徹底摧毀,包括用來備份數據的存儲介質,但事實上,這些公司中的95%在災難過後很快的又把信息系統重建起來,這得益於數據的異地存儲,設備沒了可以再買,數據沒了,沒有辦法在短期重建,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積累,應了中國一句古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3、應用反病毒軟體和防火牆技術殺毒軟體主要用來防病毒,防火牆軟體用來防黑客攻擊。雖然不能使你的信息系統決對安全,但它是保護信息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道屏障。 4、信息系統用戶的身份確認身份確認是用來判斷某個身份的確實性,例如對使用者、網路主機、檔案或資料的識別,確認身份後,系統才可以依不同的身份給予不同的許可權。實現身份認證主要有三種方法:1、口令;其應用較為廣泛,但也有缺點,它的安全性相對較低(資料庫密碼)。2、擁有物件,(磁卡,如公交卡,水卡,餐卡)3、特徵(聲音,指紋,虹膜) 5、文件加密技術(加密原理) 6、信息傳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小到個人隱私,公司的信息安全,大到國家安全) 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叫隔牆有耳,就是說兩個人在說話時,所交流的信息被第三方獲取,這時候是不是造成泄密? 你打電話的時候,有人把電話線搭到你的電話線上,你通話的內容也會被竊聽,這是在個人層面上,再來看一下國家之間,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靠軍事衛星、偵察機和設在沙特的監聽站,大量截獲伊拉克的軍事情報,伊軍的一舉一動完全都在美國的掌握之中,最後伊軍70萬精銳的共和國衛隊剩下不到30萬人。 我們知道金屬導線在有電流通過時,會產生磁場,磁場的強弱隨電流強弱而變化,先進的監聽設備可以收集這些電磁信號,進行分析,從而獲得有用的信息,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國家在九十年代中後期,痛下決心,建成七橫八縱十五條軍用光纖通訊主幹線,以防止軍事情報外泄,2000年以後,美國人監聽中國的軍方通訊變的越來越困難,於是開始說中國軍事不透明。不知道各位的親威和朋友中有沒有海軍的,海軍在出海執行秘密任務時,絕對不允許訪問網際網路或者給家裡打電話,因為只要一有電訊號發射出去,你的行蹤就會暴露。 二、安全管理的發展趨勢 1.安全管理將成為信息管理的一項最基本的任務 安全管理的含義將上升為鑒定、認證和管理((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dministation,3A),它已成為客戶、合作夥伴、供應商和渠道所關注的焦點,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將建立在一種信任關系的基礎之上。這種"信任關系"能夠產生出更多的受益,例如低運作成本和對個人用戶的高個性化服務。 2.安全管理將由依託產品向依託服務轉變 ---- 提供安全產品的廠商開始跳出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應用服務提供者)的原始雛形,而扮演起MSP(Manager Service Provider,管理服務提供者)的角色,致力於為系統、網路或安全管理提供更多的增殖服務。 3.安全管理從BtoB、BtoC向BtoM轉移 ---- PKI(Public Key Infrastrucure,公鑰基礎設施)技術正逐步走向成熟,並成為信息安全管理的護航者。然而,隨著移動技術的發展,下一代安全應用的關鍵將是移動設備(如無線電話、Web電話、無線掌上電腦和其他移動信息工具)。加密技術、PKI技術和3A也將走向移動領域。移動安全應用軟體將強調在伺服器端的應用,而不再是客戶端。這種BtoM(Business to Mobile)軟體的關鍵不是"安全"也不是"保護",而是"信任"。需要為成千上萬的用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 4.主動防禦戰略構建企業整體安全體系, 由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入侵檢測系統)向IPS(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 , 入侵防禦系統)轉變 就好像是防毒,我們要有病毒代碼,但是有時有新病毒出來,還沒有新的病毒代碼出來的話,你可能會感染病毒。主動防禦就是要有能力把未知的病毒防住,目的在於防患於未然,在威脅發作之前將其防止。IPS位於防火牆和網路的設備之間。這樣,如果檢測到攻擊,IPS會在這種攻擊擴散到網路的其它地方之前阻止這個惡意的通信。傳統的IDS只是存在於你的網路之外起到報警的作用,而不是在你的網路前面起到防禦的作用。 5.信息全安產品發展趨勢 (1)反病毒軟體趨勢: 因為互聯網成為病毒傳播的主要通道,防毒軟體將由單機版轉向網路版。 反病毒廠商與防火牆廠商及互連網服務提供商等的策略結盟將是未來網路安全的成功的關鍵,未來的重點將在4A(Anti-Virus反病毒、Anti-Haker反黑客、AccessControl存取控制、Authoration認證)上。 無線手機上網將帶來越來越多的病毒隱患,目前的手機晶元是只讀的,所以還不會產生太嚴重的後果,只是停留在"惡作劇"階段,未來這個領域將成為反病毒廠商不得不需要重視的領域,因為我們不能在手機那麼小的記憶體安裝一個反病毒軟體,因此,如何對無線設備進行防範,成為未來反病毒軟體的一個發展熱點。 (2)防火牆發展趨勢 1. 越來越多的防火牆按照環境的不同而轉變其安全產品的定位(VPN、模塊/過濾、帶寬管理、方案管理、IP地址管理和登陸管理)。 ---- 2. 小型、中間級和分布式環境中的即插即用硬體設備的增長,需要一整套的安全產品和單一的管理界面,以提高其可用性和可靠性。比如使用無線AP帶來的一些安全問題 3.分布式防火牆解決方案將大行其道,可保護遠端的用戶,連接網路和企業的內部網及廣域網。事實上,分布式防火牆是基於防火牆服務的一種管理方式,實際上,很多的防火牆服務都是MSP和網路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增值服務

⑶ 信息安全保障的安全措施包括哪些

信息安全

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即需保證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圍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範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範青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泄露等。網路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消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統,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脅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統(包括硬體、軟體、數據、人、物理環境及其基礎設施)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最終實現業務連續性。

信息安全學科可分為狹義安全與廣義安全兩個層次,狹義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碼論為基礎的計算機安全領域,早期中國信息安全專業通常以此為基準,輔以計算機技術、通信網路技術與編程等方面的內容;廣義的信息安全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從傳統的計算機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稱的變更也是對安全發展的延伸,安全不在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將管理、技術、法律等問題相結合的產物。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金融等領域的信息安全高級專門人才。

⑷ 信息安全主要學什麼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圍很大。大到國家軍事政治等機密安全,小到如防範商業企專業機密泄露、防範青屬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泄露等。網路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信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統,其中任何一個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脅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服務至少應該包括支持信息網路安全服務的基本理論,以及基於新一代信息網路體系結構的網路安全服務體系結構。
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資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⑸ 信息安全包括哪些內容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即需保證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

信息系統的安全包括的內容: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環境安全、設備安全、媒體安全等方面。處理秘密信息的系統中心機房應採用有效的技術防範措施,重要的系統還應配備警衛人員進行區域保護。

(2)運行安全。運行安全主要包括備份與恢復、病毒的檢測與消除、電磁兼容等。涉密系統的主要設備、軟體、數據、電源等應有備份,並具有在較短時間內恢復系統運行的能力。應採用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查毒殺毒軟體適時查毒殺毒,包括伺服器和客戶端的查毒殺毒。

(3)信息安全。確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賴性是信息安全保密的中心任務。

(4)安全保密管理。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密管理包括各級管理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和管理技術三個方面。要通過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設置安全保密管理人員,制定嚴格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利用先進的安全保密管理技術對整個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管理。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圍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範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範青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泄露等。

網路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消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統,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脅全局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統(包括硬體、軟體、數據、人、物理環境及其基礎設施)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最終實現業務連續性。

信息安全學科可分為狹義安全與廣義安全兩個層次,狹義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碼論為基礎的計算機安全領域,早期中國信息安全專業通常以此為基準,輔以計算機技術、通信網路技術與編程等方面的內容;廣義的信息安全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從傳統的計算機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稱的變更也是對安全發展的延伸,安全不在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將管理、技術、法律等問題相結合的產物。

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金融等領域的信息安全高級專門人才。

息安全主要涉及到信息傳輸的安全、信息存儲的安全以及對網路傳輸信息內容的審計三方面。
鑒別

鑒別是對網路中的主體進行驗證的過程,通常有三種方法驗證主體身份。一是只有該主體了解的秘密,如口令、密鑰;二是主體攜帶的物品,如智能卡和令牌卡;三是只有該主體具有的獨一無二的特徵或能力,如指紋、聲音、視網膜或簽字等。

(5)信息安全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針對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可採取的防護措施

1、採用防火牆技術是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的主要手段。計算機網路中採用的防火牆手段,是通過邏輯手段,將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隔離開來。他在保護網路內部信息安全的同時又組織了外部訪客的非法入侵,是一種加強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之間聯系的技術。防火牆通過對經過其網路通信的各種數據加以過濾掃描以及篩選,從物理上保障了計算機網路的信息安全問題。

2、對訪問數據的入侵檢測是繼數據加密、防火牆等傳統的安全措施之後所採取的新一代網路信息安全保障手段。入侵檢測通過從收集計算機網路中關鍵節點處的信息,加以分析解碼,過濾篩選出是否有威脅到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性的因素,一旦檢測出威脅,將會在發現的同時做出相應。根據檢測方式的不同,可將其分為誤入檢測系統、異常檢測系統、混合型入侵檢測系統。

3、對網路信息的加密技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和有效措施,通過對所傳遞信息的加密行為,有效保障在網路中傳輸的信息不被惡意盜取或篡改。這樣,即使攻擊者截獲了信息,也無法知道信息的內容。這種方法能夠使一些保密性數據僅被擁有訪問許可權的人獲取。

4、控制訪問許可權也是對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要防護手段之一,該手段以身份認證為基礎,在非法訪客企圖進入系統盜取數據時,以訪問許可權將其阻止在外。訪問控制技能保障用戶正常獲取網路上的信息資源,又能阻止非法入侵保證安全。訪問控制的內容包括:用戶身份的識別和認證、對訪問的控制和審計跟蹤。

⑹ 信息安全包括數據安全和什麼安全

信息安全包括數據安全和網路安全。
企業在獲得「大數據時代」信息價值增益的同時,卻也在不斷的累積風險。首先是黑客竊密與病毒木馬的對企業信息安全的入侵;大數據在雲系統中進行上傳、下載、交換的同時,極易成為黑客與病毒的攻擊對象。而「大數據」一旦被入侵並產生泄密,則會對企業的品牌、信譽、研發、銷售等多方面帶來嚴重沖擊,並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其次是內部員工對企業數據的非法竊取或因疏忽造成的丟失,「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是目前企業信息安全中普遍存在的尷尬,因為在工作過程中,企業員工不可避免的需要接觸到企業核心數據或內部機密,其中不乏別有用心者對有價值的信息數據進行刻意的復制、截留、甚至外泄,一旦在企業內部發生泄密,使企業信息安全遭到威脅,其破壞力將遠遠超過外部泄密所產生的影響,給企業帶來的甚至是滅頂之災。
根據權威數據統計,2013年內81%的企業信息安全泄密類問題發生在體系內部(內部人員過失泄密或主動竊密),由外部黑客攻擊、系統漏洞、病毒感染等問題帶來的信息泄密案例,合計僅有12%,而內部體系造成的泄密損失是黑客攻擊的16倍,是病毒感染的12倍。
所以現在很多企業和政府機構,尤其是稅務機構都會部署像UniBDP這種數據防泄露系統和網路准入控制系統這類網路安全管理系統,主要因為這類管理系統可以對各個電腦終端的安全狀態、接入設備,對重要級敏感數據的訪問行為、傳播進行監控,並進行員工操作流程記錄、安全事件定位分析,保障他們的數據安全和網路安全。
所以根據調查數據和分析下信息安全產品的市場走向就可以看出,信息安全主要為數據安全和網路安全兩方面。

⑺ 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即寄生系統的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經授權的復制和安全性。

信息系統安全包括: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環境安全,設備安全和媒體安全。處理秘密信息的系統中心房間應採取有效的技術預防措施。重要系統還應配備保安人員以進行區域保護。

(2)操作安全。操作安全性主要包括備份和恢復,病毒檢測和消除以及電磁兼容性。應備份機密系統的主要設備,軟體,數據,電源等,並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系統。應當使用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防病毒和防病毒軟體及時檢測和消毒,包括伺服器和客戶端的病毒和防病毒軟體。

(3)信息安全。確保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認性是信息安全的核心任務。

(4)安全和保密管理。分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和保密管理包括三個方面:管理組織,管理系統和各級管理技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機構,建立安全保障管理人員,建立嚴格的安全保密管理體系,運用先進的安全保密管理技術,管理整個機密計算機信息系統。

信息安全本身涵蓋范圍廣泛,包括如何防止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止年輕人瀏覽不良信息以及泄露個人信息。

網路環境中的信息安全系統是確保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消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到安全系統,如UniNAC, DLP等安全漏洞可能威脅到全球安全。

信息安全意味著信息系統(包括硬體,軟體,數據,人員,物理環境及其基礎設施)受到保護,不會出於意外或惡意原因,被破壞,更改,泄露,並且系統可以連續可靠地運行。信息服務不會中斷,最終實現業務連續性。

信息安全規則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狹隘的安全性和一般的安全性。狹窄的安全性基於基於加密的計算機安全領域。早期的中國信息安全專如老業通常以此為基準,輔以計算機技術和通信網路技術。與編程有關的內容;廣義信息安全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從傳統的計算機安全到信息安全,不僅名稱變更是安全發展的延伸,安全不是純粹的技術問題,而是將管理,技術和法律問題相結合。

該專業培養高級信息安全專業人員,可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和電子金融。

信息安全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信息傳輸的安全性,信息存儲的安全性以及網路傳輸的信渣知升息內容的審計。身份驗證身份驗證是驗證網路中主題的過程。通常有三種方法來驗證主體的身份。一個是主體知道的秘密,例如密碼和密鑰;第二個是主體攜帶的物品,如智能卡和代幣卡;第三是只有主題的獨特功能或能力,如指紋,聲音,視網膜或簽名。等待。

(7)信息安全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針對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可採取的防護措施

1、採用防火牆技術是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的主要手段。計算機網路中採用的防火牆手段,是通過邏輯手段,將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隔離開來。他在保護網路內部信息安全的同時又組織了外部訪客的非法入侵,是一種加強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之間聯系的技術。防火牆通過對經過其網路通信的各種數據加以過濾掃描以及篩選,從物理上保障了計算機網路的信息安全問題。

2、對訪問數據的入侵檢測是繼數據加密、防火牆等傳統的安全措施之後所採取的新一代網路信息安全保障手段。入侵檢測通過從收集計算機網路中關鍵節點處的信息,加以分析解碼,過濾篩選出是否有威脅到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性的因素,一旦檢測出威脅,將會在發現的同時做出相應。根據檢測方式的不同,可將其分為誤入檢測系統、異常檢測系統、混合型入侵檢測系統。

3、對網路信息的加密技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和有效措施,通過對所傳遞信息的加密行為,有效保障在網路中傳輸的信息不被惡意盜取或篡改。這樣,即使攻擊者截獲了信息,也無法知道信息的內容猛友。這種方法能夠使一些保密性數據僅被擁有訪問許可權的人獲取。

4、控制訪問許可權也是對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要防護手段之一,該手段以身份認證為基礎,在非法訪客企圖進入系統盜取數據時,以訪問許可權將其阻止在外。訪問控制技能保障用戶正常獲取網路上的信息資源,又能阻止非法入侵保證安全。訪問控制的內容包括:用戶身份的識別和認證、對訪問的控制和審計跟蹤。

⑻ 信息安全是什麼

信息安全是什麼:主要從幾個方面來講
1.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即需保證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圍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範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範青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泄露等。網路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消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統,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脅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統(包括硬體、軟體、數據、人、物理環境及其基礎設施)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最終實現業務連續性。
2、信息安全學科可分為狹義安全與廣義安全兩個層次,狹義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碼論為基礎的計算機安全領域,早期中國信息安全專業通常以此為基準,輔以計算機技術、通信網路技術與編程等方面的內容;廣義的信息安全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從傳統的計算機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稱的變更也是對安全發展的延伸,安全不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將管理、技術、法律等問題相結合的產物。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金融等領域的信息安全高級專門人才。
3.信息安全面臨的主要威脅來源有環境因素和人為因素,而威脅最大的並不是惡意的外部人員,恰恰是缺乏責任心或專業技能不足的內部人員,由於沒有遵循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或不具備崗位技能而導致信息系統故障或被攻擊。

熱點內容
安溪是哪個市 發布:2025-05-11 19:17:34 瀏覽:708
京芳教育 發布:2025-05-11 14:06:12 瀏覽:943
雲南白葯膏多少錢 發布:2025-05-11 12:53:15 瀏覽:566
師德師風演講稿標題 發布:2025-05-11 11:22:34 瀏覽:520
小小的船優秀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11 11:06:30 瀏覽:240
老師的眼作文 發布:2025-05-11 10:38:52 瀏覽:803
擴大英語 發布:2025-05-11 09:48:26 瀏覽:473
在線教育美國 發布:2025-05-11 08:07:13 瀏覽:899
教育培訓廣告設計 發布:2025-05-11 08:07:13 瀏覽:894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 發布:2025-05-11 06:32:22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