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是哪裡
❶ 關中一帶是指現在的哪裡
一、關中最初並不是正式的地方行政區劃,所以有多種解釋。根據《史記·貨殖列傳》的說法,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渭謂渭水(應作『汧謂汧水』),雍謂雍山,河謂黃河,華謂華山。但《史記》中有時將漢中、陝北也包括在關中的范圍之內。後來還有些說法,大抵都是就關立論的。一說是它在函谷關、大散關、武關和蕭關之間;一說在函谷關和隴關中間;一說在函谷關和散關的中間。此外還有其他一些說法。這些說法雖然晚出,但同戰國秦漢時期的所謂四塞意義大體相同,相當符合當時的情況。
二、先秦古籍,沒有哪一種曾提及「關中」這個地名。最早提及並大量使用此地名的,是西漢時期的《史記》。粗略檢索可見,《史記》中提及「關中」地名四十餘次。其中所記年代最早的一處,是《秦始皇本紀》中始皇三十一年十二月的一條,文中說: 「始皇為微行咸陽,與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盜蘭池見窘,武士擊殺盜,關中大索二十日。」除此之外,秦代史事中提及「關中」地名的還有數處。這說明至少在秦代,「關中」這個地名就已經被廣泛使用了。
三、現在一般所說的關中一帶,是指陝西中部秦嶺以北,子午嶺、黃龍山以南,隴山以東,潼關以西的區域。
❷ 古時的關中具體指的是哪裡「關」是哪個關
關中就是現在的渭河平原(Weihe Plain),又稱關中平原(Guanzhong Plain)或渭河盆地,系地塹式構造平原。介於秦嶺和渭北北山(老龍山、嵯峨山、葯王山、堯山等)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海拔約325~800米,東西長約300公里。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
關就是函谷關和大散關。
❸ 關中是哪裡
關中,或關中平原,指中國陝西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又稱關中盆地,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為陝西的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富庶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關中之名,始於戰國時期,一般認為西有散關(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取意四關之中(後增東方的潼關和北方的金鎖兩座)。四方的關隘,再加上陝北高原和秦嶺兩道天然屏障,使關中 成為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關中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溫和,《史記》中稱其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和「四塞之國」。自西周起,先後有12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1100多年。此外,中華文明的搖籃在黃河流域,而黃河文明的搖籃是在渭河流域(關中)。從神話、傳說和考古發掘看,出自中國西部的炎帝和黃帝是公認的最早聖王和「人文初祖」。炎帝、黃帝的族居地和陵墓都在關中地區。經考古發掘證實,關中是華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發源地之一。 這里有數十萬年前的藍田人和大荔人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如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和寶雞斗雞台等地是我國最早的原始農業發祥地,形成了最早的農耕、房屋建築、織布、制陶等生產技術,甚至還創造了最早的文字。在西安出土文物中有一系列是我國最早文化的實證,如出自半坡的最早的農漁工具、最早的陶窯、最早陶文、最早的土木建築、出自何家灣的最早的骨雕人頭像等等。關中平原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文明搖籃,也是整個亞洲最重要的人類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❹ 古代的關中在哪裡
關中是指「四關」之內,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震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現關中地區位於陝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楊凌五市一區,總面積556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5.06萬(2015年底)。
關中南倚秦嶺山脈,渭河從中穿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從戰國時起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所以漢代張良用「金城千里」來概括關中的優勢勸說劉邦定都關中。
(4)關中是哪裡擴展閱讀:
古人常說關中之地有四塞之險,是哪四塞呢?東有函谷、西有大散關,北有蕭關,男友無關,而關中平原就是在這四座要塞的包圍之下,有著如此屏障以避開兵戈。單單有可以抵擋的關塞還不夠,作為支撐一個國家起家發展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糧食。
現在的陝西大家一提都會想到哪裡的黃土高坡,其實在隋唐以前,尤其是先秦時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就是那裡的實寫,周人、秦人都是從更加西邊的甘肅等地來的游牧民族,來到關中土地上放起牛羊,種起了糧食。
正是由於關中這里有著關卡要塞作為屏障, 自己腹地又是一處大糧倉,北面又適宜養馬,這才為劉邦出關會盟諸侯,聚兵六十萬提供了充足的糧草增援。
直至隋末天下大亂之時,仍有臣子勸說隋煬帝返回關中,不要南下,只要佔據關中,關東諸盜不足為患,可惜隋煬帝不聽固執己見導致了大隋的覆滅。
天地環境的大變,使得關中之地日益乾旱,加上定都長安以來,關中人口日益增多,隨著人口增加,伐木造屋,採石造殿引發的水土流失,導致關中地區的糧食產量日益下降。
早在唐高宗的時候,就曾多次帶領百官前往洛陽就糧,武則天時代更是直接遷都洛陽,為什麼因為大運河會把南方的糧食送到洛陽來,由此可見一斑。
❺ 關中指的是哪裡
關中指的是關中平原,今陝西西安附近一帶地區
渭河平原(Weihe Plain),又稱關中平原(Guanzhong Plain)或渭河盆地,系地塹式構造平原。介於秦嶺和渭北山系(老龍山、嵯峨山、葯王山、堯山、黃龍山等)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海拔約323~800米,東西長約350公里,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因在函谷關(後亦稱潼關)和大散關之間(一說在函谷關、大散關、武關和蕭關之間),古代稱「關中」,亦有雅稱「秦中」之說。春秋戰國時為秦國故地,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五市及楊凌示範區。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渭河平原是斷層陷落區即地塹,後經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沖積而成,屬於渭河斷陷盆地帶的關鍵主體部分。這里自古灌溉發達,盛產小麥、棉花等,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是中國最早被稱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的地方。
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從戰國時起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所以漢代張良用「金城千里」來概括關中的優勢勸說劉邦定都關中。戰國時期,蘇秦向秦惠王陳說「連橫」之計,就稱頌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並說,「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這比成都平原獲得「天府之國」的稱謂早了半個多世紀。這是因為關中從戰國鄭國渠修好以後,就成為了物產豐富、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
❻ 「關中」是哪裡
關中,或關中平原,指中國陝西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又稱關中盆地,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為陝西的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富庶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關中,只因西有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北有崤關,南有武關,為四塞之國,故稱關中。在冷兵器時代,這四關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真乃固若金湯 。更令古人看重的是,這里氣候溫和濕潤,涇、渭、灃、澇、滻、灞、高、橘縱橫。
❼ 關中是哪個地方
關中,或關中平原,指中國陝西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又稱關中盆地,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為陝西的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富庶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所指范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
關中,只因西有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北有崤關,南有武關,為四塞之國,故稱關中。在冷兵器時代,這四關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真乃固若金湯 。更令古人看重的是,這里氣候溫和濕潤,涇、渭、灃、澇、滻、灞、高、橘縱橫。
❽ 關中指的是具體哪裡
「關中」的主體分布於渭河平原,位於中國地理第二階梯之上,陝西中部區域,它南面是秦嶺、北方是鄂爾多斯高原、西部是隴東高原、東邊是黃河。這種山間谷地的地形,人們能夠在四方駐關以自守。通俗來講,「關中」就是「關隘之中」的意思,先秦時期,「關中」用來指函谷關、崤山以西的秦地,關中的「關」也僅僅是指函谷關,關中也常常與關外相對使用。
那麼在漢代以後,西北地區需要防範匈奴、羌族等游牧民族。出於戰爭的需要,先後在隴山設置了崤關。從兩漢開始,關中逐步與先秦的語境當中的指的秦地的天府一詞相融合,關中也逐步由函谷關以內轉變為四關之內的意思。今天我們所說的「關中」實際上已經不再以函谷關為界,而是以潼關為界,文中自古都是公認的王霸基業。如果形勢有利,關中勢力可以南下席捲巴蜀,進而圖謀東方,如果形勢不利,則可以閉關自守,等待機會;同時,關中之地也是中原王朝經營西北的重要支點。
我們再來說「關東」,秦、漢、唐等時期,「關」指的就是函谷關或潼關,函谷關以東被稱為關東。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袁紹等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自稱關東聯軍,而這時的關東指的是虎牢關以東,主要指河南、山東,位於中國地理四大區劃之一的北方地區;而「關西」這個稱謂,是秦漢統一之後逐步用來取代關中的名字,也就是函谷關以西之地,這主要流行於漢唐時期。漢、唐兩朝,東有洛陽、西有長安,這兩座京城幾乎各佔了一半的定都時間,統治者不再把關中平原視為中心之地,而把河洛中原是為天下之中。
漢武帝時期,驅逐匈奴,收復河套,開拓了河西走廊,設置河西四郡,這個時候關西就取代關中來稱呼函谷關以西的廣闊土地。公元前114年,漢武帝在河南新安修建函谷新關,舊關從此廢棄,鑒於新關直入關東容易繞過,曹操便在舊關以西,修築潼關來作為關東、關西的分界線。
而等到了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關西的說法就徹底消失了。而關南一詞主要出現於宋遼對峙時期,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利用遼國內亂的機會出征北伐,一舉收復了瀛、莫、寧三州,這三州無險可守,所以遼人北面修建了窪橋、金逸、淤口三關作為屏障,但是這三關最後還是被周君奪取。柴榮奪取這三州設立了17縣,宋朝統稱這17縣為「關南」。
關內關外的稱呼則源於明朝時期,明朝重新修築了萬里長城來防禦北方,隨著長城的修建,明朝設置了九個軍事重鎮,號稱九邊。軍事重鎮可不單單是一個城市,而是以長城為核心的軍事防禦體系,這其中就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