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校園網
㈠ 三峽大學怎麼樣
簡介:歷史沿革 三峽大學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和原湖北三峽學院於2000年6月29日合並組建。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的前身是於1978年成立的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先後隸屬於水利電力部、能源部、電力工業部、國家電力公司,1996年與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合並,組成新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成為「211工程」建設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原湖北三峽學院是由原宜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宜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宜昌職業大學於1996年合並而成。 學校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46年,1978年開始舉辦本科教育,1996年開始舉辦碩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掛靠兄弟高校培養博士研究生,201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學校面向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20餘個國家(地區)招生,大部分專業在25個省份進入一本招生,其中在湖北、陝西、寧夏、吉林4個省份整體進入一本招生。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有本科生自主招生資格、優秀本科生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權、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資格、少數民族預科生資格,招收留學生和中國政府獎學金生(CSC)資格、免試招收香港地區學生資格。2009年,國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簽定協議,部省共建三峽大學。2011年,學校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目前,三峽大學已成為水利電力特色與優勢比較明顯、綜合辦學實力較強、享有一定社會聲譽的綜合性大學。 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30個學院,70個本科專業,涵蓋理、工、文、醫、經、管、法、教育、藝術九大學科門類,其中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5個,省級本科品牌專業10個;獲批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7個;省級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計劃9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 「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3部,省級精品課程20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3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現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水利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工程、工商管理(MBA)和翻譯等6個類別15個碩士專業學位點,有11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4373人,碩士研究生3308人,已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24人,來華留學生1048人。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985人,其中教授397人,副教授92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83人;有博士生導師46人,碩士生導師776人,擁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2個學科的教授任職資格評審權。獲批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獲批「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46個,獲批「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及楚天學子人選76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人,享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1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3人,省級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2人,湖北名師3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人,有18人入選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學校聘請了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蒙代爾及21位院士在內的273名專家擔任兼職教授。學校是「湖北人才工作十強高校」。 基礎設施 學校佔地面積3787畝,校舍總建築面積140萬平方米。建有3個標准田徑運動場,1座體育館,1座綜合訓練館;建有5個學生公寓小區,5個標准化食堂,有各類教學實驗(實訓)中心18個,包含功能實驗室169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4萬余台(件),設備總值達3.96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280萬冊,電子文獻153萬冊,各類數字資源20TB;建有160多個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和產學研合作基地,其中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省級十佳大學生創新基地1個、省級示範實習實訓基地1個。校園網連通全校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教師公寓、學生公寓,網路設施先進、性能穩定,現代信息技術及網路技術應用范圍不斷拓展。2008年被授予「中國教育和科研網三峽地區節點單位」。2011年被評為「高等教育信息化先進單位」,2012年成為教育部首批全國66所本科院校試點單位之一。 科學研究 學校建有湖北長江三峽滑坡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三峽庫區生態與環境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三峽地區地質災害與生態環境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新能源微電網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防災減災、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水電機械設備設計與維護、天然產物研究與利用、梯級水電站運行與控制、水電工程智能視覺監測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水電站模擬、岩土工程研究中心等2個原國家電力公司重點實驗室,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葯葯理(腫瘤)科研三級實驗室1個,地質災害防治、建築質量檢測裝備、現代中成葯物制備工程、食品膠體、類固醇葯物及衍生物清潔生產共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型石墨材料、頭孢類葯物中間體、柑橘生物保鮮、金銀花、智能氣泡水位計、新型液壓氣動技術及產品、微電機、光電檢測技術、紫外線吸收劑清潔生產技術研發中心、濺射靶材與玻璃鍍膜技術研發中心10個省級共建校企研發中心,三峽文化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水庫移民研究中心、區域社會管理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巴楚藝術發展研究中心4個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建有水工程與可持續發展湖北省高校自主創新重點基地和地質災害防治研究院、水電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等74個校級科研機構。建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具有建築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監理、評估甲級資質,水利行業工程設計、電力行業工程設計乙級資質,岩土工程勘察乙級資質,旅遊規劃設計及城鄉規劃編制丙級資質。 學校近5年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500餘項,其中國家攻關課題、「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重點科研項目近560項,累計項目經費達9.5億多元;有110餘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其中,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9項,二等獎29項,三等獎38項;獲省部級社會科學獎勵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6項;獲授權發明專利近110餘項;公開出版學術專著、譯著、教材530餘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累計9700餘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人大復印資料轉載的論文3300餘篇;有1000多項技術開發成果被應用於水電工程建設、災害防治、大壩監測、邊坡綠化、工程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化工、醫葯衛生、旅遊規劃等行業領域。學校主辦有《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三峽論壇》、《實用醫學進修雜志》、《水電工程進展》、《災害與防治工程雜志》等學術期刊。 人才培養 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確立「高素質、強能力、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全面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大力實施教改工程、創新創業工程,深化學分制教學改革,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大力組織開展學科競賽和文體競賽活動。近5年來,本科畢業生考取研究生比例、英語四級通過率穩步上升;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居省屬高校前列,學校是教育部「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50強」高校。在校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取得了可喜成績。2013年,我校學子在多個大學生競賽中摘金奪銀,共獲得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獎勵234項,其中國家級獎勵95項。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我校屢創佳績:本科生獲一等獎3項;研究生獲一等獎4項。 開放辦學 學校貫徹開放辦學方針,廣泛開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學校為聯合國「學術影響力」組織成員,國際高校聯盟組織常任秘書長單位,先後與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40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多所高校建立了教學、科研和互派留學生等合作關系;設有HSK(漢語水平考試)考點;開辦6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校級合作項目。2010年獲教育部來華留學生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資格。2007年我校第一所孔子學院在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掛牌成立。2013年我校成為湖北省第一批獲得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生(CSC)資格省屬院校。2010年學校獲得湖北省政府「擴大開放先進」單位。2014年獲批成為國家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建設單位,在校各類來華留學生達1000餘人。 並成功承辦了教育部「留動中國」等大型活動。 學校在水利電力行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與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五大發電集團等單位建立了密切聯系;與中國電力建設集團、中國能源建設集團、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與武漢大學等多所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學校注重加強與行業、地方的多層次、多渠道合作,2011年位列「湖北省高校服務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前十名」,2012年度獲 「服務湖北經濟社會先進高校」,學校技術轉移中心獲批「湖北省首批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黨建與精神文明建設 學校廣泛開展以「圍繞中心、把握方向、促進和諧」為特色的黨建與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廣泛開展師德師風、校風和學風建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法制宣傳教育,為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學校以培育「愛國、自強、求真、創新」為主旨的「求索」精神為主線,著力營造科學與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園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三峽大學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先後獲得「湖北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和「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三等獎」。學校建立健全了規范有序、富有活力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構築起團結、和諧、創新的育人生態環境。 學校先後被授予 「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全國「校務公開民主辦學先進單位」、「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人民網「基層黨建宣傳示範單位」 、「湖北省學習型先進單位」、湖北省延安精神「六進」先進單位、「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省級「綠色文明校園」、「湖北省城市園林式單位」、「湖北省平安校園」。學校先後走出1名全國模範教師、4名省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名省級「三育人」先進個人、1名省級師德標兵、2名省級師德先進個人;涌現出創辦愛心超市的「全國自強奉獻優秀大學生」侯海燕、第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高金磊、「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吳春紅、黃愉婷等一批優秀學子。 目前,全校上下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推進內涵建設與發展,大力實施特色發展、改革創新、開放辦學、文化引領四大戰略,努力實現「水利電力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的辦學目標。
㈡ 三峽大學校園網
用戶名:~Jfree@free
密碼:free
用這個的話在圖書館下電影啥的 速度會比free@free 快10倍左右....
㈢ windows 7系統不能下載三峽大學圖書館網頁的資源嗎
如果只是瀏來覽的話是任何人都可源以進去的,但是要是下東西是要許可權的,一般只有校園內才能使用。而且咱們學校有兩個賬號,下不同的東西需要不同的賬號,分別是 free@free free 和free@lib liblib(前面是賬號,後面是密碼)。剛開始你分不清到底用哪個,就隨便用一個賬號進去就得了,你把滑鼠放在上面,他就會有提示的,等用長了,你就可以針對不同的資源用不同的賬號。
多多利用一下圖書館的資源,你會很有收獲的,加油!
㈣ 為什麼三峽大學求索溪論壇沒有了
由於種種原因,求索溪社區論壇已關閉。由於網路大學貼吧的解禁,原三峽大學吧的替代貼吧「求索溪吧」已並入原網路三峽大學吧。
現在有關三峽大學的校友、在校師生及關注三峽大學的網友都去網路三峽大學吧。
㈤ 如何在三峽大學的校園網裡面發廣告
突擊進來發啊,要不找幾個做兼職的在樓里發
㈥ 怎麼找到三峽大學校園網ipv6的DNS地址啊
把IPV6前面的√去掉。
沒有人用這個。
㈦ 為什麼我登陸數字校園網登不上去,它說提供的憑證有誤!
本人畢業前的經驗供參考(是不是網址類似於222.22.33.333)
1.這個網址只能在校園范圍內上,在網吧或家裡不能上
2.由於放寒假了網路關了
3.正在維護,改天再試試
㈧ 校園網統一認證賬號與密碼是什麼
1.認證賬號:統一身份認證的用戶名即本人工(學)號(印製在校園卡的背專部);
2.初始密碼:屬初始密碼是證件號碼的後七位再去掉最後一位(字母區分大小寫),如二代身份證為12-17位。
數字校園統一身份認證賬號是在校師生使用數字化校園資源的「網上通行證」。利用這個「網上通行證」可以登錄涉及學校業務管理的系統,也可以登錄查閱涉及您個人財務、人事、資產等敏感信息的系統。借用統一身份認證賬戶,對學校日常管理和個人信息安全都是十分不安全的。因此,強烈建議保管好本人的統一身份認證賬戶信息。
拓展資料
首次登錄新平台時,需要輸入密碼保護問題、你的答案,捆綁電子郵箱、個人手機號碼等相關信息,以便於師生用戶在忘記密碼的時候,通過回答問題驗證、電子郵箱或手機驗證碼等方式重置密碼。若原有密碼是弱口令的,平台還將強制要求修改為中等級別安全的密碼(中等安全密碼的規則:密碼字元長度大於等於9,數字、小寫字母、大寫字母和其它符號必須包含其中2種及以上)。
㈨ 三峽大學 圖書館內網怎麼進
訪問圖書館資源的方法
由於我校採用了教育網和電信兩種網路出口,造成家屬與學生區在訪問內網和外網資源時需要採用不同的帳號進行撥號訪問。而圖書館的電子資源由於其存放位置也有內網鏡像訪問與外網授權訪問的區別,同樣存在這個問題,給讀者使用讀書館資源造成了很大的困惑,現將具體的方法介紹如下:
1、辦公區使用方法:辦公區無論使用哪類資源,都不需要進行不同帳號的撥號切換,可以直接訪問。
2、家屬與學生區使用方法:此類用戶在訪問不同類型的電子資源時,需要採用不同的帳號進行撥號,具體方法為:
帳號:lib@free, 密碼:liblib
家屬區學生區訪問圖書館網路資料庫資源(外網資源)專用,可訪問CNKI、維普文獻庫、中國法律庫、John Wiley、IEL全文庫、Elsevier 、Springer 、EBSCO、EI Village、ASCE資料庫 、ASME資料庫 、AIP資料庫 、APS資料庫 、SCI和CPCI 、 Nature電子刊、Science Online等,這一類資源在圖書館主頁上面都有明確提示,具體方法是將滑鼠放到需要訪問的電子資源上面,就會出現相應的提示。
帳號:free@free, 密碼:free
家屬區學生區訪問校園網,可訪問圖書館校內資源(內網資源):書目信息檢索 、個人借閱查詢 、超星圖館 、Apabi電子書、視頻點播(一)(二) 、隨書光碟、網上報告 廳 、音樂、軟體、網上報告廳、以及一系列圖書館自建資料庫,這一類資源在圖書館主頁上面同樣有明確提示,具體方法是將滑鼠放到需要訪問的電子資源上面,就會出現相應的提示。
注意事項:
1、帳號只適合三峽大學校內家屬和學生使用,不適用於校外用戶使用。
2、一般情況下,採用星空極速進行撥號,如出現故障,也可採用 WINDOWS自帶的寬頻連接進行撥號。
還有這方面的問題可以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