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的事件
校園貸七宗罪
1.增加負擔。由於貸款需要支付利息,貸款導致學生經濟狀況回惡化,答雪上加霜。
2.暴力催收。經濟狀況不良導致學生逾期無法還貸,導致放款人通過非法手段催收。
3.人生安全。暴力催收可能導致大學生人生安全受到威脅。
4.財產安全。大學生不熟悉貸款套路,容易陷入強制貸款,搶劫事件中,導致財產損失。
5.名譽損失。部分學生無法還貸,借款人公開照片,影響學生的名譽。
6.過度消費。部分大學生缺乏自製力,盲目貸款導致過度提前消費。
7.影響學習。大學生的主業是學習知識,增加社會實踐,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㈡ 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P2P憑啥負責,什麼屎盆子都扣到P2P,上,校園貸不是P2P,校園貸只是只披著羊皮的狼,還是不要碰了。
㈢ 女大學生身陷「校園貸」後留遺書失蹤是怎麼回事
只要在網路上輸入大學生貸款的字樣,「快速放款」「無抵押無擔保」等許多吸引人的信息就會瞬間撲面而來。這些校園貸,貸款方式看似輕松,背後卻隱藏著巨大風險。
近期,邵陽19歲的女大學生真真被這種快捷的貸款方式所吸引,借了第一筆校園貸後,很快就陷入了無法按期還貸的困境中。直至前幾天,真真留下一封書信竟然消失無蹤了。
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一些不良平台混入「校園貸」的行列中,就像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他們用驚人的高額利息和轟炸式侮辱式的催款方式,讓一個又一個貸款的學生陷入困境。
而這也正是導致借貸悲劇的原因所在。
㈣ 校園貸自殺事件頻發,校園貸和裸貸是怎麼毀掉一個人的
校園貸自殺事件頻發,校園貸和裸貸是怎麼毀掉一個人的?
校園貸這個詞語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但是這個詞語卻總是帶著一些沉重的陰影。前段時間,陝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剛滿21歲的朱毓迪,由於欠下校園貸20萬元,實在不堪重負,為此跳江自殺。後來才知道真相的父親萬萬沒想到平日里十分乖巧聽話的兒子竟然一直隱瞞這么大的事情,只能望著孩子的遺體悲痛欲絕。這件事情不禁讓我想起之前發生過的關於校園貸的自殺事件:今年8月份,北京某大學大三學生范澤一,在不能繼續忍受催債人的威脅恐嚇之時,給家人留下遺書之後自殺。同樣的校園貸悲劇在這些年都屢見不鮮,曾經有不少大學生一開始僅僅借款一兩千元,就被利滾利的條款把欠額硬是漲到了幾十萬元,最終在各種恐嚇信息和催債電話的逼迫下含恨自殺。
㈤ 一個「校園貸」女大學生的經歷,有很多事情是迫於無奈的,你了解校園貸嗎
作為一個在媒體行業工作的我時常會接觸到一些事件的受害者。我早就已經學會去傾聽他們的心聲。與我相約面談的是一個大三的姑娘,她是一個校園貸的受害者,在這里我暫時叫她小張。最初的時候,我只是在社交平台上認識了小張,當她得知我在媒體行業工作的時候便提出想與我面談訴說她自己的一些切身經歷,希望能夠通過我來反映一個有關於校園貸的話題。見面之後我們便很快開始了有關於校園貸的對話。
小張告訴我她最早接觸到校園貸的時候是在大二,因為當時她很羨慕自己的舍友,同學都在用新款的手機,而且作為一個女孩子她自然也是喜歡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於是經常會在網上買一些化妝品,但這些消費支出的負擔對於小張的家庭經濟而言是比較高的。後來小張通過一些小廣告認識了一個自稱是在做信貸的人,當時對方並沒有向小張詢問過任何的家庭情況和收入來源,只是問她需要用多少錢。
小張當時一共借了8000塊錢,剛開始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每個月省吃儉用省一點錢出來,很快就可以把這8000還上。但是借款的時候對方卻提出一個要求,他告訴小張說因為借這筆錢也不需要任何的抵押,為了防止小張逾期不還錢要求她全身赤裸,拍攝一張手持身份證的照片,還有1個三分鍾左右的短視頻。
當時小張非常的猶豫,但是考慮到自己確實需要這一筆錢,於是還是狠下心來照著對方的要求做了,而且在與對方簽訂的借款協議當中卻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在借款協議當中並沒有寫上利息究竟是多少,只是在口頭約定當中說的是周息30%。
一星期的利息就高達2400元,試問對於一個月生活費僅1500元的小張來說怎麼支付呢?後來小張沒有辦法只能東挪西湊,先把利息的錢補上,後來在對方的誘導之下,不斷的重新寫下一張又一張的欠條。就連小張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寫了多少欠條了,最後對方跟她開口就要40萬,如果支付的話就會打電話聯系自己的父母,還會把他的照片以及視頻公布到學校的網站,或者是她的同學。
最後我想說的是網貸其實並不是一件犯罪,真正在犯罪的是自己膨脹的慾望。我們也不要評頭論足,去譴責那些網貸的學生。其實在生活的誘惑面前,又有多少個人能夠經得住誘惑呢?只能說人性,有的時候真的非常的難以琢磨,這些放貸的人明知道學生完全沒有還款能力,卻仍舊想要利用人性的慾望來獲取高額的利益。我只是由衷的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正視自己的需求,不要去貪幕虛榮,陷入網貸,只會令美好的生活離我們越來越遠,並不是每一個故事都會有完美的結局。即使是解決了,但還是會有人因此而受傷。
㈥ 近年來套路貸、校園貸頻發,為何大學生成了主要受害群體
現在很多學校都會掛出“拒絕校園貸、套路貸、網貸”的橫幅。近年來,套路貸、校園貸事件頻發,大學生是主要的受害群體。小編作為一個大學生,也經常聽到一些老師說某某學生因為借貸款被威脅。其實在很多學生周邊都可能存在這樣的事情,為何會這樣呢?其實原因有這些!
大學裡面有很多兼職,如果自己實在缺錢,也可以去幫幫商家送送外賣,這並不丟人,比起套路貸、校園貸,送外賣光榮多了!大學生們最好別去碰各種貸款,自己沒有經濟來源。包括花唄、借唄等等軟體也別去使用。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那你們覺得是什麼原因呢?歡迎留言!
㈦ 把大學生逼上絕路的「校園貸,究竟有多可怕
那麼,「校園貸」究竟該如何整治?
銀監會表示,首先在監管方面,銀監會指出將完善監管規則,為規范校園網貸行為提供製度保障。
2016年10月,銀監會會同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與工商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分別從加大校園網貸業務整治力度、加大違法犯罪問題的查處力度、加強風險警示和教育引導工作、強化網站監測管理、做好輿論監測引導、加強工商監督力度等六個方面對校園網貸整治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其次,在整治方面,銀監會指出將開展分類整治。
按照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統一部署,銀監會將校園貸納入P2P網貸專項整治重點對象,制定整治方案,開展全面排查,梳理風險隱患,重點對涉嫌惡意欺詐、非法拘禁、綁架、暴力催收、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大打擊力度,切實規范校園網貸平台的營銷展業行為。
在前期摸底排查的基礎上,銀監會多次下發風險提示,培訓指導各地在分類處置的同時,視其情節輕重採取暫停、整改、移交公安等處置措施。
第三,在風險處置方面,銀監會指出要形成監管合力,加大對「裸貸」等風險事件處置力度。
對「裸貸」等校園網貸風險事件,銀監會積極發揮牽頭部門作用,會同公安部、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建立協調聯動監管整治工作機制,制定應急預案,各部門合力出擊,及時掌握輿情動態,認真開展風險研判,防範風險蔓延與疊加。
據悉,「裸貸」事件偵查獲得突破性進展,全國首例「裸貸」放貸者已於2017年1月19日被警方成功抓獲。
㈧ 面對校園貸事件大學生應該怎麼做
因為網貸平台的泛濫,不管大學生是否有那麼大的還款能力就對其進行放款,但是大學生並沒有還款能力,網貸的利息還是那麼高,所以不敢跟家裡說,這樣就發生這樣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