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欺凌如何處理

校園欺凌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 2021-03-08 08:49:24

校園暴力,怎麼處理

方法一:班主任老師出面協調。一般來說,除班主任以外,其他任課老師都不會負責解決這些事。如果班主任有責任心,班裡同學遭遇校園暴力時會告知班主任,而後由班主任找到打人同學,如果打人孩子能認錯,老師給一番教育就完事了。但如果有皮外傷,班主任就得及時通知被打孩子家長,到學校去協調解決,當然打人孩子家長是脫不了干係的。
方法二:班主任協調無果後上交學校。如果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常常表現為被打孩子家長不饒人,想求一個令其滿意的說法,無非是得到打人孩子家長的道歉和賠償,要求校方給一個承諾,確保自己孩子不再遭遇此類事件發生。而針對打人孩子家長,要麼態度非常誠懇,積極配合,要麼就推脫責任,不承擔後果。面對這種情況,就要看校方怎樣去解決了。
方法三:發生在校園以外的暴力傷害校方會表現不同的態度。有些學校比較負責,常會認真教育有暴力傾向的學生,責令其寫出檢查、警告、要求家長道歉或者賠償,如果有多次傷害他人後果的,可以開除。但有些學校,弄的就不那麼陽光,因為如今是人際關系社會,如果家長蠻橫不講理,胡攪蠻纏之下,校方也拿肇事孩子家長沒有辦法,甚至還有些肇事孩子家長會找關系息事寧人,一味袒護自己的孩子,直至將孩子縱容的變本加厲,滑向深淵。
方法四:部分家長會選擇通過法律途徑協調解決。這是一種對校方解決不滿意。或者打人孩子家長不配合,不講理,採取避而不見等方式,讓受傷害孩子家長最後不得已而採取的辦法。或者被打孩子家長不信任學校處理問題的辦法而選擇的方式。一般來說,鬧到這種程度,事情結果各有不同。
方法五:部分家長會帶媒體去學校。這種方法一般來說都能使問題得到解決,因為一曝光後,學校的名譽會受到負面影響,學校自然會積極配合。但也有例外,有些校長根本不再乎學校的名譽,如果校方如此作為,肯定在校園管理方面非常糟糕。
方法六:部分家長在解決事情無果後採取以暴制暴策略。像這種情況,往往體現出被打孩子家長無奈的一面,說也說了,協調也協調了,但是事情仍得不到重視,最後沒辦法只能像前面所說的那個朋友,讓兒子當著父親的面以牙還牙,用震懾方式讓打人孩子不敢再動粗。但這里也事關法律後果,如果稍懂法律的人,可能會稍加思考,然後才考慮到去做。

Ⅱ 校園欺凌事件怎麼處理

校園欺凌事件這些年時有發生,對於校園欺凌我們堅決不能縱容,及時遏制校園欺凌的苗頭,對於已經發生的欺凌事件要嚴肅處理。

1、消除「未成年人不需擔責」的錯誤認識。
針對欺凌、暴力進行全面教育,強調「消除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錯誤認識」,意在堅決對欺凌、暴力說「不」。



3、懲戒教育結合,避免校園暴力擴散成網路欺凌。
既做到真情關愛、真誠幫助,力促學生內心感化、行為轉化,又充分發揮教育懲戒措施的威懾作用。


(2)校園欺凌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為了防止校園欺凌悲劇的發生,增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條文從現行法律的72條增加到130條。

在總則方面,草案新增最有利於未成年人原則以及發現未成年人權益受侵害後的強制報告制度,強化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第一責任,確立國家親權責任,明確在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能履行監護職責時,由國家承擔監護職責。

並從六個方面升級對未成人的的保護:加強家庭保護,細化了家庭監護職責;完善學校保護,從教書育人和安全保障兩個角度規定學校、幼兒園的保護義務;充實社會保護,強調了公共場所的安全保障義務;新增網路保護,力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強化政府保護,對國家監護制度作出詳細規定;完善司法保護,實現司法環節的未成年人保護全覆蓋。

Ⅲ 如何解決校園欺凌事件

校園欺凌是指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學生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路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或誹謗,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學生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1.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之間只存在量的差異,沒有質的區別。校園欺凌主要表現是欺負弱小的同學,令受害者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

2.給孩子的穿戴和學慣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3.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較霸道和強悍的同伴;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4.教育孩子上下學和活動時盡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5.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東西,就給孩子要帶到學校去的學習、生活用具上貼上姓名。這樣有利於證明這些物品都是屬於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6.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與別人不一樣,這也沒有什麼關系。盡早地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孩子會形成堅實的自我價值感,會認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樣值得尊重。

7.讓孩子參加自衛訓練。你也許並不希望孩子對侵犯者實施身體上的報復,但情況一旦惡化,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總是好的。這些訓練還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嚴,減小他成為受欺負者的可能。

8.如果欺負僅僅是口頭或網路上的,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理會那個侵犯者。有時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應或是被欺負者並未因此而擔驚受怕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失去興趣,事情就過去了(當然,但願他們不是繼續去搜尋下一個目標)。

9.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首先可以大聲警告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幼兒園的兒童可以說:你為什麼打我,你這樣做是壞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大聲告訴周圍的老師同學關注欺凌者的行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心虛,洪亮的聲音可以起一個震攝作用。如果對方還是繼續欺凌行為的話,應適當自衛,而不是忍受挨打。

10.如果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當他在公共場合受到一群人脅迫的時候,應該採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態度,這種辦法會免去一些麻煩。真正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到了一個封閉場所裡面就比較難辦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話,可能會遭來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11.事情發生後,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靜,並把發生的情況告訴孩子的老師、咨詢員、園長或校長。可以先問問孩子是願意自己去告訴,還是由你去告訴。嚴重的暴力行為應以法律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

拓展資料

校園安全與每個師生、家長和社會有著切身的關系。從廣義上講,校園事故是指學生在校期間,由於某種偶然突發的因素而導致的人為傷害事件。就其特點而言,一般是因為責任人疏忽大意過失失職而不是因為故意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Ⅳ 遇到校園欺凌該如何應對

當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時,應該如何應對?

1、和施暴者談判拖延時間,然後瞅准機會逃跑或者經過談判取得合理信任

一旦你碰到了校園暴力,幾個女孩或者幾個男孩圍著你,你要盡量和他們談談,聊聊這樣對待你的原因或者是准備對你怎樣,一旦對方放鬆警惕,你可以趁機逃跑;如果你有把握打動他們,那就盡你的所能去取得他們的信任,盡量不發生暴力事件。

2、看見有人經過要大聲呼救或者報警

遇到正好有人經過你們的地方,一定要大聲呼救或者是如果你攜帶手機的話,一定要及時撥通電話報警。小編希望大家,如果有一天路過的時候,有孩子向你呼救的話一定要及時伸出援手,那是他們的希望!另外,報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給對方發現。

3、和家長、學校老師說明情況,對施暴者的處分

真的被施暴了之後,一定要和家長、學校老師說明情況,由學校來針對施暴者進行處分,千萬不能想著以暴制暴,那樣的做法是不能成功的,如果受害人以後也學著對方進行暴力事件,那和施暴者又有什麼區別?

4、攜帶防身用品、報警器以防施暴者打擊報復

等他們被處罰之後,也不要想太多,但是為了防止他們會對你進行報復或者是在班級孤立你等等,但請不要在意。成功的人本來就是孤獨的。

如何避免校園暴力

1、放學結伴而行,不走小路

避免校園暴力的第一個方法就是惹不起我躲得起,至少要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那麼放學之後要和同學們結伴而行,有校車的盡量坐校車,有家長接送的就家長接送。結伴而行也不要走小路抄近路之類的,一定要避免一些潛在的危險地帶。

2、不單獨和同學外出,有事盡量在班級解決

課間或者放學,有不是很熟悉的同學找你外出的話,盡量不去,有什麼事情就在教室里解決好之後再出去,畢竟社會那麼亂,誰知道找你的是好人還是壞人,將可能性降低到最低,不可能在班級教室里對你怎樣的。

3、穿著普通,不爭強好勝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性格上都很自我,自私,以自己為中心的有很多,穿著打扮上面更是有自己的心得。好在現在的學校基本都是要求穿校服很大程度上有所避免,但是也不是全部的學校都穿校服的,那麼這些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要穿著太高調,和同學相處不要爭強好勝,要給自己給別人都留點面子。

4、家長教育要到位

發生校園暴力,家庭教育是很大的內因。不能全盤否定家長的教育,但至少他們的教育上是有缺失的。很多家長都是在該結婚的時候結婚,該生孩子的時候生孩子,對待孩子也許小時候還比較關心,等孩子上小學,上初中,重點關注就是孩子的學習。不可否認,孩子的學習好了基本上其他的行為也不會差,但是一味的關注孩子的學習,不關注孩子的性格心理教育,這樣真的好么?

5、學校教育、監督要給力

學校開設的心理教育課程和心理聊天室,很少有真正用到的,學校要做的就是將心理教育貫徹到孩子的生活中去,讓他們有個傾訴發泄的地方。另外學校既然成立的校園110,就一定要將監督檢查落實到實處,學校管理好了,就應該輻射到學校的周邊地區。

Ⅳ 校園欺凌現象怎麼處理

(第七講)

明確預防和處置校園欺凌的基本制度

——

(一)學校對校園欺凌行為的預防

近幾年的新聞中

「校園霸凌」這一詞彙

想必您不陌生

那到底什麼是校園霸凌

誰來預防校園霸凌

保護孩子們呢

一起來走進今天的內容

什麼是校園欺凌?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百三十條 第三項規定 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路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

校園欺凌的嚴重後果

1 受欺凌者在遭受欺凌後自我認知會變消極,缺乏自尊自信。

2 受欺凌者在長期遭受同伴的羞辱又無力反抗時,極易產生對現實世界的不信任,影響社會交往能力,易產生自虐,甚至自殺行為。

3 受欺凌者一般性格較內向而對外界刺激十分敏感,受欺凌後會經常被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困擾,甚至出現頭痛,胃痛,失眠,噩夢等不良生理反應。

那麼根據

《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

誰來預防校園霸凌

怎麼預防呢

答案是:學校

《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第三十九條 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

學校如何預防校園欺凌

1 強化制度管理

建立校園周邊環境控制機制,加強與當地政府、公安部門等聯系,共同對校園環境進行清理整治,確保社會不良分子不得渾水摸魚進入學校威脅學生安全,給予學生較為良好的外部學習環境。

建立情報搜集制度,利用發達的信息技術,對校園各類糾紛、矛盾和治安事件及時進行信息的收集,一旦事件出現不良勢頭,確保及時予以通報,控制危險事件。

建立突發應急制度,應對突發性特殊性事件。

2 完善預防工作體系

學校應當全面關注學生身心健康,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營造良好校園環境,幫助、引導學生建立健康、積極內心世界,及時處理校園矛盾,減少欺凌。

加強有關校園欺凌教育培訓,教導學生及教職工欺凌事件正確應對方法,提升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嚴查嚴打嚴處理,讓欺凌事件不敢發生、無所遁形。

3 明確監護人職責

校方應當與監護人保持密切聯系,重視家庭環境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及時幫助特殊家境學生,劃清家庭、校園責任界限,共同保護學生健康安全。

隨堂小問

強強是某初中在校生,家境貧寒,不善表達,平日較少與同學老師往來。某日晚放學後,強強被同班幾名學生圍堵在宿舍樓後欺凌,致使強強全身多處受傷,他們的侮辱性言辭也對強強內心造成嚴重傷害。迫於威脅,強強不敢舉報幾人惡劣行徑。三天後幾人再次對強強施暴,強強將此事告知班主任老師,班主任上報校方處理,施暴人賠償損失並受到處分。問:強強事件中校方事前需存在何種行為方可被認定已履行預防校園欺凌義務?

(下滑查看答案)

答:①校方應存在相對完善的校園欺凌處理制度。②課程安排中應具有與對教職工及學生進行欺凌應對方法教育等內容有關的設計。

本期專家

圖文整理:蔣芷若張艷芳

【來源:法治昌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Ⅵ 校園欺凌要怎麼發現和處理

我們學校高中部發現就全校點名批評,家長陪讀,再嚴重的就是全校師生面前念檢討,更過分的就是休學一段時間。

Ⅶ 面對校園欺凌要怎麼辦

如果欺凌者想要毆打你,先警告他,如果他不停止,就反擊他!而且要狠!就算欺凌者求饒你就當沒聽見!打殘為止!假如別人羞辱你,別人也做了幫凶的話!你就拿起刀殺死它們!如果有人說另一種快樂是什麼?那就是虐殺欺凌者,聽欺凌者慘叫,哭泣,絕望才是最開心的事!

Ⅷ 校園欺凌解決方法

校園欺凌是指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學生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路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或誹謗,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學生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1.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之間只存在量的差異,沒有質的區別。校園欺凌主要表現是欺負弱小的同學,令受害者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

2.給孩子的穿戴和學慣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3.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較霸道和強悍的同伴;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4.教育孩子上下學和活動時盡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5.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東西,就給孩子要帶到學校去的學習、生活用具上貼上姓名。這樣有利於證明這些物品都是屬於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6.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與別人不一樣,這也沒有什麼關系。盡早地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孩子會形成堅實的自我價值感,會認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樣值得尊重。

7.讓孩子參加自衛訓練。你也許並不希望孩子對侵犯者實施身體上的報復,但情況一旦惡化,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總是好的。這些訓練還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嚴,減小他成為受欺負者的可能。

8.如果欺負僅僅是口頭或網路上的,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理會那個侵犯者。有時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應或是被欺負者並未因此而擔驚受怕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失去興趣,事情就過去了(當然,但願他們不是繼續去搜尋下一個目標)。

9.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首先可以大聲警告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幼兒園的兒童可以說:你為什麼打我,你這樣做是壞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大聲告訴周圍的老師同學關注欺凌者的行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心虛,洪亮的聲音可以起一個震攝作用。如果對方還是繼續欺凌行為的話,應適當自衛,而不是忍受挨打。

10.如果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當他在公共場合受到一群人脅迫的時候,應該採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態度,這種辦法會免去一些麻煩。真正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到了一個封閉場所裡面就比較難辦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話,可能會遭來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11.事情發生後,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靜,並把發生的情況告訴孩子的老師、咨詢員、園長或校長。可以先問問孩子是願意自己去告訴,還是由你去告訴。嚴重的暴力行為應以法律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

拓展資料

校園安全與每個師生、家長和社會有著切身的關系。從廣義上講,校園事故是指學生在校期間,由於某種偶然突發的因素而導致的人為傷害事件。就其特點而言,一般是因為責任人疏忽大意過失失職而不是因為故意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中學生應該如何面對處理校園欺凌

1、告訴孩子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盡可能拖版延時間。

2、必要時,向路權人呼救求助,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

4、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

5、教育孩子上下學盡可能結伴而行。

6、給孩子的穿戴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7、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8、上下學、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9、學校定期開展心理、思想道德課程教育;適當組織同學間的協作活動,加強團隊互助意識。

熱點內容
初一英語下冊 發布:2025-09-24 03:06:04 瀏覽:581
會計繼續教育網站 發布:2025-09-23 23:53:29 瀏覽:908
校園歌手大賽唱什麼歌 發布:2025-09-23 22:15:47 瀏覽:823
背影教學案例 發布:2025-09-23 16:34:34 瀏覽:273
2013考研數學二答案 發布:2025-09-23 15:38:27 瀏覽:706
奢詩生物 發布:2025-09-23 14:06:38 瀏覽:960
2年級語文書上冊 發布:2025-09-23 10:43:15 瀏覽:377
教學戰歌 發布:2025-09-23 10:39:47 瀏覽:770
關於老師的兒歌 發布:2025-09-23 08:46:43 瀏覽:228
吉林意達生物有限公司 發布:2025-09-23 08:20:31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