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窪中學
Ⅰ 2010河北省衡水三支一扶崗位代碼
崗位代碼 社區市名稱 "縣市區
名稱" 鄉鎮服務單位名稱 服務類別 需求專業 學歷 數量
08001A 衡水市 桃城區 彭杜鄉中心校 支教 英語 本科以上 1
08002A 衡水市 桃城區 鄧庄鄉中心校 支教 語文 本科以上 1
08003A 衡水市 桃城區 鄧庄鄉中心校 支教 音樂 本科以上 1
08004A 衡水市 桃城區 河沿鎮中心校 支教 數學 本科以上 1
08005A 衡水市 桃城區 河沿鎮中心校 支教 英語 本科以上 1
08006C 衡水市 桃城區 趙圈鎮中心衛生院 支醫 影像 本科以上 1
08007C 衡水市 桃城區 趙圈鎮中心衛生院 支醫 臨床(兒科) 本科以上 1
08008C 衡水市 桃城區 大麻森中心衛生院 支醫 臨床 本科以上 1
08009C 衡水市 桃城區 河沿鎮中心衛生院 支醫 臨床(外科) 本科以上 1
08010C 衡水市 桃城區 河沿鎮中心衛生院 支醫 臨床(骨科) 本科以上 1
08011C 衡水市 棗強縣 棗強鎮衛生院 支醫 臨床護理 專科以上 1
08012C 衡水市 棗強縣 恩察鎮衛生院 支醫 臨床護理 專科以上 1
08013C 衡水市 棗強縣 新屯鄉衛生院 支醫 內科護理 專科以上 1
08014C 衡水市 棗強縣 大營鎮中心衛生院 支醫 臨床護理 專科以上 1
08015C 衡水市 棗強縣 王常鄉衛生院 支醫 外科 專科以上 1
08016C 衡水市 棗強縣 唐林鄉衛生院 支醫 檢驗 專科以上 1
08017C 衡水市 棗強縣 馬屯鎮中心衛生院 支醫 臨床 專科以上 1
08018C 衡水市 棗強縣 肖張鎮衛生院 支醫 臨床 專科以上 1
08019A 衡水市 棗強縣 唐林中心小學 支教 語文 專科以上 1
08020A 衡水市 棗強縣 吉利中心小學 支教 數學 專科以上 1
08021A 衡水市 棗強縣 大營完小 支教 體育 專科以上 1
08022A 衡水市 棗強縣 張米完小 支教 英語 專科以上 1
08023A 衡水市 棗強縣 王窪小學 支教 音樂 專科以上 1
08024A 衡水市 棗強縣 加會小學 支教 英語 專科以上 1
08025A 衡水市 棗強縣 董子小學 支教 美術 專科以上 1
08026A 衡水市 棗強縣 王均鄉小學 支教 英語 專科以上 1
08027A 衡水市 棗強縣 唐林鄉中學 支教 語文 本科以上 1
08028A 衡水市 棗強縣 加會中學 支教 物理 本科以上 1
08029A 衡水市 棗強縣 王均中學 支教 英語 本科以上 1
08030A 衡水市 棗強縣 王常中學 支教 信息技術 本科以上 1
08031A 衡水市 棗強縣 馬屯中學 支教 音樂 專科以上 1
08032A 衡水市 故城縣 鄭口聚龍中學 支教 語文 專科以上 1
08033A 衡水市 故城縣 鄭口聚龍中學 支教 數學 專科以上 1
08034A 衡水市 故城縣 鄭口聚龍中學 支教 英語 專科以上 1
08035C 衡水市 故城縣 饒陽店衛生院 支醫 臨床 本科以上 1
08036C 衡水市 故城縣 饒陽店衛生院 支醫 護理 專科以上 1
08037D 衡水市 故城縣 鄭口鎮西苑小區 扶貧 文秘辦公一體 專科以上 1
08038D 衡水市 故城縣 饒陽店鎮營東開發區 扶貧 文秘 專科以上 1
08039D 衡水市 故城縣 饒陽店鎮營東開發區 扶貧 企業管理 專科以上 1
08040D 衡水市 故城縣 故城鎮政府 扶貧 文秘、水利 專科以上 1
08041C 衡水市 深州市 深州鎮衛生院 支醫 放 射 專科以上 1
08042C 衡水市 深州市 深州鎮衛生院 支醫 醫學檢驗 專科以上 1
08043C 衡水市 深州市 木村衛生院 支醫 護 理 專科以上 1
08044C 衡水市 深州市 大馮營衛生院 支醫 臨 床 專科以上 1
08045C 衡水市 深州市 李村衛生院 支醫 臨 床 專科以上 1
08046C 衡水市 深州市 護池衛生院 支醫 護 理 專科以上 1
08047C 衡水市 深州市 西馬庄衛生院 支醫 護 理 專科以上 1
08048C 衡水市 深州市 羊窩衛生院 支醫 臨 床 專科以上 1
08049C 衡水市 深州市 羊窩衛生院 支醫 護 理 專科以上 1
08050C 衡水市 深州市 大屯衛生院 支醫 護 理 專科以上 1
08051C 衡水市 深州市 吳山莊衛生院 支醫 臨 床 專科以上 1
08052C 衡水市 深州市 土路口衛生院 支醫 臨 床 專科以上 1
08053C 衡水市 深州市 位橋衛生院 支醫 眼 科 專科以上 1
08054C 衡水市 深州市 白宋庄衛生院 支醫 護 理 專科以上 1
08055C 衡水市 深州市 大堤衛生院 支醫 臨 床 專科以上 1
08056C 衡水市 深州市 社區服務門診 支醫 臨 床 專科以上 1
08057B 衡水市 深州市 鄉鎮植保站 支農 植 保 專科以上 1
08058B 衡水市 深州市 鄉鎮土肥站 支農 土 化 專科以上 1
08059B 衡水市 深州市 鄉鎮技術站 支農 農 學 專科以上 1
08060B 衡水市 深州市 鄉鎮農經站 支農 農 經 專科以上 1
08061B 衡水市 深州市 鄉水資源管理站 支農 水政資源 專科以上 1
08062A 衡水市 深州市 育 英 中 學 支教 英 語 專科以上 1
08063A 衡水市 深州市 育 英 中 學 支教 數 學 專科以上 1
08064C 衡水市 深州市 兵曹鄉計生站 支醫 婦 科 專科以上 1
08065C 衡水市 深州市 深州鎮計生站 支醫 婦 科 本科以上 1
08066C 衡水市 深州市 深州鎮計生站 支醫 文 秘 專科以上 1
08067A 衡水市 冀州市 西王鎮中學 支教 美術 專科以上 1
08068A 衡水市 冀州市 西王鎮中學 支教 語文 本科以上 1
08069A 衡水市 冀州市 西王鎮中學 支教 數學 本科以上 1
08070A 衡水市 冀州市 西王鎮中學 支教 英語 本科以上 1
08071A 衡水市 冀州市 門庄鄉中學 支教 體育 專科以上 1
08072A 衡水市 冀州市 門庄鄉中學 支教 音樂 專科以上 1
08073A 衡水市 冀州市 門庄鄉中學 支教 美術 專科以上 1
08074A 衡水市 冀州市 門庄鄉中學 支教 語文 本科以上 1
08075A 衡水市 冀州市 門庄鄉中學 支教 數學 本科以上 1
08076A 衡水市 冀州市 門庄鄉中學 支教 英語 本科以上 1
08077C 衡水市 冀州市 漳淮鄉衛生院 支醫 臨床醫學 專科以上 1
08078C 衡水市 冀州市 周村中心衛生院 支醫 護理、臨床 專科以上 1
08079C 衡水市 冀州市 小寨中心衛生院 支醫 臨床醫學 專科以上 1
08080C 衡水市 冀州市 官道李中心衛生院 支醫 臨床醫學 專科以上 1
08081A 衡水市 安平縣 北郭農中 支教 英語 專科以上 1
08082A 衡水市 安平縣 崔安村小學 支教 英語 專科以上 1
08083C 衡水市 安平縣 南王莊鎮醫院 支醫 臨床 專科以上 1
08084C 衡水市 安平縣 油子鄉醫院 支醫 臨床 專科以上 1
08085C 衡水市 安平縣 兩窪鄉醫院 支醫 臨床 專科以上 1
08086C 衡水市 饒陽縣 五公醫院 支醫 婦科 本科以上 1
08087C 衡水市 饒陽縣 留楚衛生院 支醫 護理 專科以上 1
08088C 衡水市 饒陽縣 南善衛生院 支醫 內科 專科以上 1
08089C 衡水市 饒陽縣 牛村衛生院 支醫 內科 專科以上 1
08090D 衡水市 饒陽縣 計生服務站 扶貧 醫學專業 本科以上 1
Ⅱ 武邑圈頭中學七1班孫文靜成績單
圈頭鄉 鄉政府駐圈頭村。面積75.6平方千米,人口2.35萬。轄44個村委會:圈頭、侯角、任角、曹角、國庄、東何、後消、前消、後高、前高、胡家、謝家、李家、西劉、封王、小王、大王、石庄、曲窪、朱窪、王窪、史油坊、北翰林、前翰林、東翰林、崔家口、大郭庄、小郭庄、陳家灣、唐家灣、石家灣、史河涯、肖家坑、柳家莊、侯家莊、葛家莊、魏董務、李董務、高董務、河北王、南汗林、孫汗林、高李張、苗八公。
Ⅲ 崇左交通事故卜寨村2月18日
通許縣通許縣 地圖
郵編:475400代碼:22區號:0378拼音:Tongxu Xian
通許縣位於河南省中部偏東北,地處豫東平原。北緯31°15′-34°34′和東經114°18′-114°38′。東接杞縣、西連尉氏,南鄰扶溝、太康,北交開封縣。東西寬30.5千米,南北長34.8千米,總面積766.22平方千米。總人口59萬人(2002年)。 基本概況(關注通許,請關注網路通許吧)編輯本段通許縣隸屬開封,鄰縣有杞縣,尉氏。地處豫東平原,北臨黃河,西望嵩山少林,距省會鄭州市100公里,七朝古都開封市45公里。現轄6鎮6鄉,304個行政村,總面積達767平方公里,人口58萬。通許地處東經114度18--114度38之間,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冷暖適中.年平均日照2500個時數,年平均溫度14.9攝氏度,無霜期222天,年降水量775毫米.
宋朝1002年置咸平縣,1189年改通許縣,經過2000度年變遷,遺留下眾多名勝古跡和旅遊景點九女冢,曹植墓和 古色古香的清真寺,都是旅遊良好去處.
通許物化天寶,資源豐富.盛產小麥,棉花,玉米,花生(其中"金澳"牌花生獲得國家原產地認證)等農產品,通許林果,花卉繁多,畜牧業發達,食用菌,瓜果,蔬菜等綠色食品大量出口國外或輸送到省會等周邊城市.
近年來,通許工業和 鄉鎮企業發展迅速.現有國有,集體,民營企業達千家,基本形成以紡紗,釀酒,皮革,化工,機械製造,工藝燈飾,農副土特產品深加工為中心的總和工業體系.新興電動車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以藍翔車業為龍頭,年產電動車100萬輛,正在努力打造中原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基地。全縣有農業人口52萬人,富裕勞動力15萬人,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境內鐵路,公路縱橫交錯,遍布全縣.日照至南陽,內蒙旗至深圳高速公路縱橫穿過全境.西距新鄭國際機場,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60公里,北距隴海鐵路45公里.全縣通車總里程已達1422.7萬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為185.5公里。全縣有高低壓電線路5000多千米、變電站9座,總容量42.3萬千伏安,形成了「雙迴路」供電網路,保證了全年安全用電。
通許縣工業發展迅速。截止1998年底,全縣擁有工業企業2971家,已形成棉紡、繅絲、皮革、機械、化工、建材、食品、釀酒、造紙、印刷、制葯、板材加工、磨料磨具等較完整的工業體系。規模較大的企業有通達紡織總廠、東方石油機械廠、黃河澱粉廠、建材廠、咸平酒廠、通達利油脂公司、東亞節能燈具有限公司、麗星粉皮設備廠、豫達皮革皮毛製品有限公司、世冠化學製品廠、動物葯品廠、通玉集團、長興精製麵粉廠等企業。其中皮革出口國外,縣咸平酒廠研製釀造的咸平糧液,在92年首屆京城酒文化節上被評為」名優酒「,榮獲鄭州全國輕工業產品博覽會金獎和泰國首屆曼谷國際名酒博覽會金獎,被省、市定為宴會用酒。粉蝶牌衛生紙、康力啤酒、麗星粉皮機械、世冠洗衣粉先後榮獲省部級名優產品稱號。東亞節能燈具股份有限公司獲得四項國家專利,是省內最大的節能燈具生產企業,東方石油機械廠的煙草薄片生產線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通許縣政策優惠,環境優越。出台了一系列親商、安商、富商政策,開成了全苑工業聚集區,總面積達15平方公里。目前,園區內企業林立,設施齊備,入駐企業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是處來客商投資興業的理想寶地。 基本數據編輯本段序號 行政區劃代碼 地區 郵政編碼
01 22100 城關鎮 475400
02 22101 豎崗鎮 475478
03 22102 玉皇廟鎮 475471
04 22103 四所樓鎮 475473
05 22104 硃砂鎮 475475
06 22105 長智鎮 475474
07 22200 馮庄鄉 475476
08 22201 孫營鄉 475477
09 22202 大崗李鄉 475479
010 22203 邸閣鄉 475470
011 22204 練成鄉 475472
012 22205 厲庄鄉 475400 基礎設施編輯本段一、路網:年內修建高標准道路12公里。
二、供電:工業區供電總容量3.5萬千伏安,供電電壓10千伏,以雙迴路形式供電。
三、供水:工業區有供水站一座,現有20km地下水供水管網,主管道直徑310mm,供水壓力0.25-0.35Mpa(恆壓供水),供水量200-2000t/h。供水方式為多點變頻恆壓供水。以後隨著需水量的增加,再逐漸增加深井和供水裝置數量,保證用水量。供水硬度小於等於2.0mg.N/L,PH=7-8。
四、排水:沿路排水管網18km,其中Φ1000mm 7km,Φ800mm 11km,污水檢查井間距為50米。
五、供氣:供氣量60萬Nm3/日。總管供氣壓力為1.5Mpa,減壓為0.4Mpa後送各企業使用。天然氣熱值9500大卡/Nm3以上。
六、通訊:網通、移動、聯通、小靈通各種通訊系統覆蓋永清工業區。 風景名勝編輯本段通許八景:羽墓春雲 寇墳秋雨 柏崗晚渡
雙溝夜拆 蜀墳秋風 上倉雪霽(ji)
鸑鷟(yue zhuo)晴崗 練成晚照
子羽墓 在通許縣城東1.5公里。面積60平方米,墓高14米,保存尚好。內葬春秋時期鄭國行人(官名)人。孔子學生。曾助公孫僑(子產)相鄭,是鄭國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羽墓春秋』被稱為「通許八景」之一 行政區劃編輯本段通許縣轄6個鎮、6個鄉:城關鎮、豎崗鎮、玉皇廟鎮、四所樓鎮、硃砂鎮、長智鎮、馮庄鄉、孫營鄉、大崗李鄉、邸閣鄉、練城鄉、厲庄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城關鎮
2006年,轄5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第一居委會、第二居委會、第三居委會、第四居委會、第五居委會、下窪村、趙河村、金元村、苗崗村、邢崗村、東水沃村、毛庄村1、劉庄村1、五里卜村、高寨村、一村、二村、代庄村1。
豎崗鎮
2006年,轄26個村委會:豎崗村、張士橫村、前小渚村、王莊村1、大連村、張營村、孫庄村1、王營村、窪張村1、百里池村、南河口村、裴庄村、前付村、聶庄村、燕崗村、肖廟村、張瑞宇村、北河口村、小河口村、後付村、李庄村1、何家村、中牟王村、車崗村、後劉庄村、前劉庄村。
玉皇廟鎮
2006年,轄32個村委會:玉皇廟村、河流村、窪張村2、前安嶺村、後安嶺村、申店村、韓庄村2、韓朱崗村、西陳集村、東陳集村、曹李王村、婁砦村、苗砦村、阜牛崗村、茶葉崗村、後萬彩嶺村、前萬彩嶺村、胡砦村、稷子崗村、南婁窪村、徐庄村、長河窪村、羊耳崗村、冢上村、箍桶劉村、王莊村3、耿付庄村、前柳行村、後柳行村、高庄村2、馬頭村、張百虎村。
四所樓鎮
2006年,轄28個村委會:四所樓村、婁拐村、磚寨村、陳庄村2、趙輝村、王景陽村、沈公村、三趙村、毛桃庄村、大青崗村、高頂庄村、夏砦村、仲舒崗村、後羅村、嶺西村、陳子候村、任寨村、田莊村、段馬劉村、章常庄村、東王莊村、小上灣村、真會村、前羅村、陰崗村、大上灣村、搗罐庄村、韭菜王村。
硃砂鎮
2006年,轄36個村委會:硃砂村、東寨村、崗中村、西寨村、謝庄村、前閣村、徐屯村、後王寨村、李寨村、朱寨村、王莊村4、石崗村、演武崗村、斗廂村、板張庄村、陶庄村、韋寨村、李庄村3、喬頭村、拜寨村、焦堂村、牛角崗村、油坊寨村、喬寨村、李石仲村、學寨村、王窪村、西栗崗村、中栗崗村、東栗崗村、陳寨村、羊羔橋村、朱村、西王固村、俄庄村、小崗村,周砦村,閆砦村。
長智鎮
2006年,轄22個村委會:長智村、袁庄村、岳寨村、武寨村、前六營村、後六營村、龐庄村2、三所樓村、西蘆氏村、東蘆氏村、後七步村、前七步村、閻庄村、陳小庄村、耿小庄村、陳崗村、高旺屯村、老王莊村、匡營村、潤店村、棗林村、胡庄村。
馮庄鄉
2006年,轄23個村委會:馮庄村1、陳庄村1、馬庄村1、楊庄村1、七里灣村、前山龍口村、後山龍口村、趙庄村、黎崗村、姚堂村、張庄村、小城村、西張庄村、唐崗村、梁墓崗村、東雙溝村、大雙溝村、小雙溝村、張奇庄村、西水沃村、西城村、毛庄村2、段庄村。
孫營鄉
2006年,轄31個村委會:半截樓村、北孫營村、共和村、四和村、侯李村、朱氏崗村、孟連村、和庄村、姜寨村、小孟昶村、南李佐村、北李佐村、大渚劉村、大渚王村、南孫營村、郭庄村、郜庄村、蔣家村、蘆家村、趙龍門村、後小渚村、新莊村、東趙亭村、王家村、七門村、西趙亭村、清水口村、蘆熬村、前劉村、前寨村、後寨村。
大崗李鄉
2006年,轄24個村委會:南崗村、大崗游村、鐵佛寺村、杜庄村、三王村、任祥村、韓庄村1、北崗村、小崗張村、小崗郭村、宋營村、任張村、游庄村、戶崗村、蘇劉庄村、吳召村、劉寸崗村、蒲口村、七宅村、田沈砦村、陳村、寇村、田劉庄村、王莊村2。
邸閣鄉
2006年,轄22個村委會:邸閣村、楊武營村、郝庄村、標台村、牌路村、高庄村1、仲庄村、龐庄村1、祁灣村、燒盆李村、賈庄村、婁庄村、孫庄村2、張杠庄村、張斗庄村、各里口村、楊庄村2、東時村、代庄村2、謝堂村、李菜園村、馮庄村2。
練城鄉
2006年,轄24個村委會:練城村、常庄村、趙樓村、張百匡村、大於庄村、彪崗村、翟崗村、小青崗村、李庄村2、拐王村、西朱庄村、歐陽崗村、李觀化村、楊庄村3、張道營村、宋庄村、黑王村、東朱庄村、羅窪村、陳朱村、厲大樓村、前閻台村、後閻台村、辛庄村。
厲庄鄉
2006年,轄23個村委會:厲庄村、東巨崗村、范庄村、馬庄村2、萬寨村、桂店村、雲庄村、付一村、付二村、萬庄村、張廟村、西巨崗村、劉庄村2、於庄村、犁掩庄村、坡於村、靳崗村、前柏崗村、後柏崗村、雙樓村、安王莊村、毛李村、塔灣村。 通許學校編輯本段高中:
通許第一高級中學
楊坤中學
實驗中學
三職高中
初中:
第一初中
下窪學校
實驗初中
回民中學
城關中學
小學:
育英小學
實驗小學
下窪小學
回民小學
民辦學校:
楊坤中學
麗星中學
查拳武術學校
楊坤小學 歷史沿革編輯本段春秋為許國地。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始置通許鎮,屬扶溝縣。宋太祖趙匡胤下詔疏浚蔡河。自京師至通許鎮,沿河設置閘門,按時開閘,調節水量,漕運暢通。取自汴京直通許國故地之義,故名通許。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置咸平縣,以年號為名。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其與咸平府(今遼寧省開原縣)同名,易名為通許縣,屬南京路開封府。元屬河南江北中書省汴梁路總管府。明清屬河南省開封府。中華民國初屬豫東道;廢道後,屬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屬陳留專區;1952年歸鄭州專區,1954年改屬開封專區;1958年9月,通許與尉氏縣合並,稱尉氏縣,通許縣改為通許鎮;1962年3月,恢復通許縣建置,仍屬開封專區;1983年劃歸開封市迄今。
2004年,通許縣轄4個鎮、8個鄉:城關鎮、四所樓鎮、玉皇廟鎮、硃砂鎮、長智鄉、練城鄉、邸閣鄉、厲庄鄉、大崗李鄉、豎崗鄉、馮庄鄉、孫營鄉。
2000年,通許縣轄5個鎮、7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52363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67347 豎崗鎮 42564 玉皇廟鎮 52782 四所樓鎮 55891 硃砂鎮 61234 馮庄鄉 31834 孫營鄉 40126 大崗李鄉 44868 邸閣鄉 37334 練城鄉 40035 長智鄉 42273 厲庄鄉 36075
截至2007年12月31日,通許縣轄6個鎮、6個鄉:城關鎮、硃砂鎮、玉皇廟鎮、四所樓鎮、長智鎮、豎崗鎮,邸閣鄉、練城鄉、馮庄鄉、厲庄鄉、大崗李鄉、孫營鄉。
名人錄:
毛春林:
原水東武工隊首領,解放後任廣東軍區空軍司令員,2000年去世;為了紀念這個偉人,聽說通許還建了個春林小學
馬文芳
全國人大代表馬文芳出生在開封市通許縣大崗李鄉蘇劉庄村,1974年,從通許衛校畢業的他回到村裡當上了赤腳醫生。蘇劉庄村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全村300多名兒童接種防疫需要到很遠的縣、鄉衛生院去,有的因家庭貧困,乾脆不去醫院。他把村裡的診所改名為「愛心診所」,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堅持每年為全村兒童義務防疫,並為他們建立了防疫卡。20多年來,全村沒有一名兒童因救治不及時而發生意外。
每年,馬文芳為本村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都要進行兩次免費體檢,還為鄉敬老院的30多位老人檢查身體,風雨無阻。村裡有8名傷殘軍人,馬文芳為他們建立了醫療檔案,長年堅持義務為他們體檢看病 .【
你自己看一下就知道了
Ⅳ 吳起特崗公告出了嗎
吳起特崗教師招聘公告已出,以下是具體內容:
根據延安市教育局、延安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延安市財政局、延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做好2018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延市教人〔2018〕31號)文件精神,現將招聘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聘崗位及人數(95名)
(一)初級中學20名:語文3名,數學3名,英語3名,歷史2名,生物2名,物理2名,體育2名,音樂2名,美術1名。
(二)鄉鎮小學教師45名:語文14名,數學12名,英語4名、信息技術3名、體育5名、音樂4名、美術3名。
(三)鄉鎮小學學前班教師30名。
二、招聘對象及條件
(一)招聘對象:初中、小學教師須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往屆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小學學前班教師須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往屆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或全日制普通高校師范教育類應往屆專科畢業生。非師范教育類專科學歷、成人教育學歷、黨校學歷和各種學習證明書不在招聘范圍之內。
(二)招聘條件:
1、基本素養條件。政治素質好,熱愛教育事業,品行端正,遵紀守法,在校或工作或待業期間表現良好,未受過紀律處分,無不良就業記錄,志願服務農村基層教育。各類基層服務期截至2018年8月31日前未滿或服務期內有一次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報考。
2、資格與崗位條件。持有相應教師資格證書;或持有教育部考試中心頒發的《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且應在2018年7月31日前取得擬聘崗位要求的教師資格證書,所學專業須與擬報崗位專業要求一致。
3、身份與年齡條件。年齡在30周歲以內(1988年5月1日後出生,以身份證或戶籍證明原件為准)、未就業或與原就業單位解除了勞動(聘用)合同,符合本次招聘條件的延安市戶籍(往屆畢業生以2018年5月24日前戶籍登記為准;2018年應屆畢業生以高考前戶籍為准,在資格復審時審定)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
4、身心條件。心理健康,身體條件符合省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關於做好陝西省教師資格認定體檢工作的通知》(陝教師〔2016〕4號)規定要求,能適應設崗地區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5、優先條件。在同等條件下總成績並列優先順序為:筆試成績高者優先,學科專業知識成績高者優先,師范教育類本科生優先,本地生源優先,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優先(僅限吳起縣戶籍)。
6、鐵邊城鎮王窪子中心小學數學崗位(2名),僅限符合招聘條件的吳起縣戶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申報,但不受專業限制。若崗位空缺可從其他相同專業符合招聘條件的人員中按序調劑。
7、必須服從調配,否則不予聘用。
三、服務期限和范圍
特崗教師服務期暫定為三年,服務期內全部安排在農村學校任教,可根據當地農村教育需求在縣域內鄉鎮以下學校流動。
四、特崗計劃的組織領導
縣上成立農村特崗計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負責縣
特崗計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工作。
特崗計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宏江擔任,副組長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柳志清、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彥斌擔任,教育、編制、財政、人社、紀檢、監察、衛計、公安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辦公室設在教育局,由李彥斌兼任辦公室主任。工作人員從成員單位抽調,具體負責招聘特崗教師實施相關事宜。教育局會同編制、人社部門制定本地特崗計劃的崗位設置標准和公開招聘辦法,按照省市要求組織招聘工作及崗前培訓,落實特崗教師教學崗位和編制,加強對特崗教師的服務管理與調配交流。
五、招聘形式及程序
(一)公布實施方案。根據省上《關於做好2018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陝教〔2018〕109號)精神和要求,省教育廳將於6月1日起在門戶網站http://www.sne.gov.cn/發布招聘信息。同時在吳起政府網站公布《吳起縣2018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方案》,不再另行通知,請考生關注。不按時參加的,視為自動放棄,一切責任自負,請各位考生隨時查看。(吳起縣政府網:http://www.wqx.gov.cn/)
(二)網上報名。2018年特崗計劃採用「陝西省特崗教師管理信息系統」(網址:tgjs.snecloud.com,以下簡稱「陝西特崗系統」)進行特崗教師報名、招聘、錄用、管理和信息動態更新。考生應通過系統進行注冊登錄報名,原則上每位考生只能申報一個特崗教師崗位。具體時間為6月4日9:00至6月7日18:00。
(三)網路初審。6月4日9:00至6月8日18:00,縣特崗招聘領導小組嚴格按照招聘條件對申報志願情況進行統籌和網路資格審查。報考人員資格初審通過後,報考崗位不能更改。
(四)筆試。筆試包括教育理論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兩科,由省考試管理中心統一命題,市教育局承擔考試考務及相關工作。考試時間、考試方式以省教育廳公告為准。特崗招聘領導小組結合考試情況劃定分數線,根據筆試成績從高到低順序,依據招聘計劃,按照1:3的比例確定參加面試人員名單並公示(建檔立卡貧困戶崗位及體音美、信息技術等緊缺薄弱學科可適當放寬至1:2)。全省列印准考證時間為6月25日8:00至29日24:00,考生在網上自行列印准考證,沒有準考證者,不得參加筆試,造成後果責任自負。筆試時間擬定6月30日(星期六),筆試地點設在延安市城區內,具體考場和考試要求另在「吳起縣政府網」予以公告。
(五)現場資格復審及面試。
根據筆試成績從高到低順序,按照招聘計劃數的3倍確定進入面試資格復審人員(未達到最低分數線或單科成績為零分的除外);對達不到3倍的崗位,達到最低分數線的應聘人員全部確定為面試資格復審人員。筆試、面試成績按6:4計算(考試總成績=[筆試成績(教育理論知識+學科專業知識)÷2]×60%+面試成績×40%),筆試成績、面試成績、考試總成績均計算到小數點後兩位數,不實行四捨五入,並按照規定程序向社會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天。資格復審及面試工作時間、地點(待定),屆時將在吳起縣人民政府網進行公告,不再另行通知。不按時進行現場資格復審的,視為自動放棄,責任自負。現場資格復審的合格人員名單進行網上公示。請報考人員及時關注查詢吳起縣政府網:網頁鏈接
Ⅳ 1995屆寧夏王窪中學的畢業證編號怎麼填
畢業證書編號,填暫無。 教師資格證編號填,無。 我也報考了的,同學都是這樣填的。
Ⅵ 信陽新縣方崗村在哪
肯定 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結合部,東襟合肥,南視武漢,北達鄭州,京九鐵路、106國道、大廣高速公路縱貫全境,素有「三省通衢」和「中原南門」之稱。全縣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1個管理區,205個行政村(居委會),人口36萬。是一個以林為主的山區縣。新縣是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藍。新縣物產豐富,資源充足。盛產林果、茶葉、中葯材等,其中,板栗、銀杏、茶葉、油茶、野生獼猴桃品質產量均居河南之冠,被國家林業局譽為全國名特優經濟林「板栗之鄉」、「銀杏之鄉」。 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地理位置
新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大別山腹地。屬信陽地區。面積1546平方公里,人口32.17萬轄17個鄉(鎮),200個行政村。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本縣為大別山區,群山環抱,主峰黃毛尖海拔1011米。山間有谷地、盆地。小潢河境內長50公里。年平均氣溫15.1℃,年平均降水量127.4毫米,全年無霜期225天。
編輯本段交通現狀
境內公路總里程393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5.4公里。有國道106線,大廣高速穿過,全長14公里;省道2條,全長100公里;縣鄉道全長267公里;專用公路全長12公里。橋梁520座14188延米。17個鄉晴雨通車,197個行政村通汽車。有京九鐵路34公里,縣轄內設有滸灣、新縣、泗店車站。
編輯本段名勝古跡
位於鄂豫交界的天台山,史稱淮南第一峰,腹地的連康山、沙窩的紫龍潭、熊河的山水 新縣
關均為著名的游覽勝地。新縣是我國最早的紅色的革命根據地之一,中共中央鄂豫皖軍委航空局就在縣城內。現在新縣在省重點保護的蘇區舊址十處。
編輯本段新縣特產
新縣境內資源豐富,盛產茶葉、板栗、銀杏、油茶、中葯材、山野菜和獼猴桃,其品質、產量均居河南省之冠,其中銀杏是全國四大銀杏基地之一,被譽為「中原茶葉第一鄉」、「板栗之鄉」、「銀杏之鄉」。全縣有杉木30萬畝、板栗32萬畝、茶葉7.5萬畝、銀杏林面積3萬畝。山上植物2100多種,有香果樹、珙桐、水松、金錢松、銀杏等珍稀樹種. 好山好水出好茶,新縣是信陽毛尖茶主產區之一,被譽為「茶葉之鄉」。 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結合部。全縣轄15個鄉鎮,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人口32.17萬。是一個以林為主的山區縣,也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
新縣轄5個鎮、10個鄉:新集鎮、八里畈鎮、沙窩鎮、吳陳河鎮、蘇河鎮、周河鄉、陡山河鄉、滸灣鄉、千斤鄉、卡房鄉、郭家河鄉、陳店鄉、箭廠河鄉、泗店鄉、田鋪鄉,香山湖管理區,縣人民政府駐新集鎮。
新集鎮
代碼:411523100 2006年,轄12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紅旗居委會、勝利居委會、解放居委會、東風居委會、京九居委會、新城居委會、長潭居委會、金水居委會、巴棚居委會、潢河居委會、艾窪居委會、葉林居委會、金蘭村、彭河村、白果術村、卓灣村、塘窪村、林沖村、董店村、代咀村、金河村、劉泗沖村、彭大灣村、合龍村、代窪村、沖田窪村、黃灣村、姚沖村
八里畈鎮
代碼:411523105 2006年,轄12個村委會:八里畈村、張店村、神橋村、鄭坳村、聶壇村、王里河村、水口村、螯山村、長河村、七龍山村、長崗村、南沖村
沙窩鎮
代碼:411523101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街道居委會、王山村、沙坪村、曾畈村、羅漢村、吳灣村、汪沖村、油榨村、楊畈村、熊河村、高山村、匡灣村、劉灣村、朴店村
吳陳河鎮
代碼:411523103 2006年,轄18個村委會:吳陳河村、邱店村、馬鞍村、龔窪村、王窪村、夏灣村、陳窪村、石灣村、吳尖山村、柯棚村、周灣村、章墩村、小河邊村、陽土墩村、杜窪村、羅寺村、朱窪村、邱堂村
蘇河鎮
代碼:411523104 2006年,轄15個村委會:張堂村、蘇河村、廖窪村、朱店村、文昌村、李庄村、新光村、雙鎮村、黃圍孜村、夏店村、紅柳村、趙坳村、郭大窪村、墨河村、廟墩村
周河鄉
代碼:411523201 2006年,轄11個村委會:周河村、柳鋪村、毛鋪村、馮樓村、余沖村、付沖村、西河村、湯沖村、熊灣村、九龍村、王邊村
陡山河鄉
代碼:411523202 2006年,轄15個村委會:陡山河村、爛泥沖村、扶前灣村、胡沖村、大塘村、劉灣村、塘灣村、白馬山村、張灣村、李灣村、白沙關村、槐店村、剛店村、柳林河村、連康山村
滸灣鄉
代碼:411523203 2006年,轄14個村委會:滸灣村、蔡山村、鄢山村、黃墩村、李寺村、伍榜村、徐灣村、柳店村、蘇畈村、鄭店村、曹灣村、游圍孜村、李榜村、華灣村
千斤鄉
代碼:411523204 2006年,轄19個村(居)委會:楊店村、王店村、余店村、娘灣村、邵山村、土主嶺村、楊高山村、代灣村、喻沖村、大吳灣村、北楊灣村、付窪村、徐畈村、沙石居委會、南金村、抱耳村、孔灣村、大楊灣村、吳大塘村
卡房鄉
代碼:411523205 2006年,轄9個村委會:古店村、卡房村、居畈村、胡河村、何山村、王畈村、葉灣村、牛沖村、胡灣村
郭家河鄉
代碼:411523206 2006年,轄7個村委會:郭家河村、麻布村、灣店村、蓮花村、范灣村、柴樓村、土門村
陳店鄉
代碼:411523207 2006年,轄10個村委會:細吳村、杜灣村、程七村、雲山村、代崗村、高灣村、山背村、梅花村、鬍子石村、王灣村
箭廠河鄉
代碼:411523208 2006年,轄13個村委會:箭河村、竹林村、黃畈村、仁畈村、塔爾村、油榨村、李窪村、何崗村、方灣村、代畈村、楊沖村、占灣村、石崗村
泗店鄉
代碼:411523209 2006年,轄12個村委會:范店村、付山村、邱灣村、余畈村、大畈村、余河村、王樓村、鄒河村、計河村、分水嶺村、陸灣村、泗店村
田鋪鄉
代碼:411523210 2006年,轄8個村委會:田鋪村、水榜村、黃土嶺村、河鋪村、塘畈村、宋畈村、陶沖村、九里村,
香山湖管理區
轄付山村、邱灣村、余畈村。
編輯本段新縣歷史
新縣的前身為經扶縣。1932年10月,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為了便於控制鄂豫皖邊界的大別山區,對付革命力量,以當時河南省政府主席劉峙之字「經扶」為縣名,以新集為縣治,設立經扶縣,將光山縣南部五個里(八水裡、五馬里、沙城裡、長潭裡、青山裡)、17個保(神留橋、朴風山、沙窩、永陽贅、五龍、杜橫、夏陂山、長潭、朱向、董范店、墨斗關、潘殷沖、官堰、柴山、觀音、沙城、千斤),湖北省麻城縣三個區(仁美區的三分之二、擇里區的三分之二、豐義區的二分之一,相當於現在泗店、田鋪二鄉中南部、周河鄉南部)、黃安縣的兩個會(長水會、塔耳會,相當於現在箭廠河鄉)等劃歸經扶縣管轄。原屬河南省的面積佔93%。 新縣是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里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堅持大別山紅旗不倒的中心地、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先後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主力紅軍,培育了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43位叱吒風雲的共和國將軍和50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獻出了吳煥先、高敬亭等5.5萬優秀兒女的寶貴生命,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將軍縣。 1947年8月,劉(伯承)鄧(小平)大軍挺進大別山。28日,新集重獲解放。12月,在縣城西南王灣召開經扶縣首屆人民代表大會。與會代表500多人一致通過決議,將經扶縣更名為新縣。
編輯本段發展歷程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新縣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和首府所在地,在這里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主力紅軍,獻出了吳煥先、高敬亭等5.5萬優秀兒女的寶貴生命,培育了李德生、許世友、鄭維山等93位叱吒風雲的共和國將軍和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將軍縣」。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新縣人民繼承和發揚的老區光榮傳統,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發揮山區優勢,建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實施興工強縣,培育了羚銳上市公司;突出自然特色,建成了獨具魅力的紅城;開發勞力資源,打造了涉外勞務品牌;樹立一流標准,形成了濃厚的幹事創業氛圍,全縣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5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30.8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1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05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在全省排序從1996年的倒數第一攀升至第52位。先後獲得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外派勞務基地縣、國家衛生縣城、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香山湖國家水利風景區、金蘭山國家森林公園、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等國家級獎牌和河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榮譽稱號,為打造實力新縣、平安新縣、魅力新縣、和諧新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的征程,英雄的新縣人民正以嶄新的風貌,昂揚的鬥志,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目標闊步邁進,新縣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新縣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光榮稱號。
編輯本段莆田新縣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新縣鎮,地處山重嶺疊之中,自古交通方便,舊名湘溪,公元979年興化置縣,縣治原設在今仙游縣游洋鎮,後因虎患頻仍,人口減少,元皇慶二年(1313)興化縣治(原興化軍、後興化府)遷至廣業湘溪,即今莆田市新縣鎮。「新縣」之名,由此而始。
莆田市涵江區新縣鎮
代碼350303108 新縣鎮轄15個村委會:~201_新縣村、~202_文筆村、~203_張洋村、~204_圩頂村、~205_廣宮村、~206_鞏溪村、~207_上茅村、~208_洋林村、~209_仙安村、~210_白雲村、~211_外坑村、~212_泗洋村、~213_大所村、~214_大賢村、~215_白伏村。 莆田市涵江區新縣鎮新縣鎮地處莆田東北部山區,距市區51公里,北接大洋鄉,南連秋蘆鎮,西鄰庄邊鎮,東與福清市東張鎮交界。全鎮土地面積133平方公里,有15個行政村,總人口22671人,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枇杷、楊梅、橄欖、柿子、板栗等雜果,此外地下蘊藏大量的礦藏,開采利用價值較高。 現有中小學17所,衛生院1所,分院2所,變電站1座,水庫及附建的水電站2座,基礎設施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水、電、路、教育、文化、衛生設施日趨完善將不斷改善。主要旅遊景點有:宋代著名史學家鄭樵著名立說之處"夾漈草堂"、大革命時期南方十五塊紅色政府之一"莆田第一個蘇維埃政府"舊址等。 預計2002年度經濟指標: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0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4600萬元,出口供貨總值130萬元,財政總收入202萬元,人均純收入2760元。
莆田新縣夾漈草堂風光
夾漈草堂 鄭樵紀念館
位於莆田新縣鎮廣山村,海拔600米左右,是鄭樵守陵和讀書立著處,為莆田二十四景中文化含量最高的景區。其中,有一個簡易的天文台,保存完好,是鄭樵研究星象的地方。鄭樵是我國宋朝著名歷史學家。他的代表作《通志》是一部歷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博大浩瀚,達200卷,500多萬字。《通志》一書包羅萬象,不僅記載了古代社會的歷史,還涉及到動物學、植物學、文字學、音韻學等超越史學范疇的內容,把史學研究的范圍擴大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與廣度。 鄭樵是福建莆田人,父親鄭國器是當朝頗負名望的太學士。鄭樵從小耳濡目染,學習勤奮,對諸子百家尤感興趣。 鄭樵16歲那年,父親去世,從此家道中落,生活每況愈下。為了替父守孝,更為了不中斷學業,鄭樵走進深山老林,在莆田西北山下的一座茅屋內隱居起來,一邊守孝,一邊用功讀書。 單調枯燥的讀書生活十分清苦,但鄭樵卻樂在其中。遇上嚴寒天氣,狂風肆虐,破舊的草堂四面來風,瑟瑟發抖的鄭樵一邊用單薄的身軀抵禦門口吹來的寒風,一邊燃燈苦學。相鄰的村民深深地為他這種鍥而不舍的治學精神所打動,紛紛主動關心他、幫助他。有時送來一碗米飯給他充飢,有時拿來一把茅草幫他修補破漏的茅屋。 鄭樵在深山老林里整整隱居苦讀了30年。無論炎夏寒冬,無論生活條件多麼困苦,都未曾動搖他窮盡學問的雄心。他博覽群書,認真地研究了歷史、天文、地理、生物、醫葯和語言文字等各方面的學問。由於他長期不輟地學習,積累了無與倫比的豐富知識,為晚年「集天下之書為一書」,撰寫《通志》這部浩瀚的歷史巨著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鄭樵讀書的時候很注意系統性,他常常花費很多工夫去整理自己的讀書筆記,然後根據自己的體會寫成新的作品。他說:「善於讀書的人必須懂得整理知識,把知識整理得有條有理,才能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
河北省 孟村回族自治縣新縣鎮
新縣鎮(Xinxian Zhen)位於縣境南部。鎮政府駐新縣村。面積63.7平方千米,人口2.96萬人(2002年)。轄23個行政村。 沿革 1955年設新縣鄉,1958年撤銷,1961年建新縣公社,1984年改鄉,同年改鎮。1997年,面積63.7平方千米,人口2.8萬,轄新縣、南肖莊子、王莊子、北劉庄、於道、宣庄、徐庄、台庄、楊庄、孫樓、揚石橋、王石橋、劉石橋、韓石橋、趙石橋、大堤東、小韓東、王帽圈、正道、羅疃、伊興庄、楊村、潭庄23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