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人物通訊
⑴ 給我一篇人物通訊把!!
人物通訊
所謂人物通訊,就是以報道各條戰線上的先進人物為主的通訊。它著重揭示先進人物的精神境界,通過寫人物的先進事跡,反映出人物的先進思想,使之成為社會的共同財富。同時,也報道轉變中的人物和某些有爭議的人物。「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寫作時切不可把先進人物寫成從來沒有過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寫人敘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實例〉
嚴師·慈父·名醫
——記酉陽縣浪坪鄉評議村小民師 喻登智 吳建平
采訪鄉村教師——酉陽縣浪坪鄉評議村小民師喻登智,鄉親們異口同聲地稱他:是名醫、似慈父、更是嚴師!
1975年,喻登智接過教鞭,在評議村小的三尺講台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氣方剛的毛頭小伙變成了鬢角染霜的「小老頭」,可他痴心無改,無怨無悔。
說他是名醫,不是因為他有多高超的醫術,而是因為他一直堅持義務為學生和鄉親們治療疾病。評議村地處酉陽、黔江、彭水三縣結合部,離鄉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這里缺醫少葯。剛當上民師時,學生們因營養不良,常生病。喻登智買來一些醫學書籍,在認真教書的同時挑燈自學,掌握了兒科推拿術,並學會了用中草葯治療簡單的疾病。一次,學生謝光玉在課堂上嘔瀉不止,當即休克。喻老師用學到的知識緊急施救,使謝光玉終於蘇醒過來。家長聞訊趕來後,感激之淚湧出眼眶,連稱喻老師「恩人」。為備足常用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開會時盡可能多買些西葯,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到山裡采中草葯。
他愛生如子。三年級學生胡世淑學慣用功,成績優良,可連續幾天沒到校上課了。喻老師在家訪中得知,其父病故後家庭難以維持生計,只好不讀書了。喻老師鼻頭發酸,眼淚禁不住往外流。他當即決定免去胡世淑的學費,並保證供給她課本和學慣用品,使即將失學的胡世淑重返校園。問及20年中喻老師究竟為多少學生資助過書費和學費,他說:這點小事不足掛齒。
他抓校風、學風十分嚴格。有人對堅持升國旗不理解,他認為「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有人認為學生搞義務勞動是「不務正業」,他說這是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勞動的習慣」。學生的紅領巾沒戴好,他幫助糾正,甚至臉未洗干凈他也幫助洗凈。
鄉親們還說喻老師是真正的「以校為家」。學校教學條件差,沒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極、圓規、量角器及體育器材都是他親手仿製的。課桌凳、門窗壞了,他親手補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風揭了,他親自上房檢修。他說這樣可節約點錢,多資助幾個失學兒童。
自1983年以來,他所教班級的成績,在全區的會考中總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畢業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學習。突出的成績使喻老師多次被鄉、區、縣、地評為先進教師。他於1994年9月獲得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園丁獎,去年夏天又光榮地出席了全省鄉村教師「夏令營」活動。
⑵ 急需寫同學的《人物通訊》 有的請回答我!!
胡大白 安安靜靜做大事
胡大白的沉靜,讓我感到了一些震撼:面前的她,和善地微笑著。一件寶石藍色開衫,把她的皮膚襯托得更加白皙;那雙看過了63年的人生風雨的雙眸,居然純凈如水。
一時間,我的腦海疊現出一連串形象———恬靜的女子、聰慧的學者、慈祥的母親……
講她的故事,並非僅僅因為她是一位全國人大代表。
1
1943年,日本鬼子轟炸鄭州的時候,她在父母逃難途中降生。地點是座石灰窯。父親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卻接受男女平等的新觀念,在為她取大名時,用了族譜中男孩子的「大」字————胡大白,這個名字,也許註定了她的人生與眾不同。
曾經孕育了華夏文明的中原大地,在災難頻仍的抗戰時期並沒有給她多少滋養。但是,40年後,她卻用赤誠深情地回報著故土————
在黃河岸邊的鄭州市,一座佔地2106畝、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的校園里,有26000多名學子分別在52個專業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這就是新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民辦大學————黃河科技學院。
這座擁有8億元固定資產的大學,國家從未有過投資。而擁有這一切的院長胡大白,20多年前還是病榻上的廢人。
2
假如沒有那場災難,胡大白的人生也許會改寫————1981年,風華正茂的胡大白是母校鄭州大學一名優秀講師。然而,一次意外發生了:這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從胸悶氣短中醒來的她馬上意識到自己是煤氣中毒。她掙扎著要去打開房門時,卻碰翻了火爐……滾燙的一大壺開水,使她成了一個重度燙傷面積達30%以上的病人。激情綻放的人生,從此被冰凍。「我在病床上躺了3年,從來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專門讀書和思考。」胡大白如今的回憶竟然帶著幾分眷戀。她說,「一番靈魂的掙扎之後,我想通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如果找到一個最適合於我能力、又是社會需要的事情做,我就會面對成功。辦教育是我的強項,動亂十年的國家需要人才,我的口、腦都沒有問題,我能行!」
她立即把目光投向一大批由於種種原因進不了大學校園的人。本可以靠國家工資過一輩子清閑日子的胡大白,踏上了一條健康人都難以承受的曲折艱難之路———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輔導班。
30元錢印製聽課證、買紙筆、刷廣告,她起家了。接著是到處說好話聯系聽課地點、訪問優秀教師、協調各個主管單位,頂住各種因為不理解帶來的流言蜚語……
「從死神那兒回來的人,這些困難經受得住,惟一沒有充分准備的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教育事業發展如此之快,社會對知識的需求如此之強烈,應該說,是歷史推著我往前走而不能停下。」
學校從起初的高等教育自學輔導班,很快發展成全日制脫產學校,在校人數和師資力量迅猛增長。1994年2月,經國家教委批准,黃河科技學院面向全省統一招生,成為我國《民辦高校設置暫行規定》公布後的第一所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民辦高校,在校生以100%的速度連年增加。為了培養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型人才,胡大白設立了河南省高校惟一的人才市場,增設了市場上需要的一些新興學科和實用性課程,培養懂專業技術、會經營管理、又能搞公共關系的復合型、開放型人才。連續多年,學校的應屆畢業生都在畢業前就被搶聘一空。
靠教育發展教育,是胡大白多年來從實踐中總結的高校發展有效之路。黃河科技學院先後創辦了科學研究所、科技開發公司、建築設計公司等8個校辦產業。這些企業都有較好的經濟效益,有力支持了學校的發展。去年,胡大白到國內外考察民辦教育後,對這條道路更加充滿了信心。她說,只有開放的教育才能永遠充滿生機和希望。
如今,胡大白親手創辦的大學,已經在中原大地站穩腳跟,被教育部樹為全國民辦高校的一面旗幟,她本人也成為中國十大女傑、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勞動模範。
3
胡大白的同事們說,身為上億元資產的擁有者,胡大白十分儉朴,一年四季,總是那幾套毫不起眼的服裝,如果不是她的氣質言行,僅從外表,誰都會以為她是一位普通的城市婦女。「我愛節省,也不太講究穿著。」聽我誇她身上的開衫好看,胡大白柔柔地笑著說,「這是兩件套,我花了200元在街上買的。」
她的笑容,把衣服襯托得很美;她的笑容,讓我無法看到歲月滄桑留下的任何痕跡。
「您平常總是這樣安靜嗎?」
「我喜歡的狀態是『靜若處子,動如脫兔』。」她說。她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個做學問的人,盡管擔任職務多,事也多,但是只要有時間,她仍然會很快靜下來。「我的靜是休息,也是思考。有了充分的思考,才能夠在處理具體工作的時候快速反應,高效運作。」看看她桌上厚厚一疊議案、建議,我想,如果沒有平日深入一線的走訪調研,沒有長時間的深入思考,這些東西是不會有的。難能的是,當選人大代表18個年頭,她總是如此。
寧靜,卻成就驚人事業;簡潔,卻又多彩———這就是胡大白.
⑶ 一篇人物通訊作文,600字左右
此時正下著蒙蒙細雨,山路也變得很滑,走在細如羊腸的小路上,一面是高山,一面是峭壁,還真有點兒手腳發麻,膽戰心驚的。
山路旁不時會出現小瀑布,遇到低窪的地方就積成了水潭。剛跨過一個水潭,打頭陣的我忽然大吃一驚:「導游叔叔,沒有路了!」導游叔叔笑著指了指前面一塊層層疊疊的大石。我順著他的手看去,只見石頭表面就像一摞書剛剛倒下一樣,形成了天然的台階,剛好可以爬上去,真是鬼斧神工!我頓時鼓足勇氣,跟著導游叔叔往上爬。爬上後再往下看,好驚險啊!站在石上,我長吁一口氣,欣賞著山上的景色。雨中的金剛台像是被罩上了一層輕紗,山上的花草樹木,泉水岩石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人間仙境一般。十步一瀑。令人驚喜的是,清澈的潭水裡竟然還有小螃蟹在棲息。不費吹灰之力我就抓到了幾只小蟹,准備帶回家裡好好養著。走著走著,我想起了以前自己作文里寫到應該怎樣愛護小動物,大自然才是它們最好的家,把小動物放回大自然才是對它們最好的愛。在經歷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後,終於,在一眼泉水旁邊,我戀戀不舍地把跟著我一起爬過大山的小螃蟹放回了它們自己的樂土。
難忘的同學情
俗話說:「如果你開始想念以前,你就老了。」如果按某個定義來說,我承認,我老了——盡管我只有13歲,盡管我還是個朝氣勃勃的少年。我開始懷念那天天真無邪的小學生活,開始懷念小學校園的一草一木,開始懷念啟蒙老師們的音容笑貌,更加懷念那美好快樂、如紅酒一樣醇香的同學情。
六年的小學生活,留下了似山高似海深的同學情。或許是在大操場上奔跑,或許是因摔倒而被同學扶起的情景,或許是幾個小頑皮被老師哭後而掉下的眼淚……開心也罷,傷心也罷,一切的甜酸苦辣、歡笑淚水,都已成為我永恆的回憶,人生中最純真可愛的一筆。同學情,千絲萬縷都時時刻刻觸動著我的心靈;同學情,如此深,如此純,如此令人難以忘懷。
但在懷念的同時,我也默默地嘆息。嘆息什麼呢?嘆息同學情的短暫,嘆息同學情的逐漸遠去,更加嘆息,我們再也回不了那美好純真的同學情!每個周末,我都和一些以前的同學通電話。他們之中,有的考上了順德一中,學習和生活都十分精彩;有的在不太理想的學校讀書,話音里多了一份沉重、擔憂;有的甚至在外省讀書,連電話也撥不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際遇,每張臉都變得成熟了,每顆心都變得深湛了。我們不可能回到那純真美好的時間里,我們甚至可能不會再相聚!這,是因為我們長大了。難道長大的代價就是那純真美好的同學情嗎?那我寧願要回那不可能再擁有的純真同學情!人生就是這樣,得到一樣東西,就必然失去一樣東西。我嘆息!我嘆息!我嘆息同學情的逝去,嘆息蒼天的冷酷無情!
但向前望,又何嘗不是美好的人生呢?正因為那一份份美好的同學情,才讓我對生活一切充滿憧憬和信心。看!初中的生活一樣精彩,初中的生活一樣快樂,初中的生活一樣充滿同學情。或許,在初中三年的時間里,能與更多的新同學結下更深湛的友誼呢?一定會的!我的前途一片光明!至於那美好的小學同學情,就讓它成為我心中的一瓶紅酒,越釀得久,就越香醇。偶爾平常,就會讓我這個「老人」喚起對小學時代同學情的無限想念,更讓我這個「少年」對前途充滿信心。
⑷ 人物通訊稿範文
(1)人物通訊
所謂人物通訊,就是以報道各條戰線上的先進人物為主的通訊。它著重揭示先進人物的精神境界,通過寫人物的先進事跡,反映出人物的先進思想,使之成為社會的共同財富。同時,也報道轉變中的人物和某些有爭議的人物。「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寫作時切不可把先進人物寫成從來沒有過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寫人敘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實例〉
嚴師·慈父·名醫
——記酉陽縣浪坪鄉評議村小民師 喻登智 吳建平
采訪鄉村教師——酉陽縣浪坪鄉評議村小民師喻登智,鄉親們異口同聲地稱他:是名醫、似慈父、更是嚴師!
1975年,喻登智接過教鞭,在評議村小的三尺講台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氣方剛的毛頭小伙變成了鬢角染霜的「小老頭」,可他痴心無改,無怨無悔。
說他是名醫,不是因為他有多高超的醫術,而是因為他一直堅持義務為學生和鄉親們治療疾病。評議村地處酉陽、黔江、彭水三縣結合部,離鄉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這里缺醫少葯。剛當上民師時,學生們因營養不良,常生病。喻登智買來一些醫學書籍,在認真教書的同時挑燈自學,掌握了兒科推拿術,並學會了用中草葯治療簡單的疾病。一次,學生謝光玉在課堂上嘔瀉不止,當即休克。喻老師用學到的知識緊急施救,使謝光玉終於蘇醒過來。家長聞訊趕來後,感激之淚湧出眼眶,連稱喻老師「恩人」。為備足常用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開會時盡可能多買些西葯,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到山裡采中草葯。
他愛生如子。三年級學生胡世淑學慣用功,成績優良,可連續幾天沒到校上課了。喻老師在家訪中得知,其父病故後家庭難以維持生計,只好不讀書了。喻老師鼻頭發酸,眼淚禁不住往外流。他當即決定免去胡世淑的學費,並保證供給她課本和學慣用品,使即將失學的胡世淑重返校園。問及20年中喻老師究竟為多少學生資助過書費和學費,他說:這點小事不足掛齒。
他抓校風、學風十分嚴格。有人對堅持升國旗不理解,他認為「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有人認為學生搞義務勞動是「不務正業」,他說這是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勞動的習慣」。學生的紅領巾沒戴好,他幫助糾正,甚至臉未洗干凈他也幫助洗凈。
鄉親們還說喻老師是真正的「以校為家」。學校教學條件差,沒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極、圓規、量角器及體育器材都是他親手仿製的。課桌凳、門窗壞了,他親手補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風揭了,他親自上房檢修。他說這樣可節約點錢,多資助幾個失學兒童。
自1983年以來,他所教班級的成績,在全區的會考中總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畢業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學習。突出的成績使喻老師多次被鄉、區、縣、地評為先進教師。他於1994年9月獲得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園丁獎,去年夏天又光榮地出席了全省鄉村教師「夏令營」活動。
⑸ 人物通訊的例文
胡大白 安安靜靜做大事
胡大白的沉靜,讓我感到了一些震撼:面前的她,和善地微笑著。一件寶石藍色開衫,把她的皮膚襯托得更加白皙;那雙看過了63年的人生風雨的雙眸,居然純凈如水。
一時間,我的腦海疊現出一連串形象———恬靜的女子、聰慧的學者、慈祥的母親……
講她的故事,並非僅僅因為她是一位全國人大代表。
1
1943年,日本鬼子轟炸鄭州的時候,她在父母逃難途中降生。地點是座石灰窯。父親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卻接受男女平等的新觀念,在為她取大名時,用了族譜中男孩子的「大」字————胡大白,這個名字,也許註定了她的人生與眾不同。
曾經孕育了華夏文明的中原大地,在災難頻仍的抗戰時期並沒有給她多少滋養。但是,40年後,她卻用赤誠深情地回報著故土————
在黃河岸邊的鄭州市,一座佔地2106畝、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的校園里,有26000多名學子分別在52個專業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這就是新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民辦大學————黃河科技學院。
這座擁有8億元固定資產的大學,國家從未有過投資。而擁有這一切的院長胡大白,20多年前還是病榻上的廢人。
2
假如沒有那場災難,胡大白的人生也許會改寫————1981年,風華正茂的胡大白是母校鄭州大學一名優秀講師。然而,一次意外發生了:這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從胸悶氣短中醒來的她馬上意識到自己是煤氣中毒。她掙扎著要去打開房門時,卻碰翻了火爐……滾燙的一大壺開水,使她成了一個重度燙傷面積達30%以上的病人。激情綻放的人生,從此被冰凍。「我在病床上躺了3年,從來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專門讀書和思考。」胡大白如今的回憶竟然帶著幾分眷戀。她說,「一番靈魂的掙扎之後,我想通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如果找到一個最適合於我能力、又是社會需要的事情做,我就會面對成功。辦教育是我的強項,動亂十年的國家需要人才,我的口、腦都沒有問題,我能行!」
她立即把目光投向一大批由於種種原因進不了大學校園的人。本可以靠國家工資過一輩子清閑日子的胡大白,踏上了一條健康人都難以承受的曲折艱難之路———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輔導班。
30元錢印製聽課證、買紙筆、刷廣告,她起家了。接著是到處說好話聯系聽課地點、訪問優秀教師、協調各個主管單位,頂住各種因為不理解帶來的流言蜚語……
「從死神那兒回來的人,這些困難經受得住,惟一沒有充分准備的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教育事業發展如此之快,社會對知識的需求如此之強烈,應該說,是歷史推著我往前走而不能停下。」
學校從起初的高等教育自學輔導班,很快發展成全日制脫產學校,在校人數和師資力量迅猛增長。1994年2月,經國家教委批准,黃河科技學院面向全省統一招生,成為我國《民辦高校設置暫行規定》公布後的第一所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民辦高校,在校生以100%的速度連年增加。為了培養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型人才,胡大白設立了河南省高校惟一的人才市場,增設了市場上需要的一些新興學科和實用性課程,培養懂專業技術、會經營管理、又能搞公共關系的復合型、開放型人才。連續多年,學校的應屆畢業生都在畢業前就被搶聘一空。
靠教育發展教育,是胡大白多年來從實踐中總結的高校發展有效之路。黃河科技學院先後創辦了科學研究所、科技開發公司、建築設計公司等8個校辦產業。這些企業都有較好的經濟效益,有力支持了學校的發展。去年,胡大白到國內外考察民辦教育後,對這條道路更加充滿了信心。她說,只有開放的教育才能永遠充滿生機和希望。
如今,胡大白親手創辦的大學,已經在中原大地站穩腳跟,被教育部樹為全國民辦高校的一面旗幟,她本人也成為中國十大女傑、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勞動模範。
3
胡大白的同事們說,身為上億元資產的擁有者,胡大白十分儉朴,一年四季,總是那幾套毫不起眼的服裝,如果不是她的氣質言行,僅從外表,誰都會以為她是一位普通的城市婦女。「我愛節省,也不太講究穿著。」聽我誇她身上的開衫好看,胡大白柔柔地笑著說,「這是兩件套,我花了200元在街上買的。」
她的笑容,把衣服襯托得很美;她的笑容,讓我無法看到歲月滄桑留下的任何痕跡。
「您平常總是這樣安靜嗎?」
「我喜歡的狀態是『靜若處子,動如脫兔』。」她說。她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個做學問的人,盡管擔任職務多,事也多,但是只要有時間,她仍然會很快靜下來。「我的靜是休息,也是思考。有了充分的思考,才能夠在處理具體工作的時候快速反應,高效運作。」看看她桌上厚厚一疊議案、建議,我想,如果沒有平日深入一線的走訪調研,沒有長時間的深入思考,這些東西是不會有的。難能的是,當選人大代表18個年頭,她總是如此。
寧靜,卻成就驚人事業;簡潔,卻又多彩———這就是胡大白。
⑹ 校園通訊怎麼寫
.校園通訊的寫法:
通訊的概念
通訊,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是記敘文的一種,是報紙、廣播電台、通訊社常用的文體。
2.通訊的特點
一般來說,通訊有四大特點:
(1)嚴格的真實性。
(2)報道的客觀性。
(3)較強的時間性。
(4)描寫的形象性。
3.通訊的種類
(1)按內容分,通訊一般分為人物通訊、事件通訊、概貌通訊、工作通訊。
(2)按形式分,通訊分為一般記事通訊、訪問記(專訪、人物專訪)、小故事、集納、巡禮、紀實、見聞、特寫、速寫、側記、散記、采訪札記。
4.通訊的寫作
第一,主題要明確。
有了明確的主題,取捨材料才有標准,起筆、過渡、高潮、結尾才有依據。
第二,材料要精當。
按照主題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選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寫進去。
第三,寫人離不開事,寫事為了寫人。
寫人物通訊固然要寫人,就是寫事件通訊、概貌通訊、工作通訊,也不能忘記寫人。當然,寫人離不開寫事。離開事例、細節、情節去寫人,勢必寫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穎。
寫作方法要靈活多樣,除敘述外,可以描寫、議論,也可以穿插人物對話、自敘和作者的體會、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稱的報道形式,也可以寫成第一人稱的訪問記、印象記或書信體、日記體等。通訊所報道的新聞事實,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反映,諸如正面、反面、側面、鳥瞰、平視、仰望、遠眺、近看、俯首、細察……角度不同,印象各異。若能精心選取最佳角度去寫,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寫得別具一格,引人入勝。
5.常見通訊簡介與實例
(1)人物通訊
所謂人物通訊,就是以報道各條戰線上的先進人物為主的通訊。它著重揭示先進人物的精神境界,通過寫人物的先進事跡,反映出人物的先進思想,使之成為社會的共同財富。同時,也報道轉變中的人物和某些有爭議的人物。「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寫作時切不可把先進人物寫成從來沒有過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寫人敘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2)事件通訊
所謂事件通訊,就是報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聞事件。寫事當然離不開事件有關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訊那樣著力刻劃人,而是以事件為中心,在事件的總畫面中,為了寫好事來寫人。它既可以反映現實生活中發生的重大的、振奮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從某一新聞事件截取一個或若干個片斷,進行細致詳盡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義;還可以是若幹事件的綜述。
(3)工作通訊
所謂工作通訊,就是反映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的成績,總結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或者探討有爭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的報道。它是報紙上經常運用指導工作的重要報道形式。它的主要特點有四條:一是把介紹工作經驗和分析問題作為主旨;二是憑借事實,深入分析;三是生動活潑,講究文采;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樣。隨筆、散記、側記、札記、記事可
(4)概貌通訊
概貌通訊又稱風貌通訊。它是以反映社會生活、風土人情、自然風光和日新月異的建設成就為主的報道。尤其是改革、開放、搞活所帶來的變化,又為這類通訊增加了新的內容。概貌通訊與事件通訊不同,它不是圍繞一個人物或一個中心事件來寫,也不要求寫一件事發生、發展的完整過程,而是圍繞主題集中各方面的風貌和特色。在表達方式上,往往運用點上具體事例來敘述和描寫一個地區、一條戰線、一個單位、一個點、一個方面的風貌變化,展現時代的步伐和人的思想境界的變化。一般採取「巡禮」、「紀行」、「散記」、「側記」等形式,向讀者介紹。
(5)小故事(小通訊)
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片斷,通常表現一人一事,線索單一而有故事情節,短小精悍,生動活潑。不能寫得人物繁多,場面太大,枝節橫生,否則就失去「小」的特點。
⑺ 校園通訊稿範文
如何寫好校園通訊稿——「模擬模擬」式培訓
1.通訊的概念與特點
(1)概念
通訊,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是記敘文的一種,是報紙、廣播電台、通訊社常用的文體。通訊稿既然是記敘文的一種,那麼就一定要避免將其寫成散文、議論文或活動實錄。
(2)特點
①嚴格的真實性,即不要弄虛作假。
②報道的客觀性,即不要誇大其詞。
③較強的時效性,即及時撰寫稿件。
④描寫的形象性,即注意遣詞造句。
2.校園常見的通訊種類
(1)人物通訊
所謂人物通訊,就是以報道社會先進人物為主的通訊。它著重揭示先進人物的精神境界,通過寫人物的先進事跡,反映出人物的先進思想,使之成為社會的共同財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寫作時切不可把先進人物寫成從來沒有過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寫人敘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2)事件通訊
所謂事件通訊,就是報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聞事件。它既可以反映現實生活中發生的重大的、振奮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從某一新聞事件截取一個或若干個片斷,進行細致詳盡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義;還可以是若幹事件的綜述。寫事當然離不開事件有關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訊那樣著力刻劃人,而是以事件為中心,在事件的總畫面中,為了寫好事來寫人。以本次講座為例,在撰寫通訊稿的過程中,要寫培訓的背景、培訓的流程、培訓的內容、培訓的意義,還可以簡單評價一下主講者的講課風格及效果等。
3.通訊的寫作要求
第一,主題要明確。有了明確的主題,取捨材料才有標准,起筆、過渡、高潮、結尾才有依據。以本次講座為例,擬「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寫作能力」這個主題。如果擬「旅遊系舉辦信息員培訓」,主題顯然不夠明確。
第二,材料要精當。按照主題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選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寫進去。以本次講座為例,我主要強調兩點:一是如何寫好通訊稿,二是如何做好信息員。選擇材料就要圍繞這兩點來展開。
第三,方法要多樣。除敘述外,可以採用描寫、抒情、議論等寫法,只要運用得當即可。以本次講座為例,「為強化學生信息員的責任意識,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10月26日下午第四節課,旅遊系在實訓樓A408舉辦『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寫作能力』專題講座。」這是一段敘述;「周老師以其一貫隨和的作風進行了開場白,博得在場同學的熱烈掌聲。」這是一段描寫。通訊稿應以敘述、描寫為主。
4.普通通訊稿的寫作步驟(以本次講座為例)
(1)擬好標題
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寫作能力
(2)說清時間、地點、事件、參與人物
為強化學生信息員的責任意識,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10月26日下午第四節課,旅遊系在實訓樓A408舉辦「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寫作能力」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由旅遊系團總支精心組織,特別邀請該系信息員周蔣滸擔任主講。
(3)具體刻畫事情的經過,突出重點,必要時要分點
「我是信息員,你們也是信息員,我們是同行。」周老師以其一貫隨和的作風進行了開場白,博得在場同學的熱烈掌聲。如何寫好通訊稿,是一個讓很多同學犯難的事情。針對這一棘手問題,周老師採用「模擬模擬」的形式,以本次講座為例,分別向大家闡述了通訊的概念與特點、校園常見的通訊種類、通訊的寫作要求及普通通訊稿的寫作步驟,尤其強調通訊稿是記敘文,要避免寫成散文、議論文或活動實錄。作為學生信息員,怎樣才能盡快進入角色,進而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信息員。在周老師看來,可從四個方面努力:一是強化責任意識。學生信息員是學校新聞報道的一線工作人員,「在其位,謀其政」,既然當了信息員,就要做好本職工作。二是提高寫作能力。要「鑽」,即好讀書,讀好書;要「勤」,即多寫、多練;要「磨」,即反復修改。三是打造工作團隊。信息員要將本班能寫、肯寫的同學組織起來,分工協作,共同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四是培養時間觀念。新聞報道講求時效性,這就需要信息員及時組織撰稿,不要拖拉。
(3)寫好結束語,可寫活動的發展趨勢,或揭示活動的意義
⑻ 大學生人物通訊采訪身邊的人。以大學生的角度說說選學校里的哪些人好 集思廣益。 說多的好的加
建議選些平凡中帶有亮點的人,即符合「身邊」,又有看點
⑼ 校園運動會人物通訊的新聞稿
告訴自己,無論成功與否,微笑著跑完全程,
只要年輕的心還在蓬勃的跳動回,
就要大答聲告訴自己——將信心進行到底。
無論成功與否,我們永遠銘記這充滿奮斗印記的陽光燦爛的日子
無論你成功與否,剎那屬於你。而你,一定屬於永恆!
只要你拚搏了奮鬥了,你就不必失望, 你的生命已放出了閃光!
成功屬於每一個勇敢者!
我們為你吶喊,希望給你力量給你信心,因為我們知道那開似輕松的腳步其實邁的艱難。
我們為你吶喊,雖然喊的火熱朝天,但卻希望給你送去蔭涼。
你帶來的,是拚搏的精神;你帶走的,是悅耳的吶喊;你付出的,是淋漓的汗水;你收獲的,是轟鳴的掌聲。運動的盛會為你們而召開,觀眾的掌聲為你們而拍響,雄壯的號角為你們而擂起,成功的花朵為你們而芳香!
⑽ 要求寫一篇人物通訊、急急急
嚴師·慈父·名醫
——記酉陽縣浪坪鄉評議村小民師 喻登智 吳建平
采訪鄉村教師——酉陽縣浪坪鄉評議村小民師喻登智,鄉親們異口同聲地稱他:是名醫、似慈父、更是嚴師!
1975年,喻登智接過教鞭,在評議村小的三尺講台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氣方剛的毛頭小伙變成了鬢角染霜的「小老頭」,可他痴心無改,無怨無悔。
說他是名醫,不是因為他有多高超的醫術,而是因為他一直堅持義務為學生和鄉親們治療疾病。評議村地處酉陽、黔江、彭水三縣結合部,離鄉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這里缺醫少葯。剛當上民師時,學生們因營養不良,常生病。喻登智買來一些醫學書籍,在認真教書的同時挑燈自學,掌握了兒科推拿術,並學會了用中草葯治療簡單的疾病。一次,學生謝光玉在課堂上嘔瀉不止,當即休克。喻老師用學到的知識緊急施救,使謝光玉終於蘇醒過來。家長聞訊趕來後,感激之淚湧出眼眶,連稱喻老師「恩人」。為備足常用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開會時盡可能多買些西葯,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到山裡采中草葯。
他愛生如子。三年級學生胡世淑學慣用功,成績優良,可連續幾天沒到校上課了。喻老師在家訪中得知,其父病故後家庭難以維持生計,只好不讀書了。喻老師鼻頭發酸,眼淚禁不住往外流。他當即決定免去胡世淑的學費,並保證供給她課本和學慣用品,使即將失學的胡世淑重返校園。問及20年中喻老師究竟為多少學生資助過書費和學費,他說:這點小事不足掛齒。
他抓校風、學風十分嚴格。有人對堅持升國旗不理解,他認為「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有人認為學生搞義務勞動是「不務正業」,他說這是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勞動的習慣」。學生的紅領巾沒戴好,他幫助糾正,甚至臉未洗干凈他也幫助洗凈。
鄉親們還說喻老師是真正的「以校為家」。學校教學條件差,沒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極、圓規、量角器及體育器材都是他親手仿製的。課桌凳、門窗壞了,他親手補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風揭了,他親自上房檢修。他說這樣可節約點錢,多資助幾個失學兒童。
自1983年以來,他所教班級的成績,在全區的會考中總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畢業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學習。突出的成績使喻老師多次被鄉、區、縣、地評為先進教師。他於1994年9月獲得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園丁獎,去年夏天又光榮地出席了全省鄉村教師「夏令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