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中學
簡介:臨城縣黑城中學位於黑城村,佔地面積2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6673平方米,內學校現有16個教學班容,在校生696人,入學率為100%,鞏固率為98%。學校實施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是臨城縣課改先進學校;以「以校為本、教學大練兵」為契機大力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學校啟動了「償師德、鑄師魂、練師能」和「抓學習、重內功、樹形象」工程;建立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注冊資本:530.6萬人民幣
『貳』 黑城鎮三河中學9.8班班主任手機號
黑城鎮三河中學9.8班班主任手機號
不屬於公開信息。
如有合法需要,
可問學校教務處。
祝你好運。
『叄』 黑城興海高中去年錄取分數線是多少2019
黑城興海高中錄取分數線還未公布,高中分數線是由教育局根據當年的中考成績和志願填報情況劃定的,錄取分數及錄取結果請考生及時到相關部門或學校查詢,一般需要志願填報,錄取結束以後才會公布分數線;一中、二中、三中分數線指標在各初中不一樣,所以有很多高中錄取分數線在各初中也不相同,可以參考往年黑城興海高中錄取分數線。
『肆』 2016年惠州有沒有人販子,我現在天天擔心受怕,求回答。
通過今年寒假我們去邢台市臨城縣的調查,我們可以說是感受不淺,現實中孤兒所處的狀況、他們家庭現在面臨的一些問題是急於解決的。
我們來到臨城縣,來到一個對於我們很陌生的地方,我們當時真是感到有些無助。我們是2月11日下午6點多到達的臨城,受到了臨城縣婦聯的熱情歡迎。很感謝婦聯幾位阿姨的幫助,我們解決了好多問題。當我們需要到各個鄉、村走訪時,幾位阿姨就為我們找到幾輛自行車。我們是在臨城過的正月十五,阿姨們都非常熱情的邀請我們到家做客。
第一個調查的孩子叫小佳,她清秀的面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習成績優秀的她,在老師眼裡是好學生,在奶奶眼裡是乖孫女,但父親判刑母親改嫁的她心理又承受著什麼呢?我們不得而知。
黑城鄉的豐盈,人均年收入不足元(包括外出打工人員所的),僅靠種地為生的家庭年收入僅為左右,在這里我們對多戶人家做了調查,有一位老奶奶,年近八十,和孫子住在一個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屋內燈光灰暗,異常寒冷,孫子今年16歲,已經外出打工了,僅僅在屋內十幾分鍾,我們已經被嗆的說不出話來,臨走時,老奶奶請求我們為她的孫子找一分工作,我們答應盡力去找。當我們走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於是我們回去給了老奶奶20元錢,雖然很少,但這是我們的一片心意。
在祁村,走進一個孤兒的家,牆上的獎狀另我們羨慕不已,這是在我們童年時所期盼而得不到的,這就是父死母改嫁的她,和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那蒼白的頭發,褶皺的面龐,讓我們很是心酸。
在東菅等,村主任家的豪華讓我們為只一震,那是在市裡的人也望塵莫及的,以至於我們開始浮想聯翩,難道我們到了一個富裕村?但當我們走進村民的家裡,任何幻想也隨之破滅:破敗的圍牆,簡陋的房屋,只有一隻小狗還能給我們一些生氣,這簡直是天壤之別。難道一家之富就足夠了嗎?
在東豎,全村靠養雞作為主要經濟來源,但長期的經營不規范,以及小販的惡意壓價造成他們常年虧損。在這里,我們首次了解到了孤兒的心理狀況。原來,他們在不正常的生活環境里,長期的受著心靈的創傷,使得他們少言寡語,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而且很容易走向歧路。這不禁使我們對他們的未來而擔心。
在這次我們調查的結果顯示,孤兒仍是目前社會關注的盲點,急需社會各界的關懷和幫助,也為我們繼續的調查給予了動力。
loading...
-4-5
他們的聲音
我們在調查過程中,聽到了好多這樣的話:
小佳: 我在學校過的很好,老師、同學對我也相當照顧。(現就讀於臨城縣中學扶志班)。
小東:我感覺學東西並不難,可是我家這種情況,妹妹上初一、弟弟上小學、家中負擔不起了,作為老大,我只能退學在家,幹些活掙些錢。
小東母親:孩子在學校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負,罵他爸爸是殘疾,每天晚上上完課,都要我去接他。
某家長:我感覺我女兒的本性上比較懦弱,不願意與同學交往,在成績上也不行,但我小時侯由於病(小兒麻痹)上學不多,無法給他輔導,可老師說孩子學習是家長的原因,這樣對嗎?
小霞:老師把助學款都給了學習好的學生或和老師關系好的學生,一些比我家情況好的家庭都享受,我們卻沒有享受過。
小霞的爺爺:黨對與我們的幫助不少,每年都有人資助小霞元,我是退伍軍人,生活上還可以維持。(小霞父殘疾、母痴呆、姐姐弱智、只有爺爺健康)
某村村主任:他爸媽早死了,爺爺、奶奶也剛去世,他好象出去打工了吧,去年在縣城見過他一回,現在就沒見過他。(這就是一個主任的話,自己村民現在在那裡都不知道。)
某村主任:全村大部分是旱地,每年沒多少收入,沒錢給他們。(那些每年都因享有補助的困難戶很少能得到救濟,對此中情況,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loading...
-4-5
前期准備 [原]
從.5月份開始,臨近六一,作為志願者,我們為了能給那些生存在社會盲點的孤兒送去一些溫暖,就在學校組織了一次「關注孤兒 義賣活動」,並在學校周圍,聯系一些學校,為孩子募捐,這次活動受到了很好的效果,為石家莊市社會福利院捐獻衣物余件、書籍多本、文具件、玩具近件。並向河北省兒童基金會捐贈衣物余件。
通過組織這一系列活動,我們發現在現實社會,孤兒是弱勢群體中最弱勢的單元,我們可以看見的就是社會福利院和一些民間組織所收養的那些孩子,而生活在邊遠地區的孤兒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為此,我們走訪了河北省婦聯兒童部,從他們那裡我們得知,他們在年作過一次孤兒調查,但那僅僅是在年上報兒童基金會的救助表中抽取的,現在河北省還沒有關於邊遠地區孤兒的調查,當時我們就有做一次邊遠孤兒調查的想法。
回到學校後,我們幾個就商量,並最終成立了一個心之旅小隊,取意:愛心的旅程。隊員總共五人,賀磊、李傑、王榮、楊樂、楊立超都是青年志願者。
此後,我們多次與婦聯兒童部聯系,他們也對我們這次活動表示大力支持,在兒童部的引見,我們與社會學者蓋秋果聯系並邀請他擔任我們的指導老師。通過與蓋老師詳細交談之後,他答應當我們的指導老師。非常感謝蓋老師,他在我們這次活動中給我們提供了好多有用的建議,對我們調查有很大的幫助。
loading...
-4-4
調查總結
邢台市臨城縣貧困孤兒現狀調查總結
——心之旅小隊
從法律上講,孤兒是指父母雙亡或失蹤達4年以上宣布死亡的14歲以上兒童。而現實生活中卻存在著如父死母嫁、父母離婚但都不撫養的事實孤兒和父母喪失勞動能力的假性孤兒。
邢台市臨城縣戰地面積平方公里,共有8個鄉、個自然村、18.6萬人。北距石家莊市78公里,南距邢台市54公里,山地、丘陵、平原各佔1/3,平均海拔米,全縣農作物種植面積43萬畝、山場面積76萬畝、林業用地60萬畝,宜牧草場37.5萬畝,有水庫20座,宜養水面積達公頃,共有12座工礦企業,人均年收入元左右(包括外出打工人員)。
一、孤兒的生存現狀
1 致孤原因
父母死亡原因大可分為三個原因:自然死亡、意外身亡、病死。而就孤兒的年齡段來看,自然死亡幾乎不存在,大多是病死和意外死亡。其中病死可分為有病得不到及時治療和不治之症。意外死亡則包括交通意外、醫療意外、自殺等情況。
2 目前孤兒的生存狀況
根據我們的走訪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孤兒是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同生活,使本來就十分困難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吃、穿、住等條件十分艱苦,部分孤兒由於家庭的困境已輟學或面臨輟學。以豐盈村武瑞民為例。
由於農民對知識的缺乏,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致使悲劇的上演。
家庭的經濟狀況是多方面的,而孤兒的家庭經濟又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呢?經過這一星期的調查了解,他們大部分都是靠天吃飯,以種地為生。但臨城縣的耕地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分到各家更是少之又少。年2月16日,我們來到石城鄉,這里天是藍的、好高好高,而這里的土地是貧瘠的,又干又澀,試想這樣的土地怎麼能種出好的莊稼呢?
上面所說的人年均收入為元左右,是包括外出打工人員在內。而孤兒所在家庭大多並無外出打工人員,人均年收入僅有元左右,更有的家庭無任何收入,此類家庭在總的孤兒家庭經濟收入水平中占的比例還很大。
3 受教育情況
自年開始,北京軍區某軍官就每年資助名孩子上學,每名孩子每年是元民政部門也有輔助貧困兒童上學的政策,免除學費、雜費等,並在臨城鎮中學設置扶志班,每年招收50名貧困孩子,負責孤兒的住宿等問題,並給每名孩子每月發50元生活費。就我們與扶志班老師的交談我們發現了一些孤兒存在的心理方面的問題,關於孤兒心理,我們會在最後的總調查報告中涉及。
二、 調查分析
據年孤兒數據及我們走訪調查的數據顯示:孤兒的比例有所下降。調查發現,88~89年出生的孤兒較多,而嚴格的說他們已經不屬於孤兒的范圍,已有自理能力。但據事實反映,如果他們一旦受到不良的影響,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將會成為社會一大隱患。如-2-13日,我們來到武瑞民的家中,武瑞民,多年輟學在外流浪,與80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居住在十多平米的昏暗的土胚房中,僅用一個煤球爐取暖,奶奶非常擔心孫子的生命安全,哭著求我們幫幫她的孫子,千萬不要誤入歧途,只要平安就好。
邢台市臨城縣孤兒的年齡分布情況
出生年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數量 6 2 3 3 0 1 1 0
事實表明,許多疾病呈低齡化趨勢,如腦血栓、心肌梗塞等老年病。至使本來幸福的家庭一夜之間烏雲密布,還有由於農村醫療條件比較差,使疾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而嚴重導致死亡。看著鄉村中的醫療環境、看著那些需要治療的農民,讓人感到心寒又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
然而「事實孤兒」和「假性孤兒」仍占極大的比例,這一情況還沒有改變,說明還有大部分兒童由於家庭、社會等種種主客觀原因的影響仍處於在極度困苦、走向犯罪危險的邊緣。
事實孤兒的產生包括父死母嫁、父母雙方均不撫養孩子、拋棄孩子等原因。
假性孤兒指如:父母呆傻、患有嚴重遺傳病、精神病(必須限制其行為的)等國家規定不允許生育的家庭。假性孤兒的產生是由於老一輩的自身認識淺、只知道為自家留後,對未來的眼光比較淺,使下一代的生活更加困苦。如黑城鄉的陳彩霞一家,其父親是殘疾,母親痴呆,姐姐弱智,只有爺爺身體健康,在法律上是不允許生育的,但由於政府的監管力度不夠,致使下一代的智力低下,增加了家庭、社會的負擔。
.2.14我們來到高偉東的家中,本來幸福美滿的家庭由於一場交通事故,使他的家庭失去了頂樑柱。使他必須在小小的年齡就支撐起這個家來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使他這位本來學習優異的學生不得不輟學在家。看著他的背影,看著他在院子里勞作,我的心一陣陣的不安與慚愧,這是他這個年齡應該經歷的嗎?是他這個年齡應該承受的負擔與壓力嗎?而我們年齡比他大的多的大學生又如何呢?
大多數孤兒的家庭是非常困苦的,有的孩子則非常懂事,不叫監護人為自己擔心,如石城鄉的王延昭,他與老師同學關系都非常好,在家聽爺爺奶奶的話,從不提過分的要求。他爺爺對我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有一天晚上,延昭夢見他爸爸,哭著就從夢中醒來。有的則不然,如武瑞民就讓80歲的奶奶為其操心過度。
然而有部分家庭的生活並不全部是灰色的,如黑城鄉豐盈村的嚴翠翠嚴曼曼姐妹,父死母改嫁,與祖父母叔叔嬸嬸在一起生活,家人健康和睦,生活條件良好。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孤兒失去了父母已經是很不幸的了,他們更加需要人們關注關懷,哪怕只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語言,友善的舉止,都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安慰,並且還更加需要政府部門的關注,保證他們的生存受教育情況及加大力度防止假性孤兒的產生,提高人口素質。
政府對孤兒的扶助大部分為學齡兒童,那麼學齡前的兒童呢?由於各方面原因我們無從調查,就學齡兒童而言很少有人受到長期的資助,只是政府部門給的一次性補助,並起不到長期有效的結果,最終還是會導致兒童中途輟學。
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個不得不相信又不得不承認的事實,那就是幫扶不是最困難的家庭所享受的待遇而是其他。
陳彩霞,女,現於黑城中學就讀初三,爺爺是一名退伍軍人,父母痴呆,姐姐弱智,家中只有三間舊土坯房,少量耕地,收入難以維持家中五口人生活。據彩霞所述,她在學校不享受任何優惠,老師一般把優惠名額給那些學習好,與老師關系好的學生。有好多家庭情況比他家好的多的同學都享受優惠,並且所在的學校向學生收取試卷費,資料費等。
當我們聽到這些的時候,我們不禁為之一震,為急需幫助的人提供必須的幫助本是一件好事,可如果按彩霞所述的那些,另類的幫助起的是什麼作用呢?什麼後果呢?讓那些本以悲慘的孩子更加對社會感到失望,那麼我們提供的一系列幫助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當然像這樣的不平事還是少數的,為了幫助貧困兒童上學,縣政府專門在臨城鎮中學設立了扶志班,每年級各一班,每班50人。為了避免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我們直接與班主任進行了交談,在談話中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個事實,在她接觸的孤兒中,「事實孤兒」及「假性孤兒」中有一部分並不是外界的環境影響了學業,而是自身的厭學情緒,使他們無法走向更高的學府深造或中途輟學。在扶志班中有許多學生的心理非常不健康,由於他們長期所處環境的影響及心理壓力使他們內心封閉,缺乏與人溝通的協調能力,形成了內向自私的性格。有時甚至為了自身的微薄利益與他人發生沖突,尤其是當提及自己的家人時他們多數是避而不談或是非常不情願。
初三的學生應該是非常緊張的,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中考,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但他們經常違反校規校紀,在校情況非常不好,學習勁頭不足不主動與老師交流,家長重視不高等不良現象。
綜上所述,邊遠地區孤兒狀況仍然是社會關注的盲點,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思考
『伍』 朋友們,有關於孤兒生活現狀的圖片和文字解說嗎
通過今年寒假我們去邢台市臨城縣的調查,我們可以說是感受不淺,現實中孤兒所處的狀況、他們家庭現在面臨的一些問題是急於解決的。
我們來到臨城縣,來到一個對於我們很陌生的地方,我們當時真是感到有些無助。我們是2月11日下午6點多到達的臨城,受到了臨城縣婦聯的熱情歡迎。很感謝婦聯幾位阿姨的幫助,我們解決了好多問題。當我們需要到各個鄉、村走訪時,幾位阿姨就為我們找到幾輛自行車。我們是在臨城過的正月十五,阿姨們都非常熱情的邀請我們到家做客。
第一個調查的孩子叫小佳,她清秀的面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習成績優秀的她,在老師眼裡是好學生,在奶奶眼裡是乖孫女,但父親判刑母親改嫁的她心理又承受著什麼呢?我們不得而知。
黑城鄉的豐盈,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包括外出打工人員所的),僅靠種地為生的家庭年收入僅為500左右,在這里我們對多戶人家做了調查,有一位老奶奶,年近八十,和孫子住在一個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屋內燈光灰暗,異常寒冷,孫子今年16歲,已經外出打工了,僅僅在屋內十幾分鍾,我們已經被嗆的說不出話來,臨走時,老奶奶請求我們為她的孫子找一分工作,我們答應盡力去找。當我們走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於是我們回去給了老奶奶20元錢,雖然很少,但這是我們的一片心意。
在祁村,走進一個孤兒的家,牆上的獎狀另我們羨慕不已,這是在我們童年時所期盼而得不到的,這就是父死母改嫁的她,和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那蒼白的頭發,褶皺的面龐,讓我們很是心酸。
在東菅等,村主任家的豪華讓我們為只一震,那是在市裡的人也望塵莫及的,以至於我們開始浮想聯翩,難道我們到了一個富裕村?但當我們走進村民的家裡,任何幻想也隨之破滅:破敗的圍牆,簡陋的房屋,只有一隻小狗還能給我們一些生氣,這簡直是天壤之別。難道一家之富就足夠了嗎?
在東豎,全村靠養雞作為主要經濟來源,但長期的經營不規范,以及小販的惡意壓價造成他們常年虧損。在這里,我們首次了解到了孤兒的心理狀況。原來,他們在不正常的生活環境里,長期的受著心靈的創傷,使得他們少言寡語,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而且很容易走向歧路。這不禁使我們對他們的未來而擔心。
在這次我們調查的結果顯示,孤兒仍是目前社會關注的盲點,急需社會各界的關懷和幫助,也為我們繼續的調查給予了動力。
loading...
2006-4-5
他們的聲音
我們在調查過程中,聽到了好多這樣的話:
小佳: 我在學校過的很好,老師、同學對我也相當照顧。(現就讀於臨城縣中學扶志班)。
小東:我感覺學東西並不難,可是我家這種情況,妹妹上初一、弟弟上小學、家中負擔不起了,作為老大,我只能退學在家,幹些活掙些錢。
小東母親:孩子在學校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負,罵他爸爸是殘疾,每天晚上上完課,都要我去接他。
某家長:我感覺我女兒的本性上比較懦弱,不願意與同學交往,在成績上也不行,但我小時侯由於病(小兒麻痹)上學不多,無法給他輔導,可老師說孩子學習是家長的原因,這樣對嗎?
小霞:老師把助學款都給了學習好的學生或和老師關系好的學生,一些比我家情況好的家庭都享受,我們卻沒有享受過。
小霞的爺爺:黨對與我們的幫助不少,每年都有人資助小霞200元,我是退伍軍人,生活上還可以維持。(小霞父殘疾、母痴呆、姐姐弱智、只有爺爺健康)
某村村主任:他爸媽早死了,爺爺、奶奶也剛去世,他好象出去打工了吧,去年在縣城見過他一回,現在就沒見過他。(這就是一個主任的話,自己村民現在在那裡都不知道。)
某村主任:全村大部分是旱地,每年沒多少收入,沒錢給他們。(那些每年都因享有補助的困難戶很少能得到救濟,對此中情況,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loading...
2006-4-5
前期准備 [原]
從2005.5月份開始,臨近六一,作為志願者,我們為了能給那些生存在社會盲點的孤兒送去一些溫暖,就在學校組織了一次「關注孤兒 義賣活動」,並在學校周圍,聯系一些學校,為孩子募捐,這次活動受到了很好的效果,為石家莊市社會福利院捐獻衣物600餘件、書籍700多本、文具200件、玩具近100件。並向河北省兒童基金會捐贈衣物1000餘件。
通過組織這一系列活動,我們發現在現實社會,孤兒是弱勢群體中最弱勢的單元,我們可以看見的就是社會福利院和一些民間組織所收養的那些孩子,而生活在邊遠地區的孤兒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為此,我們走訪了河北省婦聯兒童部,從他們那裡我們得知,他們在2002年作過一次孤兒調查,但那僅僅是在2002年上報兒童基金會的救助表中抽取的,現在河北省還沒有關於邊遠地區孤兒的調查,當時我們就有做一次邊遠孤兒調查的想法。
回到學校後,我們幾個就商量,並最終成立了一個心之旅小隊,取意:愛心的旅程。隊員總共五人,賀磊、李傑、王榮、楊樂、楊立超都是青年志願者。
此後,我們多次與婦聯兒童部聯系,他們也對我們這次活動表示大力支持,在兒童部的引見,我們與社會學者蓋秋果聯系並邀請他擔任我們的指導老師。通過與蓋老師詳細交談之後,他答應當我們的指導老師。非常感謝蓋老師,他在我們這次活動中給我們提供了好多有用的建議,對我們調查有很大的幫助。
loading...
2006-4-4
調查總結
邢台市臨城縣貧困孤兒現狀調查總結
——心之旅小隊
從法律上講,孤兒是指父母雙亡或失蹤達4年以上宣布死亡的14歲以上兒童。而現實生活中卻存在著如父死母嫁、父母離婚但都不撫養的事實孤兒和父母喪失勞動能力的假性孤兒。
邢台市臨城縣戰地面積797平方公里,共有8個鄉、220個自然村、18.6萬人。北距石家莊市78公里,南距邢台市54公里,山地、丘陵、平原各佔1/3,平均海拔773米,全縣農作物種植面積43萬畝、山場面積76萬畝、林業用地60萬畝,宜牧草場37.5萬畝,有水庫20座,宜養水面積達558公頃,共有12座工礦企業,人均年收入2000元左右(包括外出打工人員)。
一、孤兒的生存現狀
1 致孤原因
父母死亡原因大可分為三個原因:自然死亡、意外身亡、病死。而就孤兒的年齡段來看,自然死亡幾乎不存在,大多是病死和意外死亡。其中病死可分為有病得不到及時治療和不治之症。意外死亡則包括交通意外、醫療意外、自殺等情況。
2 目前孤兒的生存狀況
根據我們的走訪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孤兒是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同生活,使本來就十分困難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吃、穿、住等條件十分艱苦,部分孤兒由於家庭的困境已輟學或面臨輟學。以豐盈村武瑞民為例。
由於農民對知識的缺乏,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致使悲劇的上演。
家庭的經濟狀況是多方面的,而孤兒的家庭經濟又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呢?經過這一星期的調查了解,他們大部分都是靠天吃飯,以種地為生。但臨城縣的耕地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分到各家更是少之又少。2006年2月16日,我們來到石城鄉,這里天是藍的、好高好高,而這里的土地是貧瘠的,又干又澀,試想這樣的土地怎麼能種出好的莊稼呢?
上面所說的人年均收入為2000元左右,是包括外出打工人員在內。而孤兒所在家庭大多並無外出打工人員,人均年收入僅有500元左右,更有的家庭無任何收入,此類家庭在總的孤兒家庭經濟收入水平中占的比例還很大。
3 受教育情況
自2004年開始,北京軍區某軍官就每年資助100名孩子上學,每名孩子每年是200元民政部門也有輔助貧困兒童上學的政策,免除學費、雜費等,並在臨城鎮中學設置扶志班,每年招收50名貧困孩子,負責孤兒的住宿等問題,並給每名孩子每月發50元生活費。就我們與扶志班老師的交談我們發現了一些孤兒存在的心理方面的問題,關於孤兒心理,我們會在最後的總調查報告中涉及。
二、 調查分析
據2005年孤兒數據及我們走訪調查的數據顯示:孤兒的比例有所下降。調查發現,88~89年出生的孤兒較多,而嚴格的說他們已經不屬於孤兒的范圍,已有自理能力。但據事實反映,如果他們一旦受到不良的影響,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將會成為社會一大隱患。如2006-2-13日,我們來到武瑞民的家中,武瑞民,多年輟學在外流浪,與80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居住在十多平米的昏暗的土胚房中,僅用一個煤球爐取暖,奶奶非常擔心孫子的生命安全,哭著求我們幫幫她的孫子,千萬不要誤入歧途,只要平安就好。
邢台市臨城縣孤兒的年齡分布情況
出生年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數量 6 2 3 3 0 1 1 0
事實表明,許多疾病呈低齡化趨勢,如腦血栓、心肌梗塞等老年病。至使本來幸福的家庭一夜之間烏雲密布,還有由於農村醫療條件比較差,使疾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而嚴重導致死亡。看著鄉村中的醫療環境、看著那些需要治療的農民,讓人感到心寒又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
然而「事實孤兒」和「假性孤兒」仍占極大的比例,這一情況還沒有改變,說明還有大部分兒童由於家庭、社會等種種主客觀原因的影響仍處於在極度困苦、走向犯罪危險的邊緣。
事實孤兒的產生包括父死母嫁、父母雙方均不撫養孩子、拋棄孩子等原因。
假性孤兒指如:父母呆傻、患有嚴重遺傳病、精神病(必須限制其行為的)等國家規定不允許生育的家庭。假性孤兒的產生是由於老一輩的自身認識淺、只知道為自家留後,對未來的眼光比較淺,使下一代的生活更加困苦。如黑城鄉的陳彩霞一家,其父親是殘疾,母親痴呆,姐姐弱智,只有爺爺身體健康,在法律上是不允許生育的,但由於政府的監管力度不夠,致使下一代的智力低下,增加了家庭、社會的負擔。
2006.2.14我們來到高偉東的家中,本來幸福美滿的家庭由於一場交通事故,使他的家庭失去了頂樑柱。使他必須在小小的年齡就支撐起這個家來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使他這位本來學習優異的學生不得不輟學在家。看著他的背影,看著他在院子里勞作,我的心一陣陣的不安與慚愧,這是他這個年齡應該經歷的嗎?是他這個年齡應該承受的負擔與壓力嗎?而我們年齡比他大的多的大學生又如何呢?
大多數孤兒的家庭是非常困苦的,有的孩子則非常懂事,不叫監護人為自己擔心,如石城鄉的王延昭,他與老師同學關系都非常好,在家聽爺爺奶奶的話,從不提過分的要求。他爺爺對我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有一天晚上,延昭夢見他爸爸,哭著就從夢中醒來。有的則不然,如武瑞民就讓80歲的奶奶為其操心過度。
然而有部分家庭的生活並不全部是灰色的,如黑城鄉豐盈村的嚴翠翠嚴曼曼姐妹,父死母改嫁,與祖父母叔叔嬸嬸在一起生活,家人健康和睦,生活條件良好。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孤兒失去了父母已經是很不幸的了,他們更加需要人們關注關懷,哪怕只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語言,友善的舉止,都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安慰,並且還更加需要政府部門的關注,保證他們的生存受教育情況及加大力度防止假性孤兒的產生,提高人口素質。
政府對孤兒的扶助大部分為學齡兒童,那麼學齡前的兒童呢?由於各方面原因我們無從調查,就學齡兒童而言很少有人受到長期的資助,只是政府部門給的一次性補助,並起不到長期有效的結果,最終還是會導致兒童中途輟學。
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個不得不相信又不得不承認的事實,那就是幫扶不是最困難的家庭所享受的待遇而是其他。
陳彩霞,女,現於黑城中學就讀初三,爺爺是一名退伍軍人,父母痴呆,姐姐弱智,家中只有三間舊土坯房,少量耕地,收入難以維持家中五口人生活。據彩霞所述,她在學校不享受任何優惠,老師一般把優惠名額給那些學習好,與老師關系好的學生。有好多家庭情況比他家好的多的同學都享受優惠,並且所在的學校向學生收取試卷費,資料費等。
當我們聽到這些的時候,我們不禁為之一震,為急需幫助的人提供必須的幫助本是一件好事,可如果按彩霞所述的那些,另類的幫助起的是什麼作用呢?什麼後果呢?讓那些本以悲慘的孩子更加對社會感到失望,那麼我們提供的一系列幫助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當然像這樣的不平事還是少數的,為了幫助貧困兒童上學,縣政府專門在臨城鎮中學設立了扶志班,每年級各一班,每班50人。為了避免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我們直接與班主任進行了交談,在談話中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個事實,在她接觸的孤兒中,「事實孤兒」及「假性孤兒」中有一部分並不是外界的環境影響了學業,而是自身的厭學情緒,使他們無法走向更高的學府深造或中途輟學。在扶志班中有許多學生的心理非常不健康,由於他們長期所處環境的影響及心理壓力使他們內心封閉,缺乏與人溝通的協調能力,形成了內向自私的性格。有時甚至為了自身的微薄利益與他人發生沖突,尤其是當提及自己的家人時他們多數是避而不談或是非常不情願。
初三的學生應該是非常緊張的,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中考,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但他們經常違反校規校紀,在校情況非常不好,學習勁頭不足不主動與老師交流,家長重視不高等不良現象。
綜上所述,邊遠地區孤兒狀況仍然是社會關注的盲點,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思考
『陸』 海原縣的社會事業
2010-2011年,海原縣有各級各類學校363所。海原縣普通中學26所,職業中學1所,小學279所。教學班級2396個,在校學生97386人,其中女生46780人,回族學生71295人。其中,小學在校學生58845人,回族適齡兒童43415人。小學適齡兒童、女適齡兒童、回族適齡兒童、回族女適齡兒童入學率分別為99.34%、99.22%、99.27%、99.12%。
主要中小學:海原縣第一中學、海原縣西安中學、海原縣三河中學、海原縣李俊中學、海原關橋中學、海原縣曹窪中學、海原縣甘城中學、海原縣九彩中學、海原縣鄭旗中學、海原縣第三中學、海原縣三河鎮黑城中學、寧夏海原縣閔唐小學、海原縣大峴民族小學、海原縣第一小學、海原縣段塬小學、海原縣七營中學、海原縣李旺鎮團庄小學、海原縣李旺中心小學、海原縣盛世開元希望小學、海原縣三河鎮六窯小學。 截止2011年底,海原縣共輸出勞務人員10.01萬人,創勞務總收入7.12億元。其中有組織輸出6.3萬人。職業技能培訓3500人,創業能力培訓270人,海原縣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199人,城鎮登記就業人員1184人,城鎮失業率為4.1%。
截止2011年12月底,海原縣單位從業人員的年末人數10753人,從業人員與2010年相比減少7人,其中:在崗職工為8384人,減少409人,其他從業人員2369,增加402人。單位從業人員的勞動報酬35432.9萬元,增長17.49%,從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為31101元,增長12.16%。其中在崗職工的年平均工資為36227元,增長15.63%。 十一月初七的祭奠
每年十一月初七時,是海原地震紀念日。每年這一天,村民們都要上墳祭奠。在海原縣縣城西南角,有一個佔地近200畝的「萬人墳」,安葬的就是地震遇難者。每年的十一月初七前後,陝西、甘肅、青海以及寧夏其他地方的人都到海原縣縣城外的「萬人墳」和其他地方祭奠。回族人稱之為「紀難日」,漢族人則叫「劫難日」。
炒豆子
每年的十一月初七前後,海原當地民眾還有一項風俗習慣是炒豆子,將扁豆、黃豆等原糧炒熟吃。這一風俗習慣是為了紀念地震時期人們經受的苦難。地震時,很多人被壓在房子下面,就是靠著吃原糧活下來的。
房門後的鐵鍬
地震過後,很多人家認識到了窯洞的危險,蓋了新房子,但也有一部分群眾蓋不起房子,仍然住在土窯里。無論是住土窯還是住房子的人,他們都習慣性地在門背後放一把鐵鍬。據說,這是為了防止災難來臨時,有自救的工具。經歷過大災的人們開始有了強烈的防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