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高校校園文化

高校校園文化

發布時間: 2021-06-12 02:47:13

如何推進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分析

高校校園文化是一種具有自身特色的亞文化形態,是指在高校這一特定范圍中生活的每一個成員,所共同擁有的校園價值觀和這些價值觀在物質與精神上的具體化。高校校園文化深藏於學校的歷史沉澱之中,反映學校的優良傳統和辦學精神,體現著學校的校風和學風。它以一種無形但超強的內聚力傳承著校園精神,激勵著教師和學生。高校校園文化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對提升高校的文化層次、精神境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學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時期如何促進高校建設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成為我們必須要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認識上的誤區
要把校園文化建設得到位,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首先必須在認識上達到對校園文化的正確認識。但現階段一些高校在建設校園文化時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他們過分看重校園物質文化的建設而忽視了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許多高校在物質文化建設上捨得花錢,搞建築、買設備、修道路、建廣場、栽花植樹,對這些外在的、收效快的項目,普遍比較重視,但對隱性的、潛在的精神文化建設積極性不高。校園文化反映一所學校的精神面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不注意日積月累的養成,要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是不可能的。
二、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受到沖擊和挑戰
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程中出現了經濟成分、經濟利益、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組織形式、就業方式的多樣化,從而出現了思想觀念、文化意識和價值取向的多樣性,這給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面臨著嚴峻的沖擊和挑戰。一是西方文化的挑戰。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西方文化思潮湧入,部分大學生缺乏對現代人文精神和優秀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他們喜歡標新立異、追求叛逆的感官刺激,而西方文化的表現模式正好與部分青年學生的需求相吻合。二是文化功利性的挑戰。隨著高校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強烈。社會成員在市場經濟中容易滋長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錯誤思想和行為,這使一些大學生存在著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漠、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三是網路信息化浪潮的挑戰。信息電子時代網路上各種不良、不健康的內容,極易動搖大學生經過前期教育剛剛形成的價值體系,破壞大學生的人格養成。四是高校擴張影響的挑戰。高校擴張影響校園文化品質。高校擴招在為更多人提供高等教育的同時,也為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不少的難題。學生數量增加了,但同時作為校園文化的參與者與建設者的學生的整體素質卻下降了,他們素質的降低也必然會影響到校園文化品質的下降。
三、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和措施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高校校園文化始終處在社會文化的前沿,既承擔著育人的重要職責,也承擔著引領社會文化的重要任務。優秀的校園文化不僅是大學精神的具體體現,而且是培養獨特文化素質和創新人才的沃土,對於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時期在建設高校校園文化時,應把握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力度,要旗幟鮮明地讓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佔領高校思想陣地,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的說服力、滲透力和吸引力。要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二是要以人為本,客觀務實。高校的和諧首先是人的和諧,人的和諧才能推進高校的和諧,構建和諧高校校園文化必須以人為本,為廣大師生創造公平競爭的空間,營造和諧寬松的環境,激勵師生在建設校園文化中的自覺行為,形成全體師生員工各盡其能、各展所長、各得其所、專心工作和學業而又和諧相處的高校校園文化氛圍。三是要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目標,是中華民族振興的成功之路。要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凝聚人心,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果鼓舞人心,使廣大師生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以天下為己任,自覺地把個人追求與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統一起來,把個人奮斗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統一起來。
高校校園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重要源頭,一所學校如果沒有良好的校園文化,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學風和校風,就難以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⑵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有哪幾個方面

1、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中國夢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鼓勵學生有理想有夢想,引導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精神,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形成良好的大學校園文化。

2、高校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向導力量,以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氣氛為終極目標,服務於高校的人才培養。

在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校園文化,自覺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注意頂層設計,堅持科學性與方向性、主導型與多樣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中國夢引領高校校園文化,把正面的教育內容通過學生樂於接受的形式,有效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高校校園文化通過校園環境中人們共同的觀念追求、價值標准、行為規范,不斷影響和作用於大學生群體,從而實現教育人、服務人的功能。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既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補充,更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

(2)高校校園文化擴展閱讀:

校園文化在當今高等教育中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夠保持永恆魅力的,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心靈的,是能夠激發青年學生激情,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獨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校園文化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優秀的校園文化能賦予師生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精神,激勵師生不斷反思、不斷超越。所以,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保證。

⑶ 大學生校園文化包含什麼

什麼是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學生為代表的文化觀念以及由此所規范的學生特有的思維特徵、行為特徵和方式;學生課餘生活中一切以群體形式出現的文化活動,如詩社、棋牌俱樂部、書社、文學社等社團活動,其中最能體現校園文化本質內容的是校園風氣或校園精神。

⑷ 如何建設高品位的高校校園文化

校園是師生學習、工作的空間,校園文化體現在學校內部則形成其獨特的校園環境、和諧的人際關系、共同的思想作風和行為准則,它是這一時空存在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從文化形態上看,校園文化表現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學校德育工作不能僅僅局限於簡單的政治說教,更應充分發揮德育工作的育人內涵,努力做到教書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
進一步加強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育人環境,對學生的素質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我們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學校的校園環境建設
育人離不開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如詩如畫的校園風光,風格各異、錯落有致的校園建築,鳥語花香的校園小景,寬敞明潔的校園道路,萬紫千紅的綠化景觀,明亮寬敞的教室、圖書館,這些都能給學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學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學習、生活,增進了他們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懷,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僅局限於綠化、美化校園,應有重點地搞好校園主要景點的建設,辦好宣傳櫥窗、閱報欄、標語牌等,讓校園的每一個景點都發揮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能規范學生的行為,使他們形成自律,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生的行為操守更加規范。
二、加強思想文化建設和校風建設
校園文化反映了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體現了校園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一個學校良好的校風,體現在自由的學術氛圍、多學科交匯的氛圍、寬容失敗的氛圍、個性得以充分發展的氛圍等幾個方面。校園文化的最大特點在於它在潛移默化地、有意無意中影響、同化環境中的每一個人,人們都在自覺與不自覺地經受著這種文化的熏陶。在校園文化的作用下,學校的每一個成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校園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圖變成一種精神化的形式溶於文化氛圍中,出神入化的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是一種高超的德育教育藝術。

⑸ 大學里校園文化是

校園文化是一個很寬泛的問題,包括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娛樂等,也包括學生之間的物流、知識、社交……,就是整個學校的文化建設。

⑹ 大學校園文化有哪些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有助於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活躍校園文化氣氛,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修養的有效途徑。舉辦寓教於文、寓教於樂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團隊精神、藝術水平、文學修養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同時使學生的組織能力、管理水平、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處理人際關系能力得以提高。舉辦文化藝術活動的形式有:
1、舉辦迎新生或送畢業生文藝晚會、元旦聯歡會、校園歌手大賽、挑戰主持人大賽、時裝表演、戲劇小品大賽、書畫展、攝影比賽、舞蹈比賽、舞會等文藝類活動。組建舞蹈隊、曲藝隊、合唱團、樂隊等學生文藝團體,並指導他們開展工作。

2、舉辦文化藝術節、演講賽、禮儀大賽、辯論賽、板報評比、文學知識講座、專題電影節、專題徵文等文化活動,組建文學社、校園記者站、校園廣播站等文化傳播陣地,引導學生辦好各種刊物,寫出精美的文學作品,從而在校園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

⑺ 如何建設高校校園文化,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校園文化建內設是以校園為主要空間,容涵蓋院校領導、教職工在內,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
首先要抓好校園的環境建設。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可以開展校園景觀文化、文化牆、校園VI導視系統等建設。
其次注重校風教風學風等建設。這需要學校領導者註定相關實施措施。
最後多開展大學社團活動,注重社團文化建設。

⑻ 大學校園文化生活

通過建築,道路,植被規劃,課程安排,社團活動等等啦,大學里的一切幾乎都體現了大學的校園文化

熱點內容
如何查看qq加密相冊 發布:2025-07-23 14:48:51 瀏覽:339
累並快樂著師德師風演講 發布:2025-07-23 10:39:15 瀏覽:192
安徽大學歷史學考研 發布:2025-07-23 10:38:31 瀏覽:24
鼓浪嶼的歷史 發布:2025-07-23 10:06:32 瀏覽:379
石排暑期培訓班 發布:2025-07-23 09:47:50 瀏覽:383
五年級英語練習題 發布:2025-07-23 09:06:22 瀏覽:751
2017會考歷史題 發布:2025-07-23 08:39:57 瀏覽:280
優秀生物微課 發布:2025-07-23 07:29:11 瀏覽:17
物理學歷史 發布:2025-07-23 04:52:45 瀏覽:572
生物防治措施 發布:2025-07-23 04:49:55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