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校園暴力心得體會
你如何預防學校暴力總結就是這個情況,沈陽醫葯學校報的的話首先要高一防止防止學校暴力怎麼去防止。遇到這種情況馬上離開?仙人掌,我的現任熊不要去給她強勢的去對視也不要去嗯,那個硬裝要面子。
『貳』 反校園欺凌主題班會心得500字
如何寫好心得體會和讀書筆記 這種是活動記錄而不是心得總結.基本來說用處不大.我基本看了每一個參加活動的寫的心得體會,有自己內容的不超過30%,心得不再多而在於你感悟或理解了哪點.原來寫的一篇寫心得的心得.我們在讀書聽培訓演講後寫的心得體會和讀書筆記是個人知識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幫助我們將顯性的知識轉換為隱形的知識以指導我們更好的去實踐.博學之後是審問和慎思,而心得正好兼顧了審問和慎思的雙重功能.寫心得是很好的知識的吸收和轉換的過程.對於寫心得如何達到應有的效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和實踐.審問之 寫心得最沒有效果的就是將培訓的內容或書上的內容原封不動的照搬或摘錄過來.要寫好心得首先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理解的話語重新來敘述你學到的內容,通過這種復述可以加深對你看到或聽到知識的理解.復述完成後就要考慮整個內容上是否有不清楚地方,如果存在不清楚的地方還需要重新回過頭來搞清楚和明白.我們在平時培訓中的發問也需要基於這個思路,對於演講者講的內容要通過提問題的方式進行細化和明晰,對於我們關注的課程即使演講者再出色,我們也應該能夠提出自己關注的問題來.慎思之 審問的過程往往是在培訓過程中或讀書的過程中順帶完成的,而慎思的過程則需要花費更多更多的時間.慎思的重點是我們新學到的內容要和我們的原來的知識結合起來,要和我們過去的實踐結合起來,只有這樣顯性的知識才能夠轉換為隱性的知識.同時慎思的過程一定是一個批判吸收的過程,知識的實踐一定不能脫離了實踐,環境和我們自身的各種特點.慎思的過程就是要搞清楚哪些是適合自己的知識,哪些雖然適合他人但是不一定適合自己.而這個過程正好是明辯之的過程,吸收知識的過程一定是辨證的和批判的.寫作模式 心得的寫作模式沒有固定的方法,只要達到了有所思,有所悟,就算達到了目的.寫心得的過程正好也是我們歸納整理已有知識的一個過程,只有把自己的知識體系整理清楚了,後面的實踐和知識應用才可能靈活.1.我聽到或讀書讀到了什麼內容?2.這句話用你理解的方式進行復述.3.原來是否有該觀點類似的知識.4.原來是否有基於該觀點的相關實踐.5.該知識或觀點好的方面或待需要進一步論證方面.6.該觀點對自己後續工作和生活的指導意義.
『叄』 《拒絕校園暴力,共建平安和諧校園》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近日來,我校開展了「拒絕校園暴力,創建和諧校園」活動。通過本次活動,加強了我校師生的防暴意識,提高學生預防校園暴力、避險防災和自救能力,進一步保障學生安全健康快樂成長。現將具體活動總結如下:
一、利用升旗儀式,開展演講動員
5月16日,我校利用升旗儀式,開展一次以「拒絕校園暴力,創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安全教育活動。採用學生演講、教師演講的形式進行防暴知識講座。最後,任校長做了總結:希望全體師生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積極行動起來,反對暴力,遠離暴力,共建和諧校園,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健康成長。
二、開展主題班會,建立家校共管
本次活動中,我校的安全教師精心備了一節「拒絕校園暴力」課。利用班會時間,給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安全教育課。引導學生拒絕校園暴力,化解各種矛盾糾紛。消除了學生之間的各種矛盾,解決了師生之間的鴻溝。各班老師建立家長微信圈,採用家校互動的方式,隨時了解學生的動態。通過這些活動,建立了美好的學習環境,創建了和諧美好的育人校園。
三、出板報印傳單,提高防範意識
『肆』 預防校園暴力共創和諧校園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校園,我們學習的的樂園、成長的搖籃。我們渴望在和諧安全的校園專環境中愉快地學習屬,健康的成長。 然而,校園里也時常有不和諧的音符。也許因為一個誤會,有人惡語相加;也許因為一次無意犯錯,有人揮起了拳頭……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
『伍』 預防校園暴力,共建和諧校園作文觀後感400字
預防校園暴力,共建和諧校園作文觀後感
有人說,生命是寶藏;有人說,生命是黃金。我說,生命是花,就像春天絢麗多彩的花。世界因如花的生命而精彩,可是,有的人卻輕易地讓生命之花過早地凋謝了。
大家知道,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除了對空氣、水和食物的需要外,就是安全了。報紙、電視、新聞的內容越來越讓人感到恐懼,如火災、礦難、洪水、海嘯、地震、車禍、戰爭、恐怖襲擊、暴力等等,我們已經確信自己生活的環境不能100%的安全了。
作為學生,一年有絕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和學校周圍生活。在這個人口密集,面積狹小的特殊的環境里,安全更是我們的一直關注的重點,國家有關部門為此專門立了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了相關條例。如《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同時國家也提出了「安全工作責任重於泰山」、「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同時,國家又成立了安全總局,負責全國安全工作的管理,這說明國家非常重視安全工作。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因交通事故、建築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暴力犯罪等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當於每天有一個班的學生失去他們如花的生命!樓房擁擠造成學生受傷,課間追逐打鬧造成骨折,課堂上被鉛筆頭扎傷、實驗過程中被燙傷、溺水身亡、學生打架斗毆以及車禍等意外事故令人防不勝防。枯燥冰冷的數字,這些令人心顫的事實背後我們看見了什麼呢?逝者以他們的鮮活而短暫的生命向我們提出了哪些警示呢?望老師、同學深思!
同時,我希望全體員工要進一步增強「校園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和「我是安全工作責任人」的意識,每一個人在自己所在的崗位上把好每一關,關心學生勝於關心自己(今天下午的火場逃生演習全體師生參加,除班主任、進班老師外,科任老師一律隨班參加);各個班級要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做到「四化」——教育經常化,制度科學化,安全措施具體化,學生行為規范化,努力創建安全文明校園,為學生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提供一個和諧的環境。
最後,讓我們牢記「珍惜生命,關注安全」,祝我們的同學們在江海一小美麗、可愛的校園里學習進步,健康成長。
『陸』 校園暴力事件的心得體會 500字
今年以來,網路上屢屢頻現有關校園暴力事件的視頻和圖片,這種以強欺弱,以多欺少的暴力行為觸目驚心,施暴手段傷盡天良,深受其害的學生遭遇看的我是心如刀絞,為之又看的我怒火三丈。誰家的孩子不是寶,不知道到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朗朗乾坤和法治社會里,在育人子弟的書香校園里,竟然還在遭受慘無人道的摧殘時,將會是這個家庭永遠的痛。而那些從施暴現場過路人的冷漠,更是讓人心寒。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一份沃土,撐起一片藍天,是社會的責任,也是我們共同的職責。但是,由於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全國各地從小學到中學乃至大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校園暴力事件,並且有蔓延之勢,甚至致人死亡等惡性案例有增無減。
同學之間正常的磕磕碰碰,小沖突小摩擦,混同於以強凌弱成性、拉幫結派成癮的暴力摧殘,這種暴力傾向已經嚴重影響了學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身心健康也受到嚴重威脅,更削弱了學校的教育成果,應當引起家長、老師、社會、學校高度的重視。也許你我身邊的校園還算穩定,誰也不敢保證這種惡劣的蔓延趨勢會不會影響到我們身邊的學校和學生。因此,無聲呼籲全社會積極行動參與到反對校園暴力,拒絕社會冷漠的行動中。將我們身邊還沒有發生類似事件的情況下,重視防範於未然。
首先,希望教育部門要努力提高對教育戰線的教學質量,明確老師的責任承擔范圍的嚴厲性。老師要時刻灌輸自己的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認清形勢,遵紀守法。加強學生德智體的正確發揮,同時,青少年必須樹立正確道德觀和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從小養成良好品質,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勇於拒絕校園暴力。在受到校園暴力侵害時要勇於向學校、老師和家長報告或大聲呼叫。對高年級學生和校外青年共同實施的暴力活動和收取「保護費」等各種校園非法活動要勇敢揭發。
無聲總結分析誘發校園暴力事件的頻發,其主觀上跟現在學校走向商業化,重視收益成果,淡化了對青少年的綜合素質教育,其次同學生日聚會等進酒吧、卡拉OK、歌舞廳、電子游戲廳、網吧等場所影響和聚集成幫派,捷徑了受校外不良青年交往的引誘等綜合影響。客觀因素也不排除收看和接觸一些暴力影片,恐怖游戲,社會黑勢力後缺乏定律和錯誤理解而盲目崇拜,拉幫結伙,形成幫派,導致演變為現實暴力的可能性。而弱者在受到威脅、恐嚇和虐待時,擔心被接二連三的打擊報復,最終選擇忍氣吞聲,不敢向學校老師和家長講述自己的遭遇。使得這些施暴者更加為所欲為,膽大包天的越演越惡劣。無形中把美好和諧的平安校園的同學之間形成暴力強勢和弱勢群體的的惡性差異,最終造成極大的社會惡劣影響,導致弱勢一面的學生望校生畏,由此導致受虐學生因身心健康的摧殘和心靈的陰影而精神失常的,或死亡的案例歷歷在目。
反對校園暴力,拒絕社會冷漠。我們都有孩子,我的孩子也會有孩子,我們應以高度社會責任感出發,有責任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傾注我們的愛,在當今青少年人生最重要轉折點這個關鍵性階段,隨時面臨校園暴力的威脅。我們更有義務維護校園平安,讓青少年能擁有健康快樂,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安心無憂的接受教育,豐富儲備文化知識。呼籲全民動員,提倡關心關愛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良性發展。灌輸引導我們身邊的青少年要增強友愛互助意識。提高自身良好素質,熱情幫助同學,增強應對困難、對抗邪惡的勇氣,形成抵制校園暴力的合力。告誡我們的孩子認清這種暴力摧殘同學的行為是可恥的,更是一種犯罪。將來會被社會所淘汰形式。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細節投入,就是我們的家長,若有孩子住讀在校的,千萬要記得,經常電話問候孩子,積極與孩子溝通,時刻關注孩子情緒變化,判斷是否遭遇校園暴力的侵擾,必要時親自去學校觀察,叮囑孩子遭遇暴力時,要勇敢的大聲呼救,事後火速告訴家長和老師。同樣告誡孩子千萬遠離參與校園暴力行為。
而我們的人民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也相對提高洞察力,時刻關注自己學生的變化,發現苗頭不對勁時,要主動和學生交流溝通。鼓勵學生勇敢站出來對校園暴力說不,並積極揭發。
如何將這種暴力行為控制在萌芽狀態並徹底解決,這項工作除了更全面完善各項教育措施和獎罰條令條款,必須得到我們的家長、老師和社會團體、各界部門等積極響應,熱心配合,銘記防範於未然的重要性,做好表率對他們進行健康引導,提高我們的孩子和身邊青少年防範校園暴力意識,增強抵制校園暴力能力。把握正確人生觀。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學習,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磨煉意志,陶冶情操,立志做新時期有用青年而共同努力。
同時;呼籲全國人大考慮能否修改法律章程,是否將凡是參與校園暴力事件的預謀、組織、策劃和施暴的在校學生,視情節輕重取消其永遠不能參與高考資格。
『柒』 對學生暴力事件的心得體會
校園暴力之我見
每天上學放學時,都能看到警察叔叔、門衛、值周老師在學門口巡視,讓我們很有安全感。他們默默地守望著平安校園,共同的呵護我們的安全。去年全國校園安全事故頻發,政府採取了種種措施,加強校園周邊的安全,並且效果明顯。
但是有一種行為在校園里卻屢見不鮮,那就是校園暴力,校園暴力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的行為。
我班有一位同學,個子很弱小,並且是外來民工子弟,天天被幾個同學欺負。除了幫他們干一些臟貨、粗活,還是他們出氣的沙包。我每天都看到他暗自垂淚,特別同情他。
我把他的情況在日記里告訴了老師,老師也多次找他談話,他卻不敢承認被欺負。老師並且對暴力者嚴加警告,但是由於沒有指正,很難處罰。有幾次,他被欺負時,我當面批評那幾位同學,卻遭到他們的諷刺,說我多管閑事,我又氣又急。所以我決定研究校園暴力現象,希望能找到解決對策。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校園暴力的表現,校園暴力不一定在校園內發生,放學後同學間的欺負行為也算在內。 在學校裡面,老師的管理對學生還具有一定的威懾力,但是往往事情是發生在校外的。放學後,老師也無法顧及。在校門口附近,小吃店門口,經常上演此類情況,或被敲詐勒索。
校園暴力的三種形式: 一、語言暴力。學生之間經常用污言穢語相互攻擊,導致矛盾的產生。二、身體暴力。憑借身體的優勢來打擊比較弱的同學。三、心理暴力,指的是不斷重復地採用語言或其他詭計,影響別人學生生活,造成對方精神或心理狀況發生不良改變,這其中也包括不斷重復的侮辱性手機簡訊、網路微博。
校園暴力的具體表現形式有:
1、索要財物,不給就拳腳相加,威逼利誘。初一有位男同學,向全班男生借錢,名義上是借,實際上是敲詐。
2、以大欺小,以眾欺寡。我們班有幾位男生,經常欺負一位小男生,如有不從,就會被揍一頓。
3、為一點小事就大打出手,並傷害他人身體。有兩位同學在打球時,身體不小心接觸了一下,結果打了起來,一個出鼻血,一個眼睛被打腫。
4、同學間因「義氣」之爭,用暴力手段爭長爭短,大打出手。一女生聽說另外有個女生在背後說她壞話,於是就糾結了一幫人,把那女生打了一頓。
5、一方不堪長期受辱,採取以暴制暴手段報復另一方。
在某種程度上,校園暴力是社會暴力的一個縮影,但是校園暴力畢竟不是社會暴力本身,二者還是有所區別的,我想就談談校園暴力行為的原因:
我認為最主要的是,學生自身的原因。一個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生理和心理也會逐漸發展。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的認識能力和控辯能力並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辨別是非和自控的能力比較薄弱,很難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處理問題時極易沖動。
還有一個原因是不良交往,隨著年齡的增長,同學們會開始選擇和同齡人交往並融入群體裡面。而未成年人的思想往往很不成熟,如果受到不良團體的挑撥和唆使,很容易就會實施犯罪造成危害後果,並在實施過程中往往不具有罪惡感。
在很大程度上,實施暴力行為的學生大多法律意識是十分淡薄,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實施這種行為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和責任。
受到暴力侵害的學生,會分成兩種情況,一是忍氣吞聲,而恰恰是這種忍氣吞聲,更助長施暴者的囂張氣焰,還有另外一種就是以暴制暴,「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種則會造成新的校園暴力。
很多影視、電視、書籍當中都含有暴力場面,很多武俠、暴力手段被包裝和美化,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夠,種種的暴力場面只是讓孩子知道暴力、欣賞暴力,乃至使用暴力。
而且現在網路技術相當發達,很多暴力、血腥的游戲在網上泛濫,其畫面精美逼真,學生上網就經常沉溺其中,並往往會把網路中的暴力帶到現實當中。
校園暴力的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還校園一片凈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必須採取有力的措施。
學校應當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和《教育法》,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加強德育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加強法制教育,還應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學習興趣。老師應當主動關愛學生,糾正偏好優生,冷漠後進生的教師歧視現象。學校還應當定時召開家長會,加強家庭和學校的聯系,及時發現問題,共同矯正青少年的不良行為,預防犯罪。學校還要整頓周邊環境,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並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和指導。
家長應當關心孩子,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對於孩子的不良交往要堅決予以杜絕,以自身的榜樣感染和影響孩子,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自我保護方法。還應當定時同學校保持聯系,了解孩子在校狀況,發現問題也可及時解決。
政府應當加大對周邊不良環境的整頓,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對一些娛樂場所進行清理,減少青少年犯罪的誘因。要努力控制媒介暴力的消極影響,社會團體和組織積極提供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我們學生應當具有自我保護意識,絕不能逆來順受;不與不良分子交往,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受到暴力傷害後要知道通過適當的途徑來保護自己,絕不能產生「以暴制暴」的報復心理。
總之,當我們面對校園暴力時,應當自覺對其進行抵制,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遠離暴力文化,不參與暴力行為,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捌』 拒絕校園欺凌談感受200字
校園,我們學習的來的樂園自、成長的搖籃。我們渴望在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中愉快地學習,健康的成長。
然而,校園里也時常有不和諧的音符。也許因為一個誤會,有人惡語相加;也許因為一次無意犯錯,有人揮起了拳頭……
為了防止校園暴力的發生,我總結了幾條安全小貼士:
1、身上不要多帶錢和貴重物品,如手機,mp3等。
2、遇事要沉著冷靜,根據現場情況,做出反應和判斷。
3、可以給對方一些財物,並尋找時機,記住對方的相貌特徵,衣著打扮,並及時告訴班主任或家長,也可以告訴警察叔叔,讓他們保護自己!
4、學校附近行人稀少的小巷是校園暴力事件的高發區。上學和放學期間不要單獨在這樣的小巷裡行走,盡量結伴同行。
當我們遭遇校園暴力時,千萬不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應及時告知老師、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有必要時還要尋求法律的保護。同時,也不能不計後果、以牙還牙,惡意報復只會導致雪上加霜。
讓我們一起努力,驅散籠罩在校園上空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