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一中學
⑴ 臨沂一中到底怎麼樣
臨沂一中學校很好,老師學歷水平很高,但是每個老師都非常的金口玉言,能少說一句是一句,所以必須是非常非常的自覺的學生才能保持住成績.尤其是因為一中的學生是全市最優秀的,有的新生剛去,不會像以前那樣被老師重視,心裡就會有些失落.所以,如果想進一中的話,必須有較好的心理素質.還有,非市裡的學生最好不要去!
⑵ 臨沂一中老校
你直接問我不就得了...還跑這兒來.吃飯的話還是能在家吃就在家吃,食堂不幹凈,周圍小攤也很藏.社團真心別抱太大希望,除了基本的幾個文學社根本搞不起來.你們應該和我們是一界年級主任,這個年級太死,活動相對少,但肯定比其它學校多.還有,你們入學應該去新樓,就是正在建的那個,全樓電子白板,比投影儀好多了.至於師資和作業完全不用擔心,決對是最好最合理的.你入學後會發現一中的升學率比其他學校高了不只一倍.
⑶ 臨沂一中怎樣啊
南校區:
住宿條件:
八人一宿舍,三個宿舍獨立成一個小戶,公用一個衛生間,有淋浴頭,08年的時候是涼水,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熱水,我當時住六樓,用熱水要自己去一百多米以外的熱水房打水,再提到六樓。。。。衛生間是要這三個宿舍的人輪流打掃的,宿舍內有暖氣,有吊頂風扇,陽台敞開的,曬衣服很方便,但是風大的時候也比較容易吹下去,而且宿舍陽台全都是向陽面的!!!一學期住宿費70塊錢。
學費:800塊錢每學期,每年1600。省里規定的,省級規范化學校都是這個價。
我印象中沒收過補課費。
生活費:我當時是200——300一個月吧,不多也不少,有的只要100多塊錢,還有500+的。。。不過食堂不怎麼好吃,只有一兩個窗口還說得過去。
教學顯然不錯啊,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往一中擠呢??雖然每年考上清華北大的不是很多,但是上交、浙大、等等還是有相當一批的吧。。。這個不太清楚,現在不讓統計了。。。
老師們絕大部分都是相當好的,還不乏很多很優秀的高級、特級教師,當然了,另外還有極個別的極品老師,不說是誰了,等你去了再見識吧。兩個校區是統一的,所以不必擔心哪個校區師資好或者哪個校區師資不好的問題
教師有整套的多媒體,據說一套兩萬八,可以上網,所以周末不回家的同學可以看看電影之類的。有暖氣,電風扇,飲水機,沒有空調,教室後牆上方有監控頭一枚,可在學校總控機房查看,也可以通過教室里的電腦登陸學校的監控系統查看其他教室的情況。
教學樓只有三層,不必爬高。教學樓內的地面全都鋪了地板磚,所以打掃起來很麻煩,剛用拖布拖干凈了就會被別人踩臟。冬天下雪的時候走廊里會有很多雪,巨滑!!!
還有,學校緊挨著國道,來來往往的車多,靠近路邊的部分教室的動靜可能會很大!!!
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吧,再比如大操場塑膠跑道+真草皮足球場,大約六七個籃球場吧,既不清了,還有幾個排球場等等。。。
當年超市很貴,學校還有個自動取款機,有個大澡堂,有個來一杯,有個乾洗店,不知道現在什麼情況了。。。
學校里的綠化還不錯。
⑷ 臨沂市共有那幾所高中
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沂水縣第一中學、山東省郯城第一中學、沂南縣第二中學、山東省臨沂第四中學、臨沂市河東區第一中學、臨沂市羅庄區第一中學、臨沭第一中學、山東省臨沂市第三中學、山東省莒南第一中學。
1、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
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是全國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省屬重點中學、山東省首批辦好的十九所重點中學之一、首批山東省省級規范化學校。臨沂一中始建於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其前身是沂州府於考棚成立的「沂州中學堂」。
2、沂水縣第一中學
沂水縣第一中學,簡稱沂水一中。學校位於沂水縣龍家圈鎮一中路,始建於1952年,是建國後沂水縣建立的第一所中學。現有高中教學班100餘個,在校學生7000餘人。學校地處縣城西郊,沂河之濱。
3、郯城縣第一中學
郯城縣第一中學位於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是臨沂市規范化學校、郯城縣重點中學、郯城縣高中教學示範學校、郯城縣高中教學先進單位。
學校始建於1950年,佔地面積300畝,坐落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郯國古城腳下,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豐厚,環境優美典雅。
4、沂南縣第二中學
沂南縣第二中學,始建於1979 年,是沂南縣政府和山東大學聯合創辦的股份制學校。學校下轄三個校區,佔地736畝,建築總面積20餘萬平方米,下設初中部、高中部、藝術部、體育部(沂南縣競技體育學校)、國際部。
5、臨沂市河東區第一中學
山東省臨沂河東一中始建於1997年1月,系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學校坐落在臨沂市河東區政府駐地,西依沂河並隔河與南坊新區相望,東臨東興路,北靠金橋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學校改名為臨沂第二十四中。
⑸ 臨沂各縣的初中生可以去臨沂一中上高中嗎
臨沂各縣的初中生,
不可以去臨沂一中上高中。
可上臨沂市教育局官網,
查看《2019年臨沂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普通高中招生錄取工作實施方案》。
⑹ 去臨沂一中還是沂南一中
老師不錯,環境還可以,氣氛是比較寬松,但也有限度。相比之下,對學習抓得還是很緊的。
自製力是可以慢慢培養的,好的品質對一生都有益處。
建議去臨沂一中。
畢竟還可以有些不錯的回憶,人不能總為了功名利祿活著。
⑺ 臨沂市直學校有哪些(瞎說不給分,我知道初中是哪些)
臨沂市直學校有臨沂一中、臨沂二中、實驗中學、沂州實驗學校、臨沂市特殊教育中心,臨沂朴園小學、杏園小學、臨沂第三十五中學、臨沂大學附屬小學等等。
列舉如下:
1、臨沂一中
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是省屬重點中學,山東省首批辦好的十九所重點中學之一,首批山東省省級規范化學校。
臨沂一中始建於1903年,前身是沂州府於考棚成立的沂州中學堂。截至2014年12月,學校共有150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8000多人,500餘名教職工 ,高級教師150餘人 。
2、臨沂實驗中學
臨沂實驗中學是臨沂市教育局直屬初中學校,創辦於1996年,學校現在是一校兩區。老校區佔地29.4畝,建築面積25810㎡,現有2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700名;
北校區佔地72.2畝,建築面積31000㎡,2013年開始招生,現有30個班,1700名學生。學校經過近三年的校舍改造,教學樓寬敞明亮,教學設施設備先進、功能完善。
3、臨沂市特殊教育中心
臨沂市特殊教育中心坐落於風景秀麗的沂河岸畔,位於河東區政治、文化中心。
於1959年10月建校,已有50年歷史,經過幾代特教人艱苦努力,從校名為臨沂市聾啞學校,校址在臨沂市區蘭山路西段北側一小院里起步,建校初期6間草房、一個班13名學生、2名教師艱難起步,到1985年臨沂市盲童學校建立,臨沂市特殊教育格局逐步完善。
2002年6月,市教育局對臨沂市盲校、臨沂市聾啞學校進行資源整合,成立了臨沂市特殊教育中心。2005年,市委、市政府把特殊教育中心的搬遷工作作為 「為全市婦女兒童辦十件實事」之一提上議事日程,並投巨資對新校區進行整修,2007年10月,學校順利搬遷至河東區人民大街中段。
4、臨沂朴園小學
臨沂朴園小學(原名三合里小學)位於北城新區三合三街與沂蒙10路交匯處,頤正園以北,齊魯園以東,是一所市教育局直屬小學。學校佔地48畝,可容納48個教學班,學校環境優美,教學設施一流,交通便利。
5、臨沂第三十五中學
臨沂第三十五中學,位於北城新區溫涼河路(原沂蒙十四路與三和五街)交匯處,始建於2010年2月, 是一所新建的市直學校,也是沂蒙大地即將熠熠生輝的教育明珠。
⑻ 臨沂市直屬學校
臨沂一中、臨沂二中、臨沂實驗中學、臨沂第三十九中學(原臨沂大學附中)、臨沂沂州實驗學校、臨沂第三十五中學、臨沂朴園小學、臨沂杏園小學和臨沂育成小學為臨沂市教育局直屬學校。
1、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是全國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省屬重點中學、山東省首批辦好的十九所重點中學之一、首批山東省省級規范化學校。臨沂一中始建於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其前身是沂州府於考棚成立的「沂州中學堂」。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分為校本部、南校區、北校區三個校區,共有150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8000多人,500餘名教職工,高級教師150餘人。
⑼ 臨沂市市直高中有哪些
臨沂市市直高中有:臨沂一中、臨沂二中、臨沂師院附中。全市所有高中學生學籍檔案歸市教育局管的。
根據《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規定(試行)》( 魯教基字〔2007〕26號),現制定《臨沂市普通高中學生學籍管理細則》,同時結合省、市近期工作安排,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中學生學籍管理細則
1、高中學生學籍變更,每個學期開學後的一個月內,由學校、縣區教育局、市教育局逐級上報省教育廳,集中變更。其它時間不再受理學籍變更;不再接受學生或家長個人上報的學籍變更。確有特殊情況需要單獨變更(如轉往省外)的由學生家長自行到省教育廳辦理手續。
2、高中學生學籍信息今後不再變更,特別是姓名、身份證號任何原因都不準進行變更,畢業前也不再進行信息勘誤,完全依據每年初中學生學業考試報名信息庫信息為准。
3、高中學生休學,由學生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持市級以上醫療機構證明、病歷和相關醫療費用單據(1000元以上葯費單據)到學校提出申請,學校嚴格審查同意並報上級學籍主管部門核准後准予休學。
休學期限為1年,學生休學期間保留學籍。學生休學期滿需要復學者,應由本人提出申請,經醫療機構認定治癒或者認定可以正常學習,學校審查核准,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後,方可復學。高中學生休學期滿未申請復學的,學校應以信函等方式通知學生或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超過應復學時間一個月以上未答復或未提出繼續休學申請的,按自動退學處理。高中學生連續休學兩年以上,仍不能復學者,應予退學。
高中學生第三學年第二學期一般不準休學。休學期限不滿1年的不能復學(省廳學籍管理系統程序已經更新,自動鎖死休復學時間),由此造成的耽誤學業考試、發展報告數據的填報、畢業等一切責任由學生家長個人承擔。
4、學生不得隨意轉學。因家庭住址變化、戶口遷移等因素確需轉學的,由學生或其法定監護人提出申請,經轉出和轉入學校同意,並報學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確認轉學理由正當,可准予轉學。
轉學不得變更就讀年級。畢業年級學生一般不準轉學。高中學生在本縣(市、區)內不準轉學(含駐蘭山城區的市直學校之間、市直學校和蘭山區高中學校之間)。
5、高中學生在市內跨縣(區)轉學,須經轉出學校、縣區教育局同意;持戶口簿或戶籍遷移證明等材料;經轉入學校、縣區教育局同意後;到市級學籍主管部門辦理轉學手續報省教育廳審核。
本省內跨市轉學,須經轉出、轉入學校和縣區教育局同意;並由轉出方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確認後;持戶口簿或戶籍遷移證明、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證明、《普通高中學生發展報告》等材料,到轉入學校所在地市級學籍主管部門辦理轉學手續。
由外省(市、區)轉入我省,須經接收學校、縣區教育局同意後,持戶口簿或戶籍遷移證明、原就讀學校出具的《普通高中學生發展報告》或《成長記錄》檔案、轉出省(市、區)相應考試管理機構提供的學業水平考試(或會考)成績證明、學生已經獲得的學分清單,經我省學業水平考試管理機構確認後,由市級學籍和學業水平考試管理機構及轉入學校辦理接收手續。
由我省轉出到外省(市、區),須經轉出學校、縣區教育局同意後;持戶口簿或戶籍遷移證明、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證明、《普通高中學生發展報告》等材料,經市、省學籍主管部門逐級審核確認後,辦理轉學手續。
6、高中學生擅自離校,學校應通過信函等方式督促其返校,並將督促學生返校的相關材料副本存檔。學生擅自離校一個月以上,學校可作自動退學處理,並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