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西澗中學

西澗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8-02 12:43:24

❶ 滁州西澗原文

1、作者:唐代詩人韋應物
2、正文: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謝謝!

❷ 滁州西澗的詩意

滁州西澗的詩意:

詩人以「獨憐」二字領起,把自己置身於西澗僻靜的環境中,去獨自觀賞山水美景,感受大自然的聲息。也使讀者似親眼見到詩人正踽踽獨行於山水之間,充分領略自然美景,一洗胸襟。詩人特別喜愛他腳下澗邊的幽草。

草用「幽」字來形容,不僅寫出了草的茵綠、繁茂、厚密等形態,而且寫出了草的深邃、靜謐、未經踐踏等意態,一現幽僻氛圍。而澗邊之上則是層層峰巒、樹高林密,黃鸝就在林木深處,那婉轉悅耳的歡鳴不斷傳到詩人的耳朵里,使詩人心神陶醉。

出自:《滁州西澗》的作者是唐代詩人韋應物。

全詩為: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譯文為: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隻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

(2)西澗中學擴展閱讀:

《滁州西澗》這首詩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韋應物任滁州刺史時所作。他時常獨步郊外,滁州西澗便是他常光顧的地方。作者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覽至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郊野),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

❸ 滁州西澗 解釋

滁 州 西 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譯>:
這是一首山水詩名篇,也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詩寫於唐得宗建中二年(781年)詩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間。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縣,西澗在滁州城西郊外。這首詩描寫了山澗水邊的幽靜景象。

詩的前兩句,詩人表示在春天繁榮的景物中,只憐愛澗邊自甘寂寞的幽草,而繁茂的樹叢中傳來黃鶯動聽的鳴聲,詩人卻似乎不以為意。後兩句寫晚雨野渡所見,晚潮加上春雨,水勢更急。而郊外渡口,此刻更是杳無行人。也許船夫已歸家歇息,只見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

這首詩中有無寄託,所託何意,歷來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它通篇比興,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認為「此偶賦西澗之景,不必有所託意」。實則詩中流露的情緒若隱若顯,開篇幽草、黃鶯並提時,詩人用「獨憐」的字眼,寓意顯然,表露出詩人安貧守節,不高居媚時的胸襟,後兩句在水急舟橫的悠閑景象中,蘊含著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憂傷的情懷。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自己喜愛和不喜愛的景物,說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懷憂傷,便自然地流露出來。

〔作者簡介〕

韋應物(737-792),唐代詩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貴族出身,曾為唐玄宗侍衛,後來發奮讀書,成為有名的詩人。他的詩以古風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風格古淡雋永,後人將他與柳過元並稱為「韋柳」。

❹ 《滁州西澗》賞析

滁州西澗

唐朝詩人: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意】:

我非常喜愛這河邊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樹林的深處,不斷傳來黃鸝鳥的叫聲,是那樣婉轉動聽。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獨自橫漂在河邊上。

【註解】:

1.滁州:今安徽滁縣,詩人曾任州刺史。
2.西澗:滁州城西郊的一條小溪,有人稱上馬河。
3.獨憐:最愛,只愛。
4.春潮:春雨。
5.野渡:荒郊野外無人管理的渡口。
6.橫:指隨意飄浮。
【韻譯】:

我憐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

澗上有黃鸝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著夜雨急急地涌來,

渡口無人船隻隨波浪橫漂。

詩詞賞析

這是寫景詩的名篇,描寫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首二句寫春

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而嫉高媚;後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

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

憂傷之情懷。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詩,是韋應物最負盛名的寫景佳作。詩里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

本篇為作者任滁州刺史時所作。作者游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

詩的前二句「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是說:詩人獨獨喜愛澗邊生長的幽草,上有黃鶯在樹陰深處啼鳴。這是清麗的色彩與動聽的音樂交織成的幽雅景緻。「獨憐」是偏愛的意思,偏愛幽草,流露著詩人恬淡的胸懷。後二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是說:傍晚下雨潮水漲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沒有行人,一隻渡船橫泊河裡。這雨中渡口扁舟閑橫的畫面,蘊含著詩人對自己無所作為的憂傷,引人思索。

韋應物先後做過「三衛郎」和滁州、江州、蘇州等地刺史。他深為中唐政治腐敗而憂慮,也十分關心民生疾苦,但他無能為力。這首詩就委婉地表達了他的心情。

--------------------------------------------------------------------------------

[賞析]:這是一首山水詩名篇,也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詩寫於唐得宗建中二年(781年)詩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間。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縣,西澗在滁州城西郊外。這首詩描寫了山澗水邊的幽靜景象。

詩的前兩句,詩人表示在春天繁榮的景物中,只憐愛澗邊自甘寂寞的幽草,而繁茂的樹叢中傳來黃鶯動聽的鳴聲,詩人卻似乎不以為意。後兩句寫晚雨野渡所見,晚潮加上春雨,水勢更急。而郊外渡口,此刻更是杳無行人。也許船夫已歸家歇息,只見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 這首詩中有無寄託,所託何意,歷來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它通篇比興,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認為「此偶賦西澗之景,不必有所託意」。實則詩中流露的情緒若隱若顯,開篇幽草、黃鶯並提時,詩人用「獨憐」的字眼,寓意顯然,表露出詩人安貧守節,不高居媚時的胸襟,後兩句在水急舟橫的悠閑景象中,蘊含著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憂傷的情懷。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自己喜愛和不喜愛的景物,說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懷憂傷,便自然地流露出來。 表達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詩的前兩句,以「幽草」「深樹」寫出了環境的清幽寂靜,而「生」和「鳴」兩個字,又在靜中透出動感。詩的後兩句寫傍晚時雨中景色,動中有靜。「野渡無人舟自橫」,表現了一種荒涼寂靜的意境。

❺ 滁州西澗中的澗是什麼意思

解釋:
山間流水的溝:溪~。山~。

西澗:滁州城西郊的一條小溪,有人稱上馬河,即今天的西澗湖(原滁州城西水庫)。

❻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❼ 滁州西澗出自於初中語文書哪一冊

滁州西澗在人教版的第七年級下冊當中出現的

熱點內容
一年級語文上冊二單元試卷 發布:2025-05-20 23:20:20 瀏覽:349
初二數學期末考試 發布:2025-05-20 22:00:40 瀏覽:127
裸體校園 發布:2025-05-20 21:56:21 瀏覽:950
廣州英語四級 發布:2025-05-20 21:53:57 瀏覽:970
三年級下冊語文日記 發布:2025-05-20 20:31:44 瀏覽:233
生物雲計算 發布:2025-05-20 19:54:23 瀏覽:368
鬼畫符怎麼畫 發布:2025-05-20 19:49:34 瀏覽:249
教師校本培訓總結 發布:2025-05-20 19:48:02 瀏覽:254
我的補課老師電影韓國 發布:2025-05-20 18:56:19 瀏覽:126
48式太極雙扇分解教學 發布:2025-05-20 18:11:48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