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廂中學
❶ 四川成都青白江區城廂學校和城廂中學是一所學校嗎
不是同一所學校,一個是小學和初中、一個是高中。現在到處都在搞九年義務專制教育改革,把屬小學和初中弄到一起了。
城廂學校是原城廂小學和城廂中學初中合並遷建以後的學校,在城太路邊上;
城廂中學在家珍公園對面,2路車終點站,現在只有高中部,現在加掛大彎中學藝體分校校牌。
❷ 城廂中學的學校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
校長:張昌宏 610300
❸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中學
主抓藝體,文化班只有1個,為了孩子能考上好學校,建議不要去
❹ 成都高新區有那些高中
成都 重點高中1.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11所): 成都石室中學、成都市第七中學、成都市樹德中學、四川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成都市第二十中學、青白江區大彎中學、新都區第一中學、溫江區溫江中學、雙流縣棠湖中學、雙流縣雙流中學、彭州市彭州中學 2.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6所): 成都市鹽道街中學、成都市列五中學、成都市第八中學、四川大學附屬中學、成都市西北中學、華西中學、成都市第十八中學、成都市玉林中學、西南交大附中、成飛中學、成都鐵中、中鐵二局一中、龍泉中學、崇慶中學、郫縣一中、郫縣二中、金堂中學、蒲江中學、中和中學、邛崍一中、都江堰中學、彭州一中、大邑中學、航天中學、川化中學、新津中學 3. 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39所): 成都四十六中、青白江中學、城廂中學、平樂中學、洛帶中學、華潤學校、成都十一中學、成都十四中學、成都十六中學、成都十七中學 成都十九中學、成都二十四中學、成都二十八中學、成都三十七中學、成都四十九中學、成都五十中學、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成都市外國語學校、成都大學附中、高新區一中、成都實驗中學、武侯高中、金牛中學、溫江二中、新都縣第二中學、邛崍市高埂中學、彭州市蒙陽中學、雙流縣籍田中學、大邑縣安仁中學、崇州市蜀城中學、新都縣第四中學、都江堰市第一中學、都江堰市第四中學、金堂縣淮口中學、雙流縣藝體中學、郫縣第三中學、都江堰外國語實驗學校、雙流華陽中學、高新實驗呵呵我曉得就只有這么多!!!!慢慢看哈
❺ 成都市青白江區 那個學校好
上面所列學校中城廂中學應該是離青白江城區最近而且算好的了。
不過青白江好的中學應該是大彎中學和北大附中。
❻ 成都城廂中學實習的怎麼樣
成都城廂中學的師資綜合實力還是不錯的,數學專業也可以,可以去看看。
❼ 成都 青白江中學與城廂中學究竟誰更好 班主任說城廂中學雖然是藝體校但是也有高考班會比青白江好些
其實這兩個中學都是同一水平,也都是歷史很久的中學,有些年分青中好,有些年分城廂好,選哪個看就看離家近點就行。
❽ 成都城廂中學郵編是多少啊
四川省 成都市 青白江區 城廂鎮 大東街 城廂中學的郵編是: 610306 。
❾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中學帖吧
您好!
可以啊!您只要把您喜歡聽的上次聽的歌放在「我的收藏」裡面,然後右擊滑鼠,選擇「上傳列表」,就行了。
❿ 城廂中學的學校簡介:
學校名稱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中學 學校概況 1930年,學校設女生部。
1931年又增設國民師范部。
1931年秋,駐軍楊秀春旅長出2萬銀元擴建學校,修建了八個教室、一個荷花池、一條青年之路和法國教堂式的校門。如今只有校門仍然存在,其它早已舊貌變新顏。
1932年春,金堂縣立中學更名為金堂縣立初級中學。
1934年春,國民黨中央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季陶來金堂祭祖送給學校大量的圖書,包括兩套二十四史及一些古典名著。1935年,學校將原圖書室改為「季陶圖書館」。
1936年秋,原國務院總理李鵬的母親——中共地下黨員趙郁仙(又名趙君陶)來校擔任女生部訓育主任,兼教歷史、地理等課程,當時年僅9歲的小李鵬和媽媽一起住在校內。趙老師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她一方面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同時宣傳愛國主義、抗日救國的道理和革命思想,培養進步青年學生,促使她們走上革命的道路。陳敏玉(現名高梅)、李希容(現名李銘)等不少學生後來去了延安,先後入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新中國成立後又成為司局級幹部。趙郁仙的革命行動,引起了反動派的仇視。
1937年夏,趙郁仙在一次周會上發表題為「重新評定一切價值」的講演,隨即被校長解聘。隨後,小李鵬和母親去了成都,繼續進行革命斗爭。
1985年12月14日,趙郁仙在北京逝世後,高梅在同年12月30日寫了一篇題為《堅強的共產主義女戰士趙君陶在金堂》深切悼念她的老師。九十年代,年老的李銘和高梅先後回到城廂中學和母校的師生在一起,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
1939秋,教師「強華隊」與美國教師「老鷹隊」進行了一場籃球友誼賽。
1943年春,學校始招高中第一班新生。
1947年秋,因爭奪校長職位的風波而推遲兩周開學。
1948年春,師范部劃出獨立為縣立師范學校,學校更名為:金堂縣立中學。
1949年12月初,校長逃回成都,師生自行放假,12月27日,金堂解放,人民解放軍進駐學校。
1950年1月,人民政府接管學校,建立聯合學校
1950年3月—1950年10月,金堂縣立女中聯合學校師范
1950年10月,仍用原校名:金堂縣立中學。
1951年3月,校名:金堂縣中學校。
1952—1959,校名:金堂縣第一初級中學校。
1959—1960,校名:金堂縣第三中學校。
1960—1969,校名:金堂縣城廂中學校。
其間,1966年6月,學校奉命「停課鬧革命」,1969年9月全體教師下放各公社,城廂中學被解體,校園成為914部隊的營房。
1970—1972,校名:金堂縣城廂鎮中學校。其間,1971年底,914部隊撤離並退還校園。
1972—1980,校名:金堂縣城廂中學校。其間,1973年學校開辦微生物小工廠、印刷廠等。 1978年,甘乃德等美國教師來訪。
1981年1月,隨城廂地區劃入青白江轄區,校名:成都市城廂中學校,一直沿用到至今。
1983年3月,建立教代會。同年四月,學生宿舍樓竣工,投入使用。
1985年1月,第一幢教師宿舍樓竣工,投入使用。3月,甘乃德等美國教師再次來訪。
1988年,職稱改革評出第一批一、二、三級以及高級教師。
1990年5月,第二幢教師宿舍樓竣工,投入使用,11月,實驗樓(現名科技樓)竣工,投入使用。
1995年7月,綉水中學正式合並入城廂中學校;10月,東、西教學樓竣工,投入使用。
1998年4月,第三幢教師宿舍樓竣工,投入使用。
2000年5月,辦公大樓竣工,投入使用。10月,校行政規定每年11月的第一周為學術活動周。
2001年8月,第四幢教師宿舍樓竣工,投入使用;9月,綜合大樓竣工,投入使用;
2001年12月12日,學校檔案管理達省(部)級標准;12月16日,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
2002年2月25日,城中食堂竣工,投入使用;10月,第五幢教師宿舍樓竣工,投入使用。
2003年8月,高中部教學大樓竣工,投入使用。10月,詩人、校友流沙河為高中部教學大樓題詞:「綉水書聲」,又為校門上題寫了校名「城廂中學」。
2004年6月4日,學校被命名為:「成都市示範性普通高中」,9月,學生公寓樓竣工,投入使用;10月12日,原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鵬為城廂中學題詞:「繼承光榮優良傳統,培育現代化建設人才」。
2006年學校郭校長被提拔為區教育局副局長。年底,校初中部遷到新建的城廂學校,有約900多名學生和約60多名教工離開了。現校內純高中,是一所高級中學,有學生1300多人,教師105人。
2008年開始創建新校。
2011年8月,全校師生搬進新學校,展英姿。深刻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秉承優良的作風傳統,打造出藝體特色的高中。城中人開始書寫新的歷史。
右圖 城中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