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中學生認知與學習

中學生認知與學習

發布時間: 2021-09-08 02:44:52

❶ 中小學學生認知與發展怎麼考試

中小學生認知發展的一般特點與教育
初中生是指11、2歲到14、5歲的兒童。初中階段又可稱為少年期、青春期或學齡中期。青少年期生理發生迅猛的變化,正處於生理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尤其是少年期。初中生的身體外部形態變化非常顯著。身體迅速長高、體重也隨之而增加。內部生理機能迅速發育,並逐步趨於成熟。性器官與性功能開始發育起來,出現第二性徵,但初中生的性發育尚未成熟,而且因地區、文化背景、身體狀況等條件的不同,初中生的身體發育又存在較明顯的個體差異。由於初中生生理發育的急劇變化,使其心理產生了一次大的飛躍。初中生從依賴成人制訂規范來生活的孩子變成一個有一定獨立思考能力,具有一定的成人權利、義務的少年,處於一種半成熟、半幼稚,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不自覺性並存交錯的時期。因而,給我們的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問題、要求。
(一)初中生感知覺的發展
初中生的學習、生活發生了較大變化,致使其感知覺在原有的認識水平的基礎上,有了新的變化、發展,促使他們的感受性和觀察力發展的更好。初中生的視覺感受性在不斷提高,辨別各種顏色和色度的精確性在不斷增加。與小學一年級學生相比,初中生區別各種色度的精確性要提高60%以上。到15歲前後,視覺和聽覺的敏度甚至可以超過成人。初中生辨別音高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對音階的辨別有很高的准確性。在運動覺方面,學生的關節肌肉得到高度發展,為體育活動、繪畫、寫字等技能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教師在學生教育中,要注意保護學生的感官,尤其是視感官。注意用眼衛生。
在知覺方面,初中生的知覺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首先,知覺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了較大提高,能自覺地根據教學要求去知覺有關事物。其次,知覺的精確性、概括性更加發展,出現了邏輯性知覺。在空間知覺上帶有更大的抽象性。比較熟練地掌握三維的空間關系。遠距離空間知覺逐漸形成。能夠掌握各種地理空間關系,形成地球、世界、宇宙等空間表象。但對更加復雜的空間關系,如,立體幾何、光年等的理解尚有困難。在時間知覺上,可以更精確地理解較短的單位,如,月、周、時、分等,而對較大的如「世紀」、「年代」這樣的歷史時間單位,雖然也可以開始理解,但常常不太精確。在觀察力發展上,初中生觀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確性和概括性都比小學生有了顯著的發展。研究發現,初中二年級是觀察力概括性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在觀察中,他們觀察細節的感受力、辨別事物差異的准確率、理解事物的抽象程序均在不斷地發展。這些為他們更好地認識世界,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初中生記憶和注意的發展
從識記的目的性來說,在教學的要求下,初中生識記的有意性更加發展起來。初一年級學生的無意識記常常表現得很明顯,對有興趣材料記得比較好,對一些困難材料記得比較差。隨著教學的要求,學生逐步學會使記憶服從於識記的任務和教材的性質,因而有意識記日益佔主導地位。從識記方法上,初中學生的意義識記能力更加發展起來。但有些初中生由於對教材不理解,還常常採用機械識記的方法。其中,初中一年級學生機械識記方法還起著很大的作用。從識記內容看,初中生的形象識記和抽象識記都在發展。抽象識記從初一年級開始加大了發展速度,而形象識記雖仍在發展,但是到了初中三年級以後則略有下降趨勢。就形象識記和抽象識記來講,對於中學生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能說孰優孰劣。
在注意發展方面。初中生有意注意有了進一步發展。注意比較穩定和集中。教師的課堂教學不需要象小學那樣,一節課要變換幾種教學形式。此外,高中學生注意的范圍在不斷擴大,已接近成人的水平。在注意的分配和轉換品質上,初中生都有一定的發展。他們可以邊聽老師講課、邊記筆記。絕大多數學生具有一定的注意分配的能力,但總的來說,初中生注意分配能力發展相對較為緩慢。初中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注意轉移能力,但存在著個別差異,有一些學生轉移能力較差,因而有可能造成學習落後。
(三)初中學生思維的發展
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從總體上講處於優勢地位。但初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屬於經驗型。即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需要感性經驗的支持,具體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研究發現,初中二年級是中學生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從初中二年級開始,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開始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這種轉化大約到高中二年級初步完成。
從形式邏輯思維看,初中一年級已開始占優勢。初中二、三年級開始能理解抽象概念的本質屬性。就辯證思維發展來講,初中一年級學生已經開始掌握該種思維的各種形式,但水平還不高。初中三年級學生的辯證邏輯思維處於迅速發展的轉折期,但是辯證邏輯思維尚未處於優勢地位。同時初中學生思維的品質尤其是獨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很容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點。
(四)初中學生想像的發展
想像與思維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想像是一種特殊的思維過程。初中學生的學習內容變得更加復雜、抽象了,所以更需要想像的參與。初中生想像的有意性迅速增長。這與他們實踐活動的豐富多采有很大關系。研究發現,初中二年級到初中三年級是學生空間想像力發展的加速期或關鍵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在這個時期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此外,初中生想像的創造性成分在不斷增加。他們不僅能將看到的或聽到的具體事物說出來、寫出來,還能運用這些材料「編出」尚未看到或聽到的事情來。他們的想像不象小學生那樣,多是模仿和再現,而能夠顯示出一種創造性。不過這種創造性成分還是有限的,不能估計過高。初中學生想像的現實性在不斷發展。想像的內容比較符合現實,富有邏輯性。初中生的想像的現實性可以通過他們的幻想和理想反映出來。初中生的幻想具有現實性、興趣性,有時也帶有虛構的特點。而要達到理性的想像一般要到高中階段。
(五)初中生的認知教育
初中階段是人的一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在認知發展上處於一種既懂事又不完全清楚的狀態中,即各種認知過程都在發展而又都發展得不完善。因而,在教育中,我們既要向他們提出具體的、可行的要求,又不能奢望過高。由於他們已能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因此對他們的教育內容可以具有一定的理論性、抽象性。針對初中生生理發育的特點,要提高他們對自身的性發育所帶來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變化的認識。針對他們富於想像、崇尚英雄的特點,要教育他們區分勇敢與魯莽、友誼和義氣、大膽與粗暴等界限。針對他們認識上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特點,教師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用事實說話,使他們心服口服,逐漸改變他們敢於爭論卻常常缺乏依據,敢做又不善於做的缺點。因此,對初中生進行教育仍然要根據他們認知發展的特點和水平來進行。只有改變他們的認識,才可能改變他們的行為。

❷ 結合一種以上學習理論論述如何有效利用教育促進中學生認知發展

認知發展與教學的關系
(1)認知發展制約教學的內容和方法;
(2)教學促進學生的認識發展;
(3)教學應適應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及其教育意義
提出者:維果斯基(前蘇聯)
定義:指兒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藉助成人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兩個鄰近發展階段的過渡狀態。
意義:
1、教育者不應只看到兒童今天已達到的發展水平,還應看到仍處於形成的狀態,正在發展的過程。
2、教學應適應最近發展區,走在發展的前面,並跨越最近發展區而達到新的發展水平。

❸ 求小學生認知與學習 李俊 這本書的內容。

本書根據《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的精神,緊密結合教與學的實踐,闡述了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言語發展、學習動機、學習策略等內容,有機融合了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關於小學生認知與學習的最新理論和研究成果,形成了完整而清晰的理論體系和指導策略體系。本書不僅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小學教師教育課程教材,也可以作為在職小學教師教育的培訓資源,還可以作為關注小學生成長的家長及社會工作者的學習參考書。

❹ 青少年的認知發展與學習成績有何關系

青少年期認知能力增強有多種原因:注意力和抑制能力增強,策略更有效,知識增加,認知自我調節改善,思維速度和加工能力增強,尤其是元認知能力提高。當青少年解決日益復雜的問題,並且反思自己的思維,獲得更強的元認知理解力時,他們用證據調整理論的能力就提高了。在不同類型的任務上,青少年用相似的、按部就班的方式形成形式運算思維,所構建的一般模式可用於給定了問題類型的很多實例中。
權威型教養方式和父母對子女學習的參與促成了較好的學習成績充滿關心和幫助的學習環境和強調高水平思維的活動,使青少年能夠發揮自己的學習潛精心設計的、用來實現教育和職業目標的勤工儉學項目,可以預測學生積極的學習和工作態度,以及較好的學習成績。學生學習的一般特點:一是學生的認知或認識活動要越過直接經驗的階段;二是學生的學習是一種在教師指導下的認知或認識活動;三是學習過程是一種運用學習策略的活動;四是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五是學習過程是學生獲得知識經驗、形成技能技巧、發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質水平的過程。思維的發展  

❺ 如何培養初中生認知發展能力

中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徵

(一)中學生的腦和精神系統的發育特點

腦電波的研究表明,在13-14歲腦電波持續第2個「飛躍」現象(第一個飛躍現象出現在6歲左右)

(二)中學生認知大致的基本特點

1 中學生認知結構體系基本形成

2 中學生認知活動的自覺性明顯曾強

3 認知與情感、意志、個性得到協調發展

(三)中學生觀察力發展特點

觀察力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感知的能力

1 目的更明確

2 持久性明顯發展

3 精確性提高

4 概括性更強

(四)中學生記憶發展的特點

記憶是智力的重要內容,是決定學習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心理條件。

1 有意記憶佔主導地位

有意記憶有目的,有計劃、需要意志努力的知識記。人要獲得完整的系統的知識和技能,主要靠有意記憶。

2 理解記憶成為主要的記憶方法

理解記憶是藉助思維的力量,運用多種方法,在理解的事物意義貨物本質的基礎上進行的識記。小學生以機械記憶為主,中學生的理解記憶成為主要的記憶方法。
3 抽象記憶占優勢。這是一種以抽象邏輯思維為基礎,它本質上也是一直理解記憶
一、初中生感知活動的特點
(一)感覺
1、視覺感受性不斷提高,區別顏色的精確性明顯提高,視覺敏度發展到一生中的最高水平,即達到或超過成人水平;
2、聽覺感受性不斷提高,區別高音的能力明顯增長,
3、運動覺和平衡覺不斷發展
(二)知覺
1、有意性和目的性進一步提高,能夠比較穩定地、長時間地進行知覺;
2、精確性和概括性不斷提高
(1)空間知覺上有更大的抽象性,比較熟練地掌握三維的空間關系;
(2)時間知覺上更精確地理解較短的單位,而對較大的單位開始理解,但常不太精確;
(3)觀察力發展上,觀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確性和概括性有顯著的發展,初二是觀察力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3、邏輯性增強
二、初中生記憶發展的特點
(一) 特點
1、逐步由機械識記向意義記憶轉化
2、有意識記憶逐步佔主導地位(初二、三開始)
3、記憶容量日益擴大
4、由聽覺識記向視覺識記轉化
5、短時記憶廣度接近成人(初二與高二持平)
(二) 培養
1、重視復習,善於復習
2、運用聯想,積極實踐
3、調節情緒,減輕疲勞
4、明確目的,樹立信心
5、動腦動手,多實踐
三、初中生想像發展的特點
(一) 特點
1、有意想像逐步佔主導地位(初二、三是空間想像力發展的加速期和關鍵期)
2、創造想像開始出現(想像的創造成分在不斷增加)
3、想像的現實性在不斷發展
4、幻想具有現實性、興趣性、有時也帶有虛構的特點
(二) 培養
1、儲備各種表象
2、結合運用想像
3、培養正確幻想
4、努力營造氣氛
四、初中生思維發展的特點
(一) 特點
1、抽象邏輯思維日益佔主導地位(還有賴於具體形象)
2、開始能初步理解矛盾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規律(初三處於迅速發展轉折期,但尚未處
於優勢地位)
3、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進入關鍵期(初二是關鍵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由「經驗型」向「理論性」轉化)
4、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明顯發展,但容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特點
(二) 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1、深刻性及其培養:初中生能夠自覺地要求從本質上看問題,但實際中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
採用一題多變、設置隱含條件、模型轉換、多題歸一等問題情境來促使思維的發展。
2、靈活性及其培養:
初中生思維靈活性迅速發展,個體差異顯著,進入高中這種差異很快定型。
採用靈活多變、舉一反三;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比較復雜問題;研究逆定理訓練逆向思維;典型例題總結規律。
3、獨創性及其培養:初中生獨創性開始萌芽。
採取將知識進行多種組合,一題多問;提出異想天開的問題;誘導變換思維角度、多途徑、多方位思考。
4、批判性及其培養:思維過程的重要品質。初中生開始懷疑一切,批判性不成熟,常具片面性、表面性,容易孤立偏激看問題。
採用「悖論」、設置「誤區」的習題;有意設置陷阱,引誘「上當」「中計」
5、敏捷性及其培養:初中生思維敏捷性有了一定提高,敏捷性的差異開始表現出來,初二開始較為顯著,年級越高差異越大。
採取從速度和基礎兩方面進行訓練。
五、初中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初中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隨年級的增長而提高。初中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興趣廣泛、思維活躍、敏感;少有保守性;喜歡進行豐富、奇特的幻想;喜歡別出心裁和標新立異,表現出強烈的創造慾望。初中生的求異思維發展非常明顯,求同思維發展比較緩慢。 初中生的這種創造慾望,主要來自於心理上強烈的成人感和高漲的自我意識。
六、初中生注意力發展的特點
(一) 特點
1、目的性逐漸增強並趨於成熟
2、穩定性增強並達到成熟水平
12歲以上的個體,能保持注意30分鍾左右;
13—15歲的初中生注意的穩定性發展迅速,女生高於男生;
高中階段增長速度逐漸緩慢。
3、轉移能力增強並達到成熟水平:初中階段達到高峰
4、分配能力逐步發展但未達到成熟水平:能邊聽課邊做筆記,能注意課程前後聯系,隨年級升高而升高,高中比初中好,但為達到最高水平。
(二) 培養
1、擴大注意的廣度,要求學生積累本學科相當的知識經驗和一定素養;
2、增強注意的穩定性,防止注意的分散;
3、要求學生邊聽課邊做筆記來培養注意的分配能力;
4、提高自我行為的監控能力,服從教學安排,及時轉換注意的對象;
七、初中生能力的不同發展及表現
初中是智力發展穩定上升的階段,各種能力皆有明顯的發展
1、注意力
有意注意佔優勢,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廣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轉移等品質都形成自身的特點。
表現為:注意的穩定性顯著提高(女生更強)、注意的廣度擴大、注意的分配趨於協調,注意的轉移日漸靈活。
2、觀察力
觀察的目的性明確,觀察的時間更持久,觀察的精確性明顯提高,對觀察的結果的概括性增強。
3、記憶力
有意記憶佔主導地位,意義記憶逐漸成為主要的記憶形式,抽象記憶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4、想像力
有意想像逐漸佔主導地位,想像的創造成分逐漸增多,想像的抽象性、現實性不斷發展。
5、思維能力
辯證邏輯思維迅速發展,抽象邏輯思維逐漸成熟。
八、初中生情緒情感發展的特點
強烈與溫和,外露與含蓄,波動與穩定,自尊與自卑
九、初中生常見的情緒情感問題
1、抑鬱:心理上表現為持續的心境低落、悲傷、消沉、沮喪、不愉快等綜合而成的情緒狀態;
行為上表現為萎靡不振、沉默寡言、興趣減少、行動遲緩、不想活動等。
與初中生抑鬱相關因素:睡眠無規律、學習生活不滿意、生活事件多、健康狀況差、缺少運動等;
個體自身因素:性格內向、過於自卑、不良認知模式、非理性思維等。
2、焦慮:持久地出現強烈的擔心、緊張、不安、恐懼等復雜的情緒體驗,主要是外界強大的壓力所致。
學習焦慮,表現為:學習壓力過大、對考試不能很好的控制、考試焦慮等;
過渡性焦慮:表現為對學校不能適應、在學校心情心情焦慮不安、上課如坐針氈,對父母及家庭有依賴情緒。
可能出現:易急躁、不愉快、不滿意、哭鬧、怕黑暗、不敢獨處、不安地來回走動、不放心反復檢查;一旦環境改變則焦慮加重,甚至食慾下降,出現睡眠障礙、易驚醒、夜驚及排泄習慣紊亂;在學校生活中匯出現上課不敢當眾發言或發言時面紅耳赤、手足無措。
3、恐懼:學校恐懼、社交恐懼,可用行為治療中的系統脫敏法治療。
4、憤怒:初中生憤怒情緒引起的後續反應與其情緒成熟程度、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社會文化因素的制約有關。隨著年級的升高,會逐漸減少侵犯性行為和粗暴行為。
5、厭煩: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面對沉重的學習壓力和師長的管束,會產生厭煩情緒,其中一部分由此發展為厭學和逆反的行為。

❻ 如何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認知能力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等,以下分別從各種能力入手介紹訓練方法。
一、觀察力訓練
教師出示兩只筆(一隻鉛筆、一隻圓珠筆),指導學生比較兩者在形狀、大小、長短、顏色、材料、功能等方面的差異性和共同性。
讓學生觀察兩只杯子、兩片樹葉和兩只昆蟲的異同,並把它們的異同點寫在紙上。
教師抽三個學生分別比較兩只杯子、兩片樹葉和兩只昆蟲,教師補充其不足。
二、注意力訓練
1 .注意集中性訓練法
( 1 )聽覺訓練法:即找一鬧鍾聽它的滴答聲,並伴隨著鬧鍾聲,在心中念出「滴答」,第一天心中念十遍,第二天十五遍,第三天二十遍,第四天二十遍以上,每天約做七八次,這樣做五六天就可見效。
( 2 )視覺想像訓練法:首先在大腦中想像出一個點來,除這一點外頭腦中什麼也不想。然後再延長這一點,使點變成直線,再在大腦中描繪成旋渦狀等簡單圖形。這樣每隔一天,使圖形復雜一些,並用心多描繪幾次,十天之後就見成效。
2 .注意廣度性訓練法:用五秒鍾觀看一組東西,如書桌上的東西,櫥窗內的東西,然後閉上眼睛想或說出這些東西,想或說得越具體越好,如某物的位置、大小、顏色、質地等。
三、記憶力訓練
1 .過電影法: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有意識地在大腦中回憶從早到晚所乾的每一件事情,回憶得越清晰越好。失眠的同學禁用此法。
2 .死記硬背法:對無關緊要的事情主動啟動大腦去記憶,如記公路上每一輛汽車的車牌號等。運用此法時,若選擇一夥伴以比賽的形式進行最好。
3 .與熟悉事物連接記憶法:對不熟悉的又要記住的東西,有意識地尋找與最熟悉事物之間的相似點來進行記憶。運用這種方法,自我訓練的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4 .諧音記憶法:根據要記的文字、人名、數字的諧音來記,如「 518 」 可以變成「我要發」。
5. 奇異想像記憶法:對所要記的東西進行想像上的誇張,如記英文單詞「 against 」時,在頭腦中想像自己一頭撞在門上,該單詞的意思便很容易記住。
6. 歌訣韻語記憶法:有意識地將零亂、難記的東西編成歌訣韻語來進行記憶。如記憶我國各個朝代時,可首先編成南北、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這段韻語讀上幾遍,就可以把中國的各個朝代記清楚。
7. 筆錄記憶法:將自己認為重要或突然想到的東西,用一小本記錄下來。所要記的內容寫一遍比背五遍效果要好。
四、想像力訓練
1 . 想像方法訓練
( 1 )想像清晰訓練法:在讀一篇文章、聽一首歌曲、看一部小說、聽一段評書時,盡量在大腦中形成描述的景象,有時間的話,可在紙上畫出頭腦中已形成的圖像。
( 2 )模糊想像訓練法:即根據某一東西的大體形狀,看它跟什麼東西相象。如下圖。
( 3 )缺點想像訓練法:即想像出某一物品在使用時存在缺點,進而尋找改進這些缺點的方法。
( 4 )幻想訓練法:抓住一些神秘的問題進行幻想,如「球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等。
2 . 接龍訓練
( 1 )接龍游戲,用接龍的方式發揮學生想像力,玩各種接龍游戲。
文字接龍,如大→大人→人民→民兵→兵工→工。
繪畫接龍,在黑板上畫一個大鴨蛋,由學生接著畫。
③故事接龍,讓學生接「從前有一位年青的獵人」講一個故事,每人講一句。
( 2 )主題繪圖 : 教師提出一定的要求或簡單的描述後,學生繪出圖形。如繪出 100 年後的交通工具的草圖,「外星人」的樣子等。
( 3 )完成句子或文章 : 以不完全的句子、文章或故事開頭,讓學生接著補充完成。如讓學生完成「假如我是一個市長」,「今後 20 年,本班同學中將有人……」等這樣的句子,可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3 . 創造性想像訓練
( 1 )教師讓學生准備紙、筆,然後在黑板上畫幾個圖形。
( 2 )讓同學將每個圖形想成各種物體,想像得越多越好、越離奇越好,將所想物體的名稱記在紙上。
( 3 )然後逐個圖形對學生提問。先請一位同學把自己想像出來的物體名稱說出來,然後請另外的同學補充。
( 4 )最後教師總結出想像在生活、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及如何培養自己的想像力。要求同學在想像過程中,盡量想像出圖形的象徵性含義。
五、思維能力訓練
1 .三思而後行訓練法:即在遇到問題時不要急於去做,而是首先在頭腦中思考解決該問題的思路方法,待找到解決方法之後,再動手去做。教育專家研究表明聰明學生與不聰明學生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是,聰明的學生遇到問題後不是先動手去做,而是用一部分時間先考慮這個問題該如何做。而不聰明的學生遇到問題後先是動筆做,待做不下去時,才花時間考慮這個問題該怎樣做。難怪有人說,在考試時看學生得到卷子之後的動筆情況,便知道學生們的考試成績了。
2 .「為什麼 」訓練法:即經常在頭腦中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如「為什麼天是藍的」,「為什麼人要上學讀書」,「人為什麼叫人,而不叫別的」等。「為什麼」是兒童時期最願問的問題,實際上只有問自己「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才能真正開始運轉。
3 .一物多用訓練法:即尋找一件物品的多種用途。一般看來一件物品只具有一種功用,如鋼筆就是用來寫字的,但實際上每件物品都隱含著多種用途,如鋼筆可以用來壓紙,筆尖可以扎孔,筆帽可以用來畫圓等。進行一物多用的訓練有兩個好處:一是在要用的物品不在的情況下,可以尋找其他物品代替,而不至於手足無措;二是有助於發明一物多用的物品,如多用筆、多用書包等。
4 .一題多解訓練法:即尋求一個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法。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決方法不只一個。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找到一個解決方法後應盡量去考慮該問題的其他解決方法。多想出一個方法,你的思維就多前進一步。
5. 推測訓練法:即對一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及發展情況進行推測。如「某某同學為什麼學習這么好」,「某某班在運動會上為什麼會取得好成績」,「我長期心情不好,原因何在」,「如果將這篇文章接著寫下去,我該怎麼寫」,「明天我都有些什麼事需要做」等。

❼ 中學生的認知,情緒和人格特徵

兒童認同的對象通常是具有高的地位、具有權威性,有較強的能力,聰明、健壯或漂亮的人。幼兒主要是對父母產生認同,對教師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對自己喜歡的叔叔和阿姨以及與自己年齡差別較大的哥哥、姐姐產生認同感。

童年期是認知發展的具體運算階段,其思維的本質特徵是依賴具體內容的邏輯思維。自我意識是在兒童與環境相互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教育和調節兒童與環境的關系對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青春發育期以少年期為主。少年期的年齡是指11 - 12 歲至15 - 16 歲,這個時期的兒童正處於初中階段。其主要特點是身心發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經歷復雜發展,又充滿矛盾的時期,因此也被稱為困難期或危機期。

(7)中學生認知與學習擴展閱讀

9-11歲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處於從小學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是培養學習能力的最佳時期。

心理特徵: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正在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如果不注重引導,這些小的困難很可能引發孩子的不安,從而干擾他的學習。

溝通重點:此階段孩子的學習知識點已經增多加深,孩子開始出現小學階段第一分化,需及時幫助孩子發現問題,樹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的問題,書寫習慣,培養孩子演算、檢查的習慣。

熱點內容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
是在下輸了是什麼梗 發布:2025-05-15 01:59:54 瀏覽:289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
師德師紀自查小結 發布:2025-05-14 21:09:36 瀏覽:534
中學英語下載 發布:2025-05-14 20:01:44 瀏覽:498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