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的師德案例
㈠ 有關於教師職業道德的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題
1、一位學生在班裡丟了10元錢,班主任氣不打一處來,讓全班32名學生投票選「賊」,結果有2名學生入選。當2名學生要求拿出證據來,老師舉起手中的選票:「這就是證據!」
⑴班主任的做法對不對?為什麼?
⑵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樣做?
參考答案:
⑴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對的。
⑵分析:該班主任對於「班級里學生丟10元錢」事件,採取了學生「投票」選「賊」的辦法,並以此作為證據來處理,這是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僅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也違反了教育法律法規,不僅給學生造成心靈上的傷害,也有悖於教師的職業形象。
⑶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做到:①教師要模範遵守憲法及其他各項法律、法規,尤其是要帶頭遵守《教育法》和《教師法》等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堅持德法並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師職業道德要求。②教師要學法、知法、懂法,自覺增強法律意識,全面履行教師的義務和正確行使教師的權利,並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學校、學生和自己的合法權利。
2、記得在一個寒冬的早晨,西北風呼呼地刮著。同學們在上早讀,書聲朗朗。我剛到校,來到班上,手插在褲兜里,臉對著全班同學。這時,一個學生走進教室。我大聲說:「××,你為什麼又遲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聽到有人嘰咕:「……自己也遲到……」一個女同學正在向旁邊的同學使眼色,臉上露出不服氣的神情。我心頭一驚,正要發作的火一下子熄滅了。這事兒使我陷入深思。平時,一些看起來很細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於沒有重視,結果給了學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課上,有的學生被叫到前邊板演,寫完後隨手粉筆往台上一扔,沒有輕輕地放回粉筆盒;小幹部用教鞭敲擊講檯面要同學安靜下來……這不都是我的行為在學生身上的再現嗎?我感到,在學生面前,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要十分審慎。數十雙眼睛好像數十面明澈澈的鏡子,照得教師毫發畢現,不容你有絲毫的懈怠。
⑴案例中,教師扮演的是什麼角色?為什麼?⑵案情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參考答案:
⑴教師扮演了「學生楷模」的角色。
⑵分析:中小學生正處在成長過程中,教師對他們有一種自然的影響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學生表現出明顯的「向師性」,他們會把受自己尊敬和愛戴的教師視為效法的模範,「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給學生起奠基作用。案例中的教師,在課堂上不注意小節,「自己也遲到了」、「隨手扔粉筆」、「用教鞭敲擊講檯面」等等,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給學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教師在學生面前,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不管是自覺還是不自覺,他都在對學生進行示範。
⑶啟示:①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細節中,要對學生施加積極影響,消除消極影響。②教師是學生行為規范的代表,是學生效仿的楷模;教師要擔當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角色;③教師的榜樣作用,構成了一種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師要成為學生真正的楷模。
3、高中歷史課上,教師讓學生閱讀有關古希臘和中國古代神話的兩段描述,然後,提問:「從這兩段描述中,可以發現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神話有什麼不同?」
學生甲回答:「希臘神話有比較完整的系統,而中國神話比較零散。」
教師點評道:「這位同學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學來補充一下?」
這時,甲同學羞得滿臉通紅,而班裡則是一片寧靜。
(1)教室里為什麼會出現「一片寧靜」?(2)請對老師的「點評」進行點評。
參考答案:
⑴教室里出現「一片寧靜」的原因是教師的點評不僅傷害了甲同學的自尊心,而且也對其他同學產生了消極性的暗示,挫傷了他們踴躍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⑵相對於小學生和初中生,高中生的自尊心更強,他們在課堂上能主動舉手發言的並不多。應該說學生甲通過自己的認真思考,總結出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神話的一個不同之處,是難能可貴的,應該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肯定的評價。可是教師的點評,卻是一種否定性的評價,挫傷了學生甲和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學生回答問題不完整,是課堂上經常出現的情況,如果教師換一種說法:「這位同學經過認真思考,已經找到了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神話和一個不同之處,很好。大家再想想,還有沒有其它的不同之處?」這樣的點評對甲同學是一種褒揚,也必然能激勵其他學生繼續思考,踴躍回答,課堂教學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4、2002年2月,美國一所中學28名學生在完成一項生物課作業時,從互聯網上抄襲了一些現成的材料,被任課女教師發現,判28名學生生物課得零分。他們還將面臨留級的危險。在一些學生家長的抱怨和反對下,學校要求女教師提高學生的分數,女教師憤然辭職,學校有近一半的老師表示,如果學校要求老師改分數,他們也將辭職。教師們認為:教育學生成為誠實的公民比通過一門生物課的考試更為重要。社會上一些公司也要求學校公布這28名學生的名單,以確保公司永遠不錄用這些不誠實的學生。
⑴案情說明了什麼道理?⑵那位女教師為什麼要這樣做?
參考答案:
⑴案情說明了「誠實守信」教育的重要性。
⑵分析:案例中,學生抄襲作業是不誠實的表現,應當予以教育。但是採取何種方式進行教育?面對一些學生家長和學校要求提高分數的壓力,那位女教師憤然辭職,並得到了近一半老師的支持。這位教師不僅要求學生做到誠實守信,而且自己首先做到誠實守信,堅持原則,不給學生加分數。這位教師不僅能自覺按教師道德要求行事,認真履行道德義務,而且還能敢於與違背教師道德的人和事作斗爭,以強烈的道德責任感維護道德的嚴肅性和正義性,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導和感召學生和教師。
⑶這位女教師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
①誠實是一個文明有序的社會中人人必須具備的起碼品格。教師勞動的對象是正在成長中的學生,我們應讓學生先成人,再成才。教師的言行必須起示範作用,教育學生本分做人。
③ 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更是在教育學生如何做人。
③「教育學生成為誠實的公民比通過一門課的考試更為重要」。要讓誠實在整個社會形成一種風氣,必須從我們每個人自身做起。
5、在課間時,一個一年級的學生不慎在廁所里弄得將褲子、鞋子上都是糞便。張老師給她脫掉滿是糞便的褲子和鞋子,一遍遍給她清洗身體,並把衣服洗得乾乾凈凈。當這位學生接過衣服的時候,兩眼含著感激的淚水說:「張老師,您比媽媽還好。」這話一點兒也不誇張。不知有多少次,她給嘔吐的學生打掃臟物,給學生系褲子,擦鼻涕;又不知有多少次,她給學生買早餐,從家裡端來開水,給學生服葯,一連兩個月給患眼病的學生上眼葯,背著燙傷腳的學生上廁所,送回家。有多少家長拉著張老師的手說:「孩子交給您,我們心裡踏實。」
⑴請分析說明張老師擔當的角色?
⑵簡要談談你對這一角色的認識。
參考答案
⑴張老師扮演的是「家長代言人」的角色。⑵分析:案例中的張老師給學生清洗身體,洗凈衣服,打掃臟物,而且經常給學生買菜送飯,送水送葯,上學放學來回接送,真正做到了對學生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受到了學生及家長的愛戴。
⑶認識:
①教師與其他職業人員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教師要經常扮演慈母的角色。
②從學生角度來說,中小學生對教師的態度很象對自己父母的態度,視教師為長輩,充滿尊敬、依戀之情。從家長角度來說,他們已將管理、教育孩子的責任部分地移交教師,希望教師成為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指導者和釋難者;同時也會要求子女聽從教師的教誨。
③教師對學生充滿熱情、希望和信心,不僅反映在學習上悉心指導,在生活和情感上無微不至關懷,而且還要反映在安全上給予保障。
★6、某校一位學生期中物理考試成績12分,讓學生自評時,該生給自己打了99分,於是老師在卷面上批示:
「你去死!」
指出該教師存在的錯誤,並進行原因分析和點評。
參考答案:
①這位教師犯了語言過失錯。
②案情中,這位教師認為,學生考試成績很差,卻自評打分很高,是公然做了手腳,不知羞恥;對老師是一種輕慢與冒犯,於是作出了「你去死」的不文明批示。這位教師有著強烈的「師道尊嚴」心態,學生稍有冒犯、怠慢就使教師出現沖過職業「底線」的不道德行為。現實中還有一種人際關系:教師訓斥學生,同事以至家長往往認為老師是「為孩子好」,表示理解與寬容,使得失去監督、獲得同情的。正是這種人際狀況使我們有些教師懲罰批評學生時,隨心所欲,甚至有恃無怨,以至變相體罰學生,這種行為應當予以糾正。
7、初中數學課上,老師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講完了規定的內容,老師問:「同學們,聽懂了嗎?」全班學生大聲說:「聽懂了。」老師又問:「誰還有沒有聽懂的地方,請說出來,老師再詳細講解一下。」張同學站起來怯生生地講了不懂的問題,老師認真做了解答。最後,老師說:「記住,今後要專心聽講啊。」
請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行為發表評價。
參考答案:
①按照新課程理念,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自我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的生活經歷不同,知識基礎不同,對教師的講授,有聽不懂的地方完全是正常的。
②案情中,教師認為學生有疑問就是上課沒有專心聽講,顯然是武斷的結論。老師看似不經意的一句「今後要專心聽講」,實際上是向全班學生傳遞了一個錯誤信息,那就是學生有不懂的地方肯定是上課沒有專心聽講,哪個學生原意戴上「不專心聽講」的帽子呢?學生有沒有聽懂的地方,本身就很難為情,是鼓足了勇氣才向教師請教的。
③教師的這句話,極有可能扼殺學生大膽提出問題的勇氣和自信;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再也不敢承認有「不懂」的地方了,這對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8、某班主任將一位調皮學生送到學校政教處,結果他的雙手被手銬拷在了辦公室窗戶的鐵欞上。請對學校政教處的做法闡述您的見解。
參考答案:
①案例中的教師以權沖「線」,是違法的行為,會對學生產生嚴重的傷害。
②政教處是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能部門,按照正常的情況,應該有的放矢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並積極與班主任取得協調,這是它的職責,也是職業的底線。案例中,政教處對待調皮學生不是採用耐心說服教育的方式進行教育,而是用對待罪犯的方式進行處置,把學生拷在辦公室窗戶的鐵欞上,這是對學生的合法權益的明目張膽地侵犯。他們把職責當成了權力,膨化「管」的手段,恃強凌弱,再加上歧視後進生的情緒化因素,便一時性起,無所顧忌,致使喪失了校規、校紀的約束力。
③案情告訴我們,作為「教師」職業的人必須承載起比普通人更多的道德義務和社會責任,社會的政治與法律也賦予了教師職業更多的權力和義務。教師心中要有職業「底線」。
9、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一個基督徒問牧師天堂與地獄之間有什麼差別,牧師把基督徒帶到地獄,看到地獄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滿豐富食物的鐵鍋,地獄里的每個人都拿著一個長長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長,他們無法把食物送進自己嘴裡,結果只能空著肚子飽受飢餓的煎熬,望鍋興嘆。牧師又把基督徒帶到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滿食物的大鍋,人們手上也拿著一個長長的勺子,但天堂的人們卻沒有餓著肚子,而是在享受著豐美的食物,其樂融融。為什麼天堂的人這樣快樂?原來天堂里的人用長勺彼此喂對方去吃!這就是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差別。(1)這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哲理?(2)請您談談對這個故事的理解。
參考答案:
①這故事告訴我們要建立「雙贏」的人際關系。
②分析:故事通過「天堂」與「地獄」的差別的比較,提示了人際關系。我認為:首先,人人互助就是天堂。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雙贏思維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和資源,而非你死我活的敵對式競爭。雙贏思維鼓勵我們共同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信息、力量、認可和報酬的分享。其次,助人者自助!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個人要想在自己的事業中取得成功,一定要廣結善緣,樂於助人,在幫助別人獲得成功的同時,自己也獲得成功——達到「雙贏」的功效!
③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團隊中教師必須本著雙贏思維,齊心協力,才能完成學校教書育人的重任;雙贏思維是教師之間協作的首要原則。
㈡ 關於教師師德的名言及案例。
1、一位學生在班裡丟了10元錢,班主任氣不打一處來,讓全班32名學生投票選「賊」,結果有2名學生入選。當2名學生要求拿出證據來,老師舉起手中的選票:「這就是證據!」
⑴班主任的做法對不對?為什麼?
⑵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樣做?
參考答案:
⑴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對的。
⑵分析:該班主任對於「班級里學生丟10元錢」事件,採取了學生「投票」選「賊」的辦法,並以此作為證據來處理,這是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僅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也違反了教育法律法規,不僅給學生造成心靈上的傷害,也有悖於教師的職業形象。
⑶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做到:①教師要模範遵守憲法及其他各項法律、法規,尤其是要帶頭遵守《教育法》和《教師法》等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堅持德法並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師職業道德要求。②教師要學法、知法、懂法,自覺增強法律意識,全面履行教師的義務和正確行使教師的權利,並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學校、學生和自己的合法權利。
2、記得在一個寒冬的早晨,西北風呼呼地刮著。同學們在上早讀,書聲朗朗。我剛到校,來到班上,手插在褲兜里,臉對著全班同學。這時,一個學生走進教室。我大聲說:「××,你為什麼又遲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聽到有人嘰咕:「……自己也遲到……」一個女同學正在向旁邊的同學使眼色,臉上露出不服氣的神情。我心頭一驚,正要發作的火一下子熄滅了。這事兒使我陷入深思。平時,一些看起來很細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於沒有重視,結果給了學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課上,有的學生被叫到前邊板演,寫完後隨手粉筆往台上一扔,沒有輕輕地放回粉筆盒;小幹部用教鞭敲擊講檯面要同學安靜下來……這不都是我的行為在學生身上的再現嗎?我感到,在學生面前,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要十分審慎。數十雙眼睛好像數十面明澈澈的鏡子,照得教師毫發畢現,不容你有絲毫的懈怠。
⑴案例中,教師扮演的是什麼角色?為什麼?⑵案情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參考答案:
⑴教師扮演了「學生楷模」的角色。
⑵分析:中小學生正處在成長過程中,教師對他們有一種自然的影響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學生表現出明顯的「向師性」,他們會把受自己尊敬和愛戴的教師視為效法的模範,「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給學生起奠基作用。案例中的教師,在課堂上不注意小節,「自己也遲到了」、「隨手扔粉筆」、「用教鞭敲擊講檯面」等等,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給學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教師在學生面前,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不管是自覺還是不自覺,他都在對學生進行示範。
⑶啟示:①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細節中,要對學生施加積極影響,消除消極影響。②教師是學生行為規范的代表,是學生效仿的楷模;教師要擔當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角色;③教師的榜樣作用,構成了一種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師要成為學生真正的楷模。
3、高中歷史課上,教師讓學生閱讀有關古希臘和中國古代神話的兩段描述,然後,提問:「從這兩段描述中,可以發現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神話有什麼不同?」
學生甲回答:「希臘神話有比較完整的系統,而中國神話比較零散。」
教師點評道:「這位同學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學來補充一下?」
這時,甲同學羞得滿臉通紅,而班裡則是一片寧靜。
(1)教室里為什麼會出現「一片寧靜」?(2)請對老師的「點評」進行點評。
參考答案:
⑴教室里出現「一片寧靜」的原因是教師的點評不僅傷害了甲同學的自尊心,而且也對其他同學產生了消極性的暗示,挫傷了他們踴躍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⑵相對於小學生和初中生,高中生的自尊心更強,他們在課堂上能主動舉手發言的並不多。應該說學生甲通過自己的認真思考,總結出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神話的一個不同之處,是難能可貴的,應該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肯定的評價。可是教師的點評,卻是一種否定性的評價,挫傷了學生甲和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學生回答問題不完整,是課堂上經常出現的情況,如果教師換一種說法:「這位同學經過認真思考,已經找到了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神話和一個不同之處,很好。大家再想想,還有沒有其它的不同之處?」這樣的點評對甲同學是一種褒揚,也必然能激勵其他學生繼續思考,踴躍回答,課堂教學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4、2002年2月,美國一所中學28名學生在完成一項生物課作業時,從互聯網上抄襲了一些現成的材料,被任課女教師發現,判28名學生生物課得零分。他們還將面臨留級的危險。在一些學生家長的抱怨和反對下,學校要求女教師提高學生的分數,女教師憤然辭職,學校有近一半的老師表示,如果學校要求老師改分數,他們也將辭職。教師們認為:教育學生成為誠實的公民比通過一門生物課的考試更為重要。社會上一些公司也要求學校公布這28名學生的名單,以確保公司永遠不錄用這些不誠實的學生。
⑴案情說明了什麼道理?⑵那位女教師為什麼要這樣做?
參考答案:
⑴案情說明了「誠實守信」教育的重要性。
⑵分析:案例中,學生抄襲作業是不誠實的表現,應當予以教育。但是採取何種方式進行教育?面對一些學生家長和學校要求提高分數的壓力,那位女教師憤然辭職,並得到了近一半老師的支持。這位教師不僅要求學生做到誠實守信,而且自己首先做到誠實守信,堅持原則,不給學生加分數。這位教師不僅能自覺按教師道德要求行事,認真履行道德義務,而且還能敢於與違背教師道德的人和事作斗爭,以強烈的道德責任感維護道德的嚴肅性和正義性,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導和感召學生和教師。
⑶這位女教師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
①誠實是一個文明有序的社會中人人必須具備的起碼品格。教師勞動的對象是正在成長中的學生,我們應讓學生先成人,再成才。教師的言行必須起示範作用,教育學生本分做人。
③ 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更是在教育學生如何做人。
③「教育學生成為誠實的公民比通過一門課的考試更為重要」。要讓誠實在整個社會形成一種風氣,必須從我們每個人自身做起。
5、在課間時,一個一年級的學生不慎在廁所里弄得將褲子、鞋子上都是糞便。張老師給她脫掉滿是糞便的褲子和鞋子,一遍遍給她清洗身體,並把衣服洗得乾乾凈凈。當這位學生接過衣服的時候,兩眼含著感激的淚水說:「張老師,您比媽媽還好。」這話一點兒也不誇張。不知有多少次,她給嘔吐的學生打掃臟物,給學生系褲子,擦鼻涕;又不知有多少次,她給學生買早餐,從家裡端來開水,給學生服葯,一連兩個月給患眼病的學生上眼葯,背著燙傷腳的學生上廁所,送回家。有多少家長拉著張老師的手說:「孩子交給您,我們心裡踏實。」
⑴請分析說明張老師擔當的角色?
⑵簡要談談你對這一角色的認識。
參考答案
⑴張老師扮演的是「家長代言人」的角色。⑵分析:案例中的張老師給學生清洗身體,洗凈衣服,打掃臟物,而且經常給學生買菜送飯,送水送葯,上學放學來回接送,真正做到了對學生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受到了學生及家長的愛戴。
⑶認識:
①教師與其他職業人員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教師要經常扮演慈母的角色。
②從學生角度來說,中小學生對教師的態度很象對自己父母的態度,視教師為長輩,充滿尊敬、依戀之情。從家長角度來說,他們已將管理、教育孩子的責任部分地移交教師,希望教師成為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指導者和釋難者;同時也會要求子女聽從教師的教誨。
③教師對學生充滿熱情、希望和信心,不僅反映在學習上悉心指導,在生活和情感上無微不至關懷,而且還要反映在安全上給予保障。
★6、某校一位學生期中物理考試成績12分,讓學生自評時,該生給自己打了99分,於是老師在卷面上批示:
「你去死!」
指出該教師存在的錯誤,並進行原因分析和點評。
參考答案:
①這位教師犯了語言過失錯。
②案情中,這位教師認為,學生考試成績很差,卻自評打分很高,是公然做了手腳,不知羞恥;對老師是一種輕慢與冒犯,於是作出了「你去死」的不文明批示。這位教師有著強烈的「師道尊嚴」心態,學生稍有冒犯、怠慢就使教師出現沖過職業「底線」的不道德行為。現實中還有一種人際關系:教師訓斥學生,同事以至家長往往認為老師是「為孩子好」,表示理解與寬容,使得失去監督、獲得同情的。正是這種人際狀況使我們有些教師懲罰批評學生時,隨心所欲,甚至有恃無怨,以至變相體罰學生,這種行為應當予以糾正。
7、初中數學課上,老師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講完了規定的內容,老師問:「同學們,聽懂了嗎?」全班學生大聲說:「聽懂了。」老師又問:「誰還有沒有聽懂的地方,請說出來,老師再詳細講解一下。」張同學站起來怯生生地講了不懂的問題,老師認真做了解答。最後,老師說:「記住,今後要專心聽講啊。」
請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行為發表評價。
參考答案:
①按照新課程理念,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自我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的生活經歷不同,知識基礎不同,對教師的講授,有聽不懂的地方完全是正常的。
②案情中,教師認為學生有疑問就是上課沒有專心聽講,顯然是武斷的結論。老師看似不經意的一句「今後要專心聽講」,實際上是向全班學生傳遞了一個錯誤信息,那就是學生有不懂的地方肯定是上課沒有專心聽講,哪個學生原意戴上「不專心聽講」的帽子呢?學生有沒有聽懂的地方,本身就很難為情,是鼓足了勇氣才向教師請教的。
③教師的這句話,極有可能扼殺學生大膽提出問題的勇氣和自信;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再也不敢承認有「不懂」的地方了,這對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8、某班主任將一位調皮學生送到學校政教處,結果他的雙手被手銬拷在了辦公室窗戶的鐵欞上。請對學校政教處的做法闡述您的見解。
參考答案:
①案例中的教師以權沖「線」,是違法的行為,會對學生產生嚴重的傷害。
②政教處是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能部門,按照正常的情況,應該有的放矢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並積極與班主任取得協調,這是它的職責,也是職業的底線。案例中,政教處對待調皮學生不是採用耐心說服教育的方式進行教育,而是用對待罪犯的方式進行處置,把學生拷在辦公室窗戶的鐵欞上,這是對學生的合法權益的明目張膽地侵犯。他們把職責當成了權力,膨化「管」的手段,恃強凌弱,再加上歧視後進生的情緒化因素,便一時性起,無所顧忌,致使喪失了校規、校紀的約束力。
③案情告訴我們,作為「教師」職業的人必須承載起比普通人更多的道德義務和社會責任,社會的政治與法律也賦予了教師職業更多的權力和義務。教師心中要有職業「底線」。
9、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一個基督徒問牧師天堂與地獄之間有什麼差別,牧師把基督徒帶到地獄,看到地獄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滿豐富食物的鐵鍋,地獄里的每個人都拿著一個長長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長,他們無法把食物送進自己嘴裡,結果只能空著肚子飽受飢餓的煎熬,望鍋興嘆。牧師又把基督徒帶到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滿食物的大鍋,人們手上也拿著一個長長的勺子,但天堂的人們卻沒有餓著肚子,而是在享受著豐美的食物,其樂融融。為什麼天堂的人這樣快樂?原來天堂里的人用長勺彼此喂對方去吃!這就是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差別。(1)這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哲理?(2)請您談談對這個故事的理解。
參考答案:
①這故事告訴我們要建立「雙贏」的人際關系。
②分析:故事通過「天堂」與「地獄」的差別的比較,提示了人際關系。我認為:首先,人人互助就是天堂。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雙贏思維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和資源,而非你死我活的敵對式競爭。雙贏思維鼓勵我們共同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信息、力量、認可和報酬的分享。其次, 助人者自助!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個人要想在自己的事業中取得成功,一定要廣結善緣,樂於助人,在幫助別人獲得成功的同時,自己也獲得成功——達到「雙贏」的功效!
③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團隊中教師必須本著雙贏思維,齊心協力,才能完成學校教書育人的重任;雙贏思維是教師之間協作的首要原則。
㈢ 當前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違背師德的行為
1、該當老師卻像保姆一樣對待學生。
2、縱容學生上網胡搞。
3、不讓學生尊重自己,而去低三下四的對待學生。
4、不讓學生有道德,而自己卻為人師表。
5、自己還沒有談戀愛卻縱容學生搞對象。
6、自己天天高質量的完成上級批下來的作業而縱容學生不完成作業。
7、天天遵守《教師法》而不知道有《學生法》。
㈣ 師德方面主要事跡
一、用愛心陪伴孩子們成長
教師身上社會賦予很多耀眼的光環:「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作為一名教師,在領受這些美麗光環的同時,更就應去恪盡職守,努力適應時代的的發展,去為這些光環增輝添彩。自走上三尺講台,我就明白我肩上的擔子,一頭擔的是義務,一頭擔的是職責。我的兩個心房,一個裝的是良心,一個裝的是愛心。我捫心自問時,問的是良心,我傾情付出時,灑的是愛心。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要教育好學生,首先要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人。每當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應對著不一樣的學生,我努力尋找她們身上的閃光點,不偏愛,不歧視任何學生,關心關愛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我是在農村長大的,也親身經歷了困苦的生活,所以對那些家庭困難的學生,尤其是那些特困家庭的優良學生,我會從多方面注意給予他們以溫暖的關懷。在我的從教經歷中,我始終堅持:「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愛心,多一點理解,多一些鼓勵。」使優秀學生變得更加優秀,點燃發展生學習的期望。正因為這樣,所以當我嗓子啞了的時候,那些孩子就偷偷的放潤喉片在我的桌上,當我難過的時候,細心的他們都能發現,總是寫小紙條、畫畫來安慰我。每次元旦我都能收到以前那些畢業生的書信和賀卡。前一段時光還有兩個男學生來看我,一個是以前成績很好的,一個是很調皮的,但很聰明。調皮的學生說:「老師,我此刻覺得你以前說的話都是對的,你以前打我打對了。你真的為我們的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不管我們怎樣調皮,但我們的成績在學校一向都是前幾名。真的要感謝您!」我也經常能收到在初中就讀的學生發來的信息,我依然還記得一個女孩子發給我的信息:「老師,我們在寢室經常說到你,我們還想聽您上課。您以前說的『學會傾聽,是一種修養』已經成為我們公用的座右銘」。對於我來說這些已經足夠了,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凈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二、以身作則,關注孩子們的發展
我除負責教學工作外,還擔任學校備課組長的工作。教學工作認真負責,要求學生做到的,自我身先士卒,二十年如一日。在教育學生時,我始終把關心、愛護學生作為自我行為的最高准則。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位學生,維護學生權益。對於後進生,熱心對待這些學生,本著從不放下,也絕不能放下一個的原則,耐心說服,從不訓斥,堅持循循誘導,再加上勤於輔導學生學習,把後進生原先落下的知識補回來,幫忙學生克服困難,減除心理障礙,讓他們能夠簡單學習,樂於學習,學習成績自然就提高。有的學生的學習信心不足,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也不敢問。用心找每個學生談心,幫忙他們解決困難,消除障礙。讓他們無後顧之憂,把精力全都用到學習上,並和他們建立濃厚的師生友誼。
有一名男生,學習很差,經常打架鬧事,家長經常打罵他。他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產生了厭學情緒。我就多次找他談心,為他補習功課,並多次透過家訪做家長的工作,這個學生最後變了,不僅僅逐漸改掉了壞習氣,還經常做好事,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還有一名學生,學習成績不錯,但父母離異給他心靈造成創傷,性格變得孤僻,並拒絕老師的幫忙和教育。對此,我從不灰心,而是給出了極大的耐心,平時認真觀察這名學生的言行,把握他的心理,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教育時機。一次交談不行,就來第二次、第三次,還經常打電話勸導他、鼓勵他。使他受到強烈震動。他愧疚地說:「老師,從今以後,你就看我的行動吧。」從那以後,他真像變了個人似的。學校多數學生的父母在外務工,很少能顧及子女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我班的一名女同學,因為家中無人,是留守學生,本人又有胃病在身,身邊沒人照顧,作為班主任隨時觀察她的動向,看到她有不對的時候,或身體不舒服的狀況下,帶她去醫院,給予特殊的照顧,開葯,吊針等,給予一些經濟上的幫忙等。為了對留守學生的狀況更加了解,經常和他們的家長電話交流,和學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們交流、談心,讓身在千里之外的家長們對自我的孩子放心,讓他們時刻了解自我孩子在學校的動向。對留守學生時常進行心理輔導,解除學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切實幫忙學生及他們的家庭解決困難。根據學生特點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做到了寓教於樂,注重啟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潛力。
三、鑽研業務,提升自我修養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但教師如果沒有扎實的教學技能,空有一腔熱情是沒法完成教書育人這一使命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我的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有興趣。每次教學之前,我都認真鑽研教材,吃懂、吃透教材,精心備好每一節課,課堂上我要求自我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在課余時光總是不斷地學習,在教育教學上,用心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指導學生。有風雨就有陽光,在多年的錘煉當中,我具備了過硬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成為學校勇挑重擔的骨幹教師。
㈤ 課堂教學中教師良好的師德怎樣對學生施加積極的影響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良好的師德對學生施加積極的影響,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熱愛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熱愛學生,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寶貴的職業情感。這種情感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在教師對學生的正確認識、滿腔熱情和無限期望。當學生遇到難題時,就要用熱情的話語鼓勵他;當學生受窘時,不妨說句解圍的話。
2、面向全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時,要給予全體學生同樣的關心和指導,同樣的鼓舞和期望,滿足全體學生求發展、求進步的需要。課堂上,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注意言傳身教,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行為習慣。
3、身正為范,塑造人格魅力。在課堂教學時,教師的儀表是教師精神面貌的外在體現,對學生具有強烈的示範作用,要做到舉止穩重端莊,著裝整齊清潔。教師要有知識淵博的學者形象,要有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要有堪為師表的高尚品德,以此來帶動學生培養積極進取的精神。
㈥ 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教師的職業道德
隨著社會的進步,課堂教學已成為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組織形式。課堂教學既是教師工作的主陣地,更是展現教師職業道德的舞台。教師自身的知識、生活經驗、人格素質、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工作方法乃至興趣、愛好都是課堂教學內容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此處的德除了指教師自身應有的高尚品德外,還包含教學中應遵循的道德。正是這些德構築成教師的人格魅力,也正是這種魅力,使課堂教學閃爍出奇異的光彩。那課堂教學中如何來體現教師的職業道德呢?個人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做: 一、走進學生的心靈,做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教師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這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有時代精神的角色特徵。其內涵包括兩個:一方面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強調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這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僅僅是向學生傳播知識,更要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不斷地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設置不同的路標,引導他們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前進,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事實證明,教師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用心靈和學生對話,用真誠感受他們的快樂和痛苦,他們才能真正地信任你,你才能從根本上對他們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領。那要把握促進者的角色就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2、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作為學習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4、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5、與學生一起尋找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二、走下講台,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由過去教學中的主角轉為與學生一起學習的夥伴。即既是學生學習的導師,也是學生學習的朋友;既是教學的合作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既是為達成教學目標學習共同體的一員,也是關懷學生成長的有心人。在課堂上,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者,真理的佔有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這就要求教師要從講台上走下來,成為學生的合作者。不僅是身體走下來,心靈也要走下來,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一起交流,與學生一起活動,與學生一起共建有利於個性發展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而要把握合作者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交往。交往的本質就是師生通過平等對話相互發生主體性,各自發揮人的本質力量,師生間人格平等;2、互動。師生互教互學,學習共同體中師生各自發揮作用。教師在教,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學,也在對話中同時在教,師生共同發展。3、互惠。師生在教學中彼此都得到好處。教師作為平等的首席,與學生一起共享知識和經驗,理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三、堅決摒棄師道尊嚴的思想,做學生學習的對話者 中國的傳統教育是主張親其師,信其道而不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思想具有深厚的社會心理基礎,這種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使好多教師認為自己的話學生必須言聽計從,一旦學生提出不同意見就會認為是對自己的大不敬。這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