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師生合奏
A. 古箏二十人合奏曲目有哪些
這需要看演奏什麼風格:初級的《漁舟唱晚》《春苗》《瀏陽河》都是情感很豐富的樂曲;中級的《香山射鼓》《豐收鑼鼓》《戰台風》都很有氣勢,《寒鴉戲水》則富有凄涼之意;高級的《春到拉薩》《井岡山上太陽紅》也是很經典的曲目。
B. 古箏和古琴的合奏曲
高山流水
你去搜搜浙派的琴箏合奏,徐君躍與盛秧的合奏。印象中浙派琴箏比較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下面是他們琴社的網址,你看看吧。
C. 有沒有能在節日上演奏的古箏的合奏的曲子,要歡快的
《笑傲江湖曲》
、崑曲的《牡丹亭》、《春江花月夜》古琴能彈奏的,古箏也能的~不過還是有些區別~你花心思的話用古箏彈《忐忑》
D. 古箏合奏曲譜
那個是重奏,不是合奏~暈
我有春花望露的重奏,不過是四重奏
目前只有這個~
本來還有蝴蝶泉邊
基本上都是三四聲部的重奏
有些譜子不好找或許是音樂學院內部的~
E. 求助:那些曲子適合兒童古箏合奏
漁舟唱晚(悠揚派、非常適合合奏)
步步高(有點小速度、不過合奏效果很好)
F. 古琴和古箏的合奏曲
恐怕很難吧!古琴更多是一種自我抒懷,風格比較內斂,而古箏自古就是演奏用的,注重外在效果,兩者搭配會有一種別致的感覺,但你首先要考慮的便是這種別致能不能和諧,會不會符合人的審美感受。音量上,古箏就會蓋過古琴,音色上倒無所謂,不是影響合奏的障礙。再有就是,樂器合奏還有一個互補的考慮,怎麼讓兩種有著比較大差異的樂器完美統一,頡頏互競,最終相融為一。而古箏和古琴無論從樂器屬類、形制、名字、音色、演奏方式、技巧,等多方面都有很大重疊,這種重疊本身就不利於合奏,給人一種從意識到審美上的不倫不類的感覺。我比較孤陋寡聞,沒見過合奏的,即使有什麼「琴箏和鳴」也以獨奏為主。如果要合奏,首先在編曲上,如何避開一些互相傷害的地方,抓住音樂情緒,合理突出各部分。才好。
G. 中國姓袁的古箏演奏家
袁莎當代中國傑出古箏表演藝術家,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導師,兼任中華慈善總會及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形象大使、中國古箏學院院長及教學總監、中箏藝術團團長。多年來資助培養了數十名殘疾學生與貧困學生,使他們走上古箏藝術之路,得以自力更生。袁莎帶領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在全國各地進行了近三十場的「袁莎古箏師生音樂會」巡迴演出,培養古箏教育人才近兩千人,在海內外舉辦專場古箏音樂會及講座近二百場,出版教材及光碟數十套,為古箏藝術的推廣與普及作出了巨大貢獻。
H. 二胡、古箏合奏曲
二胡和古箏可以合奏的曲子很多很多,你對比一下二胡書古箏書就知道,因為二胡古箏都是民樂嘛,要看看你是什麼級別的,和與你合奏的那個人是什麼級別,才能選擇,樓上的說到的紫竹調,級別太低了,不知道適不適合。不過你說是壓軸戲,你的級別應該比較高了,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六級),月兒高、雪山春曉、將軍令、長安八景、井岡山上太陽紅(八~九級,只不過不知道二胡有沒有這些曲目。
I. 古箏都能和什麼樂器合奏
任何樂器都能與古箏合奏,重要的是配器,在分配樂器之前「主要聲部」或「結構因素」已經基本確立(注意措辭,是「基本確立」)。
它的拓展意義,是指以「單維空間」到「三維」或「多維空間」的處理方式;另外,配器的創造性:不在於「染色」和「渲」,而在於「染」。
前者可以被看成是基於骨架聲部的活動(可以看成是「看譜」或「背譜」),後者則在基於骨架聲部和結構因素基礎之上的「創造」(可以看成是「離譜」)。
也有學者用「獨立性裝飾」和「非獨立性裝飾」。來形容配器理論中對於創造性思維「維度」的配器情況。
(9)古箏師生合奏擴展閱讀
著名古箏合奏曲目
1、《水龍吟(古箏二重奏)》
2、《鳳陽花鼓(古箏二重奏)》
3、《蘆柴花(古箏二重奏)》
4、《水清月現(古箏二重奏)》
5、《梳妝台(古箏二重奏)》
6、《小六板(古箏三重奏)》
7、《月下海棠(古箏三重奏)》
8、《開花(古箏三重奏)》
9、《滿山春色(古箏三重奏)》
10、《鄉間明月(古箏三重奏)》
11、《馬桑樹(古箏四重奏)》
12、《花逐輕舟(古箏四重奏)》
13、《石上流泉(古箏四重奏)》
14、《水碧竹翠(古箏四重奏)》
15、《綉荷包(古箏四重奏)》
16、《楊柳青(古箏合奏曲)》
17、《黃梅調(古箏合奏曲)》
18、《斑鳩調(古箏合奏曲)》
19、《小涼州(古箏合奏曲)》
20、《梅花三弄(古箏合奏曲)》
21、《春綠江南(古箏合奏曲)》
22、《打虎上山(古箏合奏曲)》
J. 那些曲子適合古箏合奏
適合兒童應該選曲風比較活潑清新的曲子,例如采蘑菇的小姑娘,小貓釣魚,賣報歌,擠牛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