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家訪
1. 打仗平民也要參加
如果打仗了應該是現役的部隊先上,如果出現兵員短缺應該才會讓預備役補充!再說了,我們中國軍人個個都是好樣的,哪個國家來惹事那就是自取滅亡!解放軍威武!!!
2. 從昆明去西雙版納怎樣遊玩才經濟
大理去版納,省錢的話要坐大巴車差不多15個小時,省時間的話大理坐車到昆明,然後從昆明坐飛機去景洪機場。昆明到景洪的大巴要11個小時,167的車票,景洪上昆明也是11個小時,但是車票要197。
一、注意事項
1,天氣:大理跟版納的氣候相差非常大,版納進入7.8月是比較熱的。加之有雨,濕氣比較大。所以,清涼裝、雨傘、拖/涼鞋...
2,民俗:版納是傣族自治州,雖是民風淳樸,但是有些東西還是注意下下好,比如:進傣族家裡要脫鞋;不能窺視/瞟視他們的卧室等等……最好上網查查,以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3,食物:a,因為雲南地區食譜極廣,所以在點菜前務必問清原料:竹蟲、蜂蛹、青苔... b,喜好生食... c,味道偏辣
4,葯品:胃葯、驅蟲、皮膚葯等等是必備的。
5,安全:邊境+民族地區。雖然治安不錯,民風淳樸。但注意安全自是必不可少的。
6,資金:能多帶就多帶。好玩好吃的東西多了去了,別讓自己的出行太寒磣。最好帶卡。
二、好玩的地方:
1,野象谷:看看野象、看看大樹,在密林間散散步。(景洪城往勐養方向,40分鍾左右,高速路)
2,森林公園:看看森林,呼吸新鮮空氣,買點小物件。(景洪城往勐養方向,30分鍾左右,高速路)
3,勐倫植物園:奇花異草,拍照聖地。(景洪城往勐侖方向,1個小時,高速路+2級路面,好像……)
4,熱帶花卉園:城市裡的大公園。(景洪城區,打的5元)
5,曼廳公園:佛寺、民俗。(景洪城區,打的5元)
6,總佛寺:拜佛求經,佛文化。(景洪城郊,打的10元)
7,找不到路就問路人吧,知道的一定會告訴你。大家都很熱心的。
三、友情提示:
1,景洪為西雙版納州府,也是眾多景區的客運中樞。開放、自在、小繁華。
2,景洪(版納)在市區內打的一律5元,江邊7元,郊區10元以上。別被湖南和河南的一些司機給黑了。我就經常被黑,因為在昆明讀過書的原因-_-||
3,住店,非旅遊旺季,小賓館約為30-60元,有標間;酒店,非旺季100+;旺季的話在此基礎上乘以三。
4,購物,版納一地珠寶店極多,多為緬甸人經營。如有想買需找正規店,並上網求證所購玉器珠寶之真偽。還有許多小玩意,可愛得很,晚上多去街上溜達溜達吧。
3. 1.論述中東的信仰與民俗 解答要求完全按照論文格式去縱向論述,論述題本身就是一片小論文。圍繞一個
商將變得容易得多,還有助於您和當地人進行愉快的交流。盡管阿拉伯人通常會對做出失禮舉動的外國人給予諒解,但您若努力去了解他們的文化,他們當然會開心不已。
有人進入房間時一定要起身 ?
當您進入房間或會見陌生人時,盡管您沒有被正式介紹給他們,也要試著和每個人握手。每次握手之後把右手掌放在胸前。有時握手要持續很長時間。伊斯蘭禮節提倡,一個人應該等另一個人首先抽出手,自己再把手抽回。握手時務必使用右手。
男士不應與阿拉伯女士握手,除非她首先伸出手。如果女士沒有伸手,男士只需把手放於胸前表示問候。避免與女士進行身體接觸和長時間的對視。如果您是一位女士,則不必為一位穆斯林男士不希望跟您握手而動怒。
當您問候一位中東人時,可以說「Salaam alaykum」,意思是「祝您平安」。禮貌的回答應是「wa alaykum as-salaam」,意思是「也祝您平安」。請注意,這些話適用於阿拉伯國家和其他穆斯林國家的人,如巴基斯坦。但是,迪拜擁有眾多外籍人士,您接觸的很多人也許都是外國人。例如,印度人在打招呼和離開時說「Namaste」,通常同時雙手合十,放於胸前,微微鞠躬。
商務往來中,阿拉伯人對姓名的稱呼很不正式,一般稱呼姓。John Wang將被稱呼為Mr. John。
與阿拉伯人會面時,詳細詢問對方的身體狀況亦屬禮貌之舉。如果你們彼此很熟悉,您可以詢問對方家人的情況。但是,如果您是一位男士,則不可探詢另一位男士的妻子、女兒或其他女性家庭成員。
當您盤腿而坐時,絕對不可把腳底指向其他任何人,因為腳底被認為是不幹凈的。通常去阿拉伯人家裡做客時要脫鞋。
絕對不要伸出手指召喚人,這被視為無禮之舉。
絕對不可使用左手吃飯、遞給別人東西或接受物品。在中東,做洗禮時使用左手。
避免談及政治、性、女人和宗教。(除非您和特別跟好的阿拉伯朋友在一起,或您誠心誠意的喜歡伊斯蘭文化,或談論一些宗教方面的積極信息)
盡管迪拜以其巨大的包容性聞名於世,但做生意時最好穿著保守。如果您是一位女士,應穿修長、寬松的衣服,忌穿緊身、透明或低領的服裝,衣服務必要遮蓋起腿部、乳溝和肩膀。推薦穿長袖服飾。男士可穿著一般的職業裝,但不可穿短褲。無論男士或女士,都應穿著整潔、職業性突出,因為通常別人會首先評判您的外表。在中東,您的穿著也許會是別人衡量您成功和誠信的標准。穿著得體的外國人通常會受到當地政府官員和商業夥伴熱情友好的接待。
盡管商展是一個例外,但在中東,商務會議開始後往往先是一陣海闊天空的閑聊,啜飲著一杯又一杯的咖啡或香茶。直接進入正題談生意可能會引起對方的不快,因為阿拉伯人把建立彼此的關系和信任看得極為重要。
如果會議主持人為您遞上一杯咖啡,拒絕是不禮貌的。您應該接受這杯咖啡,並拿右手飲用。對於飲用多少杯咖啡,要試著跟隨主持人的引導。如果您擔任一場商務會議的主持人,為與會者遞送咖啡或茶水很重要,否則會被視為嚴重失禮。
對於一位國外的生意人來說,准時參加會議很重要,但如果您的中東商業夥伴沒能按時參加,則要保持耐心並給予諒解。阿拉伯人有時不太在意守時。
在中東,可以在會議期間打電話。可能有人未經通知就參與會議,繼而討論自己的議程。如果您與一位阿拉伯商業夥伴會談,不要為接踵而至的干擾而心煩。
給予阿拉伯商業夥伴充足的時間做決定,不要過於向他們施壓。避免自吹自擂,避免為留下深刻印象而矯揉造作,或過多的使用推銷說辭。
阿拉伯人對他們的文化傳統推崇備至,所以最佳的做法是對當地文化和伊斯蘭文化流露出真誠的興趣,這無疑會贏得潛在客戶的贊揚。
與書面協議相比,中東文化更看重個人言語。一個人所說的話與其信用息息相關。合同被看作諒解備忘錄而非固定協議。務必承諾您能兌現的事情,如果做不到,將會喪失您的信用。
在中東,男士之間相互牽手很常見,所以,當您被人執手相握前往一處地方時不必驚訝。
慷慨大方的生存之道
盡管許多中東人過著非常現代化的生活,但大部分中東文化起源於貝都因(Be)— 一個遨遊沙漠的傳統游牧部落。貝都因人認為,幽默感、勇氣、機警和宗教信仰是生活的四大秘密。因為沙漠里的傳統生活異常艱苦,所以為了生存,穿越沙漠的旅行者通常需要陌生人的慷慨相助。因此,不應拒絕為需要休息和食物的旅行者提供幫助。遵守這一行為准則對一個人的信譽至關重要。貝都因人的熱情好客極富傳奇色彩,這一傳統也因此融入到了現代文化之中。拜訪阿拉伯人的外國人往往會對當地人熱情好客的程度驚訝不已。不要過度贊美一件當地人的物品,他們可能會拱手奉送。中東文化蘊含的哲學相當簡單,即您若對他們友好相待,他們也同樣會優待您。
土耳其風俗
土耳其人信仰自由,但98%以上的人都信仰伊斯蘭教,國家有專門的宗教事務局掌管宗教事務。開齋節是伊斯蘭世界也是土耳其最盛大的節日,經過1個月的把齋,開齋節時到處喜氣洋洋,一派節日氣氛,人們走親訪友,互贈禮品,品嘗香甜的巧克力和各種甜點。
土耳其從城市到鄉村,到處都是清真寺,每天5次從宣禮塔傳出贊頌安拉的聲音。清真寺是可以定時參觀的,女士進清真寺一定要包頭巾、穿裙子。
男孩子長到7歲左右要舉行割禮,割禮之後的小男孩身穿白袍,頭戴王冠,手握權杖,神氣活現地躺在床上,親朋好友都要來送紅包,還有一個陪伴男孩進行割禮的人,將和這個男孩一生關系密切,相當於男孩父親的地位。
土耳其比較保守的婦女穿袍子戴頭巾,而城市開放的婦女則更喜歡穿緊身衣,以顯露她們迷人的體形。婦女大多出門工作,結婚後隨夫姓。雖然大多數公共場合都不分男女,但按摩、理發必須男女分開。
土耳其的婚禮要宴請親朋好友,賓客給新娘的禮物一般是金手鐲,新娘兩個手臂上戴滿金手鐲,日後即可衣食無憂。土耳其實行土葬,不允許火葬,死者必須由同性洗凈,頭朝麥加方向,否則不能升入天國。
土耳其人非常好客,見面要親臉頰,而且不停地問好。土耳其人對中國人也十分熱情友好。如果到土人家做客,進屋之前必須脫鞋,土人家裡一定鋪滿地毯,再窮的人家裡都是一塵不染。在公共場合千萬不能用手指別人、揩鼻涕、剪指甲等,這些都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土耳其的手工地毯在歐洲很有名氣,土耳其的食品以烤肉、甜點聞名,土耳其菜被譽為世界第三大菜系。土耳其知名的還有:土耳其浴、肚皮舞。
土耳其人生活節奏很慢,在餐館吃一頓飯,至少要兩三個鍾頭,但他們開起車來卻像騎馬一樣橫沖直撞。土人喜歡飲茶和咖啡,和一般的茶和咖啡不同,土耳其的茶和咖啡要煮很長時間。雖然他們不喝中國的綠茶或花茶,但如果送他們一小桶中國茶葉,他們也會非常高興的。
埃及特異風俗
顏色的喜好
關於顏色,一般來說,埃及人喜歡綠色和白色,討厭黑色和藍色。他們在表示美好的一天時,稱"白色的一天",而不幸的一天,則稱做"黑色的一天或藍色的一天。對真誠坦率的人稱為"白心",而稱充滿仇恨、嫉妨、奸詐的人為"黑心"。埃及的喪服為黑色。有地位或年老者喜好黑色或深色服裝,以表示莊重和顯示其威望。
目光有毒的寡婦
一些埃及人常把自身的某些生理現象與吉凶禍連在一起。耳朵嗡嗡作響時,埃及人認為有人在念叨他,趕緊將耳捂住,並琢磨著是誰正在說他。一般認為,右耳鳴是壞人在罵他,左耳鳴是親人在惦記他、問候他,民諺道:"耳朵嗡嗡響,好事天天來。"
眼睛亦如此。右眼皮跳被視為倒楣的事要發生,而左眼皮跳,則是好運來臨的徵兆,故老百姓說:"真主啊,讓它變為好運吧!"
假若是右手手心發癢,可能有朋友來訪,而左手癢將會走運獲利。
埃及人常把眼睛與嫉妒聯系在一起,認為有人眼光帶毒,稱之為毒眼,他的目光掃到人與動物身上,人與動物便會死亡;掃到東西,東西將會毀壞。防止毒眼的方法是:燃香、帶面罩或在小孩脖上掛一小口袋細鹽。
在錫瓦綠洲,習俗認為新寡婦必須在黑暗的房間里禁閉一段時間,由女傭送進去食物。禁閉期過後,她出門到泉源處沐浴,這時有人走在她的前面一路高喊,讓行人趕快躲起來,因為她見到的第一個人將會被她的目光毒死。
埃及人的針
針是縫衣的工具,幾乎是家家必備的日常用品,但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卻有幾分神秘的色彩。
每天下午3~5點,埃及人決不賣針,這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條不成文的戒律。據傳說,每天的這個時間里,有天神下凡賜給人們一些生活必需品,但天神要親自體察人們各自的境遇。越是富有的人,得到的賞賜會越多;越窮的人,所得的賞賜則越少。而窮人整天總是穿針引線,縫縫補補,為了使窮人得到的賞賜多一些,免於窘困終身,所以人們在這個時候絕不賣針。
在這個神話傳說的影響下,埃及的一些人甚至連夜晚也不敢做針線活,否則認為會給自己的母親帶來災禍。農村裡有些婦女把借針也看作忌諱之事,在非借不可時,出借人要把針插在麵包里遞給借針人,借針人也不敢當面用手把針取出來。
針有時也成為一些婦女相互對罵的口頭語,如果一個婦女被人罵作針,那她便如同受了奇恥大辱,痛不欲生。
如今,針在埃及人的心目中仍有其獨特的、傳奇般的地位,對針的忌諱也沿襲下來,成為埃及民間的一個習俗。
埃及式商務會見
約見政府官員、公司和企業的負責人或者家訪友人,無疑須預約,不宜當不速之客。但因特殊情況冒味造訪,好客的埃及人也不會像西方人那樣見怪,他們始終微笑地表示歡迎,說:"我家(辦公室)的大門一直為你開著,歡迎你隨時來。"
工作性的會見均在辦公室進行。除了高級官員,沒有人把你當做貴賓而派人在門口等候,接送你到會客室。會見的人也往往邊辦公邊同你談話,例如,下級送一份須簽字的文件,或請示對一件事情的處理意見,或者外面來一個電話交談幾分鍾,此時你就被冷落在一邊,無人理睬。遇上幾次,你就會慢慢習慣於這種埃及式的會見。
4. 香格里拉,麗江,西雙版納3個地方離的遠嗎
麗江和香格里拉在雲南西北,麗江離昆明650公里,香格里拉離昆明810公里,兩地在一條路線上
西雙版納在雲南南部,里昆明700公里
5. 印度到底是信哪個教,為何寺廟那麼多
其實他們信奉的教比較多,聽說印度是一個很尊敬佛教的地方所以寺廟也是很多的。關於印度,根據資料顯示印度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而印度河是其文明的發源地。這個條目是關於印度次大陸的歷史。古印度文明的疆域曾包括今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南部部分地區和尼泊爾。1947年後,印度的領土僅包括今印度共和國部分。
在尋訪了幾位著名的沙門思想念家鄉然而未得到滿意答案之後,他毅然決然決定去實踐當時沙門中較為流行的做法——苦行。過了六年的苦行沒有一點成果,無奈他只能放棄苦修,吃飯睡覺來恢復體力,在菩提樹下參悟冥想,終於修成正果,悟出來大道理,成為了覺者佛陀,那時候他才三十五歲。這也就是印度為什麼那麼重視佛教界,佛教中有著 他們的信仰,他們需要的的東西了。
6. 高手幫忙寫篇語文作文 半命題作文 題目: ------,別在讓我------ 急求
中國,別在讓我為你哭泣!
今年,時值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中國方面發表了許多文章,有的揭露日本侵華罪行,有的譴責日本否認罪行,有的怒斥日本美化侵略,但所有這些文章我都不願看,因為它們太消極了,太暗淡了,太悲慘了,看了只會讓人悲哀,氣憤,傷心傷脾,總而言之,除了給中國人一種精神折磨外,別無他益。這些文章是屬於保守的、退縮的、讓人只知回憶的東西。我希望看到鼓吹復仇的文章,因為它們才會使人開朗,振作,給人以希望,指示人未來,但我的希望落空了,最後什麼也沒看到。可怕的是,中國年年推陳出新,把那段悲慘史一遍遍地講給自己人聽,在中國人的心靈上進行長期的狂轟濫炸,到最後也許只能麻木中國人的靈魂,將其變成一個個死靈魂。因為看多了悲慘史,誰都會漸漸地麻木。不幸,這一點已露出了一些跡象來了。當小孩子在電影上、書籍上看到那段悲慘史時,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產生強烈的復仇念頭,但長大後這種念頭就日漸消失,到最後甚至還成了一個頑冥不化的反復仇者。這是何等的讓人心痛!多年來,中國在大力宣傳愛國教育,但是那些愛國教育不過是讓自己多看看怎麼挨人打,多看看自己的女同胞怎麼讓人蹂躪而已。如《火燒圓明園》、《鴉片戰爭》和《南京大屠殺》等等,讓人不忍卒看。而在看這種片子時,每一中國觀眾身旁都站著一個「博愛而寬容」的中國人,一旦中國觀眾燃燒起復仇的火焰,這個「博愛而寬容」的中國人就會趕緊去提來一桶冷水,把他心中的火焰澆滅,並且教訓他幾句:「我們不能復仇,因為」於是中國觀眾一時又沒有復仇的火焰,繼續觀看這愛國片,後來又燃燒起了復仇的火焰,這個「博愛而寬容」的中國人又趕緊去提來一桶冷水,把他的火焰澆滅如此循環不已。在這里,中國用一種最殘忍的手段把中國人的天性最大限度地激起來,讓中國人心中的復仇的火焰潑辣辣地燃燒,足可以毀滅整個人類,而又用一種最殘忍的手段把這一天性壓制下去,使中國人從心底認為自己剛才的想法是最罪惡最野蠻的,是完全應當否定的。在這種不停地奔走於兩個極點的情況下,中國人的心靈就完全扭曲了。事實也正是如此。
在中國人眼裡,復仇是個反動的概念。本文若得發表,我想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國人看了後都會說:「這是一篇反動的文章!」這點我敢拿我對民族復仇主義的忠誠來打賭。可見,現在的中國人已經愚昧到何等程度。
中國是個唐僧式的國家,唐僧的性格即是中華民族的性格。唐僧便是這樣,昏聵懵懂,不分是非,懦弱無能,戰戰兢兢,誠惶誠恐,百無一用; 明知是殺人的盜,他也要饒恕;明知是吃人的妖,他也要放掉;他一次又一次地遇妖,一次又一次地吃妖的苦頭,卻一次又一次地予以饒恕;孫悟空要除惡誅凶,他要阻撓,甚至念緊箍咒;他心中只有「不許殺生」,只知講仁行善,而沒看到別的東西。唐僧這么做,卻還能得到回報,他成了佛;而中國卻成不了佛!
為我們的民族性格而惆悵慨嘆的人們啊!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抑鬱的人們啊!我們一起去祖國各地看看吧!可是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情景啊!在鄉村,我們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唐僧;在城市,我們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唐僧;在學校,我們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唐僧;在工廠,我們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唐僧;在機關,我們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唐僧;在祖國各地,我們看到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唐僧 !
中華民族是個自虐型的民族,中國人對自己人百倍的殘忍,而對別人則百倍的仁慈。中國人對同胞是冷漠的、厭惡的、兇殘的,而對外國人卻是熱心的、喜歡的、敬畏的。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對日本俘虜優待備至,把他們像老爺似的供養起來,寧願自己吃少點、吃差點,也盡量讓日本俘虜吃多點,吃好點;日軍撤退後,中國人民無微不至地撫養日本人留下的孩子,用中國人自己的話說:「孩子是無辜的。」但是,我們太迷信「無辜的」這個詞了,把它抬得太高了。我們這么做,完全扭曲了自己的人性。當狼咬死我們的孩子時,我們卻不能打死尚在吃奶的狼崽,甚至還得將它撫養大。--這是中國人的看法。中國人真的又把「無辜的」這個詞抬得太高了么?不盡然。中國人想來不會忘記文化大革命吧!
在那場所謂的革命中,中國人對那些所謂「地富反壞右」的子女又何其殘忍無情啊!他們被迫與他們的父母「劃清界限」,被*離出校門,被剝奪政治權力,被關被打遭受各種非人的待遇。因為按照中國人的說法,「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愛屋及烏,恨屋也及烏。實際上,中國的傳統倒是:子女要為父母的罪孽負責,父母不好子女也不好。但是,這種觀點只適合於來對付自己的同胞,對待異族人,卻完全不是這樣。中國人會自然而然地、不加思索地、毫不留情地迫害本國「惡人」的後代,而對異族人,那怕你擺出一萬條理由,他們也決不會去懲罰人家的後代,所以中國人會如此信奉「日本人的後代是無辜的,我們不能去復仇」這條謬論。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和自衛反越戰爭中,中國人會無微不至地關懷美國俘虜和越南俘虜,給他們以教育,給他們吃好的穿好的,給他們發工資,給他們以娛樂場所,讓他們跳舞,玩耍。相反,抗美援朝時被美俘虜的中國士兵雖然在獄中表現英勇,可在回國後卻倍受刁難與歧視,並遭到無情的政治迫害,連民間人士也對他們如此。十年動亂中,無數所謂「牛鬼蛇神」慘造迫害,有的被活活折磨而死,有的被迫自殺。害人的人並不一定是「四人幫」或他們的黨羽,而包括普通群眾。更有可怕的是,親人相殘,而且表現得忠心赤膽,並沒懷有一絲野心,也沒有流露出一絲不忍。中國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用盡酷刑拷打自己的同胞,但是所有那些酷刑從沒有施之於日本人,哪怕是罪行累累的日本人。所有這些,都表明了中國犯了自虐病,對自己人殘忍,對別人仁慈。中國會花費無數人力物力去把一個罪惡的外國人改造成一個善人,同樣又會花費無數的人力物力去把一個善良的中國人打成「惡人」。
中國人會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來給那些酒足飯飽的外國人做佳餚,而不願丟一碗飯給一個飢餓待斃的同胞。中國男人,要是外國人割去他的睾丸,他也不過是對著人家象流著口涎的傻瓜一樣嘿嘿一笑而已,而要是哪個中國人瞪了他一眼,他一定會把人家的眼睛挖掉。
也許有人會把這些現象解釋為別有原因,但是,我要說的是,所有他們講的原因都不過是一種表象,還遠沒有接觸到問題的實質與核心,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能產生,其根本原因是中華民族存在深深的自虐症,或者說,中國人根本不愛同胞,不珍惜同胞的生命、權力。
試問,如果沒有那樣的中華民族的性格,又怎能發動起那麼浩大持久的「文化大革命」?單靠幾個有野心的政治家是無法掀起那麼大的風浪的。所以說,「文化大革命」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一場災難,更是中華民族的一場恥辱。在那場恥辱和災難中,中國人的一切人性中的劣根性表露無遺。
這些年來有些明智的中國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落後,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中國的「內耗」太多,這是很新穎也很有見地的見解,這種觀點實際上說明了中國人存在著自虐的心理,以致中國內亂無窮。中國人對自己的同胞殘忍無情,寸利必爭,絕不寬容,讓步,而對異族人,中國人卻表現得驚人的寬容,大度。
我先前總不清楚,為什麼中國人時善時惡,好像很矛盾,但後來懂得了,中國人是對外國人善,對同胞惡。外國人好像很講人道,其實他們是對本國人講人道,而對別國人講獸道。
中國被欺凌被蹂躪達一百年,可是我們來看看中國人對此的反應吧!
某中國人說,中國要發達,就必須做三百年殖民地。
某日,幾個中國青年在看《南京大屠殺》時,囔道:「怎麼不多演演『密席密西』女人的情景?」
某年,有人主張將《南京大屠殺》改名為《南京1937》。
某些中國人說,中國往往殺了幾個日本士兵,結果人家報復,反而殺了我們一村的人。
某地,出現這樣的照相館:裡面設置了舊日本軍服和軍刀,去照相的人化裝成日本軍官留影。
某地,出現了名為「共榮花園」的花園。
多年前,我在上初中,親眼目睹一個老師對我們振振有詞地說:「其實要是我們也侵略人家,也是一樣的。」
最令一個國家悲哀的恐怕不在於遭受侵略,而在於她遭受侵略後,自己的兒女卻還譏笑她,攻擊她,污辱她。這其實又很正常。人都相信強權,公理是不顧的。「落後就要挨打」,好像不打就不對,打卻是義務。中國遭受列強侵略,挨罵最多的不是那些列強,而是中國自己。
《讀者》1994年第8期上一篇文章《荒丘》講了這么一個故事:日本侵華時,有一個村把九個日本士兵打死,後來日軍進行血腥報復,將這全村的人都殺了,然後將他們埋入一座大墳,又把那些日本士兵的屍體埋在那座大墳上。數十年過去了,那座小墳一直壓在大墳上,誰也沒動它。中國改革開放後,一個日本人來到中國,找到那座墳,花錢請中國人修那座小墳。中國人竟照辦了。那些壓在日本人下的中國冤魂,在九泉之下恐怕要表示強烈的抗議了。我們來看看日本吧!1971年12月12日,日本的「東亞反日武裝戰線」炸毀了北海的興亞觀音像和殉國七士墓碑,1972年4月6日又炸毀了橫濱的總持常照殿, 1972年10月23日又炸毀了札幌的北大北方資料室和旭門的「風雪群像」。在這方面,中華民族居然連一個倭族都不如。
中國有過世界上最反動最無恥的大賣國賊,和世界上數量最大的「漢奸」,這些人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窮災難,這些人帶來的災難比其他任何國家的賣國賊給他們國家帶來的災難都要大得多。這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中國人愛國意識是很淡薄的。百年之辱使得中國人產生了濃厚的自卑心理,因而中國人不大喜歡自己的國家,而嚮往外國。中國人會自豪地說:「你中國要是沒有美國放原子彈炸日本,打得贏日本么?」「你中國被日本打成那個樣子!」「你中國多窮!」「美國那麼發達,你中國打得贏么?」這個「你」字加得最好,好像他不是中國人,而是外國人。中國人便是這樣,你要是指出了中國的缺點,他會興災樂禍,而不會思圖改變中國這一缺點,甚至他自己都會不思進取,甘於墮落。也許有人會反駁我的觀點,並舉出建國初有許多科學家、藝術家等人不顧艱難險阻回到祖國的事例作為反面論證。可是,這些人都是少數,而且是特殊人所為,而我說的卻是多數,且是普通人所為,因而更具代表性。
中國人恭順、怯懦、軟弱、柔和、仁慈、愚善、自卑,缺少冒進、強悍、粗野的性格,要讓這樣的人復仇,實在難吶!1949年以來,中國沒出現過一篇宣傳復仇的文章,這是一個奇跡。只是這奇跡是一種悲哀。縱然復仇是非正義的,甚至是反動的,但由於中國蒙受了莫大的恥辱,中國也應出現一篇宣傳復仇的文章,這才是正常的。可是這種文章始終沒有出現。中國已到了不正常的頂峰。要是其他國家也蒙受了中國這么大的恥辱,那麼它們的宣傳復仇的文章必會如雨後春筍般暴出。
7. 貧窮的本質這本書怎麼樣
來自豆瓣的書評:
如果你對貧窮這個話題有興趣,這本書讀起來會非常有意思,這本書的二個作者一直在深入各個國家的底層,有大量的親身經驗,從實際到理論非常的扎實,全書一直在 探討到底什麼樣的援助會改變窮人的現狀?
1、常識決定命運
我們一直在說知識改變命運,但對於達到貧困線(貧困線:是指每天收入低於99美分)以下的窮人來說是常識在決定命運,當收入低於一定程度後,所有的獲取消息渠道都要花錢,比如電視、報紙、書籍和網路。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普通人所了解的常識,窮人很難了解和知道,更麻煩的是他們無法判斷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
書中舉了一些深刻的例子:印度最貧窮的人身體很瘦小,而原因在於這一代人的母親在童年時間就營養不良,因為才會生下身材較為矮小的孩子。 印度國家家庭衛生研究所顯示,約一半5歲以下的兒童發育遲緩,其中四分之一的孩子極度營養不良。
而營養不良的原因不是因為貧窮,而因為缺少常識而導致的疾病,比如印度有男性有24%和56%的女性都患有貧血症。 他們並不了解補充鐵元素和加碘鹽的重要性,並不是買不起,而當他們有錢的時候會買一些更好吃的食物或減少乏味的東西比如電視機。 印度人為會婚禮和葬禮花費哪以想像的金錢(中國人也一樣)。
在印度的烏代布爾城,作者跟一些政府醫療機構的護士聊天時得知:曾經有個患痢疾的小孩來看病,護士們只能給母親一盒口服補液。 然後,絕大多數的母親不相信口服補 液可以治病,然後永遠不會在來。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窮人不知道疫苗的好處,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不知道應該使用多少化肥,不知道哪種方法大幅減少疾病的產生,而這些常識的每一樣後果都會導致非常嚴重的疾病, 而政府或媒體想傳播正常的常識必須簡單而有吸引力,這很難做到。
2、越窮責任就越多,在一些小事上會經常判斷出錯
窮人經常把錢花在昂貴的治療上而不是預防上,而他們生病時所選擇的醫療方式也經常不靠譜,導致惡性循環。 如果很窮缺少常識而生病,而為生病而花錢,因為花錢而變得更窮。
比如有人知道化肥的重要性,而當他們有錢時不會去買化肥,然後錢就一點點被家庭日常開支所消耗,而當他們化肥時已經沒錢,不用化肥,糧食就是產量很少。
還有教育,對於十多歲的孩子來說,如果在學校學不到有用的東西就毫無用處,會去選擇打工賺錢。 而很多窮國的公立學校只保證完成基本的課程而不是學到東西。 而且公交學校的老師也會經常出錯,比如印度公立學校50%的教師都會在上課缺席。
對於很多人來說借錢供10歲的孩子上學,並指望他們在20歲時能掙到錢就是一個白日夢。 而很多公立學校的教學大綱是精英式的而不是普通式的,這會淘汰大量孩子。
而窮人的日常生活充滿各種風險,同樣的一場災害可以會造成更大的傷害。而他們降低風險的方式常常都不靠譜。
3、窮人缺少利潤總處於不利地位,面對窮人的服務正減少或消失
從整個世界來說,窮人處於鏈條的最底層,很多政策都對窮人不利或者說窮人沒有價值不少面對窮人的服務正減少或消失。
對於普通人來說,有各種保險,可以出現各種災難時進行援助,但對於窮人來說這個保障是不存在的。 同時窮人並不真正了解保險的運行方式,就是偶爾當他花錢後,如果一/二年內沒有出現問題,也會非常容易放棄。 但書中提到一種現象很有意思,在某些地方進行一次簡單的家訪可以讓購買天氣保險的人數提高四成。
針對印度的多個調查發現,約三分之二的窮人都借過錢,但只有關6.4%是走的正規渠道,大多數都是非正規的渠道。 這種方式的利息高到月息3.84%,相當於年息57%.
很多政府和組織都用不同的方式償試向窮人進行小額貸款。 ,他們發現這種去做的成本太高,很難去了解借款人的信息,最麻煩的很難收回錢。
到後來出來一些專門的小額信貸機構向窮人進行了貸款,但這些貸款沒有讓他們的生活發生徹底的改變。 小額信貸機構的嚴格及規范讓很多人還是選擇非正規的貸款方式,同時這些機構要求貸款人每周都需要有足夠的流動資金按時還款,這也阻礙了不少人,最直接的說法 就是小額信貸的規則是不容忍任何失敗。 同時他們還經常會遇到一些媒體的負面報道,有時這些報道會徹底毀掉這些公司,或者幾條簡單的新聞就讓這類公司陷入困境。
窮人所面對的自我控制誘惑更多,而各種突發事件也就越多,當我們越富有時,這些決定能非常容易做到,但對於窮人來說是很大的問題,當長年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下,由壓力產生的皮質醇會使我們做出更沖動的決定。 因此,窮人只能以更少的資源完成更艱苦的任務
4、窮人企業家
窮人的頭腦有時會非常精明,他們天生就有企業家的潛質,只要給他們提供適當的環境及在起步時做的一點兒推力,很容易就會讓他們擺脫貧窮。
窮人企業家面臨著二個最大的問題:
1、他們經營的都是小生意
2、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小生意賺不了多少錢
這些生意的邊際收益很高,但總體收益很低。 就是說他們有250美元時比美國最成功的公司賺的都要多,但拿到500元時並不會增長很多。
同時他們借不到足夠的錢來跨越駝峰,突破臨界點賺到更多的錢。 大多數小企業主認識到永遠也賺不到那麼多錢,就不會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生意,很多人做生意只是在買一份工作,他們這樣是做因為別無選擇。
5、政策
針對於慈善機構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如何有效的把錢花出去,很難哪些方式對幫助窮人會更有效。 這本書的作者把醫學中為評估新葯的效果而採用的隨時對照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
哪怕在一個非常落後、效率低下的國家也有很好的解決方法,針對腐敗和瀆職也同樣能找到好辦法,只要能找到深層次的結構問題就有辦法。
雖然政治局限性是真實存在的,但在改進機制和政策方式上,當你認真的了解每個人的動機及局限性,就可以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機制。
改變人們的期望是不容易的,但並不是不可能,比如當村裡出現女官員時,村民會不在歧視女政治家 。 成功能更來更大的成功,當一種情況得到改變時,這種改變本身丈會影響人們的信念和行為。 因此,在啟動一個良性循環時,人們不應害怕必要的付出。小的變化可以帶來大的影響
望採納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