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2013年暑期故宮知識課堂將開講

2013年暑期故宮知識課堂將開講

發布時間: 2021-09-23 16:59:19

『壹』 老品牌如何煥發新的生機運用一些營銷知識!謝謝大家了!馬上我們老師讓我們課堂作答了

既然是老品牌,那麼肯定有很多人知道或者是了解,如果還想達到更高峰那麼就要找准老品牌的市場定位了。重新定位,找到合適的市場空檔。"北京國韻康達銳基構"為「稻香村」做的品牌營銷策劃就是倚老賣老,1)這么多年的老品牌,證明產品品質好。2)要找准消費群體,是老人還是小孩作為突破口。3)產品線優化,強化突現產品特色。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貳』 故宮博物院 黃傳惕

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學生思考給全文分段,明確:

總說——是第1、2段,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築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

分說——是中間(3~15)。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後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築(4),然後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內廷主要介紹「後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著總結介紹後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

總說——最後一段對故宮作總的概括,再次強調其藝術特點。借登臨景山俯瞰故宮全景,對上文的具體分說作綜合總括,再次突出這個建築群布局的和諧統一,使讀者獲得明確、完整的印象。
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1623215

故宮博物院
(1-2)總:位置:歷史,建築地位,總體布局,
外觀概貌,建築總特點.

前朝(三大殿)
(3—10)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外形
內景
位置
用途
內廷
(12-15)
後三宮
御花園
(16)總 回望故宮,強調藝術特點.
規模宏大,建築精美,布局統一.風格獨特.
空 間 順 序(南——北) + 游 蹤

『叄』 我們如何對待故宮

明清兩代的皇室宮殿,到今天全人類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古老的紫禁城已經跨越了600年的風風雨雨。

如今,當人們走進昔日的皇家禁地自由自地參觀時,是如何看待古老的故宮?是把這里作為一個崇拜皇權和財富的地方,還是以史為鑒引發更深的思考?遊客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這是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最關心的問題。

8月23日下午,李文儒作為「天一講壇」首期開講嘉賓,來到鄭州圖書館學術報告廳,以獨特的角度為市民深度解讀「故宮」。

從皇宮到人民的「博物館」,不是向人們炫耀和展示皇權文化,宣揚「明君」「聖上」的聖地,而是引導人們理性認識帝制文化的「標本」

在李文儒看來,「紫禁城」600年」可以很明確分成兩個階段,前500年是皇帝住的皇宮,後100年是博物館,從統治整個國家的皇權象徵,變成了人民的「博物館」,變成了現代公共文化空間,這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態,是人類歷史的巨大變遷。

時至今日,故宮成了中國最著名的文化地標之一,成了全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旅遊勝地。僅2019年的數據,參觀人數就超過1900萬。

「他們看完後又是帶著什麼想法離開的?我對這個事情很關心。」 李文儒提到當下電視熒幕上以明清歷史為題材的「宮斗劇」熱度不減,不管是口頭語言上的主子奴才,還是行為語言的跪拜,都貽害無窮。甚至在擔任副院長期間,時常會聽到有的導游給遊客講解奇聞軼事、野史傳說,他認為這是對傳統文化的錯誤解讀。

他組織過觀眾調查,發現很多觀眾在離開故宮時,還在詢問「故宮博物院在哪裡?」確實有不少人是抱著朝拜金鑾寶殿、皇帝寶座、皇家寶貝等想法「進宮」的,並不覺得這就是博物館。因此,有時他看到北京地圖上或者公交車站牌寫著「故宮」時,總覺得不準確,應該是「故宮博物院」。

「如今的故宮博物院,是引導人們認識帝制文化的『標本』,而不是人們崇拜皇權的『明君』、嚮往權力財富及所謂『寶貝』的聖地。」 李文儒說,對於傳統文化要有正確的解讀和正確價值觀的引領。

無疑,幾千年積累和發展起來的以皇權為核心的宮廷文化,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但從皇宮轉變為博物館,是社會革命的結果。我希望人們在對待傳統文化時,了解歷史的背後要採取反思、鑒戒的態度,傳承精華棄其糟粕。

『肆』 初二語文課文《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中國石拱橋,的重要知識點有出閱讀題的側重地方有哪些急!!

一、《蘇州園林》總體把握
說明對象:蘇州園林
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由總到分,由主到次。
總特點: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總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
二、說明方法:
1.作比較:
①在介紹布局的時候,將蘇州園林內亭台軒村的布局跟宮殿和住宅相比; 突出了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的特點。
②在介紹花草樹木時說,「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打比方,作比較、摹狀貌作用:突出蘇州園林修剪樹木著眼於畫意.)
③在介紹建築物的色彩時,又與北京的園林相比較,』『與北京的園林的不同,極少使用彩繪。突出蘇州園林的色彩美。
2.舉例子
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覽都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裡想著口頭說著「如在圖畫中」的例子(引用)真切有力地說明蘇州園林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的特點。
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幾條園里的古藤為例,打比方、舉例子生動形象地說明栽種和修剪樹木著眼於畫意。
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引用\舉例子作用:真切有力的說明池沼追求自然美。
3.摹狀貌
• 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似的道旁樹
• 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
• 花時不同的各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描寫) 作用:生動形象地說明蘇州園林
栽種樹木著眼於畫意。
4、分類別
池沼分兩種:一種寬暢,一種成河道模樣。
三、說明語言的特點:
說出下列句畫橫線的詞的作用——
(1)蘇州園林據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
(2)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
(4)蘇州園林與北京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5)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答案:
(1)「據說」是留有餘地的說法,很有分寸。表明用語准確,嚴密。
(2) 「務必」「無論」「總是」表明設計者堅定的追求,起強調突出作用。表明用語准確,嚴密。
(3)「絕大部分」是從范圍上作出限制。表明用語准確,嚴密。
(4)「極少」則從數量上加以限制。表明用語准確,嚴密。
(5)「大多」在范圍上限制,概括一般現象,不排除個別池沼沒有引用活水的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嚴密。
四、重點題目:
1、標本在這里是什麼意思?
明確:這里有典範、代表的意思。
(表明了蘇州園林在中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和影響。)
2、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藝術強調個人的獨創性,給人審美愉悅,而技術指操作方面熟練的技巧,給人實際效用的東西。藝術比技術層次高,
3、「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圖)是什麼意思?明確:盡管花牆和廊子把景緻分開了,但因為牆壁是鏤空的,廊子兩邊無所依傍,所以景緻並沒有被真正隔開,只是緩沖了一下視線。反而增加了景緻的層次和深度。
《故宮博物院》
教學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故宮博物院的特點。
2、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3、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地說明事物的寫法。
4、培養學生珍視、熱愛故宮博物院的感情。
教學重點: 1、 理請本文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揣摩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中國石拱橋》
了解中國石拱橋的悠久歷史和傑出成就,認識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獻身科學的志向和嚴謹務實的精神。
知識點:積累「雄偉、殘損、古樸、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絕倫」等詞語,掌握讀音和詞義;了解中國橋梁建設的偉大成就,把握石拱橋的特徵。
能力點:了解說明對象,把握對象特徵,整體感知文意,培養初步閱讀說明文的能力;把握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對事物的思考方式,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揣摩語言,把握說明文語言平實、准確、周密的特點;初步認識說明文與記敘文在寫作目的及使用語言方面的差異。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把握石拱橋的特徵,掌握抓住特徵說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和嚴密性。
【教學難點】
以趙州橋、盧溝橋為重點說明中國石拱橋,理解作者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教學方法】
1.學生自讀和教師點撥相結合。讓學生自讀自思,輔之以教師的點撥引導,化枯燥為生動,變死寂為靈動,提高說明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2.討論法。討論法是民主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映,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評論與爭辯的能力。通過討論,使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敢於質疑,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

『伍』 作文:班裡的布局 。跟《故宮博物院》差不多就好了

本單元所選課文以建築園林、名勝古跡為主題,文體類別上側重於說明文.《課程標准》7~9年級閱讀目標中沒有關於閱讀說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而在寫作目標中提出「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清楚明白」.《課程標准》5~6年級的閱讀目標中則有「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而沒有提出對寫作的要求.可知,《課程標准》把閱讀說明性文章的要求主要放在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年級階段,把寫作說明性文章的要求放在高年級階段.由於學生在中年級階段所學的說明性文章較為簡單,對有關說明文的文體特點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我們在本冊教材中設置了兩個說明文單元,以期完成《課程標准》的有關目標.實驗教材與修訂教材相比,對說明文的要求已大大降低了.
下面就教學本單元提一些建議與設想.
一、關於閱讀教學
(一)在比較中認識說明文的文體特徵.
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於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為了避免概念化傾向,教師不要一上來就把有關知識一股腦兒地塞給學生,而完全可以將知識的傳授建立在學生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力求降低學生的接受難度.例如,在教學本單元第一課《中國石拱橋》時,可以讓學生在初讀課文後,回憶前面學過的記敘文和抒情意味比較濃的課文,在比較中發現說明文和它們的不同之處,如沒有貫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濃郁的感情打動人,不注重細致人微的描寫、刻畫等.然後在學完課文後,和學生共同總結說明文的文體特徵.
(二)要把閱讀說明文應該注意的各方面分別落實到各篇課文的教學中.
《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和《故宮博物院》都是比較典範的介紹事物的說明文.本套教材中,此前雖然曾選編過一些說明類文章,如《看雲識天氣》《綠色蟈蟈》《馬》等,但並沒有把它們當作說明文來教學,所以在教學本單元時要對閱讀說明文的有關要求作一些介紹.在教學各篇課文時,要求可各有側重.如教學《中國石拱橋》時,可以強調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並讓學生注意體會說明文准確、周密的語言;教學《蘇州園林》時,可以一方面再次強調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一方面介紹說明方法;教學《故宮博物院》時,則側重於介紹說明順序.這樣根據各篇課文的特色所做出的任務分工,能夠使教學任務化整為零,便於學生把握.
1.說明要抓住事物的特徵.
《中國石拱橋》一文邏輯順序很清晰,先談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再概括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總體情況,接著以趙州橋、盧溝橋為具體實例來說明中國石拱橋在歷史上曾取得的輝煌成就.文章在介紹趙州橋、盧溝橋時,處處強調了石拱橋「不僅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的特點,使讀者產生鮮明的印象.教師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注意: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徵.如果說明事物時東拉西扯,不圍繞事物的特徵進行,那麼被說明的事物就會顯得面目不清,說明的目的也就沒有達到.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徵在《蘇州園林》一文中也有充分的體現.文章首先指出蘇州園林的共同點: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此後就分別從各個方面對蘇州園林的這個共同點作具體解說.
2.說明順序.
與記敘文有記敘的順序類似,說明文也有說明順序.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中國石拱橋》和《蘇州園林》都採用的是邏輯順序,它們都是先指出事物的特點,接著或是以具體實例或是分別從幾個方面加以說明.《故宮博物院》則按照空間順序來介紹.《故宮博物院》沿著游覽參觀路線,按照從南到北的順序有主有次地介紹故宮的建築物和建築布局.教學中,在學生初讀課文後,即可讓他們填寫「研討與練習」第一題中的示意圖,藉此他們對本文的說明順序就會有所認識,教師再加以明確即可.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便於把握課文內容.
3.說明方法.
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作闡釋)、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畫圖表、列數字、引用等.教師不必解釋這些說明方法的名稱,只要就每個類別舉一兩個典型例子,學生也就能心領神會了.隨後可以讓學生也分別就這些說明方法舉實際應用的例子(有的說明方法在所學的課文里不見使用,則可以從課外的文章里找),在課堂上就一些比較精彩的實例討論、交流,總結使用說明方法的好處.《蘇州園林》課後的「研討與練習」第三題就是針對說明方法設題的.《中國石拱橋》課後的「研討與練習」第一題的第3小題是「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標上相應的數據」,這其實也是讓學生注意作者在介紹趙州橋時,使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4.說明文准確、周密的語言.
說明文講求科學、如實地介紹事物,闡明事理,給讀者以正確的知識,沒有根據的隨意推測或斷定都是不允許的.當然,說明文里內容失實的情況有時是因為作者掌握的知識不正確,有時則因為行文問題,這里我們主要談行文問題.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科普說明文,語言的准確、周密體現得較為突出.課後的「研討與練習」第二題是從文中摘出一些語句,讓學生注意裡面的加點詞語對語句所表達的意思所起的限製作用.
《橋之美》和《說「屏」》都是帶有一定說明性的小品文.《橋之美》先指出在畫家眼裡,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和作用就是「橋之美」,然後舉正反實例來具體說明這個看法.從這個角度看,本文近似於一篇闡述事理的說明文.不過,文章用大量描寫與抒情的語句構成,所以我們又難以把它劃歸說明文.事實上,選編這篇文章的一個目的是把它和《中國石拱橋》形成對照.《中國石拱橋》里在介紹盧溝橋時有一段描寫:「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把這段描寫和《橋之美》裡面的描寫相比較,就會發現它仍然顯得粗疏、不夠細致,主觀感情色彩也淡化得多,而這正是說明文里的描寫性文字的特點.
《說「屏」》簡單介紹了屏風的功能與種類,對如今屏風的使用提出批評.閱讀全文,給我們的印象是,本文並非著眼於介紹屏風自身,而在於提出期望:我們今天應更好地使用屏風.不少學生可能沒有見到過屏風實物,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圖片,學生有了直觀印象後,本文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可以讓學生自學課文,教師不必過多講解.
學習本單元,要調動學生的想像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藝術審美能力等.《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等都力圖將有關事物的各方面知識清楚明白地告訴讀者,讀者若能發揮想像力,在頭腦中形成事物的具體形象,那麼再接受作者介紹的知識時就容易多了.而在總結課文中所介紹事物的特點、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學習《橋之美》《蘇州園林》《說「屏」》,又從不同角度對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提出了要求.
建築園林、名勝古跡的建造者們往往不為人所知,它們以實物的形式記載著集體的智慧和汗水,令後人面對它們時肅然起敬.中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發達,中國的建築、園林、名勝古跡獨具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學習本單元,可以了解中國傳統園林、建築之一隅,激發學生熱愛和保護祖國文化的感情.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切忌架空,大唱高調,而可以通過以下兩個途徑進行.

『陸』 六年故宮課堂教學實錄

北京故宮

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現為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城中心。始建於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後經多次重修和改建,仍保持原來的布局和規模,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築群。最初的設計者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者蒯祥、陸祥等。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佔地72萬平方米。現存房屋8700餘間,總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城設四門,南面正中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四門各建有重檐廡殿頂門樓。城四角各有一結構精巧、外觀秀麗的角樓。外牆高10米,護城河寬52米,長3800米。整個建築群按南北中軸線對稱布局,層次分明,主次有序。故宮的主體建築按使用性質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布局疏朗,宏偉壯觀;內廷嚴謹華麗。外朝在前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兩殿為兩翼,是皇帝舉行大典,召見群臣,行使權力的行政區。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由梁九主持重建,面寬十一間(63.96米),進深五間(37.17米),是重檐廡殿頂的大殿,建築面積約2380平方米,由地面到殿脊通高30.05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古建築物。中和殿在工字形台基的中部,為面闊五間的單檐攢尖頂方殿,供在太和殿行禮時皇帝休息之用。保和殿面闊九間,重檐歇山頂,是舉行殿試和宴請王公貴族、文武大臣及外賓之處。中和殿和保和殿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5)由於馮巧主持重建。太和殿前兩側有體仁、弘義二閣,均為面闊九間加腰檐的二層廡殿頂樓閣。文華、武英兩殿則是面闊五間的單檐歇山頂建築。文華殿是皇帝聽大臣講書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齋居和召見大臣的地方。內廷是皇帝及其家庭的居住區,包括後三宮,東西六宮和乾東西五所等。後三宮在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通至御花園。乾清宮和坤寧宮是內廷的正殿、正寢,是帝、後的正式起居場所,均面寬九間,為重檐廡殿頂;交泰殿則是面闊三間的單檐攢尖頂方殿。乾清宮東西各有六組自成體系的院落,即東六宮和西六宮,是妃嬪的住所。東六宮南面有奉先殿、齋宮和毓慶宮,西六宮前面是養心殿。東西六宮之北各建五所院落,每院內各建前後三重殿堂,是皇子住所。故宮主要建築前三殿、後三宮均布置在中軸線上。其餘東西六宮,乾東西五所,則分別對稱地布置在其左右,拱衛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並通過各院落、殿宇的大小、廣狹來區分主次。前三殿是全宮最大的建築群,佔地面積達8.5萬平方米,是宮城的12%,後三宮則為前三殿的25%,其餘宮殿依次遞減,以突出前三殿、後三宮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為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柒』 故宮博物院推出新春文化「佳」宴,對此你作何評價

故宮博物院將推出新春文化「佳」宴2021年春節期間,為響應居家過年、就地過年的號召,過一個平安、健康、歡樂、祥和的春節,故宮博物院以服務大眾、共克時艱的決心,特為觀眾朋友們准備了豐盛的「雲上」文化大餐,讓這場「佳」宴與您相伴一整個新春。

《故宮的時節》視頻課上線



此此,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還將與官方微博和「數字故宮」官方小程序同步推出「故宮紅」系列文化專題。正月初一至初七,以故宮建築、藏品中的紅色為切入點,每天呈現一個不同的紅色主題,用圖文、視頻、互動、游戲、線上展覽等形式,把建築歷史、非遺傳承、文創產品等文化資源進行串聯整編,為觀眾奉上一道別具「中國紅」味道的新春文化佳餚。

這場文化「佳」宴將一直持續至元宵節(2月26日),官方微信公眾號「微故宮」將於當日為大家奉上元宵主題推送,為觀眾帶來全新的猜燈謎體驗。

以上新春文化「佳」宴的所有「菜品」都將在「故宮博物院新春『佳』宴」專區中得以集中呈現,專區將於大年三十除夕夜(2月11日)在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www.dpm.org.cn)及「數字故宮」官方小程序中同步上線。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讓我們響應號召,減少人員流動,減少旅途風險,加強個人防護,和家人一起雲游故宮,雲享故宮文化大餐,安心、安全地過一個新年!

分享到:眾多地方吧,覺得挺好的,一頓文化饕餮大餐。

熱點內容
教師節素描 發布:2025-05-03 03:39:42 瀏覽:549
高中化學氯氣教案 發布:2025-05-03 03:32:19 瀏覽:677
物理相關知識 發布:2025-05-03 03:28:03 瀏覽:312
中小學教育網站 發布:2025-05-03 03:10:52 瀏覽:634
數學三導 發布:2025-05-03 03:04:02 瀏覽:463
寶安區教育局局長 發布:2025-05-03 02:38:13 瀏覽:431
被歷史淘汰 發布:2025-05-03 02:05:05 瀏覽:815
最常用的英語單詞 發布:2025-05-03 02:02:46 瀏覽:167
仔細的英語 發布:2025-05-03 01:50:31 瀏覽:247
小豬學數學的 發布:2025-05-03 01:43:27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