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天元基金暑期學校
"數學天元基金"算專項基金。
天元基金是中國為支持國內數學在二十一世紀率先趕上世界先進水平而設立的數學專項基金,經費來源於國家財政撥款。
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天元基金和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數學研究的科學基金,相輔相成,統一用於對數學學科的支持。與科學基金支持項目不同之處是天元基金主要用於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環境的改善等方面。
(1)數學天元基金暑期學校擴展閱讀:
1、天元基金項目的受理分為兩類,一類項目如組織研究班和講習班,每年年底前受理下一年度申請,另一類項目可以隨時受理申請。不論屬於哪一類都要統一填報申請表格。
2、天元基金的申請表格,由天元基金辦公室制定,經科學基金委員會綜合計劃局確認,簡表部分與面上項目基本相同,以便統一管理。
3、凡申請天元基金項目,可到科學基金委員會天元基金辦公室領取表格,按表格的要求填寫,並由單位簽署意見後報天元基金辦公室。
4、天元基金項目統一由天元基金辦公室受理,經天元基金學術領導小組和科學部審定批准後,於次年3月底以前報科學基金委員會綜合計劃局辦理撥款手續。
5、天元基金用委託撥款方式下達本年度經費,每年分類下達到被委託單位,被委託單位按天元基金學術領導小組和數理科學部最後批准意見,撥款到受資助人所在單位,被委託單位由數學天元基金學術領導小組提出,報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被委託單位對下達經費不得扣除管理費。
6、每年資助的天元基金項目列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匯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列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成果匯編》,資助項目發表的有關論著,均需註明「數學天元基金資助」的字樣。
❷ 今年國家基金委需要自己聯系學校
中國的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成立初期於1986年,負責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組織,實施,管理,並按照科學技術,政策和規劃的國家發展的原則,以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家基礎研究和國家資助應用研究經費基金的主要收入。
1.一般程序
表面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項目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自由申請,青年科學基金和地區科學基金3子
2.
關鍵項目的重點項目是由系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另一個重要層面,主要是為了支持科技工作者與國家需要把握世界科學前沿,深入了解我國一直是一個重要的領域研究和積累或新的增長點和創新的研究項目奠定了良好基礎
系統3.
人才是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模式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包括國外),合作研究基金青年學者在國外,香港,澳門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和國家科學基金優秀人才,其中包括: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外籍)
青年學者海外合作研究基金 - 香港,澳門青年學者和合作研究基金創新研究群體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科學人才基金
4.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共同出資
5.基金
聯合基金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推動和指導其他政府部門或行業或方向在共同感興趣的投資基金領域,以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特殊項目
6.
的特殊項目被指定用於旨在支持或加強特定區域的某些方面或成立了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項目,基金天元目前包括數學和科學儀器的資金基礎研究類,包括數學天元基金不參加各種限制搜索范圍限制搜索條件的項目,列入專項用於重點工程的基礎研究項目,科學儀器。
可以看到細節http://ke..com/view/1314657.htm
❸ 數學天元基金的簡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學天元基金(簡稱天元基金)是國家為支持我國數學在二十一世紀率先趕上世界先進水平而設立的數學專項基金,經費來源於國家財政撥款。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天元基金和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數學研究的科學基金,相輔相成,統一用於對數學學科的支持。與科學基金支持項目不同之處是天元基金主要用於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環境的改善等方面。
天元基金的經費主要用於以下5個方面:
1、數學人才的支持和培養:包括組織中學生數學之星夏令營活動;研究生數學暑期學校;西部地區青年教師進修班;數學天元青年基金;與法國純粹和應用數學中心(CIMPA)合作,在中國舉辦研究生講習班;與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合作,選派若干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到ICTP學習和進修;加強對優秀留學生回國講學和舉辦研究班的支持。
2、加強學科建設和學術交流:包括開展數學學科發展戰略研究;支持數學開展學術年的活動,特別是對推動學科交叉、擴大數學應用領域的調研和支持;特別注重對西部和邊遠地區的學科建設和學術交流的支持。
3、營造良好的數學學術研究環境:包括支持數學圖書出版;數學網路環境建設;部分優秀數學雜志的出版等。
4、數學教育和數學傳播:包括研究數學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數學與自然科學的其他學科及與教育和文化的關系;編寫面向新世紀的數學教育和傳播的文集,宣傳數學的作用等。
5、數學天元基金學術領導小組會議上決定的其他工作。
❹ 數學天元基金給予資助的會郵件通知嗎
那看你在填寫個人資料時有沒有個人郵箱(必填)這一項。
有的話應該會發郵件通知。
❺ 西北師范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的科研成果
學院教師主持承擔了教育部 「 高等師范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 」 項目,目前在研的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5 項,國家青年基金項目 2 項,數學天元青年基金 2 項,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項目 1 項,教育部 「 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 」 項目 2 項,教育部科技研究重點項目 1 項,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 40 余項,可支配科研經費 100 余萬元。 近年來年平均發表論文 100 余篇 , 其中 SCI 刊物和論文年均 20 余篇。出版專著和教材 12 部。獲甘肅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 次,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 次,三等獎 2 次。獲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5 項,二等獎 6 項。《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常微分方程》等三門課程分別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2008 年初,該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被教育部、財政部批准為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❻ 林群的成就和榮譽
1970年以後,他在對微分方程求解的加速理論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成果,形成了系統理論,被國內外同行公認為「開創性的工作」,並被列為「當今最有希望的三種加速理論之一」。
1993年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於1999年評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5-1999年曾連續兩屆任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現為中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學天元基金領導小組成員,中國籌辦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籌備委員會領導小組成員,河北大學引進院士。林群院士是中國在泛函分析、計算數學研究領域內著名的數學家、學科帶頭人。曾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1年獲得捷克科學院數學成就獎。
2004年獲「何梁何利獎」。
專著:《微積分快餐》,科學出版社,2009年8月。
林群,1935年生於福建,1956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隨即來到中科院數學研究所,現為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1993年當選中科院院士,1999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研究計算數學,特別是微分方程的高效率,高性能演算法,1989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1年獲捷克科學院數學科學成就榮譽獎章。2004年獲何梁何利獎。
❼ 上饒師范學院的學術研究
2011-2015年,學校教師共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學研究項目332項,出版專著56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898篇,有28項科研成果獲廳級以上獎勵 。
2012年,學校共獲得立項課題8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數學天元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12項、國家語委「十二五」科研規劃自籌項目2項。完成各類課題63項,其中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9項、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十五」科研規劃重點項目子課題1項。學校教師發表的論文中,SCI 網路版及EI 光碟版(期刊論文)共同收錄9篇;SCI 網路版單獨收錄12篇;EI 光碟版(期刊論文)單獨收錄14篇;EI 光碟版(會議論文)單獨收錄11篇;CPCI-S(ISTP)資料庫單獨收錄2篇。共出版著作13部 。
2014年,學校共獲得立項課題88項,獲資助經費674.906萬元。立項中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3項。完成市廳級以上課題4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學天元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項。以學校署名的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共316篇,其中發表在CSSCI來源期刊上的論文共35篇(含核心庫20篇),CSCD發表在來源期刊上的論文共48篇(含核心庫22篇),SCI 網路版及Ei Compendex(期刊論文)共同收錄17篇;SCI 網路版單獨收錄18篇;CPCI-S和Ei Compendex(期刊論文)共同收錄1篇,Ei Compendex(期刊論文)單獨收錄7篇;Ei Compendex(期刊論文)單獨收錄11 篇。以學校教師為第一署名出版的著作共有10部,其中論著2部,編著4部,主編4部 。 學術刊物 《上饒師范學院學報》原名《上饒師專學報》,創辦於1981年,雙月刊,逢雙月28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國內統一刊號:CN 36-1241/C,國際標准刊號:ISSN 1004-2237。
《上饒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被評為全國「雙十佳」文科學報、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自然科學版被列為《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文摘》錄入范圍並進入CERNET。與中國社科院歷史所合辦的《朱子學刊》發行海內外 。
學報2006年被引124篇次,影響因子達到0.127,被引期刊數107種,Web即年下載率15.6,居於全國同類院校學報前列。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三屆評優活動中被評為「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入選「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2010年被評為第四屆「全國高校百強社科學報」 。 館藏資源 據2013年學校官網顯示,圖書館藏書123萬余冊(其中紙質圖書98萬余冊,電子圖書25萬余冊),中外文報刊1900餘種。中外文電子資源有《中國期刊網》、《萬方資料庫》、《超星數字圖書》、《方正教學參考書》、《書生之家》、《人大復印資料》、《網上報告廳》、《萬方數據博碩論文》、《銀符考試資料庫》、《博看網暢銷期刊資料庫》、萬方外文期刊(ENPS)、Springer、WorldSciNet、Ebsco等資料庫。已經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多種類型、多種載體的綜合性館藏體系。